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图文-第3-4章

合集下载

《暖通空调课件讲解PPT》

《暖通空调课件讲解PPT》

暖通空调的设计参数和要求
室内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气流速度 室内噪声
20-26°C 40-60% 0.1-0.5 m/s ≤45 dB
暖通空调系统的构成
供热和供冷设备
包括锅炉、空调机组等。
通风系统
包括送风和排风设备。
风管系统
将空气引导到不同的房间。
控制系统
用于控制温度、湿度和其他 参数。
暖通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暖通空调的概念和作用
1 概念
暖通空调是通过机械或自然方式改变室内环境的技术系统。
2 作用
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促进室内气流循环, 净化空气并排除有害物质。8世纪末,美国发明了第一台制冷
机,标志着暖通空调的现代化。
3
古代技术
古代人们使用烟囱和通风孔来调节 室内温度。
《暖通空调课件讲解PPT》
欢迎来到《暖通空调课件讲解PPT》!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探讨暖通空调的 各个方面,并深入了解其概念、发展历程、工作原理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什么是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是一种技术系统,通过调节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和流动性,为人们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它既包括供暖系统,又包括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
暖通空调的安全注意事项
• 遵循电气安全规范,确保电路安全。 •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防止泄漏。 • 使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 • 保持通风系统和烟雾报警器的正常运行。
暖通空调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室内舒适度和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暖通空调市场将持续增长。未来,智能化和环保 技术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以满足人们对能效和环境友好的需求。
技术进步
21世纪初,暖通空调技术经历了飞 速发展,实现了更高的能效和更舒 适的室内环境。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第四章)PPT课件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第四章)PPT课件

-
13
热 泵
HEAT PUMP
图4-12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
14
§4-2 空气源热 泵机组的运
热 行特性
一、变工况特性
泵 热泵制热量、功 率等随运行工况的 变化规律
LSQFR-130 机 组 制热量、耗功与进 风温度和供
水温度的关系 ( P104 , 图 4-15 )
HEAT PUMP
31
四、辅助加热与能量调节

2、能量调节
调节方式: ①有级能量调节(往复式
压缩机等);②无级能量调节(螺杆

式压缩机等)。
HEAT PUMP
-
32
四、辅助加热与能量调节

2、能量调节 调节方式:台数调节

HEAT PUMP
-
33
§4-5 空气源热泵的低温适应性
热 一 、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存在的问题
-
18
3、室外侧换热器结霜的影响

会对机组冬季的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应采取措施解决空气源热泵的结霜问题。
解决途径:一是延缓室外侧 换热器结

霜,二是选择良好的除霜方法。
HEAT PUMP
二、延缓结霜的技术
增加一个辅助的室外换热器
在室内换热器中设置一个电加热器
改进系统,采用蓄能热气除霜系统。
HEAT PUMP
-
10
11
-
热 泵
HEAT PUMP
讲解:机组制冷剂流程图(图4-10)
说明:


HEAT PUMP
图4-10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制冷剂流程图
1-螺杆式压缩机;2-四通换向3-空气侧换热器;4-贮液器;5-干燥过滤器;

热泵循环教学讲解课件

热泵循环教学讲解课件

理论循环的压焓图
压焓图的作用:p
确定状态参数 pk
3
表示热力过程 p0
4
2 1
分析能量变化
0
h3=h4
h1 h2 h
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 h图
状态点的确定
1点:Po等压线与x=1蒸气干饱和线交点 3点: Pk等压线与x=0液态饱和线交点 2点: Pk等压线与s1等熵线交点 4点: Po等压线与h3等焓线交点
蒸气喷射式热泵特点
以热能为补偿能量形式;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没有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 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这种热泵所 需的工作蒸气压力高,喷射器流动损失 大,因而效率较低。因此在空调中采用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比蒸气喷射式热泵有 明显的优势。
3.4.2吸收式热泵循环
吸收式热泵主要由4个热交换设备组成, 即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 它们组成制冷剂循环与吸收剂循环两个 循环环路。
蒸气压缩式热泵与吸收式热泵循环比较
吸收式热泵有两类形式:
①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利用高温热源把低温热 源的热能提高到中温的热泵系统。它是同时利 用吸收热和冷凝热制取中温热水的吸收式热泵;
②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利用中温废热和发生器 形成驱动热源系统,同时还利用中温废热和蒸 发器构成热源系统,在吸收器中制取温度高于 中温废热的热水的热泵系统。
化学热泵以利用化学能量的蓄热物质分类, 可分为以下4种:
①利用吸附热的化学热泵,如利用分子筛、硅 胶、活性炭、沸石等吸水性能强的吸附剂吸附 水蒸气;
②利用浓度差的化学热泵,如利用硫酸、溴化 锂、氯化钙等在水中的溶解热;
③利用可逆化学反应热的化学热泵,如利用 Ca(OH)2/CaO、CaCO3/Ca0体系和金属氢化 物、氨化物等可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024版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2024版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 课件目录•暖通空调系统概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空气处理过程与系统设计•水系统设计与水力平衡调节•控制系统设计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01暖通空调系统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旨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分类根据使用目的和场所不同,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以及特殊用途空调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自然通风、集中供暖到现代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现状目前,暖通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未来趋势与挑战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的暖通空调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节能和环保。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控制和优化运行,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等。

挑战在实现智能化和高效节能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成本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如何降低改造成本并保障投资回报,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标准等。

02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热力学原理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功、热力学系统、状态方程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现象的方向性,熵增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密度、粘度、压缩性、导热性等。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压力分布、流体静力学方程等。

流体静力学流动类型、流动阻力、流量计算等。

流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原理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性能指标等。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方式控制策略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等。

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030201控制理论应用03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03实例分析结合具体建筑类型和气候条件,进行负荷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讲义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讲义
温差电热泵(又称热电热泵、珀尔帖热泵)是建立在珀尔帖效应的原理上的。当一块N型半导体(电子型)和一块P型半导体(空穴型)联结成电偶,在这个电路中接上一个直流电源,并流过电流时,就发生能量的转移,在一个接头上放出热量,而在另一个接头上吸收热量。这种现象称为珀尔帖效应。
CO2的临界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根据循环的外部条件,可实现三种循环:亚临界循环(Subcritical Cycle);跨临界循环(Transcritical Cycle);超临界循环(Hypercritical Cycle)。目前制冷、空调、热泵热水器等设备中采用的CO2循环形式,基本上都是跨临界循环方式。
热泵工质是在热泵机组中进行状态变化的工作流体,也是热泵循环中赖以进行能量转换与传递的介质,以实现制热(制冷)目的。
为了评估各种工质对臭氧层的消耗能力和对全球温室效应的作用。通常引入消耗臭氧潜能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简称ODP值)和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值)两个指标。所谓热泵工质的ODP值,就是规定R11的ODP值为1.0,其余各种工质的ODP值是相对R11对臭氧层消耗能力的大小。同样规定R11的GWP值为1.0,其余各种工质的GWP就是相对R11的温室效应能力的大小。显然,工质的ODP值和GWP值越小越好,希望为0。
蒸气压缩式热泵的理论循环是在具有温差传热的两相区的逆卡诺循环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利用冷凝器和蒸发器实现等压的冷凝放热和汽化吸热过程。将绝热压缩过程移到了过热蒸气区,以取代在两相区的不安全,且效率低的湿压缩过程。利用节流机构取代了膨胀机,使设备大为简化。
在冷凝器中每kg工质放出的热量称单位质量工质制热量,简称单位制热量。在蒸发器中每kg工质吸取的热量称单位质量工质制冷量,简称单位制冷量。每1kg工质压缩的功称单位质量工质耗功量,简称单位功。

热泵技术与应用 课件 教学 第3章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热泵技术与应用 课件 教学  第3章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浓度(%)
7-8制冷剂冷凝过程,压力Pk 8-9节流过程,压力Pk(水)到P0(湿蒸汽) 9-10制冷剂湿蒸汽吸热汽化成饱和水蒸气
4-5浓溶液预冷 5-6浓溶液节流,压力Pk到P0 6-1浓溶液在吸收器内吸收,6-6a浓溶液由湿蒸汽 状态冷却至饱和溶液状态,6a-1吸收水过程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6.按机组结构划分 (1)单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一个筒体内。 (2)双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二个筒体内。 (3)三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三个筒体内。 (4)多筒式 机组的主要热交换器布置在多个简体内。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a)
(b)
(c)
性能系数总是小于1,一般为0.4~0.5 特点:发生器的压力低于吸收器的压力,冷凝器的压力低于蒸发器的压力。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5.按溶液循环流程划分 (1)串联式 溶液先进入高压发生器,再进入低压发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2)倒串联式 溶液先进入低压发生器,再进入高压发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3)并联式 溶液同时进入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4)串并联式 溶液同时进入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流出高压发生器的溶液再进入低压发 生器,然后流回吸收器。
4.按制热目的划分 (1)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增热型热泵, 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热能,产生大量的中温有用热能。 高温热能驱动, 低温热源 中温,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性能系数大于1,一般为1.5~2.5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高温驱 动热源 加入热

第3章吸 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暖通空调讲解》PPT课件

《暖通空调讲解》PPT课件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暖通空调系统 进行自主学习和优化,提高能效和舒 适度。
智能控制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
系统架构
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 用层等,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 处理和应用。
功能模块
包括设备管理、能耗监测、环境监 控、智能控制等模块,满足不同的 应用需求。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
量等。
03
行业标准对企业国际合作的影响
分析行业标准对企业国际合作的作用,包括促进国际交流、推动国际合
作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暖通空调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预测未来暖通空调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如智能化、高效节能等。
暖通空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分析未来暖通空调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如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
替换部件法
对于损坏的部件或组件,采用替换法进行维 修或更换。
05
智能化技术在暖通空调中 应用
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
物联网技术应用
将暖通空调系统与物联网相结合,实 现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功能。
云计算技术应用
通过云计算平台,对大量数据进行存 储和分析,为暖通空调系统的智能化 提供数据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输入功率
空调设备运行时消耗的电能,单位通常为kW或W。
制冷剂类型和充注量
制冷剂种类及其充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制冷效果和环保性能。
辅助设备功能及作用
01
02பைடு நூலகம்
03
04
风机
提供空气循环动力,确保室内 空气均匀分布。
过滤器
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 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膨胀阀/节流装置
控制制冷剂流量,实现制冷剂 的节流降压。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课件
《暖通空调热泵技术》 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暖通空调热泵技术,包括热泵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特点、 节能减排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热泵的基本原理
1 什么是热泵
热泵是一种利用气体的压 缩和膨胀原理来实现热能 转移的设备。
2 热泵的工作原理
通过压缩和膨胀制冷剂, 热泵可以将热量从低温源 转移到高温源。
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是常 见的热泵应用方式,具有 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热泵的技术特点
1 热泵的性能指标
热泵的性能指标包括热泵系数、制冷剂种类、制冷剂回收等。
2 热泵的能效比
热泵的能效比是评估热泵能效的重要指标,其影响着热泵的能源利用效率。
3 热泵的维护与保养
对于热泵的长期稳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维护和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热泵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1 热泵在节能减排中的优势
热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供热和制冷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 热泵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具体的实践案例展示了热泵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效果和节能减排的成效。
3 热泵的未来发展趋势
热泵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以适应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结论
热泵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3 热泵的分类
热泵可以根据工作介质、 制冷方式和供热方式进行 分类。
热泵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1 热泵在暖通空调系统 2 热泵与其他供热方式 3 热泵在地源热泵及水
中的作用
的比较
源热泵中的应用
热泵作为一种供热和制冷 的设备,在暖通空调系统 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与传统的供热方式相比, 热泵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差 异。
热泵作为一种供热和制冷技术,具有自身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并存在一些限制和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供热温度与可获取的热源温度间的温差要小。 ➢ 热源温度尽可能高。
在选择低温热源时,既要充分考虑上述原则,又要考虑下 列各项要求
➢ 热源任何时候在可能的最高供热温度下,都能满足供热的要求。 ➢ 用作热源时应该没有任何或者有极少的附加费用。
3.1 概述
➢ 输送热量的载热(冷)介质的动力能耗要尽可能的小,以减少输 送费用和提高系统的总制热性能系数。
3.2 空气
3.2 空气
多年运行实践表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室外空气温 度大于-3℃的情况下,均能安全可靠地运行。因此,空气 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应用范围早已由长江流域北扩至黄河 流域,即已进入气候区划标准的Ⅱ区的部分地区内。
在这些地区以白天运行为主的建筑(如办公楼、商场、银 行等建筑)选用空气源热泵,其运行是可行而可靠的。另 外这些地区冬季气候干燥,最冷月室外相对湿度在45~65 %左右,因此,选用空气源热泵其结霜现象又不太严重。
3.3 水
3.3.1 地下水
地下水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 始使用。以地下水为源(汇)的热泵系统称为地下水源热 泵系统。美国到1940年已安装了15台大型商业用热泵,其 中大部分是以井水为热源。通常,井水为潜水或承压水。
潜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饱和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 面的含水层的水。
3.3 水
➢ 城市污水是很好的热源,在整个采暖季内,温度比较稳定。 现代化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十分完善,每天排放大量的净化 后的污水。污水温度较高,北京地区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为 例,二级出水温度在冬季为13.5~16.5℃;夏季出水温度为22 ~25℃。黄河及长江流域,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温度为17 ~28℃;且在整个采暖期内水温波动不大。
多联机系统:也称一机多室或一拖多是一种只用一台室外机组带动多 台室内机组的系统,其室内机与一拖一的完全一样,但室外机一般较 一拖一的要大一些,其工作原理与一拖一的类似。
4.1 空气源热泵机组
空气/水热泵机组
空气/水热泵机组产品目前有空气源 热泵冷热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热水 器。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冷 热源,其优势在于:
对单相蓄热材料的要求有:比热大、密度大、价格低廉, 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容器无腐蚀作用,无毒无爆炸燃烧 危险,容易得到。水是一种优良的单相蓄热材料,其容积 比热为4187kJ/m3·℃,能满足上述一系列的要求,是目 前常用的蓄热材料。
3.7 热泵系统中的蓄能
3.7 热泵系统中的蓄能
热泵系统中的蓄热器可以用于储存低温热源的能量。例如 ,太阳能热泵的系统中,由于太阳能是一个强度多变的低 位热源,一般都设太阳能蓄热器,将由集热器获得的低位 热量储存起来。常用的有蓄热水槽、岩石蓄热器等。
➢ 工业废水形式颇多,数量大、温度高,有的可直接利用,有 的可作为水源热泵的低位热源,如冶金和铸造工业的冷却水 ;又如从牛奶厂冷却器中排出的废水可以回收,用来加热清 洗牛奶器皿的热水;溜冰场制冷装置中吸取的热量经热泵提 高温度后可以用于游泳池水加热等。
3.4 土壤
3.4.1土壤热物性
3.4 土壤
(1)冬夏共用,设备利用率高; (2)省去了一套冷却水系统; (3)不需另设锅炉房; (4)机组可布置在室外,节省机房的建筑 面积; (5)安装使用方便; (6)不污染空气,有利于环保。
因此该机组在气候适宜地区的中小型建筑中得到了 广泛地应用。
4.1 空气源热泵机组
空气/水热泵机组
① 采用全封闭往复式压缩机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 (2)集热器是太阳能供热、供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 与成本对整个系统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高、中温平板集热器 和聚光型集热器价格昂贵,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供热的极大障碍。 另外,由于集热器的集热面积与散热面积相等,所以集热器效率 随集热温度的增加而急剧降低。
3.5 太阳能
3.6 驱动能源和驱动装置
3.7 热泵系统中的蓄能
储存冷凝热量而作低温热源使用的热泵系统 别墅热泵空调水蓄能系统
3.8 热泵的经济性评价
3.8.1 额外投资回收年限法
➢ 采用热泵系统时,设额外投资将增加ΔK,而每年带来的节约燃料等 运行费用为ΔS,假设投资回收期不超过允许的投资回收期,即
3.8 热泵的经济性评价
现设供热系统(热泵和锅炉)每年需向热用户提供热量 Q1(kJ/年)。
当由锅炉供热时,每年的标准煤耗量B为
3.8 热泵的经济性评价
压缩式热泵系统的标准煤耗量Brb,y可按下式计算:
每年消耗的机械功为: 每年节约的标准煤量为:
3.8 热泵的经济性评价
3.8.2 能耗费用
所谓的能耗费用是指热泵或其 他锅炉等加热同一热量时所需 的燃料费用,又称动力费用或 加热费用。
第四章 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第四章 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
4.1 空气源热泵机组 4.2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运行特性 4.3 空气源热泵的结霜与融霜 4.4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最佳平衡点 4.5 空气源热泵的低温适应性
4.1 空气源热泵机组
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空气/空气热泵机组和空气/水热泵机组。 空气/空气热泵机组又称热泵型房间空调器,按其结构型式主要分为
3.3.2 地表水
地表水包括江水、河水、湖水 、水库水、海水等。一般来说 ,只要地表水冬季不结冰,均 可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以地 表水为源(汇)的热泵系统称 为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是地源 热泵中最早使用的热泵系统形 式之一。由于地表水相对于室 外空气来说,可算是温度较高 的热源,它不存在结霜现象, 冬季水温也较稳定。因此,早 期的热泵中就开始使用河水、 湖水等做低温热源。
➢ (3)海洋生物。 ➢ (4)潮汐和波浪。 ➢ (5)泥沙淤积。
3.3 水
3.3.3 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
➢ 生活废水 是指洗衣房、浴池、旅馆等的废水,温度较高(冬季接 近日最高温度的平均值),是可利用的低位热源。但存在 问题是:如何贮存足够的水量以应付热负荷的波动,以及 如何保持换热器表面的清洁(换热器传热管设有自动清洗 刷以及经四通换向阀定期进行清洗)和防止水对设备的腐 蚀。
3.3 水
地表水的特点如下:
➢ (1)江河水流量变化大 ➢ (2)河流水温的变化 ➢ (3)河流含沙量大 ➢ (4)河流天然水质差异明显 ➢ (5)热泵长期不停地从河水或湖水中采热,对河流或
湖泊的生态有何影响?现难以作出结论
3.3 水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库,非常适合做水源热泵的 低温热源与热汇。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利用海水作热 源与热汇的热泵供热、供冷已有一些实例正在运行。
窗式、挂壁式、吊顶式、柜式等。主要介绍常用的挂壁式和柜式空气 /空气热泵机组。
空气/水热泵机组产品目前有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热 水器。
4.1 空气源热泵机组
空气/空气热泵机组
4.1 空气源热泵机组
空气/空气热泵机组
4.1 空气源热泵机组
空气/空气热泵机组
一拖一系统:一台室外机对应一台室பைடு நூலகம்机。
➢ 热泵系统必须靠近水源,或设有一定的蓄水装置。 ➢ 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0.8%。
3.3 水
➢ 注意要通过水质分析,证实所选用的水/水换热设备及管路无腐蚀 、无堵塞与结垢问题。
➢ 选用水源热泵时,应充分认识到: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 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也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 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淡水资源的储量又是十 分有限的。全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真正能够被 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0.8%。
海水的特殊性主要有: ➢ (1)由于巨大海面时刻接受太阳辐射热,并受大洋环流
、海域周围具体气候条件的影响,故近海域海水水温会因 地、因时而异,同时海洋水温也会随着其深度的不同而异 。
3.3 水
➢ (2)海水含盐量高,海水主要含有氯化钠、氯化镁和少 量的硫酸钠、硫酸钙,因此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较高 的硬度。
➢ (1)单相交流电动机 ➢ (2)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 (3)直流电动机 ➢ (4)变频电动机
3.6.3 燃料发动机驱动 3.6.4 蒸汽透平(蒸汽轮机)驱动
3.7 热泵系统中的蓄能
热泵系统中采用蓄热器的优点有:
➢ (1)蓄热器贮存低峰负荷时的热能,并提供给高峰负荷时使用。热 泵系统中蓄热能使热泵装置经常在高效下运行,既提高了热泵装置的 利用率,又可减少设备的能量消耗。
➢ 载热(冷)介质对热交换设备与管路无物理和化学作用(腐蚀、 污染、冻结等)。
➢ 热源温度的时间特性与供热的时间特性应尽量一致。 ➢ 应该便于把低位热源的介质与批量生产的系列化热泵产品连接起
来。
3.2 空气
空气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处处都 有,可以无偿地获取,而且,空气源热泵装置的安装和使 用也都比较方便。
3.3 水
由于水的热容量大、流动和传热性能好、水温相对于气温而 言较稳定。因此,水是一个优良的引人注目的低温热源。
目前,在热泵系统中常选用地下水(浅井、深井、泉水、地 热尾水等)、地表水(河水、湖水、海水等)、生活废水和 工业废水作为低温热源。以水为源的热泵称为水源热泵。
但用水作热泵的低温热源应注意下述问题:
➢ (2)由于设备容量减小,故减小了设备费和基建投资。 ➢ (3)电动热泵中蓄热还有调节电负荷作用。如夜间蓄、白天释,能
平衡电量高峰及低峰负荷。 ➢ (4)热泵装置采用蓄热器可弥补低位热源(如太阳能等)的不可靠
性和间断性。
3.7 热泵系统中的蓄能
蓄热器一般由蓄热材料和容器组成。蓄热材料有两大类— 单相蓄热材料和相变蓄热材料。单相蓄热材料利用材料的 温度变化储存显热,属于这类材料的有水、岩石、土壤等 。相变蓄热材料利用材料的相变储存潜热,属于这类材料 的有冰、石蜡等。
3.6.1 热泵的驱动能源和能源利用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