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分类
心理学--睡眠障碍

心理学--睡眠障碍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2):8大类4.昼夜睡眠节律障碍5.异态睡眠:睡行症、夜惊症、梦魇6.与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症7.单独症候群,正常变异和尚未定义的项目:长睡者,短睡者,打鼾8.其他睡眠障碍与睡眠有关的机制与睡眠有关的机制四、失眠的治疗原则:五、讲究睡眠卫生(所有失眠者):五、讲究睡眠卫生:五、讲究睡眠卫生:§失眠者尽量少午睡。
§睡眠深度不够,主动减少睡眠时间。
§夜间醒来不看表。
§侧卧位,S形。
§早上起床后,要外出,利用光照使醒来。
§运动很重要五、讲究睡眠卫生:五、讲究睡眠卫生:六、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六、失眠的非药物治疗:⒈心理治疗:①倾听、支持、解释、开导等一般的心理治疗。
②睡眠健康教育。
③改善心情、培养爱好。
六、失眠的非药物治疗:⒈心理治疗:④可用森田疗法、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沟通、认知治疗等各种疗法来调整病人的性格、心态。
⑤行为疗法:长期治疗,60-70%有效,20-30%治愈。
行为疗法A:刺激控制疗法B:睡眠限制疗法C :变时睡眠疗法D:各种放松治疗A、刺激控制疗法适合:在卧室和床上睡不着,在其他地方可睡着者必须遵守的规则:(1)只有想睡的时候才躺下睡觉。
(2)床只用于睡觉和性生活。
(3)如果觉得在床上不能入睡,应立即起床,到另一间房间去。
(4)如果还不能立即入睡,再重复第三项规则。
(5)不管晚上睡多少时间,每天应准时起床。
(6)白天不能午睡或打盹。
B、睡眠限制疗法适合:卧床太多者睡眠限制疗法的规则:(1)在过去两周主观平均睡眠总时间的基础上加多15分钟。
(2)每天同样时间起床。
(3)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
(4)每天记录上床、起床时间和估计睡觉总时间。
(5)当过去5天睡眠效率达75%后,可以允许早15分钟上床睡觉。
(6)以上程序反复重复,直到患者睡眠时间达8小时或患者自己理想的睡眠时间。
C、变时睡眠疗法第1天至第8天,每天比前一天推迟3小时上床睡眠,每天睡够8小时。
睡眠障碍分类

(如失眠和过度睡眠) ❖ 有些按照可能的病因分类
(如昼夜睡眠节律障碍可能是生物节律紊乱) ❖ 有些按照出现问题的器官系统分类
(如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
7.单独症候群,正常变异和尚未定义的项目
附录A:与其他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 附录B:睡眠障碍鉴别诊断中常见的其他精神/行为障碍
增加,难以面对应激,工作难以胜任,意外事故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其他医学状况所致睡眠呼吸暂停,非陈-施 开始入睡时反复出现突然肌肉抽搐现象,从
失眠引起社交能力下降,缺乏生活情趣,误工日
异态睡眠,药物或物质依赖所致
呼吸模式或高原周期性呼吸 ·陈-施(Cheyne Stokes)呼吸模式
·高原周期性呼吸
(1)原发性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2)行为问题所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2%-4%
英国
1.35%
法国
1-4%
加拿大 1-10%
澳大利亚 3%
西班牙 9.9-11.3%
瑞典
1.4%
以色列 0.9%
中国OSAHS患病率
❖ 上海 ❖ 河北 ❖ 山西 ❖ 长春 ❖ 广西 ❖ 香港
3.62 % 4.63 % 3.5 % 4.81 % 4.3 % 4.1 %
(3)睡眠相关的低通气/低血氧综合征
(4)其他呼吸相关睡眠障碍,待分类型 适应性睡眠障碍(急性失眠)
睡眠障碍对警觉性、注意力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医学不良后果。
症状:白天过睡眠、猝倒、睡眠麻痹、入睡前或醒后幻觉---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睡眠相关性遗尿 3-7岁 45%-7%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睡眠障碍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统一的分类和诊断依据。
该标准由多个国际医学组织共同制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和使用的睡眠障碍分类体系。
睡眠障碍是一类涉及多个方面的疾病,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异态睡眠等多种类型。
这些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问题,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因此,对睡眠障碍进行准确的分类和诊断至关重要。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睡眠障碍的分类:根据睡眠障碍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异态睡眠等。
2. 睡眠障碍的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准确的诊断。
3. 睡眠障碍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4. 睡眠障碍的预防: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善等措施,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和复发率。
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睡眠障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其次,它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统一的研究标准和方法,有助于推动睡眠障碍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最后,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总之,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标准,对于促进睡眠障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该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医生和患者对睡眠障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推动睡眠障碍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睡眠障碍大学教案书写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睡眠障碍的定义、类型及常见症状。
2. 帮助学生掌握睡眠障碍的应对策略,提高睡眠质量。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内容:1. 睡眠障碍的定义及分类2. 常见睡眠障碍的症状3. 睡眠障碍的应对策略4.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睡眠障碍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睡眠障碍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授1. 睡眠障碍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
- 分类:包括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暂停、梦游、夜惊等。
2. 常见睡眠障碍的症状- 失眠:难以入睡、夜间醒来、早醒等。
- 嗜睡:白天过度嗜睡、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 睡眠呼吸暂停:夜间睡眠时呼吸暂停,导致睡眠质量差。
- 梦游、夜惊: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如梦游、夜惊等。
3. 睡眠障碍的应对策略-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按时睡觉、起床,避免熬夜。
-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适宜的温度和光线。
-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前一小时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 放松身心:睡前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瑜伽、冥想等。
- 适量运动: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适度减压: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 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睡眠障碍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2. 呼吁同学们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一份个人睡眠状况调查报告。
2. 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应对睡眠障碍方面的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睡眠障碍的定义、分类、症状及应对策略,让学生了解到睡眠障碍的危害,并掌握了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通常包括11大类,共88类型。
失眠是睡眠障碍的临床常见类型之首。
失眠1.按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1)入睡性失眠:就寝后经30分钟,甚至1~2小时还难以入睡。
(2)睡眠维持性失眠:睡眠表浅、易醒、多梦,每晚醒3~4次以上,醒后不能再度入睡,每晚觉醒期占15%~20%的睡眠时间(正常人一般不超过5%)。
(3)早醒性失眠:表现为时常觉醒、晨醒过早,离晨起时间还有2小时或更多时间就觉醒,且再次入睡困难或不能再次入睡。
2.按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1)一过性失眠:指偶尔失眠。
(2)短期失眠:失眠持续时间少于3周。
(3)长期失眠:失眠存在时间超过3周。
3.按病因可分为五类(1)躯体原因:过度疲劳、疼痛、咳嗽、心源性或肺源性气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心悸、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频等均可导致失眠。
以时常觉醒为主。
(2)环境因素:生活环境改变,如上、下夜班,乘坐车船、航空旅行的时差、寝室中的噪声或亮光均可影响睡眠。
一般短时间内能适应。
(3)精神因素:兴奋、焦虑或恐惧等常易造成短期的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
抑郁症患者睡眠中易醒、早醒。
24小时脑电图发现睡眠中可见觉醒期明显延长。
(4)药源性:有些兴奋剂如咖啡、茶、酒、麻黄碱、氨茶碱等均能引起失眠。
(5)特发性失眠:是指于儿童期起病的失眠,患者终生不能获得充足的睡眠。
失眠的定义失眠(Insomnia)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如疲劳、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
失眠有两个基本因素:①正常睡眠被扰乱;②睡眠扰乱对患者白天的活动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失眠的表现形式多样,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实(觉醒过多)、睡眠表浅(缺少深睡)、早醒和睡眠不足。
其中入睡困难、易醒和早醒最多见。
入睡困难多见于青壮年,而早醒则多见于老年人,睡眠维持性失眠则多见于躯体疾病。
失眠的病因1.躯体因素①脑部疾患累及与调节控制睡眠各期有关的脑部结构,如下丘脑前部、丘脑、脑桥和中缝核等,影响了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的发生而引起失眠;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脑炎特别是脑退行性病变等脑部疾患;②其它躯体疾病,如甲亢、糖尿病、经期、更年期等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其引发的各种症状:疼痛、瘙痒、耳鸣、心悸、气短、尿频等均可引起失眠;③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亦可引起失眠症状。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6.非24小时型睡眠-觉醒疾病(非24小时 睡眠觉醒综合征)
7.其它还未确定日节律睡眠疾病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9页
二、睡眠时伴随症
A.觉醒疾病(睡眠期觉醒障碍) 1.错乱觉醒(意识含糊性觉醒) 2.梦游症(睡行症) 3.梦惊症(睡惊症)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22页
主观性失眠
对于睡眠状态感知不良, 即使患者主诉失眠或 白天过分思睡, 但并无睡眠紊乱客观证据。主 观性失眠亦称为睡眠状态感知不良、假性失 眠、无客观阳性发觉失眠和睡眠疑病症。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23页
特发性失眠
指于儿童期起病失眠, 患者终生不能取得充分 睡眠。本病亦称为特质性失眠、儿童期起病 失眠、终生失眠、睡眠觉醒系统障碍相关失 眠、过分唤醒和睡眠系统发育不全等。
睡眠障碍-外源性睡眠障碍
7.睡眠开始伴随疾病(入睡相关性障碍) 8.食物过敏性失眠 9.夜间摄入饮食综合征(夜间进餐/饮料综合征) 10.催眠药依赖性睡眠疾病(催眠药品依赖性睡
眠障碍) 11.兴奋剂依赖性睡眠疾病(兴奋剂依赖性睡眠
障碍) 12.酒精依赖性睡眠疾病(乙醇依赖性睡眠障碍) 13.中毒性睡眠疾病(毒素诱发睡眠障碍) 14.还未确定外源性睡眠疾病
作性过分睡眠) 6.特发性嗜睡症(特发性过分睡眠)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第4页
睡眠障碍-内源性睡眠疾病
7.外伤后嗜睡症(创伤后过分睡眠)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9.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0.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征 11.周期性睡眠肢体运动病(周期性肢体
运动障碍)
12.不安腿综合症(不宁腿综合征) 13.其它还未确定内源性睡眠疾病
睡眠障碍证明报告

睡眠障碍证明报告1. 引言睡眠是人体恢复和重新充电的重要过程。
然而,有些人在入睡或保持睡眠过程中会面临困难,这被称为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以及其他健康问题。
本报告将详细讨论睡眠障碍的定义、类型、症状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2. 睡眠障碍的定义睡眠障碍是指人们在入睡、保持睡眠或获得充足睡眠方面的困难。
这可能导致日间功能受损,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心情不稳定等。
根据国际统计分类(ICSD-3)的定义,睡眠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失眠:包括入睡困难、保持睡眠困难、早醒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嗜睡:包括睡眠过多、突发性睡眠发作等。
•循环性睡眠节律障碍:包括睡眠-觉醒失调、时差综合征等。
•不良睡眠行为:包括睡眠恐惧症、睡眠相关疾患等。
3. 睡眠障碍的症状睡眠障碍的症状因具体类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3.1 失眠的症状•入睡困难:难以在晚上入睡。
•保持睡眠困难:多次醒来,难以重新入睡。
•早醒:早上醒来后无法再次入睡。
3.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症状•鼾声:伴有间歇的鼾声和呼吸暂停。
•氧气饱和度下降:血氧水平下降,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
•白天嗜睡:由于夜间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白天频繁出现嗜睡症状。
3.3 嗜睡的症状•突发性睡眠发作:在白天无法控制地入睡,可能发生在日常活动中。
•睡眠过多:晚上睡眠时间正常,但在白天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
3.4 循环性睡眠节律障碍的症状•睡眠-觉醒失调:睡眠时间和觉醒时间与日常生活不协调。
•时差综合征:由于时区变化导致的睡眠-觉醒模式的紊乱。
3.5 不良睡眠行为的症状•睡眠恐惧症:对入睡过程或睡眠环境感到恐惧。
•睡眠相关疾患:如夜惊、噩梦等。
4.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可采取以下治疗方法:4.1 行为治疗•睡眠规律调整:建立统一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避免午睡和长时间床上活动。
睡眠障碍名词解释

睡眠障碍名词解释睡眠障碍是指指困扰人们正常睡眠的一系列疾病和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等。
1.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
失眠可以分为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等几种类型。
轻度失眠可能会导致白天疲倦,而严重失眠则会严重影响日常功能和生活质量。
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症):是指睡眠时发生反复的短暂呼吸停止,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夜间多次醒来、打鼾、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
长期未治疗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等风险。
3. 不定型睡眠节律障碍:指人体内生物钟功能紊乱,导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和早醒时间不规律的疾病。
常见症状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白天疲倦等。
最常见的类型为延迟睡眠相综合征,即晚睡晚起。
4. 嗜睡症:是指人在日间过度嗜睡、难以保持清醒状态的疾病。
常见症状为白天强烈的嗜睡欲望,无法抵抗的入睡倾向,甚至不能长时间清醒。
嗜睡症会影响个人生活、工作和驾驶安全。
5. 不寐症:是指睡眠时间明显不足,睡眠质量差的一类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早醒、夜间多次醒来、多梦等。
长期缺乏良好的睡眠会引发多种身体和心理问题。
6. 僵硬性睡眠:指在入睡或醒来时肌肉僵硬、无法动弹的疾病。
常常伴随着恶梦、幻觉等症状。
此类障碍通常与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
7. 睡眠相关发作障碍:是一类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的突发行为或感觉障碍的疾病。
常见的睡眠相关发作障碍有夜惊、梦游、噩梦等。
8. 白天嗜睡症:是指人在白天不能维持清醒状态,频繁发生不可抵抗的嗜睡的疾病。
常见症状是白天多次发生不可抵抗的入睡,可能伴随幻觉等症状。
9. 昼夜节律紊乱:是指人体内生物钟受到干扰,导致睡眠-清醒周期和日常活动节奏不一致的疾病。
常见症状是入睡时间、醒来时间和食欲等均不规律。
10. 遗传性睡眠综合征:是指一类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睡眠障碍,如家族性失眠综合征等。
这类综合征常伴有多重睡眠障碍,需要进行基因测试和综合治疗。
《睡眠障碍分类》课件

对于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手术治疗可 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扁桃体切除术、悬 雍垂腭咽成形术等。
05
其他睡眠障碍
不宁腿综合症
总结词
由腿部神经或肌肉异常引起的睡眠障 碍
详细描述
不宁腿综合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患者在休息时腿部会出现不适感,如 瘙痒、疼痛或蚂蚁爬行感。这种不适 感会导致患者无法入睡或保持睡眠。
《睡眠障碍分类》 ppt课件
目录
• 睡眠障碍概述 • 失眠症 • 嗜睡症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 其他睡眠障碍
01
睡眠障碍概述
睡眠障碍的定义
01
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影响睡眠质量的异常表现 。
02
睡眠障碍可表现为睡眠量的异常 (过多或过少)、睡眠质量的异 常(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等) 以及白天疲劳、困倦等症状。
睡眠障碍的症状需要与正常的生 理变化相区分,如老年人因身体 机能下降而出现的自然觉醒增加
等。
02
失眠症
失眠症的定义
总结词
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症状,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 绪问题。
详细描述
失眠症通常是指个体在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下,无法获得足够的或质量良好的睡眠。这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 睡眠维持困难(如频繁醒来)或早醒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个体在白天时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 或易怒等问题。
梦魇
总结词
令人恐惧的梦境导致的睡眠障碍
详细描述
梦魇是指在睡眠中出现的极度恐惧和焦虑的梦境,通常伴随着心跳加速、呼吸急 促等症状,使患者惊醒并难以再次入睡。
夜惊
总结词
在夜间突然出现的强烈恐惧和紧张情绪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

失眠的分类定义原因诊断评估和治疗失眠是指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
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将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类。
1.原发性失眠:指睡眠问题不是由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情况。
它可能是由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并独立存在。
常见原因包括焦虑、压力、抑郁、心理创伤、不良的睡眠习惯、生活方式不良(如过度使用荧光屏幕和咖啡因的摄入)、环境噪音等。
2.继发性失眠:指失眠是其他健康问题的症状,比如心理疾病、躯体疾病、药物使用、嗜酒或嗜烟等。
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病因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失眠的诊断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睡眠问题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频率和相关症状。
同时,医生还会了解病人的生活方式、心理情况、药物使用史、昼夜节律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
2.睡眠记录:病人可通过记录睡眠和觉醒时间、睡眠质量、不能入睡的时间以及睡前所做的活动等来帮助医生评估睡眠问题。
3.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检查病人的体格状态来确定是否存在躯体或神经系统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失眠有关。
4.实验室检查: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电解质检查、睡眠多导睡眠图(PSG)等,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治疗失眠的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1.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突变环境条件、改善睡眠环境、杜绝一些不良的睡前习惯以及睡觉时避免活动。
2.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在临时或短期使用药物来改善睡眠,比如催眠药物。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医生可能会尽力控制用药的持续时间和剂量。
3.康复治疗:对于继发性失眠,需要根据其潜在原因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焦虑和抑郁症引起的失眠,可能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根据其原因和临床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和诊断。
针对不同类型的失眠,可以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等睡眠障碍临床表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他睡眠障碍等睡眠障碍临床表现、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睡眠是人类的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将其分为7大类,包括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他睡眠障碍。
失眠症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但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睡不着觉就叫做失眠。
ISCD-3要求诊断失眠必须包含三大要素:持续的睡眠困难+有充足的睡眠机会+出现相关的日间功能受损。
也就是说,不是客观原因让你无法睡觉,而是主观的持续性睡不着,并且影响了日常的生活。
ICSD-3将失眠分为3类:短期失眠、慢性失眠、其他失眠,特点总结如下。
表1:三大类失眠的特点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指睡眠期间的呼吸异常,在成人和儿童中均可以发生。
按照目前ICSD-3的标准,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分为4大类: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障碍、睡眠相关低通气障碍、睡眠相关低氧血症障碍。
表2:4类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的诊断标准中枢性嗜睡症中枢性嗜睡症包括以日间嗜睡为主诉,并且排除了其他睡眠障碍作为原因的疾病。
中枢性嗜睡大致包括以下4种:(1)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是一种表现为慢性日间嗜睡、猝倒发作、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的临床综合征,应对患者采集全面的病史、睡眠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寻找发作性睡病的证据。
(2)特发性嗜睡:没有原因的主观嗜睡,症状类似发作性睡病,但往往没有猝倒发作。
(3)Kleine-Levin综合征也称为“复发性嗜睡症”,表现为反复发作严重嗜睡,伴随认知和行为紊乱,症状发作可以持续几天到几周,发作间期睡眠和行为正常。
(4)慢性睡眠不足:在现代社会中很常见,可能缘于工作需求、社会责任等压力,而导致的慢性积累性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的不足和睡眠质量的下降,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损害。
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常见类型与治疗方法睡眠是人体恢复体力和精神的重要途径,但许多人面临着各种睡眠障碍的问题。
睡眠障碍是指在入睡、持续入睡或保持良好睡眠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睡眠问题。
一、失眠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表现为无法入睡或无法持续入睡。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失眠通常由压力、焦虑、抑郁或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
治疗方法:1. 建立规律作息时间:每晚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入睡,并设定固定的早晨醒来时间。
2. 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寝室安静、舒适、黑暗,以及适合睡眠的温度。
3.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
4. 改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调节、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和适量运动来改善生活习惯。
5. 心理疗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放松技巧,帮助改变睡眠观念和远离焦虑。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紊乱,特征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和觉醒。
这可能导致频繁打鼾、氧气不足和白天嗜睡等问题。
肥胖、颌面部结构异常以及进食时过量摄入引起舌根后坠是该病发生的常见原因。
治疗方法:1. 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在睡眠期间通过面罩提供正压气流,有效防止气道塌陷。
2. 动态颚垫(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MAD):通过牙合板使下颌向前推进,增加上呼吸道软组织的张力,从而保持气道通畅。
3.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通过手术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气道梗阻。
三、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是指在睡眠中出现的不自主、迭发性的四肢运动。
这些运动可能导致常规入睡困难和片断醒来,最终影响整晚的休息质量。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

睡眠障碍诊断标准睡眠障碍是指个体在睡眠时间、质量或睡眠行为方面出现异常的症状和体征。
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睡眠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睡眠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睡眠障碍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ICSD-3是由国际睡眠医学会(AASM)和国际睡眠研究学会(ESRS)联合制定的,它对睡眠障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描述,包括睡眠呼吸障碍、中枢性睡眠呼吸障碍、睡眠相关的癫痫发作、不稳定的睡眠-觉醒节律、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睡眠相关的抽动障碍、睡眠相关的癫痫发作、睡眠相关的头痛、睡眠相关的心脏活动障碍、睡眠相关的循环障碍、睡眠相关的行为障碍等。
ICSD-3对于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都有详细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的描述,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而DSM-5是由美国精神医学会制定的,它对睡眠障碍进行了更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描述,包括不同类型的失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相关的运动障碍、睡眠相关的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
DSM-5对于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更多地考虑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更有参考价值。
除了ICSD-3和DSM-5,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针对特定类型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比如对于睡眠呼吸障碍,国际上还有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发布的睡眠呼吸障碍诊断标准(AASM标准),对于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还有其他专业学会发布的诊断标准。
这些诊断标准都是基于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于医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结合不同的诊断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睡眠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睡眠史、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睡眠监测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睡眠障碍分级标准

睡眠障碍分级标准
睡眠障碍可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分级。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轻度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多梦等。
这些症状可能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但长期下去可能影响身心健康。
2.中度睡眠障碍:除了轻度睡眠障碍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夜间醒来次数增多、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早醒等。
这些症状可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但尚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重度睡眠障碍:除了中度睡眠障碍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失眠、梦魇、夜惊、夜游等。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可能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根据病因,睡眠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理性睡眠障碍:由于生理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如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
2.心理性睡眠障碍: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3.器质性睡眠障碍:由于身体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导致的睡眠障碍。
针对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轻度睡眠障碍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来改善,而中度或重度睡眠障碍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总之,睡眠障碍分级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医学概念,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
如果您有睡眠障碍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失眠等级划分标准 -回复

失眠等级划分标准-回复标题:失眠等级划分标准详解失眠,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各有不同。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和处理失眠问题,医学界制定了一套失眠等级划分标准。
以下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一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失眠问题。
一、轻度失眠轻度失眠是失眠等级中最轻微的一种。
其主要表现为偶尔出现的入睡困难或者夜间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这种级别的失眠通常不会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显著影响,但如果不加注意和调整,有可能逐渐恶化。
判断标准主要包括:1. 每周有一到两次的入睡困难或早醒情况。
2. 睡眠质量下降,但总体上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 白天可能会有轻微的疲劳感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但不影响主要功能。
对于轻度失眠,一般建议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进行适量的运动等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二、中度失眠中度失眠相较于轻度失眠,其症状更为频繁和明显,已经开始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判断标准主要包括:1. 每周有三到四次的入睡困难或早醒情况。
2. 睡眠质量显著下降,白天感到明显的疲劳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3. 长期的中度失眠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
对于中度失眠,除了改善生活习惯外,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如认知行为疗法、短期的药物治疗等。
三、重度失眠重度失眠是最严重的失眠等级,其症状持续且严重,对个体的生活和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判断标准主要包括:1. 每周有五次或以上的入睡困难或早醒情况,且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
2. 睡眠质量极度下降,几乎每晚都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生活。
3. 白天极度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
4. 可能伴随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慌症等。
对于重度失眠,必须立即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医生可能会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并可能需要长期的跟踪和管理。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

性呼吸急促) 10.睡眠关联性喉头痉挛 11.睡眠窒息综合征(睡眠窒息感综合征)
总之:
1.赵忠新版睡眠障碍分类翻译更贴切,更符合国情。 2.根据ICSD详细的诊断标准,亚健康失眠定义很难划
B.外源性睡眠障碍
1.睡眠卫生性睡眠不适当(睡眠卫生不良) 2.环境性睡眠疾病(环境性睡眠障碍) 3.高山性失眠症(高原性失眠) 4.睡眠调节性睡眠疾病(睡眠调节性障碍) 5.睡眠不足综合征 6.限制环境安排性睡眠疾病(强制入睡性睡眠 障碍)
睡眠障碍 外源性睡眠障碍 7.睡眠开始伴随疾病(入睡相关性障碍)
美国睡眠障碍联合会(ASDA)睡眠障 碍国际分类(ICSD)
四大类:睡眠障碍、睡眠时的伴随症、伴有内科/精神
损害的睡眠疾病、建议提出的睡眠疾病。 实际为三大类。
以下是刘艳骄翻译的ICSD与赵忠新主编的《临床睡眠
障碍诊疗手册》中对各种睡眠障碍命名的区别与比较。
一、睡眠障碍 A.内源性睡眠疾病
4.恐怖性疾病(惊恐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5.酒精性精神疾病(乙醇中毒相关性睡眠障碍)
6.人格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7.躯体形式障碍相关性睡眠障碍
三、伴有内科/精神科损害的睡眠疾 病
B.伴有神经疾病的睡眠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与睡眠 障碍) 1.脑变性疾病(脑变性病相关性睡眠障碍) 2.痴呆(痴呆相关性睡眠障碍) 3.巴金森氏病(帕金森综合症相关性睡眠障碍) 4.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家族性致死性失眠) 5.睡眠关联性癫痫(睡眠相关性癫痫) 6.睡眠放电性癫痫状态(睡眠期癫痫性脑电持续状 态) 7.睡眠关联性头痛(睡眠相关性头痛)
7.结缔组织炎综合征(纤维肌痛症相关性睡眠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不同国家中OSAHS患病率
美国
英国 法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西班牙 瑞典 以色列
2%-4%
1.35% 1-4% 1-10% 3% 9.9-11.3% 1.4% 0.9%
中国OSAHS患病率
上海 河北 山西 长春 广西 香港
4.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1)原发性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2)行为问题所致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1)原发性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老年人、hPER2基因异常) ·睡眠时相延后综合征(青少年、hPER3基因异常) ·睡眠-觉醒节律不规则型 ·自由节律型(nonentrained) 原发性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待分类 其他生理性的昼夜节律失调,待分类
3.非呼吸睡眠障碍所致过度睡眠
(1)发作性睡病 (2)其他的过度睡眠
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 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PSG监测 睡眠潜伏期小于5-8分钟
(1)发作性睡病
(发病率 0.03%~0.16%)
发作性睡病,伴猝倒症 发作性睡病,不伴猝倒症 发作性睡病,医学状况所致 发作性睡病,待分类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
(ISCD2)
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 张景行
睡眠障碍分类意义
睡眠障碍分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睡眠障碍的
认识和临床诊断
绝大多数的睡眠障碍是能得到有效治疗 有些睡眠障碍尚未被认识 临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了解病人的睡眠状况是 很重要的
诊断性检查,如多导睡眠描记能作出明确诊断
新版国际睡眠障碍 分类(ISCD2)特奌
(2)行为问题所致昼夜节律失调性 睡眠障碍
非物质依赖或已知的生理状况所致,
· 时差变化型 · 倒班工作型 · 睡眠时间主动延迟
非物质依赖或已知的生理状况所致昼夜节律障碍
药物或物质依赖所致其他的昼夜节律障碍
5.异态睡眠(以异常动作或情感体验
为主伴做梦、活动复杂多变)
(1)觉醒障碍(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醒转)
(2)通常与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的异态睡眠 (3)其他异态睡眠
(1)觉醒障碍 (从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醒转)
意识模糊性觉醒 睡行症
夜惊
(2)通常与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的异态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重叠异态睡眠障碍 ·分离状态
(老年男性 暴力行为)
反复发作性单纯睡眠麻痹 3%-6%
梦魇 儿童发病率15% 成人5%~7%
学生睡眠不足值得重视
杭州1/3的大学生睡眠少于6小时 北京、上海、广州、長春、兰州、成都六大城 市6-7成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
广州高、初中学生64%感到睡眠时间不够, 17%学生认为自己経常失眠
2.呼吸相关睡眠障碍
(1)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成人型、儿童型(诊断、治疗均不同) (3)睡眠相关的低通气/低血氧综合征 (4)其他呼吸相关睡眠障碍,待分类型
·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 ·待分类型
内科疾病所致失眠 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致失眠 非物质滥用或确定的躯体疾病所致失眠(非器质性失眠) 生理性失眠,待分类型
失眠的流行病学概况
中国与发达国家失眠人群对比
中国6大城市成人失眠率 (2002)42.5% 中国成人失眠率 (2003)38.2% 美国成人失眠率 30% 英国成人失眠率 36% 法国成人失眠率 34% 世界成人失眠率 29%
发作性睡病
症状:白天过睡眠、猝倒、睡眠麻痹、入睡前 或醒后幻觉---发作性睡病四联症 诊断:整夜多导睡眠图(PSG),SL﹤8秒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 ﹤5秒 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始发REM睡眠 治疗:EDS—莫达非尼、利他林 猝倒—羟丁酸钠 夜间睡眠紊乱--羟丁酸钠、唑吡坦
(2)其他过度睡眠
7.独立症状,正常变异以及尚未定义者
(介于正常和异常睡眠之间的睡眠相关综合征,不甚清楚)
(1) (2) (3) (4) (5) (6) (7) (8) (9)
长睡眠者 8.5% 短睡眠者 18.5% 频繁局部肌阵挛 原发性鼾症 19% 梦呓 30%或更多 入睡期抽搐 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睡前脚震颤和睡眠期交替性腿部肌肉运动 入睡期脊髓性肌阵挛
(3)其他异态睡眠
睡眠相关性分离障碍 睡眠相关性遗尿 3-7岁 45%-7% 睡眠相关性呻吟(REMS呼气相发出呻吟声) 炸裂性头痛综合征(入睡时或刚醒来时) 睡眠相关性进食障碍(睡中反复吃喝) 睡眠相关性幻觉 异态睡眠,待分类 异态睡眠,药物或物质依赖所致 异态睡眠,医学状况所致
谢 谢
!
6.睡眠相关运动障碍(活动简单、固定、反复)
(1) 不宁腿综合征 (发病率 普通人群10%) (发病率5%-44%) (2)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3) 睡眠相关腿痛性痉挛
(4) 睡眠相关磨牙
(发病率5%-20% )
(5) 睡眠相关节律型运动障碍 (6)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待分类 (7)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药物或物质依赖所致 (8)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医学状况所致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不仅造成夜间的睡眠困难,而且会导
致白天的疲乏无力和犯困,或会在夜间发生异
常事件
睡眠障碍对警觉性、注意力会产生不利影响,
从而可能睡眠,但有过
度睡眠的人都会有警觉性损害
警觉性损害
疲乏 、懒惰、淡漠 、烦躁不安
精力不足、精神不振
逻辑性、临床实用性提高 与国际疾病分类法通用性強 (与ICD-9和ICD-10)命名学相结合 有些根据共同症状分类 (如失眠和过度睡眠) 有些按照可能的病因分类 (如昼夜睡眠节律障碍可能是生物节律紊乱) 有些按照出现问题的器官系统分类 (如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
1.失眠 2.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3.并非由于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导致的过度睡眠 4.昼夜睡眠节律障碍 5.异态睡眠 6.与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 7.单独症候群,正常变异和尚未定义的项目 8.其他睡眠障碍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 一种进行性恶化的疾病,开始为入睡困难,进而在数月内 完全失眠 · 是一种罕见的、阮病毒障碍所致的丘脑退行性变性疾病 · 30—60岁发病,逐步进展,7-13个月最终死亡 · 相关特征包括:心动过速,高血压,出汗,发热,便秘,排 尿困难,发音困难,运动失调,反射亢进,肌阵挛,木僵,
睡前脚震颤
清醒向睡眠过渡或浅睡时出现 脚或足趾的节律性运动 交替性腿部肌肉运动 在睡眠或唤醒过程中出现 短暂腿部肌肉交替运动 入睡期脊髓性肌阵挛
开始入睡时反复出现突然肌肉抽搐现象,从
躯干开始,然后到躯干的附属部分和颈部
8.其他睡眠障碍 (未作出特异诊断)
(1) 其他生理性(器质性)睡眠障碍 (2) 生理性(器质性)睡眠障碍,待分类 (3) 其他睡眠障碍,非物质依赖或生理状况所致 (4) 环境性睡眠障碍
发作性思睡 、瞌睡
注意力集中困难、频繁的意外事故
记忆减退 、工作学习效力差
自主行为
睡眠障碍评估
临床会谈,直接观察 个体主观感受 --爱泼沃斯睡眠量表(ESS) --视觉类比量表(VAS),日记 --疲劳严重度量表(FSS) 客观的评估(生理/行为)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 --清醒维持试验(MWT) --Actigraphy 临床表现 --精神运动警戒性试验(PVT) --数字符号替代试验(DSS)
精神障碍
慢性失眠的第一位原因
失眠引起社交能力下降,缺乏生活情趣,误工日 增加,难以面对应激,工作难以胜任,意外事故 增多,医疗保健支出增多 40%的失眠病人有一种或几种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 24%,抑郁症或恶劣心境 23% 酒依赖 7%, 药物滥用 4%
一般人群中失眠是抑郁症发病的预测因子 行为治疗加精神药物以及催眠药物联合治疗
3.62 % 4.63 % 3.5 % 4.81 % 4.3 % 4.1 %
(3)睡眠相关的低通气/低血氧综合征
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综合征,特发性 先天性中枢型肺泡低通气综合征
(婴幼儿期即可被诊断的一种独特SDB)
医学状况所致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综合征 肺部实质性病变或血管疾病所致睡眠相关低通气 /低血氧综合征 下气道阻塞所致睡眠相关低通气/低血氧综合征 神经肌肉或胸壁疾病所致睡眠相关低通气/低血 氧综合征
(5) 睡眠障碍,非物质依赖或生理状况所致,待分类
附录A:与其他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纤维肌痛相关性睡眠障碍 风湿病患者中15%-20% 与睡眠相关的癫痫 25%患者与睡眠有关 与睡眠相关的头痛 与睡眠相关的胃-食管返流 40岁以上7%-10% 与睡眠相关的冠状动脉缺血 心肌梗死20% 与睡眠相关的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15% 与睡眠相关的异常吞咽、窒息、喉痉挛
周期性过度睡眠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男:女 3:1 ·月经相关的周期性嗜睡 原发性过度睡眠,伴睡眠时间延长 原发性过度睡眠,不伴睡眠时间延长 行为问题所致睡眠不足综合征(个体长期睡不足) 医学状况所致过度睡眠 非物质依赖或已知生理疾病所致过度睡眠(非 器质性过度睡眠,待分类) 生理性过度睡眠(器质性过度睡眠,待分类)
谵妄,昏迷,死亡
· 阮病毒基因129的多态性和178的密码子突变 · 治疗: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