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2章-价格理论
Elasticity
y f (x)
x —自变量,y —因变量,E —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E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E y / y y • x x / x x y
Arc Elasticity and Point Elasticity
弧弹性
y2 y1 y2 y1
x2 x1 x2 x1
P2
P1
0
Q1
Q2
Qs
线性供给曲线的价格点弹性③
P Qs P( > 0)
S
P2
Es>1
P1
(<0)
-
0
Q1
Q2
Qs
证明[] :
P Qs =ƒ(p)
dQs FC OG dP FA FA P FO Qs OG
dQs dP
•P Qs
P
P
P P
若 0, 则Es 1。 若 > 0,则Es < 1。 若 < 0,则Es > 1。
线性供给曲线的价格点弹性①
P Qs P( > 0)
Es=1
S
(=0)
P2 P1
Qs
0
Q1 Q2
线性供给曲线的价格点弹性②
P Qs P( >00)
Es<1
S
(>0)
三、需求定理例外
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生活必
需的低档品。人们收入下降情况下,价 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炫耀性消费品(Conspicuous Consumption) —— 消费者出于炫耀性目的而进行消费 的物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第二节 供给理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均衡价格理论
西⽅经济学微观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与弹性理论⼀、选择题1、在下列因素中,除哪⼀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发⽣移动?( )A.个⼈偏好; B.个⼈收⼊;C.其他商品的价格;D.商品本⾝的价格。
2、均衡价格随着( )。
A.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上升;C.需求和供给的增加⽽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下降。
3、当需求和供给都减少时,将出现( )A.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B.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法确;C.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4、在得出某商品的个⼈需求曲线时,下列哪些因素是可变的:( )A.个⼈偏好; B.求量变动幅度⼤⼩的就是弹性,通常弹性有四种情况,下列情况哪⼀种除外:( 个⼈收⼊; C.其他商品的价格;D.商品本⾝的价格。
5、衡量因价格的变动引起需)A.弹性⼤于零⼩于1; B.弹性为1; C.⽆弹性;D.弹性不定;E.弹性为⽆穷⼤。
6、均衡价格是指()。
A.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D.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7、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汽车的价格下跌,则汽油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为零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了10%,其需求量增加了15%,这种情况属于需求()。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弹性9、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咖啡的价格上涨,则茶叶的需求量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10%,其需求量减少了5%,这种情况属于需求()。
A.完全弹性 B.完全⽆弹性 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11、供给是⽣产者的出售欲望和()的统⼀。
A.购买能⼒B.出售能⼒ C.购买欲望 D.消费欲望12、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的需求曲线移动()。
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
02
需求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的定义与测量
需求弹性
01
指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
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
02
一般采用平均法计算,即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
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
2023-11-05
目 录
• 价格弹性理论概述 • 需求弹性理论 • 供给弹性理论 • 市场均衡理论 • 价格弹性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01
价格弹性理论概述
价格弹性的定义
价格弹性的定义
价格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变化敏感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等于需求量变化的 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弹性对厂商定价的影响
厂商会根据商品的价格弹性来制定价格策略。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倾向于降低价格 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而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则可能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市场均衡的变动对价格弹性的影响
01
市场均衡的变化
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市场均衡点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商
品的价格和数量。
案例分析
以汽油和柴油为例,由于汽油和柴油 之间存在可替代性,因此它们的价格 弹性较高。当汽油价格上升时,消费 者会减少汽油的购买量,并增加柴油 的购买量。相反,当汽油价格下降时 ,消费者会减少柴油的购买量,并增 加汽油的购买量。这种替代效应会导 致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量发生较大的变 化,进而影响它们的价格。
价格弹性与市场均衡的综合分析
价格弹性与市场均衡 的相互作用
价格弹性和市场均衡之间存在密切的 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价格弹性的 变化会影响市场均衡点的变化;另一 方面,市场均衡点的变化也会影响价 格弹性的大小。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与价格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市场运作和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价格形成和演变的理论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根据供给定律和需求定律,当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会上涨;而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形成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除了供求关系外,价格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成本、市场结构以及政府政策等。
成本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企业管理成本等。
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差异,将导致产品价格的差异。
市场结构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供需均衡时的价格会相对较低;而在垄断市场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限制供给以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最后,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广泛存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手段干预市场价格,以满足公共利益或调节市场失灵。
价格管制可以限制物价上涨,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价格补贴可以鼓励企业提供公共产品,降低市场价格。
二、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是指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大,则称为需求弹性较高;而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小,则称为需求弹性较低。
需求弹性的高低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需求弹性较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引起较大的需求变化,从而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紊乱;而在需求弹性较低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市场较为稳定。
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较高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供给变化较大;供给弹性较低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不敏感,供给变化较小。
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价格理论
(二)均衡价格形成过程
P
7 6 5
(以“收敛型蛛网模型”方式不断趋向均衡)
D
S
4 P
3 2 1 0
E
100
200
300
400 Q
500
600
700
800
Q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因 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 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需求变动) 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曲线的位 置移动而改变均衡价格。 图示说明如下:
价格决定理论小结
影 响 供 给 的 因 素
价 需 供 给 格 求
影 响 需 求 的 因 素
思考题:
1、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2、简述供求定理 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 Qs=-10+5P,计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 若需求函数Qd=60-5P,供给函数不变,计算 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若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Qs=-5+5P ,计 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需求函数和需求表
(一)需求函数与需求方程 1、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在某一时点主要是商品 自身的价格。因此,商品的需求量表现为商品价格的 函数。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一阶导数小于零) 2、需求的线性方程:Qd=a-bP (a,b)>0 a为自发消费,即价格接近于0时的最大需求量。 bP为引致消费,即由P的上升而引发的消费减少。(b 为需求与价格的相关性系数)。
经济学基础2--弹性理论
三)、供给弹性
四)、弹性理论与厂商的价格决策
共二十七页
一)、需求价格(jiàgé)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二)影响(yǐngxiǎng)需求弹性的因素 (三)需求点弹性
(四)需求弧弹性
共二十七页
(一)需求价格弹性(tánxìng)的含义
共二十七页
三、供给 弹性 (gōngjǐ)
(一)供给(gōngjǐ)弹性的定义
(二)供给价格弹性分类 (三)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共二十七页
(一)供给弹性(tánxìng)的定义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
(biàndòng)的反应程度。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
动 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 百分比 (biàndòng)
▪ ΔQ/Q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ΔY/Y为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Ey
Q Y
Q Y
▪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收入弹性都是正的
• 正常(zhèngcháng)品:EY>0
• 必需品: 0 <EY<1 • 奢侈品: EY>1
• 低档品(劣质品): EY<0
共二十七页
(二)需求的交叉(jiāochā)弹性
1、定义: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
Q1 Q2
ED
(Q2 P2
Q1) 2 P1
Q2 P2
Q1 P1
P2 Q2
P1 Q1
(P2 P1)
2
共二十七页
二)、其他需求(xūqiú)弹性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tánxìng)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
共二十七页
(一)需求(xūqiú)的收入弹性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弹性理论
c生产技术的变动 d生产要素的价格 e政府的政策 f厂商对未来的预 期等。
价格—数量组合 A
价格(元) 供给量 (单位) 2
B
3
C
4
D
5
E
6 800
0 200 400 600
供给函数
表示某商品的供给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QS = f(a,b,c,d,…n) 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把商品供给量QS 只看作其价格P的 函数则有: QS = f( P )
c d e f g
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偏好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政府的消费政策(如带薪休假等)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案例
一项要求为婴儿购买单独机票和将婴儿放置在单独座位上的 法律将会同时产生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由于婴儿被皮带 束住在他们自己的座位上更安全,因而死于飞机碰撞的婴儿将会 减少。而坏消息是:更多的人将死于车祸。要求为婴儿买单独机 票的法律会增加父母乘坐飞机旅行的成本。这将使很多的父母转 向乘车旅行,从而使旅行的危险增加了。 在多次研究之后,结论是对更多的人来说这是坏消息。于是 联邦航空委员会于1992年做出规定,父母可以将其婴儿放置在他 们的膝盖上。 一个简单的经验是,消费者会对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一种 物品价格的上升(乘飞机旅行)会引起一些消费者转向它的替代 品(高速公路旅行)。
供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 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 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 方向变动. (P32)
特写:《侏罗纪公园》和琥珀价格
当1993年琥珀价格上涨了2倍时,用琥珀来研究化石和已 灭绝的动物的科学家们震惊了。他们发现:琥珀的需求数量 是随着价格上升而上升的! 对琥珀需求的增加与影片《侏罗纪公园》的放映同步。 在该影片中,科学家用琥珀中的标本来克隆恐龙。很多看过 该片的人都购买了琥珀标本,这就增加了对琥珀的需求。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因此价格的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
完全富有弹性
P
Q Ed =∞,即需求完全富有弹性
42
单位弹性
Ed =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
43
富有弹性
P
Q Ed > 1,即需求富有弹性
44
缺乏弹性
P
0<Ed <1,即需求缺乏弹性
Q
45
影响Ed的因素 (1)商品的性质 (2)商品的替代性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消费者调节消费行为的时间
4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收入状况(income) (3)消费者的偏好(taste) (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expectations) (5)收入分配 (6)商品本身的价格 (7)人口规模
5
需求的表示法
1、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价格(元)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销售收益与价格则 是同方向变动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 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48
供给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1、定义: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公式:
Es=
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ΔQ ΔP
Q P
Qs与P通常同向变动,因而Es通常为正值
B
Q
26
(三)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P 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 线向右平移,从而使 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都增加;需求减少 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 移,从而使得均衡价 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S
D Q
27
(四)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西经简答题——精选推荐
西经简答题⼆,简答题1,运⽤均衡价格理论及弹性理论,说明“⾕贱伤农”的原因。
答:均衡价格理论:价格下降时所带来的收⼊的减少⼤于因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212211FP E P S Q FQ E S >弹性理论:在丰收的年份,由于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因此价格下降会使农民的总收⼊减少。
(根据总收益与价格弹性的关系:)1(*** d E Q P R QP R -?=?=总收益..0R 0,1农”反⽽减少,即“⾕贱伤使价格下降时,总收益即由于农产品供给增加时,当农产品缺乏弹性,即2.什么是边际效⽤递减规律?作图并说明边际效⽤与总效⽤的关系。
答(1)定义:在⼀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增量即边际效⽤是递减的。
(2)图形(3) 边际效⽤与总效⽤的关系。
a 、只要边际效⽤⼤于零,总效⽤必定不断增加。
b 、当边际效⽤为零时,总效⽤达到最⾼点。
c 、当边际效⽤为负值时,总效⽤曲线开始下降。
d 、总效⽤以固定速率增加时,边际效⽤不变。
3,钻⽯⽤处极⼩⽽价格昂贵,⽣命必不可少的⽔却⾮常便宜。
请⽤边际效⽤理论加以解释。
答(1)边际效⽤理论:边际效⽤递减规律(2)根据基数效⽤论,花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相等(3)钻⽯于⼈的⽤处确实不如⽔,所以⼈们从⽔中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远远⼤于⼈们从钻⽯的使⽤中所得的效⽤。
但是商品价格不是由总效⽤决定⽽是由商品的边际效⽤决定。
虽然⼈们从⽔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很⼤,但是由于世界上的⽔数量很⼤,因此,⽔的边际效⽤很⼩,⼈们只愿意付很低的价格。
相反钻⽯⽤途不如⽔,但是它的储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很⾼,价格很⾼。
(4)图形分析4,简述⼀般正常商品的总效应,替代效应,收⼊效应。
微观经济学专题二-均衡价格与弹性理论
D
S
7
6
E
5
4
3
微观经济学
O 6 10 12 14 16 18 22 Q ( 吨 ) 图2-9 某地区鸡蛋市场的均衡
§2.3 供求均衡
表2-8 鸡蛋市场的供求平衡过程
价格 (元/斤)
3 4 5 6 7
需求量 (吨/月)
18 16 14 12 10
供给量 供给剩余(+) (吨/月) 短缺(−)
6
−12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范围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收入分配理论。 第五,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六,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范围
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 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 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
§ 2.3 供求均衡
2.3.2均衡的变动
P
D1
D0
S0 S1
P1 P0
E0
E1
P
D1 D0
S0
S1
P0 P1
E0
E1
O
Q0
Q1
Q
图2-12-a 供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O
Q0
Q1
Q
图2-12-b 供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济学
§2.4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4.1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简称为需求 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该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一、解释概念需求需求价格弹性供给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二、判断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0.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 1的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v 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寸,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水平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13、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14、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寸,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三、选择题1、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 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减少B需求量增加C需求曲线右移D需求无法确定2、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3、下列商品中, 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A、低档服装B低档化妆品C金银首饰D食盐4、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彩电价格下降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D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5、食盐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于某种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使食盐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第二讲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4
缺乏弹性
4
A
单位弹性 A
3 2
B
2
3
B
Qf= 〔p〕
2
Bf= 〔p〕
Q
1
1
1
0 10 20 30 40 50 Q
P
完全弹性
5
0 10 20 30 40 50 Q
0
50 Q 10 20 30 40
P
5
完全无弹性
4
Qf= 〔p〕
3
4
Qf= 〔p〕
3
2
2
1
1
0 10 20 30 40 50 Q
0 10 20 30 40 50 Q
受商品的必需程度、可替代性、用途的广泛性等 因素的影响,各类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
1.富有弹性,即ed>1, 2.缺乏弹性,即ed<1, 3.单一弹性,即ed=1,
△Q > △P
Q
P
△Q Q
△P <
P
△Q = △P
Q
P
奢侈品,如汽车、珠 宝
生活必需品,粮食
4.完全弹性,即 ed→∞ ,价格既定,需求量无限,银行 以一定价格收购黄金。
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
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变动都是相互依存的。 供给和需求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价格也因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供给减少会使价格 上升,需求增加也会使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会 使价格降低,供给增加也会使价格降低。而价 格的升降又会相应地使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动。 这正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运行规律性 论述的核心内容。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习题和答案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
A.均衡价格B.市场价格C.需求价格D.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需求量B.需求C.价格D.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A.向左方移动B.向右方移动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供给量增加B.供给量减少C.供给增加D.供给减少8.下列商品中,没有违反需求规律的是()A.炫耀性商品B.旅游、医疗等服务类商品C.吉芬商品D.投机性商品9.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无弹性的D.与弹性无关10.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不变D.减少11.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2.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
A.不断增加B.不断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最新整理)均衡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2021/7/26
P D
P0
E
P1
S
需求过 剩
O
Q1 Q0 Q2
Q
(限电、限水等) 措施:政府实行配给制 10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利: •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弊: 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 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 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
• 支持农产品。(粮食、棉花等)
• 作用:
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 扩大农业投资,以保障粮食安全。
2021/7/26
8
支持价格的原理
• OP0 ——均衡价格 • OQ0 ——均衡数量
PD
• OP1 ——支持价格
• OP1 > OP0
P1
供给过剩
S
• OQ1——需求量
P0
• OQ2 ——供给量
• OQ2 > OQ1
2021/7/26
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 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 收益。
4
二、谷贱伤农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 < 1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 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
2021/7/26
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提高价格会增加总收益 降低价格则会减少总收益
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 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比
重越大,对生产者有利; 需求富有弹性,消费者负担比重
小,生产者负担比重大。 5
• 降价能增加总收益的是? • 化妆品;面粉;药品
西方经济学之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会影响需求曲线的位置,进而影响均衡 价格。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 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反之则下降。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的价格和供需关系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均衡价格 。例如,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影响国内进口商品的价格 ,进而影响国内市场的均衡价格。
04
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
价格弹性概念
价格弹性
指商品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用弹性系 数来表示。
需求弹性
指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 示。
供给弹性
指商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 示。
价格弹性与需求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
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当 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会相应减少;反 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量会相应增 加。
需求收入弹性
指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的相互关 系,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某些商 品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反之,当收 入减少时,需求量可能会减少。
价格弹性与供给关系
供给价格弹性
指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可 能会增加供给量;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可能会减少 。
供给收入弹性
指供给量与生产者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当生产者收入增加 时,可能会增加供给量;反之,当收入减少时,供给量可能 会减少。
05
政策干预与均衡价格
政策干预对市场供需的影响
政策干预影响供给
政府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生产成本、税收、补贴等方式影响生产者的供给决策, 进而影响市场供给。
政策干预影响需求
政府政策可以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消费税、价格管制等方式影响消费者的需求 决策,进而影响市场需求。
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
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它们对于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的均衡状态有着重要的解释和影响。
价格弹性理论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判断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大的商品,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变动较为敏感,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强烈;而价格弹性小的商品,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变动不敏感,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弱。
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来得出。
价格弹性理论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在市场策略制定和定价决策中,帮助企业预测和控制市场需求的变动。
均衡理论是指市场供求关系达到最优状态的一种理论。
均衡状态是指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此时市场达到了供求的平衡状态。
在均衡状态下,市场价格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同时供求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化。
均衡理论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价格弹性理论和均衡理论在市场经济中相互作用和影响。
价格弹性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判断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从而指导企业定价和市场策略制定。
而均衡理论则可以帮助理解市场供求关系的最优状态,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调节机制和政策措施。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协调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之,价格弹性理论和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对于价格变动和市场均衡状态的重要解释方法和工具。
它们为市场经济中的定价和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理解和应用这两个理论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价格弹性理论和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对于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的均衡状态有着重要的解释和影响。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这两个理论并探讨其相关性。
首先来看价格弹性理论。
价格弹性理论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2章 供求原理
4、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偏好除了和消费者的个人爱好和个 性有关,还和整个社会风俗、习惯和时尚有关。 如果消费者对一种产品的偏好变得更为强烈,也 就是说,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将愿意比以 前购买得多一些,因此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会影响现在的商品的需 求,如预期商品未来的价格上升,就会增加现 在对商品的需求;反之,如果预期商品未来的 价格下降,就会减少现在对商品的需求。
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 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 字序列表。表2-1是一张某盒装牛奶的需求表,它表明了 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每月购买的盒装牛奶的数量。
表2-1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牛奶的需求表
需求量(万盒/月) 700 600 500 1 2 3
供给量的变动
P S
P3
P1 P2
Q2
Q1
Q3
Q
图2-4 供给曲线的移动
表 2-4 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变量 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物品的价格 预期 这些变量的变动将 沿着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曲线移动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一般来说,收入与商品需求量是正相关的。 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他们对大多数商品的商品 需求量将增加,这类商品称为正常品。随着人们 越来越富裕,他们在低档品(一些地摊货)上的 花费越少,转向购买质量更好的商品。
3、 相关商品的价格
互补品:两种商品放在一起消费才能满足同一种需求,它 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如录音机和磁带,汽车和汽油等。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 少;反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对另一种商品的 需求就会增加。 替代品:即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种需求。如 馒头和米饭,鸡肉和鱼肉等。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均衡价格理论论述
均衡价格理论论述均衡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描述了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
它是指供需双方通过市场交易达成一种价格,该价格既能够满足买方需求,同时也能够使卖方有利可图。
根据均衡价格理论,当市场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产生的价格将是最佳的价格。
这是因为在这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将得到最大的福利,生产者也能够最大化地利润。
如果价格高于平衡价格,购买者的需求将减少,而卖方的供应将增加,从而导致供大于求、商品积压。
反之,如果价格低于平衡价格,购买者的需求将增加,而卖方的供应将减少,从而导致需大于供、商品短缺。
此外,均衡价格还能够反映市场信息和市场条件的变化。
价格的变化可以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来推动,如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将导致价格下降,而供给减少或需求增加将导致价格上涨。
因此,价格的变动也可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根据市场信号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然而,均衡价格理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而实际市场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市场失灵和市场垄断。
这些因素会导致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之间的差距。
其次,均衡价格理论忽视了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实际交易中,买方和卖方往往拥有不同的信息,这会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
综上所述,均衡价格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的框架。
它强调供需双方通过市场交易来决定价格,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市场失灵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以更好地理解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均衡价格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提供了对市场行为和资源配置的深入理解。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机制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然而,实际的市场环境往往很复杂,不同的市场结构和信息不对称使得均衡价格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均衡价格理论的强调,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ory of Price]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价格弹性理论 第五节 供求曲线的运用 第六节 蛛网理论[]
五、经济模型,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
分析
1.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 描述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 以供求构为。例:抽象出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用数学表达 式概括其关系:
比较静态分析。将原静态与新静态进行比较。 原有条件变化,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只对既成状态加以比较,不涉及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
动态分析。考察时间变化而使经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过 程。
加进了时间因素。
计算
已知某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3Q,供给 函数为P=5Q,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动态分析。考察时间变化而使经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过 程。
加进了时间因素。
比较静态分析。将原静态与新静态进行比较。 原有条件变化,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只对既成状态加以比较,不涉及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 析
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在既定条件下所实现的均 衡状态。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
O
3、需求曲线与时间
需求曲线表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
下,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时间的
P
变化足以使这些条件发生变化,需求曲线的
形状和位置将发生变化。
一定时期的需求曲线只反映了该时期内 需求量与价格间的平均对应关系。商品的需 求曲线的“适用期”取决于商品的性质,即 在该时间段内,其他因素是否足以产生较大 影响。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含义
需求[Demand] 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与其价
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这里,要注意需求的两个条件: 第一,有购买的欲望; 第二,有购买能力,即具有实现购买欲望的货币支付能力。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从购买对象来看,需求可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从满足消费者消费的程度来看,需求又可分为直接需求和派生需求。
【解答】
(1)需求函数Q d=50-5 P和供给函数Qs=-1 O+5 P 代人均衡条件Qd=Qs。有:50-5 P=-1 0+5 P 得 均衡价格P=6,代人需求函数Q d=50-5 P,得: Q=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6, Q(2e)需=2求0函。数Q d=60-5 P和供给函数Qs=-10+5 P,代人 均衡条件Qd=Qs。有:60-5 P=-10+5 P,得均衡价格P=7, 代人Qd=60-5 P,得:Q =25。 (3)将需求函数Q d=50-5 P和供给函数Q s=-5+5 P,代入 均衡条件Qd=Qs。有:50-5 P=-5+5 P, 得均衡价格 P=5.5代入Q =50-5 P,得:Q=22.5。 (4)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 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1)题中,均衡点 E就是一个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条件发生 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 均衡状态。如(2)题中,均衡点变动。
【解答】120-3Q=5Q,Q=15 P=75
已知某时期,需求函数为Qd=50-5 P,供给函数为Qs=- 10+5P。 (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 函数变为Qd=60-5 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 数变为Q s=-5+5 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 和区别。
1、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价格
不同的消费者,由于消费偏 好和收入水平的不同,对一种商 品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上有不同的 保留价格。对于一种正常商品, 较大的消费量往往对应较低的保 留价格。因此,个别消费者的需 求曲线具有向下倾斜的特点(图 中,蓝色为高收入者,绿色为低 收入者的需求曲线)。
P1
P2
· · ·
O
市场需求曲线 Q
D2 D1 D3
Q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除商品自身的价格之外,影响商品需求量的 因素有:
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②市场规模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 ④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⑤消费者的偏好 假定这些因素不变,需求就表示商品的需求
量与其自身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是需求的重要决 定因素。当人们的收人上升时,即使价格不变,个人 也会倾向于购买更多数量的几乎任何物品。例如,较 高的收人会使汽车的购买量急剧上升。
Qd = α-β(P) Qs = -δ + γ(P) 一般地,模型方程数目应与所包含的未知数数目相等,满足 有解的要求。 Qd=Q s P=P
2.变量
变量:模型中涉及到变量等基本要素。 内生变量:在模型内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模型以外的其它因素决定的已知的变量。 是作为参数(系数)、假设既定的,或过去已确定
O
Q1 Q2
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为所有消费者对
该种商品需求的加总(红色为两个消费者
P
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
如果假定某商品市场中有无数消费者, 且商品的数量无限可分,则可以得到连续 的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O
加总的需求曲线
···
需求量
市场需求曲线 Q
2、市场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P
市场的需求,它代表着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 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的 在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易中起作用的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为向下倾斜的曲线。
的,或非经济力量决定的。 外生变量发生变动,将引起内生变量值发生变化。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计算
设某商品市场 需求函数为D=12—2P 供给函数为S=2P 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
少?
详细请阅读课本P18
P=3 Q=6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 析
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在既定条件下所实现的均 衡状态。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