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规范
复合地基检验

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0.5-1%,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
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
IV类桩应进行处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1.1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7.1.2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7.1.3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7.2.6 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7.3.7 3 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1.2 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中,一根桩和它所承担的桩间土体为一复合土体单元。
在这一复合土体单元中,桩的断面面积和复合土体单元面积之比,称为面积置换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
正方形布桩de=1.13s
矩形布桩de=1.13根号下s1*s2
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横向桩间距
注:s为桩间距
1·复合地基承降板面积(梅花形):
三角形布置的=0.866×桩间距的平方=两个正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高公式=h2=a2-b2=斜边平方-1/2斜边平方开根方
正方形布置的=桩间距的平方
2·荷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
堆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1.2
3·置换率=桩的面积÷承降板的面积
(πr2=0.19625)
4·沉降量s/d=0.06/0.08 s为沉降量d为承降板的直径
5·圆的直径=面积×4÷3.14=2√(面积÷圆周率)
6·三角形布置的直径de=1.05s 正方形布置的直径de=1.13s
7·千斤顶型号所对应荷载压力表的简易计算(在不知道千斤顶标定系数时可参考以下公式)
50T=荷载÷0.8
100T=荷载÷1.65
200T=荷载÷200×69.2(千斤顶的标定系数)=总加压值
一般算压力千斤顶标定证书上有公式。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分析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要点分析摘要: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直接、最准确的确定方法就是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静载试验的测试结果对复合地基施工质量复核、拟建建筑层数、基础类型、结构类型、使用安全、工程投资等方面影响很大,因此要求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必须准确、可靠。
本文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的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一、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准备阶段的控制1.资料的收集(1)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等;对复合地基受力较大部位、转角部位或受力复杂等部位重点控制;(2)收集施工资料,详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软弱地层(淤泥或杂填土等)、扰动土或流砂液化地层等资料;以便确定对异常部位的重点控制;(3)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准确计算试验参数;(4)复核设计持力层与岩土勘察报告是否相符、桩间土地基岩性、桩间土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2.面积置换率面积置换率是由增强体或桩的截面面积与该增强体承担处理的地基面积比;在一个工程中,可能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桩型或布桩间距,这就要求我们按设计图纸认真计算面积置换率。
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检验时,应采用大尺寸承载压板进行载荷试验,也就是取较小置换率进行承载板及加载量的计算。
3.试验参数、设备的确定(1)最大加载力(单位:kN)计算方法:最大加载力(kN)=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单位:kPa)×2(安全系数)×承压板面积(单位:m2)1吨≈10kN,运算过程中单位应保持一致。
(2)压重平台配重量:压重平台配重量(kN/T)=最大加载力(kN/T)×1.2。
(3)分级加载。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以下简称规范)规定: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从理论上讲,分级越多,试验结果越准确,但试验时间越长,对工期来讲不允许。
(最新整理)(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付梁
千斤顶
磁力架 承压板
基准梁
基准桩
测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配重 主梁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布置示意图
图 1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布置示意图
1 台 2000kN 千斤顶,最大行程 20cm; 1 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 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使用仪表包 括: 1 套 RS-JYB 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 1 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4 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 位移传感器量程 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 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5.1.2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最大加载量略大于复合地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的两倍,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 1/8。具体分级详见下表.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楼 号
加载级 数
1
1#
荷载 (kPa)
85
2#
荷载 (kPa)
85
3# 荷
载 87
(kPa)5# 荷Fra bibliotek载 85
(kPa)
6# 荷
载 85
(kPa)
7# 荷
载 87
(kPa)
8# 荷
载 85
(kPa)
9# 荷
载 85
(kPa)
荷载分级一览表 2345678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175 262 350 437 525 612 700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175 262 350 437 525 612 700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170 255 340 425 510 595 680
静载试验规范内容

附录C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1 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
C.0.2 条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C.0.3 条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C.0.4 条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5 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 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 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 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 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C.0.6 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 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23. 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可取s/b=0.01-0.015 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C.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附录D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D.0.1 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D.0.2 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D.0.3 条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 分级施加。
浅、深、岩、复、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 m2。
2、检测仪器及设备PDS-JY静载仪,堆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及高压油泵站液压系统等3.1加载分级:每级加载量为试验最大加载量或预计最大试验荷载的1/10~1/12,逐渐加载,第一级则可取两倍加载量进行加载。
3.2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lO、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3.3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3.4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4.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的安装调试符合静载试验要求,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应安装固定在支承于相对不动基础上的基准梁上,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的安装应使表轴线平行于被测位移的方向,不得倾斜。
5、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5.1当满足7.3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5.2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5.2.1当自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5.2.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5.2.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 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5.3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doc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满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备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根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备安装示意图如图一、二,其它方案同),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③沉降量测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处理要求①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良好接触,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避免振动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设备安装示意图二:(2)、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快速维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2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⑶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定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2倍,每卸一级,维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3小时。
⑸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载荷维持时间不少于1h,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延长维持荷载时间。
复合地基检验

复合地基检验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三、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以及应进行变形验算的丙级(建)构筑物的搅拌水泥土桩,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 , 且均不得少于3 点(根);四、当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时,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应不少于总桩数的20%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工程抽检数量不少于30%。
当釆用低应变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III、IV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当两次抽检的III、IV类桩之和仍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该批桩应全数检测。
IV类桩应进行处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复合地基设计前,应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竣工验收时,(砂石桩)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建筑不应少于3点。
3 静载荷试验宜在成桩后28d进行。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验收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复合地基检验

精心整理一、复合地基对增强体有粘结强度要求的,除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外,还要进行单桩静载试验,抽检数量均不得少于总数的0.5-1%,且不应少于3根;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超过500kPa的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位工程抽检数量均应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均不得少于3点(根);以确1%,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数量不少于3台(多轴搅拌为3组)。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0.1.2复合地基应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验以及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施工工艺对桩间土承载力有影响时还应进行桩间土承载力检验。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1.6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条文说明:桩是主要施工对象,首先应检验桩的质量,检查方法可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基桩检验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13(J)148-2012)3.4.7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应采用载荷试验方法,载荷试验形式可选择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位工程检测载荷试验点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5%?1%,且不得少于3点。
312320%4检桩数的20%时,应按原抽检比例扩大抽检;《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9-20036.2.8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重要或大型工程尚应进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搅拌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应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
6.2.9工程桩单桩复合地基检验性试验宜在成桩15d(夯实水泥土桩)或28d(搅拌水泥土桩)后进行。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

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DBJ14 -044.1-2007 J10959 -2007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Operating regulations for static loading testof ground and composite subgrade2007 - 03 - 01 实施山东省建设厅发布前言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大小直接涉及到建筑物整体的安全与否。
为在山东省统一地基及复合地基静载检测方法,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便于执行操作,为设计、施工、验收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监督、检测、施工等单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工过程的监控,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2 检测工作程序3.2.1 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图3.2.1进行:3.2.2 地基土、岩基、复合地基检测相关资料的收集及确认工作包括:1 岩土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施工技术资料,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2 确定委托方的具体委托事项,签订委托文件;3 明确检测现场检测工作实施的可行性和安全措施。
3.2.3 检测人员必须有与其所从事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3.2.4 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1 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2 检测用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3 量程足够。
3.2.5 地基土、岩基、复合地基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天然地基土、深层地基土、岩基的检测,作好检测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检测。
2 砂、砂石、石垫层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3天。
3 灰土垫层地基的检测,间隔时间为10天。
4 素土垫层地基、素土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垫层的检测,对于粘性土垫层,间隔时间为21~28天;对于粉土垫层,间隔时间为14~21天。
5 预压法处理地基的检测,在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结束后或堆载法处理地基结束后即可进行检测。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中,一根桩和它所承担的桩间土体为一复合土体单元。
在这一复合土体单元中,桩的断面面积和复合土体单元面积之比,称为面积置换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
正方形布桩de=1.13s
矩形布桩de=1.13根号下s1*s2
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横向桩间距
注:s为桩间距
1·复合地基承降板面积(梅花形):
三角形布置的=0.866×桩间距的平方=两个正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高公式=h²=a²-b²=斜边平方-1/2斜边平方开根方
正方形布置的=桩间距的平方
2·荷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
堆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1.2
3·置换率=桩的面积÷承降板的面积
(πr²=0.19625)
4·沉降量s/d=0.06/0.08 s为沉降量d为承降板的直径
5·圆的直径=面积×4÷3.14=2√(面积÷圆周率)
6·三角形布置的直径de=1.05s 正方形布置的直径de=1.13s
7·千斤顶型号所对应荷载压力表的简易计算(在不知道千斤顶标定系数时可参考以下公式)
50T=荷载÷0.8
100T=荷载÷1.65
200T=荷载÷200×69.2(千斤顶的标定系数)=总加压值
一般算压力千斤顶标定证书上有公式。
第7章-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直径300mm
≥3倍承压板直径(保持含水量,不扰动)
压板周围土高≥0.8m
荷载分级 读数 稳定标准 终止条件
≥8级
10、10、10、15、15、30….
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
1承压板周围土明显侧向挤出 2出现陡降段 3 24h不稳 4 s/d≥0.06 由此定极限承载力
10~15级
1.0m 1.0m
1.0m
1.0m
1.5m
1.5m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共200根桩;东西两部分土质 不同。桩径相同,试验(shìyàn)数量如何确定?如何评价?
第十九页,共23页。
4设计(shèjì)时使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什么 要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
从小压板标准载荷试验的结果过渡到有一定宽度和 埋深的实际基础,地基承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塑性区的间距较大,需要开展到一定深度才能破坏 。
基础埋深增大,边载增加,地基承载力增加(一般 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基础宽度加大(3~6m),地基承载力提高 对饱和软粘土,由于内摩擦角为0,不考虑基础宽度 的影响
第二十页,共23页。
某安置(ānzhì)工程
CFG桩 17m桩560kPa 16m桩380kPa 16m桩两种布桩间距(jiān jù)
第四页,共23页。
C整体(zhěngtǐ)剪切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产生图中所示 的塑性流动区域,在滑移面上桩体和土 体均发生剪切破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 基也比较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柔性 (róu xìnɡ)桩复合地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 可能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第五页,共23页。
D滑动(huádòng)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沿某一滑动面 产生滑动破坏。在滑动面上,桩体和桩 间土均发生(fāshēng)剪切破坏。各种复 合地基均可能发生(fāshēng)滑动剪切破 坏。
静载试验规范内容

附录C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1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
C.0.2条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C.0.3条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C.0.4条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5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C.0.6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C.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附录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D.0.1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D.0.2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D.0.3条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要求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要求1. 引言说到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很多朋友可能会有些陌生。
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让大家对它有个简单明了的了解。
其实,这东西就像我们盖房子时的“地基”,可不能马虎,得有点“底气”!想象一下,如果地基不结实,房子就像个“纸糊的”,一阵风都能把它吹倒。
为了让地基稳稳当当,我们就得检测一下它的承载力。
2. 承载力的重要性2.1 什么是承载力?先来聊聊承载力。
简单来说,承载力就是地基能承受多大重量而不出现问题。
如果承载力不够,房子压上去,可能就要“趴下”了,想想就让人心慌。
所以,咱们在施工前,一定得好好检查一下,不能掉以轻心。
2.2 为啥要检测?检测承载力的目的就是确保地基的安全性,咱们可不能让自己的家成为“随时可能坍塌”的存在。
想象一下,家里一堆老小,不光是房子,连带着心也得安稳啊!而且,房子盖好了以后,后期要是发现问题,那可是大麻烦,得拆了重来,岂不是得不偿失?3. 检测的方法3.1 常见的检测方式说到检测,咱们可不能“闭着眼睛摸”,得有几招靠谱的办法。
首先,常见的有标准贯入试验。
这是什么呢?就是用一个重锤去击打地基,看它能沉多深。
简单来说,就是“打几下,看看地基有没有软”。
这就像咱们去看房,敲敲墙,看看是不是空心的。
接下来,还有一种叫静载试验的方法。
这就是在地基上加重,观察它的变形情况。
就好比给地基加点儿“负担”,看它承不承受得了。
一般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是比较常用的,大家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3.2 其他检测手段除了这两种,还有很多高科技的检测手段,比如声波检测、地震反射法等等。
就像给地基做个“体检”,通过不同的手段,全面了解它的健康状况。
虽然这些方法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安全。
4. 检测的标准与要求4.1 规范和标准在进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时,咱们还得遵循一些标准。
这些标准就像是“地基的护照”,得有它们才能上路。
比如,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等,都是咱们检测时的“金科玉律”。
静载检测规范123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C.0.1条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浅部地基土层的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
C.0.2条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
C.0.3条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C.0.4条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C.0.5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3.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C.0.6条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3.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压板面积为0.25-0.50m2,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C.0.7条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附录D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D.0.1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可适用于确定深部地基、土层及大直径桩桩端土层在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
D.0.2条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紧靠承压板周围外侧的土层高度应不少于80cm。
D.0.3条加荷等级可按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1/15分级施加。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满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备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根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备安装示意图如图一、二,其它方案同),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③沉降量测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处理要求①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碎层和软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良好接触,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避免振动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设备安装示意图二:(2)、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快速维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2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⑶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定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2倍,每卸一级,维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3小时。
⑸快速维持荷载法的每级载荷维持时间不少于1h,根据桩顶沉降收敛情况确定延长维持荷载时间。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A。
0.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A。
0.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
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A。
0。
3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A。
0.4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A.0.5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A。
0.6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
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A.0。
7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1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2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3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A.0。
8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A。
0。
9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2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5所对应的压力(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上为主的地基,可取或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录A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
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
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
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
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3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1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2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
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
或S/D等于所对应的压力(S为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和D分别为承压板宽度和直径,当其值大于2M时,按2M计算);当以粉土或砂上为主的地基,可取或等于所对应的压力。
2)对上挤密桩。
石灰桩或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可取5或S/D等于所对应的压力。
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所对应的压力。
3)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或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当以卵石、圆砾、密实粗中砂为主的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所对应的压力;当以粘性土。
粉上为主的地基,可取S/B 或S/D等于所对应的压力。
4)对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所对应的压力。
5)对有经验的地区,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
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