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下地文旅地产创新 ——以旅游为龙头,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案例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案例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案例:1. 农村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农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将农户闲置的土地改造成农家乐、民宿等,吸引游客,带动农民增收。
2.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农业企业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在农产品包装上融入当地民俗文化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举办农产品展览活动,吸引游客参观购买。
3.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县城通过发展农业观光园,引进文化创意企业,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提升县城形象,促进农产品销售和旅游消费。
4.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乡镇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开展田园婚礼、农耕游等活动,吸引游客,推动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
5.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旅游景区与本地农民合作,开展农业观光、采摘等活动,同时举办传统文化展演,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6.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和包装,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
7.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城市通过发展城市农业,建设农业体验园区,同时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文化活动,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农业品牌,吸引游客。
8.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乡村合作社通过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礼品,同时举办农民艺术展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9.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农业企业与旅游公司合作,推出乡村旅游产品,通过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活动,让游客了解农业文化,增加农民收入。
10. 农商文旅体融合案例:某农民合作社通过发展文化农业,将当地民间艺术表演与农产品销售相结合,吸引游客,促进农产品消费。
以上是10个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案例。
通过农业、商业、文化、旅游和体育等多个领域的融合,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乡村形象,推动地方经济繁荣。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经验总结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经验总结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是指将文化、旅游和康养三个领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模式。
总结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例如,设立专项资金、减免税收、加大宣传等方式,推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 创新产品与服务: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创造更多的文旅康养需求。
例如,开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设计满足康养需求的休闲活动等。
3. 加强合作与交流:文化、旅游和康养行业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
例如,旅游景区可以与康养机构合作,开设康养项目;文化机构可以与旅行社合作,推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4. 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质量是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专业人员,提升服务水平;同时,注重消费者体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5. 加强宣传推广:宣传推广工作是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推广文旅康养的理念和产品,提高社会对文旅康养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6. 加强研究与创新:加强研究与创新,不断提升文旅康养融合
发展的水平。
要注重研究行业的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引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文旅康养融合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以及加强研究与创新等方面的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文旅融合
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文旅融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全域旅游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强调在一定区域内将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体验,促使旅游与文化、生态、社区等多元要素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下就全域旅游模式下的文旅融合发展,从六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文化内涵挖掘与旅游产品创新全域旅游模式下,文旅融合首要任务是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创意转化,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例如,开发主题公园、文化节庆、演艺体验、非遗互动工坊等,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旅游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二、旅游空间布局与文化场景营造全域旅游强调空间的整体规划与功能布局,应将文化元素自然融入旅游空间设计之中,构建一系列富有文化意蕴的旅游场景。
这包括利用古村落、老街区改造为文化旅游区,或是结合自然景观打造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在旅游线路上设置文化解说牌、艺术装置等,营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氛围,使游客在游历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
三、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VR、AR、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复原历史场景、再现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虚拟现实的文化体验。
同时,数字化平台能够整合文化资源信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旅游服务,如在线预订、智能导览、文化故事推送等,增强旅游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四、促进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文旅融合的推进需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受益,形成政府、企业、社区和游客多方共赢的机制。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中,如手工艺品销售、民宿经营、乡土美食体验等,既丰富了旅游产品内容,又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居民增收。
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助推县域旅游经济新发展
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助推县域旅游经济新发展韩晓【摘要】文章以全域旅游作为基础和立脚点,从分析其对于社会经济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入手,得出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结合当地全域旅游发展现状梳理出目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关旅游配套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四大旅游观光区融合发展程度不够高,传统旅游景点缺乏新的内在吸引力\",旅游+\"三农发展模式需要深层次挖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地区实际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推动县域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给出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挖掘内在吸引力,为旅游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扩大对外宣传营销,提升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等三个方面的措施建议,旨在为当地旅游经济新的发展提出思路.【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全域旅游;县域经济;发展【作者】韩晓【作者单位】新疆奇台县委党校,新疆奇台 83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相对于传统旅游业而言,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旅游发展模式。
在旅发[2015]182号文件《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之下,旅游成为一种全社会行为,它的对象、目的、形式、范围、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对于旅游的定位已经由传统的景点消费向文化消费提升,更加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旅游业对于经济的贡献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在全域旅游的时代,发展旅游业要跳出景区看旅游,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区域看旅游。
1 奇台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1.1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引爆社会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文旅地产的发展历程
文旅地产的发展历程
文旅地产是指将文化、旅游与房地产融合,以提升地产价值和旅游体验为目的的产业。
其发展历程如下:
1. 初期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0年代初期):文旅地产发展起源于中国传统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以提高景区服务和游客体验为主要目标。
早期的文旅地产项目主要由政府或企业主导,基于政府扶持政策和旅游业的强劲需求,规模和数量有限。
2.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代中期-201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旅地产开始迅速发展。
大批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引入了市场化运作的理念和方法。
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文化+旅游+地产”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文旅地产项目类型也逐渐丰富,包括主题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3. 转型升级阶段(201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对文旅产品的需求不断变化,文旅地产项目开始向“综合型、多元化、高品质”方向转型升级。
项目设计和建设更注重与当地文化、环境的融合,推出更具特色和创新性的文旅产品,如文化+体验、文化+科技、文旅+医疗等,以拓宽收入来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文旅地产的监管和支持,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4.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文旅地产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环保和智慧化。
项目将更加注重价值链的延伸,加大文旅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力度,推出更具个性化
和差异化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文旅地产的扶持和监管力度,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文旅康养融合调研报告
文旅康养融合调研报告据调研报告显示,文化旅游与康养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将文化、旅游和康养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首先,在文化旅游和康养融合方面,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康养产品来满足游客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
比如,可以开展文化康养课程,如书法、园艺、茶艺等,使游客在学习中放松身心,享受到文化康养的乐趣。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康养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观赏文化表演等,让游客在欣赏文化的同时,也得到康养的效果。
其次,文化旅游和康养融合还可以通过打造文化康养度假村等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对于度假的需求。
度假村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康养理念相结合,提供优质的度假环境和康养设施,让游客在享受度假的同时,也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康养效果。
在度假村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康养区域,如温泉区、SPA区等,供游客选择,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和体验,如太极、瑜伽等,让游客在度假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再次,文化旅游和康养融合还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康养旅游线路来满足游客对于体验的需求。
传统的旅游线路大多注重景点的观光,而文化康养旅游线路则更注重游客的体验和参与。
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如参加传统绘画工坊、学习传统舞蹈等,让游客亲自参与其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结合康养理念,为游客提供一些身心调理的活动和服务,如健身瑜伽、按摩SPA等,让游客在旅行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康复。
总结而言,文化旅游和康养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方向。
通过将文化、旅游和康养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康养课程、打造文化康养度假村、开展文化康养旅游线路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文化旅游和康养的融合。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文化旅游和康养融合必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带动整个旅游行业的进步和提升。
全域旅游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五莲县为例
172019年1月下半月刊全域旅游视角下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五莲县为例陈 梁 肖玉梅当下旅游业正处于变革时期,“康养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应运而生,本文以五莲县的康养旅游发展为例,通过研究和分析当地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五莲县推进旅游治理采取的措施,并进一步提出建议,试图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问题提供一些有用的样本经验和参考意见。
引言全域旅游自推行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同,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以养生、保健为特色的康养旅游的热切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享受和健康养生,康养旅游正是以此为背景快速发展起来的,而制定全域旅游策略是发展康养旅游的必然要求。
一、康养旅游的概念和现状1.康养旅游的概念。
康养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一种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以保持或促进身心健康为动机,旨在实现保健康复、修身养性目的的新型旅游活动,是旅游与医疗养生一体化的产物。
2.国内外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
2016年初,我国国家旅游局首次对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进行批示,颁布了康养旅游基地建设的相关标准,并确立了5个示范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国家对康养旅游的重视。
此后不久,我国正式将把康养旅游与其他各种热门旅游形式一起纳入旅游发展体系,进一步推进了康养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相关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康养旅游,2017全球康养保健旅游市场收益达6 785亿美元。
二、五莲县域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一)五莲县旅游资源类型1.自然地理。
五莲县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五连山、九仙山、大青山、杏石温泉和杜鹃花为主,丘陵地形占该县总面积的86%。
随着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五莲县逐渐发展成为了特色村镇和产业基地,各项旅游产业综合发展。
2.人文地理。
在人文地理方面,五莲县的考古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丹徒遗址”,文化史则可以追溯到青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来源之一。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以旅游为龙头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以旅游为龙头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文旅地产创新以旅游为龙头,将旅游、商业、文化、体育和健康康养等元素进行融合发展。
文旅地产创新的核心是以旅游为引领,将旅游需求和地产开发相结合,使旅游成为推动地产创新的主要动力。
首先,文旅地产创新中的文旅元素必不可少。
通过将旅游和文化等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提升旅游体验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旅游景区中增设博物馆、艺术展览和演艺场所,丰富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同时,文旅地产创新可以以文化为主题进行地产开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旅游业和地产业的综合效益。
其次,商业元素也是文旅地产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旅游区域中打造商业街区、购物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为游客提供便利的购物、餐饮和娱乐设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同时,商业元素的引入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除了文旅和商业元素,体育和健康康养也是文旅地产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设休闲运动场馆、健身俱乐部、温泉酒店和康养中心等设施,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和康养服务,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体育和健康康养的融合发展,既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康养,又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在文旅地产创新中,旅游需求起着核心的引领作用。
旅游需求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在文旅地产创新中,需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和开发。
同时,还需要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总之,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以旅游为龙头,将旅游、商业、文化、体育和健康康养等元素进行融合发展,以满足人们对多元化旅游体验和生活方式的需求。
文旅地产创新的核心是以旅游为引领,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推动地产业的创新发展。
康养、度假与旅游融合发展方案
康养、度假与旅游融合发展方案文旅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应当以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主要依托,注重表达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创意设计、创新营销也是关键内容,通过独特的设计和营销手段,将文化和旅游资源转化为吸引力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
文旅创意产业实施路径分析涉及产业定位、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
通过明确产业定位、完善政策支持和满足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文旅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文旅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鼓励文旅创意产业的发展。
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为文旅创意产业提供更加稳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视,政府将加大对文旅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鼓励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创意基地建设等,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文旅创意产业影响因素文旅创意产业是指以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创意设计和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
它融合了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的要素,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在文化产业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文旅创意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文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创意保护和资金投入等方面。
(一)政策支持1、政府扶持政策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文旅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鼓励文旅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为文旅创意产业提供更加稳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在当今社会,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正逐渐展现出其在促进城乡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
文化旅游能够为城乡融合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助力。
首先,它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
对于乡村地区来说,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将原本闲置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例如,一些具有独特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的乡村,可以开发成为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消费。
这不仅能够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
同时,城市的游客带来的消费也能够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对于城市而言,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城市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外,城市与乡村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文化旅游还有助于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乡村往往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城市则代表着现代文化和时尚潮流。
通过文化旅游,城市居民可以深入乡村,亲身体验和了解乡村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这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还能够增强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同时,乡村居民也能够通过与城市游客的接触,了解城市文化,拓宽视野,促进城乡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在推动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文化旅游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乡村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同时也能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城市的现代文化也能够通过文化旅游的渠道传播到乡村,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再者,文化旅游能够改善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乡村地区往往需要加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如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
旅游与文化交融助力“康养”产业发展
旅游与文化交融助力“康养”产业发展作者:沈炜来源:《旅游纵览》2020年第10期(一)旅游和文化的结合力度不够要想让“康养”产业在新时代得到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相关部门首先应当注意将旅游和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不仅通过景点游玩获得愉悦感,还能通过文化熏陶丰富精神内涵。
但是,不可否认地是,在实际进行“康养”产业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比较普遍的旅游和文化没有充分融合的现象。
尤其对于某些地方文化特色显著的地区,由于相关部门对文化不够重视,在进行旅游产业建设过程中没能融入文化,没能让文化作为旅游的坚实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康养”产业发展。
(二)文化特色不够突出我国民族众多,很多地区都有不同文化的传承,并以这些文化作为特色,形成了相对发达的文化产业。
但是,总体来说,文化特色在“康养”产业中的体现不够明显,使游客在接受“康养”服务时,没有得到优化体验,没有通过文化内涵融合加深他们的感受。
同时,有些地区的文化产业规划不够详细、不够科学,将文化产业转变为营收产业,过分强调利用文化资源进行盈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严重的甚至给当地的旅游产业造成负面影响。
还有一些“康养”产业虽然对文化元素的融合具有一定的认识,在实际进行规划和建设中采取了探索和开创性的方法,但是由于相关部门缺乏经验,导致“康养”产业的文化特色不够突出,不能向游客传达当地的文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康养”产业的吸引力。
(三)开发和规划不够科学旅游产业规划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想要在旅游产业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元素,提高“康养”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要想对“康养”产业进行完善规划,不仅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将其妥善应用在旅游产业中,还要相关部门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能够秉承科学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
然而,在实际规划过程中,有些地方的规划部门为了推进产业建设,并没有严格按照科学的理念进行规划,也没有详细推敲方案,导致有些方案付诸实施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严重的还会影响当地“康养”产业的后续建设。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经验总结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经验总结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经验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精神健康的重视,文化旅游和康养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作为新兴的发展模式,将文化旅游与康养健身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本文将总结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经验,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要注重打造独特魅力。
一个成功的文旅康养融合项目应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魅力,以吸引游客和康养者。
可以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历史传承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来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康养品牌。
同时,要注重与当地特色产业的融合,如将地方传统手工艺与康养项目结合在一起,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康养体验。
其次,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要注重创新发展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康养方式和旅游体验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文旅康养融合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康养旅游项目,提供更丰富多样的体验方式。
此外,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打造在线康养课程和导览服务,方便康养者随时随地进行康养活动。
再次,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要注重提升服务品质。
服务品质是吸引游客和康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升服务品质,可以通过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加强服务管理和监督,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等方面来改善服务质量。
此外,要注重与当地居民和社区的互动,增强文旅康养项目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贡献,打造良好的社区共融氛围。
最后,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文旅康养融合的重要指导原则,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规划和开发文旅康养项目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
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采。
此外,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是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将文化旅游和康养健身相结合,可以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旅游和康养体验。
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中,打造独特魅力、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品质和注重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全域旅游下的五种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下的五种发展模式全域旅游,已成为时下最为热门的旅游词汇。
根据“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获悉,全国多个地方提出要全面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此推动当地旅游业的新一轮发展。
其中,五种典型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和做法获得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龙头景区带动型依托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围绕龙头景区部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龙头景区配置旅游产品和景区,调整各部门服务旅游、优化环境的职责,形成了“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
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其典型代表有:湖南张家界、四川都江堰。
城市全域辐射型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旅游城市知名旅游品牌、优越的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旅游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务,以都市旅游辐射和带动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
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
其典型代表有:辽宁大连、福建厦门等地。
全域景区发展型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
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旅游城镇、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
其典型代表有:浙江桐庐、河南栾川、宁夏中卫等地。
特色资源驱动型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旅游综合开发为路径,推动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大众健康、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共生共荣,谋划一批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旅游目的地。
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一、产业融合的意义和目标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是指将文化、体育和旅游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此举的意义在于推动城乡经济全面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旅游环境质量,增强文化自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休闲需求。
产业融合的目标是建设具有文化特色、体育活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城市和地区,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体育旅游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二、推进产业融合的路径和措施1.政策支持:加大对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和法规,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优惠条件。
2.资源整合:在城乡规划中统筹安排文化设施、体育场馆和旅游景点,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加强文化体育旅游产业链条的衔接,促进产业间的合作和交流。
3.产品创新:创新文化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的产品,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鼓励企业和创业者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手段,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4.市场营销:加强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拓展市场渠道,推动产品和品牌推广。
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宣传推广的效果和覆盖面。
5.人才培养:加强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促进产业与学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交流和合作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设国际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合作联盟,推动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
三、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为确保实施方案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政府主导: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协调和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2.资金支持:加大对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和项目实施。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策划方案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策划方案一、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因此,探索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标通过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以下目标:1、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2、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3、加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三、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1、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地都有独特的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文化资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庞大的旅游市场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技术创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渠道。
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1、文化旅游产品创新(1)打造文化主题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鲜明主题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主题游、民俗文化主题游、红色文化主题游等。
通过主题化的设计和包装,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各个环节,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深入体验和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2)开发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将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如文化演艺、文化节庆、文化体验活动等。
通过创意的设计和策划,让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在当今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全域旅游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发展模式。
而文化旅游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驱动力,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化旅游,顾名思义,是以文化为核心吸引力,将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不仅仅是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或者欣赏传统文化表演,更是一种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让游客深入感受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
文化旅游为全域旅游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民俗、艺术、宗教等文化元素,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比如,一些古老的城镇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貌和生活方式,成为游客探寻过去的窗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手工艺品吸引着众多游客。
通过挖掘和整合这些文化资源,能够为全域旅游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文化旅游能够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内涵。
相比于单纯的自然风光观赏,文化旅游更能让游客在旅行中获得知识、感悟和心灵的触动。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文化遗址了解历史的变迁,通过参与民俗活动感受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领略人类的创造力。
这种深度的体验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满意度,还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增长。
同时,文化旅游有助于塑造全域旅游的品牌形象。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是其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标识。
通过突出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可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西安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塑造了“千年古都”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丽江凭借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成为了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文化旅游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在全域旅游的框架下,文化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化创意产业、餐饮住宿业、交通运输业等。
一方面,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和均衡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振兴。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8.26•【字号】漳政综〔2021〕58号•【施行日期】2021.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漳政综〔2021〕5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全域旅游市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闽政〔2021〕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力推进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融合;大力运用改革的思维、市场的办法,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加快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优化旅游服务,全面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大力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围绕“一山一水一粒药”主题,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营销,持续拓展“花样漳州”区域商标的运用,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大众旅游多层次、个性化需求,提升游客旅游全过程的体验度和满意度,打造兼具魅力与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花样漳州”。
(二)发展目标。
到2023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超过7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
到2025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超过9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旅游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推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三)优化旅游发展格局。
将漳州中心城区从滨江旅游城市向滨海旅游城市发展转变,发挥中心城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功能,构建“一心三带五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推动集历史博览、都市旅游、集散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闽南文化生态旅游中心建设,联动发展东部滨海休闲、中部花果茶、西部乡村世遗三个旅游发展带,打造火山度假、海岛休闲、土楼文化、山地人文、环城旅游“五大”核心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以旅游为龙头,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2016年7月8-9日,全经联首届全国文旅地产创新模式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主题为“分享创新内容,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文旅地产投资、开发、规划设计、运营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家及政府、金融机构、媒体的代表共500余人出席了大会。
我院院长林峰博士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了题为《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的主题演讲。
林峰院长认为,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整体战略,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旅商文体康养(即五大幸福产业+商业)融合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发的主流。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即旅文体康养商融合发展的地产开发模式,是以旅游为龙头,五大幸福产业融合下的创新地产及区域综合开发。
一、全域旅游再认识1、全域旅游内涵全域旅游是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行政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整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整合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的内涵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来了262个县的县委书记,意味着旅游在中国真正成了大风口。
国家搞全域旅游的原因,在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旅游的井喷效应,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旅游给了大家通过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由,使得政府有可能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引擎去带区域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特别提出了七大理念的转变,七大转变中最核心的是从景点旅游转化为休闲式、体验式全面融合发展的旅游结构。
在运营上最关键是由旅游局、产业推动的要素转化成了以党政协调推进、中国特色下政府带动的产业发展的方式。
通过对全域旅游的研究,我们认为全域旅游要打破“全”的概念,应该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
全域旅游的七大转变2、绿维全域旅游观绿维创景认为,全域旅游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五大基础支撑。
任何地方搞旅游必须有核心吸引物,观光不会形成目的地,但是没有观光也很难形成目的地。
通过吸引力、吸引核的打造,把人聚集起来,促进旅游区、休闲区的形成,引导旅游的消费升级。
交通作为基础设施,起着最重要的带动作用。
旅游交通从传统的高速路、铁路、城际路等转变,形成了旅游流向过程中的运动系统,包括自行车道、马拉松跑道等,也包括文化体验和以文化为主体的结构都在道路系统中变成了一种混合型的产品。
交通条件下的全域旅游提升,与原来的交通理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乡村和城镇都在这个旅游发展的结构中。
全域旅游五大基础支撑全域旅游发展基本遵循全域景区化、全域度假升级、旅游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旅游交通五大架构。
这五种架构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也可单独支撑,形成全域旅游的良性发展。
全域旅游五大发展架构绿维创景认为,全域旅游有两大核心理念,一个是“旅游+”,一个是“互联网+”。
“旅游+”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多产业,通过旅游把人有效地聚集到了目的地,从而发生让农业、工业、文化、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转化为消费项目。
如果人不去贵州,贵州所有的文化、体育,都是本地人的消费,不能带来区域经济的任何变化。
因此旅游是通道,是核心的渠道结构。
“旅游+”----“泛旅游产业整合”第二是“互联网+”,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实体店关门的同时带来了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
我们不会因为互联网而不去旅游,我们只会因互联网而更好地旅游,这就是旅游与商业之间最大的差别。
旅游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互联网助推旅游成为智慧化的全新移动生活,成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
互联网、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移动APP的出现与发展,都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
如何运用移动的工具形成移动生活方式,带来旅游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旅游大数据搜集及挖掘、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化、为运营者或管理者提供智慧营销方案、为游客提供LBS、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为运营者提供智慧管理。
互联网作用于旅游的七个层面二、房地产再认识1、房地产是一个“服务整合平台”产业房地产已经由“制造房子”的工厂模式,发展成为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整合模式。
以“家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结构,包括“三个家”的结构,由三个家庭服务构成三类房地产综合开发构架,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第一个家,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居住之家,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家庭服务结构。
第二个家,是指郊区休闲、乡村度假、养生养老等以旅游、休闲、娱乐、养疗、避暑、避寒、度假等为主要功能和服务的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由此构成了第二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
第三个家是指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部分度假接待综合体等相关地产和场所,以公共空间的方式,为家庭提供休闲、娱乐、购物、养生等多元化的公共服务,由此构成第三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
“三个家”的结构2、房地产必然走向是一个“房产融一体化”结构产业房地产作为一种平台,必须与服务产业、金融三者相结合,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综合结构。
房地产是不动产,如果没有这种不动产,仅仅以现金流做资本,就轻资产做轻资产,缺少了不动产的要素,是非常难经营的。
轻资产公司与房地产企业,都不是资本市场追求最好的东西。
有效地整合房地产不动产结构、服务产业的现金流结构,以及与投融资的金融关系,是下一个阶段地产发展的核心。
房产融一体化,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
因此,房产融一体化和服务整合平台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核心结构。
3、旅文体康养商多产业融合下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已成当前及未来地产开发的主流在这个核心结构下最重要的趋势是产业融合。
旅游地产已经不再是围绕着土地开发和旅游而言了。
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生养老这五大幸福产业加商业,构成了一种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地产发展趋势。
无论是国外的迪拜亚特兰蒂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还是国内的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万达城、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都说明,旅文体康养商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开发的主流。
“五大幸福产业+商业+金融”的产房融一体化模式,也将成为新时期的房地产发展新架构——以家庭服务为目标,以旅游为龙头,整合旅文体康养商五大幸福产业,地产是骨架,五大幸福产业是五脏六腑,商业是皮肉,金融是血脉。
三、人的聚集:一切商业活动及开发的基础一切商业活动及开发是以人为基础的。
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人口聚集的变迁。
从中国整个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已经历经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二期、过度工业化三个阶段。
仅仅靠工业化带动的聚集已经很难在中国推动城市发展,也因此很难推动地产的升级和价值。
未来的城市化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与过去工业引导下的城市化是一个分水岭。
这个阶段,是将消费产业引导下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住宅产业导入到产业聚集新模式,中国整个经济发展逐渐进入这个新的阶段。
在这中间,人流人气聚集形成商业发展聚集,商业聚集形成消费聚集。
商业要发展到消费聚集期,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是单一购物商业发展阶段的商业稀缺期,第二是批发市场及批零结合阶段的商业市场化期,第三是业态多样化的综合体发展时期,第四便是未来的城市消费聚集化期。
现在正是第四阶段发展期,这个阶段中,将旅游作为主体。
原来商业以社区为中心研究商业的聚集,而今天尤其是郊区的商业聚集,要通过交通的穿越,依靠旅游休闲项目,带动人的聚集。
这种聚集超出了社群,甚至超出城市、目的地,旅游休闲的带动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景区+旅游消费区,古街、旅游商街,古城古镇,旅游城市是旅游带动的人流人气聚集四种模式。
商业发展的四个阶段旅游带动的人流人气聚集模式人流人气聚集的首要条件是吸引力。
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来自于玩法,即游憩方式设计,它是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技术。
如何把玩变成身体的体验、心理的过程,不断高潮起伏的体验过程,这是需要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涉及到主题及主题理念策划、观赏方式设计、游憩功能结构设计、独特性卖点策划、游线与交通工具设计、游乐与娱乐项目设计、情境与体验方式设计、特色纪念品设计等。
通过这样精心的设计,构建出来的情景化、游乐化、主题化、本土化的旅游吸引核,是旅游聚集人气的关键。
绿维创景原创的“绿梦工坊”,以覆土建筑为独特建筑吸引核,形成对儿童的吸引力。
通过儿童职业体验馆、巧克力乐园、动漫艺术馆、科技游乐馆、奇幻嘉年华、魔幻剧场、哈哈世界等儿童休闲游乐聚集,构建不同主题场馆,寓教于乐,在游玩中增加亲子感情,打造一个以室内体验型游乐为核心功能的亲子游乐园。
绿维原创:绿梦工坊——梦里的亲子体验乐园四、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搬运渠道,休闲体验消费为核心,实现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效益,可以有效的整合起来。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今天的旅游仅仅靠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打造吸引核的需求,全域旅游下原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新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都可以作为吸引核。
利用不同的要素打造不同的吸引核,成为今天旅游开发重要的课题。
如何以旅游为龙头,整合五大幸福产业和商业,形成旅文体康养商多产业融合发展和文旅地产的创新发展?绿维创景认为在全域旅游下,结合大产业升级、业态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升级,以及12大旅游要素,有一套模型,即65533模型。
景区产品、文体养休闲项目、文体养休闲商业项目、度假酒店与公寓项目、住宅房产、一级地产六类产品,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手段。
因此,未来房地产仅依靠房地产管理专业远远不够,还需要景区管理、休闲营销、商业地产、酒店运营和房地产相结合的管理结构,形成五大角色和综合开发的一系列架构。
"旅商文体康养综合地产" 65533投资模型五、绿维经典项目绿维创景7月份刚汇报通过的白马山旅游度假区规划就是一个全域旅游下的旅商文体康养综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白马山位于重庆武隆县,是中国旅游先进县。
政府将这个项目作为“十三五”核心战略项目来进行,不仅是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开展全域旅游探索的创新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县的需要,是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由此对我们提出了高要求:要把白马山打造成一个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让其产生百万人口的吸引力。
如何满足政府的要求和任务?项目组充分挖掘白马山乃至武隆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梳理出世界茶源、白马仙女情侣山的爱情文化两个核心灵魂,以高山茶园为资源基础,依托白马山与仙女山的比附营销关系,形成爱情文化、茶文化、四季度假养生养老为特色,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以“天下情侣山•武隆飞天吻”为主题形象,以“仙眷茶园•爱情圣地”为定位,将其打造为集5A级景区核心部分和高山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