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九年级科学讲义--溶解度专题

合集下载

溶解度讲义(解析版)

溶解度讲义(解析版)

溶解度讲义(解析版)一、固体溶解度1. 概念:表示在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______,符号为S。

【答案】一定温度100g 饱和状态质量2. 含义如“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为:在20℃时,100 g水最多能溶解36 g 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 g。

3. 四要素(1)前提:一定温度下。

(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100g溶剂里。

(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4)单位:克。

及时小练求下列物质的溶解度:(1)在20℃时,测得25 g水中溶解9 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2)在60℃时,测得105 g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5 g。

【答案】(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2)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4. 与溶解性的关系(1)溶解性是说明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方法;(2)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3)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溶解度/g<0.010.01~11~10>10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示例AgCl、CaCO3Ca(OH)2KClO3KNO3、NaCl1. 概念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g)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上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 意义(1)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在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为_______溶液。

(3)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为_________溶液。

(4)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溶液为_________溶液,会有固体析出。

(5)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答案】饱和不饱和过饱和3. 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呈“陡升型”,如KNO3,NH4Cl。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 课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  课件
变化的情况。
A
X. Q. R. B
P.
C
曲线下面表示的溶液为 不饱和溶液。

0
t1
t2
温度/℃
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 质量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式呢?
曲线上面所表示的溶液为
过饱和溶液(有晶体)。

练习
一、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 g。 (×)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 ) 3.20℃时,200 g水中加入72 g食盐后溶液达到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 ——溶解度
复习目标:
1、会判断饱和溶液 2、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理解溶解度的含义 4、会使用溶解度曲线
复习重点、难点
会使用溶解度曲线解答相关的题
探究活动一
1.怎样判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溶液?
一看二加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特别注意:Ca(OH)2
探究活动二 1.什么是溶解度?
[2014·荆州] 请根据图 4-7 所示中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____C____(填写代号)。
(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
行结晶提纯的是____B____(填写代号)。
(1.5分)(2015•广安)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
②下降型(极少数物质随温度升高溶
解度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③缓升型(少数物质,其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影响小,如:氯化钠)。
温度(t)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
溶 解
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 讲义

《物质的溶解》 讲义

《物质的溶解》讲义一、物质溶解的基本概念当我们把一勺糖放入一杯水中,糖会逐渐消失在水中,形成均匀的糖水。

这个过程就是物质的溶解。

简单来说,溶解就是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例如,食盐溶解在水里,酒精溶解在汽油中,都是常见的溶解现象。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会与溶剂的微粒相互作用,从而均匀地分散开来。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1、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会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比如,在冲咖啡时,用热水能更快地让咖啡粉溶解。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溶质微粒的运动速度加快,与溶剂微粒的碰撞机会增多,从而促进了溶解。

但也有一些物质,如氢氧化钙,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反而降低。

2、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度可能不同,同样,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度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例如,碘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

这是因为溶质和溶剂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不同。

3、搅拌搅拌可以加速物质的溶解。

通过搅拌,能够使溶质微粒与溶剂微粒充分接触,加快溶解过程。

但搅拌只是加快溶解的速度,并不能增加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三、物质溶解的过程物质的溶解通常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二是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水合过程,这个过程会放出热量。

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溶解过程表现为吸热,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溶解于水。

反之,当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时,溶解过程表现为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四、溶解度溶解度是衡量物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溶解度》PPT课件

《溶解度》PPT课件


象。等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20mL水能完全溶解5g硝酸钾。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烧杯中溶液底部有未 溶解的固体。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加热
未溶解的固体溶解了, 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能
烧杯中形成无色溶液。
力增强。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指明错误原因。 ③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 × 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
④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与溶质和溶 剂的性质有关。(物理性质)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温度 溶剂质量 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水) 饱和溶液
单位 —— 溶质的质量(克)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实验结论
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溶物质 溶解。
实验9-6 在常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
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
加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
点 击
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


再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

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烧杯溶液中有未溶解固 体
未溶解的固体又溶解了
结论
20mL水能完全溶解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5gNaCl
10gNaCl
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 溶物质溶解
分析
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一、饱和溶液
加热烧杯,剩余的KNO3固体会有什么变化?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
冷却至室温
有固体剩余 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硝酸铵
溶解度/
200
190
g 180
170
16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50
140
133
B.
1.两曲线交点B表示:
130
硝酸钠
120
在_6_8_℃__时__,_硝__酸__钾__与__硝__酸_钠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等__,___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
1、概念: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的曲线。
2、点的含义
①曲线上的点A: 表示t1℃时,Ca(OH)2
溶 解 度
的溶解度为S1g。
/g
S1 A
②曲线的交点B: S2
B
表示t2℃时,Ca(OH)2
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为S2g。
t1 t2
KNO3
NaCl Ca(OH)2
温度/℃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其中蕴藏着 极其丰富的食盐和纯碱。有趣的是,当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 条规律,就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捞 碱,夏天晒盐”吗? 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精讲【基础知识精讲】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①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S =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100g②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a.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b.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③溶解度曲线可表示的几种关系:a.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多少)b.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可比较相同温度下各物质溶解度的大小)c.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d.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气体在一定温度、压强为101KPa 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1)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2)基本计算公式:若设溶解度为S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 ,溶剂质量为B ,溶液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则有:100S =B A 即:S =BA×100g演变公式有:①C A =S S +100②C B =S+100100【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难点: 1.建立溶解度的概念.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重点、难点解析:(1)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 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 ,但并不是100g 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不溶)粗略表示,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而溶解度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两者的关系为:【难题巧解点拨】例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g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时,把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分析对溶解度的定义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100g溶剂里;③达到饱和状态.以上三点缺一不可.A选项没提是否达到饱和状态;B选项没提在100g水里;C选项没有指出一定的温度.正确的说法是D.答案 D例2如果用S表示某物质20℃时的溶解度,那么下列式子表示微溶的是( )A.S>10gB.S>C.1g<S<10gD.<S<1g分析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通常把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大于小于1g的,叫做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的,叫难溶物质.答案 D例3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填“大”或“小”).(2)当B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三种方法:①,②,③,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解析曲线交点处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能采用降温方法.答:(1)t1;大.(2)①增加溶质B;②蒸发溶剂;③升高温度.说明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应用如下:(1)给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2)给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3)给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5)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6)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任何一点都是不饱和溶液.例4下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1)当温度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3)图中P点表示KNO3的溶液.(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解析理解溶解度曲线要掌握点的含义:溶解度曲线上的点都表示一定温度下(横坐标)的溶解度(纵坐标);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横坐标所示的温度下,二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纵坐值);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下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答 (1)等于25℃; (2)小于25℃; (3)不饱和; (4)20g.【课本难题解答】填写下列空白(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来表示.(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极少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3)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分析本题目的在于巩固溶解度定义的内容,以及温度对固体、气体溶解度影响的几种情况.【命题趋势分析】本节课内容在中考中出现的几率很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①有关溶解度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概念解决一些问题.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利用溶解度曲线解答有关问题.③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以上三个内容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典型热点考题】例1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②溶解度概念中规定溶剂的量为100g,所以增加溶剂量不能改变溶解度.答案 D.例2下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20℃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40℃时,A、B、C的饱和溶液各ω克,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最少的是,没有晶体析出的是.(3)30℃时,a点处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成30℃时的饱和溶液,每100g水需加溶质g.解析 (1)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S A=S B>S C.40℃时A、B、C的饱和溶液各ω克,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最少的是B,没有晶体析出的是C.(3)如果是A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水必溶解54gA,现在100g水仅溶解了18gA,所以要使其变成30℃时的饱和溶液,需加入54-18=36gA物质.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gD.20℃时100g水里溶解了30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0g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在A选项中缺少“一定的温度”这一要素.B 选项错在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绝对化了,事实上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大多数;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氯化钠等;还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等.D选项虽然强调了温度这一要素,但并未指明是否达到了饱和状态.该题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既然有过剩溶质存在,说明溶液中溶解溶质已达到了最大量,该溶液必定是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所以答案应选C.例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B.20℃时,把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克硝酸钾溶解在100gD.20℃时,把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解析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在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溶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g)来表示.如未指明溶剂,即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要抓住以下四个要素:①必须“在一定温度下”②“必须是100g溶剂”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必须以“g”为单位.所以正确答案应选D.【同步达纲练习】一、填空题,时溶解在水里达到时的气体体积.,随压强的增大而.3.理解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涵义,按题意要求填空.(1)溶解性通常是指把溶解在里的.溶解性的大小跟和里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种物质在同种中的溶解性也不同.室温时,把固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粗略地描述为、、和;(2)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按溶解度概念要素填空:(3)室温时,固态溶质的溶解度与其溶解性之间的关系,为了方便记忆,可用数轴表示:20℃时,固态物质溶解度的几个数据,将数轴粗略地分为4个区域,分别表示物质溶解性强弱:①为,②为,③为,④为.(4)在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时,则碳酸钙的溶解性为;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则硝酸钾的溶解性为.,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1℃时,b的溶解度为;t2℃时a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填“小于”、“大于”或“等于”).6.依据图中给出的固体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初步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物质的溶解度与相应温度的互查.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约为g;当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时,相对应溶液的温度为;(2)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0℃~20℃,在图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最大的是,变化最小的是;(4)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80℃时,所涉及的6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70℃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它表示在60℃时,硝酸钾g溶解在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该溶液的质量为g.0℃,大气的压强为101kPa时,1mL水最多能溶解0.049mL氧气,则在该条件下氧气的溶解度是.9.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80℃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在℃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数值为g;(3)在温度℃时,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C>B>A;(4)M点表示在℃时,在g水中最多能溶解gA物质,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g;(5)将8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20℃,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6)把40gC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所得溶液恰好饱和,此时的温度是℃.10.下图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二、选择题1.打开汽水瓶,气体从瓶中逸出的原因是( )A.气体蒸发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随之减小2.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D.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3.下图是A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情况属于30℃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是( )A.30℃时,5gB.50℃时,80g水中溶有的AC.30℃时,30g溶液中溶有的AD.30℃时,65g溶液中溶有15g的A4.现在有五种物质:①氢氧化钙;②氧气;③食盐;④二氧化碳气体;⑤硝酸钾,这五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5.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是( )A.改变温度B.增加溶质6.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表示该物质( )100g水中溶解的克数D.在相应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所溶解溶质的最多g数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时,下列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10g水中达饱和2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50g水中达饱和10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20℃时,将某物质的溶液蒸发60g水后,温度再降到20℃,析出溶质5g,再蒸发60g水,温度仍降到20℃,又析出溶质6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1g溶质B.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6g溶质C.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gD.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氯化铵℃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A物质;20℃时,8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B物质,则20℃时,A与B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A.A>BB.A<BC.A=B20℃时,A、B、C、D四种物质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分别正好形成饱和溶液,其中最易溶于水的物质是( )gA溶于1mL水中1L水中13.g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g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时将某饱和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因素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15.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素质优化训练】1.水中尽可能多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是( )A.高压、低温B.高压、高温C.低压、低温D.低压、高温2.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 )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的正确理解是( )A.20℃时,100g溶液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B.20℃时,100g水中溶解36gNaCl,溶液达到饱和状态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能溶解36gNaCl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C.相应温度下,100g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D.相应温度下,100g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溶液∶m溶质=4∶1溶液∶m溶质=5∶1溶剂∶m溶质=4∶1溶剂∶m溶质=5∶1℃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g.现用50g水配制30℃的氯酸钾饱和溶液,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 )A.15gB.10gC.5gD.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表示的意义是.8.在应用固体溶解度概念时,必须注意四点:①指明;②溶剂的质量一定是;③溶液必须是;④溶解度的单位是.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2)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3)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生活实际运用】NaCl易溶于水,一般可选择什么来贮藏NaCl?【知识验证实验】填表:20℃溶解度>10克10克~1克1克~<溶解性可溶实例NaCl KClO3Ca(OH)2CaCO3【知识探究学习】要使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一般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增加压强的方法.请分析原因,并举出实例.[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101千帕 20℃ 1体积饱和2.减小增大3.(1)溶质溶剂能力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溶剂易溶可溶微溶难溶(2)一定温度下饱和 100g g(3)①难溶②微溶③可溶④易溶(4)难溶易溶4.增大不变减小减小大于6.①150g38℃②增大③硝酸铵氯化钠④硝酸钾>硝酸钠>氯化铵>氯化钾>氯化钠>硼酸;硝酸钾和硝酸钠100g210g9.①A>B>C ②40℃50g③<40℃④80℃100g100g200g⑤C ⑥80℃10.①A、B、C ②AC、B ③15g2g【素质优化训练】1.A2.CD3.BD4.D5.D6.C℃8.①温度②100g③饱和④g9.①t2②减小③A>B>C。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通常以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表示。

2. 可溶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溶于溶剂中的性质,可溶性取决于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

3.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4. 饱和溶解度:指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5.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所含溶质量小于饱和溶解度的溶液。

6. 过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溶剂迅速冷却或其他原因,使得溶质溶解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产生的溶液。

7.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一般情况下)。

- 压强(对气体溶质):溶解度随压强升高而增加(亨利定律)。

- 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之间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有利于溶解。

8. 溶解度曲线:用于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溶质质量分数与溶剂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9. 溶剂中溶解度变化:溶液的溶质溶解度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对于某些溶液,特定温度范围内溶质溶解度随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5.溶液与溶解度(讲义)(原卷版)

5.溶液与溶解度(讲义)(原卷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溶液与溶解度【知识点分析】一.溶液1.溶液的组成2.溶液的配制3.溶解的吸放热现象二.溶液的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3.溶解度与溶解性【例题分析】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B.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甲晶体C.升温,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都不变D.甲为固体,乙为气体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4℃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B.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C.10℃时,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60g硝酸钾溶液D.30℃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t3℃时,各取15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c D.t2℃和t3℃时的两份b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不可能相等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蔗糖的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与℃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与℃中蔗糖溶解度相同C.℃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同D.℃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5.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6.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

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0℃时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Na2CO3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不变,说明氯化钠溶于水不发生吸热和放热的过程B.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8.室温时,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加水搅拌,使之充分溶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和丙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乙→丙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D.丁→戊的过程中,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9.MgSO4和KC1溶液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

有关溶解度计算题讲解上课讲义

有关溶解度计算题讲解上课讲义

初三有关溶解度计算专题溶解度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S)/100g (理解记忆)溶解度(S)=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00g推论:溶质质量1 / 溶剂质量1=溶质质量2 / 溶剂质量2溶质质量1 / 溶液质量1=溶质质量2 / 溶液质量2溶剂质量1 / 溶液质量1=溶剂质量2/溶液质量2【典型例题精讲】1、20℃时,把5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31.6 g)2、20℃时,把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34g)3、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36.4g)※4、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84g,266g)(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 (247g)※5、已知氯化铵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克。

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1)溶液是否饱和? (不饱和溶液)(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181.3g)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83.0g)6、t℃时,NaNO3的溶解度是25g,现向盛有200g 10%NaN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30g NaNO3固体,则此时烧杯中(D )A. 溶液质量是230gB. 溶质质量是50gC. 溶剂质量是170gD. 溶质质量是45g解析:此时NaNO3饱和溶液中m(NaNO3)=45g,m(H2O)= 180g,m(溶液)=225g7、将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 ,乙为1000g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 水,析出的食盐晶体的质量( A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8、现有500g20℃的A 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 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35g )※9、t ℃,将一定量A (不含结晶水)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水,然后冷却至t ℃,已知三份溶液分别蒸发水10g 、20g 、30g ,析出A 依次为ag 、bg 、cg ,则a 、b 、c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B )A. c=a+bB. c=2b -aC. c=2a+bD. c=2a -b解析:由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因此在确定三者关系时应作如下理解:t ℃时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3,由以上过程可知:c= a+2(b -a )=2b -a 。

浙江省九年级科学讲义--物质的溶解

浙江省九年级科学讲义--物质的溶解

一、同步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食盐水,将农药分散到水中制成喷洒的药液等,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说出你所知道的把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及应用。

二、知识梳理1. 溶液: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 悬浊液、乳浊液:名称特征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在液体里 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不稳定 长期放置 均一、稳定下沉 上浮 举例 糖水、汽水、饮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3.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4. 常用的溶剂: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5.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C.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D.味觉产生了错觉解析:A、因为锅内汤可视为盐的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锅内的汤上下部的盐的质量分数应是相同的,故A 不符合题意;B、随时间的延长,锅内水分不断蒸发,盐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因此汤会越来越咸,故B符合题意;C、盐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并且一开始加的盐一般是适量的,所以不可能是锅底的盐没溶解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D、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现象,不可能人人的味觉都产生错觉,故D不符合题意;11.为了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碳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钾晶体B.蒸发水C.倒出一部分溶液D.降低温度解析:A、加入碳酸钾晶体,增加溶质,可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A正确;B、蒸发水,减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正确;C、倒出一部分溶液,不改变溶液的浓度,不会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错误;D、降低温度,减小碳酸钾的溶解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正确;故选C。

初三 九年级化学 复习专题溶解度课件

初三 九年级化学 复习专题溶解度课件

知识梳理
气体溶解度
概念 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
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四个要素
条件: 101kPa和一定温度 标准: 1体积水 状态: 饱和状态
单位: 无单位(是比值)
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和压强 随温度的升高而_减__小__,随压强的增大而增__大___
B.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6g D. 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4g
相等
知识梳理
跟踪训练 1.已知甲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溶解度/g
10
20
30
40
10.0 18.0 36.0 56.0
按下图步骤进行操作: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①陡升型(大部分固体物质,其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影响大,如:硝酸钾); ②下降型(极少数物质随温度升高溶 解度反而减小,如:升熟温石结灰晶); ③缓升型(少数物质,其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影响小,如:氯化钠)。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
知识梳理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考查点分析 :
1.溶解度的变化趋势(3种) 6.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比较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或“=”)KNO3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3.链亚接硝中酸考钠(NaNO2)有毒、有咸溶 82味.质2。g人:若1溶0误0剂g食:会溶1引82液起.2中g 毒。NaNO2、
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x
50g
(1)20℃时,将182.2 g NaNO2饱和溶液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溶解度》专题要点梳理: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温度3.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四、结晶的方法:(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精题导解:考点1:溶液例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糖水的溶质是水D医用生理盐水是溶液考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例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 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考点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例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O0g水中放入6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解析:本题注重考查对溶解度曲线理解。

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30g,因此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并不能恰好完全溶解,而是都剩余了一部分,因此A项错误。

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相同,因此二者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同,故B错误。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会形成150g的饱和溶液,此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为33.3%,故C错误。

根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的示意图来看,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首先饱和的是甲物质,因此D是正确的。

点拨:解答本题需明确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变化的规律。

要分清曲线上的点、曲线上方和下方的点以及不同曲线的焦点的含义。

考点四:溶液的配制例4: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方法指引:1、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定(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2)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3)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

(4)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般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为该溶质不饱和溶液。

3.(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

③判断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

④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和增加溶质,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⑤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专项练习1.(2010•达州)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仍是饱和溶液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8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2.(2010•成都)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C.升高温度,可使a或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3.(2010•广安)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乙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变成饱和溶液C.20o 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50o C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4.(2010•哈尔滨)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20℃时,a、b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b都属于易溶物质6.(2006•上海)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 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9.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 >c 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10.(2010•南京)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11.(2012•港北区)如图所示曲线a、b、c分别代表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B.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C.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只有b能形成饱和溶液D.从混有少量C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最适宜用蒸发溶剂的方法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的溶解度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13.(2008•哈尔滨)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a有晶体析出,b无晶体析出D.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1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溶液为饱和溶液B.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c溶液为不饱和溶液D.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5.(2012•港北区)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人10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混合物在20℃时,甲和乙形成溶液的质量相等B.在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小于乙C.温度高于50℃时,甲和乙形成的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未溶解晶体的质量相等16.(双选)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C.t1℃至t2℃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为a、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17.(2010•济南)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18.根据如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温度从t2℃降到t1℃时三种物质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为A>B>CB.t2℃时A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C.A物质中混有C物质,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D.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20.如图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s)随温度(t)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C.t3℃时,在100g水中溶解60gA能形成饱和溶液D.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1.如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22.(2010•淄博)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B.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C.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饱和溶液.23.(2006•成都)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D.B中含有少量A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的A参考答案:1B解: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时他们的饱和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故A错;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是30g,把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80g水中,固体有剩余,故C错;D、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D错.2C:解:A、从图中只能看出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能说明其它固体,故错误;B、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通过溶解度曲线不能看出,故错误;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都可使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正确;D、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若都能得到不饱和溶液或温度在t℃刚好饱和,则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等,若有一种剩余,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故错误;3C:解:有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温度越低,乙的溶解度越大,它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只能是变得越不饱和;50℃时,甲的溶解度是40克,即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8.6%,4、解:A、0℃~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温度高于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又大于a.故A不正确;B、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也相等,故B正确;C、虽然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但却不能判断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是否饱和;故C不正确;D、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又大于a,可判断此时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的饱和溶液;由于该说法中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5、解答:A、0℃~20℃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在2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温度高于20℃时,a物质的溶解度又大于b.故说法不准确;B、25℃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本选项中并没有说是饱和溶液,且20℃溶解度也不相同,因此判断溶质质量相等的说法不准确;C、由曲线,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本叙述为正确的叙述;D、易溶是指在室温(20℃)时,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而题中温度在20℃两物质的溶解度都要相等为5,所以b为易溶质的叙述不正确.点评: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同一温度下溶解度恰好相等的不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6C:A、由于在t2℃时,M的溶解度大于ag,而N的溶解度等于ag,因此将agM放于100g水中时,M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由于在t2℃时,N的溶解度等于ag,因此将agN放于100g水中时,N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由于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时,M的不饱和溶液就会逐渐的变成饱和溶液,但降温至t1℃时,仍为不饱和溶液;而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降低时,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9D解答:解:由图可知: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A错误;B、由t2℃时的溶解度为50克,可求50g水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25克,则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5+50=75克,故B错误;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不能确定,因为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只能知道质量分数关系而不能确定质量关系.故C错误;D、若a中混有少量c,由于两者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故D正确.10D解答: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时,b 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故A错误;B、由于不知a、b两种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故降温不一定由晶体析出,故B错误.C、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C错误.D、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故D正确.11A解: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A,说法正确,故A正确;B、t2℃时,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说法错误,因为不知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多少,故不能确定溶质多少,故B错误;C、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只有A不能形成饱和溶液,B、C会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D、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则:从混有少量C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最适宜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故D错误.12B解:A、b的溶解度一定小于a的溶解度,说法错误,没有说明温度,不能比较其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故B正确;C、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说法错误,因为通过降低温度可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更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D、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因为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13B解答:解:A、由图可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B、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不正确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a的溶解度降低,所以有晶体析出,b的溶解度升高,所以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t3℃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故正确14 D解答:A、由于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给它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给它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它的饱和溶液也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可能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给它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它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未饱和溶液,故C错误;D、由于在t1℃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b>c>a,则三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由于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给它们的饱和溶液升温时,a和b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给它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它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因此升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故D正确.15C解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人100g水中,形成的都是饱和溶液,质量相等,故A正确;B、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是12g、20g,将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人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小于乙,故B正确;C、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人10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甲恰好饱和,固体物无剩余,溶液乙饱和,固体物有剩余.又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高于50℃时,甲形成的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而乙形成的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 错误;D、因为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是25g,50℃时,取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人100g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分别降温至20℃,溶液中未溶解晶体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16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t2℃时是a、b二者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即此温度时二者溶解度相等,小于t2℃时b的溶解度大,大于t2℃时a的溶解度大,故A错;B、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单位时间内a的变化趋势明显大于b,即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故C对;C、在溶解度曲线图中,t1℃至t2℃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某点均在b的溶解度曲线曲线之下,在a的溶解度曲线之上,均表示b的不饱和溶液a的饱和溶液,故C错;D、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程度,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故D对.17D解答:解: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溶解度为30g的一点,说明此时它们的溶解度均为30g.题中因没指明溶解度的单位造成叙述不正确;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由该温度下的溶解度S求得,溶质质量分数=×100%.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S甲>S乙,所以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说法是不正确;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在t2℃时不能全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利用t2℃时的溶解度50g求得,溶质质量分数=×100%≈33.3%.题中的37.5%不正确;D、若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达饱和,说明此时物质的溶解度恰好为20g,根据曲线,从t2℃为起点开始降温,甲物质首先降至溶解度为20g时的温度.所以说甲物质先饱和是正确的.18D解答:解:由溶解度曲线图象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B次之,C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小,在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温度从t2℃降到t1℃因为没指明初始性质所以无法确定那种物质析出晶体多,故A错.在t2℃时的溶液中,因为没指明溶液的性质,所以无法判断那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故B错.蒸发溶剂可能使A、C两种物质同时析出,所以无法分离,故C错.在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对.20D解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故A错误;B、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后A的不饱和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t3℃时,A的溶解度为80g,故在100g水中溶解60gA能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D、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在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1C解答:解:图中A点的温度为t1℃,此时M溶液已达到饱和,N溶液为不饱和溶液;0℃时,M、N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M<N.温度高于t2℃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且M的溶解度变化要比N的溶解度大,且不知M、N二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不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降温使溶液达到饱和,即饱和时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应为B点所对应的溶解度的大小,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22A解A、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b的溶解度始终大于c的溶解度;B、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1℃时,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C、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D、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仍为不饱和溶液23C解A、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A正确;B、由于在t℃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因此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因此等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故B正确;C、当温度大于t℃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即饱和溶液中A溶液比B的浓,故C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