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讲解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件

山地
字形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 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 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
经济发展等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 技术因素
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栏目索引
2.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考点二
栏目索引
3.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
考点二长短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栏目索引
考点一
3.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 “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 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 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 强。 川企产品利用“蓉欧快铁”出口,请分别指出其相对航空运输、海 洋运输的突出优点。
栏目索引
考点二
一、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 平原
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 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
航空
优点 速度⑦ 快 、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⑧ 高 、设备投资大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

考点 一
考点 二
考点一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要点归纳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考点 考点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的影响
考点 一
考点 二
拓展延伸
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 河流具有运输功能,世界上一些河流的两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 集。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的普及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
发达
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考点 一
考点 二
活学活用
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 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取决于人口 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2)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形态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 带动聚落 空间形态的变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发展

某种交通方式 影响聚落 空间形态的演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河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而发展缓
的衰落

慢,保持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交通干线 扩展,并以此为主要 发展 轴。 (2)实例:株洲沿 铁路 发展,武汉 沿江 分布。
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河流及城市规划 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ppt课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ppt课件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 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科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 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对点演练】
资料书P148
(2018高考题广东卷).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
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在小城市,高铁站通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 19.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
资料书P147
(2018·天津卷)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 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据此回答
1.为了使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核心区间的客运交通
更加便捷,我市实现了津滨轻轨与市内地铁的连通。
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市轨道交通的( )
A.高速化 B.网络化
C.大型化
D.专业化
2.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5km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
③高架路口 从1980年到2018年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人口密度、交通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④住宅小区
⑤隧道口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点总结一、交通运输布局的目标:1.提高交通效率:通过合理的路网规划和建设,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缩短运输时间。

2.降低运输成本: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使运输路线更短,减少车辆燃料消耗和仓储费用。

3.优化交通方式:合理规划不同交通方式的地理分布,鼓励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提高综合交通体系的效益。

4.提高安全性:确保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1.地理条件:地形、气候、土地利用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交通设施的布局。

2.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和人口流动性会决定交通需求和交通设施的分布。

3.经济发展: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布局决定了货物和人员流动的集中地,需要有相应的交通设施。

4.管理规划:政府规划和政策对交通运输布局有直接的影响,例如规划新的路网或开发新的交通枢纽。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经济影响: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的竞争力和产业链的效益。

2.社会影响: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够改善就业和教育机会,促进人员流动和社会活动。

3.环境影响:交通运输布局会影响环境,例如道路的建设可能破坏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车辆排放也会导致空气和噪音污染。

四、交通运输布局的优化策略:1.多样化交通方式:根据不同需求,发展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提高综合交通体系的效益。

2.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道路网络,确保快速通行道路和交叉口的合理设置,减少交通拥堵。

3.发展交通枢纽:发展物流中心、货运站和港口等交通枢纽,提高货物流通效率。

4.优化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率和运营效率,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5.节能减排:推广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6.科技应用: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等,提高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篇: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评价(1)运输过程中:运量、运速、运费、连续性(考虑自然因素和自然灾害)、灵活、耗能(2)建设过程中:线点的投资成本(考虑自然障碍)、运输工具的投资成本2、发展趋势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2)类型2、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区位(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①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分析与区位选择②交通运输线的影响:积极影响(意义)和消极影响(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①港口的区位因素②汽车站的区位因素③航空港的区位因素(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①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②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①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②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③对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网络构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第二篇:教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淮南第28中学万其兵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课文主要从两部分讲述:(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教材的着眼点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强调一个“变”字,体现两个“影响”。

教材文字虽少,但内容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

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

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距离运输费用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2)公路运输: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长距离运输费用较贵。

(3)水路运输: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

(4)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5)管道运输:优点——气体不挥发、液体不渗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灵活性差、设备投资大。

总结(1)运费由高到低: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2)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3)速度由快到慢: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4)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1)根据货物的特点、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域的特点来选择①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欣赏河流、海洋风光,也可以乘轮船。

②货运a大宗笨重的、对时限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石、热带经济作物、钢材等,长距离选择水运;中长距离选择铁路运输。

b运量小的,对时限有要求的活物,短途距离选择公路运输。

c急需的、有时限的,如急救药品、花卉等,或轻薄短小的电子元器件采用航空运输。

d流体的工业原料一般采用管道运输。

(2)合理选择交通线路①选择陆上线路,把握“多、快、好、省”的原则。

②航线中,从某地到另一地最短线路应经过的海峡、运河等,其中要重点关注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地的航线。

3.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1)高速化: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①高速公路的优点:高速行车、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行车安全舒适,降低能源消耗。

②高速公路的缺点: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投资大,造价高;工期长。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十一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 2 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 化的影响
1.识记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商业网点布局 的作用。
2.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 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学会结合案例中的区域和布局图,判断聚落和商业 网点的布局及发展方向。
考点 1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典题】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 1492 年,哥伦布 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各国殖民者纷纷涌来建立毛皮贸易 点,这里逐渐形成自由港,这就是纽约的前身。1825 年, 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湖和哈德逊河)竣工对美国东部经济 及纽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如图为纽约港地理位 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考向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 化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 设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 流业的发展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 人小汽车的普及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 城市结合部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 、超市、连锁店等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 应运而生
故答案选 B 项。第(2)题,兰州新区的形成与商贸集散 中心的建立是一个由第一产业提升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 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这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 而扩大经济总量,A 正确,D 错误;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 B 正确;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C 正确;故答案选 D。
答案:(1)B (2)D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 、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 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 郊区交通发达 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 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高中地理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2.交通线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1)宏观选线方面①考虑线路投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a.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

b.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

c.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合理布局交通网。

e.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②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

③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

(2)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

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3.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②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③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对农业的影响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②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3)对工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

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具体表现详细内容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5)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1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1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件(必修2)

运市场占有率,说明该运输方式具有运速快的特点,高速公
路、普通铁路、水路运速均慢于高速铁路,A、B、D错。航
空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速最快。 [答案] C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 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可用来表 示铁路交通通达度。图1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 线分布图,图2为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 空)特征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度快、装卸方便、对各 较贵
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 运输
航空 运输
管道 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__运__量__大__、投资少、成 本低
_速__度__慢_____,灵活性 和连续性差,受航道 _水__文__状__况____和气象等 自然条件影响大
速度快、运__输__效__率__高__, _运__量__小__、能耗大、运
的市场占有率由最大过渡到最小,变化幅度最大。甲运输方
式在运距600~800 km的客运市场占有率由最小过渡到最
大,变化幅度最大,B对。 [答案] B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解析] 由图不难看出,在运距800 km以上,甲运输方
式客运市场占有率很高,取代了600 km以内的高速铁路客
3.图1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A.北京、福州
() 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
D.郑州、拉萨
[解析] 由题干内容可知,数值最小的通达度最好,数 值最大的通达度最差。
[答案] D
4.关于图2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A.甲适宜哈尔滨至成都长距离运输 B.快速文件由北京至拉萨选择乙方式最好 C.丁是西安至兰州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D.上海至福州丙运输方式受水文影响最大 [解析] 根据图2,可知乙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 小,为航空。丁运输方式速度最慢、运量最大,符合水运特 征;同理可判断甲、丙运输方式分别为:公路和铁路。 [答案]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看建筑的密度 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看车流量 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 集地区。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车速快慢、事故次数多少、监测 点多少、人口昼夜差别大小等方法判断商业网点区位。
[例2] 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 市示意图”,完成(1)~(2)题。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考向定位
1.今后仍将以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和热点、 重点问题为切入点,从区位条件、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考查交通点、线 的区位因素,并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2.以区域图、示意图或文字材料为背景, 综合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 和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例1] (2012·广东高考)读“高速公路与城 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航空
缺点 运量 小、能耗大、运费 高、设备投资大
优点 损耗少、连续性 强 、运量大 管道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_差__
(2)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 专业化 。
温馨[提示] 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和 交通运输工具(包括火车、汽车、飞机、船舶、 管道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管道既是运输 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 C)
二、综合题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 ____河__流__。 煤铁资源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是__①__区__域_,理 由是____因__为__①__区__域__位__于__河__流__交__汇__处__交__通__便__利__,__水__源。充足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交__通__(_铁__路__的__兴。建)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
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边境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 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 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
①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 全; ②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 ③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④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
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看城市地价高低 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 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看城市路网密度 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大,商业网点 密集。 (3)看城市道路网格局 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 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 位。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河港:河宽水深, 城市交通干线 地形开阔平坦,
位于或靠近城市陆 两侧,与市内 坡度适当,天
选址 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干道系统和其 气较好,地势
要求 海港:有背风、避 他对外交通有 较高,距城市
浪、水深的海湾且 方便的直接联 较远但交通便
交通便利的地方 系的地点
一、选择题 读“运价定价方式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
1~2题。
1.在南京主城区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
地铁一号线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公交和地铁运输
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D )
A.公交是a——距离比例定价
B.地是b——均一定价
C.地铁是c——远距离递减定价
D.公交是d——均一定价
运输 方式
主要特点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 低 、连续性好
铁路
造价 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
缺点
__高_
优点 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_强__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 高 、运费较贵
运输 方式
主要特点
优点 运量 大 、投资少、运费_低__ 水路
缺点 速度 慢、灵活性和连续性_差__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B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 理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 方式:管道运输。 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 能高,占地较少。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1.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 步减弱。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
利的地方
[例2] (2012·江苏高考)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 -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 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 中特大桥23 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 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 (2)题。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B)
(2)胶州湾隧道比其它三种线路最突出的优势是 ( A )
A.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B.运输费用最低廉
C.修建线路的造价最低
D.工程难度最低
例.[2011·北京文综,36(3)]读下图,完成下题。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 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平原

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
山地
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或开凿隧道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 水文
减少桥涵总长度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地质 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从
背斜部位穿越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
3.其他因素 还应考虑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状况(即现 有交通条件);尽量减少调运过程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 重复运输等。
[例1] (2012·北京模拟)2011年6月30日胶州湾跨 海大桥和胶州湾隧道同时通车,从此青岛市胶州湾两岸地 区的交通联系就有四条线路。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主要包含几种交通运输方式
三、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沿 交通干线 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 为聚落的主要 发展轴。 2.交通线变化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发展带动 聚落空间形态 的变化。 (2)交通线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温馨提示] 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 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 河流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气候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
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线路的决定性因素, 而技术始终是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保障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
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
经济因素 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
比较项目
运输方式
运费由高到低 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运量由大到小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
速度由快到慢 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2.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 宜的使用范围,必须妥善组织安排,合理地协调使用。 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 公路: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铁路:远程、量大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 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观察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世界上一些河流的两 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 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城市一般分布于河流的什么位置? 答案: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市), 河流汇合处(如重庆、武汉),河口处(上海),过 河点位置(伦敦)。 2.河流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答案:供水、运输、军事防御、旅游等。
双选 (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A.C)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
(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A.减轻冰川的危害
( C.D)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规范答题能力——不失分” 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的答题模板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
动的需求,各种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联合,各种
________交__通运输线
(铁路、公路、航道等)、点 (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