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森林城市建设达成指标及简解
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成效及趋势
2022年2月中国林业经济March 2022第2期(总第173期)CHINAFORESTRYECONOMICSNo 2(Total173)•生态建设•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㊁成效及趋势李思瑶ꎬ张㊀创ꎬ张馨以ꎬ王馨悦ꎬ朱震锋(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ꎬ哈尔滨150040)收稿日期:2022 ̄01 ̄03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 黑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策略研究 (21239)ꎻ东北林业大学创新训练项目 生态公益性林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研究 (202210225027)ꎮ第一作者简介:李思瑶(1997-)ꎬ女ꎬ黑龙江哈尔滨人ꎬ硕士研究生ꎮ通讯作者:朱震锋(1987-)ꎬ男ꎬ河南荥阳人ꎬ博士ꎬ讲师ꎬ硕士生导师ꎮ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ꎮ责任编辑:郑德胜摘㊀要:森林城市是21世纪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㊁提升城镇化质量及城市内涵的重要实践创新ꎬ可以有效促使城市化地区经济㊁生态及社会系统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ꎮ基于文献资料分析和数据整理ꎬ系统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进展和实践成效ꎬ并从建设目标㊁发展布局㊁建设内容㊁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未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趋势ꎮ关键词:森林城市ꎻ城镇化ꎻ城市内涵ꎻ城市转型ꎻ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S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5919(2022)02 ̄0136 ̄05DOI:10 13691/j cnki cn23-1539/f 2022 02 027CurrentSituationꎬEffectivenessandTrendofForestCityConstructioninChinaLISi-yaoꎬZHANGChuangꎬZHANGXin-yiꎬWANGXin-yueꎬZHUZhen-feng(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ꎬ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ꎬHarbin150040ꎬChina)Abstract:Forestcityisanimportantpracticalinnovationformycountrytocontinue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improvethequalityandconnotationofurbanizationsincethe21stcenturyꎬanditcouldeffectivelypromotethe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icꎬecologicalandsocialsystemsinurbanizedareas.Basedontheanalysisofliteratureanddataꎬitsystematicallyintroducedthebasicprogressandpracticalresultsofmycountry sforestcityconstructionsince2004ꎬandsystematicallyexplainedtheoveralltrendofmycountry sforestcityconstructioninthefuturefromvariousaspectssuchasconstructiongoalsꎬdevelopmentlayoutꎬconstructioncontentꎬanddevelopmentdirection.Keywords:ForestcitiesꎻUrbanizationꎻUrbanconnotationꎻUrbantransformationꎻEcologicalcivilization森林城市是指在城市管辖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㊁山水林田湖草相融共生的生态系统ꎬ且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的城市[1]ꎮ自2004年我国启动 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以来ꎬ国家林草部门及各级相关部门深刻围绕 让森林走进城市ꎬ让城市拥抱森林 的思想理念和发展方向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深入推广和大范围组织实践森林城市建设ꎮ2016年1月26日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ꎬ要着力开展对森林城市的建设ꎬ搞好城市内㊁城市周边以及城市群绿化ꎬ将城市与城市间的生态空间扩大ꎮ这进一步将森林城市与我国城市群及城市一体化建设发展深度融合ꎬ为不断提升森林城市生态涵养㊁拓展森林城市生态效应溢出ꎬ进而扩大城市森林支撑下的生态空间辐射奠定基础ꎮ2019年ꎬ森林城市建设更是被首次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ꎬ为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增加城市绿色GDP的有效途径ꎬ是贯彻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2]ꎬ是统631㊀㊀2022年第2期李思瑶ꎬ等: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㊁成效及趋势生态建设筹城乡发展㊁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方式[3]ꎬ是改善人居环境㊁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践17年来ꎬ森林城市建设从数量到质量都取得的显著成效ꎬ为我国从城镇化到城市化转型升级以及丰富城市发展内涵等方面注入活力ꎮ此外ꎬ也通过多年实践ꎬ逐渐探索出让城市刷新生态颜值ꎬ提高生态经济产出的多元化绿色新道路ꎮ不过ꎬ森林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将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社会系统进行有效融合ꎬ实现深度协同发展的复杂工程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ꎬ并且森林城市建设也是一个持续推进㊁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ꎬ现阶段我国的建设实践距离建成广覆盖㊁高质量的森林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ꎮ在我国系统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同时ꎬ学界也围绕森林城市从多个角度立体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ꎬ既是对具体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ꎬ又对持续展开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ꎮ叶智等(2017)建议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动森林城市供需错位ꎬ立足智慧城市战略思维有效提升森林城市水平ꎻ吴厚建等(2017)对多年来森林城市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ꎬ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4]ꎻ刘宏明(2018)对森林城市创建前㊁中㊁后三个重要阶段的具体实践工作和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ꎬ有效识别森林城市建设的核心工作与创新环节[5]ꎻ周岩(2020)则从空间尺度㊁生态系统和建设模式等方面总体归纳了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基本现状和特征ꎬ并结合国际经验对森林城市群建设提出启发建议[6]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ꎬ本文结合 十四五 时期国家关于城市一体化及都市圈等发展问题研究热点ꎬ对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和呈现的新特征㊁取得的新成效㊁未来发展新趋势等展开深入分析ꎬ为新时期国家森林城市实践创新提供启发和参考ꎮ1㊀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基本现状1 1㊀森林城市建设进展中国森林城市建设自2004年以来持续推进ꎬ截至2019年底ꎬ全国经获批准国家森林城市194个ꎬ除了上海㊁海南㊁西藏㊁甘肃等4个省(市㊁区)外ꎬ在广泛分布于全国27个省(市㊁区)ꎮ其中ꎬ超过20个省(市㊁区)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活动ꎬ11个省(市㊁区)积极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ꎬ形成多覆盖㊁跨区域的建设体系ꎮ据«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ꎬ2020年全国已有441个城市组织实施了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行动ꎬ共涉及27个省(市㊁区)ꎮ我国预计将建成包含京津冀㊁长三角㊁珠三角㊁长株潭㊁中原㊁关中 天水等在内的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ꎬ其中ꎬ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已于2021年4月13日正式通过验收ꎮ1 2㊀森林城市分布特征基于对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情况的整理和汇总ꎬ表1系统展示了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ꎮ具体而言ꎬ首先ꎬ从省(市㊁区)域层面的分布情况来看ꎬ我国的国家森林城市主要分布在浙江㊁山东㊁河南㊁江西㊁广东㊁安徽㊁湖北㊁四川㊁福建㊁广西等10个省(区)ꎮ上述10个省(区)的国家森林城市数量之和为128个ꎬ占总数的65 98%ꎮ其次ꎬ从分布地区的行政级别上来看ꎬ我国的国家森林城市所分布地区涉及计划单列城市㊁省会城市㊁地级市(自治州)㊁县级市和县(区)五个级别ꎮ其中ꎬ地级市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最多ꎬ共有143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73 71%ꎻ省会城市21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10 82%ꎻ县级市15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7 73%ꎻ县(区)10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5 15%ꎻ计划单列市层面已建成森林城市数量最少ꎬ仅有5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2 58%ꎮ总体来看ꎬ地级市建设森林城市是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ꎮ再次ꎬ从地理分区上看ꎬ我国已建成的国家森林城市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ꎬ这里共分布着76个国家森林城市ꎬ而西北地区分布最少ꎬ仅为11个ꎮ最后ꎬ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地理空间梯度来看ꎬ我国的国家森林城市由于受气候变化㊁经济发展水平㊁城镇化程度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ꎬ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ꎬ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ꎬ尤其是在生态脆弱㊁经济欠发达的西部㊁北部地区表现明显ꎬ限于土地沙漠化和退化严重㊁气候条件不佳等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较大ꎬ对城市森林建设形成严峻挑战ꎮ2㊀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成效基于表1中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在空间分布及建设规模等方面的积极表现ꎬ总体上为我国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助推城市内涵式发展与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ꎮ结合我国城市发展与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进展与特征ꎬ从三个方面归纳了近年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总体成效ꎬ731㊀㊀生态建设中㊀国㊀林㊀业㊀经㊀济2022年第2期分别是:其一ꎬ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ꎻ其二ꎬ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做出贡献ꎻ其三ꎬ提高城市生态福祉溢出ꎮ2 1㊀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表1 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情况汇总表省(市㊁区)地级市(自治州)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县级市县(区)合计浙江省8115318山东省1011416河南省15116江西省101213广东省101112安徽省10111湖北省91111四川省91111福建省81110广西省9110湖南省819江苏省718河北省617辽宁省5117陕西省617内蒙古自治区415云南省3115吉林省2114北京市22山西省22重庆市22贵州省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天津市11黑龙江省11青海省11宁夏回族自治区11合计1435211510194注:表中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地区ꎬ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ꎮ森林城市建设的首要工作是持续推进城市化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ꎬ主要涉及营林和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内容ꎮ鉴于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地区长期的资源过度开采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ꎬ尤其是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建设ꎬ使得当地的生态涵养能力及环境承载能力受到较大影响ꎬ部分地区甚至临近或超过生态阈值ꎮ城市化地区人口持续流入㊁工业生产集中㊁经济要素聚集ꎬ城市中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ꎮ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源[7]㊁防风固沙[8]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9]㊁提高城市及地区对不同气候的适应能力[10]ꎬ对城市化地区改善生态涵养能力和缓解城市扩张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ꎮ我国近年来的森林城市建设通过稳步增加森林资源面积ꎬ改善地区森林质量ꎬ有效提升了城市化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ꎬ为城市经济社会活动提供重要承载ꎮ具体而言ꎬ第一ꎬ各地的森林城市以森林增长为核心的生态工程地实施以及拆迁还绿㊁留白增绿㊁见缝插绿等措施的执行ꎬ使得我国森林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从2004年的155 20万hm2提升到2019年的365 87万hm2ꎬ尤其是2015年以来ꎬ我国森林城市的年均新增造林面积达到1 333万hm2左右ꎻ第二ꎬ各地区森林城市创建实践持续扩大湖泊㊁湿地等绿色空间比重ꎬ恢复了优质水文和土壤条件ꎬ提高了空气质量㊁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ꎬ保障了健康可持续的农林业生产ꎬ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㊁安全㊁健康的食物及水源ꎬ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ꎻ第三ꎬ各地区森林城市建设使得绿色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㊁促进了城市环境下的温室气体自然吸收ꎬ并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ꎬ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ꎬ以森林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有效缓解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发展对自然资源环境形成的压力ꎮ2 2㊀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做出贡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ꎬ城市加速扩张以及各类经济社会要素不断集聚ꎬ工业 三废 ㊁汽车尾气等带来的二氧化碳㊁氮氧化物排放使得城市化地区在践行国家 双碳 目标上承受较大压力ꎮ而森林作为 天然的空气过滤器 ꎬ在城市固碳减排㊁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1]ꎮ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ꎬ2004年我国的森林蓄积为124 56亿m3ꎬ经过十多年的林业建设ꎬ截至2019年我国森林蓄积提升至175 60亿m3ꎬ尽管增加的51 04亿m3森林不完全来自于森林城市建设项目ꎬ但是各地区的森林城市在森林覆盖等方面的积极表现也充分肯定了森林城市建设通过森林增加实现固碳释氧的重要价值ꎮ例如ꎬ森林城市广州市的森林碳储量约为城市年均能源碳排放的22 51%ꎬ其通过碳固定年均能够抵消年均碳排放的2 27%[12]ꎻ长沙市作为我国第三个荣获 国家森林城市 称号的城831㊀㊀2022年第2期李思瑶ꎬ等: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㊁成效及趋势生态建设市ꎬ森林对城市固碳释氧方面的经济价值经测算达到约37 73亿元[13]ꎮ2 3㊀提高城市生态福祉溢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有可持续性㊁最普惠㊁最公平的民生福祉[14]ꎮ森林依托其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ꎬ同样能够为城市地区提供丰富的生态福祉ꎬ从这个角度来看ꎬ森林城市也是切实为居民谋利益㊁提升城市化地区居民生态福祉的一项民生工程ꎮ森林城市建设除了能够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ꎬ以及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做出贡献之外ꎬ还能够借助森林生态效应积极为城市发展和进步提供社会保障功能ꎬ即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下的生态福祉供给ꎮ具体包括: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㊁良好的自然环境㊁丰富的生态体验活动与自然教育模式㊁健康疗养与休憩环境等各类有形㊁无形的生态产品ꎮ结合具体案例来看ꎬ北京市作为国际型大都市ꎬ亟需用生态手段解决 大城市病 问题ꎬ通过森林城市建设加速实现生态蓝图ꎬ改善城市居住舒适度ꎻ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深圳全市有绿公园已达1000处以上ꎬ实现 推窗见绿ꎬ出门见园 ꎻ广州市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㊁绿色生态水网㊁智慧绿化㊁森林生态文化等重点建设工程ꎬ让市民充分享受城在林中的幸福感ꎻ福建省作为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ꎬ通过 百园千道 工程ꎬ改造森林公园ꎬ建设森林步道ꎻ通过 百区千带 工程ꎬ保护珍贵树种ꎬ保护生物多样性ꎬ上述一系列森林建设使得其省会福州市的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显著优于其他森林城市ꎮ此外ꎬ我国一些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以及老工业城市ꎬ例如山东枣庄㊁辽宁本溪㊁广西柳州㊁江西新余等通过森林城市建设ꎬ提升城市绿色基调ꎬ发展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ꎬ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ꎮ综合来看ꎬ森林城市建设背景下ꎬ清新的空气㊁干净的水源等保障了居民身体健康ꎻ健康的食物㊁宜居的环境等改善了居民心理状态ꎬ增强了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感㊁获得感及幸福感ꎬ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竞争力ꎮ3 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3 1㊀森林城市建设范围持续拓展2004年以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发展迅速ꎬ且取得了积极成效ꎬ森林城市建设质量不断提升ꎮ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ꎬ以经济带㊁城市群㊁都市圈等为特征的更大范围的区域型经济体在规划设计中ꎬ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及未来的耦合协同发展思路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早已退出历史舞台ꎬ而如何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等融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ꎬ建立多系统之间协调发展路径ꎬ这是未来森林城市进一步拓展建设范围及提升建设内涵㊁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ꎮ另外ꎬ在此背景下ꎬ一方面森林城市建设主体也将从以林业部门为主转变为林草部门和水利㊁交通㊁城建等多个部门以及城市居民集中力量共同建设ꎻ另一方面ꎬ国家级的森林城市群建设也会广泛深入推进ꎬ适应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需要ꎬ并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生态面貌㊁提升居民生态福祉ꎮ3 2㊀森林城市建设内容持续深化随着森林城市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ꎬ森林城市建设内容未来也不再仅仅局限在森林资源经营保护等重点领域ꎬ而会持续在生态㊁经济㊁社会等多个系统层面展开建设布局和实践ꎮ第一ꎬ在生态建设层面ꎮ森林城市建设将更加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ꎬ生态资产价值更显著提升ꎬ森林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ꎮ生态保护㊁生态建设㊁生态治理三个方面齐头并进ꎬ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ꎬ实现生态服务提供的均等化ꎬ全民共享森立城市建设带来的各项生态福利ꎮ第二ꎬ在经济发展层面ꎮ森林城市建设将持续拓展城区生态游憩空间ꎬ构建区域互联互通的休闲绿道网络ꎬ有效缩短居民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ꎮ同时ꎬ森林采摘园㊁森林康养㊁森林风情小镇等惠民生态产业的广泛开展ꎬ也将促进城市的生态业态产业发展ꎬ以此增加城市经济效益产出ꎬ丰富城市经济产业结构ꎮ第三ꎬ在文化建设层面ꎮ森林城市建设将更加关注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和宣传ꎮ森林城市将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新方式积极开展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工作ꎬ同时也为森林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ꎮ具体地ꎬ线下对森林公园㊁湿地公园等自然游憩地因地制宜的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ꎬ让居民更好的了解自然㊁走进自然㊁感受自然ꎬ增强环保意识ꎻ线上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生态知识ꎬ传播生态文明理念ꎮ931㊀㊀生态建设中㊀国㊀林㊀业㊀经㊀济2022年第2期3 3㊀森林城市建设方向更加具体2013年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后ꎬ我国森林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ꎬ但实际建设中还在规划建设㊁建设结构理ꎬ监督体系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足和问题[15]ꎮ未来森林城市建设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细化内容[16]ꎮ具体而言ꎬ首先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ꎬ重点着眼于居民的生活需求ꎬ立足当下城市绿化建设既有基础ꎬ逐渐形成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系统更科学㊁更合理㊁更贴切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体系ꎮ其次ꎬ积极完善森林城市建设的配套监管机制ꎮ加强森林城市后续规划㊁建设㊁管理等工作内容ꎬ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不断寻找自身短板和不足ꎬ精准提高森林城市发展质量ꎮ再次ꎬ用科技提升生态品质ꎮ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发展ꎬ并逐渐成熟并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ꎮ有效推进传感技术等对城市森林覆盖率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数据的实时监测ꎻ依托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为森林城市资源数据动态监测分析及城市森林信息化管理等支持ꎮ最后ꎬ重视文化宣传ꎮ建设体验式生态宣传基地ꎬ开展科普教育活动ꎬ加强舆论引导ꎬ加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ꎮ4 研究结论与展望4 1㊀研究结论通过对我国2004年以来森林城市建设的进展㊁现状㊁成效及趋势等进行系统整理和描绘分析ꎬ总体上认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在数量㊁质量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ꎬ并且在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㊁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以及提高城市生态福祉溢出等方面成效日益显著ꎮ未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及城市一体化发展进入更高阶段ꎬ森林城市以及森林城市群建设将会进一步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必要内容ꎬ以此支撑城市化地区可持续发展ꎮ4 2㊀展望城市森林已成为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㊁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源泉和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ꎮ在建设森林城市的过程中ꎬ要多开展生态宣传教育ꎬ提高公众绿色生活的意识ꎬ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ꎬ让种绿㊁护绿㊁爱绿成为习惯ꎬ同时要因地制宜的建设森林城市ꎬ多途径㊁多方式创造广覆盖㊁高标准㊁有特色的森林城市ꎬ打造城市绿色名片ꎮ未来ꎬ林城相融㊁蓝绿交织的画面将更广泛的出现ꎬ让城市真正融入大自然ꎬ让百姓望得见山水㊁记得住乡愁ꎻ未来ꎬ要继续加快城乡绿化步伐ꎬ绿化为民㊁绿化惠民提高人民的幸福感㊁获得感㊁责任感ꎮ相信未来ꎬ推窗见绿ꎬ出门建林的便利生活会成为我们繁忙生活的放松和缓冲ꎮ参考文献:[1]GB/T37342-2019ꎬ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S] 北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ꎬ2019.[2]刘宏明.试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特点与重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8ꎬ17(2):32-37. [3]但新球ꎬ程红ꎬ但维宇ꎬ等.中国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ꎬ2017ꎬ36(1):65-70. [4]吴后建ꎬ但新球ꎬ程红ꎬ等.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ꎬ2017(5):14-19. [5]刘宏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重点工作研究[J].林业经济ꎬ2018ꎬ40(3):77-79ꎬ98.[6]周岩.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ꎬ2020ꎬ33(4):82-87.[7]王晓学ꎬ沈会涛ꎬ李叙勇ꎬ等.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㊁过程及计量方法[J].生态学报ꎬ2013ꎬ33(4):1019-1030.[8]姜东涛.森林生态效益估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ꎬ2000(4):14-19.[9]刘海轩ꎬ许丽娟ꎬ吴鞠ꎬ等.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ꎬ2019ꎬ55(4):144-151.[10]妥玉萍.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J].吉林农业ꎬ2019(23):104.[11]于畅ꎬ徐畅ꎬ熊立春ꎬ等.森林城市建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J].林业经济ꎬ2019ꎬ41(3):72-78.[12]周健ꎬ肖荣波ꎬ庄长伟ꎬ等.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抵消能源碳排放效果:以广州为例[J].生态学报ꎬ2013ꎬ33(18):5865-5873.[13]肖建武ꎬ康文星ꎬ尹少华ꎬ等.城市森林固碳释氧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以第三个 国家森林城市 长沙市为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ꎬ2009ꎬ29(2):129-132.[14]陈珊ꎬ万金红.我国森林城市现状㊁问题及对策[J].温带林业研究ꎬ2021ꎬ4(1):1-7.[15]张英杰ꎬ李心斐ꎬ程宝栋.国内森林城市研究进展评述[J].林业经济ꎬ2018ꎬ40(9):92-96.[16]程红.试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5ꎬ14(2):17-20.041。
2023年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
2023年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森林城市建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追求。
为了全面评价和监测各地森林城市的建设情况,国家自然资源部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用于指导各地森林城市的评价工作。
二、评价指标体系1.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规定,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城市可以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2. 绿地覆盖率绿地覆盖率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规定,绿地覆盖率达到40以上的城市可以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3.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人民裙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规定,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可以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4. 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规定,城市生态建设项目的数量、质量和覆盖面积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5. 管理水平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规定,城市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保障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三、评价流程1. 提报资料申报评定国家森林城市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名称、行政区划、人口规模、森林覆盖率、绿地覆盖率、空气质量、生态建设项目情况、生态环境管理措施等。
2. 实地考察国家自然资源部组织专家对申报评定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城市的森林覆盖情况、绿地建设情况、空气质量状况、生态建设项目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3. 评审认定由国家自然资源部组织专家对申报评定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市进行评审认定,对符合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操作手册要求的城市进行认定。
4. 公示公告国家自然资源部对认定的国家森林城市进行公示公告,向社会公众公布认定情况。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标委会公布稿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森林城市的术语和定义、指标体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
3.1森林城市forest city在城市管辖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山水林田湖草相融共生的生态系统,且各项指标达到本标准要求的城市。
3.2城市森林urban forest城区及其周边所有森林、树木及其相关植被的总和。
3.3乡土树种native tree species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树种和没有生态入侵的归化树种。
3.4森林网络forest network各类森林绿地等生态斑块,通过道路、水系、农田林网等各类生态廊道相互连接,形成片、带、网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
3.5绿道greenway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满足行人和骑行者进入自然景观的慢行道路系统。
3.6林荫道路avenue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的道路。
3.7受损弃置地wasteland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且已废弃的宕口、露天开采用地、窑坑、塌陷地等。
4 指标体系4.1 地级及以上城市4.1.1 森林网络4.1.1.1 林木覆盖率年降水量400mm以下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25%以上。
年降水量400mm~800mm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30%以上。
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35%以上。
湿地及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10%以上的城市,林木覆盖率达25%以上。
林木覆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
4.1.1.2 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绿化覆盖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4.1.1.3 城区树冠覆盖率城区树冠覆盖率达25%以上,下辖的县(市)城区树冠覆盖率达20%以上。
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评价指标说明
福建省森林城市(县城)评价指标说明一、森林覆盖率(一)计算公式城市(含县级市)、县城建成区森林覆盖率%=(片林面积+林带面积)/城市(含县级市)、县城建成区土地总面积×100%。
(二)说明1.片林:连续面积≥1亩,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方可作为片林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1)由乔木树种组成的,郁闭度≥0.2的林分。
(2)人工营造或萌芽更新的“速生”乔木树种(桉树、泡桐等),虽郁闭度小于0.20,但林龄≥2年、亩保存株数达到合理造林株数(下限)80%,分布均匀。
(3)人工大苗(胸径≥5厘米)移栽的乔木树种,虽郁闭度小于0.20,但林龄≥2年、亩保存株数达到合理造林株数(下限)80%,分布均匀。
(4)人工营造(大苗除外)“慢生”乔木树种,虽郁闭度小于0.20,但林龄≥4年、亩保存株数达到合理造林株数(下限)80%,分布均匀。
(5)人工营造的“经济”乔木树种,虽郁闭度小于0.20,但林龄≥2年、亩保存株数达到合理造林株数80%,分布均匀。
(6)竹林:附着有胸径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密度要求:①毛竹林:现有林亩立竹≥30株;新造幼竹,竹龄≥2年,亩立竹成活20株以上。
②杂竹林:胸径≥5厘米散生的大径杂竹,其亩立竹株数标准与毛竹相同;丛生的大径竹,每亩80株或10丛以上,新造幼竹竹龄≥2年、亩保存10丛以上;胸径2-5厘米的小径杂竹,覆盖度≥30%。
2.林带:连续面积≥1亩,行数2行以上且行距≤4米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米以上,方可作为林带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
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米时按片林计算。
林带面积=林带两侧树冠外缘间的平均宽度×带总长度。
二、建成区绿地率:指在城市(含县级市)、县城建成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在城市(含县级市)、县城建成区的公园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四、乡土树种:指本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指标包括以下几项:
1. 城区绿化覆盖率≥40%,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达到25%以上,城区地面停车场乔木树冠覆盖率达到30%以上。
2. 水岸绿化率≥80%,绿色通道线路绿化率≥80%,乡土树种占城市绿化树种数量比例≥80%。
3.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申报城市全域创建。
4. 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5. 城市实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
此外,还需要通过多元方式推进城市增绿。
比如在重要江河、重要湿地及各区县中心城区河段两岸,绿化、景观不断提升,一批城市公园和市民休闲空间建成。
这些指标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安徽省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 村庄建设标准
安徽省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标准一、安徽省森林城市建设标准(一)淮河以南县(市、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淮河以北县(市、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现有森林得到及时抚育。
原则上,县(市、区)辖区内二分之一左右的乡镇(街道)为省级森林城镇。
(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 平方米以上。
乔木种植面积占绿地面积达60%以上,乡土树种占城市绿化树种的80%以上。
(三)江、河、湖、渠、水库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公路、铁路、县乡道等绿化注重结构和配置,林木绿化率均达95%以上。
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
注重加强城市出入口绿化,突出城市特色风貌。
城市出入口通道林带宽度一般在50 米以上,城市道路绿化率达100%。
平原县(市、区)的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
(四)城区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分布均匀,市民出门500 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在城市周围建有植物园、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和其它面积10 公顷以上的生态旅游休闲场所2处以上。
(五)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以上;积极开展生态科普宣传,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利用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爱鸟周等生态节庆日,积极开展生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达2 次以上。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保护措施到位,保护率达100%。
(六)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和生态建设,编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经政府审议批准、颁布实施1年以上。
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应达到85%以上。
创建森林城市档案管理完整、规范,相关技术图件齐备。
二、安徽省森林城镇建设标准(一)淮河以南乡镇(街道)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淮河以北乡镇(街道)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现有森林得到及时抚育。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2021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2021一、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我国各城市的森林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和修订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希望通过评价指标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各地森林城市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背景1.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森林城市建设重要性凸显:森林城市建设能够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对于提高城市品质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纷纷提出了森林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规划。
3.评价指标需求增多:为了督促和推动各地森林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客观地对不同城市的森林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成为了城市发展规划和政府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于对各城市森林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1.植被覆盖率:城市植被覆盖率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植被茂盛的城市环境更加宜人,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绿地比例:城市绿地覆盖率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劣,绿地的增加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3.空气质量:城市空气质量是维护市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将空气质量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之一。
4.水体保护:城市水体保护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水体的清洁和保护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5.野生动物保护: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对野生动物保护情况进行评价。
贵州省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评分表、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贵州省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评分表表A贵州省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评分表注:1、总计35个指标,必备指标20个;贵州省省级森林城市总分应达到90分以上,且必备指标必须全部达标。
2、建城区范围由城市建设部门认定。
附录B(规范性附录)指标计算方法B.1 林木覆盖率行政区域内林木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林木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面积和竹林面积、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面积、“四旁”植树面积、城区乔木、灌木面积。
林木覆盖率(%)=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面积+竹林面积+灌木林面积+农田林网面积+“四旁”植树面积+城区乔木面积+城区灌木面积×100%土地总面积注:“四旁”植树面积按1650株(丛)/hm2计算B.2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区域内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占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 ∑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100% 土地总面积B.3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每人拥有的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内常住人口B.4林荫道路率林荫道路率是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里程占总里程的百分比。
林荫道路率(%)= ∑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里程×100% ∑主干路、次干路道路B.5水岸绿化率水岸绿化率是已绿化水岸长度占适宜绿化水岸总长度的百分比。
水岸绿化率(%)=∑江、河、湖、库已绿化水岸长度×100% ∑江、河、湖、库适宜绿化水岸长度B.6 道路绿化率道路绿化率是已绿化道路长度占适宜绿化道路总长度的百分比。
道路绿化率(%)=∑铁路、乡级以上(含组组通)等道路已绿化长度×100% ∑铁路、乡级以上(含组组通)等适宜绿化道路长度B.7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是已生态修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占受损弃置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 ∑已生态修复的受损弃置地面积×100% 受损弃置地总面积B.8 乡土树种使用率乡土树种使用率是乡土树种种植株数占树木种植总数的百分比。
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量化指标和责任明细表
林业局、新闻中心
26
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以上,每年植树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保存率达85%以上,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建有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
2
林业局
27
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公民绿化意识强。随机抽样调查公民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85%以上,对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县城)群众支持率达80%以上。
城市森林建设管理档案完整、规范,数据真实,图件齐备。
2
创森办、城乡规划建设局
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满分
100
责任单位
备 注
二、森林建设(70分)
9
行政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
5
各乡镇(场、区),
林业局
10
县城建成区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绿地率达30%以上。乔木栽植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70%。
10
5
各乡镇(场、区),城乡规划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公路分局
15
区域内高速公路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100%,国省道等交通干线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95%以上,县乡道可绿化里程绿化率达85%以上。
6
交通运输局、公路分局
16
积极开展绿色乡镇、绿色村庄创建活动,70%以上的乡镇和村庄至少有1处公园绿地,人均公园绿地达5.5平方米以上;每个乡镇50%以上的村保存有良好并连成一片的风景林(或风水林)。
2
创森办、城乡规划建设局
6
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创建期间建设资金逐年增加,绿化指标逐年增长。
3
创森办、财政局
7
严格执行国家及福建省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执法严格有效,近3年无非法侵占绿地、林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及发生严重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2019最新标准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以及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和组织管理等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批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337.3-2001 国家林业局《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国家森林城市national forest city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该标准要求并经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
3.2 城市森林urban forest城区及其周边所有森林、树木及其相关植被的总和。
3.3 乡土树种native tree species本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
某些引种期长、并在本地区极端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已表现没有生态扩侵性,符合引种成功标准的归化树种,也可以列入乡土树种。
3.4 森林网络forest network各类森林绿地等生态斑块,通过道路、水系、农田等区域营建的森林生态廊道实现有效连接,形成片、带、网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
3.5 绿道green way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满足行人和骑车者进入自然景观的慢行道路系统。
3.6 林荫道路avenue road树冠覆盖率达60%以上的道路。
3.7 受损弃置地wasteland因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自然地形和植被受到破坏,并且废弃的宕口、露天开采用地、窑坑、塌陷地等。
4 总则4.1 实现森林惠民从城乡居民的生态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2 采取近自然模式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通过林树种本地化、森林绿地配置多样化、管护措施近自然化,打造近自然森林景观。
城市建成区绿化率,森林覆盖率是中央国务院管理规划规定的
城市建成区绿化率,森林覆盖率是中央国务院管理规划规定的城市建成区绿化率,森林覆盖率是中央国务院管理规划规定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问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问答1、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答: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什么?答:“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3、我国现有哪些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答:XX年以来,我国已有贵阳、沈阳、长沙、成都、包头、许昌、临安、新乡、广州、阿克苏、杭州、威海、宝鸡、无锡、武汉、呼和浩特、本溪、遵义、西昌、新余、漯河、宁波、大连市、珲春市、龙泉市、洛阳市、梧州市、泸州市、石河子市、扬州市等30个城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4、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是什么?答:“创森”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5、通过“创森”,百姓能享受哪些实惠?答:森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
成系统的森林资源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减小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强对水的净化作用,还可减少光污染,提升人居环境。
6、解决城市绿化空间利用问题的途径有哪些?答:充分发挥乔木生态功能;树木少截干多整枝;利用速生树种较快占领空间;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结构;增加攀缘植物的绿化比重。
7、国家森林城市中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什么为主体?答:森林植被。
8、《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由我国哪个部门颁布?答:国家林业局。
9、森林的三大效益是什么?答:生态、社会、经济。
10、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北方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多少?答:北方城市森林覆盖率25%以上。
11、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多少?答:35%以上。
12、国家森林城市要求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多少?答:9平方米以上。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
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2022年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情况。
首先,让我对大家一直以来对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全球暖化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动我市森林城市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工作总体情况2022年,我们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森林覆盖率提升:我们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加大绿化投入,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2.城市绿地增加:我们积极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新增了30万亩城市公园和绿地,实现了人均绿地面积的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我们大力整治城市环境污染,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湖泊水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4.绿色产业发展迅猛:我们在森林城市建设中,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了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生态农业产值增长了20%。
二、具体工作进展1.植树造林工作:2022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新建了10万亩人工林,实现了森林覆盖率的提升。
2.城市绿地建设:我们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新增了30万亩城市公园和绿地,改善了城市绿化环境,提高了市民们的生活质量。
3.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着力治理环境污染,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大力整治河湖水质,实现了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改善。
4.生态农业发展:我们积极引导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种植,鼓励发展绿色农业产业,使得森林城市建设与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结合。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城市建设投入不足:目前我市森林城市建设经费投入仍然不足,导致了一些工作难以推进。
2.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生态系统面临一定的压力,城乡生态格局仍需进一步优化。
3.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越来越繁重,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湖南省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湖南省森林城市评价指标1.城市森林网络1.1市域森林覆盖率平湖区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森林覆盖率应达到25%以上。
丘陵区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森林覆盖率应达到40%以上。
山区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森林覆盖率应达到55%以上。
1.2营造林面积自创建以来,平湖区和丘陵区平均每年完成营造林面积达市域上一年林地总面积的5.0%及以上,山区平均每年完成营造林面积达市域上一年林地总面积的3.0%及以上。
营造林面积包括宜林地和疏林地上的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四旁(零星)植树、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
1.3城镇绿化覆盖率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1.5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城镇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分布均匀,使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
1.6村庄绿化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40%、分散居住型村庄达30%以上,70%行政村建设有5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1处。
1.7水岸绿化江、河、湖、库、水源地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林木绿化率达80%以上。
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水源保护林和风景带。
1.8通道绿化通道(铁路和乡道以上级别公路)沿线两侧第一层山脊或平地100米范围内要因地制宜开展乔木、灌木、花草等多种形式的绿化,形成绿色景观通道,林木绿化率达80%,并加强此区域的森林经营。
1.9农田林网建设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DB 43/T 876.6要求达标。
1.10其它绿地建设郊区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或其他面积200000平方米以上的郊野公园等生态旅游休闲场所1处以上;居民小区及单位林木绿化率不低于30%。
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评价量化指标
1
生态 34、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积极推进矿山复绿工作
2
保护 (三)森林功能
6
35、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
2
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
36、森林间接减排和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
1
37、森林植被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近5年来不断改善
1
2
29、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有标志牌
1
30、管护制度和管护队伍健全,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1
(二)森林健康
6
31、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
1
合理保育
32、树种丰富,乡土树种种植数量占城市(城镇)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
三、 70%以上
2
森林 33、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 5%以下,树木长势良好
4
17、90%以上的居民出门平均 500 米有公园休闲绿地
5
18、建成区主要道路、河道绿化率达到 95%以上
4
(二)城市(城镇)建设区范围
28
19、规划区内建有市级以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主要出入口、节点或一
二、 定规模的片林或环城(镇)林带(森林城市 2000 亩以上;森林城镇 100 5
森林 亩以上)
附件 2:
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评价量化指标
核查内容 总分
小计 (一)重视程度 1、创森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有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 领导小组 2、成立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分工明确、任务落实 3、科学编制森林城市(城镇)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城镇)发展总体 规划 4、相关部门和单位分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到位,实行政府工作目标 考核 一、 5、建设资金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森林 6、设立创森工作办公室,并配有专职人员 生态 文明 (二)宣传工作 7、森林城市至少建成2处 (森林城镇至少建成 1 处)县级以上森林或湿地 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 2 次以上 8、设有固定宣传标牌、文化墙等,创森氛围浓厚,形式多样 9、居民对创建森林城市(城镇)知晓率、支持率均达到 80%以上 (三)义务植树 10、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 80%以上 11、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12、开展林木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建有一定规模的认建认养基地 2 处(城 镇 1 处)以上
国家森林城市的指标
国家林业局年3月15日公布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指标如下:国家森林城市评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以下指标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一、组织领导(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二)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三)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四)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二、管理制度(一)认真编制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实施。
城市森林建设按照规划严格实施,能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二)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事件,近三年没有发生破坏绿化成果案件;(三)城市森林建设有长期稳固的科技支撑;(四)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有明确的管理机构;(五)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图件齐备。
三、森林建设(一)综合指标1.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
2.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3.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4.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5.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水质近5年来不断改善;6.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
国家森林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国家森林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国家森林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国家森林城市申报与考核管理,促进城市森林建设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创建办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向国家林业局申报,取得国家林业局创森办(设在宣传办公室)批复后,组织开展创建活动。
(一)申报范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地级城市。
(二)申报条件申报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各项指标须达到或接近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其中:1、天然水面(湿地)面积超过市域面积20%以上的城市,扣除水面(湿地)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2、直辖市考察范围以城市建成区为主;3、申报城市所在省、自治区已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的,需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三)申报程序1、申报城市向所在省、自治区林业厅(局)提出创建申请;2、申报城市所在省、自治区林业厅(局)对申报城市进行初审,根据初审结果,向国家林业局提出推荐申请报告;3、申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的城市需向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由所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报;4、直辖市直接向国家林业局申报。
(四)申报材料申报材料通过书面和网上两种方式同时上报,具体包括:1、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推荐报告;2、申报城市人民政府的申请报告;3、申报城市开展城市森林建设的工作报告。
(五)申报批复国家林业局创森办对申报城市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派工作组全面了解申报城市的创建条件和工作基础,综合各方面情况后,正式向申报城市回复是否同意创建。
二、申报考核办法国家林业局创森办负责国家森林城市的考核和复查工作。
(一)申请条件创建城市申报时间和实施森林城市建设规划超过一年以上,且城市森林建设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向国家林业局创森办提出考核申请。
(二)申请材料1、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工作报告;2、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的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三个方面的逐项自查报告;3、城市森林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批准文件及实施情况的说明;4、反映近期城市森林覆盖率的卫星遥感分析数据;5、反映创建工作的图片介绍及不超过20分钟的影像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各项考核指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简解
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知识
1.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标准,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什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3.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有哪些?
(一)组织领导
(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绿化的方针、政策、法规;
(2)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组织机构健全,政策措施有力;
(3)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对全国有示范、推动作用;
(4)把城市森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资金有保障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二)管理制度
(1)认真编制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实施。
城市森林建设按照规划严格实施,能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
(2)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配套齐全,执法严格有效,无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破坏森林和树木事件,近三年没有发生破坏绿化成果案件;
(3)城市森林建设有长期稳固的科技支撑;
(4)城市森林建设工作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5)城市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图件齐备。
(三)森林建设
(1)综合指标
①编制实施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有具体的阶段发展目标和配套的建设工程。
②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切合实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景观优美;
③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④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城市周边、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功能分区和过渡区建有绿化隔离林带,树种选择、配置合理,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等效果显著;
⑤江、河、湖等城市水系网络的连通度高,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
发挥,水质近5年来不断改善;
⑥提倡绿化建设节水、节能,注重节约建设与管护成本。
(2)覆盖率
①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35%以上,北方城市达到25%以上;
②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③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
④积极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
(3)森林生态网络
①连接重点生态区的骨干河流、道路的绿化带达到一定宽度,建有贯通性的城市森林生态廊道;
②江、河、湖、海等水体沿岸注重自然生态保护,水岸绿化率达80%以上。
在不影响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形成城市特有的风光带;
③公路、铁路等道路绿化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绿化率达80%以上,形成绿色通道网络;
④城市郊区农田林网建设按照国家要求达标。
(4)森林健康
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区及重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保育;
②城市森林建设树种丰富,森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植物生长和群落发育正常,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
③城市森林的自然度应不低于0.5;
④注重绿地土壤环境改善与保护,城市绿地和各类露土地表覆盖措施到位,绿地地表不露土;
⑤科学栽植、管护树木。
对大树移植严格管理,做到全株移植。
(5)公共休闲
①建成区内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米有休闲绿地;
②城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旅游休闲场所,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需求。
(6)生态文化
①生态科普宣传设施完善,建有2处以上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
②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0%以上;
③广泛开展城市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并建有各类纪念林基地。
④每年举办各类生态科普活动3次以上;
⑤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民知晓率达90%以上,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支持率达80%以上;
⑥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严格规范,措施到位。
(6)乡村绿化
①采取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等多种模式开展乡村绿化,近5年来乡村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②郊区观光、采摘、休闲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等特色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四)考核检查
(1)森林城市建设是对这个城市市域范围进行的城乡一体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城市所辖的区市县均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考核范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城市可限市区和郊区);
(2)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后,对城市所辖的区市县不再另外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3)国家林业局对“国家森林城市”进行动态考核,在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3年后组织专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将提出警告,5年后复查仍不合格,取消其“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4.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名词解释:
(1)森林覆盖率:是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森林面积与
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面积是指城市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
(3)建成区绿地率: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园林绿地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百分比。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在城市建成区的公共绿地面积与相应范围城市人口之比。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主要绿化标准为绿化覆盖率>40%,人均绿地面积40—6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平方米。
(5)乡土树种:指本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
根据城市绿化的特点,对于一些引种期长、生长良好、已经经过本地区极端温度等环境条件考验,达到引种成功标准的树种,也可以作为乡土树种使用。
(6)城市森林自然度:是对区域内森林资源接近地带性顶级群落(或原生乡土植物群落)的测度,可用公式表示为:(i=Ⅰ,Ⅱ……Ⅴ)
式中:N为区域森林自然度;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面积;为区域内自然度等级为i的森林资源权重。
一般根据森林群落类型或种群结构特征位于次生演替
中的阶段划分等级。
(7)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的划分以秦岭淮河界线。
5.国家森林城市采取什么方式评审验收?
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六种方法评审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