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实验报告参考内容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
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
通常,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百万倍,用于观察超微结构,即小于0.2µm、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清的结构,又称“亚显微结构”。
成像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分为三种情况:吸收像:当电子射到质量、密度大的样品时,主要的成相作用是散射作用。
样品上质量厚度大的地方对电子的散射角大,通过的电子较少,像的亮度较暗。
早期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都是基于这种原理。
衍射像:电子束被样品衍射后,样品不同位置的衍射波振幅分布对应于样品中晶体各部分不同的衍射能力,当出现晶体缺陷时,缺陷部分的衍射能力与完整区域不同,从而使衍射钵的振幅分布不均匀,反映出晶体缺陷的分布。
相位像:当样品薄至100Å以下时,电子可以传过样品,波的振幅变化可以忽略,成像来自于相位的变化。
组件电子枪:发射电子,由阴极、栅极、阳极组成。
阴极管发射的电子通过栅极上的小孔形成射线束,经阳极电压加速后射向聚光镜,起到对电子束加速、加压的作用。
聚光镜:将电子束聚集,可用已控制照明强度和孔径角。
样品室:放置待观察的样品,并装有倾转台,用以改变试样的角度,还有装配加热、冷却等设备。
物镜:为放大率很高的短距透镜,作用是放大电子像。
物镜是决定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能力和成像质量的关键。
中间镜:为可变倍的弱透镜,作用是对电子像进行二次放大。
通过调节中间镜的电流,可选择物体的像或电子衍射图来进行放大。
透射镜:为高倍的强透镜,用来放大中间像后在荧光屏上成像。
此外还有二级真空泵来对样品室抽真空、照相装置用以记录影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构包括两大部分:主体部分为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观察照相室;辅助部分为真空系统和电气系统。
材料电镜扫描透射分析实验报告范文透射电镜实验报告范文

材料电镜扫描透射分析实验报告范文透射电镜实验报告范文实验一材料的电镜(扫描透射)分析扫描电镜一实验目的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掌握扫描电镜样品的准备与制备方法3了解扫描电镜图片的分析与描述方法二扫描电镜结构与原理(一)结构1.镜筒镜筒包括电子枪、聚光镜、物镜及扫描系统。
其作用是产生很细的电子束(直径约几个nm),并且使该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激发出各种信号。
2.电子信号的收集与处理系统在样品室中,扫描电子束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后产生多种信号,其中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某射线、吸收电子、俄歇(Auger)电子等。
在上述信号中,最主要的是二次电子,它是被入射电子所激发出来的样品原子中的外层电子,产生于样品表面以下几nm至几十nm的区域,其产生率主要取决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
通常所说的扫描电镜像指的就是二次电子像,它是研究样品表面形貌的最有用的电子信号。
检测二次电子的检测器(图15(2)的探头是一个闪烁体,当电子打到闪烁体上时,1就在其中产生光,这种光被光导管传送到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即被转变成电流信号,再经前置放大及视频放大,电流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
3.电子信号的显示与记录系统扫描电镜的图象显示在阴极射线管(显像管)上,并由照相机拍照记录。
显像管有两个,一个用来观察,分辨率较低,是长余辉的管子;另一个用来照相记录,分辨率较高,是短余辉的管子。
4.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扫描电镜的真空系统由机械泵与油扩散泵组成,其作用是使镜筒内达到10(4~10(5托的真空度。
电源系统供给各部件所需的特定的电源。
(二)工作原理从电子枪阴极发出的直径20(m~30(m的电子束,受到阴阳极之间加速电压的作用,射向镜筒,经过聚光镜及物镜的会聚作用,缩小成直径约几毫微米的电子探针。
在物镜上部的扫描线圈的作用下,电子探针在样品表面作光栅状扫描并且激发出多种电子信号。
这些电子信号被相应的检测器检测,经过放大、转换,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上并且调制显像管的亮度。
光的透射实验报告单

光的透射实验报告单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光的透射现象,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观察透射对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的影响。
2. 实验器材- 光源:白炽灯或激光器- 透明介质:玻璃板、水、油等- 光屏- 实验台- 尺子- 透明直尺3.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并将光源放置于实验台上。
2. 在光源的正前方放置透明介质,如玻璃板。
3. 在透明介质的一侧放置光屏,以接收透射光线。
4. 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其能够清晰观察到透射光线。
5. 测量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并记录下来。
6. 更换不同介质,如水、油等,重复步骤4和步骤5。
7. 观察不同介质对透射光线的影响,并记录下相关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对透射光线的弯曲程度有影响。
-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导致透射光线的弯曲程度不同。
- 透明介质的厚度也会影响透射光线的弯曲程度。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光的透射现象,并研究了透明介质的折射对透射光线路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折射率和介质厚度会改变透射光的路径。
这一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于光学器件和光通信等领域。
6. 实验改进为了进一步改进实验,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使用更多不同介质进行实验,扩大实验数据的范围。
- 考虑引入光的频率和波长的因素,研究它们对透射现象的影响。
- 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以提供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7. 参考文献(列出在实验中参考或引用到的文献列表)。
声波透射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声波透射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分析其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验证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声波透射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学参数变化来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方法。
当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遇到缺陷(如裂缝、孔洞等)时,会发生透射、反射和散射现象。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混凝土内部的缺陷情况。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混凝土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 实验设备:- 超声波检测仪- 发射换能器- 接收换能器- 测量尺-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混凝土试块切割成100mm×100mm×100mm的标准尺寸。
2. 安装声测管:在混凝土试块的两个相对侧面各安装一个声测管,声测管内插入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
3. 发射与接收超声波:开启超声波检测仪,将发射换能器置于声测管内,向混凝土试块发射超声波;同时,将接收换能器置于另一声测管内,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4. 测量声学参数:记录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波幅和频率等参数。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混凝土内部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混凝土试块内部存在一个直径约为10mm的孔洞,位于试块中心。
- 通过声波透射法检测,发现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波幅减小,频率降低。
2. 结果分析:- 孔洞处的声波传播时间延长,说明超声波在孔洞处发生了散射和绕射,导致传播路径变长。
- 波幅减小和频率降低,说明孔洞处的声波能量发生了衰减。
- 根据声学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出孔洞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六、实验结论1. 声波透射法在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中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地检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
投射实验报告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LiNi0.5Mn1.5O4图像显微分析一、实验目的1、练习并熟悉T12电镜操作规程2、熟悉透射电镜中的质厚衬度、衍射衬度以及相位衬度的区别与产生原因。
3、学习高分辨与衍射图的标定以及进行EDX分析。
4、学习拍摄低倍形貌像、电子衍射图像和HRTEM图像以及EDX图片拍摄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500字以内)1. 简述电子衍射、TEM中的几种衬度原理(质厚衬度、衍射衬度和相位衬度)的基本原理质厚衬度:是指一种由散射吸收衬度,散射物不同部位对入射电子的散射吸收程度有差异而引起的衬度。
它与散射物不同部位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有关。
非晶样品透射电子显微图像衬度是由于样品不同微区间存在的原子序数或厚度的差异而形成的,即质量厚度衬度。
质量厚度数值较大的,对电子的吸收散射作用强,使电子散射到光栏以外的要多,对应较暗的衬度。
质量厚度数值小的,对应较亮的衬度。
衍射衬度:晶体试样在进行TEM电镜观察时,由于各处晶体取向不同和(或)晶体结构不同,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程度不同,使得对应试样下表面处有不同的衍射效果,从而在下表面形成一个随位置而异的衍射振幅分布,这样形成的衬度,称为衍射衬度。
这种衬度对晶体结构和取向十分敏感,当试样中某处含有晶体缺陷时,意味着该处相对于周围完整晶体发生了微小的取向变化,导致了缺陷处和周围完整晶体具有不同的衍射条件,将缺陷显示出来。
相位衬度:利用电子束在试样出口表面相位不一致而转换成强度差所形成的衬度。
2. 样品信息:指出LiNi0.5Mn1.5O4的晶体结构、<110>带轴的二维结构本实验所用样品为计量比LiNi0.5Mn1.5O4的一种有序型的尖晶石结构,属于Pd3m空间群,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LiNi0.5Mn1.5O4的晶体结构绿色小球代表Li,占据8a四面体中心位置;紫色小球和灰色混合小球代表Ni或Mn,占据16d八面体中心位置;红色小球代表O,占据32e位。
透射实验报告参考内容

实验3——TEM结构及组织观察一、实验内容(5’)1 学习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3 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二、实验目的及要求(5’)1 熟悉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3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规程4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三、实验仪器设备(5’)1 透射电子显微镜(型号:)2 离子减薄仪,电火花切割机3 真空镀碳膜仪,AC纸4 超声波清洗仪,电吹风5 试样四、实验原理(10’)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短波长的电子束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成像,并与特定的机械装置、电子和高真空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现代化大型精密电子光学仪器。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特点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是一种电子束透过样品而直接成像的电镜。
使用短波长的入射电子束与样品作用后产生的透射电子(主要是散射电子)为信号,通过电磁透镜将其聚焦成像,并经过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反映结构信息的电子图像。
透射电镜的特点是分辨率高,已接近或达到仪器的理论极限分辨率(点分辨率0.2~0.3nm,晶格分辨率0.1~0.2 nm);放大倍率高,变换范围大,可从几百倍到数十万倍(最高已达80万倍);图像为二维结构平面图像,可以观察非常薄的样品(样品厚度为50 nm左右);样品制备的超薄切片为主,操作比较复杂。
透射电镜适用于样品内部显微结构及样品外形(状)的观察,也可进行纳米样品粒径大小的测定。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尽管近年来商品电镜的型号繁多,高性能多用途的透射电镜不断出现,但总体说来,透射电镜一般由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此外,还包括一些附加的仪器和部件、软件等。
(1)电子光学系统:此系统包括电子枪,即电子发射源。
电子枪系由阴极、栅极、阳极3个电极组成的静电系统,经50~120 KV的电压加速,成为高速电子流投向聚光镜。
透射比检测报告

透射比检测报告
透射比检测报告是一份记录了关于透射比测试结果的文件。
透射比是指光线穿过某种材料或物体后的透过量与入射量之比。
以下是一份透射比检测报告可能包含的内容:
1. 检测对象:明确被检测的样品或材料的详细信息,如名称、型号、批次等。
2. 检测方法:描述用于测量透射比的具体方法和仪器。
3. 检测标准:列出所依据的相关标准或规范。
4. 检测结果:给出透射比的具体数值或范围。
5. 数据分析:可能包括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例如与标准值的比较,或者对不同样品或条件下的透射比进行比较。
6. 结论:总结检测结果,判断样品或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7. 签名和日期:检测报告通常由负责检测的人员签名,并注明报告的日期。
透射比检测报告的目的是提供有关样品或材料透射性能的客观数据和结论,以便相关人员做出决策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的报告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光学仪器、材料科学、建筑采光等。
心理透射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心理透射分析,又称投射测验,是一种心理评估技术,通过被试者在无明确指导或限制的情况下对模糊刺激的反应来揭示其潜意识心理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心理透射分析,探讨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心理透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3. 分析心理透射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1)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2)实验指导语:向被试者说明实验目的、程序和要求。
2. 实验程序(1)实验分组:将参与实验的被试者随机分为若干小组。
(2)实验指导:向被试者说明实验目的、程序和要求,并发放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
(3)测试实施:被试者按照指导语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不得相互交流。
(4)数据收集:收集被试者的测试结果,包括答案和反应时间等。
3. 实验步骤(1)向被试者说明实验目的、程序和要求。
(2)发放心理透射分析测试题,并要求被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收集被试者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4)根据被试者的测试结果,分析其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共收集有效数据100份,其中男性50人,女性50人。
通过对被试者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被试者在心理透射分析测试中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特征,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被试者在心理透射分析测试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3)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 结果分析(1)心理透射分析测试结果与被试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心理透射分析在揭示个体潜意识心理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2)心理透射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探索个体潜意识心理状态,揭示心理问题的根源。
TEM 实验报告2024

引言本文是关于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的报告,主要介绍了使用TEM仪器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TEM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探索TEM在研究材料结构和属性方面的潜力。
概述TEM是一种通过透射电子束来观察材料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显微镜。
它利用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电子束与样品相互作用的特点,通过收集被透射电子打散的信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并对材料结构进行分析。
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TEM对一种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正文1. 实验准备1.1 选择合适的样品:TEM可以观察金属、陶瓷、生物材料等多种材料的微观结构,我们在本次实验中选择了一种具有典型结构的纳米材料作为观察对象。
1.2 制备样品:为了得到高质量的TEM图像,我们需要制备薄而透明的样品。
通常,可以通过机械切割、电子刻蚀等方法来制备样品。
1.3 处理样品:为了降低图像中的辐射损伤和噪音等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特殊的染料来增强样品的对比度。
2. TEM操作2.1 样品加载: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TEM的样品架上,并确保样品位置准确。
TEM通常需要进行真空操作,以减少氧气和水蒸汽等对电子束的干扰。
2.2 电子束对准:通过调节TEM仪器的参数,如电子束聚焦、缺陷消除和光学系统对仪器进行调试,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2.3 图像获取:通过控制电子束的扫描和探测器的运行,将透射电子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记录成数字图像。
3. TEM数据分析3.1 图像处理:对于获取的TEM图像,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以去除噪音、增强对比度和调整亮度。
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这些操作。
3.2 纳米颗粒分析:通过对TEM图像中纳米颗粒的计数、尺寸测量和形状分析等,可以获得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结构形态等信息。
3.3 晶体学分析:通过对TEM图像中的晶体衍射环和棱柱面的分析,可以得到晶体的晶格参数、晶体学分类和结构定量等信息。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透射电镜实验报告引言:透射电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它能够通过电子束的透射来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
本实验旨在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样品的晶体结构,并探索不同条件下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性能。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选择了一块金属样品进行实验。
将样品切割成薄片,并在透射电镜样品台上固定。
然后,我们调整透射电镜的电压和电流,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接下来,我们调整透射电镜的对焦,确保电子束能够准确地通过样品。
最后,我们使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像。
实验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我们得到了一幅清晰的图像。
图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属样品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呈现出规律的排列,每个晶体单元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似的尺寸。
这些晶体单元组成了整个金属样品的结构。
进一步观察图像,我们发现晶体结构中存在着一些缺陷。
这些缺陷可能是晶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的位置偏离了理想的排列位置,导致晶体结构的不完整。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讨论与分析:透射电镜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
通过透射电镜,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的晶体结构,并研究其中的缺陷。
这对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透射电镜的性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例如,透射电镜的电压和电流对于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调整电压和电流可以使得图像更加清晰,从而更好地观察样品的结构。
此外,透射电镜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他材料的微观结构,如生物样品和纳米材料等。
通过透射电镜的应用,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结论:透射电镜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工具,它能够帮助科学家们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
通过透射电镜的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缺陷。
透射电镜的性能受到电压和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透射电镜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金属样品,还可以用于研究其他材料的微观结构。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透射电镜是一种能够观察样品内部结构的高级显微镜,它利用电子束的透射来形成样品的显微图像。
透射电镜实验是现代生物学、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手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
本实验旨在通过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观察,了解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掌握透射电镜实验的基本技能。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制备的关键是要将样品切割成极薄的切片,以便电子束能够透射样品并形成清晰的显微图像。
2. 透射电镜的准备,接下来,我们需要对透射电镜进行准备。
首先打开透射电镜的主电源,等待其预热。
然后安装样品架,并调整透射电镜的对焦和放大倍数,以确保能够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
3. 样品观察,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到透射电镜的样品架上,调整透射电镜的参数,如加速电压和聚焦,然后通过电子束对样品进行观察。
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对比度和亮度,以获得清晰的显微图像。
4. 数据分析,观察完样品后,我们需要对获得的显微图像进行分析。
通过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我们可以了解样品的成分、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等信息,并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我们成功获得了样品的显微图像,并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我们观察到样品中的颗粒分布情况,以及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显微图像,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微观结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实验总结:透射电镜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手段,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透射电镜的操作方法和样品制备技巧,并成功获得了样品的显微图像。
透射电镜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样品的方式,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到此结束。
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
的应用。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块金属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
首先,我们用金刚石刀将样品割成
非常薄的薄片,通常厚度在50纳米以下。
然后我们将薄片放在转移网上,并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使得样品中的非结晶区域能够产生足够的对比度,便于观察。
最后,我们将转移网装到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开始观察。
透射电子显微镜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束高速电子通过样品,然后观察透射的电子形
成的衍射图案。
电子束是通过一系列电磁透镜,这些透镜对电子进行聚焦和放大,将电子
束的直径缩小到纳米级别。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会与样品中的原子和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这就导致了电子束的散射,从而产生了衍射图案。
通过观察样品的衍射图案,我们可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晶面取向和晶界等信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衍射图案表明样品呈现出面心立方结构,这与金属的晶体结
构相符合。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点阵缺陷和晶界,这些对于了解样品的缺陷和微观
结构也非常有帮助。
总之,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材料的微观结
构和性质。
通过观察和分析样品的衍射图案,我们可以获取关键的信息,为材料科学和工
程学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声波透射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声波透射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声波透射法检测混凝土桩身完整性的技术。
3. 通过实验,分析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评估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
二、实验原理声波透射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测量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分析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缺陷时,声波会发生反射、折射和绕射等现象,导致声波传播时间延长、波幅减小和波形畸变。
通过对比不同位置的声学参数,可以判断桩身混凝土的缺陷位置、范围和程度。
三、实验设备1. 超声检测仪2. 超声波发射及接收换能器(探头)3. 预埋测管4. 换能器标高控制绞车5. 数据处理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超声波发射及接收换能器分别安装在预埋测管中,连接好超声检测仪和数据处理计算机。
2. 实验检测:按照设计好的检测路线,逐点检测声波穿过桩身各横截面的声学参数。
3. 数据采集:记录每个检测点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
4.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声学参数输入数据处理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结果分析:根据声学参数的变化,判断桩身混凝土的缺陷位置、范围和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共检测了50个点,每个点采集了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
2. 数据分析:根据声学参数的变化,发现桩身混凝土存在缺陷。
具体分析如下:(1)声时分析:部分检测点的声时明显大于其他点,说明这些点存在缺陷。
(2)频率分析:部分检测点的频率低于其他点,表明这些点存在缺陷。
(3)波幅衰减分析:部分检测点的波幅衰减较大,说明这些点存在缺陷。
3. 缺陷判断:根据声学参数的变化,确定桩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其中,缺陷位置主要集中在桩身底部,范围为0.5m,程度较轻。
六、实验结论1. 声波透射法是一种有效的混凝土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2. 通过实验,验证了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透射电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来观察物质内部结构的仪器,它能够提供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分辨率。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观察,了解其内部微观结构,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准备了样品,并将其放入透射电镜中进行观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样品的表面光滑,但在高倍放大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结构。
通过调整透射电镜的参数,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样品内部的晶格结构和微观形貌。
这些观察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对样品内部结构的深入理解。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样品的晶格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与其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通过对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关于样品内部结构的一些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进一步研究样品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观察样品的晶格结构外,我们还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通过透射电镜的高分辨率成像能力,我们清晰地观察到了样品表面的微观特征,这些特征对于样品的性能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微观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样品的表面性质,并为其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综合以上观察结果和分析,我们对样品的内部结构和微观形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透射电镜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研究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性质,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的来说,透射电镜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通过对样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对其内部结构和微观形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观察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样品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材料的微观世界。
透射电镜实验的成功举行,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挑战,也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光电透射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电透射原理及其应用。
2. 掌握光电透射实验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光电透射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原理光电透射原理是指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表面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使得电子从物体表面逸出,产生光电子。
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的频率有关,当光的频率高于某一特定值(称为截止频率)时,光电子才会被激发出来。
本实验采用光电管作为光电探测器,通过改变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研究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三、实验仪器1. 光电管2. 激光器3.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4. 频率计5. 电流表6. 直流电源7. 滤光片8. 光阑9. 镜子10. 光电效应数据采集系统四、实验步骤1. 将光电管安装到光电效应实验装置上,确保光电管的光电面朝向激光器。
2. 调节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使光电管在正常工作状态。
3. 打开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初始电流值。
4. 改变激光器的频率,分别设置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记录每次实验的电流值。
5. 在不同频率下,分别增加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记录每次实验的电流值。
6. 使用滤光片改变光的波长,重复步骤4和5。
7. 在不同频率下,使用光阑调节光的强度,重复步骤4和5。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对光电效应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电流几乎为零,表明光电效应不明显;当光的频率逐渐升高并超过截止频率时,电流逐渐增大,说明光电效应增强。
2. 光强对光电效应的影响在相同频率下,随着光强的增加,电流也随之增大。
这说明光电效应的强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3. 波长对光电效应的影响通过使用滤光片改变光的波长,实验发现,当波长增加时,截止频率也随之增加,表明光电效应的强度与光的波长有关。
六、实验结论1. 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的频率有关,当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光电效应明显。
2. 光电效应的强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3. 光电效应的强度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长,截止频率越高。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调整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避免光电管过热。
教室光透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传播规律,验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探究教室窗户玻璃对光的透射特性。
3. 分析教室内部光线分布情况,为教室照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器材1. 纱窗(若干)2. 黑纸(若干)3. 灯泡(1个)4. 灯座(1个)5. 导线(若干)6. 直尺(1把)7. 计时器(1个)8. 教室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纱窗、黑纸、灯泡、灯座、导线等安装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将灯泡安装在灯座上,接通电源,使灯泡发光。
3. 将纱窗挂在教室窗户上,关闭教室窗帘,确保室内光线充足。
4. 用直尺测量窗户玻璃的尺寸,记录数据。
5. 将黑纸贴在窗户玻璃上,模拟不同透光率的情况。
6. 观察并记录不同透光率下,室内光线分布情况及亮度变化。
7.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窗户玻璃尺寸、黑纸透光率、室内光线亮度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窗户玻璃对光的透射具有以下特性:(1)当窗户玻璃的透光率为100%时,室内光线充足,亮度较高。
(2)当窗户玻璃的透光率降低时,室内光线逐渐变暗,亮度降低。
(3)当窗户玻璃的透光率接近0%时,室内光线接近黑暗。
2.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窗户玻璃对光的透射具有选择性,不同透光率的玻璃对光线的透射效果不同。
(2)窗户玻璃的透光率与室内光线亮度呈正相关关系,透光率越高,室内光线越亮。
(3)在教室照明设计中,应根据教室面积、窗户尺寸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窗户玻璃透光率,以实现教室内部光线分布均匀、亮度适宜。
五、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若窗户玻璃的透光率过高,可能导致室内光线过强,影响学生视力;若透光率过低,可能导致室内光线过暗,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室照明设计中,应合理选择窗户玻璃的透光率。
2. 实验过程中,若窗户玻璃表面存在污渍或灰尘,会降低透光率,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在实验前应对窗户玻璃进行清洁处理。
3. 实验过程中,若教室内部存在反光物体,如镜子、玻璃等,会对光线产生反射,影响室内光线分布。
空气中的光的透射实验

辅助工具:三脚架或支架
安全防护:护目镜或面罩
搭建实验装置
准备实验材料:激光笔、透明塑料片、白纸、尺子
组装实验装置:将透明塑料片放在白纸上,用尺子调整位置,使激光笔发出的光能够通过透明塑料片照射到白纸上
调整激光笔位置:将激光笔放在透明塑料片一侧,调整激光笔角度,使激光笔发出的光能够垂直照射到透明塑料片上
色散率:介质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能力不同,影响光的颜色分布
实验结果的物理意义
光的散射:光在空气中的散射现象
光的吸收:光在空气中的吸收率
光的折射: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度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步骤
PART 03
准器:白纸或屏幕
测量工具:尺子或卡尺
透射介质:透明塑料片或玻璃片
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被反射回去
光的吸收: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能被物体吸收
介质对光的影响因素
折射率: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影响光的传播方向
吸收率:介质对光的吸收能力,影响光的强度
散射率:介质对光的散射能力,影响光的传播路径
空气中的光的透射实验
汇报人:XX
目录
01
实验目的
02
实验原理
03
实验步骤
04
实验结果分析
05
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
PART 01
了解光的透射现象
光的透射现象:光通过透明物体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的透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笔、透明玻璃板、白纸、尺子等
实验步骤:用激光笔照射透明玻璃板,观察光的透射和反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玻璃透射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仪器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玻璃作为光学仪器的核心材料之一,其透射性能对光学仪器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探究玻璃的透射性能,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的透射率,分析了玻璃的透射特性。
二、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波长光的透射率;2. 分析玻璃的透射特性;3. 为光学仪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透射光谱仪对玻璃样品进行测量,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的透射率,可以得到玻璃样品的透射光谱。
根据透射光谱,可以分析玻璃的透射特性,如截止波长、透射峰、透射率等。
四、实验器材1. 透射光谱仪;2. 玻璃样品;3. 比色皿;4. 紫外可见光光源;5. 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
五、实验步骤1. 将玻璃样品放入比色皿中,调整仪器至最佳工作状态;2. 选择待测波长光,调整光源强度,使透射光谱仪能够稳定地测量;3. 逐个测量不同波长光的透射率,记录数据;4.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制透射光谱图;5. 分析透射光谱图,得出实验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透射光谱图:如图1所示,为玻璃样品的透射光谱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样品在紫外光区域有较强的透射,而在可见光区域透射率逐渐降低,在近红外光区域透射率接近于0。
2. 透射特性分析:(1)截止波长:根据实验结果,玻璃样品的截止波长约为330nm,说明玻璃在紫外光区域具有良好的透射性能。
(2)透射峰:在可见光区域,玻璃样品的透射率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值,峰值波长约为590nm,说明玻璃在此波长处具有较好的透射性能。
(3)透射率:从透射光谱图可以看出,玻璃样品的透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与玻璃的能带结构有关。
3. 实验结论:(1)玻璃样品在紫外光区域具有良好的透射性能,适用于紫外光应用领域。
(2)玻璃样品在可见光区域具有较好的透射性能,适用于可见光应用领域。
(3)玻璃样品在近红外光区域透射率接近于0,不适用于近红外光应用领域。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

透射电镜实验报告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报告宋林MF1522012 光学工程一、TEM 基本成像原理衍射像:在弹性散射情况下,根据德布罗意提出的物质波概念,考虑电子作为一种波,受到晶体的散射。
由于晶体中的晶格具有周期性排列结构,对于电子可以把它看做三维光栅,电子波受到光栅的调制,各个晶格散射的电子波发生干涉现象,使合成电子波的强度角分布受到调制,形成衍射。
从衍射图的强度测量可得出原子相对位臵的信息。
如果衍射束的能量远小于入射电子束的能量,即可应用运动学理论活一次散射近似。
这时,衍射波振幅作为空间角分布的函数就是试样部电场电势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在透射电镜中,电子束通过物镜会在其后焦面上形成晶体的衍射花样。
电镜具体成像可以通过改变中间镜以及物镜光阑的大小和位臵来调整。
当中间镜的物面与物镜的后焦面重合时,荧光屏上就会得到两次放大了的电子衍射图。
衍衬像:晶体试样在进行电镜观察时,由于各处晶体取向不同或晶体结构不同,满足Bragg 条件的程度不同,使得对应试样下表面处有不同的衍射效果,从而在下表面形成一个随位臵而异的衍射振幅分布,这样形成的衬度,称为衍射衬度。
这种衬度对晶体结构和取向十分敏感,当试样中某处含有晶体缺陷时,意味着该处相对于周围完整晶体发生了微小的取向变化,导致了缺陷处和周围完整晶体具有不同的衍射条件,将缺陷显示出来。
可见,这种衬度对缺陷也是敏感的。
基于这一点,衍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晶体缺陷。
衍衬成像操作上可以产生明场像和暗场像。
利用物镜光阑挡住衍射束。
只让透射束参与成像所获得的图像称为明场像;利用物镜光阑挡住透射束和其他衍射束,只让其中某一束或多束衍射束参与成像所获得的图像称为暗场像;其中,利用枪倾斜旋钮将某一强衍射束方向的衍射斑点一道荧光屏中心,让物镜光阑挡住透射束和其他衍射束,只让一道荧光屏中心的衍射束通过并参与成像,可以形成中心暗场像。
近似考虑,忽略双光束成像条件下电子在试样中的吸收,明暗场像衬度是互补的。
光的透射实验

光的透射实验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特点。
通过光的透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的行为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光的透射实验的步骤及实验原理,并总结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光源:可以使用激光、白炽灯等作为光源。
激光具有单色性,能够提供单色的光线。
- 透明物体: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板、水等透明物体作为光的传播介质。
- 光屏:用于接收透射光并形成光斑。
2. 实验步骤接下来,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1:将光源放置在透明物体和光屏之间的一侧,并打开光源。
- 步骤2:将透明物体放置在光源和光屏之间的光路上。
- 步骤3:观察光屏上的光斑,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原理光的透射实验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
光传播的直线性是指光在介质中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当光通过透明物体时,根据介质的不同特性,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可能会发生变化。
光的透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正常透射和折射。
正常透射是指光线垂直入射于透明物体表面时,光线沿原方向通过透明物体。
折射是指光线斜向入射于透明物体表面时,光线在入射与介质表面时发生偏折。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在折射时的偏折角度与入射角度和介质折射率相关。
当光从一种介质过渡到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中时,光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现象在平面透明物体表面上产生光的偏折和折射。
4. 实验观察与结论通过光的透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当光线垂直入射于透明物体表面时,光线沿原方向通过透明物体,形成正常透射的光斑。
- 当光线斜向入射于透明物体表面时,光线在入射与介质表面时发生偏折,形成折射的光斑。
- 光斑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透明物体的形状和光的入射角度。
根据实验观察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光线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光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和介质折射率相关。
- 光的透射现象可以解释透明物体的透明性和光的偏折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3——TEM结构及组织观察
一、实验内容(5’)
1 学习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
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3 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5’)
1 熟悉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熟悉塑料-碳二级复型及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3 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规程
4学会分析典型组织的图像
三、实验仪器设备(5’)
1 透射电子显微镜(型号:)
2 离子减薄仪,电火花切割机
3 真空镀碳膜仪,AC纸
4 超声波清洗仪,电吹风
5 试样
四、实验原理(10’)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短波长的电子束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成像,并与特定的机械装置、电子和高真空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现代化大型精密电子光学仪器。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和特点
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是一种电子束透过样品而直接成像的电镜。
使用短波长的入射电子束与样品作用后产生的透射电子(主要是散射电子)为信号,通过电磁透镜将其聚焦成像,并经过多级放大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反映结构信息的电子图像。
透射电镜的特点是分辨率高,已接近或达到仪器的理论极限分辨率(点分辨率0.2~0.3nm,晶格分辨率0.1~0.2 nm);放大倍率高,变换范围大,可从几百倍到数十万倍(最高已达80万倍);图像为二维结构平面图像,可以观
察非常薄的样品(样品厚度为50 nm左右);样品制备的超薄切片为主,操作比较复杂。
透射电镜适用于样品内部显微结构及样品外形(状)的观察,也可进行纳米样品粒径大小的测定。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尽管近年来商品电镜的型号繁多,高性能多用途的透射电镜不断出现,但总体说来,透射电镜一般由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电源及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此外,还包括一些附加的仪器和部件、软件等。
(1)电子光学系统:此系统包括电子枪,即电子发射源。
电子枪系由阴极、栅极、阳极3个电极组成的静电系统,经50~120 KV的电压加速,成为高速电子流投向聚光镜。
聚光镜的作用是将电子枪中射出的电子束聚焦,以最小的损耗递送到样品上。
样品室的作用是承载样品。
样品室还有一个气锁装置,使在更换样品后数秒钟内即可恢复至正常工作的真空状态。
物镜是电镜的关键部件,它决定了电镜的分辨能力,对成像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此外还有中间镜,结构和物镜类似,作用是将经物镜放大的电子像再作二级放大。
位于中间镜之下的投影镜,是一个高倍率强透镜。
此外就是成像的荧光屏和观察室以及照相装置。
(2)真空系统:电镜的镜筒空间部分是电子束的通道,不许有任何游离的气体存在,工作时必须要保持绝对真空。
真空系统通常包括机械泵、空气过滤器、油扩散泵及排气管道等部件。
(3)供电系统:高性能的电镜供电系统包括安全系统、总调压器、真空电源、透镜电源、高压电源及辅助电源系统。
(4)为保证电镜正常工作,要求电子光学系统应处于真空状态下。
电镜的真空度一般应保持在10-5Torr(1Torr=133.322Pa),这需要机械泵和油扩散泵两级串联才能得到保证。
目前的透射电镜增加一个离子泵以提高真空度,真空度可高达1.33×10-6Pa或更高。
(三)透射电镜试样制备
1 表面复型法:该法是用碳、硅或火棉胶液的薄膜将标本的表面拓印下来,再在透射电镜观察印在薄膜上的精细结构。
可采用塑料和碳复型等方式。
2 金属薄膜法:制备厚度在500nm以下的金属薄片,直接放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组织观察或电子衍射。
可采用机械、化学、离子减薄等方法制备。
五、实验实施步骤(10’)
1 开机
2 检测前准备
(1)合轴调整;(2)像散校正;(3)放大倍率校正;(4)相机常数校正;
(5)磁转角校正;(6)样品高度调整
3 工作条件的选择
(1)加速电压;(2)样品安装
4 观察和测定
(1)质厚衬度像;(2)选区电子衍射和微衍射;(3)衍射衬度明场像和暗场像;(4)弱束暗场像;(5)高分辨像;(6)会聚束电子衍射;(7)晶体点阵类型和点阵常数测定;(8)微小尺寸和形状的检测;(9)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10)X射线能谱分析
5 检测后仪器的检查和关机
取出样品,退出物镜光阑和选区光阑,调到低放大倍率,聚光镜散焦。
依次关灯丝电流、高压、主机和其它附件的电源。
盖上观察室护板,待15min后,关冷却水系统和稳压电源。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35’)
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特点
(根据实验介绍,要求画出透射电子显微镜简要的镜筒剖面示意图。
示意图示出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放大与电子衍射、明场与暗场的成像规律,此处可先行画出)
2 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此处带实验后写出)写出用双喷电解抛光法制备金属薄膜的步骤和方法。
(1)装置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电解冷却与循环部分,电解抛光减薄部分以及观察样品部分。
(2)样品制备过程
①电火花切割:从试样上切割下0.3mm薄片。
②在小冲床上将0.3mm薄片冲成直径为3mm的小试样。
③φ3mm薄片在水磨金相砂纸上磨薄到0.1~0.2mm。
④电解抛光减薄:把无锈、无油、厚度均匀、表面光滑、直径为3mm的样品放入样品夹具上。
⑤最后制成的样品。
⑥样品制成后应立即观察,暂时不观察的样品要妥善保存。
]
3 薄膜成像观察
(将样品分别在明场成像、衍射及暗场成像的操作与观察。
将明场、暗场像及电子衍射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写出。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步骤分别写出并作出相应的分析[(1)透射电镜图像底片按照质厚衬度、衍射衬度、相位衬度成像理论予以解释。
(2)电子衍射底片按照电子衍射基本理论进行标定和分析,确定晶体学取向关系或晶体结构。
(3)提供样品微区化学成分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
]
此处留出足够的空间)
七、实验思考题(20’)
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成像系统的构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2 如何测定透射电镜的分辨率与放大倍数?电镜的那些主要参数控制着分辨率与放大倍数?
八、实验讨论及总结(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