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5.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02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一、佛教中国化的条件和途径
佛教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传播主 体和传播客体等诸方面的因素。 体和传播客体等诸方面的因素。 (一)取决于佛教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弘法 动力 取决于中国社会政治、 (二)取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的制约和融摄
(一)佛教自身的理论优势和弘法动力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法华经》所说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 法华经》 于世,为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境界一语, 于世,为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境界一语,从文化本体论上指 出了宗教存在于世的价值和理由。 出了宗教存在于世的价值和理由。 正是基于佛教自身的开放、含容性质,所谓“中国化” 正是基于佛教自身的开放、含容性质,所谓“中国化”,就 是佛教在传教过程中“契时应机”的方式和结果。 是佛教在传教过程中“契时应机”的方式和结果。佛教的 性空”智慧和慈悲精神导致传播中的独特方法论──方便 “性空”智慧和慈悲精神导致传播中的独特方法论──方便 善巧。以真俗二谛的真理论和方法论为根据, 善巧。以真俗二谛的真理论和方法论为根据,出世殊胜的佛 法不离世间并体现在世间生活之中。 中国化” 法不离世间并体现在世间生活之中。这“中国化”就其适用 范围表现为: 范围表现为: 进入异质文化圈的“本土化” 进入异质文化圈的“本土化”。 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化” 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化”。 三根普被的“民义化” 三根普被的“民义化”。 超越的宗教理想和修证实践,必须适应众生的根机而随开方 超越的宗教理想和修证实践, 便之门,但滥用方便,也导致了日后佛法的变质。 便之门,但滥用方便,也导致了日后佛法的变质。故前者是 是源,后者是迹、是流。以二谛论观照中国佛教史, 本、是源,后者是迹、是流。以二谛论观照中国佛教史,究 竟与方便的人天之战, 竟与方便的人天之战,演出了中国佛教二千年的一幕幕悲喜 禅宗六祖慧能“悟则转法华,迷则法华转”一语, 剧。禅宗六祖慧能“悟则转法华,迷则法华转”一语,可视 为我们观察中国佛教史的一条主线。 为我们观察中国佛教史的一条主线。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5.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佛教创始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
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母亲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姨母抚育、出游感苦、夜别妻儿、夜渡凡尘、削发更衣、面壁静心、六年苦行、牧女献糜、树下静悟、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鹿苑传教、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佛化无恼、佛度猎人、驯服醉象、收比丘尼、不蓄金银、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双林灭度、佛光普照、佛教圣迹•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佛教中国化及其影响
佛教中国化及其影响游览过了三亚的南山,才感受到了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在南山随处可见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虔诚的人们。
当然,佛教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与它的中国化是分不开的。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
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在一起。
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就是所谓的佛教中国化。
从两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很到的发展。
在魏晋时期佛学与玄学合流。
由于玄学在魏晋时期的统治意识形态占主导,所以,佛学在这一时期得到大的发展。
东晋和南朝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提倡佛教的。
到梁武帝时达到了顶点。
梁武帝总结了政权动荡的原因后说:“建国君民,立教为首”,寻找适合其利益的意识形态。
梁武帝一面大力提倡儒家以维护纲纪,一面又著书立说,宣扬佛教。
据《梁书·本纪》记载,萧衍“笃信佛教,制《涅pán槃》、《大品》、《三慧》诸经,累数百卷,所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学,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
”主持编修了五千多卷译注经。
萧衍还三次舍身同泰寺,由群臣用重金赎回,把佛教抬到了与孔子同样的高度。
但是由于寺院经济的强大,削弱了封建国家控制的人口和土地,不利于封建统治,造成国库财富空虚。
封建国家也多次禁断佛教,限制其无限制发展,其中以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周世宗三次规模最大。
太武帝崇信道教,听了大臣崔浩的意见,严厉灭佛。
根据记载“后魏时,太武帝四征长安,以沙门多违佛律,群聚秽乱,乃诏有司,尽坑杀之,焚破佛像,长安僧徒,一时殊灭。
宗教学论文-佛教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
佛教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外来文化像佛教那样,既猛烈冲击着中国的本土文化,又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逐步被改造、被消化、被吸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及融合过程佛教就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
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中国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所谓佛教中国化,就是指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变成了中国的佛教。
佛教于西汉未由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发展约可分三个阶段:一就是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这就是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阶段;二就是隋唐阶段,这就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三就是宋元明清阶段,这就是佛教由盛而衰的时期。
而佛教可以融入中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就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意识形态,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精髓,巴蜀、岭南、东夷、西域等地域灵气,统统蕴含其中。
这种魅力独具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撷英掇华,与时俱进,具备了吞天吐日的气度与高屋建瓴的自信,不但从不排斥外来文化,反而能像海绵一样吸纳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承载包容胸怀,受惠于其自身的教理依据,在与中国本土文化不断冲突中互相融摄、交相争鸣中互补融合。
以至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就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就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
隋唐时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与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
这一外来文化的优秀基因终于成功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这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现象。
纵观世界文化传播历史,文化的传播无不伴随着文化集团的扩张与侵略,刚性的战争机器用野蛮杀戮为柔性的文化形态开拓生存领域就是一种常态。
而外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自由交融,互相借鉴,直至取得您中有我、我中有您的中国化成果,与平友好的氛围始终就是交汇环境的主流。
两种文化交流之广,影响之深,唯有佛教中国化这一现象。
古代佛教的传播与演化
古代佛教的传播与演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印度。
佛教的传播与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传承。
尤其是古代的佛教传播和演化,为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6世纪末,释迦牟尼在印度佛陀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佛教。
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和扩散,公元前4世纪,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有儒家、道家、墨家等多种思想文化流派。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佛教与中原文化发生了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佛教的演化和变革。
二、中国佛教的演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始于西汉时期,至唐朝时期达到鼎盛。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主要采用了翻译、传带、译经等方式。
在此基础上,佛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承。
在中国的佛教中,南北两宗最为著名。
南宗以禅宗为代表,重视内心体察和领悟;北宗以律宗为代表,重视戒律的遵守。
这些宗派的形成,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提供了广泛的场所和机遇。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还产生了圆光、天台、净土等流派,形成了多样化的佛教教义。
在唐朝时期,佛教达到了高峰,许多佛教名山和寺庙也在此时期兴盛。
佛教的传播和演化被视为中华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三、佛教中国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产生了众多的变化和离奇故事,比如永明经案、三论宗争论等。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化中,融合了中原文化的一些特点,从而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主要表现为“人离土殊”和“物去精华”的两个方面。
在中国的佛教传播和演化中,佛教吸收了许多中原文化的精华和特色。
比如佛教的禅宗就吸收了道家的秘法、阴阳思想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禅修法。
佛教还吸收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和思想,从而建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则。
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往往是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和交流相结合的。
佛教中国化的另一个方面,则是指佛教在传播和演化中,逐渐丧失了自己在印度的本土性,并吸收了中原文化的一些特点。
佛教中国化的启示
佛教中国化的启示对外汉语王奕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园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
他原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因亲眼目睹了世间生老病死等各种苦难,而毅然出家。
后在一颗菩提树下参悟真理,证成佛果。
一、佛教的传播和中国化过程佛教在西汉末年时从古印度传入中国。
其经过历朝历代演变,逐渐向中国本土化演变,并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过程被成为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阶段。
佛教传入之初,中国人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去理解和接受佛教,结果把它变成了神仙方术的一种。
魏晋时期,佛教又与玄学合流,形成“六家七宗”。
而“钟声有性”说和“顿悟成佛”思想,自南北朝后逐渐入主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佛学的主流。
第二个阶段是隋唐二代,这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
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出现了佛教诸宗派,如天台宗,净土宗,禅宗等。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第三个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这是佛教由盛转衰的阶段。
盛极反衰,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教能够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是因为中国文化本身的强大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厚德载物,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冲突中不断互补融合。
宋代之际它与儒教,道教融合,形成了一儒家为本位的三教合一的新阶段。
隋唐它与中国传统儒学,老庄等思想相互结合,产生了诸多新的佛教宗派,如最具特色的中国化佛教,禅宗。
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和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
这一外来文化的优秀终于成功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佛教的传入首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一、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现在我们先谈第一点,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我们知道佛教诞生在2500年前的印度,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大体上在2千年前方面进入了中国。
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说法,最常用的是两条史料,一个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的汉明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还有佛教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后65年,就东汉明帝的《永平求法》到现在已经2千多年了,有2千年历史了。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呢?我们刚才讲过,我们曾经引述过《法华经》里面的一段话,佛是为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也能开启佛的智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曾经有人在全国政协,当时赵朴初会长曾经请了一位离休干部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到全国政协去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他说佛教是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基督教是洋枪洋炮打进来,而伊斯兰教是做买卖买进来的,所以佛教是中国人请进来的这一个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需要佛教,而且重智慧、重解脱实践的那个出事情的佛教,恰恰能够弥补我们中国思想、中国宗教的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的宗教,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儒教与道教,我们看儒教的教主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叫,“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强调做人世间的工作,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的现实的伦理。
但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而思想的本质是在于它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他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一个无知不可知的世界。
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到哪一种世界,这在哲学上有很多很多种说法,所以死后的世界和人死后的存在,虽然是我们讲不清楚,但是恰恰是我们人所要探索的最终的神秘。
所以这个佛教它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用它的三世因果论圆满地解说了我们人从何来、死到何去,所以他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宗教、中国思想的不足。
这也就是佛教为什么在中国2千年发展历史中能够传播、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能弥补我们中国思想的不足,而且在2千年发展过程当中,佛教从一个外来的宗教最后成为一个中国的本土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历程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起源于印度,遍布于世界。
两汉时期,佛教思想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
佛教在中国几起几落,经历了一个不断地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中国化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是汉代时期。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这时期,佛教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以至于佛教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第二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此时佛教依附于玄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佛教般若学派“六家七宗”的出现,既是玄学影响的结果,也是佛学企图摆脱对玄学的依附而建立自己思想体系的尝试。
在这个时期,佛教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撞的开端。
第三个是隋唐时期。
佛教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政治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到此,隋唐佛教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宗派的形成,由此奠定了中国民族佛教的基本格局。
第四个是宋元明清时期。
中国化的佛学在由盛而衰中持续发展,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随着其自身理论精华逐渐被宋明理学所吸收而在理论上少有创新,陷入停滞。
但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
第五个是近代时期。
由于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冲击,佛教思想也无形中受到国外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
佛教部分理论成为沟通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外来思想的一个中间环节,而佛教复兴运动中出现的种种革新思潮,特别是“人间佛教”思想的出现,则为近现代佛学的发展注人了新的生机。
从佛教的中国化历程中,不难看出,任何事物想要得到继承与发展,就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佛教之所以在中国能长存至今,就是因为它跟上了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采用中国传统的格义方法来解释和翻译自己的经典,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使自己适合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土壤。
第三节佛教的中国化
34
三.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 部分
1、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2、佛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1)文学:佛经故事丰富了文学的题材、
体裁、典故、辞汇、表现方法、文体与语 言风格。 变文 目连戏
35
佛教词语:“自由”、“平等”,“绝 对”、“相对”、“有限”、“无限”世 界、刹那、
6
六道轮回
随着自己的善恶行为,一切众生永远升沉 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 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的转着,所以叫 轮回。
7
大足六道轮回
“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 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业 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 为转移
从里至外分四圈: 中心圈: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 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二圈:在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 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 道”、“饿鬼道”、“地狱道” 、“畜 生道” 。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 与中国化佛教
1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佛教的东传
1、佛教的产生: 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创始人:悉达多·乔
达摩 释迦牟尼悟到的真理是:世间一切都是因
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是空的。因此人 们对世间的一切都不必刻意追求。对一切 都无所追求、执着,就没有烦恼了。
2
缘起说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中心理论叫做“缘起 说”
莫使惹尘埃。 注意心性修养,摈弃世俗杂念,做到一尘
不染。 渐修成佛
31
惠能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 何处有尘埃?
32
自心就是佛,而自心的本相是空无一物的, 独立于自心之外的物质世界也是不存在的, 只要领悟到这一点就可以成佛,根本谈不 上世俗杂念的 影响,也用不着那样修行。
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的中国化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变成中国的佛教,称为“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于西汉末由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发展约可分三个阶段:一是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这是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阶段;二是隋唐阶段,这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三是宋元明清阶段,这是佛教由盛而衰的时期。
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6. 中国佛教的特点与印度佛教相比,简易性成了中国佛教的基本特征表现为: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佛性是人的本性,人人都具先天菩提智慧,因此又能觉悟本性而成佛,众生没有成佛,就是因为迷惑,一旦万念俱灰,真智显露,就明心见性,内外彻悟、见性成佛。
这派以慧能为代表,他把以心外佛变成了心内佛,把佛变成平常人。
②顿悟成佛,与渐悟相对:提出一念觉悟,刹那成佛,以禅宗为代表。
充分反映了中国佛教的简易。
③称名念佛:净土宗,提出:“称名念佛”的易行道。
实行称名念佛为外因,实想念佛、观想念佛为内因,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净土佛国。
7.佛教中国化的文化意义1.佛教文化融合中国文化2.中国文化吸纳外来文化3. 中国文化应有的包容性佛教中国化探因1. 在冲突中吸收融合任何一个外来宗教想要在新的地域传播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发生冲突,在冲突中互相排斥,吸收,融合。
才能形成最终的稳定形态。
佛教传入中国也不可避免的要经历这个阶段。
2. 普遍性但应该说,佛教的中国化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意义。
普遍意义即如上所说,事实上当佛教传入泰国,越南,日本等地,也不可避免地、适度地当地化了。
3. 特殊性佛教中国化的特殊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固有的强大包容力,中华民族有比较淡薄的宗教观念,而佛教传入时恰好又填补了我们古代哲学思想、性命修炼上的很多空白。
中国文化概论 浅析佛教中国化
浅析佛教中国化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其判教开宗上。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格义僧官制度判教开宗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支撑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
这其中,儒、道是由中国本土产生的,而佛教则是从国外输入的。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在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长期的中国化过程,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一、什么是“佛教中国化”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由于它的思想学说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原有的思想有巨大差异,所以,在其传入中国后,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就必须根据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际情况,在教义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传播方式、修行实践等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逐渐适应中国的国情。
事实上,佛教自传人中国以后,由于其学说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佛儒之间为了争夺在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展了长达近千年的争论。
在争论中,佛教为了争取在中国发展的机会,针对当时中国的情况对佛教义理、修行方式和政治价值取向都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最终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并推动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换言之,佛教这样一个从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直至隋唐时期繁荣的过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佛教中国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一一禅宗的出现,则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
简言之,“佛教中国化,就是佛教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和不断发展义理的过程。
”①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表现(一)佛教初传入华与译经格义“印度佛教传人中国的大致年代,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和汉初年之间,正是公元一世纪初叶前后。
”②而关于佛教初传人中国的确切时间,学术界存在着很多种说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查阅资料可以看到,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传入说”③据《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三国时期魏国鱼豢《魏略·西戎传》记载:“或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庐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佛教及其中国化
佛祖释迦牟尼
梦象受孕
七步莲花
姨母抚育
出游感苦
夜别妻儿
夜渡凡尘
面壁静心
六年苦行
牧女献糜
树下静悟
大悟成佛
鹿苑传教
佛陀说法
双林灭度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 1、四谛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苦谛:生、老、病、死、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五取蕴苦。 ❖ 集谛:讲招致人苦难的原因。 ❖ 灭谛:讲理想的无痛苦状态。 ❖ 道谛:讲实现佛教理想境界的手段和方法。 “五戒” :戒
五、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1、在世界观上,佛教讲世事无常,万法如幻;儒家主张“天 不变,道亦不变”。
2、在人生观上,佛教讲人生充满痛苦;儒家主张乐观豁达、 积极进取的精神。
3、在道德理想上,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追求寂然不动;儒家 主张成圣成贤。
4、在行为规范上,古代印度宗教流行乞食制,儒家视为好逸 恶劳;出家弃俗与孝敬父母;不拜王者与忠君思想。
关羽为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
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 动和节日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主要有和尚、 僧人、法师、住持、居士等。
居士,指受过“三皈依”和“五戒”, 是在家佛教徒
(二)佛教常用礼仪
合十,又称合掌,即左右合掌, 表示由衷的敬意,它是佛教徒最为 普通常用的礼节。
顶礼,即五体投地,为佛教徒拜 佛最尊敬的礼节。
❖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8年。
❖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 1982年。
2、佛教的旗帜或佛教的胸间,往往 有万字符,表示吉祥万德之意。
3、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 意寓佛之法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
佛教的中国化
六道轮回
随着自己的善恶行为,一切众生永远升沉 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六 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的转着,所以叫 轮回。
10
大足六道轮回
“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 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业 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 为转移
从里至外分四圈: 中心圈: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 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二圈:在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 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 道”、“饿鬼道”、“地狱道” 、“畜 生道” 。
涅槃意译为圆寂,是真无不圆,妄无不寂的意 思,涅槃即是佛教修行的人所证到的道果。
4
缘起说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中心理论叫做“缘起 说”
缘起说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 联系之中,并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其典型的表述形式为:“因此有彼,无此 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
诸佛因为觉悟了“缘起”均无实体,由因缘和合而生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寂静涅槃。 【三原则,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
名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 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 来终归幻灭;由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而灭, 处于瞬息万变的流转之中。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 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 幻象。
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僧肇《肇论》引
《中论》)(万物依因缘的聚合而成,故不能说“
有”;又依一定的缘而有生灭变化,故不能说“无
”。)
6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叫十二缘起。 ①无明 [无知,对四谛、缘起的道理无知] ②行[乃因无知无明而产生错误的身、语、意三业] ③识 [入胎、在胎、出胎后的识别] ④名色[识之所缘的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⑤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⑥触[反应] ⑦受[苦乐等感受] ⑧爱 [贪爱、欲望] ⑨取
10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10.佛教中国化进程
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印度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二是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新佛学。
佛教的中国化
1.汉代:佛教的方术(道教)化
佛教初传入中国,由于传入和翻译的佛经有限,时人对佛教缺乏认识,因此多数人以本国原有宗教思想来解释佛教。
汉代黄老方术思想盛行,所以人们就用其中的神仙思想来理解佛教,把佛教当作为黄老道术的一种,称佛教为“佛道”。
2.魏晋:佛教的玄学化与儒学化
魏晋玄学的兴起,在思想领域为佛学特别是般若(智慧)学的阐释所利用,因而表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倾向,但佛学又极力保持着佛教独立的地位。
同时,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也在交替的显现。
3.南北朝:佛教的普及与盛行北朝:
甘肃敦煌莫高窟(前秦)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是佛教艺术在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4.隋唐:佛教的宗派化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而继往开来的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其影响不仅深入中国各阶层,而且远播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开启各国佛教的灿烂新页。
禅宗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
而在慧能之后,禅宗才真正有着和其他派别不同的教义,自成一派。
慧能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慧能之后,禅宗又分五宗,将禅宗发扬光大,名扬海外。
隋唐佛教心性论的确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5宋元明清:佛教的由盛而衰
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化佛教地过程是怎样地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晋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5.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教中国化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佛教中国化交流座谈会,共同探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佛教自传入我国以来,历经千年,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中国化,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佛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一、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渊源佛教传入我国,始于东汉末年。
当时,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佛教与儒家思想的交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佛教强调“慈悲”、“因果”。
两者在伦理道德、人生哲学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2. 佛教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佛教强调“修行”、“解脱”。
两者在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支撑。
3. 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
我国古代民间信仰丰富多样,佛教传入后,与民间信仰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佛教文化。
4. 佛教与政治、经济的互动。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紧密相连。
佛教寺院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场所,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佛教中国化的现状与成就佛教中国化历经千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当今时代,佛教中国化呈现出以下特点:1. 佛教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佛教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佛教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弘扬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2. 佛教文化的创新发展。
佛教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品牌。
如佛教音乐、佛教艺术、佛教影视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佛教教育的发展。
佛教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佛学素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佛教人才。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西汉未年开始传入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主要流传的是,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5.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一、译文与宣讲方式中国化
中国的佛教学者在研究和讲说翻译过来的佛教经典时,为了便于理解,就用儒家和道家, 其中主要是老庄和玄学的名辞和术语,来比附佛教的名相概念。
这种简单而机械的对照、比附之法,对印度佛教经典发生歧解和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正是在这种歧解和误读之中,那些翻译过来的经典开始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了意义,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了实际的影响,并以此为接生术或嫁接术而真正地得以植根于中国。
尽管在东晋时期有道安这样的高僧大德对格义之学颇为不满,但还是阻止不了这种研读方法的广泛运用和推行;即便是在道安本人、其高足庐山东林寺的慧远以及罗什门下僧肇等人的著作中,都随处可见佛教思想与老庄玄理的相互融合、相互解释。
讲经说法是传教的常用方法。
要想将佛经上的教理让民众听得懂,就得利用他们熟悉和容易理解的语言、道理来加以比附说明。
这种方法在佛教史上叫做"格义"。
后赵佛图澄的弟子竺法雅精于儒道经史,在他向弟子、士大夫讲经时,常"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
"(《高僧传.竺法雅传》)佛教经典中常在教义概念、用语的前面加上数字,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此称"事数"。
竺法雅在讲经时为了听众易于明白,便运用当时人熟悉的儒、道典籍中的词语、道理去加以比附解释。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把"性空"、"真如"解释为"本无"、"道";把"五戒"比附为"五常"等。
这在当时和以后都是常见的现象。
佛图澄的另一个著名弟子道安,在著作中也常用格义。
他的弟子慧远善老庄,在讲经时常常借用老庄的词语进行解释。
据《高僧传.慧远传》记载,有一次慧远讲经,有人就"实相"(即"诸法实相")这个概念提出质询,他当即引用《庄子》加以说明,于是"惑者晓然"。
二、形成新学派和新诠释
南北朝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佛学研究空前盛行,伴随注疏讲经之风,以研究一部或几部佛经为中心的学派纷纷兴起。
在这当中最有影响的是涅槃学派、成实学派、地论学派、摄论学派、三论学派等。
实际上这些学派所研究的经论不是一、二部,一个人也不一定在一个学派,例如涅槃学者同时也往往是成实学者,成实学者也可能兼三论学者。
这里所说的学派,只是指某些人在对特定经论的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提出有代表性的看法。
涅槃学派是以竺道生(355-434)为代表。
东晋法显所译《泥洹经》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话。
竺道生据此提出,既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先天具有的可以成佛的心性功能、可能性),那么处在众生中的"一阐提"(信不具足,善根断绝的恶人)也有佛性,也能成佛。
类似说法在北凉昙无?所译《大涅槃经》虽有,但是此经当时尚未传到南方。
地论学派在北方,先后以洛阳和邺(在今河南安阳北)为中心。
此派所研讨的《十地经论》是印度世亲所著,中心是论释《华严经.十地品》,为唯识学派早期论书之一,由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译出。
摄论学派以研究南朝真谛译的印度无着所著《摄大乘论》和《转识论》为主,在阿梨耶识之上另立阿摩罗识(清净识、无垢识,即真如),为第九识。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的伦理人性学说占有重要地位。
或主张性善,或主张性恶,或主张善恶俱,由此探求成为贤圣的依据。
其中占正统地位的是孔孟以来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通过学习和道德修养使本性扩充发展,就可以成为贤圣。
对于人性的本源问题虽也有涉
及,如用"天"、"天命"或"元气"来加以说明,但理论过于简单朴素。
佛教的心性论是大乘佛教理论深化的产物。
中国佛教学者在论证心性问题时,不能不受到儒家人性论的影响,并反过来对儒家的人性论产生影响。
从上述心性学说中似乎可以看到儒家心性论的影子,涅槃学派和地论南派的心性清净论,相当于人性论中的性善论;地论北派的心性论相当于性恶论;摄论学派和《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与人性论中的性俱善恶论比较相近。
三、形成中国佛教宗派
佛教传入后经过五六百年的传播发展,在思想上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结合,在经济上建立了与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以土地经营为中心的寺院经济,从而为隋唐时期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提供了条件。
隋唐时期成立的主要佛教宗派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
这些佛教宗派除密宗情况稍有不同外,都是由中国僧人直接创立的,所奉经典中虽也有一部或几部汉译印度佛经,但最重要的是各宗创始人的著作。
其中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的民族特色最为鲜明,影响也大。
学派和宗派存在不同,学派只是由于研究同一种经典而形成,并不一定以某一种思想学术为纽带,判教也可能互有出入,更不一定有固定的经济利益,如成实论师、地论师等,率皆如此;宗派则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在判教方面有着严格的一致性,如果违背,则将不获认可, 甚乃逐出师门,如慧苑变五教为四教即遭到了澄观的批判,神会以神秀一派不能“单刀直入”而斥为“师承是傍”,智圆判《起信论》为圆教而为知礼归入“山外”。
四、对中国文学理论产生影响
佛教的中国化对中国的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主要是现量说,境界说和妙悟、神韵说。
所谓现量说,是清代王夫之用新因明中的现量、比量的论述所提出来的文学评论理论。
“因明”,“因”为理由,“明”为学问。
王氏说:“现者,有现在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为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
”他并以“长河落日圆”、“隔水问樵夫”的诗句为例,以说明作诗要即景会心。
所谓境界说,亦即意境说,是指性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境界”同样是一个佛教名词,如“了知境界,如幻如梦”,“我弃内证智,忘觉非境界”。
唐代王维提出诗有物境、情境、心境说,清代王国维则进一步提出境界说。
王氏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所谓妙悟、神韵说,前者源于严羽之《沧浪诗话》,后者则为清代王士祯提出。
其中妙悟说与佛教思想渊源最深。
明代胡应麟说:“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