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化(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1.3 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21张PPT)

1.3 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共21张PPT)


变化2 水
水气化 水凝固
状态变化

变化3
石蜡 石蜡融化成液体 形状、状态变化

变化4 玻璃
玻璃破碎
形状变化

变化5
食盐 食盐溶解加热后 又得到固体食盐
状态变化

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了变化。 特征: 没有生成新物质。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 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举例: 物质的三态间变化 形状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习目标
1.什么是物理变化 2.什么是化学变化 3.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引入
观察这两个变化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阅读并观察P15-16页,5个变 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活动一
变化前
变化时
变化后
有无新物 质生成
变化1 火柴梗 火柴梗被折断
形状变化
1.3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三、两类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2.联系:二者常常同时发生
四、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五、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的现象
反应进行时的现象
反应后的现象
课本P19-20页1-6题
气态石蜡
石蜡
燃烧
化学变化
水和二氧化 碳
1、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分别属于那种变化?为什么?(化学变化
打√)
A 玻璃破碎
√ B 牛奶变酸
C 铜器生锈

√ D 木柴燃烧
E 葡糖酿酒
√F 天然气燃烧

G 冰雪融化
√ H 燃放爆竹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课件1.3 物质的变化 (共19张ppt)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课件1.3  物质的变化 (共19张ppt)

课前阅读识记——了解文学常识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 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 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三年(838),由 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 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 排挤,潦倒终生。他的诗作,也有揭 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 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 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 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 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著有《李 义山诗集》。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辨形组词
①偶 隅偶 海然 隅 ③焦 樵焦 樵急 夫
②蔼 霭和 青蔼 霭 ④账 帐算 军账 帐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⑤廷 庭宫 边廷 庭
⑥练 炼练 锻习 炼
⑦篮 蓝竹 蓝篮 天
课前阅读识记——速读感知课文
熟读、背诵、默写这六首诗歌,并结合课下注释, 理解每首诗歌的内容。

燕歌行



锦瑟
课堂读写探究——重点突破
(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1.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你认为作者当时登上幽州台的 时候,有怎样的感想呢?
答案 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
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 及见到, 自己真是生不逢
如:镁带燃烧 点燃
镁 +氧气
氧化镁
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变色、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实验后观察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反应前的现象
反应进行时的现象
反应后的现 象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等各种感觉形式

2024年秋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3 物质的变化(课件)

2024年秋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3 物质的变化(课件)

归纳总结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和水蒸气;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 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
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 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 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 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 定是化学变化。
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 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实例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 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 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判断 物质变化类型的根本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观察时需要佩 戴防护眼镜!
燃烧前:镁条是 燃烧时:发出 白 光, 燃烧后:生成的是
银白 色的 固 体 并且 放 热
白 色粉末状的物质
实验:镁条燃烧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
火柴梗燃烧后生成黑色的灰烬、水蒸气和二氧 化碳(后两者散发到空气中),它们是不同于火柴 梗的新物质。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释放 大量的热,并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它是一种不同 于镁的新物质。
随堂训练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
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化 (共15张PPT) (1)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化 (共15张PPT) (1)

【变化3】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观察现象: 铁丝表面附着一 层红色的物质; 硫酸铜溶液颜色 变浅。
三、化学变化
1、定义: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
化。 2、举例:
火柴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化。( 对) 4、墨汁滴在清水中,清水变黑了是物理变化。( 对) 5、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会有白色的沉
淀物产生是化学变化。( 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化学变化
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难点: 学习如何通过变化现象的特征推测物质发生何
种变化。
谢谢大家
一、物理变化
1、定义: 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
物理变化。
2、举例: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苹果榨汁等
【变化1】火柴燃烧
观察现象: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伴随有发光发热现象; 燃烧后剩余的是黑色的固体
【变化2】镁条燃烧
观察现象: 燃烧前,镁条是银白 色的固体; 燃烧时: 发出白光,并且放热; 燃烧后: 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C )。 A、燃放烟花 B、木材燃烧 C、盐溶于水 D、燃煤发电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将铁熔化后制成锅 B、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 C、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 D、光被镜子反射回去
3、判断题
1、打开电灯开关,电灯就会发光发热是化学变化。 (错) 2、木炭燃烧时同时会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错)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新鲜的氧气是化学变

1.3物质的变化PPT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精品课件

1.3物质的变化PPT课件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精品课件
(②32)硫观= =在察=空到g/气注L,中射(器或活在塞氧向气左中移)燃动烧(或:注S+射O2器S内O2O(剧2体烈积燃减烧小、)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空气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8答烟)铁案尘和】、稀B二硫氧酸化:硫Fe、+H一2氧SO化4 F碳eS(填O4一+H种2↑即(可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注意:铁在置换反应后显+2价)

2. 从身边的生活中找一找那些是物理变化,那些是化学变化,
与同学分享交流
实验二
点燃蜡烛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1-7) 氧化铜与稀盐酸溶液反应(实验1-8)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实验1-9)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的过程,都包含什么变化呢?
总结
定义 现象
实例 判断标准
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
物质发生变化时, 生成新物质。
变化中,有的物质形状变化,有的 物质形状和状态都变化。
2.纸张燃烧 4.湿衣服晒干 6.火炬燃烧 8.石蜡熔化 10.铁杵磨成针 12.车胎爆炸 14.鞭炮爆炸 16.木已成舟
4.按要求填空
①石蜡融化、②火柴燃烧、③水结成冰、④镁条燃烧、⑤玻璃破碎、⑥食盐溶解、⑦轮胎爆炸、
⑧燃放烟花
以上变化中,物理变化是①③⑤⑥⑦,理由是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是②④⑧,理由是生
答案】 (1). 2ClO2 + 2CN-=2CO2 + N2 + 2Cl- (2). 稀释二氧化氯,防止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或防倒吸 (3). 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 (4). 2NaClO3+H2O2+H2SO4=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3 物质的变化 课件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3  物质的变化  课件

2021/1/1
8
实验1-4:镁带的燃烧
操作: 将火柴系在镁带下方,用坩埚钳夹持镁带,在石棉网上
方,点燃火柴,观察现象。 现象:
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热量,发出耀 眼的白光,同时有白色的粉末状固体生成。
2021/1/1
9
实验对比:
实验序号
实验1-1
变化前的 物质
完整的一根 火柴梗
变化时的 现象
火柴梗形状 发生变化
变化后的 物质
火柴梗
变化后有 无新物质 生成

实验1-2 完整的一块 玻璃形状发 玻璃碎片

玻璃
生变化
实验1-3 完整的蜡烛 发光发热
有水和能使 有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物 质生成
实验1-4 银白色的镁 剧烈燃烧, 粉末状的白 有

放出热量, 色氧化镁固
发出耀眼的 体
2021/1/1
物质的变化
2021/1/1
1
导入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它们 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发生着变化,同学 们能不能结合实际,举出一些我们生 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
2021/1/1
2
A蜡烛的燃烧 B玻璃的破碎
2021/1/1
C一杯水
一杯 冰
3
2021/1/1
D镁带的燃烧
E节日的烟 火
4
2021/1/1
A、蒸发 燃烧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2021/1/1
15
生变化,此过程中 (填有或无)新物质生成。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1.3《物质的变化》教学课件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1.3《物质的变化》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观察活动
1.气体生成:在装有少量的石灰石固体(主要成分是碳酸 钙)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观察____________有__大___量__气__泡___________。 判断____________发__生__化__学___反__应_________。
新课讲解
观察活动
2.颜色变化:在装有少量黑色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 入 2 mL稀盐酸,加热。 观察___氧___化__铜__溶__解___,__溶__液__由___无__色__变__为___蓝__色___。 判断_________发___生__化__学__反___应___________ 。
当堂小练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D B ) A.用海水蒸发晒盐 B.用木炭燃烧来取暖 C.用铝制成易拉罐 D.用钨丝作灯泡灯丝
返回
布置作业
请完成对应习题
返回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返回
当堂小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D
A.火柴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器生锈
D.高粱酿酒
2.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
锈蚀、⑥腐烂。其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当堂小练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D 非常广泛。下 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C ) A.石墨非常软可用于制铅笔芯 B.金属铜能导电可作导线 C.氦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金刚石非常硬可以作钻探机的钻头
新课讲解
实验1 火柴梗燃烧
火柴梗燃烧后生成黑色的灰烬、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的变化(共16张)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的变化(共16张)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 的变化 (共16 张)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 的变化 (共16 张)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B、煤的燃烧 D、钢铁生锈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6.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 你虽没 有什么 轰轰烈 烈的壮 举,却 在贫病 交加之 际宁可 饿死也 不领美 援面粉 ,成了 承载一 个民族 的气节 、尊严 和大义 的人。 也许有 人不屑 ,也确 实有人 不屑, 但这反 而衬托 出你的 崇高, 因为那 些不屑 者不是 同类
随堂练习
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C
A.食盐易溶于水
B.水在4℃时密度最大(1.0 g/cm3)
C.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
D.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 的变化 (共16 张)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 的变化 (共16 张)
2.下列关于镁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 的变化 (共16 张)
化学变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因素
外因
内因
浓度 温度
接触面积…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PPT优质课件:物质 的变化 (共16 张)

分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
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化学变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因素
外因
内因
浓度 温度
接触面积…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催化剂(特点: 一变二不变)
物质的本身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B、煤的燃烧 D、钢铁生锈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物质的变化
依据:是否有新微粒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新微粒的生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有新微粒的生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化学变化--特征(微观)

分子



原子



离子
书写 意义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课件:1.3物质的变 化(共1 6张PPT )
化学变化---实质
3.原子 离子实质:如:Zn+CuSO4=ZnSO4+Cu 锌原子变成锌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3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3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件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形态变化
发生了形态和大小变化
点燃很快变黑,成了另一种物质
长时间放置,产生了新物质铁锈
动手让纸发生变化!(可以任意) 纸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变化后的纸是……?
糖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刚开始加热
(2)过了一会儿
固体的白糖变成液体 的糖浆,状态变了。
我们观察不到它们的明显变化。
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 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
等重要。
混合沙和豆子
把沙和豆子倒在白纸上,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为什么不倒 完?
把杯子中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子进行混合、搅拌。 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沙发生变化了吗?豆子 发生变化了吗?
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与原来的沙和 豆子比较,它们变化了吗?
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
加热前 预测
加热后
白糖会 白糖 晶体 慢慢熔
结构 化
固体的白糖先熔化成 液体的白糖;不断加 热后,白糖变成了黑 色的物质,并散发出 焦味;继续加热,黑 色的炭会燃烧。
(1)点燃前
(2)燃烧时
蜡烛燃烧时变成蜡烛油, 冷却后又凝固成蜡烛,状态变 了(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有 火焰,产生气体,熄灭时冒烟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什么?
是否生成新物质
玻璃打破
火柴燃烧
铁器生锈
水的流动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①把铁块磨成铁粉 ③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④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⑤煤的燃烧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熄灭时
蜡烛燃烧中的变化
蜡烛芯中的绳子和蜡油燃烧,蜡烛由固体变成 液体。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3 物质的变化 课件

科粤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3  物质的变化  课件

实战演练: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B )
实战演练:
找出每一组中的化学变化
冰雪消融、干冰升华、光合作用
食物腐败、麦磨成面、煤气燃烧
酒精挥发、粮食酿酒、稀释酒精
烟花绽放、刻舟求剑、海市蜃楼
实战演练:
3、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
变化的是( A )
A.葡萄酿酒 B.石油分馏 C.榨取果汁 D.海水晒盐
※两者的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谢谢同学们的努力!
谢谢老师们的光临!
水加热到沸腾 产生气泡,是 物理变化。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LOREM IPSUM
物理变化
LOREM IPSUM
化学变化
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联系: 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 物理变化
点燃蜡烛,观察
石蜡燃烧是 化学变化
石蜡熔化是 物理变化
我会交流:
生活中的变化—— 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 哪些变化是化学变化?
6、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
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B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化学变化使人类实现了上天入地的梦想
“蛟龙” “神九”
化学变化 使生活多姿多彩
蒸馒头 做蛋糕
化学变化使生活更加健康幸福
生成二氧 化碳气体
生成新物质
燃烧前 燃烧时 燃烧后 发光、放热
学习方法指导
1、做学问,首先学会提问!
2、归纳推理是一种行之有效、 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3、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三步曲”: 反应前→反应进行时→ 反应后
【实验1-6】镁条燃烧
坩埚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变化
学习 目标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体征,
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物质的变化---宏观角度
物质的变化
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变化---微观角度
物质的变化
依据:是否有新微粒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新微粒的生成
有新微粒的生成
化学变化--特征(微观)
反应基本类型
化分 合解 反反 应应









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
随堂练习
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C
A.食盐易溶于水
B.水在4℃时密度最大(1.0 g/cm3)
C.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
D.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下列关于镁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银白色的固体 B.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熔点段6488.8℃ D.能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6、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 B、 D、; F、 J、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 H、 I、

分子
成物质来自原子的微
书写

离子
意义
化学变化---实质
点燃
1.分子 原子实质:如:2H2+O2== 2H2O分子分成原子, 原子又重新结合成分子 。
2.分子 原子 离子的实质:如:Zn+H2SO4=ZnSO4+H2 锌原子变成锌离子,氢离子变成氢分子。
化学变化---实质
3.原子 离子实质:如:Zn+CuSO4=ZnSO4+Cu 锌原子变成锌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C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B、煤的燃烧 D、钢铁生锈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化学变化--遵循的规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化学变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因素
外因
内因
浓度 温度
接触面积…
催化剂(特点: 一变二不变)
物质的本身
化学变化-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变化---实质
4.离子之间转化的实质: a.有气体生成的:如Na2CO3+2HCl=2NaCl+H2O+CO2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b.有水生成的:如NaOH+HCl=NaCl+H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c.有沉淀生成的:如H2SO4+BaCl2=BaSO4+2HCl 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