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____癌病
癌病-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学共同的疾病名称。 西医分类: 组织学分类有鳞形细胞癌(包括梭形细胞癌)、腺 癌(管状腺、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癌、肺泡细胞 癌)、腺鳞癌、未分化癌(小细胞癌<燕麦细胞型、 中间细胞型、复合燕麦细胞型>、大细胞癌<巨细胞 癌、透明细胞癌>)、类癌(肺内分泌肿瘤)、支 气管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 癌)等。 按发生部位分类有中央型、周围型与弥漫型。中央 型(段以上支气管,位于肺门附近)约占3/4(鳞癌 与未分化小细胞癌多见);周围型(段支气管及其 以下分支)约占30%(腺癌多见)。
【诊断依据】 1. 近期发生的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 或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胸痛、气 急、发热,或伴有消瘦、疲乏等。 2. 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 男性(吸烟时间愈长,量愈大,开始吸烟的年 龄愈小,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愈高。每日吸 烟30支,相当于每日作1次胸透)。 【警惕诊断】 年龄40岁以上的吸烟男性,有下列症状时警惕 肺癌的可能: 1. 刺激性咳嗽2~3周,治疗无效或原有慢性呼 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
手术切除迄今被视为主要的和疗效较好的 一种。手术后5年生存率平均只有30%左右, 很多患者死于远处转移,合并使用化疗或 能减少转移的机会,肺癌手术前后中医中 药的扶正祛邪治疗更是重要的一环。要掌 握手术指征(Ⅱ期以前且无绝对禁忌症) 与手术禁忌症(小细胞癌与已转移者)。
㈢大肠癌
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 道恶性肿瘤。 主要临床表现: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 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 至腹内结块,消瘦等。 中医有关病名有:肠积、积聚、肠覃、 肠风、脏毒、下痢、锁肛痔。
②风毒上扰证
症 主症:颅内高压与局灶损害征。 肝风内动: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或抽搐、震颤, 或偏瘫,或角弓反张、项强等。 热毒内盛:面红目赤,咽干,大便干燥,或神昏谵 语。 舌、脉: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脉弦。 理 阳亢化风,热毒内炽,上扰清窍。 法 平肝潜阳,清热解毒。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复习整理:第四十八节癌病
癌病-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 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一、脑瘤1)痰瘀阻窍证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2)风毒上扰证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二、肺癌1)瘀阻肺络证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2)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3)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三、肝癌1)肝气郁结证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2)气滞血郁证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复元活血汤3)湿热聚毒证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4)肝阴亏虚证养血柔肝、凉血解毒一贯煎四、肠癌1)湿热郁毒证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2)瘀毒内阻证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淤汤3)脾肾双亏证温阳益精大补元煎4)肝肾阴虚证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五、肾癌、膀胱癌1)湿热蕴毒证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2)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3)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4)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第四十八节癌病(一)脑瘤1痰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风毒上扰证——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3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三甲:龟板、鳖甲、牡蛎)(二)肺癌1瘀阻肺络证——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2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中医内科学之癌病课件
癌病的分类
01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边 界清晰,不转移
03
原发性肿瘤:起源于身体 某一部位的肿瘤
02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边 界不清,易转移
04
转移性肿瘤:起源于身体某 一部位,通过血液或淋巴系 统转移到其他部位的肿瘤
癌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基因突变等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时发现并治疗 癌前病变,降低 癌病风险。
癌病的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
01
观态度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
02
解压力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
03
受,寻求支持和鼓励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阅读、绘画、音乐
04
等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谢谢
中医内科学 之癌病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癌病的基本概念 02. 癌病的中医治疗 03. 癌病的预防与调养
癌病的基本概
1念
癌病的定义
癌病是一种恶性肿瘤疾 病,其特征为细胞异常 增生和扩散。
癌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 任何部位,包括皮肤、 内脏、骨骼等。
癌病起源于正常细胞, 由于基因突变或其他原 因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方法,帮助 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癌病的预防与
3 调养
癌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 限酒、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辐射、 化学物质等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和 抗病能力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肝炎、 胃炎等,降低癌变的风险
中医内科学——癌病(医疗医学)
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功能 紊乱,如治不得法或失于调养,病邪久 羁,损伤正气,或正气本虚,驱邪无力, 加重或诱发气、痰、食、湿、水、血等 凝结阻滞体内,邪气壅结成块。
医学类
17
肾癌及膀胱癌的本虚以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多 见,标实以湿热蕴结、瘀血内阻多见。
不同的癌病其病变部位不同,脑瘤病位在脑, 肺癌病位在肺,大肠癌病位在肠,肾癌及膀胱 癌病位在肾和膀胱。但由于肝主疏泄,条达气 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髓,藏元阴元阳, 故上述癌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脾、肾的关系 也较为密切。
3、 《圣济总录》说:“瘤之为义, 留滞不去也。”对瘤的含义作了精 辟的解释。
医学类
3
4 而“癌”自首见于宋·东轩居士所 著的《卫济宝书》(公元1171年), 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
5 命名:在中医学著作中,较多的
结合各种癌病的临床特点而予以相
应的命名,如甲状腺癌类属于“石
瘿”,肝癌类属于“肝积”等。也
医学类
11
2、七情怫郁
情志不遂,气机郁结,久则导致 气滞血瘀,或气不布津,久则津凝 为痰,血瘀、痰浊互结,渐而成块。 正如《类证治裁·郁证》说:“七情 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
医学类
12
3.饮食失调
嗜好烟酒辛辣腌炸烧烤,损伤脾胃,脾失 健运,正气亏虚,气虚血瘀。如《读医随 笔·承制生化论》说:“气虚不足以推血,则
16
中晚期由于癌瘤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故多出现 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由于邪愈盛 而正愈虚,本虚标实,病变错综复杂,病势日 益深重。
中医内科学——癌症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癌症【定义】癌病是由于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以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常伴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并进行性加重为主症的疾病。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恶性肿瘤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也可与积聚、噎膈、瘿病等互参。
【病因病机】癌病的发生,多由正气内虚、外感邪毒、内伤七情、饮食失调,或宿有日疾等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郁、血瘀、痰凝、湿浊、毒聚等病理产物,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的一类恶性疾病。
癌病的基本病机是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痰瘀酿毒久羁而成有形之肿块。
【病位】各种癌病都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癌病中晚期可出现相关特异性证候表现。
由于肿瘤部位不同而主症各异,如脑瘤患者常以头痛、呕吐、视力障碍为主;肺癌患者以顽固性干咳或痰中带血,以及胸痛、气急、发热多见;肝癌患者可见右胁疼痛、乏力、纳差、黄疸等;大肠癌患者可有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肾癌患者可有腰部不适、尿血等。
2.病变局部可有坚硬、表面不平的肿块,肿块进行性增大,伴乏力、纳差、疼痛,或不明原因发热及消瘦,并进行性加重,多为癌病诊断的主要参照依据。
实验室酶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或进行胸片、B超、CT、MRI、胃镜、肠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以及手术或病灶穿刺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癌病的有关鉴别诊断复杂,不同癌病需要与之鉴别的病证不同,具体鉴别要点参见本书其他相关章节内容。
【辨证论治】1.气郁痰瘀临床表现: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便溏或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舌苔薄腻,质暗隐紫,脉弦或细涩。
治法: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代表方:越鞠丸合化积丸。
2.热毒炽盛临床表现: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咳血不止,胸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便溏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腻或薄黄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中医学-癌病
癌病1.概念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2.病因素体内虚,六淫邪毒,饮食失调,内伤七情。
3.病机癌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正气内虚,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郁滞,痰瘀酿毒久羁而形成有形之肿块。
病理性质为标实本虚、虚实夹杂,常见全身属虚而局部属实。
主要病理因素为气郁、痰浊、湿阻、血瘀、毒聚(热毒、寒毒)。
4.诊断依据1)癌病中晚期可出现相关特异性证候表现。
脑瘤患者常以头痛、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活动不利为主;肺癌患者以顽固性干咳或痰中带血,以及胸痛、气急、发热多见;肝癌患者可见右胁疼痛、乏力、纳差、黄疸等;大肠癌患者可有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肾癌患者可有腰部不适、尿血等。
2)病变局部可有坚硬、表面不平的肿块,肿块进行性增大,伴乏力、纳差、疼痛,或不明原因发热及消瘦,并进行性加重,多为癌病诊断的主要参考依据。
5.类证鉴别癌病与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皮肤无改变,除皮脂腺囊肿外,与皮肤无粘连,肿块表面光滑,与周围不粘连,边界清,活动度好,一般质地较软,一般无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或发生于特殊部位,可产生压迫症状。
癌病生长较快,常与皮肤粘连,凹陷或形成溃疡,肿块表面粗糙,无包膜,常与周围或皮肤粘连,活动度差或固定,质硬,无弹性,早期症状隐匿,可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发热、出血,或发病部位的相应症状。
6.辨证论治气郁痰瘀证主症: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或胀痛不适,或隐痛或刺痛,善太息,神疲乏力,纳呆食少,便溏,呕血,黑便,或咳嗽咳痰,痰质稠黏,痰白或黄白相兼,舌苔薄腻,质暗隐紫,脉弦或细涩证机概要:气机郁滞,痰瘀交阻。
治法:行气解郁,化痰祛瘀。
代表方:越鞠丸合化积丸加减。
热毒炽盛证主症: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口咽干燥,心烦寐差,或热势壮盛,久稽不退,咳嗽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咳血不止,胸痛或腰酸背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便溏泄泻,舌质红,舌苔黄腻或薄黄少津,脉细数或弦细数。
癌病_中医内科学-山西中医学院
(二)瘀毒内阻证
1、症状: 主症:腹部拒按,或腹内结块,里急后重,大便脓 血,色紫暗,量多。 兼症:烦热口渴,面色晦暗,或有肌肤甲错。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2、证机概要:瘀血内结,瘀滞化热,热毒内生。 3、治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4、主方:膈下逐瘀汤加味。本方有活血通经,化瘀 止痛,理气的功效,适用于瘀血痹阻重者;由于瘀 血常壅遏化热,故适当配伍清热解毒之品。
癌
病
中医内科教研室
概述
一、定义
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
异常增生为基本特点,临床表现为肿块逐渐增
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
热,乏力、纳差、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
二、源流
(一)《内经》对一些癌症的临床表现、病因 病机、治疗、预后等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如《素问· 玉机真藏论》说:“大 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 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真藏见,十月之内 死。”所述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 确指出预后不良。 (二)《诸病源候论· 积聚病诸候》说:“诸脏 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对癌症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诸脏受邪,久则成 为“癥瘕”、“积聚”。
二、病机
(一)病变机理为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 湿聚、热毒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为有形之肿 块。 (二)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多是因虚而得病, 因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 初期邪盛而正虚不明显,故以气滞、血瘀、痰结、 湿聚、热毒的实证为主要病机,中晚期多出现气血 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由于邪愈盛而正愈虚, 本虚标实,预后多不良。
痛、呕吐、势力下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人格障碍等。以20-40岁多见。
中医内科学课件癌病
目 录
• 癌病概述 • 癌病的病因病机 • 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癌病的辨证论治 • 癌病的预防与调护 • 癌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01 癌病概述Leabharlann 定义与发病特点定义
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基 本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 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 全身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病机
癌病的病机复杂多变,但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以气滞 、血瘀、痰凝、毒聚为主。癌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缓慢的过程。
辨证分型与治疗原则
根据癌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特点,中医将癌病分为多种证型进行辨证施治。治疗原则 以扶正祛邪为主,注重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现 代医学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癌病的定义与分类
中医对癌病的定义 癌病的中医分类方法
常见癌病的中医命名
癌病的病因病机
癌病的中医病因 癌病的发病机理
癌病的病理变化过程
癌病的诊断与辨证
癌病的中医诊断方法 癌病的辨证分型
癌病的鉴别诊断
03 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体格检查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注意肿 块的位置、大小、质地、活动 度等。
情志调畅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学会自我调 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抗病能力。
调护要点
扶正祛邪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扶正祛邪的治疗原 则。扶正以固本培元、补益气血为主,祛邪以清 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
癌病(中医内科学)
(5)宿有旧疾
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功能紊乱,如治不得法或失于调 养,病邪久羁,损伤正气,或正气本虚,驱邪无力,加重或诱发 气、痰、食、湿、水、血等凝结阻滞体内,邪气壅结成块。
2.病机概要
(1)基本病机:为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 热毒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形成有形的肿块。主要病机是 痰瘀郁毒,阴伤气耗,虚实夹杂,气郁为先。
癌病是一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是全身性疾 病的局部表现,任何单一手段的局部治疗,均难 以彻底治愈。中医药治疗癌病以扶正祛邪为指导 思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 各种治疗方法在癌病各阶段中的作用,可起到提 高疗效或减毒增效的作用,能改善症状,提高生 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西医范围
癌病包括脑瘤、肺癌、大肠癌、肾癌、膀胱癌、 肝癌、食道癌、胃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直肠 癌、皮肤癌以及白血病等。本项目重点介绍脑癌、 肺癌、大肠癌、肾癌、膀胱癌。
(3)七情内伤
情志不遂,气机郁结,久则导致气滞血瘀,或气不布津,久则津 凝为痰,血瘀、痰浊互结,渐而成块。正如《类证治裁.郁证》说: “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
(4)饮食失调
不当的饮食习惯及恣食甘肥厚腻,或辛辣腌炸烧烤,或烟酒海腥 发物,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及气血津液的紊乱,使正气亏虚,邪自 内生,津伤气结痰凝而变生肿块。正如《医宗必读.痰饮》所说: “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淤而成痰。”
②次症:随脑组织受损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局 部症状,有助于定位诊断。
2)病史
多有长期头痛病史。
3)相关检查
脑瘤为发生于颅内的肿瘤,可用CT、MRI探查肿 瘤的部位、大小及浸润情况,是目前诊断脑瘤的 主要手段。
⑵肺癌
中医内科学癌病
(一)诊断依据
1.患者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临床表现。
而后邪气踞之”。久病体衰,正气亏虚, 气虚血瘀;或生活失于调摄,劳累过度, 气阴耗伤,外邪每易乘虚而人,客邪留 滞不去,气机不畅,终致血行瘀滞,结 而成块。
(二)、病机
癌病的形成虽有上述多种因素,但其基本病理 变化为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 热毒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有形之肿块。 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多是因虚而得病,因 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 初期邪盛而正虚不显,故以气滞、血瘀、痰结、 湿聚、热毒等实证为主。
5 命名:在中医学著作中,较多的 结合各种癌病的临床特点而予以相 应的命名,如甲状腺癌类属于“石 瘿”,肝癌类属于“肝积”等。也 有一些现代癌症在古代未作特殊命 名,可根据癌症的临床表现参见相
6 中医古籍对一些癌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 治疗、预后、预防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1)、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 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 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 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 良。
所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 中滞膈,淤而成痰”。
4.宿有旧疾
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功能紊 乱,如治不得法或失于调养,病邪久羁, 损伤正气,或正气本虚,驱邪无力,加 重或诱发气、痰、食、湿、水、血等凝 结阻滞体内,邪气壅结成块。
5.久病伤正、年老体衰
正气内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罹 患癌证的主要病理基础。正如《医宗必 读·积聚》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
(2)、清·祁坤《外科大成·论痔漏》说:“锁肛 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 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上述症 状的描述与直肠癌基本相符。
癌病中医内科学PPT课件
痢疾是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较急,常以发热 伴有呕吐开始,继则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突 出的临床特征,其腹痛多呈阵发性,常在腹泻后减轻,腹泻次 数可达每日10—20次,粪便呈胶冻状、脓血状。
大肠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中晚期 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常见腹泻,但每日次数不多,泄泻与便 秘交替出现是其特点。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
癌病
1
癌病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断鉴别诊断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结语 • 临证要点
2
【概 述】
一、定义
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 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临床表现主 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 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痹阻于肺。 治法:行气活血,散瘀消结。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本方有活血化瘀,理气
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肺癌瘀阻肺络者。
23
常用药: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牛膝活血化瘀;当归、熟地
养血活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 方药加减:
胸痛明显者,可配伍香附、延胡索、郁金等理气通络,活 血定痛;
证机概要:气滞血瘀,脾虚不运。 治法:行气化瘀,健脾消积。 代表方:逍遥散合大黄䗪虫丸
31
2.湿热毒聚证
症状:右胁下痞块,胀痛或刺痛,身目发黄,心 烦易怒,口干口苦,脘痞腹胀,纳差,小便黄, 大便干结。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弦滑。
证机概要:湿热郁结,毒聚肝胆。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
32
3.脾虚湿困证
症状:胁下痞块,按之疼痛,腹部胀大,如囊裹 水,身重纳呆,神疲乏力,肢困足肿,尿少, 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濡。
中医内科学之癌病课件范文
演讲人
目录
01. 癌 病 的 概 述 03. 癌 病 的 治 疗
02. 癌 病 的 诊 断 04. 癌 病 的 预 防
癌病的概述
癌病的定义
癌病是一种恶性 肿瘤,其特点是 细胞异常增殖和 扩散。
癌病可发生在身 体的任何部位, 但常见于上皮组 织。
癌病的发生与多 种因素有关,包 括遗传、环境、 生活方式等。
癌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 结、扶正祛邪等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在癌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常用中药
01
灵芝:具有抗 肿瘤、提高免
疫力的作用
02
黄芪:具有补 气养血、增强 免疫力的作用
10
石斛:具有养 阴生津、增强 免疫力的作用
治疗原则
01
整体观念:注重整体治 疗,兼顾局部与全身
02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
03
扶正祛邪:扶助正气, 祛除邪气,恢复机体平 衡
04
预防为主:注重预防,
减少癌病的发生和发展
癌病的预防
生活习惯
1
2
3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暴饮 暴食,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油腻、 高糖、高盐的食 物。
体格检查:观察 患者的体征、皮 肤、淋巴结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尿液、 粪便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X 光、CT、MRI等 检查
病理学检查:组 织活检、细胞学 检查等
基因检测:检测 基因突变、基因 表达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 检测肿瘤标志物 水平,如CEA、 CA125等
中医内科学 癌病课件
肾癌及膀胱癌的本虚以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多 见,标实以湿热蕴结、瘀血内阻多见。
痔疾也常见大便带血、肛门坠胀或 异物感的临床表现,应注意区别。痔疾 属外科疾病,起病缓,病程长,一般不 伴有全身症状,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 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坠胀或异物感 ,多因劳累、过食辛辣等而诱发或加重 。直肠指诊、直肠镜等检查有助于明确 诊断。
6 中医古籍对一些癌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 、治疗、预后、预防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
(1)、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 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 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 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 良。
(2)、清·祁坤《外科大成·论痔漏》说:“锁肛痔 ,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 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上述症 状的描述与直肠癌基本相符。
1.大肠癌与痢疾
痢疾与大肠癌在腹痛、泄泻、里急后重、排 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上有相似点,要注意区别。 痢疾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一 般发病较急,常以发热伴有呕吐开始,继则腹 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突出的临 床特征,其腹痛多呈阵发性,常在腹泻后减轻 ,腹泻次数可达每日10—20次,粪便呈胶冻状 、脓血状。
7 对癌病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由于阴阳失 调,七情郁结,脏腑受损等原因,导致气 滞血瘀,久则成为“症瘕”、“积聚”。
(1) 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说:“ 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乃 成积聚”。
中医内科学(十三五规划教材,第四版)-癌病
5.阴伤气耗
证候:口 干 燥,盗汗,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腰膝酸软, 乏 力, 纳差,腹痛隐隐,大便秘结或溏烂。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或细。
治法:益气养阴,扶正抗癌。
方药:生脉地黄汤加减。
在辨证中: 胃癌常加生地、石斛、麦冬; 鼻咽癌常加石斛、玄参、麦冬、天花粉。
6.气血双亏
证候: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唇甲色淡,气短乏力,动则为甚,伴头昏心悸,目 眩眼花,动则多汗,口干舌燥,纳呆食少。舌质红或淡,脉细或细弱。
六 其他疗法
1.中成药犀黄丸,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肺癌、肝癌热毒证。鳖 甲煎丸,化痰消瘀,适用于痰瘀互结型肝癌。肝复乐,舒肝理脾,适用于肝 郁脾虚的各型肝癌,对伴肝功能损害、腹水者也有一定疗效,还可用于大肠 癌肝转移。平消胶囊,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对肿瘤 具有一定的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 力。贞芪扶正胶囊,补气养阴,用于久病虚损,气阴不足。蟾酥膏,活血化 瘀、消肿止痛,适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疼痛。
气虚血瘀;或生活失于调摄,劳累过度,气阴耗伤,外邪易乘虚而人,客邪留
滞不去,气机不畅,终致血气瘀滞,结而成块。
5.宿有旧疾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功能紊乱,如治不得法或失
于调养,病邪久羁,损伤正气,或正气本虚,驱邪无力,加重或诱发气、痰、
食、湿、水、血等凝结阻滞体内,邪气壅结成块。
1.基本病机癌病的发生,是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外邪留滞, 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搏结,蕴郁体内,日久而成有形之肿块。
中晚期以正虚为主,可见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衰败之象。
4.病机转化癌病发病趋势为邪愈盛而正愈虚,本虚标实,错综复杂,日 渐深重。
三 诊断要点
中医内科学____癌病88页PPT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中医内科学____癌病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13
4.宿有旧疾
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功能 紊乱,如治不得法或失于调养,病邪久 羁,损伤正气,或正气本虚,驱邪无力, 加重或诱发气、痰、食、湿、水、血等 凝结阻滞体内,邪气壅结成块。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11
2、七情怫郁
情志不遂,气机郁结,久则导致 气滞血瘀,或气不布津,久则津凝 为痰,血瘀、痰浊互结,渐而成块。 正如《类证治裁·郁证》说:“七情 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12
3.饮食失调
嗜好烟酒辛辣腌炸烧烤,损伤脾胃,脾失 健运,正气亏虚,气虚血瘀。如《读医随 笔·承制生化论》说:“气虚不足以推血,则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17
肾癌及膀胱癌的本虚以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多 见,标实以湿热蕴结、瘀血内阻多见。
癌病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概说
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 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 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 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
消瘦等全身症状。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2
二、沿革:
1、 远在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 记载。
2、 《说文解字》:“瘤,肿也, 从病,留声。”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16
中晚期由于癌瘤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故多出现 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由于邪愈盛 而正愈虚,本虚标实,病变错综复杂,病势日 益深重。
不同的癌病其病机上又各有特点。脑瘤的 本虚以肝肾亏虚、气血两亏多见,标实以痰浊、 瘀血、风毒多见;肺癌之本虚以阴虚、气阴两 虚多见,标实以气阻、瘀血、痰浊多见;大肠 癌的本虚则以脾肾双亏、肝肾阴虚为多见,标 实以湿热、瘀毒多见;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8
三、讨论范围:
目前癌病又是一种常见病、多发 病,本节着重介绍脑瘤、肺癌、大 肠癌、肾癌和膀胱癌。此外,肝癌、 食道癌、胃癌、甲状腺癌等病分别 与积聚、噎嗝、胃痛、瘿病等病证 有关,可适当参考。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9
四、病因病机
癌病是发生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的一类恶性疾病。多由于正气内虚,感 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损伤,宿有旧 疾等因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 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 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组织, 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的一类恶性疾 病。
(2)、清·祁坤《外科大成·论痔漏》说:“锁肛
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
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上述症
状的描述与直肠癌基本相符。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5
7 对癌病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由于阴阳失 调,七情郁结,脏腑受损等原因,导致气 滞血瘀,久则成为“症瘕”、“积聚”。
瘿”,肝癌类属于“肝积”等。也
有一些现代癌症在古代未作特殊命
名,可根据癌症的临床表现参见相
2019/12关/4 病症的中医中理医内论科学 与实践。
4
6 中医古籍对一些癌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 治疗、预后、预防等均有所记载,至今仍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
(1)、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 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 身热,脱肉破胭,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 症状类似肺癌晚期临床表现,并明确指出预后不 良。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10
(一)、病因
癌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据癌病的起 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其发生与外在的六淫邪毒, 内在的七情怫郁、饮食失调、宿有旧疾或久病 伤正、年老体衰等有密切关系。
1.六淫邪毒
外感六淫之邪,或工业废气、石棉、煤焦 烟炱、放射性物质等邪毒之气入侵,若正气不 能抗邪,则致客邪久留,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而致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病变,久则可 形成结块。
5.久病伤正、年老体衰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罹患癌证的主要病理基础。正如《医宗 必读·积聚》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
足,而后邪气踞之”。久病体衰,正气 亏虚,气虚血瘀;或生活失于调摄,劳 累过度,气阴耗伤,外邪每易乘虚而人, 客邪留滞不去,气机不畅,终致血行瘀 滞,结而成块。
(1) 如《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说: “诸脏受邪,初未能成积聚,留滞不去, 乃成积聚”。
(2) 关于癌病的治疗,中医学著作中论述 更多,有内治与外治,单方与复方,药物 与手术等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6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积聚》说:“凡积 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 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 曰补,四者而已。”对积聚之治法作了 高度概括。
3、 《圣济总录》说:“瘤之为义, 留滞不去也。”对瘤的含义作了精 辟的解释。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3
4 而“癌”自首见于宋·东轩居士所 著的《卫济宝书》(公元1171年), 该书将“癌”作为痈疽五发之一。
5 命名:在中医学著作中,较多的
结合各种癌病的临床特点而予以相
应的命名,如甲状腺癌类属于“石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15
(二)、病机
癌病的形成虽有上述多种因素,但其基本病 理变化为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 热毒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有形之肿块。 病理属性总属本虚标实。多是因虚而得病,因 虚而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 初期邪盛而正虚不显,故以气滞、血瘀、痰结、 湿聚、热毒等实证为主。
(3) 唐代《晋书》中说:“初帝目有
瘤疾,使医割之”,为我国手术治疗癌 病的最早记载。
2019/12/4
中医内科学
7
8 . 现代医学:癌病是一种难治性疾病, 目前已认识到癌病是一类全身性疾病的局 部表现,任何单一手段的局部治疗,均难 以彻底治愈。中医药治疗癌病以扶正祛邪 为指导思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 短,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在癌病各阶段 中的作用,可起到提高疗效或减毒增效的 作用,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 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