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儒雅到苍野——吴子复隶书创作的分期及成就(翁泽文)

合集下载

居高声自远,德艺写春秋

居高声自远,德艺写春秋

居高声自远,德艺写春秋打开文本图片集“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品的力量。

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多年来注重艺品与人品双修的我国著名画家吴进良,始终如一地热衷于公益和慈善事业,用他手中的画笔和一个优秀艺术家的满腔挚诚和爱心,挥洒出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乐章。

很久以来,中国画坛就盛行着因“人”而“品”画的风气。

高德之人作品必获好评,而修养极差之人即使所作全是佳作,也难得好评。

古人云“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

历代工书画者,宋之蔡就、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意思即为,书画以“人品”为重,宋朝的蔡就、秦桧,明之严嵩都是奸佞之人,他们都官位颇高,书法和文学素养也很高,却被后人厌恶、唾弃。

这就表明了一个人的“德”意味着他的绘画艺术的品位,这反映了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价值取向——重“品”。

而这一文化对艺术的浸染,使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的道德追求、人格完善的工具,被当做人的品格的符号。

艺术是“品”的载体,画以载道,载的是品德之道。

第一流的人品方能有第一流的艺术,绘画犹如一种“心印”,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印”出什么样的内容。

崇尚自然、和谐、唯美画风的吴进良,信奉至善、至真、至美的人生理念。

他的画来自生活、感悟生活和平和热忱的观察力,以至美、至善、至真的心态描绘着他眼中自然、和谐的诸种美丽,并用他独有的人格魅力、艺术功力及心智,将他的笔墨“印”在世人面前,震撼着、冲击着世人的视觉和心扉。

吴进良先生对生活、人生和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一幅好画不仅能让人体会到美,而且能通过画向人们传达一种意念。

因为技法谁都可以练出来,但能诠释深刻道理的画却不是练出来的。

他需要的是经年累月的积累和磨砺,只有对生活充满深情、满腔热爱的人,才能把艺术当成生命中最美、最动人的过程而感染别人”。

正因为他拥有如此至真至善至爱的胸襟,所以他收徒从不看家世背景,并热衷于中国的公益和慈善事业。

吴子深国画作品欣赏

吴子深国画作品欣赏

吴子深国画作品欣赏吴子深国画作品欣赏作者:风行者吴子深(1893~1972)原名华源,初字渔邨,后字子琛,号桃坞居士,江苏苏州人。

家为吴中望族,收藏宋元古画甚富。

早年从舅父学医,1917年后从李醉石、周乔年学画,并向顾鹤逸请益。

1927年斥巨资在苏州“沧浪亭”创设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1928年任苏州美专校董会主席。

1929年赴日本考察美术。

1930年发起组织桃坞画社。

1948年被聘为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办的美术评奖委员。

三四十年代在上海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被称为“三吴一冯”。

1949年赴香港。

1966年应张大千之请赴台北,任教于台湾艺术学院国画系。

1972年迁居印度尼西亚。

吴氏擅画山水竹石,亦能书法。

山水远宗董源,近师董其昌,布局规矩,笔墨清秀,气格纯正。

竹石师文同,偃仰疏密合乎法度,无明清文人习气。

书法先习董其昌,后转攻米芾,韵致儒雅不俗。

建国后,居香港,卒于印度尼西亚。

作品多数流散海外。

著有《客窗残影》、《吴子深山水竹石集册》等。

林阴日夕佳1942年作《林阴日夕佳》是一幅人物山水画,画中人物线条简练流畅,敷色淡雅,尽显古人风流意表;而山峦用披麻大笔皴出,四面峻厚,流露着被自然风吹雨打的痕迹。

山顶置以矾石,显出南派山水遗韵,这与画家从小生活在南方,多年体悟南方景致有极大的关系。

图中几株松树挺生笔下,几丛翠竹掩映环生,山谷间云烟弥漫动荡,使深山幽谷之中充溢一片活力。

这幅画在笔法、墨法上承元人余绪,浑厚高旷,明秀雅逸,寓意深远,弥足珍贵。

水邨图镜片设色纸本1941年作识:拟赵沤波水邨图。

辛巳冬仲为牧轩仁兄姻大人雅属,华源。

印鉴:吴华源印(白文)、子深书画(朱文)寒岩雪霁立轴设色纸本戊子(1948年)作款识:寒岩雪霁。

拟盛子昭笔,要在笔意挺而不犷,设色淡而能厚,寒山寂寞之景不减春江花月也。

戊子夏至后五日,子深吴华源。

印鉴:吴华源印、子深、古木函春吴子深与吴待秋、吴湖帆、吴观岱有“江南四吴”之称,与冯超然等有“三吴一冯”之誉。

历代书法论文选-魏晋南北朝

历代书法论文选-魏晋南北朝

成公绥《隶书体》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

灿矣成章,阅之后嗣,存在道德,纪纲万事。

俗所传述,实由书纪;时变巧易,古今各异。

虫篆既繁,草藁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

规矩有则,用之简易。

随便适宜,亦有弛张。

操笔假墨,抵押毫芒。

彪焕*硌,形体抑扬。

芬葩连属,分间罗行。

烂若天文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

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

挽横引纵,左牵右绕。

长波郁拂,微势缥缈。

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

尔乃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纨,染玄翰。

彤管电流,雨下雹散。

点*折拨,掣挫安按。

缤纷络绎,纷华灿烂。

絪緼卓荦,一何壮观!繁缛成文,又何可玩!章周道之郁郁,表唐虞之耀焕。

若乃八分玺法,殊好异制;分白赋黑,棋布星列。

翘首举尾,直刺邪制;缱绻结体,劖衫夺节。

或若虬龙盘游,蜿蜒轩翥;鸾凤翱翔,矫翼欲去。

或若鸷鸟将击,并体抑怒,良马腾骧,奔放向路。

仰而望之,郁若宵雾朝升;游烟连云;俯而察之,漂若清风厉水,漪澜成文。

重象表式,有模有概;形功难详,粗举大体。

后魏江式《论书表》臣闻疱牺氏作,而八卦列其画;轩辕氏兴,而灵龟彰其彩。

古史仓颉,览二象之文,观鸟兽之迹,别创文字,以代结绳,用书契以纪事。

宣之王庭,则百工以叙;载之方册,则万品以明。

迄于三代,厥体颇异。

虽依类取制,未能悉殊仓氏矣。

故《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谐声,三曰象形,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盖仓颉之遗法也。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之或同异,时人即谓之籀书。

孔子修《六经》,左丘明述《春秋》,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言。

其后七国殊轨,文字乖别,暨秦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罢不合秦文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于是秦烧经书,涤除旧典,官狱繁多,以趋约易,始用隶书,古文繇此息矣。

隶书者,始皇时衙吏下邽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

世人以邈徒隶,即谓之“隶书”。

故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笔蘸鉴湖水腕挟“二王”风——记著名书法家“兰亭七子”梁文斌

笔蘸鉴湖水腕挟“二王”风——记著名书法家“兰亭七子”梁文斌

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2011年9月号 总第147期50文/郑休白梁文斌梁文斌,1971年出生于浙江新昌。

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书法)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书法)在读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二届中国书坛“兰亭七子”之一、浙江省第二届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兰亭书会副秘书长。

多次参加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奖、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展览、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中国书法百家精品展、全国扇面书法作品展、全国册页书法大展等重大全国性专业展览。

并获第二届中国书法百家精品展最高奖,中国书法家协会教学成果展一等奖,全国首届扇面书法作品展二等奖,“书法百强榜”十佳,第四、七届全浙书法大展金奖,第五届全浙中青年书法大展金奖,西泠印社首届手卷、扇面、楹联展最高奖等数十次。

《书法》杂志(2011年6月期)曾作专题报道。

曾获中国美术学院首届林风眠奖学金、 E·LAND优秀创作奖学金等。

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篆刻家—梁文斌作品集》。

披肩长发,满腮胡子,刚刚获得“兰亭七子”称号的梁文斌,看上去很“艺术”。

但他的个性却不像他的胡子那样张扬,内敛得像一个大家闺秀。

一对小而有神的眼睛很纯,就像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

其实他就是一个学生—刚毕业的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硕士研究生,9月份又即将赴京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书法博士生。

尽管他已经40岁了,尽管他已经在书法的道路上前行了30多年,他都没法改变这种“纯”。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种“纯”才成就了他的书法艺术走向另一种“纯”—不掺一点浮躁的典雅,幅幅洋溢书卷气和儒雅味。

打开梁文斌的博客,扑面而来的也是典雅,扬帆乌篷,远山淡影,写意民居,绍兴几个经典文化元素被他组合成一幅无字的诗,有韵的画。

看了很舒服,就如看他的字,很有一种“意蕴”。

真草篆隶:民国四大书家的墨迹

真草篆隶:民国四大书家的墨迹

真草篆隶:民国四大书家的墨迹作者:朱浩云来源:《检察风云》2014年第06期在清末民初,一批仁人志士跟随孙中山推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这批仁人志士中有四位知识渊博,德高望重,并以精湛的书法享誉书坛,这四位书法家就是吴稚晖、胡汉民、于右任、谭延闿。

其中吴稚晖精于篆书,胡汉民工于隶书,于右任长于草书,谭延闿善于楷书,他们四位在当时可谓各领风骚,并被誉为“民国四大书家”。

精于篆书的吴稚晖吴稚晖(1865-1953年),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名敬恒,字稚晖,江苏武进人。

吴稚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特色而有过较大影响的人物。

22岁(1887年)考中秀才,24岁(1889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后三次参加会试皆未中进士。

曾在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和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任教。

以后,他留学日本,去过英、法、德诸国,眼界大开。

曾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并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呼吁中国青年到海外以半工半读方式留学。

“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很多青年才俊,譬如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

他学贯中西,爱国坚定,生活淡泊,臻力教育,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崇敬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

蒋梦麟称赞他是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照的彗星;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思想家之一;196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十三届大会上举荐他为“世纪伟人”。

有趣的是,吴稚晖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一生不入官门,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病逝陪都重庆,蒋介石曾力邀吴稚晖为新主席,但被其推辞。

他一生十分简朴,敝衣败絮,安之若素,外出总是以步当车,经常罢车。

他视金如身外之物,通通用来接济别人。

他身边唯一珍贵的东西,就是他2万多册的藏书,还有从21岁开始日积月累而成的二三十箱文稿、信件、剪报。

其中重要著作有《上下古今谈》、《荒古原人史》、《二百兆平民大问题》、《注音符号作用之辨证》、《稚晖文存》等,在台湾出版的有《吴稚晖先生选集》、《吴敬恒选集》等。

陶博吾

陶博吾

现代书法的鉴赏美教:刘方伟作者:陶博吾(1900--1996)江西彭泽人。

名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栗里后人。

自幼喜习书画诗文。

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

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寿、诸闻韵、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

生性谈泊名利,不求闻达。

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一生受其影响至深。

诗、书、画造诣皆深,书法绘画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远。

著述颇丰,主要有《习篆一径》、《石鼓文集联》、《散氏盘集联》、《博吾诗存》、《博吾词存》、《博吾联存》、《题画诗抄》、《博吾随笔》等。

陶博吾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

他的出名较晚,且一旦出名,又名重于山,因此,一般人都以为陶博吾是大器晚成。

其实,陶博吾...当然,如果不是天假以年,陶博吾长寿,或许先生的英名真的会被埋没很久。

陶博吾的书法,真草隶篆四书皆精,然以大篆见长...陶博吾(二)百年孤独一鸣惊人——陶博吾的艺术人生陶博吾乳名卯生,谱名国顺,字博吾,学名陶文,别署白湖散人,江西彭泽人,生于1900年,1996年仙逝,走完了孤寂不凡、大器晚成的艺术人生。

他的经历和陈子庄、黄秋园和徐生翁一样,不为当时所知而为后世推崇。

陶博吾已是当代所公认的诗书画全面发展的艺术大师,尤其他的书法,位列20世纪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一生勤黾,著有《博吾诗存》和《小篆研究》,《小篆研究》共分三卷,一、二卷毁于" 文革" ,第三卷更名为《习篆一径》,虽不问世事,但天灾人祸,世事纷纭,却残遭不幸,天太何忍?!除此之外,还有《石鼓文集联》和《散氏盘集联》等。

陶博吾6 岁从乡贤周载西先生启蒙习书,8 岁开始临习颜柳之书,9 岁对唐诗宋词过目成诵。

1918年入沙河农业学校读书。

26岁考入南京美专,从沈溪桥、梁公约学习书画,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旅。

但因为军阀混战,只学了一个学期就辍学。

妙手偶得——吴子复集《好大王碑》联

妙手偶得——吴子复集《好大王碑》联

◆薛元明(南京)妙手偶得——吴子复集《好大王碑》联吴子复是当代隶书大家,亦是广东书法重镇。

南粤一地的隶书大家有很多,从李文田、梁启超到林直勉、胡汉民,代有人才,各有所宗。

吴子复亦位在其列,主攻《好大王碑》,且藏有精美拓本,朝夕相对,刻苦临池。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吴子复老先生因为书法,变得非常乐观,在非常年代,家人被下放之后,因为有《好大王碑》相伴而得到慰藉,戏称自己拥有了“‘好大王’年”,可见其钟情此碑之甚。

当书家沉醉于某碑某帖,便能乐以忘忧、乐此不疲,才能够做出成就。

书法史中的经典不胜枚举。

书家找到个人的“立足点”尤为重要,比如《石鼓文》之于吴昌硕,《天发神谶碑》之于徐三庚,《祀三山公碑》之于齐白石,《校官碑》之于林直勉,《好大王碑》之于吴子复。

碑帖和书家之间既相互选择,也相互成就。

不能不说,自好大王碑被发现以来,喜爱和推崇者不计其数,其稚拙、天真之魅力,迷死了很多人,但其天真烂漫的特点也易于变得浮夸,尤其是结字夸张,成了“大头娃娃”,过犹不及。

前贤有言:“学书贵在法,而其妙在人”,法本无法,贵在深造求其通。

吴子复无疑示范了一种成功方式。

吴子复身处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巨变的时代。

在吴子复身上,体现了剧烈的社会转型中,古与今、中和西的对撞和交融。

在他的身上,可以找出“东西南北”四个关键字。

书法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此言应该不差,人生经历中,初沐西风,生逢“西学东渐”的开端,本身就是岭南人,恰恰又非常喜欢北碑。

所以,像他这样的一代人,艺术风格的影响因素是多头的。

但在吴子复身上所呈现出的,最重要的特征仍然是“旧”是“中”,而不是新潮,更不是西洋。

这就需要反思一个问题:今时的书法研究,充斥了大量的西方名词,好好的理论变成了“夹生饭”,喜欢用西方思维来诠释几乎关于书法的一切,实际上主要还是炫耀,却恰恰见证了浅薄之所在。

而在当时,像吴子复这样的人,却能坚定地恪守传统,极度热爱传统。

说到本质,他们这一代人,虽然沐浴西风,却最终看到了本质差异,而且对于传统文化是耳濡目染,纵然心游万仞,仍是矢志不移。

文心雕龙版本目录

文心雕龙版本目录
梁通事舍人刘勰撰明 Nhomakorabea汪一元校
原道第一
5、明覆刻汪本四川省图书馆藏
曾见此本五部。字多俗体,如变、辞、来、学、宝、国、乱、体、观、献、会、万之类是亦有臆补中《哀〓》篇“而霍暴亡”句之墨钉补刻为“光”是误刻如《才路》篇“二班两刘句之“二”误刻为“三”是者。逊私淑轩原刻多矣。
6、明佘诲本北京图书馆藏
卷首有佘氏序,知刻於嘉靖二十二年。钱允治跋谓“癸卯又刻於新安”者,即此本。板心下栏尚留有原私淑轩本刻工姓名,其出於汪氏原刻可知。亦问有不同者惟精细不如耳。白文。每半页十行,行二十字。五篇相接,分卷则另起。其款式:
文心雕龙卷—
梁刘勰撰
原道第—
【附注】提要“无一完刻”“完”字未误,“受胪於牧之野亦误“牧”为“物”。
4、又文津阁本北京图书馆藏
提要题内府藏本,虽未言明何刻,实即汪一元本也。书中既多剜改,其中固有因誊录笔误剜改者;然多数则为底本字误校改则已非所据底之本来面目矣。卷首为提要,次即《文心》全书,白文。每半页八行,行二十一字。有剜增、剜减时则否五篇相接,分卷则另想。其款式:文心雕龙卷—
【附注】曹学quan序,当以战此本者为首见,又按:徐〓崇祯己卯(十二年)跋:“此本(即汪一元本)吾辛丑(万历二十九年)年较〓极详,梅庚刻於金陵,列吾姓名於前,不忘所自也。……前序八篇,半由吾钞录,半乃汝父(指延寿)手书,又金陵刻之末收者。”然则新增诸序如冯允中、方元祯、程宽、叶联芳、乐应奎、佘诲六家之作,盖由与公写寄而补梓者也。明凌云五色套印本余藏此本有梅度生《注》,盖刻於万历四十年后卷首有曹学quan序可证天启二年前,非以梅氏万历三十七年所刻者为底本也。如《铭箴》篇“罕施于代”句,万历梅本作“罕施代”,天启梅本作“罕施于代”,而此本作“罕施於代”;又如《诸子》篇赞“大夫处世”句子“大”字,万历梅本作“大”,天启梅本作“丈”,而此本作“丈”。并其明证。徐〓校本附页有“梅度生重梓有朱之蕃序一篇“识语(天启梅本无此序),是梅氏於万历三十七年后,就原板重校改刻由天启本推之,当系剜换,非另开雕非一次矣。冯舒校本《通变》篇“乘机无怯”句子“怯”字有校语云:“梅本作怯”。今考万历梅本作“法”,天启梅本作“jia”,而此本与冯己苍所见者同,当属一刻。然则此本其出於万历四十年,则非也。卷首有曹学〓序、杨慎与张含书、闵绳初引、凌氏凡例、共六条《梁书·刘勰传》及校诸家姓氏。分批评、参评、音注、校正四类。五色套板:正文黑字,杨慎、曹学〓及各家评、校、音读,区以四色,分列眉端。校者问著其字全书分为上之上、上之下、下之上、下之下四子卷注亦别出为四子卷,殿全书后,每半页九行,行十九字。篇各为起讫。其款式:

论“书从印入”与隶书创作

论“书从印入”与隶书创作

一、“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一)“印从书出(以书入印)”的发展历程“印从书出(以书入印)”的艺术实践可以上溯至古玺汉印。

20世纪30年代出土于殷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三方古玺印,经有关专家多年研究,认为是商代玺印。

从现存的先秦古玺实物来看,可见其印制作工艺水平已经相当成熟,运用也十分广泛。

与此同时,金文等书法灿烂辉煌,并与古玺印的制作密切关系。

金文书法艺术与古玺印篆刻艺术在先秦就具有紧密共存的渊源,浪漫多彩的青铜器铭文、六国文字等书法为玺印制作所用,不妨认为此书就已有“以书入印”的艺术实践。

汉印入印的字体是缪篆,缪篆由篆书隶化而来,故汉印也可认为是“以书入印”的。

也就是说,先秦、秦汉时期,虽“以书入印”虽非自觉,但“以书入印”的实践确已存在。

自三代春秋战国古玺、秦汉印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官私印等,至元代,文人参与,印章发展逐渐进入篆刻艺术的范畴。

赵孟著《印史序》,吾丘衍著《三十五举》,并积极进行印学实践,确立了以汉印为主流的古雅质朴的审美观。

元以前,印章材料大多以“金”为主,篆与刻须分开完成。

元末王冕创用花药石刻印,从此篆刻材料有了“金”与“石”的明确区分。

印材由“金”而“石”后,“石”相对于“金”而言,易于奏刀,诚如明人沈野所言,“金玉之类用力多而难成,石则用力少而易就,则印已成而兴无穷”[1],这使得更多的文人开始参与篆刻,并逐步地由文人单纯的书“篆”过渡到可以替代工匠而亲手刻石,“篆”与“刻”的“合而为一”,成为“篆刻”。

书篆又刻篆的文人们(从此可称为篆刻家们)自行独立完成篆刻,在技艺上成了篆刻艺术的主人,极大地促进了对篆刻艺术的系统性思考,并自觉地进行艺术性追求。

以元赵孟、吾丘衍、王冕等为代表的文人艺术家,在揭开文人篆刻艺术序幕的同时,也引发了其后的明清印坛“印宗秦汉”,力承秦汉艺术精神的潮流。

伴随着清代金石考证之学的兴起,古老的篆隶书法开始复兴。

乾嘉之际,邓石如出而篆隶书法面目一新。

崔子玉座右铭

崔子玉座右铭

吴让之清代篆刻家、书法家。

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善书画,尤精篆刻。

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

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吴让之印作颇能领悟邓石如的“印从书出”的道理,运刀如笔,迅疾圆转,痛快淋漓,率直潇洒,方中寓圆,刚柔相济。

其体势劲健,舒展飘逸,婀娜多姿,尽展自家篆书委婉流畅的风采,无论朱文白文均功夫精熟,得心应手,技术上已如庖丁解牛。

让翁在继承邓完白的基础上有所创建,特别是那种轻松淡荡的韵味,直达书印合一的神境。

吴缶老赞曰:“风韵之古隽者不可度,盖有守而不泥其迹,能自放而不逾其矩。

”一生清贫,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

吴熙载工四体书。

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

书法功力虽深,但受邓石如和包世臣的束缚太深,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

亦善画。

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汉印。

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邓派推向新的境界,。

吴让之诸体皆擅,而篆隶功力尤深,特别是他的圆劲流美的小篆为世人所重。

在篆法上,吴让之师法邓石如及汉篆法,更因其善于“铁笔写篆”撷取金石精华,故有“气贯长虹、刚劲有力、咄出新意”之态。

包世臣对吴让之也有直接影响,他继承了包氏衣钵,恪守师法而自成面目,给人以清澹甜润之感。

所书小篆《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宋武帝与臧焘敕》、《三乐三忧帖》等,用笔浑融清健,篆法方圆互参,体势展蹙修长,有“吴带当风”之妙。

吴让之隶书结体,中心紧敛而肢体舒展,颇富古意,被誉为清初以来篆隶书体创新者之一。

其行书动势显著,生发了流动、通畅之气,单字虽隔,然意气绵延不断;楷书苍厚郁茂,俊逸爽劲,并掺有北碑意韵,一扫“馆阁体【原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印面文字检索

印面文字检索

年-序/刻印者/印面文字1268-1/吾丘衍/魯郡吾氏1287-5/王冕/會稽佳山水1298-1/吳叡/濮陽1311-1/吾丘衍/貞白1355-2/吳叡/雲濤軒1359-1/王冕/方外司馬1470-1/文徵明/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1498-2/文彭/兩京國子博士1501-2/文嘉/文嘉1514-1/王逢元/芙蓉花外夕陽樓1530-3/何震/惺道人1535-2/文彭/鴛鴦1547-1/文彭/琴罷倚松玩鶴1547-5/甘暘/關內侯印1551-7/吳忠/不敢為先1552-6/魏植/三十六峰長周旋1552-7/程大憲/中魚1553-1/文彭/茂林脩竹1553-2/何震/青松白雲處1553-3/蘇宣/流風回雪1553-4/程遠/鳳皇臺客1553-5/葉原/壬辰進士1554-4/金光先/坐華醉月1559-11/趙宧光/莊駘之印1562-4/文彭/畫隱1562-5/朱簡/海闊能容物蓮心不受污1565-3/汪關/筆研精良人生一樂1568-9/陳萬言/披雲臥石1571-10/何通/郅都1573-1/文彭/痛飲讀離騷1573-2/王梧林/孔方兄有絕交書1573-4/許初/吳中三讓里居1574-3/歸昌世/三心不可以事一君1575-8/李流芳/每蒙天一笑1578-21580-2/何震/為善最樂1580-31580-6/黃仲亨/家在珊瑚洲1581-1/邵潛/褱遠侯印1583-1/文嘉/休承1583-4/梁年/食筍齋1584-1/何震/修生愧道書1584-2/胡正言/墨莊老農1584-3/蘇肇/遙集居1584-5/李根/添茆小屋1585-1/何震/蒼崖1586-1/袁登道/餐秋菊之落英1588-3/吳迥/董其昌印1589-1/何震/懶禪居士1589-2/吳良止/居易俟命1590-4/汪泓/不將恩愛子更種悲憂根1592-13/程樸/俞安期印1592-18/朱光夜/樵山山樵1592-2/葉原/五茸逸人1592-3/葉原/甘泉山房1592-4/葉原/南宮僊史1592-5/葉原/唐氏長公1592-6/葉原/菞丘館1592-8/徐東彥/太史氏1592-9/江皜臣/布衣空惹洛陽塵1593-3/何震/竹中小隱1594-3/文士英/華乳齋1595-2/何震/我得無諍三昧1596-101597-2/何震/查允揆印1597-3/何震/煙霞子1598-1/何震/般若波羅密1598-10/鄧逢京/鄧逢京印1598-5/韓約素/朗如明月入懷1598-8/丁良卯/嗜酒愛風竹1600-3/何震/天街小雨1600-4/何震/天都長1602-2/何震/海月樓1602-3/何震/荷衣漫士1602-32/黃樞/黃動正印1602-33/顧聽/卜遠私印1602-4/何震/筆研精良人生一樂1602-5/何震/真實居士1602-7/蘇宣/嘯民1604-1/何震/雲中白鶴1604-2/何震/華港漁郎1604-3/何震/放情詩酒1604-4/何震/初旭樓1604-5/何震/秦淮臥雪1604-6/何震/笑譚間氣吐霓虹1605-5/程邃/徐旭齡印1605-8/黃經/汝南世系江南居住嶺南生長1605-9/汪炳/鶴溪山房1606-4/何震/澹如水1606-5/何震/聽鸝深處1607-8/張穆/張穆私印1610-14/汪關/子孫非我有委蛻而已矣1610-6/蘇宣/字仲良1610-7/蘇宣/鷦棲癡隱1611-4/程遠/曲江觀濤1612-14/汪關/李流芳印1612-15/汪關/慎娛先生1612-21/周亮工/玉樹臨風1612-22/葛潛/米漢雯印1612-28/顧苓/顧苓之印1612-29/沈世和/家在菱湖橘社之間1612-4/甘暘/東海喬拱璧穀侯父印1613-6/談其徵/武陵漁郎1614-2/汪關/消搖游1615-5/吳忠/去泰氏1617-15/丁元公/三餘堂1619-3/蘇宣/李流芳印1621-12/戴本孝/冒襄辟疆私印1621-4/汪關/麋公1622-1/蘇宣/我思古人來獲我心1622-2/汪關/張炳樊印1623-3/丁良卯/坐華醉月1623-4/丁良卯/興酣落筆搖五嶽1623-5/徐貞木/直南書房講官1625-15/陳玉石/厚燧之章1625-2/趙宧光/睢陵長印1625-8/歸昌世/負雅志於高雲1625-9/歸昌世/俗人自與我曹疏1626-1/蘇宣/雲中白鶴1626-2/蘇宣/舒阿子1628-33/丁良卯/餐英館1629-1/魏植/滴露研硃點周易1629-10/呂留良/恥齋1629-2/魏植/煙霞泉石平章1629-3/李流芳/山澤之臞1629-9/王道淳/快雪時晴1630-10/陶碧/清畏齋1630-5/吳萬春/問訊今何如1630-6/程以辛/孔顏樂處1631-2/朱簡/范允臨印1631-6/許容/紅藕香殘玉簟秋1633-10/張日中/靜怡書屋1633-5/蘇肇/辛未進士1633-9/陸惠/與木石居1635-5/吳晉/石扆1636-3/吳迥/玄賞齋1636-8/丁良卯/修竹閒園1636-91637-1/丁良卯/奉敕村梅1638-11639-3/蔣興儔/華落家童未掃鳥啼山客猶眠1641-4/徐東彥/妓逢紅拂客遇虯髯1642-2/丁良卯/笑書唐字1642-3/丁良卯/恨不十年讀書1643-81644-11645-10/洪昇/白癡道人1645-3/歸昌世/氣煩則慮亂視邕則志滯1646-4/丁良卯/師儉堂1646-6/吳先聲/多情懷酒伴餘事作詩人1650-5/徐寅/陳遇麒印1651-3/丁良卯/聖濟堂經史圖書記1651-6/張在辛/張在辛卯君氏一字兔公或曰白亭亦稱柏庭1652-9/王瑾/家在烏目山下1653-8/程大年/美人是華真身1655-5/劉衛卿/痛飲讀離騷1655-61655-8/錢楨/錢楨之印1657-1/林皋/莆陽鶴田林皋之印1658-2/細井廣澤/君子林1660-6/袁三俊/汪啟淑字慎儀1661-19/徐貞木/綠葵紫蓼山房1661-20/徐貞木/漸不為人所識1661-21/徐貞木/名教中自有樂地1661-22/徐貞木/錦石亭1661-23/徐貞木/豈為功名始讀書1661-6/文士英/鳶飛魚躍1661-9/丁良卯/梅屋1662-12/張智錫/清風高節1662-14/衛聞遠/唐詩晉字漢文章1662-2/徐貞木/林宗1662-3/徐貞木/半日村1662-4/徐貞木/梅谿別業1662-5/徐貞木/忘憂館1662-6/徐貞木/三友軒1662-7/徐貞木/鄭氏真賞1662-8/徐貞木/其狂不可及1662-9/徐貞木/東山草堂1663-10/戴本孝/冒襄1663-11/王睿章/明月清風真我友人生此外何求1663-2/程邃/一身詩酒債千里水雲清1663-4/戴本孝/忍辱忘怨1663-5/戴本孝/小三吾鑑藏1663-6/戴本孝/真賞1663-8/戴本孝/巢民1663-9/戴本孝/辟疆氏1664-7/陳玉石/復光1665-1/邵潛/耿九疇印1665-2/池永一峰/榕窗1669-5/陶碧/司空都諫1670-2/程邃/蟫漅閣1671-10/徐貞木/竹垞1672-9/周亮工/紙窗竹屋燈火青熒1674-2/胡正言/倪元璐印1677-3/丁元公/隨菴1678-6/俞廷諤/黃金倘散盡誰識信陵君1678-7/陳瑤典/倒酒既空枝蔾行歌1679-16/徐寅/劍門石隱1679-17/徐寅/萬事已拋孤枕外一尊常醉亂華中1680-4/許容/谷園1680-5/許容/胡氏循齋鑒賞圖書1680-7/徐照/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言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1681-3/徐寅/省峰1681-7/張宏牧/如觀秋水1684-8/邊壽民/金山錢培杰收藏印1685-11/釋續行/聊染翰以寄懷1685-13/潘西鳳/福不可極留有餘1685-5/沈鳳/處世至今時笑啼俱不敢1685-7/周顥/知余懶是真1686-11/李鱣/復堂1686-3/吳晉/度白雪以方潔逆青雲而直上1686-5/徐寅/史學騷才1687-2/吳先聲/沈秉坤印1687-3/吳先聲/幼嵐1687-5/新興蒙所/衣帶日已緩1687-8/陳炳/壯夫不為1688-5/高翔/七峰居士1689-4/許容/小長蘆釣魚師1691-1/程邃/王士驪字貤西號幔亭圖書1691-2/張穆/鐵橋道人1693-5/釋湛福/耽道說禮杖義依仁1694-3/許容/雨屋深鐙1694-5/劉衛卿/淵明形神似我1695-1/蔣興儔/東明枕漱石長嘯臥煙霞1695-6/高秉/一心湛然如水澂淨1695-7/強行健/天機何處不風流1697-10/胡志仁/讀易處1697-2/吳晉/金臺嘉會1697-7/梁詩正/孫天泉印1700-3/喬林/桃華潭水1700-4/三井親和/淳菴1700-5/吳青震/樾林玩1700-6/張餘堂/豐年氣候和1700-7/嵇承濬/幾生修到1701-4/沈祚昌/退齋居士1702-5/佚山/閒雲抱幽石1703-2/欽岐/游居有常必就有德1703-5/周昉/頤壽金石1704-5/柳里恭/淇園1706-11706-5/俞珽/靈石山樵1707-5/黃呂/無心到處禪1708-3/王玉如/平橋居士1709-10/董元鏡/清夜焚香讀楚詞1709-9/俞庭槐/食氣者壽1710-2/林皋/耕煙散人時年七十有九1710-4/錢世徵/心腸寸斷誰得知1710-8/李德光/翰墨卿—四靈圖像—1711-7/小島終南/天年別號終南1711-8/岳高/不可不慎1712-6/徐堅2/故安侯印1713-10/趙陶齋/唐虞世遠1713-11/林煥章/纗幽蘭之秋華1713-12/錢浦雲/笑飲濁酒醉揮素琴1713-14/杜世柏/登山臨水或嘯或歌1713-16/徐觀海/迂疏合放間1713-4/朱宏晉/與造物游1713-5/高積厚/文燿頌侯1713-6/董漢禹/荔香齋1713-7/吳晉2/波濤入筆驅文辭1713-9/釋悟心/悟心別號九華1714-11/金鏐/金鏐私印1714-12/顧溥/學古有得1714-8/沈鳳/紙窗竹屋燈火青熒1715-2/林皋/夢蘭1715-5/里東白/此地空餘1716-10/釋篆玉/我靜如鏡1716-3/王睿章/張燦圖章1716-6/高翔/蔬香果綠之軒1717-14/王順曾/啟淑私印1717-4/陳瑤典/忽逢幽人如見道心1717-5/陳瑤典/巫峽千尋走雲連風1717-6/周芬/月子彎彎照幾州幾家歡樂幾家愁1717-7/姜煒/僊館詞臣1717-9/釋明中/藏愚谷1718-2/童昌齡/柴門老樹村1718-4/王諧/杏華春雨1718-6/都賀庭鐘/開元之寶1718-8/項懷述/最樂莫如為善1719-4/陳渭/性託夷簡時愛林泉1719-5/徐寶璵/清賞齋1719-8/汪士通/各有因緣莫羨人1719-9/王世字/消遙閒曠1720-12/懷履中/無限風雅1721-2/童鈺/蟣蝨小臣1721-5/江聲/虛受1721-7/施景禹/富貴不淫貧賤樂1722-18/張宏牧/永躬耕乎典墳1722-19/高鳳翰/家在齊魯之間1722-21/源伯民/樂莫樂兮新相知1722-23/汪肇龍/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1722-25/沈策銘/沈策銘印1722-26/永井昌玄/單刀直入1723-9/池大雅/山莊大夫1724-10/戴厚光/幽人多感懷1724-3/張宏牧/動正用龢1725-4/程瑤田/葺之兮荷蓋1725-5/張錫珪/生涯只在詩1725-81726-5/朱文震/喜游林藪1727-10/蔣宗海/保延壽而宜子孫1727-2/林皋/虞山林皋鶴田氏之章1727-3/俞廷諤/問齋1727-5/汪士慎/臨窗小硯染煙華1727-7/汪芬/新寍病農1727-8/汪成/風颭蘆華雪滿溪1728-10/吳鈞/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1728-11/汪斌/空山臥白雲1728-15/何楫/書千卷1728-16/趙丙棫/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華落家童未掃鳥啼山客猶眠1728-17/井玉樹/壯懷聊寄幽獨1728-18/杜超/平居以文章自怡1728-19/許鉞/慎儀1728-20/黃掌綸/綿潭山館1728-21/嚴煜/慎儀1728-22/方維翰/修身養志1729-2/戴啟偉/青山有約攜琴往白髮無成把鏡羞1729-3/朱黻/十二花中壽客1729-5/朱勇均/牧笛樵歌1729-6/馮洽/又一村1730-10/張宏牧/身安為富1730-11/張宏牧/隱几看雲岑1730-12/張宏牧/香遠益清1730-13/張宏牧/優柔平中1730-14/張宏牧/發見隨天機1730-15/張宏牧/君子慎動1730-16/張宏牧/守之貴行之利1730-17/張宏牧/見其大則心泰1730-18/張宏牧/水色雲含白禽聲谷應清1730-19/張宏牧/聞過則可賢1730-20/張宏牧/擊十黃卷軸1730-21/張宏牧/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1730-22/張宏牧/不及則亦不失於令名1730-23/張宏牧/笛聲吹老太平歌1730-24/張宏牧/得其秀而最靈1730-25/張宏牧/醉榻雲籠潤吟窗瀑瀉清1730-30/鄭際唐/清藹山房1730-31/陳鍊/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1730-32/丁佺/青山澹吾慮1730-35/閔貞/循性樂天1730-37/方塘/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1730-6/張宏牧/一為要1730-7/張宏牧/拙者默1730-8/張宏牧/士希賢1730-9/張宏牧/一杯復一杯1731-6/陸費墀/坦然無慮養金精1732-2/高鳳翰/以古為鏡1732-4/梁登庸/如月之恆1732-7/嚴誠/且將尊酒慰飄零1733-11/吳騫/堇浦詩詞之印1734-18/梁肯堂/雲無心以出岫1734-19/鞠履厚/晴窗一日幾回看1735-1/細井廣澤/廣澤知慎1735-10/王松/懷佳人兮不能忘1735-11/花榜/體道不倦1735-12/仇塏/膽缾花落研池香1735-13/張梓/今日相逢情愈重1735-16/濱村藏六初世/橘茂喬印1735-19/王綍/綍字敷訓一字雲敕號雪廬別號學士山樵印1735-8/俞庭槐/痛飲讀離騷1736-17/徐夔/灶北居士1736-18/孔千秋/寄妙理於豪放之外1736-20/金素娟/鉏頭當枕江草為氈1736-22/方薰/延年益壽1736-23/木村巽齋/世間第一風流事1736-26/項道瑋/深村有酒隔煙渚共乘小艇穿蘆花1736-5/高鳳翰/雪鴻亭長1737-10/高鳳翰/左軍痺司馬1737-11/高鳳翰/老畫師1737-12/高鳳翰/鄭風子1737-13/高鳳翰/燮何力之有焉1737-3/池永一峰/陶唐1737-7/高鳳翰/左臂1737-8/高鳳翰/丁巳殘人1737-9/高鳳翰/丁巳年1738-10/毛紹蘭/清虛簡淡1738-12/楊汝諧/寄雙魚1738-14/吳潤/情隨事遷1738-15/曾之唯/曼陀羅居1738-2/張在辛/高鳳翰印1738-9/楊謙/隱几太息仰天而笑1739-4/俞庭槐/餘堂鑑定1739-6/梅德/寄情邱壑1739-7/翟賞祖/機忘世易疏1739-8/王轂/履道居貞1739-9/葛子琴/名教中有樂地1740-10/楊心源/文章排悶不求名1740-11/余國觀/一醉空離緒1740-12/董洵/小琅嬛1740-13/畢星海/廷濟1740-14/吳履/共醉太平時1740-16/殿亞岱/夫天地者萬物逆旅1740-7/丁敬/玉几翁1740-9/吳樹萱/養真尚無為1741-10/項朝虆/飲酒游山1741-9/陳克恕/明窗淨几筆硯精良焚香箸書人生一樂1743-11/施象坤/澹中有味1743-4/潘西鳳/風流肯落他人後1743-5/潘西鳳/才不才間置此身1744-11/黃塤/紙短情長1744-15/黃庭/得心應手1744-16/錢坫/錢坫印1744-3/丁敬/天賜長年1744-4/丁敬/古杭沈心1745-12/鄭基成/寵辱皆忘1745-14/江恂/曾看居庸疊翠來1745-4/丁敬/明中之印1746-1/王睿章/柔兆攝提格1746-2/王睿章/八十四翁睿章1746-26/餘延年/無塵1746-27/賴春水/賴惟完1746-3/王睿章/雪岑1746-36/趙魏/尋常隨分好消閒1746-38/夏儼/努力崇明德1747-1/丁敬/明中大恆1747-12/前川虛舟/無箸1747-2/丁敬/西湖禪和1747-3/丁敬/下調無人采高心又被瞋不知時俗意教我若為人1747-5/楊瑞雲/山空秋滿亭1747-7/田中良庵/幽篁齋1747-8/馮敏昌/古木臥平沙1748-12/顧溥/字禪1748-35/宋葆淳/宋1748-37/杜澂/古朴1748-38/藪星池/白雪歌堂1748-9/王玉如/學書1749-17/黃景仁/學不了1749-4/丁敬/烎虛中圖書1749-5/丁敬/寒潭雁影1750-10/錢樹/音韻天成1750-14/黃鉞/秀峰手奏1750-16/陳元祚/碧雲林屋1750-2/丁敬/兩湖三竺卍壑千巖1750-3/丁敬/在家出家1750-8/汪啟淑/濮氏孚柱1751-24/朱德玶/一泓齋1751-4/丁敬/陳鴻寶印1751-5/丁敬/寶所1752-10/欽岐/學到古人難1752-4/丁敬/阿同1752-5/丁敬/山舟1753-12/丁敬/兩峰十二橋人1753-13/丁敬/采芝山人1753-14/丁敬/文章有神交有道1753-15/丁敬/綺石齋1753-16/丁敬/鐵研齋1753-35/紀止/金聲玉振1753-37/孫韡/似作書法寫竹1753-9/高翔/怡顏堂圖書1754-1/丁敬/白雲峰主1754-18/丁佺/豆華村裡草蟲啼1754-2/丁敬/薌林鑑藏1754-22/杜俊民/孟彪1754-3/丁敬/清勤堂梁氏書畫記1754-4/丁敬/梁啟心印1754-5/丁敬/蔎林1754-6/丁敬/洗句亭1755-2/沈鳳/沈鳳私印1755-21/余鵬翀/松風蘿月1755-23/稻毛屋山/浮躁1755-4/新興蒙所/西廂待月1756-10/丁敬/苔華老屋1756-14/俞珽/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1756-25/陳鍊/樂道經年有典墳1756-3/潘西鳳/畫禪1756-31/林霪/即事多所欣1756-32/賴杏坪/惟柔之印1756-33/源惟良/辨事金剛1756-6/丁敬/采芝山人1756-7/丁敬/丁1756-8/丁敬/敬身1756-9/丁敬/無所住菴1757-13/朱文震/放情丘壑1757-14/朱文震/靜舫1757-15/朱文震/忠義之心生而自許1757-16/朱文震/聽雨下半更多月影向中那恁時節夜香燒罷磨1757-17/朱文震/□永寧字□□處莘□圖書□1757-2/丁敬/宗鏡堂1757-26/赤松眉公/得封願作醉鄉侯1757-27/菅南涯/無可有鄉1757-3/丁敬/徐堂印信1757-4/丁敬/竹町老人1757-5/丁敬/上下釣魚山人1757-6/丁敬/石泉1757-9/嚴源/慎儀1758-1/丁敬/茹古齋印1758-10/丁敬/賜紫沙門1758-11/丁敬/南屏明中1758-12/丁敬/無夜吟草1758-13/丁敬/王裕增字恂夫印章1758-14/柳里恭/柳里恭字公美1758-2/丁敬/南敘子1758-3/丁敬/汪彭壽靜甫印1758-5/丁敬/只寄得相思一點1758-6/丁敬/芝里1758-7/丁敬/苔華老屋1758-8/丁敬/嶺上白雲1758-9/丁敬/徐觀海印1759-10/丁敬/錫祉堂1759-11/丁敬/曙峰書畫1759-12/丁敬/我是如來最小之弟1759-13/丁敬/詩正1759-14/丁敬/盧文弨印1759-18/陳渭/偶因麋鹿自成群1759-26/胡唐/□翁1759-27/沈皋/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腹H/1759-28/錢泳/愛閒1759-29/二村梅山/博學於文約之以禮1759-3/鄭燮/書畫悅心情1759-4/丁敬/接山堂1759-5/丁敬/居業1759-6/丁敬/顧震之印1759-7/丁敬/葦田1759-8/丁敬/薌林翰墨1759-9/丁敬/石畬老農印1760-10/丁敬/長相思1760-11/丁敬/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1760-12/丁敬/王德溥印1760-13/丁敬/容大1760-14/丁敬/靜甫1760-15/丁敬/何琪東父1760-16/丁敬/小山居士1760-17/丁敬/何琪之印1760-18/丁敬/東甫1760-19/丁敬/魚睨軒1760-2/丁敬/曹芝印1760-20/丁敬/厲志黼印1760-21/丁敬/丁敬身印1760-22/丁敬/硯林亦石1760-24/丁敬/丁傳印1760-3/丁敬/袁匡肅印1760-38/陳鍊/願讀人間未見書1760-4/丁敬/袁氏止水1760-43/鈕樹玉/協亨載記1760-46/謝云生/十八研齋主人1760-47/謝蘭生/謝蘭生印1760-5/丁敬/艮園1760-53/黃學圯/蓮溪詞翰1760-55/嚴冠/木雁齋1760-6/丁敬/曙峰詩畫1760-7/丁敬/吳玉墀印1760-8/丁敬/蘭林讀畫1760-9/丁敬/陳燦之印1761-1/王睿章/供香鬻茗點綴詩人情裏景1761-10/丁敬/磯漁1761-11/丁敬/密盦祕賞1761-12/丁敬/鴻1761-13/丁敬/杉屋吟箋1761-2/丁敬/許松之印1761-25/吳文徵/友多聞齋圖書印記1761-3/丁敬/包芬1761-4/丁敬/梅垞1761-5/丁敬/梅垞包芬1761-6/丁敬/采南1761-7/丁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1761-8/丁敬/蕭郎叢筆軒1761-9/丁敬/盧文弨紹弓印章1762-10/丁敬/揚州羅聘1762-11/丁敬/且隨緣1762-12/丁敬/包氏梅垞吟屋藏書記1762-39/黃易/梅垞吟屋1762-40/黃易/師竹齋1762-41/黃易/陸飛起潛1762-42/黃易/筱飲1762-44/紀大復/朱增泰1762-5/丁敬/敬身1762-6/丁敬/梅竹吾廬主人1762-7/丁敬/梅垞1762-8/丁敬/曹焜之印1762-9/丁敬/成城衛宗之印1763-14/汪啟淑/君親德與天地並立聖賢道共日月同明1763-2/丁敬/太素桐君1763-20/黃易/笑笑之餘1763-21/黃易/陳氏八分1763-22/黃易/賣畫買山1763-23/黃易/師竹齋印1763-24/黃易/梅垞吟屋1763-25/黃易/梅垞吟屋1763-27/張開福/儼齋啟事1763-3/丁敬/亦耕1763-30/森川竹窗/蒹葭堂賞鑒摹本記1763-4/丁敬/陳氏可儀1763-5/丁敬/陳鴻賓印1763-6/丁敬/小石倉1763-7/梁詩正/松菊軒1764-10/丁敬/陳鴻寶印1764-11/丁敬/錢琦之印1764-12/丁敬/相人氏1764-13/丁敬/煙雲共養1764-14/丁敬/寂善之印1764-15/丁敬/蕅涯道人1764-16/丁敬/用拙齋1764-17/丁敬/明中1764-18/丁敬/亭角尋詩兩袖風1764-19/丁敬/一味清淨心地法門1764-24/張燕昌/翼1764-25/張燕昌/之1764-3/潘西鳳/還硯齋1764-32/益田勤齋/養拙1764-34/黃鑰/貴相知心1764-5/丁敬/汪魚亭藏閱書1764-6/丁敬/汪憲之印1764-7/丁敬/臣憲印1764-8/丁敬/汪憲1764-9/丁敬/趙氏岳均1765-10/丁敬/荔帷1765-11/丁敬/曹尚絅印1765-12/丁敬/炳文1765-13/丁敬/綺石齋1765-14/丁敬/丁氏敬身1765-15/丁敬/豆華村裏草蟲啼1765-36/黃易/乙酉解元1765-37/黃易/乙酉解元1765-4/釋續行/挹軒紫之外榮1765-40/錢善揚/張廷濟印1765-41/周咸/蘿軒夜月閒1765-43/小俁蠖庵/怒猊渴驥1765-7/丁敬/應澧之印1765-8/丁敬/應澧私印1765-9/丁敬/曹芝印信1766-14/文鼎/向榴私印1766-15/錢以發/來燕樓1766-18/潘封/萬沛澂印1766-23/沙神芝/吳俊1766-8/張燕昌/金石契1766-9/張燕昌/張燕昌印1767-11/丁佺/藉豁古堂圖書1767-12/嚴誠/安本分1767-14/楊瑞雲/燕寢凝香有佳思1767-16/湯禮祥/一字值百金1767-18/江介/寸心千里1767-24/朱芾/枕流漱石1767-25/巴樹穀/巴樹穀之鉥1767-4/小島終南/介石菴南山人1767-9/釋明中/天涯何處無芳草1768-6/陳渭/開卷有益1768-7/徐寶璵/沈可培印1768-8/徐寶璵/養源1768-9/徐寶璵/蒙泉1769-11/奚岡/汪氏書印1769-12/奚岡/自得逍遙意1769-13/奚岡/姚氏八分1769-14/奚岡/晉齋書畫1769-16/張鏐/真硯齋1769-17/高塏/詩雜仙心1769-18/瞿中溶/汪熤之印1769-23/三雲仙嘯/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瞷江1769-26/沈恕/芑孫1769-27/高楨/張上龢印1769-7/陳鍊/葉龍溪印1770-10/奚岡/龍尾山房1770-6/黃易/師竹齋記1770-7/黃易/尊古齋1770-8/黃易/茶熟香溫且自看1770-9/奚岡/髯1771-10/奚岡/古嵒老屋1771-14/朱為弼/朱為弼印1771-24/王錫祚/謹慎事務1772-9/濱村藏六二世/越智隆印1773-1/周顥/開卷一樂1773-11/錢泳/堇浦過眼1773-14/程荃/一志求是1773-15/阿部良山/元瑞氏1773-16/姚元之/唯吾知足1773-18/高日濬/菽雪書畫1773-7/張燕昌/心太平齋1773-8/奚岡/秋聲館主1773-9/奚岡/秋聲館主1774-18/畢星海/古愚1774-21/蔣仁/昌化胡栗1774-22/蔣仁/師竹1774-25/黃易/小松所得金石1774-32/徐楙/孫錫晉印1774-33/巴樹烜/集孟皇仲則叔重季度之法為一家1774-36/汪一檠/張邦保印1774-4/項懷述/文章江左煙月揚州1774-8/張錫珪/化工別與一種風情1775-10/黃易/香榭山房1775-11/黃易/晤言室1775-12/黃易/趙氏金石1775-13/黃易/留餘春山房1775-14/黃易/茶熟香溫且自看1775-15/黃易/畫秋亭長1775-16/黃易/陳氏晤言室珍藏書畫1775-17/黃易/同心而離居1775-18/黃易/魏嘉穀印1775-19/黃易/振衣千仞1775-20/黃易/羅聘1775-21/黃易/遯夫1775-22/巴慰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775-26/徐同柏/壽藏1775-3/朱文震/逢場作戲1775-6/陳鍊/幽西樂聖時1775-9/蔣仁/小蓬萊1776-15/張燕昌/小瀛洲1776-16/陳克恕/寒可無衣飢可無食至於書不可一日失此昔人詒厥之名言是可為拜經樓藏書之雅則1776-18/黃易/罨畫溪山院長1776-19/黃易/一笑百慮忘1776-20/黃易/我生無田食破硯1776-21/黃易/覃谿鑑藏1776-22/奚岡/栗田1776-23/奚岡/銕香邱學敏印1776-27/徐年/壺中父1776-7/池大雅/巒光水景1777-13/黃易/湘管齋1777-14/黃易/蘇米齋1777-15/黃易/文淵閣檢閱張壎私印1777-16/黃易/葆淳1777-20/孫均/我生無田食破硯1777-21/汪鴻/臣青1777-22/林十江/市塵黠夫1777-26/楊燮/大禹壽一百歲1778-14/朱琰/居身以約1778-15/沈承昆/蓼陽茨室1778-21/董洵/有定齋1778-22/董洵/生于癸丑1778-23/董洵/生于癸丑1778-24/董洵/揚州羅聘1778-25/董洵/歲在癸丑1778-26/董洵/人日生人1778-27/董洵/兩峰道人1778-28/董洵/羅遯夫印1778-29/董洵/長安策蹇人1778-34/蔣仁/雲林堂1778-39/鄧石如/聊浮游以逍遙1778-40/鄧石如/太羹玄酒1778-41/黃易/心跡雙清1778-42/黃易/喬木世臣1778-43/黃易/平陽1778-44/黃易/河南山東河道總督之章1778-45/黃易/姚立德字次功號小坡之圖書1778-46/黃易/大司馬總憲河東河道總督章1778-47/黃易/湘管齋1778-48/黃易/定齋1778-5/喬林/人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學問文章1778-50/奚岡/壽君1778-53/馮敏昌/如岡如陵1778-57/錢侗/靈芬館圖書記1778-58/陳志寧/殷伯子樹柏1778-59/閔澄波/壽華居士過眼1778-6/佚山/正藏別號修徠1778-60/劉眉伯/苦菜秀1779-11/翟賞祖/志在不朽1779-14/蔣仁/雪峰1779-15/蔣仁/云何仁者1779-17/黃易/太平之印1779-18/黃易/戊子經元1779-19/黃易/鶴渚生1779-20/黃易/張燕昌印1779-21/奚岡/寶繩1779-26/陳均/經齋注經1779-27/倪為穀/擷芳館1779-28/沈金壽/己亥乃生1779-35/陳觀酉/鏡曲花農1780-19/蔣仁/蔣山堂印1780-2/里東白/昔人已乘黃鶴去1780-20/蔣仁/世尊授仁者記1780-21/蔣仁/逢元之印1780-25/鄧石如/半千閣1780-26/鄧石如/清素堂1780-27/鄧石如/承學堂1780-28/鄧石如/兩地青磎1780-29/鄧石如/蘭為知己1780-30/黃易/陳輝祖印1780-31/黃易/青齋1780-36/楊與泰/李聯琇印1780-37/龐元暉/葛煥武印1780-38/賴山陽/山紫水明處1780-39/周大常/馬武1781-10/蔣仁/廉1781-11/蔣仁/應天1781-12/蔣仁/小壑山人1781-13/蔣仁/無地不樂1781-14/蔣仁/吉羊止止1781-18/鄧石如/淫讀古文甘聞異言1781-19/鄧石如/意與古會1781-20/黃易/金石癖1781-21/奚岡/高樹程印1781-22/奚岡/蘄至1781-23/奚岡/煙蘿子1781-25/楊澥/譪村1781-27/楊大受/晉歸義胡王1781-9/蔣仁/陳愷之印1782-1/三井親和/與古為徒1782-13/殿亞岱/浮生若夢1782-14/蔣仁/沈舲印1782-15/蔣仁/磨兜堅室1782-16/蔣仁/揚州顧廉1782-17/蔣仁/舲印1782-23/鄧石如/雷輪1782-24/鄧石如/子輿1782-25/鄧石如/古歡1782-26/鄧石如/燕翼堂1782-27/鄧石如/守素軒1782-28/黃易/金石癖1782-31/黃景仁/笥河府君遺藏書畫1782-37/陳豫鍾/漢槎珍藏1782-39/細川林谷/樂事世家1783-1/俞庭槐/宋安化王二十九世孫玉五之章1783-12/項朝虆/蕭閒館印1783-13/項朝虆/白鳳堂印1783-14/蔣仁/項虆印1783-15/蔣仁/亦秋1783-16/蔣仁/無越思齋1783-17/蔣仁/物外日月本不忘1783-20/鄧石如/見大則心泰禮興則民壽1783-21/鄧石如/江流有聲斷岸千尺1783-22/鄧石如/筆歌墨舞1783-23/鄧石如/被明月兮佩寶璐駕青虯兮驂白螭1783-24/鄧石如/新篁補舊竹1783-29/黃景仁/西蠡病漁1783-33/江青/聽香過眼1783-34/嚴坤/華南硯北生涯1783-38/馮登府/尚書僕射中軍將軍之孫1783-8/董洵/和神當春1783-9/董洵/丁傳1784-16/方薰/方薰之印1784-18/葛子琴/癡黠各半1784-19/項朝虆/秋水堂印1784-2/喬林/蹈德詠仁1784-20/蔣仁/真水無香1784-21/蔣仁/山堂1784-22/蔣仁/作渠1784-23/蔣仁/浸雲1784-24/蔣仁/三十六峰堂1784-25/蔣仁/寶晉1784-26/蔣仁/翁氏誦芬1784-27/蔣仁/翁承高印1784-32/黃易/繭園老人1784-33/黃易/金石□1784-34/奚岡/壽松堂書畫記1784-37/余鵬翀/樂天委分1784-39/項綬章/朱為弼印1784-40/李欽/雷丸閣印1784-41/阮常生/蕉堂啟事1784-44/郭尚先/蘭石白簡1784-45/呂世宜/宜白首攻之1785-1/喬林/驚鴻戲海1785-12/蔣仁/胡作渠印章1785-13/蔣仁/浸雲1785-14/蔣仁/陸能之印1785-15/蔣仁/蔣山堂1785-16/蔣仁/康節後人1785-17/蔣仁/姚筠之印1785-18/蔣仁/妙香盦1785-19/蔣仁/三十六峰民胡作渠印1785-2/喬林/剛健婀娜1785-20/蔣仁/邵志純字曰褱粹印信1785-21/蔣仁/火蓮道人1785-27/奚岡/不翁1785-28/奚岡/不翁1785-3/釋悟心/勢南苾芻元明1785-33/孫錫晉/二山行八1785-36/立原杏所/入雲龍公孫勝1785-8/徐夔/漁煙鷗雨1786-15/項朝虆/結翰墨緣1786-25/黃易/夢華館印1786-26/奚岡/匏臥室1786-27/奚岡/白栗山樵1786-3/趙陶齋/孤生長碕經歷東西老來無事茅津寓棲1786-34/趙懿/平翁1786-35/馮承輝/玉壺山房1786-36/程晉/自患懶放1786-37/沈傳洙/子彝一字鼎甫號小湖1786-6/鞠履厚/青浦沈皋所藏金石圖記1787-10/蔣仁/如是1787-11/蔣仁/火中蓮1787-19/奚岡/夬庵1787-22/胡唐/張野1787-23/陳豫鍾/說嵒翰墨1788-15/鄧石如/我書意造本無法1788-16/鄧石如/鐵鉤鎖1788-17/鄧石如/卻將八法寫湘君1788-18/鄧石如/眾香之祖1788-19/鄧石如/山中白雲1788-20/鄧石如/闕里孔氏雩谷攷藏金石書畫之記1788-21/鄧石如/覺非盦主1788-22/鄧石如/谿齋審存1788-24/奚岡/金石癖1788-27/陳豫鍾/託興毫素1788-30/王應綬/臥游僊館1788-31/朱方/松牖勘經1788-34/張上林/嘉慶戊午浙江解元1788-6/蔣仁/姚垣之印1788-7/蔣仁/三摩1788-8/蔣仁/樂安書屋1788-9/蔣仁/顧修齡印1789-10/毛紹蘭/守愚聖所臧1789-11/許鉞/無說相思處1789-28/陳豫鍾/趙氏晉齋1789-29/陳豫鍾/孫錫晉印1789-30/陳豫鍾/紹杓之印1789-32/陳鴻壽/紅豆山房印1789-36/孫三錫/陳經審釋金石文字記1789-37/徐春貴/文泉翟云升印1789-38/劉紹藜/忙人所閒1789-4/錢世徵/性愛閒素1789-5/岳高/放情宇宙之外自足懷抱之中1789-7/俞庭槐/畏天命大人聖言1790-12/蔣仁/淨土1790-19/鄧石如/寫真不貌尋常人1790-25/陳豫鍾/良1790-26/陳豫鍾/樹程1790-27/陳豫鍾/祝德風印1790-28/陳豫鍾/張氏子明1790-29/陳豫鍾/長毋相忘1790-31/陳鴻壽/吳氏兔床書畫印1790-32/俞中理/澹泊閒居1790-33/伊念曾/棣生氏1790-35/壬生水石/一樹梅花一放翁1790-36/彭泰來/書淫酒隱1790-37/李陽/樸山1790-41/程德椿/小石山房1791-10/黃易/漢畫室1791-11/黃易/建侯父1791-12/巴慰祖/恬淡斯能定性1791-15/林霪/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1791-17/陳豫鍾/趙典承1791-18/陳豫鍾/古歡書屋1791-19/陳豫鍾/素門所藏金石1791-20/陳豫鍾/肝腸若雪1791-21/陳豫鍾/佛盦1791-22/陳豫鍾/趙輯寧印1791-23/陳豫鍾/趙輯寧印素門1791-24/陳豫鍾/素門先生1791-25/陳豫鍾/趙輯寧印素門1791-26/陳豫鍾/王健菴1791-27/陳豫鍾/懷素後身1791-28/陳豫鍾/懶雲1791-31/陳鴻壽/紅杏詞人1791-34/何溱/澍1791-35/邵元/錢福昌印1791-36/張光洽/蘭為香祖1791-38/濱村藏六三世/橘籍之印1791-4/董洵/衣雲和尚1791-43/劉栻/朱為弼印1791-5/董洵/冰雪之交1792-10/董洵/我是如來最小之弟1792-11/吳履/燕喜亭長1792-20/奚岡/平地家居仙1792-21/奚岡/平地家居仙1792-22/奚岡/接山1792-28/陳豫鍾/沈郎1792-29/陳豫鍾/恐修名之不立1792-30/陳豫鍾/汪彤雲印1792-31/陳鴻壽/無塵書舍1792-32/陳鴻壽/四如室1792-36/周庚/善因1792-40/陶香楞/監倉通潞督漕江淮1792-5/桂馥/未谷1792-7/董洵/羅氏遯夫1792-8/董洵/兩峰1792-9/董洵/香葉草堂1793-1/源伯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793-12/鄧石如/鐵硯山房圖書1793-13/黃易/梁肯堂印1793-14/黃易/漢題父1793-15/黃易/陳豫鍾印1793-16/黃易/浚儀父1793-17/黃易/春淙亭主1793-18/黃易/永壽1793-19/黃易/蔣因培印1793-22/奚岡/兩般秋雨庵1793-23/夏儼/甲子1793-29/陳豫鍾/素情自處1793-30/陳豫鍾/瀫水外史1793-31/陳豫鍾/希濂私印1793-33/陳鴻壽/日濬1793-34/陳鴻壽/彥之氏1793-35/陳鴻壽/德嶷之印1793-36/陳鴻壽/德和私印1793-37/陳鴻壽/王有壬印1793-38/陳鴻壽/天門一長嘯1793-39/陳鴻壽/小蓬萊山人1793-4/張燕昌/樂夫天命1793-40/陳鴻壽/鴻牛1793-42/丁柱/臣□私印1793-43/曹世模/朱熊1793-44/陳祖望/臣朱煌印1793-45/趙大晉/衍祐私印1793-46/葛時徵/聽松閣1793-5/蔣仁/項墉之印1793-6/蔣仁/項墉。

终是江南——一位文人450年前的墨迹

终是江南——一位文人450年前的墨迹
,画作
自然就 多 。特 展的八 十余件作 品 ,学 界权威们 拍板指 认,当 是 原作无疑 了 。 自古姑 苏便 是书画流通 昌盛之 地 。然 繁荣是 有代价 的 ,花 丛锦簇 中混几朵 编成 的假 花 ,一 时半晌 晃 了真 眼 也未可知 。都说今 人齐 白石 “ 文笔遍 天下 ”,便想 几年前 在 东京见一 国立博物馆 有齐 白石先生 大展 ,海报 上刊载 的伪
一 03 4
艺 术 视 野J A r t H o d z o n
赝 之 处 令 人 瞠 目。 只 得 暗 骂 ,哪 个 小 子 哄 了 日本 人 如 此 劣 作
政 ”名园 ,借荒地残垣修葺茅屋编竹为扉,终营造 出 “ 大隐隐 于市 ”的园境 。中国园林 ,畅游起来心都会酥 ,全然是天造地 设文酒唱酬之雅集地 。 《 红楼梦》中称 苏州最是红尘 中一二等 高贵风流之地 ,绝无过誉 。此刻,边 品茶边与随行 的博士生聊 起 “ 与谁 同坐 ”,或是 “ 日光穿竹 翠玲珑 ”的意蕴 。泄进阳光 的茶舍 窗台摆着一盆小瓣红花,时光与 日光混在 了一起,旁边
价 文徵 明和他 老 师沈 周 先 生 时斩铁 断 言 , 即使他 们 不事 书 画 ,也定是人 物之铮铮 者 。年 轻时 的诸 师诸友先 后辞世 ,眼 见得来 的来去 的去 ,对 诗文书 画阅古今 的一介 书生而言 ,是 否会如 今天 电视剧此类 情境 出现 时主人 公必掩面 而泣或仰 天 大恸 呢—— 我想 象不 出。从十九 岁到五 十三 岁 ,文先生 十次 应举落 第 ,其 间越三十 四年 。国运 家事 如烟过眼 。九十 高龄
学院 美术 l湖 北 美术 学院 学报 } 2 0 1 4 . N O . 0 1
终是 江 南
徐 勇 民
年 初 第 一个 周 末 ,匆 匆 来 去 ,苏 州 博物 馆 “ 吴 门画 派

暮年还复稚年乐 今世相知后世人——简述吴子复先生的书法

暮年还复稚年乐 今世相知后世人——简述吴子复先生的书法

宁國書!寓•经典近现代专题CHINESEPAlNlING&CALLIGRAPHY暮年还复稚年乐今世相知后世人——简述吴子复先生的书法◊郑伯象说起吴子复,如今熟悉他的人已经不多了,但生活在广州的人,还能看到很多他题写的匾额。

吴子复是近现代杰出的油画家、美术理论家,后来转向书法研究与创作,其隶书雄浑古拙,当为粤地一代大家,承上启下。

我因影印《容庚吴了复递藏好太碑旧拓全本》的工作,结识了吴了复之子吴瑾先生,从而对吴子复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此简;述一下他的书法养成经历。

先生生于1899年逝世于1979年本名琬,号伏叟。

书画印兼善。

2()世纪2()年代,吴子复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为我国最早的公立美术学校,初学西洋艺术,成绩优越。

其时的广州报刊频见青年吴子复的艺术评论文章,大力向中国美术界推荐西洋现代艺术。

抗日战争时期,吴了复担任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科主任,宣扬“美术救国”运动,而后慢慢转向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和创作,特别是对书法进行了广泛又深刻的研习。

2()世纪6()年代他开始执教于广东文史馆夜学院,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

他担任过广东省书法篆刻研究会(广东省书协前身)副主任,与容庚、商承祚、秦号生等广东地区著名文人都有密切交流,流存大量往来笔墨。

因为他又精通西洋艺术理论,倡导的艺术思想新颖,中西贯通,追随者众多。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培养和影响,吴子复先生在生前便已德高望重,享誉广东。

吴子复的隶书受岭南隶书名家林直勉启发。

2()世纪2()年代初,林直勉寓居广州,每周在其寓所举行“临池会”雅集活动。

吴子复耳濡目染,接受了林直勉以《礼器碑》为宗的书论倡导,开始对《礼器碑》《祀三公山碑》用功尤深,并广猎其他汉碑,书风逐渐凝练古雅。

清末民国时期,康南海、黄牧甫、易大骨都为广东留下了深厚的金石学影响,吴子复的书法造诣得益于碑学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堪称现代广东书坛最主要的碑学传承者。

后世对其书作有“吴隶”之称。

【吴子复书艺论略】吴子复

【吴子复书艺论略】吴子复

【吴子复书艺论略】吴子复朱万章四川眉山人,199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

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广东省美协学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现从事书画、金石鉴藏、整理与研究。

出版有《岭南金石书法论丛》《担当》《石溪》《居巢居廉研究》《岭南近代画史丛稿》《书画的鉴藏与市场》《明清广东画史研究》等论著10余种。

在岭南地区大凡从事书画研究或书画创作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吴子复的(尤其是在书法圈中)。

这多半取决于他在书法篆刻上的名声。

在书法篆刻之外,吴子复同时也是中国早期的油画家,受西方野兽派影响较大,后来亦擅画山水,虽然影响远不及书法篆刻,但却反映出一个学贯中西的传统文人的多方面艺术才能——即使这些在绘画上的探索已经渐渐被人所淡忘。

吴子复(1899年-1979年)原名鉴,又名琬,字子复,上世纪40年代后以字行,别号宁斋、潭庐、伏叟等,原籍广东四会,出生在广州西关。

祖上以打磨银器为业。

吴子复本人曾受过私塾、高等小学、国文专修科、英文专修科、市立美术学校等各种新式和旧式教育,因此既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也不乏西学的影响。

他于1926年毕业于广帅『市立美术学校,与李桦、赵世铭等同学组织“青年艺术社”并编印《青年艺术》,是近代广东美术社团活动的先行者。

后来他随关良(1900年-1986年)一起参加北伐军的宣传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曾执教于广州市美术学校,从事油画的教学,课余则潜心临碑。

不久,日夷入侵,他一度回四会老家暂避,稍后随胡根天北上韶关。

1940年后任广东省立艺术专门学校美术系主任。

抗战胜利后旅居香港。

1949年后,吴子复归居广州,历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等职。

吴子复一生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书法与篆刻。

在书法方面,又以隶书成就最为突出。

吴子复早年的书法既受到何绍基影响,也受广东书家林直勉的感染,但总的来说,得力最多的还是汉碑。

他主张学习汉碑需有层次,由易到难,其中最主要的有六种,他将它们排列为《礼器碑》《张迁碑》《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校宫碑》。

历代文人书法之98晚清篆隶名家

历代文人书法之98晚清篆隶名家

历代文人书法之98晚清篆隶名家历代文人书法之98 晚清篆隶名家晚清篆隶名家清晚期篆隶书家除领军人物何绍基、赵之谦之外,名手如云,犹有吴熙载、莫友芝、杨沂孙、杨岘、俞樾、张裕钊、徐三庚、吴大澂等人。

他们远涉秦汉,又互相影响,却能面目各殊,可谓阵容庞大,蔚为壮观。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五十后以字行,号让之,亦作攘之,尝自称让翁,又号晚学居士、言甫、言庵、方林丈人等。

江苏仪征人,清代篆刻家、书画家。

年轻时成为“邓派”大书法家、篆刻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

吴熙载的篆书和隶书学邓石如,行书和楷书取法包世臣。

在书法方面的最大成就是篆书,他的篆书汲取了邓石如的端庄、浑厚的风格,又加以自己的理解,使之风格更加飘逸、舒展、柔中带刚,法度严谨。

吴熙载的书法功力虽然很深,但是由于受到老师的束缚太深,所以没有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

一生成就最大的是篆刻,篆刻得邓石如精髓,而又能上追汉印。

晚年运刀更臻化境,在浙派末流习气充满印坛的当时,将皖派中的邓派推向新的境界,对清末印坛的影响很大。

吴熙载一生刻印数以万计,但多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

吴熙载擅写意花卉。

篆刻则从汉印入手,最服邓石如,最能体悟邓石如“印从书出”的旨意。

他治印如写,运刀如笔,白文印往往横画粗于竖画,字画的转折处尤其强调书法的笔意。

其浑厚俊迈的气象、舒展飘逸的结体,或圆转流动、或顿搓质朴的线条,并辅以轻松自如的动静合宜之风采,把邓石如“印从书出”的理念推向新的高峰,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书法功力极深,尤以篆隶见长。

他从小喜欢篆刻,十五岁起即对汉印下过近十年的功夫。

赵之谦曾赞为:“息心静气、乃得浑厚,近人能此者,扬州吴熙载一人而已”。

而吴昌硕更是感慨地说:“学完白不若取经于让翁。

”可见,赵之谦、吴昌硕对吴熙载的推崇之意。

他的作品有《师慎轩印谱》、《吴让之印谱》等行世。

清吴熙载宋武帝与臧焘敕(局部)《宋武帝与臧焘敕》,篆书。

吴熙载,是一位博学多能的艺术家,早年从包世臣学书(包为邓石如的学生)。

清代书法家桂馥隶书作品欣赏

清代书法家桂馥隶书作品欣赏

清代书法家桂馥隶书作品欣赏
⑦隶书最全教程合集
动态截图
编者按:前几天平台推出“清代隶书四大家”后,有书友指出,桂馥亦可称为清代隶书之佼佼者。

今特刊出桂馥隶书,以飨书友。

桂馥(1736-1805 )山东曲阜人。

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云南永平知县。

学问该博,邃于金石考据之学。

翁方纲、阮元极推之。

篆刻、汉隶雅负盛名。

愈小愈妙,其八分书论者以为百馀年来第一。

暮年始好写生,别饶古韵。

间作墨竹一丛,苍苔数点,意趣横逸。

在陈道复、徐渭之间。

钱杜尝与讨论,谓画中惟点苔为难,故自号老苔云。

有说文义证、缪篆分韵、续三十五举、晚学集、清朝隶品。

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和网友推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儒雅到苍野——吴子复隶书创作的分期及成就翁泽文自清代中期以来,广东就逐渐形成了深厚的碑学基础。

清代碑学最重要的思想家阮元曾任两广总督等职九年,其倡导碑学的宣言书《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正是发表于此时,从而使广东成为碑学的主要发源地。

碑派代表人物伊秉绶曾两次到广东任职,其隶书在广东影响深远,主宰广东书坛近百年。

另外三位碑派代表人物何绍基曾在广东主持乡试,吴大澂曾任广东巡抚,黄牧甫曾客居广州十八年,均为碑学在广东的传播和发展推波助澜。

更重要的是,广东本土也涌现出大批碑派书家,先有李文田、潘存,后有康有为、梁启超、易孺、林直勉、胡汉民等,均对广东碑学的兴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显而易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吴子复(1899—1979)都是现代广东书坛最主要的碑学传承者,其碑派书风正是在广东深厚的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早在童年时代,吴子复即已从何绍基字帖入手正式学习隶书。

在其一生的艺术历程中,书风发生过几次转变,线索大致如下:最初源自清代隶书名家何绍基、邓石如、伊秉绶等,接着取法民国时期广东隶书名家林直勉,然后上溯至汉隶《张迁碑》、《曹全碑》①、《礼器碑》等,而以《礼器碑》为主导,最后改弦易辙落足于东晋名刻《好太王碑》。

在这一过程中,他一直以隶书为专攻,创作方法始终不离碑学轨范。

虽然他学书从临摹何绍基入手,但由于他的早期作品传世极少,从其现存早期作品中未能发现何绍基的痕迹,反而可以明显看出邓石如和伊秉绶的踪影。

在上溯汉隶之后,他大量临习,有“写遍人间两汉碑”之誉,虽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毕竟反映出他涉猎的广泛。

不妨对吴子复的隶书风格作一个大致的分期:以1971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作品以《礼器碑》风格为主流,意在表现碑版完好无损的面貌,不妨称之为吴氏的“《礼器碑》时期”;后期作品以《好太王碑》风格为基调,意在追踵碑版残泐剥蚀的状态,不妨称之为吴氏的“《好太王碑》时期”。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命名只是表明《礼器碑》或《好太王碑》分别是这两个时期吴子复隶书笔法模式的源头与书风的代表,而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作品都直接源自《礼器碑》或《好太王碑》。

吴子复评《礼器碑》云:“此碑风华俊逸,结体平正中而多变化,用笔有迹象可寻。

石存曲阜孔庙中,剥蚀较少,椎柘(拓)清晰,点画的起止往复都历历可见。

”②该碑石面平整光洁,刻工精良,点画有如墨迹,既有金石气息,也不乏笔墨韵味,堪称汉碑之极品。

不过,即便刻工再精良,也不如汉简的墨迹来得真实。

但作为一位碑派书家,吴子复并没有选择汉简去直截了当地再现汉人的笔法,而是选择《礼器碑》作为主攻对象去曲折地探求汉人的笔法。

必须强调的是,《礼器碑》这类汉碑的笔法与同时代汉简的笔法并不相同。

东汉时期的隶书有两种类型,一种无波挑,一种有波挑。

后人将这种有波挑的隶书称为“八分”,“八”可作“背”解,意即其字势左右相背分散。

其时在庄重正规的场合如碑刻中使用的是有波挑的八分隶书,又称为“铭石书”;而在日常应用如简牍中出现的则多为无波挑的隶书,属于一种通俗简率的手写体。

因此,汉碑文字与汉简文字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犹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八分隶书不是日常使用的书体,书家必须有意专攻才能掌握。

所以,吴子复从《礼器碑》中探求总结出来的涩笔徐行、一波三折的八分笔法,自然也就不同于那种挺括流畅、平易简捷的汉简笔法。

如此一来,既可避免单纯模拟汉简容易造成的浮滑之弊,又不致于误入因过度追求金石气而导致的雕琢造作的歧途。

这一时期吴子复的隶书作品,大都具备《礼器碑》的风格特征,并深得《礼器碑》之神韵,但也不乏自己的主观发挥。

从他的几件《礼器碑》临作来看,字形规范,结体严谨端庄,秀丽典雅,用笔一丝不苟,刻意求工,在平正中蕴含奇气。

笔画多见方折,挺拔瘦劲,细而不弱,如铁画银钩,圆劲而内敛。

字势左右开张,长画一波三折,蚕头雁尾的特征非常明显。

雁尾凝重朴厚,出锋尖锐,呈三角形,有如刀削斧劈,棱角分明,丰满而不臃肿,与其他笔画的瘦劲形成强烈的对比;除雁尾外,其他笔画的粗细变化不大,但由于有雁尾在其中起调剂作用,故不显单调。

不难发现,吴子复临习过的汉碑虽多,但临得最精当的莫过于《礼器碑》。

综观吴子复一生,其隶书作品虽然面貌各异,但最为扣人心弦者也是倾向于《礼器碑》一路的。

甚至在其进入“《好太王碑》时期”,认为自己已达到“通会之际”的时候,其《好太王碑》风格的作品也依然无法超越其《礼器碑》风格的作品。

显而易见,在无数的隶书碑刻当中,《礼器碑》与吴子复的“缘份”最深——吴子复对《礼器碑》的理解最为透彻,对《礼器碑》的临习最能得其精髓,对《礼器碑》的再创造也最受书法界的推崇,以致人们一谈到吴子复就会联想起《礼器碑》,甚至一谈到《礼器碑》也会联想起吴子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子复与《礼器碑》穿越了一千多年的时光隧道而实现对话,进而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体,可谓有缘千年来相会,心有灵犀一点通。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吴子复对《礼器碑》的评价并不是太高:“《礼器》秀丽,人所同好,宜于初学,但绝非汉碑之神品,比之《张迁》、《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校官碑》,则不可同日而语矣。

”这个问题应该客观看待。

《礼器碑》作为汉隶的杰出代表,受到历代书家学者的一致推崇,学术界早有公论。

即便确如吴子复所言,也不影响人们对吴子复书法的评价,毕竟《礼器碑》书法的高低与吴子复书法的高低是两回事。

20世纪50年代,吴子复先后应邀为广州一些重要的名胜古迹留下了墨迹,其中最著名的有广州博物馆“镇海楼”题名、镇海楼长联、“广州博物馆”题名等。

为古建筑物题写牌匾,如果一味追求精致奇巧,则无雍容大度之气,与古建筑物雄伟壮观的风格及历史沧桑感无法协调;如果过分强调拙朴率意,而没有奇思妙想与之互为表里,则失之粗野,经不起深入品味。

因此,对这个“度”的把握极为重要。

吴子复这三件作品在《礼器碑》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其他汉碑的风格特点,以追求儒雅为目标,既有汉隶雍容大度的古雅之气,又将奇思妙想外露为一种稚拙之意,并将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形成自己含蓄秀丽、清迈典雅的艺术风格。

其中,“镇海楼”题名是拙朴与精巧相互融合的典范之作,字形在严整之中又有跌宕起伏,毫无呆滞之感;镇海楼长联以《礼器碑》为基调,又融汇了《张迁碑》等众碑之美,修短合度,气韵流注,浑然一体,用笔以方折为主,奋笔轻举,势险节短,转折处则映带呼应,离而不绝,再加上纤波浓点错落其间,可谓曲尽其妙;“广州博物馆”题名字形虽然总体呈宽扁的隶书特征,但又不是机械地强求统一,而是大小高低参差错落,一字一奇,绝无雷同之感。

20世纪60年代前期,吴子复继续在隶书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在进一步加深对《礼器碑》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地吸取其他各种汉碑的特点。

从他此时临习《礼器碑》的作品以及创作的大量的各种隶书集字作品中即可看出,作品中的主观因素基本超越了客观因素,体现的已经是吴子复自己的隶书面貌。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阅历的不断丰富,吴子复的审美观念也逐渐“返老还童”,对稚拙意味和金石气的偏爱也越来越深。

《礼器碑》字形不属于稚拙的类型,笔画的金石气也不够浓郁,已无法满足吴子复因审美观念的转变而带来的新的要求。

因此,他矫首远望,将目光转向了更加稚拙、更加苍野、更加具备金石气的另一座丰碑——《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字迹不事雕琢,天真烂漫,浑朴天成,与出自书家之手的《礼器碑》大异其趣,正如吴子复所言:“此碑书道艺术朴质高韵,稚拙纯真,新意异态,穷极其变,堪称魏晋碑刻之优者。

”③“《好大王碑》憨态可掬,不拘平直,拙处倍有生机,庄者视之庄,谐者视之谐。

”④可谓推崇备至。

该碑虽然颇受艺林推重,但取法该碑而卓有成就者并不多,吴子复可算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目前所见吴子复取法《好太王碑》的作品多为集字联。

其中最早的一件是1971年所作的《隶书集好太王碑七言联》,书文字形似直接从《好太王碑》中移植过来,参差错落,稚拙而有奇趣。

用笔艰涩,点画斑驳,充满苍郁凝重之气,着力再现原碑字形线条的残泐质感。

而款识既是他对《好太王碑》最早的评价,也可视为对此联的自我评价。

试看吴子复这一时期的另外几件《好太王碑》集字作品,可见其字形已不再局限于八分隶书常见的宽扁之势,而以楷书式的方正居多,时或如篆书之纵长。

点画线条排列组合紧密有序而不乏变化,带有楷书的笔势,类似于印文缪篆的结构方式,但不取缪篆的屈曲回叠之法。

在字形结构大小、疏密的处理上打破常规乃至反其道而行之,小处反大,密处反疏。

原碑中的种种奇特现象——篆、隶、楷诸体杂陈的字体、由草书隶定的字形和偏旁、与汉简帛书等日常手写体相同的简便写法等,均被其成功地转化为一种别开生面的奇趣,并被统一在相同的风格当中。

在这些作品中,原本常规的一波三折的撇捺和长横已变得劲直短促,并被限定在字形主体轮廓之内,不再向左右两边伸展。

笔画粗细变化不大,露锋大为减少,将原先着意追求的蚕头雁尾棱角分明的典型隶书笔画,置换成一种没有轻重缓急和提按顿挫的直线,类似于篆书笔画,含蓄内敛,锋芒不露,但不作小篆的“篆引”⑤样式。

在某些转折处,又以曲线圆笔出之,在谨严中寓简率,在刻板中见灵动。

这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谓的“以篆写隶”的笔法,不过篆书线条婀娜多姿的委婉风致则全然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质直率真、朴实无华的线条风格,通篇也无一字具备篆书的典型特征。

尽管这种所谓“以篆写隶”的笔法在原碑中只不过是一种无意的巧合,但在吴子复的作品当中,却变成了一种有意的追求。

实际上,这一时期吴子复的大部分作品并非《好太王碑》集字,但由于此时他已沉浸在《好太王碑》的氛围当中,因此这类作品也有不少呈现出《好太王碑》的面貌,或带有《好太王碑》的某些特点,用笔艰涩苍老,锋芒不露,笔画的蚕头雁尾仅具大意,超长的笔画也不再出现,字形虽然不同于《好太王碑》,但却同样不作左右开张的八分之势。

吴子复此时的隶书,犹如人类在生理上进入垂暮之年进而返老还童一样,由纯熟转向生涩,呈现出一种返朴归真的意味,也即吴子复在作品款识中多次提到的“稚拙纯真”,这正是他从《好太王碑》中得到的启示。

追求稚拙纯真,犹如崇尚原始艺术和儿童艺术。

在技法上,原始艺术、儿童艺术与后世艺术、成人艺术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艺术品格上,原始艺术和儿童艺术却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科技是越新、越成熟越好,艺术却不尽然。

当然,艺术上的稚拙纯真所代表的是不落蹊径和不随世俗,看似童稚涂鸦,实则与初学时学力未到、心手相违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此,吴子复是这样说的:“经过相当的修养,把技巧熟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是意识底地由熟而返生,这‘返生’和先前的‘生’就大异其趣了。

这‘返生’即所谓‘稚拙化’。

‘稚拙’就是先前的生罢了。

”⑥当吴子复进入“《好太王碑》时期”之后,他就开始践行这一艺术主张,有意识地“由熟返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