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事洞明皆学问——由《师说》说开去
荷叶中心校吴章辉老师
新学期伊始,我捧起书本回到了课堂。站在三尺讲台,看着教室里孩子们热切期盼的眼神,想起曾经的年少,我也像这些孩子们一样,端正的坐在讲台下,也是那样热切期盼的看着老师。时间恍惚,人事匆忙,“老师”这两个字,已经从过去的一个尊称变成了现在自己的职业。
不自觉想起以前高中时期学习过的一篇古文《师说》,颇有感触:“古之学者必有师。”文章开头便阐明“古之学者必有师”,很多有学问的人,都有那么一个甘当“引路人”的师傅指点迷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便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句话也不无道理——小孩刚牙牙学语,父母便把他们送到一些早教中心,学习各种知识。通过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新的事物。而在接受这些新的事物之前,孩子最早接触的都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同时,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的教育观念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今后教育状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时候的教师主要做些什么呢?——“传道”“授业”“解惑”。道,即世间之道;业,即知识学业;惑,即科学疑惑。时至今日,“师者”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如今要付出的,远非“传道受业解惑”就够了。一个合格的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还有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要在课堂课外多手段多途径的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仅要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更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惑,主动发现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贵在于有自知之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去生活。没有人是一生下来就什么事情都知道,在这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谁都要遇到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可是,总有那么些人,自以为是甚至不懂装懂,对于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采取一些不屑的态度去回应。这样下去,那些不懂的仍然还是不懂。有些事情,如果你一辈子不去了解它,就你就一辈子都不知道它
的含义。我想:学习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理念。“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很好的例证。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那些普通的劳动工作者,为了使自己技艺更加精湛,他们会相互学习或者向他人请教。而一些“士大夫”阶层的人,却不觉得学习是光荣的——甚而觉得是件丢脸损面子的事情。我觉得,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心怀一颗奋发向上之心,去主动学习,努力学习。我们可以向书本要知识,也可以向他人要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周围的人,总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多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可以同辈间多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教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承文化播送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知识构建,提升个人修养。世事洞明皆学问,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要我们有一颗上进的心,一颗学习的心,那么每天我们都能进步,每天我们都在成长。
2013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