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护理及输液外渗的处理讲解

合集下载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儿童静脉穿刺难度比较高,特别是婴幼儿血管细小、静脉穿刺困难比较大,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留置针是小儿常用的静脉置管技术,但是小儿皮肤敏感度低,对表皮痛感无明显反应,对外渗的不适应不能及时感觉,如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肿胀坏死等情况,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因此本研究对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我科室的200例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药液外渗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总结,以提高小儿的静脉留置输液效果。

关键词:小儿输液;静脉留置针;药液外渗;护理对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我科室的2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男童121例,女童79例,年龄在5月-6岁之间,平均年龄(2.3±1.2)岁。

患儿家长同意接受病例调查,儿科疾病没有特异性。

1.2方法发现药液外渗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填写患儿输液外渗发生情况记录单,内容包括药液外渗的时间、部位、范围、所输注的药物、患儿血管状况、外渗原因及处理方法及最终的治疗效果等。

2结果所有患儿共输液413次,头皮静脉输液316次,四肢静脉输液97次。

出现药液外渗63次,其中因血管选择不当20(31.7%)例次,患儿哭闹、不配合牵拉引起21(33.3%)次,输注药物原因7(11.1%)例次,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15(23.8%)例次。

出现局部肿胀21例次,局部湿敷后痊愈,无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的并发症发生。

3讨论3.1小儿静脉留置针药液外渗原因分析(1)患儿自身因素患儿大多年龄较小,无法正常沟通,在陌生的医院环境看到医护人员便会紧张害怕而哭闹,不易配合各项护理工作,尤其是输液时候,本身小儿血管短且不直,充盈度差,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部分婴幼儿四肢血管细小、隐匿、不易观察,能做穿刺的地方只有头皮,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且不易固定。

静脉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液体渗漏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从护士因素、患者因素、疾病因素等方面做了原因分析,以及针对其原因可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液体渗漏;原因;预防【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263-01静脉留置针也叫套管针,它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可在静脉中较长时间的留置,不但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也在危重患者护理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液体渗漏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症状包括穿刺局部肿胀、有触痛、皮肤紧绷、穿刺点渗液等。

了解其发生原因,可在工作中有效预防。

1.护士因素1.1 血管选择不当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选择选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血管,避开关节、静脉瓣、疤痕、以及有损伤的部位。

如果穿刺技术不熟练,穿刺时操之过急,没有选择合适的血管,增加了发生液体渗漏的机会。

1.2 导管选择不当应根据输入液体的性质,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这样导管与血管之间有一定量的血液边流,可减少导管与血管内壁接触的机会,使血管壁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

穿刺前评估不充分,血管较细而导管相对较粗,导管紧贴血管壁,易发生液体渗漏。

1.3 穿刺时损伤血管后壁穿刺时应使针头于皮肤呈30~50°角快速从血管正中刺入皮肤后,再呈15~20°角沿血管方向穿刺。

如果穿刺时角度过大,或对穿刺血管的深度估计不足,损伤了血管后壁,导致输液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

1.4 固定方法不规范穿刺成功后,应先单手无张力持膜,将穿刺点置于贴膜的中心位置,保证贴膜将整个导管末端完全盖住,再用手挤捏导管末端的贴膜,塑形,然后用手指抚压整片贴膜,边撕边框边按压贴膜的边缘,用记录胶带辅助固定,最后U型固定延长管。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操作技术,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会引起局部组织疼痛、红肿,甚至于皮肤溃疡坏死,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及时观察,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静脉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1.外力因素多数患者由于大意,触碰针头,或解手取物,使针头滑脱,造成外渗。

2.患者因素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血管短且不直、皮肤薄等原因,给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好动的天性使针尖容易滑出血管外,导致输液外渗。

老年人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液体外渗;此外,由于老年人的机体逐渐衰老,滴速需减慢,往往由于时间较长而发生外渗。

3.药物因素输入药物浓度过高、输液速度过快、药物刺激性太大等,均可损伤血管壁,使通透性增高而发生外渗。

4.疾病因素(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

(2)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5.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2)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3)护理人员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

(4)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5)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6)同一部位多次穿刺[1]。

6.解剖部位外周静脉较中心静脉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的血管,由于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力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而且一旦外渗会造成严重损伤。

7.护士心理素质原因在医疗护理行业中,极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而护士的心理因素常被忽视,工作中发现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情绪,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有密切的关系,患者对护士不信任,提出过高要求,给护士的心理造成压力,可能导致穿刺失败。

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处理

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处理
维蛋 白溶 酶溶解 血 栓 的同时 ,静 脉壁 和瓣 膜功 能受 损易 产生
输 液外 渗 的表 现 ,所有 患者 穿刺 均顺 利 ,有 回血 、穿刺
炎性 反应 ,导致 血 管通 透性 升 高 和液体 外 渗 。而且 远 心端
静脉 ,尤 其是 下肢静 脉 血流 速度 慢 。
点 周 围无 明显肿 大 ,但 有 以下表 现 :① 穿刺 区域 近心 端皮 肤 红 肿 ,触痛 8例 。②穿 刺静 脉苍 白、水 肿 、呈条 索状 ,主诉 疼 痛或 麻木 6例 。外渗 与穿 刺部位 ,持续 输 液时 间及 药物 性
痛 苦 ,可 随时进行 输 液 、输血 和抢救 治疗 ,能减 少护 士 工作量 ,提 高护 理 工作效 率等 优 点 ,留置针 诸 多优 点 。 已越 来越 为广 大患者 和护 理人 员 的接 受 ,但 如果 留置针 使 用 不 当,可 引起血 管 非穿刺损 伤 ,破 坏 管壁 内皮 完整性 ,就 会 出现很 多并发症 , 如 液体 外渗 、堵 管 、静脉 炎等 ,尽 管 有报 道认 为I l 】 ,静 脉 炎 的发 生只 与 留置针技 术 与 管理 有 关 ,与其 他 因素 无关 ,但 在 临床 工作 中,通过 观 察 ,我 们发 现 置管部 位 、输 液 时间 以及 药物种 类 ,与液体 外渗存 在不 同程 度 的联 系,结论 :采 用静脉 留置 针 输 液 时,正确 选择 穿刺 部位 ,选择 合 适 的 留置针 ,严格 执行 无 菌技 术 ,熟练 掌握 穿刺 方 法 ,合理 科 学安排 输 液顺 序 ,缩短 液 体持 续 滴如 的 时间 ,对患 者及 家属进 行 必要 的健康 教 育措施 ,延长 置 管时 间 ,保证 输 液 治疗正 常进行 。
健康大视野 2 0 1 4 年6 月第 2 2 卷第 6 期H e a l t h H o i r z o n , J u n e 2 0 1 4 , V o 1 . 2 2 ,使 患者 从家 属 的鼓动 和支 持 中吸取 力量 ,克服 自卑

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1. 对血管要求比普通钢针高。静脉留置针要求相对 粗、直,且弹性较好得血管,对太细且过于弯曲得 血管,穿刺成功率低于普通钢针。弹性较差得血管 在留置针穿刺得过程中,穿刺力度明显不如普通钢 针,易造成穿刺失败。老年人血管周围组织松弛, 也会影响留置时间得长短,较易造成渗液。
2. 停止输液后,会由于患者得体位、肢体得活动以及 用力而引起针内回血,易造成堵管。
操作者站在穿刺侧或头侧,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穿刺部位血 管,右手拇指及食指持针并穿刺。针头与皮肤成15-30度角, 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并沿血管进针1-2mm、退出针芯0、2-0、 3cm,使针芯完全退出软管内,避免送入血管时刺破血管,同 时沿血管走向将外套管慢慢送入血管(左手送管,右手小心 将针芯退出或单手退针芯法)。
若发生堵管,无论时间长短,不可强行冲管,避免静 脉栓塞得发生,应予以更换位置,重新穿刺。
八、并发症得护理
(一)感染
该类并发症主要与操作技术、灭菌程度、 患者免疫能力、留置时间等因素有着密切 关系。
护理人员在操作使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换 管要做到及时,适当调整患者饮食,增加锻炼, 使患者得体质得到增强 。
于德兰等[16]研究显示,不同浓度得肝素封管液对套 管针通畅率得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量得肝素 封管液对通畅率得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 着达到最大效果选择最小剂量得原则,选用50 u/ ml得肝素液10ml得效果最佳。
(二)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与渗透压,与 体内水盐平衡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用其封 管对血管刺激性小,生理盐水封管不受病种 得限制,尤其对肝素钠禁忌症如出血性疾病 比较适用。
护理人员在穿刺就是应选择弹性好、走向 直、脉络清晰得血管,对进针角度进行很好 得拿捏,穿刺时应做到轻、稳、准,尽量保证 一次成功。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护理及输液外渗的处理PPT课件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护理及输液外渗的处理PPT课件

对于重度外渗,需及时拔除留 置针,并对外渗部位进行封闭 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为预防输液外渗,应选择合适 的血管和留置针型号,提高穿 刺技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和使用注意事项,加强巡视和 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液体渗 漏情况。
04
案例分析
使用留置针的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1
某医院新生儿科,使用留 置针有效减少穿刺次数, 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 效率。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护 理及输液外渗的处理 ppt课件
目 录
• 静脉留置针的基本知识 •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护理 • 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处理 • 案例分析
01
静脉留置针的基本知识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特殊的输液针 ,通过穿刺技术将导管留置于静 脉内,用于长时间需要输液的患 者。
特点
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 ,操作简便,能够减少反复穿刺 带来的血管损伤和疼痛。
实践经验3
加强患者宣教,告知留置针的注 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
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成功案例2
某肿瘤科病房,利用留置 针进行化疗药物的输注, 降低了药物外渗的风险, 保障治疗安全。
成功案例3
某心血管内科,通过规范 使用留置针,有效降低静 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 舒适度。
输液外渗的典型案例解析
典型案例1
某老年患者因输液外渗导致局部 组织坏死,分析原因发现是护士
操作不当所致。
典型案例2
某急诊科发生输液外渗导致患者局 部肿胀、疼痛,经及时处理后未造 成严重后果。
典型案例3
某儿科病房发生输液外渗导致皮下 硬结,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提高留置针使用效果的实践经验

住院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原因及预防

住院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原因及预防

上大多并不遵循此原则,!次"#的药物只管上午使用$次,下午使用$次。

如医嘱规定头孢哌酮!次"#静脉滴注,如果护士%:&&输注第一次,$’:&&输注第二次,极可能导致下午时药物的血药浓度很高,更易发生毒副作用,而深夜时药物已大部分被代谢,从而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起不到应有的疗效,会给医生传达一种“此药无效”的错误信息。

目前临床用药量一般都比较大,药物种类也很多,要求现用现配,但在患者多,输液任务大时,不能完全做到现用现配,导致药物因配制时间过长可能效价降低或发生某些反应而影响疗效。

还有某些药物未按正确方法使用,如该避光的药物,滴注时未采取避光措施。

$()*对患者的知识宣教不到位,未按要求控制输液滴速*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可使循环血量突然增加,加重患者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特别是小儿、老年体弱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更易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士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药理知识宣教不到位,有些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又比较差,为尽快结束输液,自行随意调快输液滴速,引起不良反应,如内科一男性患者,在夜间输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时,护士按医嘱滴速调至$&滴"+,-,患者急于尽快输完,自行将滴速调至.&滴"+,-,出现了脉率增快、头晕等症状,幸好被护士及时发现才未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另外个别护士也不注意输液滴速的调控,临床上发现滴速过慢、过快,未按药物性质调节滴速的现象比较普遍。

$(’*机械执行医嘱,药物的配制溶液选择不合适*目前,临床使用的新药越来越多,抗生素换代较快,某些医师对新药知识掌握不全面,甚至对用哪种溶液稀释不清楚,而护士也不知道某些药物的具体用法,导致药物配制出现问题。

如氟罗沙星注射液说明书中写明应用时稀释于’/葡萄糖注射液中,忌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而医师医嘱稀释液却为氯化钠注射液,护士按医嘱机械执行,致使药物出现混浊报废。

留置针的使用及管路护理

留置针的使用及管路护理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脉管炎、 严重水肿等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 使用留置针。
优缺点分析
优点
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患者活 动,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缺点
留置针价格相对较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静脉炎、导管 堵塞等并发症;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等风险。
智能化留置针
未来留置针可能会集成传感器和智能芯片等技术,实现实 时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和输液情况,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效率 。
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留置针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 供应,避免传统电池更换带来的不便和污染。
提高患者满意度途径
加强沟通交流
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 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作用
留置针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 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 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
留置针类型与规格
类型
根据导管材料的不同,留置针可分为普通型和安全性两种。普通型留置针的导 管尖端无特殊设计,而安全性留置针在导管尖端有独特设计,可减少血液回流 和导管堵塞的风险。
消毒制度
穿刺前、更换敷料及拔针时均应严格 消毒,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面积,确 保消毒效果。
患者教育内容
保持清洁干燥
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 燥,避免洗澡时弄湿敷料。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穿刺侧肢体剧烈运动或过 度用力,以防留置针滑脱或移 位。
自我观察
教会患者自我观察穿刺部位有 无红肿、疼痛、渗血等异常情 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 人员。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静脉内液体外渗是临床研究中的常见问题。

静脉输液外渗导致药物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渗入皮下组织,引起患者局部疼痛和肿胀。

严重时,患者会出现皮下组织坏死,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对治疗和康复没有用。

静脉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皮下组织坏死,使患者病情恶化并延长住院时间。

因此,应注意静脉输液外渗现象,及时发现和预防,减少静脉输液外渗对患者的危害。

本研究以此为背景,分析了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临床护理;静脉输液外渗;常见原因;护理对策一、静脉输液外渗常见原因分析输液外渗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血管肿胀疼痛、局部红肿、皮肤变黑。

这些是由于输液引起的外渗症状。

如果静脉有外渗,不治疗会受到影响。

患者的后续治疗也显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清楚地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才能充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以下是原因列表:(一)患者个人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有不同的外渗原因。

比如老年人,体液外渗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变厚变硬,血管弹性明显下降,增加液体溢出的可能性。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天生活跃的。

在穿刺过程中,他们害怕疼痛和哭泣;一旦穿刺完成,针尖由于随机运动而滑出血管,会发生注入溢出。

(二)医务人员的技术因素造成输液外渗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医务人员的穿刺技术,一般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专业知识,不知道血管的位置,穿刺技术不足。

同一部位有多处穿刺,穿刺完成后,由于没有定期巡检,输液造成外渗。

(三)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多患者由于自己的疏忽或粗心大意,导致针头松动或拔出,导致输液溢出。

此外,一些失去知觉的患者可能会随意移动,可能会出现针头。

(四)个人疾病因素个别疾病对静脉输液外渗有较大影响。

不同疾病(例如更严重的癌症)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该病需要长期化疗,由于患者长期接受化疗,患者的静脉比较脆弱,大大增加了患者穿刺的难度。

此外,在血管疾病的情况下,很难将针头保持在血管内,因为患者的血管更硬,更容易发生。

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a
6
3、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 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2)外周血管 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3)糖尿病患者由
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 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a
7
4、技术因素 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没有 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2)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3)护理人员知识缺乏, 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4)使用钢针, 据有关文献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5)用敷料 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6)在远端小静 脉用力推注药物。(7)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 时间输液。(8)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包括所有四级的表现和范围较大的伤口;包括大部分肢体
或者伤口非常深
a
12
静脉输液渗漏对机体的危害
1、静脉损伤液体药物外渗,引起血管四周大量结缔组织 增生,致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
2、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
痛等刺激症状,重者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如:化疗药、
钙剂等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处置不当,还可造成疤 痕挛缩关节僵直,功能障碍等。
a
18
热敷
只能用于一般性药物渗漏,因其只能改善早期
缺血情况,对已发生的严重缺血反而有害,而且热 敷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掌握不当易烫伤皮肤。 热敷可用于血管收缩剂、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及化 疗药外渗治疗,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阿拉 明、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甘露醇、长春
新碱等外渗治疗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热敷使用
a
27
钙剂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识别腹腔每条 引流管并用标签注 明, 妥善 术 后 病 人 应 当每 天 进 食 5~ 6餐 。 固 定 好 各 引 流 管 , 持 引 流 通 畅 , 日更 保 每 换各 种 引 流 袋 , 换 时 必 须 严 格 无 菌 操 讨 论 更 作 , 细记录引 流液量 及性质 , 详 出现 异 常 胰腺癌与糖尿病均 为全身性疾病 , 二 呕吐不得不再 次禁 食行 胃肠减压 , 消化道 及 时通 知 主 管 医师 , 并 发 症 的发 生 。 警惕 者相互影响 , 为 因果 , 互 使病情 变得 更加 功能 紊 乱 造 成 营 养 状 态 差 影 响 切 口及 胃 醋 酸 奥 曲肽 的 治 疗 护 理 : 酸 奥 曲 肽 复杂 , 醋 这也就对外科 医师与护士及术后治 肠等吻合 口愈合。本组患 者术后 均观察 是人工合成的人生长抑素类 似物 , 其药理 疗与护理 提 出了更高要求 。全 面 了解 胰 肠鸣音变化 , 日早 晚各 1 并记 录 , 每 次 每 作 用 与 天 然 激 素 相 似 , 减 少 胰 液 分 泌 防 腺癌合并糖尿病与手术的相互影 响, 可 有助 治 . mg次 每 于对此类患者术后行全面观察 , 2小时 翻身 1次 , 进肠 蠕动恢 复 , 促 术后 止 胰 瘘 的 发 生 , 疗 剂 量 为 0 1 / , 为有 效地 常规给予 胃复 安静推增加 胃动力 , 术后麻 8小 时 1 皮 下 注 射 , 严 格 掌 握 醋 酸 奥 进行有针对性 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 次 应 从 醉清醒后取半 卧位 ,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 曲肽的注射 问隔时间及剂量 , 持其 在体 而积极预 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的发生 , 保 以利 保证疗效。 动, 能进食后鼓励 患者进 食 , 消除患 者精 内的药物浓度 水平 , 于患者全面康复 , 减轻患者的痛苦。 神紧张因素 , 有利 于胃肠道功能恢复。 饮食 指导 : 尿 病 病人 的饮 食组 成 糖 引流管观察治疗与护理 : ①为减少尿 为 : 白质、 蛋 脂肪及碳水化合物 , 胰腺癌合 参考文献 路感 染 , 应尽 早 拔 除 尿 管 , 组 患 者 常 规 并糖 尿 病 患 者 术 后 应 强 调 “ 食 多 餐 、 本 少 忌 1 秦新 裕 . 胃大 部 切 除 术 后 胃肠 动 力 紊 乱 . 中 术后 第 一 天 拔 除 尿 管 , 能 自行 正 常 排 甜 食 ” 这 样 既 可 避 免 因 一 次 饮 食 过 多 引 均 , 国 实用 外 科 杂 志 ,9 99 6 :2 19 ,( )3 5—36 2. 又 尿 , 1 出现尿潴 留; 胃 吴 言涛. 无 例 ② 腹部 手术后脏 器运动功能紊乱 的 保持持续 负压状态 并每隔 6小 时用生理 超 过 胰 腺 负 担 使 血 糖 升 得过 高 , 可 避 免 还 诊 治 原 则 .中 国 实 用 外 科 杂 志 , 99,9 19 1 盐水定时冲管 , 以保证 胃管通 畅 ; 正确 低血糖的出现 , ③ 尤其对注射胰岛素治疗的 ( :2 6) 3 4—3 5 2.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轻婴幼儿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一、操作规范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2、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

静脉留置针3、选择血管。

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心使针头斜面向上。

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穿刺。

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导管针的护翼。

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心0.5~1c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6、抽出针心,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然后固定肝素帽,取出压脉带。

7、脱手套,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

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参考静脉输液法)8、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整理床单位,按皮内注射法处理用物,洗手。

9、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封管:当液体输完后进行封管。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 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11、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应用;并发症;护理静脉留置针作为传统头皮针更新换代的产品,近年来普遍应用于国内临床,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等优点,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且功能逐步扩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医护人员针刺伤的概率[1、2]。

现将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介绍如下。

1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扩展1.1用于腰麻利用静脉留置针针芯比腰穿针细的特点,将静脉留置针(型号18G或20G)用于腰麻[3]。

1.2用于引流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等特点,临床上可将其用于积液、积气的引流。

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用于张力性气胸患者的院前急救[4]。

1.3用于采血经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多次采血,可取代常规的多次静脉穿刺采血,减轻患者痛苦[5]。

2方法的改进2.1置管马建英[6]置管的方法是在静脉穿刺前将静脉留置针接输液器,把输液调节器置于紧贴莫菲滴管下,或同时将输液瓶放置与操作点平衡,可减少回血时遇到的阻力,降低输液管内的压力和阻力,相当于增加了输液管内的负压,针头一旦进入静脉腔,即可见到明显的回血,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特别是碰到较细的血管、充盈不显或回流不佳的静脉,该方法比传统方法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

2.2留置时间目前,美国BD公司依据INS发行的2006年版《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和美国CDC的标准,将其留置时间统一为72~96 h。

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建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应严格按照美国输液治疗学会标准,留置72—96 h。

[7]2.3封管对于凝血机制障碍者,封管液首选生理盐水[8]。

但对于特殊病种,如病情危重、心力衰竭、酸中毒等患者,由于发生了区域性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增加,使用稀释肝素液比生理盐水封管效果要好[9]。

有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稀释肝素液脉冲式封管(推一下停一下),可避免传统法封管的弊端,从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10]。

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液体外渗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技术,是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给药方式,其护理质量及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及身心状况。

临床多数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血管弹性下降,尤其在输注某些刺激性较强的液体时极易发生液体外渗,破坏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降低其生活质量。

输液外渗可导致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烧灼感等异常症状,若处理不当,会使局部组织严重坏死。

所以,输液外渗不仅会增加穿刺难度,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创伤,还会加重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

相关研究指出,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的发生与患者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技术因素等密切相关。

对此,积极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加强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1、危险因素分析1.1患者自身因素:患者机体功能减退、痛感低、皮肤松弛,输液时针头容易移位,输液外渗可能性较高;血管弹性下降,组织循环灌注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导致输液外渗发生;出现谵妄、昏迷状态或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存在烦躁、知觉障碍等现象,自我控制力降低,造成注射针头移位,会进一步增加输液外渗的发生几率;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管硬化,穿刺难度大,加之长期输液会损伤周围血管,容易导致输液外渗发生。

1.2疾病相关因素:癌症患者长期进行化疗,反复穿刺及药物激性会导致静脉脆弱,造成穿刺难度加大;脂肪及糖代谢障碍等代谢紊乱性疾病会导致血管硬化,使输液外渗的可能性变大;静脉压升高患者全身静脉淤血,阻碍血液回流,易使输液外渗情况发生;脉管炎、静脉曲张等外周血管疾病也是输液外渗的高危因素。

1.3药物相关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及浓度刺激细胞代谢功能,会造成血管受损,易引发输液外渗。

部分渗透压>500mOsm/L的药物和pH<5或pH>9的注射液在静脉输注时会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或血管损伤发生,此时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容易诱发输液外渗。

1.4护士技术因素:护理人员穿刺不熟练,容易穿破血管,或造成针头移位;缺乏操作经验,血管选择不当,药物推注力度把握不到位,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也会导致输液外渗发生;静脉通道监护不足,药物的性质及使用方法了解不够,也是引发输液外渗现象的重要原因。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的问题,降低局部组织损伤,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所有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

三、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观察患者症状,询问患者感受。

(3)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2. 报告和沟通(1)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情况,取得其配合。

(3)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3. 处理措施(1)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2)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3)对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强酸性或强碱性药物等特殊药物外渗,按照专用处理流程进行。

(4)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4. 记录和归档(1)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2)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四、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 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3. 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4. 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5. 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6. 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 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8. 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五、注意事项1.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预防药物外渗的发生。

2. 提高护士穿刺技术,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

3.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

4. 定期培训护士,提高其对药物外渗的处理能力。

5.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处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及时、有效地处理对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局部组织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加强护士培训和患者教育,可以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静脉输液中如何处理输液外渗

静脉输液中如何处理输液外渗

静脉输液中如何处理输液外渗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或营养溶液直接注入人体静脉,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输液外渗的情况。

输液外渗指的是输液液体突然从静脉通道中泄漏到周围组织中,这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中如何处理输液外渗的相关措施和方法。

1. 察觉外渗在处理输液外渗之前,医务人员首先需要察觉外渗的存在。

常见的外渗迹象包括:渗出部位出现肿胀、淤血、渗出液体、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等。

医务人员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时刻留意患者的反应,以及注意检查输液通路是否有外渗迹象的存在。

2. 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输液外渗的迹象,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液。

停止输液可以有效避免进一步的液体外渗,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 维持静脉通畅在停止输液后,医务人员需要采取措施维持患者的静脉通畅。

他们可以使用药物或生理盐水来冲洗静脉通道,确保其中没有残余的液体,并及时清除输液外渗的部位。

4. 清洗外渗部位输液外渗的部位有可能会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及时、适当地清洗外渗部位。

他们可以使用适当浓度的抗菌药物或生理盐水来清洗,以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可能性。

5. 观察患者反应处理输液外渗后,医务人员需要继续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

他们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局部或全身的不适症状,如外渗部位的疼痛、红肿、发热等。

如有需要,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6. 纠正输液技术输液外渗可能是由于输液技术不当引起的,因此医务人员还需要纠正输液技术,以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他们可以检查输液装置的连接是否牢固、输液速度是否适当、针头是否插得正确等方面,确保输液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7. 报告上级主管在处理输液外渗后,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该情况,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记录。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外渗的情况、处理过程和患者的反应等。

综上所述,静脉输液中的输液外渗是一种需要及时处理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静脉炎:其常见的症状为穿刺部位红、 肿、热、痛、静脉硬、无弹性,可伴有发热 等症状,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注意观察局部及沿静脉走向有无红肿、触痛 等现象。观察患者肢体有无变化,询问患儿 家属患儿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拔管。选 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是猪刺激性强 的药物应速度慢,并且稀释启用,前后用生 理盐水冲管,要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保 护血管。同时要加强患儿营养,增强机体抵 抗力,增强机体对血管损伤的媳妇能力和对 局部抗炎能力。

2、外渗的药物对组织刺激小、容易 吸收的:如普通的药物、辅助治疗的 药物,可以用湿热敷,肿胀很快就会 消退;用热敷虽可改善早期缺血的情 况,但对已发生严重缺血者,热敷不 仅无益反而有害,它不能使强烈收缩 的血管重新舒张,相反还可能使局部 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增快,氧耗量增 加,氧耗量增加,所以对严重缺血者 应视情况给予冷敷。


5、输入的药液为刺激性大的药物, 应立即停止滴入,局部用50%的硫酸 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配合理疗, 严重者可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 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 肿胀、坏死。 6、药液外伤引起局部水疱,小水疱 末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不含乙 醇碘伏外涂;水泡大的,碘伏消毒后 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水疱里的渗出液, 再用不含醇的碘伏外涂、外敷。

4、方法 (1)四肢静脉 协助患儿采取适当卧位,在穿刺点 上方15cm处扎止血带,以金镇店危中心,皮肤常规 消毒,直径为6~8cm,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松动留 置针外套管,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 留置针柄与皮肤呈15~30度角进针,直刺静脉,进针 速度宜慢,见回血后压低角度沿血管再稍微进针1-2 毫米,然后另一人将软针缓慢送入血管内,进软针的 同时缓慢退针芯,软管全部送入后拔出针芯,确定穿 刺成功后,将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并注明穿刺 日期、时间及穿刺人。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及 时沟通转移患儿注意力。根据患儿病情及所用药物调 节滴速,观察局部无渗漏,输液是否舒畅。
禁忌
发生堵管的时候, 不能 用注射器推注,正确的方法是回 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 内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禁忌Leabharlann 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穿刺部位感染:我们应该熟练掌握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凡留置套管针 的患者应加强巡视,进行床头交接班, 注意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套管针在血管 内留置时间在我国尚没有统一标准,一 般以3-4天为宜,有的报道认为只要吗, 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6天是完全 可行的,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 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所以我们 规定在留置第6天时将置管针拔出。


7、外渗液体为脂肪乳、血制品、吃急性、 腐蚀性液体时,肿胀明显、皮肤颜色红润未 发生变化时,首先尽量从从留置针内回抽液 体、药物,然后给予拔出留置针,充分消毒 后无菌注射器穿刺减压使外渗液体流出,减 轻间室内压,用硫酸镁外敷并抬高患肢。外 渗位置上方的皮肤即将出先现货甚至已经出 现缺血或坏死(变白或呈紫黑色),给予上 述操作后,尽量在6小时内给予透明质酸酶 溶液或生理盐水500ml进行Gault法进行皮下 冲洗,以去除所有刺激性的外渗液。 8、对严重的间室内压综合征病例,需要立 即行筋膜切开术减压。 9、立即报告护士长及医生并严格交接班。
四、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患儿因素 2、药物因素 3、疾病因素 4、技术因素
1、患儿因素

患儿由于哭闹,不 配合,头皮静脉不 清楚,可见的血管 少,血管不充盈, 血管细,穿刺难度 大,再加上患儿年 龄小,易动,不配 合,家长要求高, 给护士心理造成很 大压力,判断错误 易导致穿刺失败, 即使固定后液容易 脱落,加之哺乳或 喂食影响,使其易 外渗。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护 理及输液外渗的处理
儿一科
留置针的使用及护理
一、留置针的优点 二、留置针的操作方法 三、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 四、输液外渗的预防分析及处理




一、留置针的优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 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静脉留置针 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 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 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 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 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 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 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

发生外渗的处理措施

1、外渗夜体为普通液体时,如抗生 素、盐水、糖水且肿胀不明显时,首 先尽量从留置针内回抽液体、药物, 然后给予拔出留置针(如果局部皮肤 张力较高,也可先用适当的拮抗药如 硫酸镁、酚妥拉明等外敷,带张力减 轻后在拔针,以免造成皮肤撕破伤), 并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在第一个二 十四小时内持续热敷患处,对早产儿 慎用冷敷,以免影响血液循环甚至造 成寒冷损伤综合征。
液体外渗的临床表现
早期常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晚期 (根据缺血程度) 发白期:在局部或其附近出现单一或多数大小 不等的砂白色斑块,边缘清晰,触之冷硬 。 青紫早期:在灰白色斑块出现较浅的青紫色改 变,压之不退色。此期及时救治,可好转 。 青紫晚期:青紫区域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内 含渗出液,界限清楚 。 坏死期:皮肤或皮下组织呈干性坏死,边缘清 楚,周围稍红,触之微热,伴感染周围肿, 可见脓性渗出物,如外渗液渗入手背深层的 指间隙,严重者可导致肌腱坏死。
输液外渗的预防



选择合适的静脉 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避免通已 经买多次穿刺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账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 注意事项
外渗程度分级:





0级:没有症状 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 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 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处直径> 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可能有麻木感。 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 渗出,皮肤变色,有渗血肿胀,水肿范围最 小处直径>15cm,可凹陷性水肿,循环障 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的疼痛,任何容量的血 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
送软管时困难得原因 1、穿刺前未松动套管 2、见到回血后没有降低角度进针 2mm 3、穿破血管后壁 4、未绷紧皮肤 5、疤痕静脉 6、静脉瓣

5、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 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封管时采用双重正 压封管法,就是输液完毕后关闭输液器,反 折头皮针与输液器接头处,与输液器断开, 连接含肝素盐水溶液的注射器,缓慢推注肝 素溶液2毫升,在推的同时将其延长管上的 夹子夹闭,将头皮针斜面撤于肝素帽内,再 推肝素溶液0.5ml于肝素帽内封管,分离退 出以再次呈正压的头皮针;封管后再次输液 时,管内肝素溶液相对呈高压状态,使液体 通畅的流入体内。绝不能待注射器内液体全 部推完再拔针,以免因拔针产生的回吸力使 使血液回流而形成血栓阻塞管腔。关闭夹子 后一定要再次检查是否将延长管夹住,以免 回血造成堵塞并导致患儿家属心理紧张。


3、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 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 明显的,必须立刻更换注射部位,局 部可用50%硫酸镁湿敷,红肿也会很 快消失。 4、血管收缩药液外渗,选用血管扩 张剂,如酚妥拉明5 ml~10 ml溶于20 ml氯化钠中作局部湿敷,或乙酰胆碱 100 ml~200 ml局部湿敷,药物的作 用可扩张血管,可见局部青紫区转红, 温度上升,肿胀消散。
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


1、解释 在行留置针前应对患儿家属说明留置针的优 点、目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 者配合。 目的: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固定方法, 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 2、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年 龄及血管情况选择24G或26G型号的留置针。在不影 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留置针,因为小 儿血管本身就细且短,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 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 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对输 入高分子、高浓度以及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选 用相对号大的留置针,这样不影响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保证药物及时准确的输入病人体内,不影响药物疗效, 同时对血管刺激性相对要小些。

4、导管堵塞:通常与输注静脉营养及高浓 度药物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 量、推注速度及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有关, 因此,在输注高浓度药物及静脉营养后应彻 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选择用量合适的 封管液。留置针再启用时如果不畅,谨记不 能用注射器推注,正确方法是回抽,以免经 凝固的血栓推入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 生。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正确 使用封管液浓度及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 以免发生堵塞。另外,还必须告知患儿家属 不输液示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中立 作用造成回血堵塞血管。
2、药物因素



因自身特性易发生外渗的药物有: 1)收缩血管药物:多巴胺、儿茶酚氨类、 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间羟胺等; 2)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钾、氯 化钙等; 3)高渗药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等; 4)化疗药物; 另外,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 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均可成为药物发 生外渗的原因。


6、导管脱出:应加强宣教,指导患 者置管侧肢体勿负担过重或过度活动; 神志不清者,应加约束带约束另一侧 上肢,以免把针头拔出。 7、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血流缓慢 的静脉,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 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促发因素,为防 止血栓形成,尽量选择章子粗静脉,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 间不能过长。

(2)头皮静脉 用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 Y型管一端的肝素帽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轻 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常规消 毒,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然后右手持紧蝶翼,沿血 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再缓缓进针2~3 mm, 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 , 使血管成一直线,操作者右手持蝶翼向后退针芯,同 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外套管 全部送入血管内,送管要及时,动作要轻、稳、快, 并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害血管。确定穿刺成功后, 将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将留置针固定好以防脱 落,并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及穿刺人。根据患儿病情 及所用药物调节滴速,观察局部无渗漏,输液是否舒 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