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优质课《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合集下载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14篇)《角的初步认识》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同学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

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

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笼统运用的编排,符学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以同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同学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同学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同学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考虑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示自身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喜悦。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角,角的种类以及如何用度数来度量角,掌握相邻角、补角、余角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利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角2. 角的种类3. 度数的概念4. 相邻角、补角和余角教学重点:1. 角的种类以及相邻角、补角和余角的概念。

2. 度数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度数来度量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相邻角、补角和余角计算角度大小。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题目展示“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在 3 点钟方向上所成的角是什么样的角?”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二、学习1. 角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两条射线,射线的交点表示为角的顶点,让学生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告诉他们这就是角。

进而引入角的定义:平面内由两条相交的射线所围成的图形称为角。

2. 角的种类(1)锐角:小于 90 度的角;(2)直角:等于 90 度的角;(3)钝角:大于 90 度小于 180 度的角;(4)的角:等于 180 度的角。

学生可以在讲解中画图,让学生对角界定更加清晰明了。

3. 度数的概念讲解度数的概念,告诉学生,角的度数表示为这个角所对应的圆周上的弧所对应的角度。

并借用一张简单的圆形图示,让学生看一下直径所对应的圆周角是 180 度。

4. 相邻角、补角和余角这部分内容分别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各种角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画图练习。

5. 做题练习一些例题的出现让学生个别或分组进行解题。

并让学生讲自己的解题思路,从而加深理解。

三、总结对本课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四、作业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并通过作业反映学生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角的定义、种类以及相邻角、补角、余角等基本概念,并且会用度数来度量角,通过解题练习,学生对角的认知更加深入,实现教学目的。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角的大小和角的类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和分类。

2.教学难点: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角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黑板、彩色粉笔、绳子、直尺。

2.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个不同的角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角的注意。

2. 观察实物,引入角的概念教师拿出一个直角三角板,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板上的三个角。

3. 角的定义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角的定义:在平面上,由两条射线共同起始于一个起点所形成的形象称为角。

4. 角的分类4.1 直角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直角图形,找出直角的特点,并写在黑板上。

4.2 钝角教师用绳子制作一个钝角形状,让学生观察形状,并引导学生找出钝角的特点。

4.3 锐角教师用绳子制作一个锐角形状,让学生观察形状,并引导学生找出锐角的特点。

5. 角的比较教师设置几个角的比较题目,让学生进行角的大小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6. 角的度量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直尺测量角的大小,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测量结果,并与学生一同验证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角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角的特点和性质。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堂上未能完成的练习题,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直角三角形。

以上就是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的详细介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角的概念和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篇 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 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 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 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做一做”、“变一变”这几个环节来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让他们在这 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角的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流程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旧知导入——利用钟面,初次直观感知角 利用说一说、画一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让学生初次感知角的存在,然后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联系生活,建立概念 1、说一说 我根据教材例 1 情景中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剪刀、钟面和折扇图 片,让学生找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 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促使学生从实 物图形的认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 2、摸一摸 通过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上的角,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发现原来角 都有两条直直的线和尖尖的点,从而形成对角的特征的初步感知。 3、找一找 学生经历了“说一说”、“摸一摸”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后,对实物角的辨认 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就水到渠成了。我利 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自己找到的角来加深对角的特征的感知,同 时让学生发现角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 4、折一折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关于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2、学生分析: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课程标准及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②过程与方法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让学生在认识角的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b、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景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c、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头脑中抽象出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1)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1)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1)一、教学目标1.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度量方法。

2.掌握使用量器测量角度的方法。

3.通过具体实例感受角度的大小及其常见的角度表示方式。

二、教学重点1.认识角的概念。

2.熟悉使用量器测量角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使用量器测量角度的方法。

2.学生理解角的大小概念及其常见的角度表示方式。

四、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在平面几何中,当一条射线围绕着端点旋转时,会形成一个被这条射线所夹的部分,这个部分叫做角。

如图所示:A/ \\B ----- C上图中,射线BA和射线BC的端点B为角的顶点,它们在平面上的位置决定了角的大小和方向。

2. 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度量是用度数来表示的,记作°。

一个圆的周长是360°。

一般地,若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到角度为α,那么这个角的大小为α°。

3. 使用量器测量角的方法使用量器能够较为准确地量角,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1. 把量角器的直边放在射线上,使其边缘和射线的端点重合。

2. 边缘与另一条射线的交点处的度数即为角的度数。

4. 角度的常见表示方法角度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小数表示:如π/2表示90°。

2. 度分秒表示:如45°30’表示45.5°,45度30分。

3. 直角:90°的角叫做直角。

4. 平角:180°的角叫做平角。

五、教学过程1. 角的概念讲解通过示例以及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顶点、边等,并强调角的大小取决于两条射线在平面上的位置和顺序。

2. 角的度量方法介绍通过画图、示例、实物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角的度量方法,如什么是度、如何表示角的度数等。

3. 使用量器测量角的方法讲解及实践演习介绍使用量器的基本原则及步骤,并让学生互相搭档在纸上演练如何使用量器测量角度。

4. 角度的常见表示方法引导讲解直角、平角等角度的概念及其常见的表示方式,并利用图像和练习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冯巧莉一、说教材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

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

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引言概述:本说课稿旨在介绍角的初步认识,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等方式,详细阐述角的定义、性质、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角的定义1.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起点而形成的图形。

1.2 角的元素:角由顶点、两条射线组成,其中顶点为角的共同起点,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

1.3 角的表示:角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其中A为顶点,B、C为角的两边。

二、角的性质2.1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为度,一个完整的角为360度。

2.2 角的大小:角的大小取决于其所夹的弧长或两边的夹角。

2.3 角的方向:角可以分为顺时针角和逆时针角两种方向。

三、角的分类3.1 锐角:角的度数小于90度,即小于直角的角称为锐角。

3.2 直角:角的度数为90度,即两条垂直的直线所夹的角称为直角。

3.3 钝角:角的度数大于90度,即大于直角的角称为钝角。

四、角的计算方法4.1 角的度数计算:可以通过测量角的弧长或两边的夹角来计算角的度数。

4.2 角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度数来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

4.3 角的运算:可以进行角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运算。

五、角的应用5.1 几何图形中的角:角在几何图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中的角度关系。

5.2 物理学中的角:角在物理学中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方面。

5.3 工程中的角:角在工程中用于测量、设计、建造等方面,如建筑物的角度、机械零件的角度等。

结语:通过本说课稿的介绍,我们初步了解了角的定义、性质、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角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为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认识角说课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67至68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3.通过"摆一摆""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

4.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电脑课件一份。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1-2支铅笔。

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个充满奥秘的地方,你们愿意吗?(学生答:愿意)那好,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进入"角的世界".(课件出示一组南浦大桥的图片)首先,请大家一起观赏一座世界有名的斜拉桥——南浦大桥。

这座雄伟壮观的大桥位于我国上海市的黄浦江上,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目前,它在世界排名第三,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你们看,在桥面上塔栓和缆索组成了许多优美的角,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了美丽的图案。

到了晚上,在灯光的映照下,这些角的图案显得更加美丽。

其实,除了我们刚才所看到的角以外,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也都有角,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到它、认识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内容:认识角(出示课题)二、探索新知1.认识角及各部分的名称(1)找一找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图)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物体,在它们的表面也都有角,你能发现它藏在哪里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显示物体表面藏着的角)老师:同学们真棒!观察得很仔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只要我们平时做个留心观察的孩子,就一定可以找到它。

(2)摆一摆虽然你们能很快地找到物体表面的角,但是如果老师要你用两支铅笔摆出一个角的形状,你能办到吗?请你们同桌两人一起试一试吧?(3)认一认课件显示学生摆出的图形,同时出示另外两种不同的摆法,引导学生找到不同之处。

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

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

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角教学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角教学说课稿1一、教学理念和目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第一课时,小学阶段对角的认识分两个层次,本课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角,是第一个层次。

仅仅让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为以后进一步学角,掌握角的概念、度量、分类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因此,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1.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和记法,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符号感及空间观念。

3.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探索角的活动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和记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学法我采用操作法和观察思考法,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创设了为学生带来了礼物的教学情境,首先出示红领巾,问学生红领巾上有几个角?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有三个角,教师示范指角。

北师大版初步认识角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初步认识角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初步认识角的说课稿北师大版初步认识角的说课稿精选篇1说教材(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学生通过折角、画角、做角等实际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如果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一个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学具: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景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探究法。

低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引导探究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说学法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

让他们在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学生指角时多数是点一下)。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4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4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篇4一、说教材1、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角的认识》。

2、地位: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

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3、重点和难点在以课程标准为本,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在考虑到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具体情况,我觉得本堂课的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所以她将角的正确表象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作为本课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4、说学生思维能力:低段的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以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过渡注意:低段的学生主要是一无意注意为主学习动机: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滚动逻辑。

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数学思考:警力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考。

3解决问题: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4情感与态度: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说教学法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和引导法为主,学生则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为主,让他们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四、说流程根据本节课的四个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概括归纳、辨别延伸、及小结反思。

(一)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个礼物(大红五角星),准备送给今天最表现好的同学,谁能表现的最好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奖品呢?(老师放在一个盒子里,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等学生摸了之后肯定能够得出是五角星,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叫它是五角星呢?学生会回答有五个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 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3)一、引入各位家长、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思维的角的初步认识,这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同时也是数学基础的重要部分。

二、知识点概述角是由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两条射线有一个公共点,称为角的顶点。

角的度数是角所包含的弧度数量,用度数符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角是360°。

角的大小可以用运用量角器在平面内进行测量。

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锐角、直角和钝角。

锐角指度数小于90度的角,直角指度数等于90度的角,钝角指度数大于90度并小于180度的角。

三种角对于数学和现实生活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课最重要的是对角的概念和度数的认识,以及角的分类和测量方法的学习。

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应用时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角度数的理解和运用非常重要,但也是难度较大的部分,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练习。

学生还需要理解并记住各种角的名称和性质,这不仅需要在课堂中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1.翻阅相关教材,了解本次课所要讲解的知识点,做好笔记和备课工作。

2.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课后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加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更好地学习。

五、教学手段1.电子教具:可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或是投影仪来进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概念并实际操作。

2.实物教具:例如量角器、直角器等实物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的测量和分类。

3.课外资料: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课外资料,例如图书、插图、视频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六、教学内容1.角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定义和元素,包括角的顶点、边、度数等概念。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并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用纸来折角和用硬纸条做活动角等实践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角,最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角。

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角的概念,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四、说教学策略角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学生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让学生由感知形成表象到理解概念这一认知规律。

使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维、在练习中巩固,在合作中学习。

通过“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角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7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7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7篇)《角的初步认识》的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首先说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作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一分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为日后深入学习角的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对“角”的感知仅仅停留在生活实际上,较难把握数学意义上抽象的角,因此教材只是把对角的概念建立在初步的水准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既要巧妙地避开角的概念,又要揭示出角的本质属性。

3、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引导探索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将观察、演示、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感知角的特征,并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把静态的课本教材变成生动的教学内容,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下面,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

因此,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下面就让我们欢迎著名的魔术大师卡卡先生为大家表演!(点击课件)接着,我利用电脑演示了从长方形到正方形,再从正方形到三角形的变化过程,然后去掉三角形的一条边,由此提出了疑问:这还是个三角形吗?学生纷纷摇头,都说不是。

北师大版优质课认识角说课稿

北师大版优质课认识角说课稿

北师大版优质课认识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教材64页——65页的内容,教材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中,自己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经历做活动角、比一比活动来探索角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活动角一个、不规则纸、三角板两个、各种有角的实物学具准备:不规则纸、活动角一个、三角板两个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作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程序:1.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活动引入:
1、指名一名学生演示用一双筷子取花生(容易),让他只用一根筷子取(不容易)。

请你说说为什么?
该学生说不到重点,可以让其他同学说。

师边示范拿筷子边解释:拿筷子时,两根筷子近似形成一个什么图形?(角)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认识角。

2、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角”的概念初步形成
1、仔细观察主题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指名学生说说)
2、展示老师找到的角,师生对比,还有哪些角没有找到?
3、说一说身边事物表面上有角的现象。

4、用两枝铅笔做一个角
(二)角各部分的名称
1、出示三个物体:剪刀、带吸管的饮料、水龙头。

师:这三个物体上有角吗?(有)
2、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将物休上的三个角移下来。

(说明这三个角其实是三类角:锐角、钝角、直角。


老师讲第一个:(顶点、边、边),指定2名学生指出第二、三个角的各部分名称。

3、师:请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互相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引导、利用课件或活动角让学生理解明白:(1)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指导画角
师:学生们,你们懂不懂。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3篇(最新)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3篇(最新)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范文3篇一、说教材:我是这样理解教材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认识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的基础上学习认识角。

二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结合图形来认识角是比较容易的。

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角的理解程度,紧接着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认识角,感觉角。

了解角成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并学会自己画角。

能从各种物品图形中找到角。

从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并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找到角。

区分角,会做活动的角,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因此上好这节课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3)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6)教学准备:为完成以上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我使用的教具有:幻灯片,折扇三角尺。

学生的学具有:每组一份正方形、五角星、剪刀、三角形、闹钟、长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优质课《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角的认识》。

2、地位: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

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3、重点和难点
在以课程标准为本,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在考虑到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的具体情况,我觉得本堂课的重点:掌握角的概念,所以她将角的正确表象及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作为本课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说学生
思维能力:低段的学生(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
是以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过渡
注意:低段的学生主要是一无意注意为主
学习动机:直接动机为主
认知水平: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滚动逻辑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数学思考:警力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考。

3解决问题:能大胆地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4情感与态度: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说教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和引导法为主,学生则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为主,让他们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四、说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四个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概括归纳、辨别延伸、及小结反思。

(一)情境导入:
老师有一个礼物(大红五角星),准备送给今天最表现好的同学,谁能表现的最好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奖品呢?(老师放在一个盒子里,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等学生摸了之后肯定能够得出是五角星,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叫它是五角星呢?学生会回答有五个角。

老师边摸角边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的认识的———角。

教师指着角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

这些问题,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渐解决。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低段的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直接的,对于奖品(例如小红花、火炬、五角星等等)是非常喜欢的,何况是大大的五角星呢?有物质奖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知识。

其次是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

(二)提供材料,引导探究
生活中会有哪些角呢?请学生来举例,(三角板上的角,牛角等等)。

哪些是数学中的角呢?也让学生来说,老师可以引导和补充什么是数学中的角。

课件出示教学图街景图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角,请你找一找这副图中有哪写角呢(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
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通过刚才的找角的活动,学生已经建立了角的初步形象,接着我们安排了及时的观察、对比与发现,(也可以让刚才摸过五角星的学生说一说感觉),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

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对角的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且能够会读法和写法。

折一折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圆纸片)做出一个角,老师参与学生中间,即时采集有用信息,为教学服务。

有的学生用一种材料不止做出了一个角,教师及时表扬鼓励,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层次的展示天地,也看到了孩子们多向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
做角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折、画等等),让每位学生亲自摸一摸,感受角是如何的,(顶点是尖尖的,两条边是直直的,面是平平滑滑的),这样经历可以让学生的脑海中对角的认识会有更加深刻。

课件出示练一练进行“判断”练习和“找角”练习,通过多种方式的参与体验,引导学生深化对角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本意,就是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
“数学上的角”。

因此,在唤起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过程把这些角抽象出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知数学上的“角”的形象。

而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三)、概括归纳
老师请学生来说说自己对角的认识,再由老师总结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角的概念是又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这样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四)、辨别外延
课件出示提出问题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由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问题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两个问题思考:1、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老师可以叫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小组的结论和想法,归纳得出(首先是一眼能看出大小的角,其次是不能一眼看出的,利用重叠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在比较角的过程中发现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做一做)制作活动角来比较角的大小。

这个环节孩子们的比较方法很多,也很有创意,从中也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层次性。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角
的大小和它的两边有关,两边张得越大,角也就是越大。

与它的两边无关。

课件出示接着可以做一做相关的题目,1判断下面角,哪个更大;2说出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小结
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