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津津乐道的对联故事,巧妙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古代春联幽默故事
![古代春联幽默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542cf5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7.png)
古代春联幽默故事解缙对春联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
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专门不快乐,心想只有像我如此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听了,专门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成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纪晓岚释春联纪晓岚是清朝的大学士,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
这一下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个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一番话说得乾隆也笑了。
全家凑对联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年三十晚上,父亲的两个亲小孩商量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
”两个亲小孩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亲小孩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
”二亲小孩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伙儿赞扬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
翌日,邻居们来拜年。
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少爷写春联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了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
《奇妙的对联》几则神童妙对小故事
![《奇妙的对联》几则神童妙对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b31240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3.png)
《奇妙的对联》几则神童妙对小故事在长期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在古代社会科举教育体制下,“对对子”是蒙童初学的必修课程。
在楹联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都是说神童颖对的精彩故事。
我们下面就来看几则神童妙对小故事。
林则徐儿时巧对解父难据说,年少时的林则徐赴考时,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惫,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
进考场时,主考官以林则徐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场的条件。
联曰:以父作马;林则徐的父亲羞得面红耳赤,非常难为情。
可骑在父亲肩上的小林则徐应声便对:望子成龙。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可此时此刻,要替父亲和自己解嘲,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对法了。
而且此对中以“父”对“子”,以“龙”对“马”,对仗工整,内容入情入理。
“以父作马”乃戏言,“望子成龙”是成语。
真是“望子成龙父作马,可怜天下父母心!”鲁迅幼年对句鲁迅先生幼年在私塾念书时,不但非常勤奋,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
有一次,私塾先生上对句的课,出了个上句:独角兽;要同学对。
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九头鸟“等等,先生都不满意。
鲁迅根据读过的《尔雅》中的句子,对了:比目鱼。
先生连连点点头说:“很好!‘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
”又一次,先生出了上句:陷兽入井中;鲁迅又根据《尚书》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备受先生赞赏的下句:放牛归林野。
在他以后所写的诗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穿插了许多精采的对句。
如《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的:“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
”《无题》中的:“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中华”等等。
郭沫若幼年巧对免责罚郭沫若6岁那年,在私塾念书。
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
刚好,郭沫若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
先生拍案叫好。
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_对联故事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_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991172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a.png)
古今绝妙对联典故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2 、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9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1b6a95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4.png)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欢迎阅读。
1、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
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
卖瓜的人认出他是对联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
”解缙笑笑说:“行。
”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向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
”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写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解缙脱口而出: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2、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3、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4、清代浙*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5、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眉毛先长出来,而胡子是后来才长的,但是后来长的的确比先长出来的还要长,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珠子”与“朱子”谐音,眼珠子长得高过鼻子,意味学生周起谓的地位比他还高。
名人妙对对联故事
![名人妙对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25d08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4.png)
名人妙对对联故事对联是*文化的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对联故事,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1、施耐庵以对联治心病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他曾经就以对对子的方式,治愈了顽疾。
施耐庵以对联治心病的启示某天,和施耐庵比邻而居的顾员外来到他家,说儿子顾斐这些天卧床不起,想请施耐庵前往诊视。
施耐庵慨然应允,来到顾家后,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可是却面*萎黄,精神恍惚,脉象细*而无力,看样子病得不轻。
施耐庵便耐心地询问病情,而病者却闭目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
”施耐庵听后,心中颇觉奇怪,这分明是个上联嘛,难道公子只是苦于无对,方才……于是他便对顾公子说道:“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施耐庵对道:“因火成*夕夕多。
”这分明是副绝对,顾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来喜道:“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下对?”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顾公子听罢,竟忘了自己还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
此时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联相难?”顾公子两颊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原来顾斐正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引发心病,此时心中块垒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虽小,可是却阐明了一个养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忧思,势必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忧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顾斐一样。
2、林则徐智对对联民族英雄林则徐,从小聪明好学。
林则徐八岁那年,正月十五那天,邻居家的小伙伴都成群结队地去看花灯,但林则徐没有去。
原来这些天他有些贪玩,父亲怕耽误了他的学业,故意不让他出去的。
眼看天*渐渐暗了下来,林则徐心急如焚,他跑去对父亲说:“爹,邻居叔叔说今晚的灯会非常好看,你带我去好吗?”林则徐的父亲说:“你爱看灯,想出去开开眼界,这是好事,但是你这些天太贪玩,功课都耽误了。
”“没有。
我学得很好呢。
”林则徐急忙说道。
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机智
![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机智](https://img.taocdn.com/s3/m/9872c5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f.png)
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机智古代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富含智慧和幽默。
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人们喜欢在门上贴上一副对联,以寓意着吉祥和好运。
下面,我将为你讲述十个有趣的小故事,展示古人的机智和智慧。
1. 孔融让梨相传,公元253年,当时9岁的孔融因为心地善良而被人称为“小圣人”。
一天,他和一个比他小的朋友一起分梨吃。
孔融向朋友提议:“你先挑一颗,我再挑一颗。
”朋友高兴地挑起了最大的一颗梨,孔融却毫不犹豫地挑了剩下的两颗梨。
他笑着说:“我的意思是,你先选,然后我选两颗。
”这个故事中的对联“贤儿少年得所知,愿让梨与他人”一瞬间就走红了。
2. 春联难题古人对春联的创作非常讲究,不仅需要富有意境,还需要字数和字形相对应。
相传明朝有一位书法家,他的对联写得非常工整,但却总是缺字。
有一年春节,他特意将这个缺字的问题放大,写下了这样一句对联:“红旗招展挥金椎,年朝贺礼添福寿”。
大家看到后纷纷发问:“字都不全,怎么能算是一副对联呢?”这时,书法家拿出一叠厚厚的红纸,红纸上写满了那个缺掉的字,大家这才恍然大悟。
3. 英雄难过美人关南朝时期,刘备攻下荆州后,与周瑜结为联盟。
刘备的对联“英勇奋发图太平,英雄难过美人关”颇有胆识之意,而周瑜则以“奴之胆气,可见一斑”形容刘备的决心。
在这个对联中,既有双方的敌意,同时也展现了彼此的尊敬和互相借力的意愿。
4. 鹦鹉学舌相传唐代时,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非常受人喜爱,人们称其为“书法鹦鹉”。
这位书法家要贴对联,却总是陷入思考搭配的困境。
于是,他决定请人给他出对子。
结果这位书法家全部都背下来了。
这段趣事儿也成为了“鹦鹉学舌”的典故。
5. 莫须有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写过一篇小说,主角是江小姐,她以聪明机智而著称。
有一天,她的父亲找了一位亲戚来提亲,但江小姐并不满意。
于是,她写下了这样的对联:“门前只有平谷翁,莫须有难嫁公孙”。
这副对联以意味深长的隐喻方式表达了她的不愿意。
最有趣的19则对联趣闻故事
![最有趣的19则对联趣闻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eb3abaa561252d381eb6e1f.png)
最有趣的19 则对联趣闻故事古往今来,对联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也一直备受文人推崇今天就一起来看看以下10 则最有趣对联,不仅立意精巧,还令人忍俊不止。
王羲之巧防小偷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张贴都被贼偷走。
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偷春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
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贵妃妙对唐明皇一日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机敏伶俐,应声对道:一月日边明唐明皇的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 坐”拆成两个“人”和一个“土”。
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 明”字拆成“ 日”和“ 月”,又采用暗喻手法,将皇上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聪慧机敏尽显无遗。
李白对句戏权臣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
一天,杨国忠约李白去对三步句。
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则暗指李白。
李白微微一笑:“请大人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
” 不想杨国忠刚想抬腿,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对得刚刚好。
杨国忠刚抬脚就被讥讽“畜生出蹄”,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秀才巧改进士联有个进士老爷,专横跋扈,仗着有财有势欺负百姓。
进士的儿子也花钱买了进士,为了炫耀,老进士在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送礼,年年落榜。
见了这副对联,计上心头。
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一大堆看热闹的百姓,无不拍手叫绝。
进士老爷打开大门一看,立马昏倒在台阶上。
原来对联被秀才改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均失夫。
唐伯虎戏弄商人苏州有个商人请求唐伯虎为自己题写一幅对联,唐伯虎多番推辞,无奈经受不住纠缠,大笔一挥写下: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名人巧妙对联趣事
![名人巧妙对联趣事](https://img.taocdn.com/s3/m/208aadc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1.png)
名人巧妙对联趣事在古代,人们会面时,还会增加对对子的游戏,既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情趣,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这种语言艺术,非常讲究文采和押韵,可以说是中国从古至今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联,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飞石助秦观北宋词坛有名的才子秦观,字少游,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传说秦观娶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为妻时,曾被苏小妹出的上联难倒。
原来,苏小妹也是才思敏捷的一位才女。
新婚之夜,新郎官秦观因为高兴,喝多了。
正准备兴冲冲地进入洞房时,苏小妹突然双手将门关上,并随口吟出上联:“双手推出门前月”,要秦观对出下联才能进入洞房。
这可急坏了新郎官儿。
秦观因为酒喝多了,脑子有点不够用,徘徊在院子里冥思苦想了半天,迟迟进不了门。
旁边的看到这一幕的人,马上把此事告诉了苏东坡。
苏东坡隐身假山后面,见妹夫迟迟对不出下联,渐渐来到花池旁出神,就捡起一块小石子向花池里扔去。
只听“咚”地一声,一下子惊醒了秦观,秦观兴冲冲地说道:“有了!”随后吟出下联道:“一石惊破水中天”。
见秦观吟出如此绝妙的下联,苏小妹很是高兴,自然高兴地打开房门,让秦观入了洞房。
从此苏东坡飞石助秦观的佳话也相继传开,流传至今。
明朝奇才出联气得富豪砍竹子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小时候自家门口正对着富豪的竹林。
除夕那天,解缙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看见了,想难为一下小解缙,就叫人把竹子给砍掉了。
解缙看到后,在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小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却毫无办法,只能就此作罢。
清朝女诗人席佩兰出联难夫婿席佩兰是清朝大诗人袁枚的女弟子,袁枚要她刻苦学习,没有写出好的诗句之前不要露面。
所以席佩兰长成了大姑娘,还很少有人知道。
同村有个出身名门的青年,叫孙原湘,博览群书,尤爱诗词。
名人对联趣事集锦
![名人对联趣事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39a39e2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8.png)
名人对联趣事集锦中国古老的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对联就是其中的瑰宝,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名人对联趣事,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
名人对联趣事一:唐伯虎唐伯虎巧对识神童一年夏天,唐伯虎手摇折扇往访友。
午后天气炎热,他在大树下乘凉。
忽见一个牧童赤身露体跳入荷塘之中摸藕。
唐伯虎看得有趣,拍手大笑。
那牧童说:相公,想吃藕吗?唐伯虎笑道:正是。
那牧童道:相公乃读书人,如敢与我对句,当以此藕相赠。
唐伯虎惊奇道:原来你会对句,快快道来。
牧童举藕吟道:“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唐伯虎听后感觉出句不凡,不知是谁家儿郎如此有才华。
他见荷花盛开,亭亭玉立,笑道:“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牧童拍手笑道:相公对得太妙。
说完将手中莲藕洗净放在塘边。
唐伯虎忽听枝头鸦鹊之声,笑道:我也有一联,你若能对,我以折扇相赠。
牧童喜道:当真?唐伯虎说道:君子一言九鼎。
即刻说出上联:“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牧童沉思一会,笑道:你的折扇输定了。
说毕大声吟道:“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唐伯虎也拍手笑道:你真是个神童,折扇归你。
你如此聪明,为何不读书?牧童闻言,神色黯然。
唐伯虎拿出廿两银子,说道:途中所带不多,就作你求学之用吧。
名人对联趣事二:解缙明代大学士解缙从小就是写对联的高手,一年春节,父亲让解缙写春联。
恰巧解缙家的对门有一片郁郁青青的竹子,于是小解缙就拟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枝竹,家藏万卷书。
”可是春联贴出去以后,竹林的主人生气了,心想,你这不是成心拿我做比较吗?我们家是外尖中空的竹子,你们家饱藏的都是诗书,这算什么事啊?一生气他就带着家人把这片竹子砍了,看你还怎么门对千枝竹。
解缙一看,马上回家拿了两小块红纸,各写一个字,“短”和“长”,于是对联变成“门对千枝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竹林的主人更来气了,这不没完吗?又带着家人把这片竹林连根刨掉,这回看你还怎么拿竹子说事?小解缙拍了拍脑瓜,又拿了两小块红纸,分别写了“无”和“有”字,这样一来,就成了:“门对千枝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古代经典趣味对联故事
![古代经典趣味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a6b4989da38376baf1fae54.png)
古代经典趣味对联故事(1)女神童妙对女皇帝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
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
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
一天,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传旨面试女神童。
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
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
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
武后对姐姐说:“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
”随即吟道: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1924年,岁在甲子,60年一遇,甚为难得,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薄礼相酬。
这上联是个串“花”对: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难度不小。
那姐妹举目四眺,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
因即对道: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切情切景。
武后闻之甚喜。
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
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冰冻兵车兵砸冰冰碎兵车动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龙卧隆中隆兴龙龙腾隆中升武后一听,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
”因想: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
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
武后曰:“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
”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天空云骤起,鸿雁竞双飞。
所嗟人异雁,不得一行归。
说完潸然泪下。
武后见状叹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
”因命厚礼送小姐妹回家。
(2)纪晓岚祝乾隆寿联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寿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
他25岁起当皇帝,整整60年。
他同纪晓岚相处最长,纪20岁就当他的侍读学士,常陪他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乾隆和纪晓岚文字唱和故事甚多。
古代趣味对联故事_对联大全
![古代趣味对联故事_对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07b674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古代趣味对联故事趣味一1、焉知鱼不化为龙明代学者邱浚,(一四一八--一四)字仲深,琼山(今广东琼山)人。
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
”接着念道:细雨肩头滴;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浚却胸有成竹地,对道:青云足下生。
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浚。
2、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
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气急败坏地喝道:谁谓犬能欺得虎!邱浚鄙视一笑,从容答道:焉知鱼不化为龙?显贵一听,吓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闲之辈,长大后定有出息,无话可说,只好放他回去。
趣味对联故事二杨溥(一三七九--一四四六),字弘济,石首(今湖北石首)人。
明建文进士,授编修(1)。
为明代有名学者。
曾任翰林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他和杨士奇、杨荣、历事四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合称内阁(三杨)。
杨溥幼年家贫,父亲年老多病。
在这样的家境下,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年纪虽小,文才却不凡。
1、有一次,县官派人捉他的父亲去服劳役,当时,他的父亲有病在身,杨溥到县衙里,再三恳求,请求免除劳役,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子,就刁难说:“我出个对子,如你对上了,我可以释放你的父亲。
”接着,出了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这个上联,构思奇妙,县官利用“图”字的结构,折字起意,乃是说:“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百姓就必须服从我的管辖。
”小杨溥听了,得知这个县官喜欢人奉承,稍思片刻,就投其所好,对了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
杨溥这个下联,也是运用“析字法”,拆开“伞”字,既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又恭维了县官,而且对仗工整,表达适切,因此,县官不得不点头称赞,终于赦免了他父亲的劳役。
趣味对联故事三许将(一O四五--一一一一年)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历史上妙趣横生的经典对联
![历史上妙趣横生的经典对联](https://img.taocdn.com/s3/m/6b48348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d.png)
横批是:上下“凭”等
9、王羲之接对联
一年除夕,王家大门口对联几次贴出几次被人揭走,王心生一计,贴出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对联不吉利就没人揭了。第二天凌晨,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为: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10、三国名人入对
狗啃河上(和尚)骨(东坡出句)水流东坡诗(尸)(佛印对句)
25、析字联
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 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 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程。
33、王洪佳对
王洪是明代的闽中才子,幼时即擅属对。一日有客登门,见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楼,便出 上联让王洪对答:
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地
王洪见一群雇工在院中掘井,便对曰:
天井之中开井,井底有天 34、牛对鱼,获赠大鱼
明人曹宗七岁时去海滨玩耍,一渔夫以沙马鱼为题出联索对:
18、佳对
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19、文人佳句
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20、苏轼受挫,苦思无对子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名人与春联的小故事
![名人与春联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5cac1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3.png)
名人与春联的小故事名人与春联:那些趣味横生的小故事春联,又称对联、门对、春贴,是我国民间春节装饰的传统习俗。
一副副大红春联,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历史长河中,不少名人与春联之间发生了许多趣味横生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王安石巧对的下联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提倡变法,锐意改革。
有一年春节,王安石在家中贴春联,他写了一个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却怎么也想不出合适的下联。
这时,他的好友苏轼恰好来访,看到王安石为下联发愁,便笑着说:“我来给你对一个吧。
”于是,苏轼挥笔写下:“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看后,连声叫好,两人相视而笑。
二、唐伯虎与祝枝山的对联趣事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与祝枝山是好友。
有一年春节,唐伯虎给祝枝山家送去一副春联,上联是:“岁岁平安”,下联是:“年年有余”。
祝枝山收到后,觉得这副春联寓意很好,但字体却有些潦草。
于是,他灵机一动,将上联的“岁”字和下联的“年”字互换,变成了:“年年平安,岁岁有余”。
唐伯虎得知后,也不禁赞叹祝枝山的机智。
三、鲁迅的讽刺对联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有一年春节,他见到市面上流行的春联大多陈词滥调,缺乏新意,便决定自己写一副讽刺对联。
他写的上联是:“一夜北风凋碧树”,下联是:“万朵梅花扑鼻香”。
这副对联看似描绘了美好的景象,实则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时局的忧虑。
四、齐白石与春联的故事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画家,擅长画虾、画荷。
有一年春节,齐白石给邻居送了一副自己画的春联,上联是:“荷花出水”,下联是:“虾戏莲叶”。
邻居们收到这幅春联,都赞叹不已,纷纷表示这是他们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这些名人与春联的小故事,既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氛围。
历史上有趣的对子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有趣的对子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52fb7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1.png)
历史上有趣的对子故事有哪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下面小编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对子小故事,一起读一读,涨知识吧!历史趣对小故事1、纪晓岚和乾隆的妙对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后当了侍读学士,陪伴乾隆皇帝读书。
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
乾隆皇帝也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纪晓岚,看你面色悒郁不乐,必有心事在怀,让我替你猜详一下如何?”纪晓岚问:“陛下如何猜详?”乾隆说:“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皇上说得很对。
如蒙陛下恩准,给假回乡省亲,纪晓岚衷心感戴圣恩。
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皇帝见纪晓岚对仗工整,应答如流,不觉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2、李调元妙对唐伯虎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到山中寺庙游玩。
长老说有事相求。
原来,寺庙里有幅荷花图,是长老师傅所画。
恰好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
唐伯虎就提笔写下了一句题词:画上荷花和尚画写完后对老和尚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李调元一看,便发现了这上联的妙处:它属于回文对联又兼用谐音,字的读音反读正读完全相同。
最后他在唐伯虎上联旁写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这七个字反过来读,字的读音和正读完全相同,与唐伯虎的上联珠联璧合,长老拍手称奇。
从此,这幅画成了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
3、诸葛亮还击周瑜相传,周瑜自命不凡,有一次,他以诸葛夫人黄氏面丑为题,向诸葛亮呤道:有目也是瞅,无目也是丑,去掉瞅边目,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瞅”的古汉语的写法,左偏旁为“目”,右边为“丑”)诸葛亮听罢微微一笑,即刻对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桥,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难保铜雀不锁娇。
周瑜听罢大怒,诸葛亮还是胜了一筹。
这种传说是否真实,就不得而知了。
4、郑板桥见联济贫郑板桥当县令时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的破旧大门上贴的对联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又是一年郑板桥见联,忙令随从回衙取米面、衣服等,户主得济含泪道谢。
2个明代对联故事,对联妙趣横生,对仗工整,真是妙啊
![2个明代对联故事,对联妙趣横生,对仗工整,真是妙啊](https://img.taocdn.com/s3/m/e874a3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6.png)
2个明代对联故事,对联妙趣横生,对仗工整,真是妙啊故事1:有一天,朱元璋去马苑观赏骏马,朱棣和朱允炆一同伴驾。
皇宫中的马苑那可是聚集了天下名马,规模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正巧一阵风吹过,把一匹匹马的尾巴吹气来了。
朱元璋就心有所感,想了个上联来考考朱棣和朱允炆。
这个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棣虽然军事才华很高,但是不像朱允炆那么有学问。
但是他情商非常高,虽然想了一个下联,也不着急说。
他想要先看看朱允炆对什么对子。
果不其然,朱允炆还急着对下联,对朱元璋说:“皇爷爷,我想了一个对子,你看看怎么样?雨洒羊毛一片毡。
”虽然说,一个风吹,一个雨打,一个马,一个羊,朱允炆对的非常工整,而且非常形象。
但是这个下联境界太小了,上联说马,朱允炆下联居然就说羊,这就好像是小孩子对的对联,根本没法让朱元璋满意。
朱元璋心里就有些不高兴了,就问朱棣说:“老四,你呢,能对出下联吗?”朱棣这时候也不敢藏着掖着了,就回答说:“我不太懂学问,勉强想了一个下联。
日照龙鳞万点金。
”朱元璋一听,不由暗暗点头:“这才是皇家气派,足够气势。
”就夸了一下朱棣,但是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愣住了。
这两个人的下联似乎显露了他们的结局。
后来朱允炆虽然做了皇帝,成为了建文帝,却守不住江山。
而朱棣就像他对联说的那样,成为了永乐大帝,龙照万点光。
故事2::张居正是明朝中兴名臣,位居内阁首辅,权倾天下,是明朝历史绕不开的人物。
黄仁宇用“世间已无张居正”来形容张居正的重要性,可以说十分精辟。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年轻时候的张居正也已经显露出了惊人的才华。
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十多岁的时候就去参加童子试。
当时的巡抚顾璘就对张居正说:“你这个小孩子,会不会对对子啊?”就出了个上联:“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居正思索片刻,马上回答说:“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璘就十分欣赏张居正的才华,还把自己的金色腰带解下来,赠送给张居正,赞赏说:“你以后必成大器,比我这个巡抚还要厉害多了。
名人幼时巧对对联故事
![名人幼时巧对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5306f08fe4733687e21aa72.png)
龙源期刊网
名人幼时巧对对联故事
作者:
来源:《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2009年第09期
之一:8岁的解缙曾游南京金水河玉栏杆,胡子祺如句“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考之,没想到小解缙脱口而出“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胡子祺不服气,又出之“两猿断水深山里,小猴子亦敢对锯(句)?”小解缙针锋相对地回敬道“一马陷足污泥中,老畜生怎能出蹄(题)?”痛快,真是痛快。
之二:纪晓岚是当令家喻户晓的一代文宗,从小就有“神童”之誉,据说,一日在街上他与同伴们玩球,不巧球扔进太守的宦轿。
别的孩子早四处逃散,他居然上前拦轿索球。
太守见他憨态可掬,于是说:“我有一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就归我。
”纪昀同意了。
太守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
”纪昀不加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独公……”最后一个字迟迟不说。
太守问他:“何以不说出末一字?”他回答说:“太守若将球还我,就是‘廉’字;若不还,便是‘贪’了。
”太守不禁大笑,把球还他了。
之三:魏源9岁时应童子试,唱名时,县令指着自己茶杯中画的太极图吟出一联“杯中食太极”(平平平仄仄),魏源应道“腹内孕乾坤”(仄仄仄平平,当时他怀里正揣着两张麦饼),真是个数捷而又不失点幽默的小魏源。
之四:鲁迅小时候以“比目鱼”(“比”不是数字但含双)对老师寿镜吾的“独角兽”(“独”不是数字但含单);以“放牛归林野”对老师的“陷兽入阱中”。
古人趣味对联故事
![古人趣味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f803b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5.png)
古人趣味对联故事
古人趣味对联故事如下:
清朝有个宰相张英,平时喜欢对联,很有一些文才。
有一次,他到民间微服私访,碰上那里的农民用稻草捆秧,一位农民要张英对对子,其上联是:稻草捆秧父抱子。
这上联妙在前半句“稻草捆秧”是写了眼前实景,下半句以“父抱子”来作比,以“稻”喻“父”,以待插之“秧”喻“子”,颇为生动传神。
张英在田头想了好久也没有对出下联,回家后他和夫人谈起此事,觉得自己很不好意思。
他的话正好被一个侍女听见了,张英问她笑什么,她笑道:这有什么难对的,下联就是:竹篮装笋母怀儿。
这下联对得工整巧妙,和上联一样暗含几层比喻,而且和上联意境相合,堪称绝对。
张英连连点头称赞。
原来这侍女虽是贫苦人家出身,幼时也读过一些诗书,灾荒之年被卖做女婢,她小时侯常在家乡提竹篮挖笋,所以能出口成章。
1/ 1。
妙趣横生的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妙趣横生的古代经典对联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c3cd63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3.png)
妙趣横生的古代经典对联故事
对联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对于古人来说出口成对已是再普通不过的技能。
而古人寓文化于娱乐的精神也让人称赞,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有趣有故事的对联。
1.清朝有名的翰林院学士周起谓为官后,一日,路遇曾经的教书先生,先生看自己的学生现在地位高升,便给他的学生出了个上联: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
周起谓自是不干示弱,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周起谓真的是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明朝时,江南一知府贾文通,善对对联。
一日,一店铺老板在门口贴了一上联:
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老板重金征集下联,可数日无人问津。
贾知府知道后,当即挥笔对出下联: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自此,贾府声名大噪。
3.明朝大臣解缙,喜对对联,一日上街口渴,想吃西瓜。
西瓜摊主知道他善对对联,便承诺说只要对出他的下联,西瓜免费吃。
摊主的上联是:
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解缙当即答道:
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这时另有一人走来指着一家酒肆的四面“酒”字的灯笼,吟道: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解缙随口便答:
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无不拍手叫绝。
4.乾隆幼时,一日与祖父康熙在四方桥散步。
康熙口吟一联:
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
康熙让乾隆接下联,乾隆灵机一动吟道:
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真可谓是少年才俊,出口成章!。
古人巧对对子的故事有哪些
![古人巧对对子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bf397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d.png)
古人巧对对子的故事有哪些一些巧对对子的故事,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让人拍案叫绝。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人巧对对子的故事,希望能帮到您。
苏东坡巧对对联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好友黄山谷在一棵松树下饮酒下棋。
一阵微风吹来,一粒松子掉到棋盘上。
苏东坡手拈松子,笑着对黄山谷说:“我有一上联,你要是在三步棋的时间内对不上来,就要罚你饮三杯酒。
”黄山谷望着苏学士那飘飘欲仙的长髯说:“你这个大胡子既然有此雅兴,我当然奉陪罗。
对不上,甘愿受罚。
”苏东坡口占一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山谷望着湖边的青青柳丝下,有一垂钓者。
心中即得一联。
但是,黄山谷想喝苏东坡为他斟的那杯酒,就故作为难之相,表示达不出来。
苏东坡以为真的难倒了黄山谷,就笑吟吟地倒酒递到黄山谷面前。
黄山谷一把抢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东坡知道自己被戏弄,连赞:“妙对。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日落西山,天色渐晚,苏东坡与黄山谷收棋归家。
黄山谷见晚霞明灿,回头对苏东坡即景生情吟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然后拉着苏东坡向前奔跑。
苏东坡蹲下身子,使得小个子的黄山谷使出浑身解数,也拉他不动。
然后苏学士一松手,使得黄山谷跌了个仰面朝天。
苏学士哈哈一笑,吟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朔雪飞空,农夫齐诵《普天乐》。
牧羊女巧对裴律清康熙年间,山西侯马大李村有个叫裴律的,自幼饱读诗书,尤擅赋诗联对,被誉为三晋第一才子。
这裴律样样都好,只是由于少年得意,渐渐变得狂妄起来,自诩才高八斗,未免目中无人。
这天,裴律出外踏青,只见春光明媚,芳草萋萋,一群洁白的羊儿正在泉边饮水,他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白水泉口口口品……”没想到吟出上联后,反复沉吟半晌,总也续不出下联来,急得他抓耳挠腮。
正在为难之际,忽听得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裴律抬头一看,只见是一个牧羊姑娘,便道:“你嗤笑我,莫非能续出下联来?”那姑娘莞尔一笑,随口吟道:“山石岩石石石磊。
2个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十分有才
![2个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十分有才](https://img.taocdn.com/s3/m/aa5cda7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1.png)
2个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让人津津乐道,十分有才故事1:神童李东阳。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的学者,而在仕途上,李东阳贵为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天下闻名。
其实李东阳年轻时候就有神童的名声了。
根据明代学者褚人获的《坚瓠集》记载,李东阳六岁的时候和程敏政一起以神童的身份被明英宗召见。
因为年纪太小,李东阳个子很矮,在跨宫门的时候,李东阳一下子根本跨不过去。
明英宗就笑着说:“书生脚短。
”李东阳立刻就说:“天子门高。
”不是我脚短,是皇帝你的威严高。
明英宗一下就喜欢上这个小神童了。
到了吃御宴的时候,明英宗就想考一考李东阳和程敏政这两个小神童,就出了个上联:“螃蟹一身甲胄。
”程敏政回答说:“凤凰遍体文章。
”古代称呼花纹为文章,程敏政借以表达自己很有才华。
李东阳一见,不能让程敏政独占风头啊,立刻就说:“蜘蛛满腹经纶。
”和程敏政打了个平手。
明英宗就又出了个上联:“鹏翅高飞,压风云乎万里。
”程敏政回答说:“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这是说自己学问很高,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
李东阳心里就有点无奈了:“小橙子,你这么夸自己也太不地道了。
呵呵,那我就想一个更厉害的。
”李东阳就回答说:“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
”他这个下联就不夸自己了,转了个弯,反而去夸明英宗。
果然明英宗非常的开心,很欣赏李东阳的才华,就说:“你们两个神童都不错,估计一个以后当宰相,一个当翰林学士。
”后来,程敏政还真的当了翰林学士,而李东阳成为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
故事2:王阳明巧对正德帝。
明朝的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可以说是一个“异数”。
正德皇帝爱玩成性,不但修建了豹房来享乐,还经常离开京城,外出去四方游历。
比如有一次,正德去了宣府游玩,还给自己封了个官,叫“威武大将军”,后来又嫌大将军不够威风,又封了自己“镇国公”,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真的贪玩的可以。
根据《巧对录》记载。
当时宁王朱宸濠叛乱,被王阳明等人很快就平定下来。
正德皇帝还以为是自己的德行和威风很高,这才能够平定叛乱,所以他就对文武百官出了一个上联,让大家对出下联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津津乐道的对联故事,巧妙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展开全文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
古代民间流传着很多有趣的对联故事,奇思妙语,令人拍案叫绝,津津乐道。
关注小编,一起来学习传统文化吧。
第1个故事,张居正的对联。
明代的张居正十几岁的时候就去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主考官是湖北巡抚顾璘。
顾璘觉得张居正不是一般人,就对张居正说:“小朋友,你能不能对对联啊?”
张居正那当然是点头了。
于是顾璘就出了上联:“雏鹤学飞,
万里风云从此始。
”
张居正不假思索就回答说:“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潜龙奋起,是暗指自己的胸怀抱负远大。
整个下联的对的十分工整,一语双关,让人佩服张居正小小年纪就才华横溢。
顾璘听了十分高兴,解下腰间金带,送给张居正说:“你以后一定比我更有出息啊。
”
果然,这之后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权倾朝野,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名声。
第2个故事,佛印的对联。
佛印和尚是宋代的著名僧人,他和大文豪苏东坡是好朋友,经常诗酒往来,十分要好。
有一天,佛印和尚去苏东坡家里拜访,正巧看见苏东坡家的歌姬琴操在纱厨中睡觉,姿态美妙。
于是佛印灵机一动,开玩笑的出了一个上联:“碧纱帐里睡佳人,烟笼芍药。
”
琴操立刻回答说:“青草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
上联用芍药来比喻琴操的美貌,下联用葫芦来比喻佛印的和尚头,可以说恰到好处。
而佛印和尚听了下联后,十分开心的笑了:“我一个和尚得能够和小娘子作为对偶,已经是喜出望外了,对得好,对得好。
”第2个故事,丘濬的对联。
丘濬是明代著名的才子,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丘濬小时候就非常聪明,他小
时候家里很穷,但是很喜欢读书。
他曾经和大官的孩子一起在教书先生家里读书。
有一天,教书先生有事出门,叫两个孩子自己好好读书。
而那个大官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了,看见老师走了,直接溜回家里玩。
丘濬则是老老实实地在学堂里念书。
这时候天忽然下大雨,屋顶漏水,正好滴在丘濬的位置上。
丘濬一看对面的空位置,心中一动,就把自己的座位和大官孩子的位置掉了个,把那个孩子的位置放在漏水的地方,而自己坐在不漏水的地方看书。
那个孩子回来后发现自己的位置全湿了,就非常生气,对教书先生说:“先生先生,这小子对我做坏事了!”
教书先生心里有数:“丘濬才是真正读书的人,而这个大官孩子就是来充数的。
”这么想着,他就对两个孩子说:“你们不要争吵了,谁如果能够对出我的下联,那谁就是有理的。
”于是教书先生出了个上联:“点雨滴肩头。
”
丘濬立刻回答出了下联:“片云生足下。
”而那个大官的孩子哪会对对子啊,哭丧着脸,觉得好委屈,于是这孩子跑回家去告诉了自己当官的老爹。
那个大官也是十分生气了,立刻派人把丘濬叫来:“听说你很能对对子啊。
哼,那你给我对个下联出来。
孰谓犬能欺得虎?”这个上联意思很明白:“小狗狗,你怎么敢欺负老虎呢?”
丘濬却是不慌不忙,直接回答出了下联:“焉知鱼不化为龙!”可以说针锋相对:“那你是不知道小鱼也可以化成龙的。
”这个下联表达了丘濬不卑不亢的态度,也表明了他远大的志向。
大官毕竟也是读书过来的,听到这个下联很是吓了一跳,心中想:“这小孩子虽然出生穷,但是看起来不是一般人啊。
”于是大官变了脸色,对丘濬好言好语,还送了礼物给丘濬:“加油哦,小朋友。
”
所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的人哪里都吃不了亏啊。
丘濬一番巧妙对答,不但避免了大官的找茬,还得到了尊重,难怪古人津津乐道这个故事了。
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与对联有关的故事呢?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