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一轮复习)汇总.
高三一轮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 第5讲 免疫调节
![高三一轮复习:动物和人体生命 第5讲 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22a981f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5.png)
除体内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
(6)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
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
(√)
(7)吞噬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它们对多种病原
菌具有吞噬作用。
(√)
2.教材拾遗 (1)吞噬细胞在免疫活动中参与哪几道防线? 提示: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 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 T 细胞。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抗体和细胞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 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答案:ABD
[易错提醒] 有关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五个“并非”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 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 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 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 疫
出生后与病原体接触后获 得的后天性免疫
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基础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2)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树突状 细胞和巨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 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解析:图中 a 为 T 细胞,b 为 B 细胞,c 和 d 分别为细胞毒性 T 细胞和浆细胞,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 细胞、T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 B 细胞(b)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在抗原的刺激下,①②过程 才能发生;c、d 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 DNA 是相同的, 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功能的不同。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f7d5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d.png)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编苏教版生物教材为蓝本,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的同时,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生物教学质量,努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一)本学期必修班必须完成《必修3》的`教学内容和《必修一》的复习,选修班完成《必修3》和《选修3 》部分内容的教学。
(二)坚持不懈做好常规教学1、加强备课组职能,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仍然采用组内教师轮流编写教案和课件,相互讨论修改后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备课。
2、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恰当用好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主动学习。
3、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辅导耐心细致,并配合年级加强考风教育。
4、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听课一学期不少于十节,并搞好公开课的落实工作,作好评课记录。
三、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见下表:待定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2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
免疫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
![免疫调节-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2fbfa6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0.png)
扁桃体 扁桃体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联系 免疫器官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免疫细胞产生并 发育成熟的地方
免疫细胞集中分 布的场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细胞:也叫白细胞,是一类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1)种类
1、免疫器官
种类
功能
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生地,免疫细胞均来源 骨髓 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化。骨髓是B细胞分化、
发育、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胸腺 胸腺是 T 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脾
脾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 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淋巴结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能阻止和消灭侵 入体内的微生物。
A. 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 巨噬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 C. 巨噬细胞可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D. 巨噬细胞可参与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4、(2021 年湖南岳阳两校联考改编)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
是( B )
A. 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 B. 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 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 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D. 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疫细胞吞噬消化
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三、特异性免疫
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
第三道防线 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 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
组成。
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归属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包括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
2.4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
![2.4 免疫调节(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ad6116acaaedd3383c4d35c.png)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
包括 包括
包括
免疫器官
例如 例如
免疫活性物 质
包括 包 括 包括
免疫细胞
包括 包括
吞噬 细胞
包括
淋巴 细胞
包括
胸腺
骨髓
溶菌 酶
抗 体
淋巴 因子
T细 胞
B细 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
2、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 3、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损伤、癌变的细胞
B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细胞
二次 免疫
浆细胞
产生 Hale Waihona Puke 体与靶细胞接触 发挥免疫效应
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
答案与提示: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 胸腺中成熟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功能
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 体—抗原结合体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 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 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接触发挥免疫效应
浆细胞
效应T细 胞 记忆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对比
项目 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专题16 免疫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
![专题16 免疫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46b9a83ec3a87c24028c468.png)
专题16 免疫调节测控导航表1.(2010年南通一模)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抗体解析:记忆细胞在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先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D。
2.(2010年广州质检)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错误;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而不是胰岛A细胞受损,B错误;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二者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正确;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不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
答案:C。
3.(2011年郑州质检)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D.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可以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析:淋巴因子不能攻击靶细胞,而是由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力。
答案:C。
4.(2011年辽宁大连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表示吞噬细胞、B细胞、靶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靶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攻击下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dc2b26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4.png)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之免疫调节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下列疾病中可通过接种疾苗预防的是()①肺结核②白化病③缺铁性贫血④流行性感冒⑤尿毒症A.①④B.②③C.①⑤D.③④2.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会引起机体产生急性炎症反应(造成机体组织损伤)。
为研究化合物Y的抗炎效果,研究人员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炎症小鼠为空白对照,以中药复方制剂H为阳性对照,用相关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表示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PS诱导的急性炎症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失调所引起的机体反应B.中药复方制剂H可以缓解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C.化合物Y可以增强急性炎症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D.中药复方制剂H比化合物Y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3.人体在接种流脑灭活疫苗后,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下列细胞中,不参与此过程的是()A.树突状细胞B.辅助性T细胞C.B淋巴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4.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宿主易被ORFV反复感染,影响畜牧业发展,危害人体健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RFV感染宿主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B.ORFV感染宿主后被APC和T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C.ORFV反复感染可能与感染后宿主产生的抗体少有关D.辅助性T细胞在ORFV和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增殖分化5.乙脑病毒进入机体后可穿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细胞并增殖,使机体出现昏睡、抽搐等症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呈递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激活,识别并裂解乙脑病毒B.吞噬细胞表面受体识别乙脑病毒表面特定蛋白,通过内吞形成吞噬溶酶体消化降解病毒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随体液循环并与乙脑病毒结合,抑制该病毒的增殖并发挥抗感染作用D.接种乙脑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预防乙脑病毒的感染6.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5免疫调节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专题5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47b21e1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1.png)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231234414112专题5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的场所免疫细胞(迁移到 成熟)(在 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由 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第一道防线: (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 中的 和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借助和 而组成:监控并清除体内 的细胞【同步训练】1、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 .免疫细胞指T 细胞和B 细胞,它们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 免疫调节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之一。
下列有关免疫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B .抗原都是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外来物质,能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C .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D .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发挥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1、组成2、功能概念辨析: 1、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一定是蛋白质) 2、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二、特异性免疫免疫细胞知多少?1、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唯一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2、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的细胞:3、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的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1、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或中和外毒素)。
2、对于胞内寄生的病原体,体液免疫先发挥作用,阻止病原体通过体液传播。
细胞免疫将侵入细胞的病原体释放,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将之清除。
3、若T细胞被破坏(如艾滋病),则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e81bf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d.png)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免疫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8563774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0.png)
细胞毒性T细胞破坏肿瘤细胞
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 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可以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寄生虫入侵、清除衰老、死 亡、损伤的细胞以及监视突变细胞等。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抗体
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 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中。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
VS溶酶体酶
溶菌酶
多种细胞如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能合成,能水解细菌 细胞壁的酶,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使细菌溶 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使病毒 失活。因此,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三、体液免疫
三、体液免疫 1、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 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人体内B细胞的种数在109以上,可识别自然界中种 类繁多的病原体。
2、B细胞活化的条件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蛋白质类)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引起的体液免疫,不形 成记忆B细胞,因此,不能引起二次免疫。
化学本质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还有多糖、脂类等)
分
布
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 生物以及细胞上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抗原
被摄取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
抗原呈递细胞(APC)
免疫调节【高三一轮】
![免疫调节【高三一轮】](https://img.taocdn.com/s3/m/44d667e0102de2bd960588ea.png)
知识巩固
1.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指导物质a合成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2.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_。 ⑵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 ⑶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过程发挥免疫作 用。 ⑷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过程 发挥免疫作用。 ⑸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_,其特点是____。
来源于骨髓 T淋巴细胞 成熟于胸腺 来源于骨髓 B淋巴细胞 成熟于骨髓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人体的免疫器官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注意】 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也被称为 先天性免疫或天然免疫,即与生俱来的免疫。 (非专一性)
抗原
抗体
• 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也称免疫球蛋白。 • 化学本质: 蛋白质
• 性质: 特异性
1、体液免疫(在细胞外液中的抗原)
抗体 抗原
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分 化
抗 体 与 抗 原 结 合 浆细胞
(二次免疫)
T细胞 B细胞
分化
记忆细胞 吞噬细胞
一、免疫的概念
广义上: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 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 “自己”,排除“非己”,也就是机体对异 物的识别、排除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以维 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6免疫调节含解析
![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6免疫调节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a4313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3.png)
第4讲免疫调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湖北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D)A.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的产生需要抗原和T细胞的共同刺激B.只有抗原侵入宿主细胞后,T细胞才增殖分化产生记忆T细胞C.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解析]B细胞增殖分化出浆细胞需要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刺激,A错误;抗原侵入机体后刺激T细胞,T细胞即可增殖分化产生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B错误;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配合,将抗原从体内彻底清除,D正确。
故选D。
2.(2019·河南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C)A.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诱导靶细胞坏死释放抗原C.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不完全相同D.多次注射某疫苗的目的是刺激不同浆细胞产生不同抗体[解析]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A项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释放抗原,B项错误;初次免疫中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而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C项正确;多次注射某疫苗的目的是增加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数量,D项错误。
故选C。
3.(2019·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高三月考)如图表示两个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若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则A可能是浆细胞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C.若A是死亡的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D.若B是吞噬细胞,A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若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则A可能是效应T细胞,A错误;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精卵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正确;若A是死亡的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需要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参与,C正确;若B是吞噬细胞,A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免疫调节常考知识点
![免疫调节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7284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8.png)
免疫调节常考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 免疫器官。
- 种类: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 作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例如,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2. 免疫细胞。
- 吞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在特异性免疫中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等。
- 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同时在体液免疫中也能识别和呈递抗原。
- 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B细胞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3. 免疫活性物质。
- 抗体: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种球蛋白,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如白细胞介素 - 2等,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 溶菌酶:可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存在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 非特异性免疫。
-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皮肤和黏膜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其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有杀菌的作用。
-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可以吞噬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2.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
- 过程:- 感应阶段: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再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 反应阶段: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 效应阶段: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113c0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7.png)
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一、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指对生物体产生的免疫力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其对敏感物质的相应反应,以改善或消除可能出现的某些病症。
它是通过某种调节机制,以抑制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反应来实现的。
二、免疫调节机制
1、免疫原分泌:它指遗传免疫应答的分泌过程。
当遇到遗传免疫抗原时,它可以促使身体产生特定的抗体,以防止感染有害微生物。
2、抗原处理:它指的是对抗原进行特定处理,从而抑制其免疫原特异性的反应,从而有效地控制免疫反应。
3、免疫抑制:它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特定的抗原及其衍生物(如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他免疫细胞等)的发挥,可以部分或完全抑制特定的免疫反应,从而避免或减轻可能出现的免疫性反应发生。
4、免疫促进:它是指通过特定的抗原及其衍生物(如免疫球蛋白、抗体及其他免疫细胞等)的发挥,能够促进特定的免疫反应,从而有效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免疫性反应发生。
三、免疫调节的主要作用
1、促进免疫应答:通过合理的调节,可以加强敏感性抗原的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抗原抵抗力。
2、减少过度免疫应答:过度强烈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导致器官功能丧失,从而降低生物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功能。
通过适当的免疫调节,
可以减少或抑制过度的免疫应答。
3、提高自身免疫力:通过合理的免疫调节,可以提高生物体的自身免疫力,从而更有效地抵抗外界侵染。
4、预防免疫毒性:过度的免疫应答可能造成免疫毒性,即自身的免疫反应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可能会引起免疫性疾病。
通过合理的免疫调节,可以预防这种免疫所带来的毒性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特点: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能对 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 其它的病原体无效,具有专一性。主要由 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起作用。
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1、抗原:
异物性:一般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 细菌、 病毒、花粉、其他动物的细胞等。自身衰老或受 损的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 C 解析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 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所以物质甲是淋巴因子;动物在特 定抗原的作用下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故物质乙是抗原。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提醒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并不需要抗原刺激。
(1)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效应 T 细胞具有识 别抗原的功能;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效应 B 细胞是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由 B 细胞或记忆 B细胞 分裂增殖而来,并产生特异性抗体来识别相应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抗体
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效应B细 概念: 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的免疫球蛋白。
特点: 特异性 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
分泌液中,如乳汁中。 分泌蛋白(参与合成的主要细胞器有核糖 本质: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 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
(4)淋巴因子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有很多种,常 见的有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等。
对位训练
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答案 B 解析 T细胞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由浆 细胞产生,由于抗原具有特异性,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形成的浆细胞会产生 一种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抗体的种类由刺激的抗原决定。 提示 产生抗体的细胞有且只有一种——浆细胞。
免 疫 系 统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T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 腺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1、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提醒 ①切除胸腺——T细胞、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不能 产生,细胞免疫全部丧失,保留少部分体液免疫。
吞噬细胞
抗原
体 液 免 疫 过 程
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 胞
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
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 ①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刺激 呈递
使抗原隐 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 露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呈递
②反应阶段: B细胞的增殖、分化 B细胞
受抗原 刺激
增殖和分化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②骨髓遭破坏,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其他免疫细胞都将不能 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输入造血干细胞,细胞免 疫恢复。
③若两者都遭破坏,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再输入造血干细胞, 特异性免疫并未恢复。
2.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吞噬细胞 B细胞 功能 处理、传递抗原,吞噬抗体 造血干细胞 -抗原结合体 造血干细胞在骨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 髓中发育 、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 腺中发育 、记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 应细胞 来源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1.如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对其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 (
D)
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 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相同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卫:通过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及 其毒性产物侵犯的化学集团,称之 为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其抗原决定簇是有差异 的。一种抗原只能被一种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 原识别受体相结合。
其实机体内每个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也都是有 抗原决定簇的,叫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 细胞抗原。不同个体的细胞其表面具有的组织相 容性抗原是不同的。
免疫调节
考点: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点和区别
一、免疫的概念
是生物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 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 “非己”,也就是机体对异物的识别、排除 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 态。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清除: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死亡 细胞的能力。
免疫监控: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 胞(如癌细胞)的能力。
四、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特点: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 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
)
►考点对应练
1.(2011 年湖北联考)有关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细胞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C
)
A.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都是淋巴细胞 B.只有细胞免疫过程中有淋巴因子产生 C.淋巴细胞均由脊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D.T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分裂分化产生抗体
解析:脊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各种血细胞,包 括各种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也可以是活性物质; 体液免疫过程中也有淋巴因子产生;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 可分裂分化产生浆细胞,分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