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号、庙号、谥号
• 年号:每个王朝的每一代新皇帝即位后,为区别于前代皇帝,必须 建立新的年号。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第一个年号 叫建元,其元年相当公元前140年 • 庙号:是和封建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称号。帝王死后,都在 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 以确定、显扬其在皇族中的地位,所谓庙号就是已故皇帝在太庙中 的称号。这一制度始于殷代。 • 谥号: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行绩拟定的称号。谥号起于 西周,大致可分三类:一是美谥,如文、武、元、平、康、景、惠 、宣、成、献等;二是恶谥,如幽、厉、灵、煬等;三是夭谥,如 悼、哀、怀、憨、闵等。
避讳的方法
改字:即凡遇到君主或尊者之名,改用与之意义相 同或相近的字。例如: A.避国讳:秦始皇之父名子楚,改楚国为荆国;秦始皇 名政,改“正月”为“端月”。 古人为“尊祖敬宗”,要求对于已死的君主,七 世以内者必须避讳;而宋代则要求七世以上的君主名 字仍避讳。 B.避家讳: ﹡苏轼祖父名序,苏洵文章改“序”作 “引”,苏轼为人作序,改用“叙”。
敬讳: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 重、畏惧等原因,在书面语中或口头上不敢直呼君 主、尊长的名字或其谐音的,这是敬讳。(狭义的避 讳)
东汉光武帝名秀,时人便讳“秀”为“茂”,将“秀才”改为 “茂才”。 宋代州官名田登,举州讳灯为火,上元时节,州府发榜:“本州 依例放火三日。”
春秋以后,周室衰微,谥法的垄断被破坏。诸侯死,世子 赴告于天子,天子遣大夫“会其葬而谥之。”后因周王世更弱 ,诸侯的谥号多由其子弟大臣议定。 至秦代,赢政想让皇位二代三代乃至千世万世地传下去,于 是废除谥法,自称始皇帝。 汉代重新恢复谥法。自汉到晋,谥法规定逐渐严密。 南北朝时期,在多民族政权建立的背景下,谥法被增添了新 的内容。 唐、宋时期,谥法发展到鼎盛阶段。 元代以后,谥法逐渐没落。 辛亥革命后,谥法随封建王朝结束而废止。
避讳
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再加上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作用,形 成了无处不在的古代避讳文化。
• 所谓“避讳”: 不直称尊长或君主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主、尊 长的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 • 避讳,大约产生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行于唐宋; 至清代,尤其雍、乾之世,讳禁之严登峰造极。直至 民国才基本上废除这种讳禁。
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袆和敬讳。 忌讳:出于迷信或者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 利字眼或其谐音。
古代吴人忌讳“离散”,就把“梨”称为“圆果”,把“伞”称 为“竖笠”。(据(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憎讳:出于对某人或某物的厌恶憎恨心理而讳言、 讳用其名的。
唐肃宗时,改易了带“安”字的郡县名:安定郡改为保定,安化郡 改为顺化,同安县改为桐城 北宋南迁之后,因憎恨金人入侵,皇帝遇“金”字均写为“今” 字。 明人憎恶元人,于是讳“元”为“原”,将“元来”、“元籍”、 “元任”“元由”改为“原来”、“原籍”“原任”、“原 由”,至今沿用。
避讳的种类
国讳:主要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兼忌讳皇帝 的字、皇后及其父祖的名与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 皇帝陵号、皇帝的生肖及姓氏,也可以叫做“公讳”。
家讳: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 这可以叫做“家讳”,或者叫“私讳”。 圣讳:既非皇帝,又非尊亲,而是周公、孔子一类圣 人的名字,也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圣讳”。
汉代以后,谥号则大多用两个字的,例如: 汉孝文帝 宣成侯(霍光) 武穆王(岳飞)
关于谥号的起源: 一、起源时间: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起自周文王之后; 一种认为起自周孝王之后。 在周孝王之前,所有的王号都是自称。 二、产生及发展历程: 谥法刚产生时,赐谥权完全掌握在周王 朝手里;天子有谥,而诸侯并不全都赐谥。
Baidu Nhomakorabea
避讳对文史研究的积极影响
ns
(一校勘古籍。语讳可以为校勘古籍中的脱讹错衍提供参考,如《文 苑英华》卷八八三载碑文“大父,隋职尚书方郎中。”而查石刻司 空苏瑰碑:“大父,隋职尚书方郎”,并无“中”字。 (二)鉴定版本。讳字具有时代性,甚至在自唐至清的历朝法律中,对于 哪些字必须避讳,都有明确的条文加以规定。我们可以通过讳字鉴 定版本或推知其时代。如明孝宗年号“弘治”,到清代因清高宗名 “弘历”,改“弘治”为“宏治”。 (三)考定年代。语讳和时代的对应关系极为严整,通过讳字可以判断 古籍的成书时代或作者所处的时代。如北京师范大学藏《明谥考 》三十八卷,前人已考定为清人所抄,但具体年代不详。书中卷内 “唇”字作“歷”,“弘”字作“宏”,可见避乾隆弘曆讳;而“琰 ”字不避讳,可见不避仁宗顒琰讳。于是便知该书避讳至乾隆止, 进而可推定该书为乾隆年间所抄,成书年代就更精确了。
同情谥号 古代表示同情的谥号有:哀、愍、怀、 殇、悼等。 哀——恭仁短折,如,东周天子周哀王去疾 愍——在国遭忧,如,鲁愍公启 怀——慈仁短折,如,楚怀王芈槐 殇——未家短折,如,东汉和帝少子刘隆 悼——恐惧从处,如,楚悼王熊疑
先秦时期,谥号以一字为常,但也有用两三 个字的,例如: 周文王 郑庄公 齐景公 赵武灵王 秦昭襄王
惠——柔质慈民,如,魏惠王 宣——圣善闻周,如,齐宣王 成——安民立政,如,周成王 明——昭临四方,如,魏明帝 献——聪明睿智,如,晋献公 穆——布德执意,如,秦穆公
贬恶谥号 古代贬恶的谥号,大约有灵、厉、炀 、幽四种。 灵——乱而不损,如,东周天子周灵王泄心 厉——杀戮无辜,如,西周天子周厉王胡 炀——好内远礼,如,隋炀帝杨广 幽——壅遏不通,如,西周天子姬宫涅
避讳对文史研究的消极影响 ns
(一)文字混乱,影响阅读。古代避讳造成了汉字使用的混乱,使古籍出现 大量的错字、别字、脱字、异体字、新造字,严重影响人们阅读古籍的 效率,从而对文史研究造成消极影响 1.造成错字。清仁宗顒琰,清人为避其名讳,将“琰”写作“玲”系错字; 古人为避讳,书写汉字时常省缺笔画,造成很多残缺字。 2.造成了大量的别字。明光宗名常洛,明人为避其名讳,当时所刊印的书 籍中出现了“尝伯”、“奉尝”、“天尝”、“伦尝”、“纲尝”“寻 尝”、“太尝寺”、“尝熟县”等词,其中的“尝”字都是“常”的别 字。 3.产生异体字。唐代为避李世民的名讳,将汉字部件中的“民”改为 “氏”,如“昏”改为“昬”,这样, “昬”和“昏”就成了异体字。 4.造成脱字。如唐人编《隋书》,为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中的“世” 字作口,写作“王口充”,后来又翻刻为“王充”。
r
Thank You
ns
空字: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空 围“囗”,或直书“讳”字。 例如: 《史记·文帝本纪》“子某最长,纯厚仁慈”, “某”指“启”,讳汉景帝之名。 缺笔: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这种方法起于唐 初,盛行于宋。 如宋高宗绍兴八年版《世说新语》,就用缺笔法避宋 家帝王讳。遇“匡胤”、“恒”等字。皆缺末笔,避孔丘 的讳,“丘”不写第四笔。
ns
(二)义理不通,令人费解。古人为了避讳,擅改古籍中的字词,造成 有些词句扦格难通,于事理不符,令人费解。如晋人为避简文郑太 后阿春讳,改“春秋”为“阳秋”,不合事理;可后世竟然效仿,(宋 )葛立方就把自己所撰诗话命名为《韵语阳秋》。
(三)材料失真,给甄别、使用文史材料带来困难。语讳现象充斥于
各种文史典籍之中,作为文史研究者,必须结合语讳知识仔细甄别 所要使用的古籍材料,如稍有不慎,便会因语讳现象而使材料失真, 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
谥号
谥号: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 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与的 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 谥号的评定要根据谥法。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 准。 谥号是固定的,被赋予特定含义的字,用来评 判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用来谥号的字,大致可分为褒善、贬恶、同情 三类。
褒善谥号 文、武、昭、元、平、桓、康、景、惠、宣 、成、明、献、穆,共十四类。不同的谥号, 具有不同的涵义: 文——经天纬地,如,周文王 武——威强睿德,如,周武王 昭——圣闻周达,如,燕昭王 元——行义悦民,柔仁好儒,如,汉元帝 平——布纲治纪,如,周平王 康——温柔好乐,如,周康王 景——布义行刚,如,汉景帝
• 年号:每个王朝的每一代新皇帝即位后,为区别于前代皇帝,必须 建立新的年号。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第一个年号 叫建元,其元年相当公元前140年 • 庙号:是和封建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称号。帝王死后,都在 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为某祖、某、宗, 以确定、显扬其在皇族中的地位,所谓庙号就是已故皇帝在太庙中 的称号。这一制度始于殷代。 • 谥号: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行绩拟定的称号。谥号起于 西周,大致可分三类:一是美谥,如文、武、元、平、康、景、惠 、宣、成、献等;二是恶谥,如幽、厉、灵、煬等;三是夭谥,如 悼、哀、怀、憨、闵等。
避讳的方法
改字:即凡遇到君主或尊者之名,改用与之意义相 同或相近的字。例如: A.避国讳:秦始皇之父名子楚,改楚国为荆国;秦始皇 名政,改“正月”为“端月”。 古人为“尊祖敬宗”,要求对于已死的君主,七 世以内者必须避讳;而宋代则要求七世以上的君主名 字仍避讳。 B.避家讳: ﹡苏轼祖父名序,苏洵文章改“序”作 “引”,苏轼为人作序,改用“叙”。
敬讳: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 重、畏惧等原因,在书面语中或口头上不敢直呼君 主、尊长的名字或其谐音的,这是敬讳。(狭义的避 讳)
东汉光武帝名秀,时人便讳“秀”为“茂”,将“秀才”改为 “茂才”。 宋代州官名田登,举州讳灯为火,上元时节,州府发榜:“本州 依例放火三日。”
春秋以后,周室衰微,谥法的垄断被破坏。诸侯死,世子 赴告于天子,天子遣大夫“会其葬而谥之。”后因周王世更弱 ,诸侯的谥号多由其子弟大臣议定。 至秦代,赢政想让皇位二代三代乃至千世万世地传下去,于 是废除谥法,自称始皇帝。 汉代重新恢复谥法。自汉到晋,谥法规定逐渐严密。 南北朝时期,在多民族政权建立的背景下,谥法被增添了新 的内容。 唐、宋时期,谥法发展到鼎盛阶段。 元代以后,谥法逐渐没落。 辛亥革命后,谥法随封建王朝结束而废止。
避讳
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再加上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作用,形 成了无处不在的古代避讳文化。
• 所谓“避讳”: 不直称尊长或君主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主、尊 长的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 • 避讳,大约产生于周代,流行于秦汉,盛行于唐宋; 至清代,尤其雍、乾之世,讳禁之严登峰造极。直至 民国才基本上废除这种讳禁。
广义的避讳包括忌讳、憎袆和敬讳。 忌讳:出于迷信或者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 利字眼或其谐音。
古代吴人忌讳“离散”,就把“梨”称为“圆果”,把“伞”称 为“竖笠”。(据(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一)
憎讳:出于对某人或某物的厌恶憎恨心理而讳言、 讳用其名的。
唐肃宗时,改易了带“安”字的郡县名:安定郡改为保定,安化郡 改为顺化,同安县改为桐城 北宋南迁之后,因憎恨金人入侵,皇帝遇“金”字均写为“今” 字。 明人憎恶元人,于是讳“元”为“原”,将“元来”、“元籍”、 “元任”“元由”改为“原来”、“原籍”“原任”、“原 由”,至今沿用。
避讳的种类
国讳:主要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兼忌讳皇帝 的字、皇后及其父祖的名与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 皇帝陵号、皇帝的生肖及姓氏,也可以叫做“公讳”。
家讳: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 这可以叫做“家讳”,或者叫“私讳”。 圣讳:既非皇帝,又非尊亲,而是周公、孔子一类圣 人的名字,也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圣讳”。
汉代以后,谥号则大多用两个字的,例如: 汉孝文帝 宣成侯(霍光) 武穆王(岳飞)
关于谥号的起源: 一、起源时间: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起自周文王之后; 一种认为起自周孝王之后。 在周孝王之前,所有的王号都是自称。 二、产生及发展历程: 谥法刚产生时,赐谥权完全掌握在周王 朝手里;天子有谥,而诸侯并不全都赐谥。
Baidu Nhomakorabea
避讳对文史研究的积极影响
ns
(一校勘古籍。语讳可以为校勘古籍中的脱讹错衍提供参考,如《文 苑英华》卷八八三载碑文“大父,隋职尚书方郎中。”而查石刻司 空苏瑰碑:“大父,隋职尚书方郎”,并无“中”字。 (二)鉴定版本。讳字具有时代性,甚至在自唐至清的历朝法律中,对于 哪些字必须避讳,都有明确的条文加以规定。我们可以通过讳字鉴 定版本或推知其时代。如明孝宗年号“弘治”,到清代因清高宗名 “弘历”,改“弘治”为“宏治”。 (三)考定年代。语讳和时代的对应关系极为严整,通过讳字可以判断 古籍的成书时代或作者所处的时代。如北京师范大学藏《明谥考 》三十八卷,前人已考定为清人所抄,但具体年代不详。书中卷内 “唇”字作“歷”,“弘”字作“宏”,可见避乾隆弘曆讳;而“琰 ”字不避讳,可见不避仁宗顒琰讳。于是便知该书避讳至乾隆止, 进而可推定该书为乾隆年间所抄,成书年代就更精确了。
同情谥号 古代表示同情的谥号有:哀、愍、怀、 殇、悼等。 哀——恭仁短折,如,东周天子周哀王去疾 愍——在国遭忧,如,鲁愍公启 怀——慈仁短折,如,楚怀王芈槐 殇——未家短折,如,东汉和帝少子刘隆 悼——恐惧从处,如,楚悼王熊疑
先秦时期,谥号以一字为常,但也有用两三 个字的,例如: 周文王 郑庄公 齐景公 赵武灵王 秦昭襄王
惠——柔质慈民,如,魏惠王 宣——圣善闻周,如,齐宣王 成——安民立政,如,周成王 明——昭临四方,如,魏明帝 献——聪明睿智,如,晋献公 穆——布德执意,如,秦穆公
贬恶谥号 古代贬恶的谥号,大约有灵、厉、炀 、幽四种。 灵——乱而不损,如,东周天子周灵王泄心 厉——杀戮无辜,如,西周天子周厉王胡 炀——好内远礼,如,隋炀帝杨广 幽——壅遏不通,如,西周天子姬宫涅
避讳对文史研究的消极影响 ns
(一)文字混乱,影响阅读。古代避讳造成了汉字使用的混乱,使古籍出现 大量的错字、别字、脱字、异体字、新造字,严重影响人们阅读古籍的 效率,从而对文史研究造成消极影响 1.造成错字。清仁宗顒琰,清人为避其名讳,将“琰”写作“玲”系错字; 古人为避讳,书写汉字时常省缺笔画,造成很多残缺字。 2.造成了大量的别字。明光宗名常洛,明人为避其名讳,当时所刊印的书 籍中出现了“尝伯”、“奉尝”、“天尝”、“伦尝”、“纲尝”“寻 尝”、“太尝寺”、“尝熟县”等词,其中的“尝”字都是“常”的别 字。 3.产生异体字。唐代为避李世民的名讳,将汉字部件中的“民”改为 “氏”,如“昏”改为“昬”,这样, “昬”和“昏”就成了异体字。 4.造成脱字。如唐人编《隋书》,为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中的“世” 字作口,写作“王口充”,后来又翻刻为“王充”。
r
Thank You
ns
空字: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空 围“囗”,或直书“讳”字。 例如: 《史记·文帝本纪》“子某最长,纯厚仁慈”, “某”指“启”,讳汉景帝之名。 缺笔: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这种方法起于唐 初,盛行于宋。 如宋高宗绍兴八年版《世说新语》,就用缺笔法避宋 家帝王讳。遇“匡胤”、“恒”等字。皆缺末笔,避孔丘 的讳,“丘”不写第四笔。
ns
(二)义理不通,令人费解。古人为了避讳,擅改古籍中的字词,造成 有些词句扦格难通,于事理不符,令人费解。如晋人为避简文郑太 后阿春讳,改“春秋”为“阳秋”,不合事理;可后世竟然效仿,(宋 )葛立方就把自己所撰诗话命名为《韵语阳秋》。
(三)材料失真,给甄别、使用文史材料带来困难。语讳现象充斥于
各种文史典籍之中,作为文史研究者,必须结合语讳知识仔细甄别 所要使用的古籍材料,如稍有不慎,便会因语讳现象而使材料失真, 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
谥号
谥号: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 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与的 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 谥号的评定要根据谥法。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 准。 谥号是固定的,被赋予特定含义的字,用来评 判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用来谥号的字,大致可分为褒善、贬恶、同情 三类。
褒善谥号 文、武、昭、元、平、桓、康、景、惠、宣 、成、明、献、穆,共十四类。不同的谥号, 具有不同的涵义: 文——经天纬地,如,周文王 武——威强睿德,如,周武王 昭——圣闻周达,如,燕昭王 元——行义悦民,柔仁好儒,如,汉元帝 平——布纲治纪,如,周平王 康——温柔好乐,如,周康王 景——布义行刚,如,汉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