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鱼类学第二章
鱼类学形态部分1
形态部分绪论鱼类学的定义:它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鱼类学的范畴:鱼类学的发展史:鱼类的特征和进化一.鱼类的特征:1.通常以鳃呼吸(+辅助呼吸器官)2.用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3.大多数体被鳞片4.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二.鱼类的进化鱼类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主要特征:具脊索、神经管背位、具鳃裂、心脏腹位鱼类分类的概况: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第一篇鱼类的形态构造第一章鱼类的外部形态第一节鱼类的外部分区一.鱼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头部躯干部尾部二.鱼体长度的测量鲨类全长:吻端到尾鳍末端体长:吻端到尾部最后一椎骨头长:吻端到最后一鳃裂上躯干部长:最后一鳃裂到泻殖孔后缘尾部长:泻殖孔后缘到尾鳍末端吻长:吻端到眼前缘眼径:沿身体纵轴方向量出眼的直径眼后头长:自眼后缘至最后一鳃孔口前吻长:吻端到上颌前缘口长:上颌正中到口角的垂直距离体高:体最高处的高度背鳍长:背鳍前缘的长度背鳍高:背鳍上角到背鳍基的垂直高度尾柄高:臀鳍与尾鳍间最低处的高度尾鳍长:尾鳍前端到尾鳍末端的垂直三.头部各部分的划分吻部:头的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眼径:眼的前后水平长度眼后头部:眼后缘到最后一鳃裂或主鳃盖骨后缘眼间距:两眼间的垂直距离颊部:眼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鳃盖膜:鳃盖骨后缘的皮褶喉部:两鳃盖骨间的腹面下颌联合:下颌左右齿骨在前方会合处颏部:紧接在下颌联合后方峡部:颏部与喉部之间第二节鱼类的体型一.体轴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二.体型四种代表性体型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棒型第三节头部器官(外部)一.吻是头最前方的部分,有口和鼻二.口其形状、位置和构造随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三.须辅助觅食的工具,上有味觉器官,有的还能发光四.眼无泪腺、无眼睑五.鼻是味觉器官六.鳃裂与鳃孔第四节:鳍一.鳍的构造角质鳍条----软骨鱼类特有,不分支、不分节分节、分支软条分节、不分支鳞质鳍条硬棘不分节、不分支二.鳍的形态、功能1.背鳍维持身体直立、平衡的器官,2.臀鳍维持身体直立、平衡,3.尾鳍帮助鱼体维持、掌握方向、左右摇摆时,帮助鱼体向前推进4.胸鳍使身体前进和控制方向5.腹鳍起次要的辅助作用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鱼类的皮肤(skin)由“表皮”、“真皮”构成一.表皮1. 生发层:仅一层细胞,细胞圆柱形2. 腺层:有许多单细胞腺二.真皮紧接在表皮层内,主要有外膜层、疏松层、致密层三层三.腺体鳞片盾鳞硬鳞骨鳞鳞式第三章骨骼系统第一节主轴骨骼一.头骨脑颅+咽颅一.脑颅头骨的上面部分咽颅咽颅是头骨的下面部分二.脊柱由许多脊椎骨串连成一条长长的脊椎、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包括躯椎和尾椎。
02鱼类的外部形态.ppt
瞬膜:有些鲨鱼的眼所具有的可以自行移动 要的嗅觉器官,由一些多褶的嗅觉上皮组 成嗅囊,嗅囊以外鼻孔与外界相通,不兼作呼吸 道作用。 ❖ 鼻孔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因鱼的种类而异。
❖ 圆口纲:鼻孔只有一个, 开口于头部背面的正中 央或头部前端。
通过以上3个体轴,可以看出鱼体有3个切面: ※纵切面 ※水平切面 ※横切面
二、鱼类有哪些体型?
❖ 四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 棒形(鳗形)。 其他特殊体型:带形、箱形、球形、 海马形、翻车鲀形、箭形。
1 纺锤形(fusiform)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体呈纺锤状,中段肥大, 头尾稍尖细。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 型。例如鲻、梭、金枪鱼、马鲛鱼 等。这样的体型 可将水的阻力减至最低限度,以耗费最小的能量获 得较大的游泳速度,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 软骨鱼类:位于头部腹 面口的前方。
❖ 硬骨鱼类:绝大多数每 侧均有两个鼻孔:前鼻 孔为进水孔,后鼻孔为 出水孔。由鼻瓣隔开。
●口鼻沟:有些鲨鱼连接鼻和口隅之间的沟状结构, 水由鼻孔经口鼻沟到口,可以看作是鼻孔通口腔的最 原始型的通道。
少数硬骨鱼类每侧只有一个鼻孔。除肺鱼等一些种类, 一般鼻孔不与口腔相通。
☆峡部是否与鳃盖膜相连接,在鱼类分类学
上是重要的形态特征。
三、鱼体躯干部和尾部
❖躯干部可以分出胸部和腹部: ▪ 胸部:喉部之后,胸鳍基部附近区域 ▪ 腹部:胸部之后,臀鳍起点之前部分 ★ 腹棱
❖尾部:肛门后缘止尾鳍基部起点之间的部分 ▪ 尾柄: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一、鱼类的体轴: 头尾轴(主轴)、背腹轴 (矢轴)、左右 轴(横轴)。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绪论圆口类: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为无颌类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硬骨类: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第一章外部形态吻部:头部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的部分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的部分眼间隔:两眼间最短的距离颊部:眼的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也称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峡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具有的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棘:鳞质鳍条的一种强大坚硬,由鳍条变化形成,不分枝不分节,不能分为左右两半假棘:两鳍条骨化而成,水煮可分为左右两半,只见于鲤科鱼类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曲的软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由软条组成外,还有坚硬的棘,称为棘鳍鱼类脂鳍:鲑形目和鲇形目的绝大多数种类,在背鳍的后方有一肉片状突起,通常内无鳍条,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鳍:是鱼类的特征器官,有偶鳍和奇鳍两种,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可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其中鳞质鳍条又分为软条(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和棘(真棘和假棘),用于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的变形物,珠星多出现在生殖季节或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明显。
雄性个体突出,雌性无或弱。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由鳞棘和基板构成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包括圆鳞和栉鳞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不长细齿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光滑边缘密生细齿鳞嵴:也称环片,鳞片表面形成一圈一圈的隆起,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鳞焦:围绕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鱼类学二
1(6)头侧与胸鳍间无大型发电器官2(3)吻特别延长,作剑状突出,侧缘具一行坚大吻齿…………锯鳐目3(2)吻正常,侧缘无坚大吻齿4(5)尾部粗大,具尾鳍;背鳍2个;无尾刺…………………鳐形目5(4)尾部一般细小如鞭(如粗大,则具尾鳍),尾鳍一般退化或消失;背鳍1个;常具尾刺…………………鲼形目6(1)头侧与胸鳍间有大型发电器官……………………电鳐目骨组织鉴定法(如鳞片或耳石、鳍条、鳃盖骨等骨片测其年轮及间隔宽度,一次推算生长)年轮:当年秋冬形成的窄带和次年春夏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
副轮:鱼类生活中所发生的非周期的、偶然变化所引起的。
(1)副轮没有年轮那么清楚。
(2)它只出现在鳞片的某一区域。
(3)仅在某些鳞上出现。
(4)宽带在副轮之前或之后都较正常的狭窄。
肉眼观察法Ⅰ期:性腺尚未发育。
透明细线状Ⅱ期: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
扁带状Ⅲ期:性腺正在成熟,已较发达。
初见卵粒Ⅳ期:性腺即将成熟。
卵巢淡黄或深黄。
卵大而饱满Ⅴ期:性腺完全成熟,卵即将或正在排出。
卵排出滤泡Ⅵ期:产卵排精后的性腺。
刚产卵的卵巢胚前发育:受精卵卵裂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化期胚后发育: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保护:人工放流,控制网具,休渔(渔业政策保护,定期捕鱼定期限定禁止出海捕鱼)。
保护环境减少工业排放。
人工养殖渔业。
卵生:大多数鱼类的生殖方式,鱼类将卵产至体外,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其过程中完全依赖乱晃内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硬骨鱼产卵方式。
卵胎生:受精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发育,过程中主要依靠卵黄提供营养,与母体无营养关系或生殖道只提供水和矿物质,最终有母体产出仔稚鱼,多鲨鱼机多种硬骨鱼产卵方式。
假胎生:一些板鳃鱼类鱼母体有血液循环上的联系,胚胎发育所需营养物质依靠母体供给和卵黄。
输送结构,胚胎发育所在的输卵管壁上有一些突起与胚胎相连,形成类似胎盘的结构。
绝对繁殖力:每一雌体在一个生殖季节中怀卵总数。
相对繁殖力: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卵子数量。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形态部分总复习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形态部分总复习红⾊字体表⽰重点中的重点绿⾊表⽰名词解释蓝⾊表⽰与后⾯分类部分有联系的紫⾊表⽰有修改的部分(20100103)带?表⽰我⾃⼰还不太清楚的地⽅绪论1、软鳍鱼类:⽐较低等的真⾻鱼类,鳍通常⽆棘。
2、棘鳍鱼类:⽐较⾼等的真⾻鱼类,鳍通常有棘。
第⼀篇鱼类的形态构造第⼀章鱼体的外部形态⼀、鱼类的外部分区1、头部的各名称:⼆、鱼类的体型1、三轴:主轴、失轴、侧轴。
相互垂直,⽐值决定体型。
2、基本体形及环境适应性:·纺锤形(鲻、梭、鲐、马鲛鱼):这样的体形可将⽔的阻⼒减⾄最低限度。
·侧扁形(乌鲳、团头鲂):在硬⾻鱼类中较为普遍,多栖息于⽔流较缓的⽔域,运动不甚敏捷,较少做长距离回游。
·平扁形(黄鮟鱇、鳐、魟):⼤部分栖息于⽔底,运动较迟缓。
但鲼胸鳍发达,使得他们能活跃于⽔体的中上层。
·棒形(鳗鲡、黄鳝):适于⽳居或环绕⽔底礁⽯岩缝间。
⾏动不甚敏捷,腹鳍及胸鳍常退化或消失不见。
·其他:海马的海马形,刺魨的球形等。
三、鱼的头部器官1、头部主要器官有吻、⼝、须、眼、⿐、腮孔、喷⽔孔等。
2、须:颏须、颌须、⿐须、吻须。
这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
3、眼:·脂眼睑:若⼲鲱形⽬和鲻形⽬的种类,眼的⼤部分或⼀部分被覆有透明的脂肪体,特称之为脂眼睑。
·瞬膜:有些鲨鱼眼特有的,可以⾃⾏移动眨眼。
3、鳍:奇鳍:背鳍(D)、臀鳍(A)、尾鳍(C)偶鳍:胸鳍(P)、腹鳍(V)·⾓质鳍:不分枝、不分节,软⾻鱼特有。
分枝鳍条鳍软条(也叫鳍条):柔软、分节。
不分枝鳍条鳞质鳍(⾻质鳍条):由鳞⽚衍⽣⽽来真棘:不分节硬棘(也叫棘):不分枝、不分节假棘:⽔泡后分节鳍的组成和鳍条数⽬也是分类的主要依据·鳍式:⽤鳍的缩写、符号、数字等表⽰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
如鲈:D.XII,I-13 表⽰鲈的第⼀背鳍有12个棘组成;第⼆背鳍由⼀枚棘和13枚鳍条组成。
鱼类学课件-名词和术语(鱼类形态学部分)2016(专业知识模板)
鳃间隔 半鳃
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官 喉鳔类
全鳃 闭鳔类
呼吸瓣 卵圆窗
第07章 赖迪氏器 (10) 淋巴管
头肾 淋巴心
窦耳瓣 耳室瓣
半月瓣 动脉球 头环
热体鱼类
第08章 马氏体 (12) 卵生
鲍氏囊 卵胎生
吴夫氏管 米勒式管 裸卵巢 (假)胎生鳍脚
第09章
(2) 第10章
(6) 第11章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视叶
小脑鬈
鳞式
棱鳞
腋鳞
侧线鳞 臀鳞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纵列鳞
棘毒鱼类 鳞
鳞棘
基板
第03章 (3) 第04章 (4)
韦伯氏器 大侧肌
第05章 口腔齿 (10) 肝胰脏
骨鳔类 尾杆骨
白肌
红肌
咽齿
齿式
幽门盲囊
肉毒鱼类 咽上器官 鳃耙管
鳃耙数 食道囊
螺旋瓣
鳃片 第06章 (17) 口腔瓣
红腺
鳃丝 鳃盖瓣
鳃小片 鳃栅
窦状隙
鱼类学形态学部分名词和术语(共114个)
第00章 圆口类 (6)
吻部 第01章 (17) 角质鳍条
鳍
软骨类 硬骨类 眼后头部 眼间隔 鳞质鳍条 棘
真骨类 颊部 假棘
全骨类 软骨硬鳞类
喉部
下颌联合 颏部
软鳍鱼类 棘鳍鱼类 脂鳍
峡部 鳍式
珠星
盾鳞
硬鳞
骨鳞
圆鳞
栉鳞
鳞嵴
鳞焦
第02章 鳞沟 (25) 横列鳞
初级鳞沟 次级鳞沟 侧线
感觉芽
丘状感觉器 侧线管系统罗伦氏壶腹 听嵴
斯坦尼斯小体 尾垂体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
鱼类学名词解释(形态部分)绪论圆口类:最原始的鱼类,骨骼全为软骨,无上下颌,故又称为无颌类软骨类: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下颌,头侧有鳃裂5-7个。
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硬骨类: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
分为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真骨类:硬骨鱼纲中除多鳍鱼目、鲟形目、弓鳍鱼目和雀鳝目外的8个总目的鱼统称为真骨类。
分为软鳍鱼类和棘鳍鱼类全骨类:硬骨鱼纲中弓鳍鱼目和雀鳝目统称为硬骨硬鳞类,又称为全骨类软骨硬鳞类:辐鳍亚纲中多鳍鱼目和鲟形目合称为软骨硬鳞类第一章外部形态吻部:头部最前端到眼的前缘的部分眼后头部:眼的后缘到鳃盖骨后缘或最后一鳃裂的部分眼间隔:两眼间最短的距离颊部:眼的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下颌联合: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汇合处颏部:也称颐部,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峡部:眼的后下方到前鳃盖骨后缘的部分角质鳍条:软骨鱼类具有的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棘:鳞质鳍条的一种强大坚硬,由鳍条变化形成,不分枝不分节,不能分为左右两半假棘:两鳍条骨化而成,水煮可分为左右两半,只见于鲤科鱼类软鳍鱼类:多数低等真骨鱼类的背鳍完全由分节而可屈曲的软条组成,称为软鳍鱼类棘鳍鱼类:高等真骨鱼类的背鳍除了由软条组成外,还有坚硬的棘,称为棘鳍鱼类脂鳍:鲑形目和鲇形目的绝大多数种类,在背鳍的后方有一肉片状突起,通常内无鳍条,充满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鳍式:用鳍的缩写、符号、数字表示鳍的组成情况的公式鳍:是鱼类的特征器官,有偶鳍和奇鳍两种,由支鳍骨和鳍条组成,可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其中鳞质鳍条又分为软条(分支鳍条和不分支鳍条)和棘(真棘和假棘),用于协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珠星:是局部表皮细胞的变形物,珠星多出现在生殖季节或在生殖季节变得特别明显。
雄性个体突出,雌性无或弱。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一种鳞片,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成对角线排列,由鳞棘和基板构成硬鳞:为硬骨鱼纲的硬鳞鱼类所特有,完全由真皮形成,为深埋于真皮层中的菱形骨板骨鳞:为真骨鱼类所有,由真皮产生,一般呈覆瓦状排列,是最常见的一种鳞片,包括圆鳞和栉鳞圆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边缘光滑整齐不长细齿栉鳞:骨鳞的一种,其露出部分光滑边缘密生细齿鳞嵴:也称环片,鳞片表面形成一圈一圈的隆起,在大多数鱼类中作同心圆排列鳞焦:围绕鳞嵴的中心区域,是鳞片最先形成的部分。
鱼类学教案(水产养殖)
“ 鱼类学”教案(形态、分类)第一节鱼类学的定义和范畴 (3)第二节鱼类的特征和进化 (4)第一篇鱼类的形态构造 (5)第一章鱼类的外部形态 (5)第一节鱼类的外部分区 (5)第二节鱼类的体型 (6)第三节头部器官(外部) (7)第四节鳍 (8)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0)第一节皮肤 (10)第二节鳞片 (11)第三节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12)第三章骨骼系统 (12)第一节主轴骨骼 (13)第二节附肢骨骼 (14)第四章肌肉系统 (15)第一节肌肉的类别 (15)第二节肌肉的结构 (16)第三节肌肉的变异-----发电器官 (17)第五章消化系统 (17)第一节消化管 (17)第二节消化腺 (20)第六章呼吸运动 (21)第一节鳃 (21)第二节呼吸运动 (22)第三节辅助呼吸器官 (23)第三节鳔 (23)第七章循环系统 (24)第一节血液 (25)第二节血管系统 (25)第三节淋巴系统 (25)第八章尿殖系统 (26)第一节泌尿器官 (26)第二节生殖系统 (27)第九章神经系统 (29)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 (29)第二节外周神经系统 (30)第三节植物性神经系统 (31)第十章感觉器官 (31)第一节皮肤感觉器官 (31)第二节听觉器官——内耳 (32)第三节视觉器官——眼 (32)第十一章内分泌器官 (33)第一节脑垂体 (33)第二节甲状腺(thyroid) (33)第三节其它腺体 (34)课程编号:专业: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学时:72 任课教师:龚小玲形态部分第一节鱼类学的定义和范畴鱼类学的定义:它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鱼类学的范畴:它有许多分支学科,如:鱼类形态学、鱼类生态学、鱼类分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古鱼类学、经济鱼类学、遗传学、组织学、鱼类行为学等。
【期末复习总结】鱼类学形态部分总复习
常水平)
这里本来有张图,不是很好,我把它去了,大家还是看上面的总结吧
一、主轴骨骼
1、硬骨鱼类脑颅填图
鲈鱼背面观 ·蝶骨区为眼区 2、硬骨鱼类的咽颅 ·第一对为颌弓,第二对为舌弓、第三至第七对为腮弓。
鲈鱼腹面观
3、 硬骨根据发生过程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软骨化骨:这种骨骼的发生是完整地经过膜质期、软骨期、硬骨期这三个阶段的。 ·膜骨:是由膜质期直接经硬骨细胞骨化而形成的硬骨,它不经过软骨期。 4、 韦伯氏器:是指 4 对连接内耳和鳔的骨骼。这 4 对骨是硬骨鱼类鲤形目第一至第三椎体的两侧的 4 对小骨, 由前后依次称为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脚骨。 二、附肢骨骼 1、肩带:支持胸鳍的骨骼为肩带 腰带:支持腹鳍的骨骼为腰带 2、 尾鳍的三种类型:原型尾、歪型尾、正型尾 3、 颌的悬系方式有:古接、自接、舌接
第四章 肌肉系统
上直肌、下直肌
一、肌肉的类别与结构
第一肌节 下斜肌、内直肌
中轴肌 头部肌肉:主要为眼肌
(动眼神经)
体节肌
躯干肌肉
第二肌节 上斜肌(滑车神经)
1、 鱼类的横纹肌
附肢肌 奇鳍肌
第三肌节 外直肌(外展神经)
偶鳍肌
鳃节肌(颌弓、舌弓、鳃弓上的肌肉)
2、大侧肌:在体侧肌肉里,呈 W 排列,肌肉横切面呈同心圆状(因为所有各肌节彼此互相套合在一起),分为:
·红肌:狭纤维组成,血液供应丰富,有氧代谢、收缩慢,持久性强,耐疲劳,善游类鱼内发达。
·白肌:纤维宽、无脂肪,缺氧代谢,反映迅速,持久力差。 二、发电器官:发电鱼类常在防御敌害、捕食或求偶时放电。
1、头部主要器官有吻、口、须、眼、鼻、腮孔、喷水孔等。
2、须:颏须、颌须、鼻须、吻须。这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
鱼类学课件2鱼类的外形
位于鱼尾部下方的鳍,主要作用是辅助推进和维持鱼体平衡。不同种类的鱼臀鳍 形状和位置也有所不同。
胸鳍与腹鳍
胸鳍
位于鱼胸部两侧的鳍,主要作用是帮 助鱼转向和维持平衡。胸鳍的形状和 大小在不同种类的鱼中有所不同。
腹鳍
位于鱼腹部两侧的鳍,主要作用是帮 助鱼稳定身体和提供推进力。腹鳍的 形状和大小在不同种类的鱼中也有所 不同。
尾柄是连接尾鳍和鱼体的部分,其形 态和结构因鱼种而异,但都起到支撑 和传导力的作用。
尾鳍可分为几种类型,包括原鳍型、 歪型、正型和圆型,每种类型都有其 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尾部结构在不同种类的鱼类中表现出 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它们不同的生 活习性和环境适应所导致的。
背鳍与臀鳍的演化
背鳍是鱼类身体后部的硬刺, 主要作用是平衡和稳定身体。
鱼类学课件2鱼类的外形
目录
• 鱼类外形概述 • 鱼类的头部 • 鱼类的躯干部 • 鱼类的尾部
01
鱼类外形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鱼类的外形是指其外部形态和结 构,包括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形 状、颜色、纹理等特征。
特点
鱼类外形多样,不同种类的鱼在 外形上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 与其生态适应、生活习性、进化 历程等密切相关。
鳞片与皮肤
鳞片
鱼类身体覆盖的硬质小片,具有保护和减少水流阻力的作用。不同种类的鱼鳞片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各异。
皮肤
覆盖在鱼类身体表面的组织,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还具有感知外界刺激的功能。不同种类的鱼皮肤颜色、质地 和纹理也有所不同。
04
鱼类的尾部
尾部结构
鱼类尾部由尾鳍和尾柄组成,是鱼类 运动的重要部分。
眼睛
眼睛结构
鱼类眼睛呈球形,由眼球和眼附属结 构组成。眼球内部有一个晶状体和感 光细胞,能够感知光线并转化为神经 信号。
《鱼类学》形态部分
形成一大孔,即枕孔,为脑和脊髓的通孔,腹后端有椭圆形的枕髁, 与第1脊椎骨的前关节突相接。 ③基枕骨,位脑颅腹面后端正中,前端腹面部分为副蝶骨所覆盖,前接 前耳骨,腹面具骨质底盘,其腹面紧贴一块角质垫,称咽磨,与咽齿 形成相对的咀嚼面。
31
硬骨鱼类的颌弓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2
硬骨鱼类舌弓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3
硬骨鱼类鳃弓
鲈鱼鳃弓背视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4
鲈鱼鳃弓
鲈鱼鳃弓腹视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5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6
硬骨鱼类的主轴骨骼
头骨,由脑颅和咽颅所组成。 脑颅:可分成筛区,眼区、耳区及枕区四个区。
⑥ 鳞片骨,位于脑颅背后方两侧的一对三角形骨片,紧贴在翼耳骨后缘与上耳骨外 侧,后方接在后颓骨上。
⑦后颞骨,紧贴在鳞片骨,上耳骨与翼耳骨后缘间,后端覆盖着肩带上匙骨的前部。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9
硬骨鱼类的主轴骨骼
枕区:包围在脑颅最后端枕骨大孔周围的骨骼。包括有: ①上枕骨,位脑颅背后端中央,背面中央有较高的上枕脊突起,中部两
中国海洋大学《鱼类学》(形态)
37
硬骨鱼类的主轴骨骼
眼区:包围在眼球周围的骨骼。包括有: ① 额骨,位脑颅背面,中筛骨后方的一对长方形骨片,后缘
与顶骨相接。 ② 眶蝶骨,位脑颅腹面中央,左右两眼眶之间的一块鞍状骨。 ③ 翼蝶骨,一对,位脑颅腹面,眶蝶骨后方两侧。 ④ 副蝶骨,位脑颅腹面中央,最长的一块骨骼,前端分叉,
鱼类学讲义-形态学
绪论第一节鱼类学的定义、范畴和任务一、什么是“鱼”?终身生活于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通常用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用鳍协助运动与维持身体平衡,大多数种类具有鳞片,大都具有鳔。
二、鱼类学的定义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1.鱼类分类地位: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 文昌鱼(鱼形动物)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形动物)软骨鱼纲(真鱼,鲨、鳐、银鲛等)硬骨鱼纲(真鱼,鲟、鲤、鳜等)两栖纲(蛙、鲵、蝾螈)爬行纲(蛇、龟、鳖)鸟纲(雀、雁、鹭)哺乳纲(鲸鱼)2.鱼类的种类数24618种《世界鱼类》(Nelson,1994);23250种(Eschmeyer,1998);30000种Fish Base 鱼类全球资讯系统。
脊椎动物共计:52500种,鱼类超过种类50%。
中国:3000种,其中淡水鱼类约1000种3.鱼类的分布:海拔:5000m高山湖泊--7000m深海;温度:-1.8-40℃;盐度:0-50 ‰;氧气:接近0-饱和;41%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freshwater;58%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marine ;1 % of modern fish species are diadromy.4.鱼类的经济地位:最近的FAO“世界渔业统计年鉴”中,有鱼类、软体类、甲壳类、藻类、鲸类等,共2121种;其中鱼类约占70%;1998年世界捕捞产量为8629.9万吨。
其中鱼类约占87%;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鱼类有10种;我国年产超10万吨的海洋鱼类约有10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约有140种,其中长江约44种,黄河约22种,珠江30种,黑龙江40种。
5.我国鱼类的经济地位2001年全国水产品4382.09万t,其中,海洋捕捞1440.61万t;海水养殖1131.5万t;内陆捕捞214.09万t;内陆养殖1594.95万t。
0绪论
– 星鱼——棘皮动物
– 鲍鱼、墨鱼、章鱼——软体动物..\鲍.htm – 鲎鱼——节肢动物..\鲎.htm – 文昌鱼——头索动物..\文昌鱼.htm
–鯢鱼——两栖动物..\大鯢.htm –鳄鱼、甲鱼——爬行动物
–鲸鱼——哺乳动物..\鲸.htm
现生鱼类的几大群
圆口类--是最原始的鱼类,全为软骨,无上下颌,又 称无颌类。分为二个目,盲鳗目的七鳃鳗目。 软骨鱼类--内骨骼全为软骨,具上下颌,头侧有鳃裂 5-7个,现知种类约800种,其中鲨鱼类340种,鳐类 420种。..\扁头哈那鲨.htm,..\中国团扇鳐.htm。我国约 200种。分板鳃亚纲(2总目12目)和全头亚纲(种类 少)。 硬骨鱼类--种类非常多,骨骼或多或少为硬骨。分类 比较复杂,可分二个亚纲:内鼻亚纲(原始各类);辐 鳍亚纲,可分成9个总目:..\青干金枪鱼.htm
——这个定义包括的是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 注意1:很多书把文昌鱼归在鱼中,如《福建鱼类志》 注意2:圆口纲也常算作鱼,如我们的教材,但是严格地说,圆口类不是鱼, 它们(1)无上下颌(2)内骨骼不发达;(3)鳃呈囊状;(4)无偶鳍。
什么是真正的鱼
一些名称上有鱼字,但不是鱼的生物
– 桃花鱼——腔肠动物
鱼类学
(Ichthyology)
第一篇 鱼类的形态构造 第二篇 鱼类的系统分类 第三篇 鱼类的生物学基础
绪论
一、概述
1、鱼类学发展简况 2、什么是真正的鱼 3、现生鱼类的几大类群
二、鱼类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鱼类学的定义 2、研究鱼类学的目的 3、鱼类学的研究内容
三、鱼类学的基本任务 四、鱼类的利用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习题集
习题集鱼类形态学部分绪论一、名词解释1.鱼类学:2.“鱼”(真鱼)得定义:二、填空题1、现生鱼类可以分为3个纲,即纲、纲与纲。
三、问答题1.鱼类得主要特征就是什么?2.说明鱼类学得研究范围。
3.说明鱼类学得研究任务。
4.泥盆纪得古代鱼类如何分类?5.现生鱼类如何分类?6.硬骨鱼纲如何分类?第一章鱼体得外部形态一、名词解释1.尾柄:2.吻部:3.眼后头部:4.眼间隔:5.颊部:6.鳃盖膜:7.喉部:8.下颌联合:9.颏部(颐部):10.峡部:11.头尾轴(主轴):12.背腹轴(矢轴):13.左右轴(横轴):14.上位口:15.下位口:16.端位口:17.颐须:18.颌须:19.鼻须:20.吻须:21.脂眼睑:22.小鳍(副鳍):23.脂鳍:24.软鳍鱼类:25.棘鳍鱼类:26.腹鳍腹位:27.腹鳍胸位:28.腹鳍喉位:29.鳍式:二、填空题1、鱼类得体型有、、与等。
2、硬骨鱼类得口依据口得位置与上下颌得长短可以分成三类: 口、口与口。
3软骨鱼类得鳍条为鳍条;硬骨鱼类得鳍条为鳍条,其又可以分为与。
4、鱼类得腹鳍得位置可以作为分类依据。
低等原始得鱼类如鲤鱼、鲱鱼得腹鳍位;高等鱼类如鲈鱼、鳜鱼得腹鳍位,而鳚亚目鱼类得腹鳍位。
三、问答题1.鱼类有哪些体型并举出代表鱼类。
2.请说明鱼鳍得形态与功能得适应性。
3.简述鱼类各鳍得功能。
四、说明下列各式表示什么意义(说出下列各鱼鳍式得含义)1、大黄鱼得鳍式为:D、Ⅶ~Ⅸ,Ⅰ—31~34;大黄鱼得鳍式为:D、Ⅷ—Ⅸ,Ⅰ—31~342、鲈鱼得鳍式为:D、Ⅻ,Ⅰ—133、鲤鱼得鳍式为:D、3,15~22 或D、3—15~22或Ⅲ-15-224、宽尾鳞鲀得鳍式为:D、Ⅱ,2十25第二章鱼类得皮肤及其衍生物一、名词解释1.鳞棘或环片:2.鳞焦:3.鳞沟或辐射沟:4.棱鳞:5.侧线:6.侧线鳞:7.鳞式:二、填空题1、根据鳞片得形状、构造以及发生特点,可将鳞片分为三种类型,为、与。
(鱼类学教学课件)1.2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
现生的圆口类体均无鳞片,但它们的古生种类, 体外均被有硬甲。现生真骨鱼类大多数体外被有鳞 片,仅少数种类无鳞或少鳞,属于进化中的次生现 象。
三种基本类型:盾鳞、硬鳞和骨鳞。
2020/7/23
7
一、盾鳞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 特有的一种鳞片,系由 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 成对角线排列。在外形 上可分为鳞棘和基板二 部分。又称为皮齿 (dermal teeth)。
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表达式。一般包括三方 面: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如鲤的鳞式:32
56 4 V
36
少数鱼类没有侧线,这些鱼的鳞片数以体侧纵
列鳞数和横列鳞数来记录。
2020/7/23
14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 鱼类色泽的变化,系由于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扩散 与集中所致。可因环境、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感情冲 动而变化。
2020/7/23
15
鱼类的体色
鱼类的体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自己、攻击对 方或迷惑对方、逃避敌害的作用。这对鱼类的生存有 着特殊意义。
性别色:雌雄鱼体色不同的现象。 警戒色:一些鱼类所具有的具有警戒作用的体色。
拟态:有些鱼类不仅体 色与环境一致,而且体态也 象周围的环境的现象。
2020/7/23
2020/7/23
4
粘液的生物学意义
1. 可以减少水和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增加鱼 的游泳速率。
2. 可以减少细菌或寄生虫类对鱼体的侵袭。 3. 使鱼体润滑,不易被捕捉,或被捕后易于挣 脱滑逃。 4. 能协助调节皮肤表面的渗透作用。 5. 有些鱼的粘液还具有类似明矾的净水作用, 可使悬浮于水中的泥沙污物迅速沉淀。
鱼类学(形态分类)
鱼类学(形态分类)外部形态第二节鱼类的体型1.体轴左右对称,一般有三个体轴(1)头尾轴 (第一轴或主轴)(2)背腹轴(第二轴或矢轴)——与头尾轴垂直(3)左右轴(第三轴或侧轴)——与前两轴相互垂直1.体型一般有四种类型(1)纺锤形(马鲛鱼、金枪鱼等)(2)侧扁形(鲳鱼、圆头鲂等)(3)平扁形(鮟鱇鱼、鳐鱼等)(4)圆筒形(黄鳝、鳗鲡等)第三节头部器官1、头部器官(1)口(2)唇(3)须(可以根据口须的位置、形状、长短、数目作为分类特征)(4)眼(无泪腺、无真正眼睑,部分鲨鱼有瞬膜)(5)鼻孔(鼻孔不与口腔相通,与呼吸无关)(6)鳃孔(鳃裂)(呼吸相关)(7)喷水孔(退化的鳃孔,大多数鱼退化掉)第四节鳍1.鱼鳍分类和功能鱼鳍分类和功能2.鳍式鳍式———在分类学上,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
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
以各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名称:“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棘条)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鳍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表示,棘与软条相连时用“一”表示,分离时用“,”隔开。
举例:鲤鱼的鳍式:D..Ⅲ~Ⅳ一17~22;P.Ⅰ一15~16;VⅡ一8~9;A.Ⅲ一5~6;C.20~22。
表示鲤鱼有一个背鳍,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条软条;尾鳍20至22根软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皮肤1.鱼类的皮肤分为两层(1)外层——表皮a. 发生层(表皮细胞的发源地)b. 腺层(除去发生层其余都是腺层,存在大量腺细胞)(2)内层——真皮由上至下a. 外膜层b. 疏松层c. 致密层第二节腺体1.鱼类腺体分类和功能(1)单细胞腺(主要分泌粘液)a.杯状细胞b.棒状细胞c.颗粒细胞d.浆液细胞(2)毒腺(分泌各类毒素)第三节鳞片1.鳞片分类(1)盾鳞盾鳞(placoid scale),为板鳃鱼类特有,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结构分基板和鳞棘两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细胞腺--存在于表皮层,能分泌粘液。 •粘液的作用很多:减少运动阻力;保持渗透 压稳定;免受机械损伤;防止病原侵入;澄 清浑水;清除体表杂物;澄清浑水。 •单细胞腺有几种:杯状细胞、颗粒细胞、棒 状细胞、浆液细胞、线细胞等。
•毒腺--毒腺也为表皮细胞的衍生物, 有单细胞毒腺和多细胞毒腺二种。
内的部分称为基板。 – 鳞棘外层是类珐琅质,内层为齿质,中央为髓腔。
(类似于牙齿,并与牙齿同源) – 髓腔内充满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由一孔和真皮
相通。 – 盾鳞一经形成,大小就不变。 – 盾鳞的数目可随鱼体的生长而增加。 – 老的盾鳞会不断脱落,新的不断替代,不断进行。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 外膜层,很薄,紧靠表皮。
– 疏松层,有疏松而不规则的纤维结缔组织、色素细胞、成纤维细胞、 变形细胞。 – 致密层,纤维结缔组织排列致密。以胶原纤维为主,不含色素细胞。 鲨类的致密层发达,纤维可长达10cm,可用以制革。 – 皮下层----真皮下面,不属于真皮,含有色素细胞和脂肪细胞。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鳞片
三、骨鳞
– 每一鳞片表面可分四个区域,基区(前区)、 顶区(后区)、下侧区、下侧区。
– 鳞嵴(环片) – 鳞焦 – 鳞沟 – 鳞片可以用来鉴定鱼的年龄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鳞片
四、侧线鳞和鳞式
– 真骨鱼的体侧中部,各有一列被管状侧线穿 过的鳞片,叫侧线鳞
第一篇 鱼类的形态构造
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解剖构造, 了解各器官的相互关系及机能,分析各器官的原 始类型与其发展过程,阐明器官系统的发展规律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分泌粘液、形成鳞片、改变体色 来保护身体免受侵害
第一节 皮肤和腺体 第二节 鳞片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第二节 鳞片
二、硬鳞
• 只存在于硬鳞类(包括软骨硬鳞类和全骨 类--硬骨硬鳞类),由真皮形成。
• 硬鳞坚厚,成行排列,不作覆瓦状,鳞片 间以凹凸关节面相嵌合,在接合处有稍能 伸缩的余地。
• 硬鳞对鱼类的行动的灵活性很有妨碍。 • 硬鳞在其演化过程中向骨鳞方向变化--
在澳大利亚发现的异鳞鱼证明这一点,前 硬鳞,后部骨鳞。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鳞片
多数鱼类都有鳞片,鳞片比较坚韧,由钙质组,称为 外骨骼,被覆在鱼体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具有保护功能。
一、盾鳞 二、硬鳞 三、骨鳞 四、侧线鳞和鳞式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鳞片
一、盾鳞(比书39)
– 软骨鱼所特有,由表皮和真皮联合形成。 – 露在皮肤外面、尖端后方的部分为鳞棘,埋在皮肤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皮肤和腺体
一、皮肤的结构பைடு நூலகம்
皮肤 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表皮--起源于外胚层分生发层和腺层两部分。 生发层, 在基部,由一层柱状细胞构成,细胞具旺盛的分生能力,可以 产生新细胞,母细胞向表层移位,修复损伤。腺层,位于生发 层上方,细胞层数不等,有各种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
真皮--来源于中胚层的间叶细胞,分三层:外膜层、疏 松层、致密层
四、鱼类的体色--鱼类的体色是由色素细胞互相配合, 并在反光体的衬托下形成;各种色素细胞都能作变形运 动;某种细胞膨大,色素分散,这种色彩就加强,细胞 收缩,相应的色彩变淡。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扩散或 集中受神经控制,一旦鱼类受刺激,则全身体色变淡。
五、发光器--海洋中层或深层的一些鱼类有发光现象, 是因为有发光器。分布、形状、大小、数目都不相同。 发光器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腺体、水晶体、反射器、色 素体。有些鱼类是由于自身组织中具有一种能够发光的 细菌与之共生,另一类是鱼类本身具发光器。
第二节 鳞片
三、骨鳞
– 骨鳞在发生时,是间叶细胞在生发层下集合形 成突起,前端嵌入表皮层,后来变成骨细胞并 不断分泌骨质,向外扩大,形成鳞片的中心。
– 骨鳞可分为上下二层:
• 下层柔软,由错综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称 纤维层;一片一片从中心向外缘生长,新长 的一片总是叠在原有一片的下面,并且大些。
• 上层脆而薄,由骨质组成,使鳞片坚固,称 骨质层,围绕中心一环一环地生长,即从原 有部分的边缘再生长出新的一圈。
– 侧线鳞的数目、大小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 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一种固定格式。
38 4.5 39 3.5 v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鱼类有三种色素细胞。
一、黑色素细胞--细胞星芒状,周围很多突起。内有色
素颗粒,属不溶性蛋白质色素族。
二、黄色素细胞--细胞具二核,黄色素属脂肪性色素族,
可溶于酒精、乙醚等,在光线影响下会迅速退色。
三、红色素细胞--见于热带鱼,一个核,色素颗粒瞬息
间能集中与扩散。
反光体--除三种色素细胞外,鱼类还有一种 反光体或称虹彩细胞,具一个核,内含白色晶 体,不溶于水、酒精、乙醚,遇光折射出银白 色光彩。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二节 鳞片
三、骨鳞
– 真骨鱼所有,呈覆瓦状排列,由真皮产生。 – 从外观上分二部分:埋入部(前部)、露出
部(后部) – 根据后部表面边缘的构造不同,分: – 圆鳞--边缘光滑,低等硬骨鱼类的特征。 – 栉鳞--边密生细齿,高等硬骨鱼类的特征。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