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
结合 , 这样可 以降低每个 T D MA链路 的接入速 率和调制解调
器 的工 作 速 率 , 同 时对 上 行 链 路 的值 C / N0 ( C / N 0 = E / N0 * R b ) 的 要求也减弱 了。
基本上都 是采用 AT M 传输技术 , 因为 A T M 的性能可以满足
摘要 : 卫星通信技术 中星上处理 ( 0 B P ) 和异步传输模 式( A T M) 被认 为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和核 心技 术, 本文针对卫 星 通信技术 目前 的发展现状 , 通过分析其在 当今通信行业 中所处的地位 、 作 用以及 面临的挑 战, 总结其关键技 术, 给 出未来
通信 的发展方 向, 这对以后的卫星通信研究具有重要意 义。
道 系 统 中采 用 蜂 窝 式 天 线 来 实现 跟 踪 和 同 频 复 用 功 能 ; 星 上
连接方式 、 可 以按需分配带宽等特点 , 这 些是光纤通信所不能 及 的, 所 以卫星通信在偏远地 区, 越洋通 信中被优 先选用 。星
上交换作为卫星通信 的核心部分 ,受到 国内外学 者的深度研 究, 星上技术结合 AT M, 使得卫星 AT M 技术成为卫星领域 的
最需要的技术就是卫星通信, 因为卫星通信 具有通信 容量 大、
覆盖地域 广、 不受地理条件 限制和通信方式机动 灵活 等优 点。
但 是随着对通 信资费的调整后, 长途通信 费用大 幅下 降, 但卫
星 的转发器 费用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因此使得卫星通信成 本还 是很 高。 ( 2 ) 卫星通信中宽带 I P问题 。当前, 宽带 I P卫星通信中
欧美等地 的性 能指标要求 。 但 当系统采用 RS块编码 、 交织以
2 . 4 卫 星 激光 通信 技术
微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微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一、引言随着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小卫星(Nano-satellite)作为新一代卫星系统,其小巧灵活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微小卫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微小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展开论述。
二、微小卫星通信系统概述1. 微小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微小卫星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载荷系统、通信控制系统和地面站系统。
其中载荷系统负责卫星与地面通信信号的传输与处理,通信控制系统负责卫星通信的规划与控制,地面站系统负责与卫星进行通信并处理回传数据。
2. 微小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相较于传统卫星系统,微小卫星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小型化、低成本、快速部署和多星联网。
这些特点使得微小卫星通信系统更加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领域。
三、微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1. 通信链路设计通信链路设计是微小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中的核心环节。
首先需要确定通信频段和通信协议,然后根据卫星轨道参数和接收能力确定通信链路的参数。
此外,还需要考虑功耗和频率规划等因素。
2. 载荷系统设计载荷系统设计需要根据通信需求确定载荷类型和参数。
根据载荷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天线系统、射频系统或激光通信系统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载荷系统与其他组件的集成与优化。
3. 通信控制系统设计通信控制系统设计包括通信规划、数据链路设计和通信协议设计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通信规划和数据链路设计,可以提高卫星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信协议的设计则可确保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数据传输互通。
四、微小卫星通信系统优化1. 频谱资源优化频谱资源是微小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稀缺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
通过频率复用和频率规划等手段,可以实现频谱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功率控制优化功率控制是微小卫星通信系统优化的重要方面。
合理控制功率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和信号覆盖范围,同时降低能耗和干扰。
3. 天线设计优化天线作为微小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效果。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而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则是信号处理技术。
本文将就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一、卫星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分类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通过数字电子学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相较于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更高的抗噪声能力、更强的可靠性和更好的扩展性,适用于天文、气象、海洋等领域。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信号处理技术之一。
2.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对模拟信号进行加工处理。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精度要求,适用于精密测量、制造等领域。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常用于处理高精度的测量数据和定位数据。
二、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应用1. 信号合成技术信号合成是将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不同相位的信号进行合成。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号合成技术用于信号调制和解调,信号发射和接收等方面。
2. 前向误差处理技术前向误差处理技术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通过增加前向纠错码来减少误码率,提高通信质量。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前向误差处理技术常用于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
3. 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是将一种类型的信号转换为另一种类型的信号。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转换技术常用于将不同的信号合成成一种同步的信号,并进行处理。
4. 滤波技术滤波技术是用于去除杂波、降低噪声干扰等,以提高信号质量的技术。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滤波技术常用于信号处理和航空雷达等领域。
5. 相位锁定技术相位锁定技术是通过对信号相位进行锁定,使信号具有更稳定的相位,提高通信稳定度。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相位锁定技术常用于减小接受的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和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三、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号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将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sdpsk调制解调技术及在小卫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SDPSK调制解调技术及在小卫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概述小卫星作为一种新兴的航天技术,由于其成本低、灵活性高和周期短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小卫星的数据通信中,SDPSK调制解调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SDPSK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小卫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SDPSK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SDPSK(Symmetrical 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它是在DPSK(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PSK调制是一种相位调制技术,与传统的PSK 调制相比,DPSK调制在传输过程中对相位变化的敏感度更低,因此能够更好地抵抗信道噪声的干扰。
在SDPSK调制中,每个符号期间,接收端与发送端分别测量两个相邻符号之间的相位差。
通过比较当前符号的相位与上一个符号的相位之差,来确定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比特。
SDPSK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测量相邻符号间的相位差,来实现数据的调制和解调。
二、SDPSK调制解调技术的特点1. 抗干扰能力强:SDPSK调制由于采用了差分相位调制技术,相比传统PSK调制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通信环境。
2. 带宽利用效率高:SDPSK调制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利用信号带宽,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3. 容错性强:SDPSK调制技术在高速传输过程中,由于其差分相位测量技术,能够较好地避免符号边界错判等问题,具有较强的容错性。
4. 简化调制解调器结构:与传统的PSK调制相比,SDPSK调制技术可以简化调制解调器的结构,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三、SDPSK调制解调技术在小卫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小卫星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往往受到限制的通信资源。
SDPSK调制解调技术在小卫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满足小卫星数据通信的需求。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研究卫星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高质量通信。
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卫星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它们的优化和研究对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信号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过程。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号调制技术旨在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频率偏移、相位变化或振幅调整等特性的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这些调制技术中,相位调制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中,因为相位调制可以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抗干扰性能。
在相位调制中,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和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BPSK适用于二进制信号的调制,每个符号携带一个比特;QPSK适用于四进制信号的调制,每个符号携带两个比特;而M-PSK适用于多进制信号的调制,每个符号携带log2(M)个比特。
这些相位调制技术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根据需求灵活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传输需求。
信号调制后,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利用解调技术将调制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信号。
解调技术的目标是从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号。
在相位调制中,解调器通常利用相位差解调的原理来实现解调。
相位差解调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与本地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来恢复原始信息信号。
这种解调技术简单有效,能够在噪声环境中抑制多径干扰,并保持较好的误码率性能。
除了相位调制和解调技术,卫星通信系统中还应用了其他调制解调技术,如频率调制解调技术和幅度调制解调技术。
频率调制主要包括频移键控(FSK)和最小频移键控(MSK)。
频移键控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适用于低速数据传输。
最小频移键控则通过调整载波的频移与信号的变化率相匹配,以减小频谱带宽,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幅度调制主要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常见的幅度调制技术有振幅移键控(ASK)和四相振幅移键控(QAM)。
2001-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应用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0 一 6120 )2 00 一 4 1 5 74 (011 一 08 0 0
0 概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与需求扩张, 传统 的地球同步轨道( E ) G O 卫星通信已不能满足市场 需求, 而低轨卫星(E ) L O 移动通信系统却获得了长 足的进步。地面移动通信网和卫星移动通信网络相 互结合, 成为未来个人通信的重要特征之一。 按卫星的轨道分类可分为同步、 中轨、 低轨卫星 通信系统。G O卫星系统 由于覆盖面积广而在 国 E 际远距离通信和电视传输上担当主角, 而中、 低轨道 卫星作为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补充和扩展, 与地面 公共电信网有机的结合, 在实现全球个人移动通信 方面具有众多的优势 :
线性两类。 线性用户检测器对传统检测器的输出进行解相
12 抗多址干扰技术 .
全球星系统采用 C MA卫星信道接入技术, D 采 用美国的 I- 5 S 9 空中接口标准, 可以很容易地与地 面CM D A系统实现双模工作。C MA卫星信道接人 D 技术在网路同步、 抗干扰能力、 系统容量潜力、 系统成 本以及网路设计灵活等方面有着很多优点。C MA D 通过良 好的功率控制功能来弥补统计信号强度变化, 从而可以灵活地调整质量和容量之间的平衡。 基于 C MA的无线系统是 自干扰系统, D 所以各
geo卫星系统由于覆盖面积广而在国际远距离通信和电视传输上担当主角低轨道卫星作为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补充和扩展与地面公共电信网有机的结合在实现全球个人移动通信方面具有众多的优势低轨卫星系统轨道高度低路径损耗小发信功率低因而可使终端设备手持化通信延迟时间短低轨卫星系统的通信延迟只有510ms对于实时通信所需的时延要求十分有利低轨卫星可以覆盖到geo卫星系统的覆盖盲区两极地区使得在这些地区的许多特殊业务得到可靠有效的开展真正实现全球无缝隙覆盖随着小卫星技术的提高成本也将降低eo卫星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目前典型的商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有iridium铱卫星globalstar全球星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铱星采用tdmafdma卫星信道接入方式具有星际链路能构成空中网络全球星采用cdma卫星信道接入方式容易与陆地95移动系统兼容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标准传输技术采用简单的透明弯管卫星路拓扑结构简单允许移动用户通过关口站两跳卫星连接
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性能分析
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性能分析卫星通信系统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越大片海洋、山区、沙漠等地区以及建设基础设施困难的地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就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性能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限制。
首先,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卫星的设计与制造、卫星发射和发射技术、卫星轨道的选择和控制、地面站的设计和建设等。
其中,卫星的设计与制造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决定了卫星的通信能力和可靠性。
同时,卫星的发射和发射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此外,卫星轨道的选择和控制、地面站的设计和建设等环节也是关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保证了卫星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其次,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是评估其实际应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能指标:通信容量、覆盖范围、时延和可靠性。
通信容量指的是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承载的最大数据量,它决定了系统的总体通信能力。
覆盖范围是指卫星通信系统在地球上的覆盖面积,它与卫星数量和布局有关,决定了系统在不同地区的通信能力。
时延是指信号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传输的时间延迟,它包括信号从用户终端到地面站的传输时延和从地面站到用户终端的传输时延。
时延的大小与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传输方式有关,对一些实时应用(如视频通话、在线游戏)来说,时延较大会对用户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可靠性是指卫星通信系统在困难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包括抗干扰能力和系统可用性等。
可靠性的提升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和不断的改进。
卫星通信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全球覆盖,无论是在陆地、海洋还是空中,只要能够看到卫星的地方,就能够进行通信。
这种全球覆盖的特性使得卫星通信系统成为连接全球各地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地区,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提供有效的通信手段。
同时,卫星通信系统还具有抗灾、快速搭建和拓展性强的特点,适用于灾难救援、紧急通信等特殊情况。
卫星天线阵列、波束指向等技术
卫星天线阵列、波束指向等技术1.引言1.1 概述卫星通信技术作为现代通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全球的桥梁。
而卫星天线阵列和波束指向作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卫星天线阵列技术是指将多个单个天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多种功能和特性。
通过对天线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位控制,卫星天线阵列系统能够实现波束的聚焦和指向,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增加传输速率和扩大覆盖范围。
同时,卫星天线阵列技术还具备天线重构和自适应调整等优势,能够适应不同通信环境下的需求。
而波束指向技术则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各个天线元件的相位以及振幅,将发射功率在特定方向上进行集中发送或接收信号。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增强信号传输的目标性和方向性,还可减小无意的能量辐射,提高通信系统对目标区域的覆盖和通信效率。
因此,在卫星通信领域,卫星天线阵列和波束指向技术是关乎通信质量、系统性能以及覆盖范围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在卫星通信、卫星雷达、卫星导航还是遥感探测等领域,这两项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卫星天线阵列和波束指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未来的卫星通信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因此,本文将对卫星天线阵列技术和波束指向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等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这两项关键技术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它们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为未来的卫星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展望。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引言部分将对卫星天线阵列和波束指向技术进行概述,介绍它们的定义、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同时,引言部分还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这两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它们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章节,分别是卫星天线阵列技术章节和波束指向技术章节。
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技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通信服务。
卫星通信系统的普及不仅带来了便利和高效的通讯服务,也在地面通信无法覆盖的区域提供了重要的通讯支持。
本文将对卫星通信系统及其相关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一、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是通过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信息传输和通信服务的系统。
通常包括卫星、地面站和用户终端等部分。
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发射、传输、接收和处理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精度的技术支持。
1. 卫星卫星是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由发射天线、载荷、动力系统、存储系统等部分组成。
载荷是卫星传输信息的关键部分,它包括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器、天线等设备。
通过载荷系统,卫星能够实现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并将其传输到地面站或用户终端。
2. 地面站地面站是卫星通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与卫星进行双向通信。
地面站由天线、发射接收设备、信号处理设备等部分组成。
当地面用户需要进行通信时,地面站通过发射天线向卫星发送信号,并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卫星传输的信号,完成信息交换的过程。
3. 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最终用户设备,它通过卫星进行通信和信息传输。
用户终端通常包括卫星电话、卫星电视接收器、卫星定位接收器等设备。
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卫星传输的信号,实现了通信、定位、导航和信息接收等功能。
卫星通信技术是支撑卫星通信系统实现通信和信息传输的关键技术。
它主要涉及到卫星发射接收、信号处理、频谱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1. 频率与频率复用在卫星通信系统中,频率是信息传输的关键要素。
卫星通信用户使用的频率是有限的,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需要采用频率复用技术。
频率复用技术能够实现多个用户共享同一频谱资源,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案或多址接入技术,使得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从而实现了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
数字式时分话音内插系统原理图
28
卫
星
通
信
3.3.1 数字话音内插技术(DSI)
4、数字话音时分内插的工作过程
在发送端,话音检测器依次对各输入话路的工作状态加以识别, 判断它们是否有语音信号通过。
分配信息的传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只发送最新的状态连接信息; 另一种是发送全部连接状态信息。 话路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用m 条话路为n路服务(n>m),则有:
星
通
信
3.2.2 跟踪接收机
跟踪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是把天线接收来的微波信号(信标信号、 导频信号、误差信号)进行放大,并把他的幅度变换为直流信号,直 流信号的大小对应于微波信号的强弱。
1、信标信号跟踪
信标信号频率高,需要独立的下变频器,,用专门的跟踪接收机 接收信标信号,适用于所有典型的地球站。
2、导频信号跟踪
星的信息:方位和俯仰角误差,并能驱动伺服系统使天线迅速对准卫星。 根据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多喇叭跟踪和多模跟踪两种。
等信号法
在偏离天线轴线的方向,寻找两个或者四个对称的点,然后比较 想过户对称点上得信号大小,并以此来判定目标偏离轴线的方向。
优缺点
跟踪精度和速度很高,但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17
卫
星
通
信
3.2.1 地球站天线跟踪系统体制
3、记忆极值式跟踪系统
记忆极值式跟踪系统与其他步进式跟踪的共同点就是把极大值 记忆下来与实时值进行比较,不同点是记忆极值式系统的电机是连 续转动的,也就是没有搜索步和调整步之分。 优点在于用一般的三相电动机,控制信号不用功率放大,对传 动系统要求也低。
18
卫
天线就是一种高频电波能量与高频信号功率间的换 能器,可以作为发射也可以作为接收。
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技术分析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信号传输和通信的技术系统。
它利用高速度的地面站和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和传输服务。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地球站、卫星和用户终端三个部分。
卫星通信系统的地球站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中心。
它由大型天线、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组成。
地球站通过天线向卫星发送信号,并从卫星接收信号。
地球站需要具备高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以实现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卫星是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具备接收地球站信号并将其转发给其他地球站的功能。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多颗卫星组成,它们通过不同的轨道和位置来实现全球覆盖。
卫星需要具备高度精确的定位技术以及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以确保信号的快速传输和稳定性。
用户终端是卫星通信系统的最终接收信号的设备。
它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手机、电视机等各种终端设备。
用户终端需要具备良好的信号接收能力和信号处理能力,以便用户能够正常地使用卫星通信系统提供的服务。
卫星通信技术是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卫星通信技术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误码率控制和信道编码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技术,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实现高速的信号传输和稳定的通信质量。
信号传输是卫星通信技术中最基础的环节。
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卫星将信号传输到地球站,并将信号从地球站传输到用户终端。
信号传输需要考虑到传输速度和传输延迟等因素。
高速的信号传输可以实现实时的通信和数据传输,而低延迟可以避免通信中的延迟问题。
调制解调是卫星通信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卫星通信系统通过调制将电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然后通过解调将高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调制解调可以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解读,从而实现高质量的通信。
误码率控制是卫星通信技术中用于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技术手段。
通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引入一定的冗余信息,并利用差错编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信号传输中的误码率,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信道编码是卫星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卫星通信及其关键技术
卫星直播及其应用姓名:何兆贤学号:09274031班级:思源0902目录卫星直播及其应用 (2)1.引言: (2) (2)2.卫星直播中的技术 (3)3.DVB-S2技术主要表现 (4)4.数字卫星直播平台的组成 (6)5.卫星直播中的业务 (6)7.结束语 (8)8.参考文献 (9)卫星直播及其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直播卫星的技术特点及现代基于直播卫星的应用领域。
简述了DVB-S2的技术标准。
关键字:卫星直播DVB-S2 直播业务1.引言:卫星通信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直播卫星系统就是一种卫星通信。
其特点为:覆盖面积广:一般不受地理障碍的影响。
传输能力强:采用数字压缩、统计复用技术。
信号质量高:数字直接到户,中间环节少。
接收简便:采用Ku频段大功率卫星,接收天线口径小,接收设备简单。
用户管理完善:采用有条件接收技术,实现对用户的实时、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综合应用能力强:可提供高速数据、图文、交互式业务等综合服务。
卫星通信常用的多址联接方式有频分多址联接、时分多址联接、码分多址联接和空分多址联接,另外频率再用技术亦是一种多址方式。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直播卫星系统2.卫星直播中的技术卫星直播系统中有关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处理的标准是最为核心的技术。
目前世界上卫星直播系统中信道传输主要采用DVB-S2标准。
其为DVB-S的升级版。
由于MPEG-2的音视频节目广播,DVB-S仅支持MPEG-2传输流的输入信号,前向纠错编码则采用里德-所罗门码与卷积码的级联编码机制。
这种通道编码技术在许多通信和广播系统中有着很多应用,具有较好的性能,且成本低,简单,安全。
天线在卫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天线在卫星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卫星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远程通信服务的提供,还是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发,都离不开卫星通信技术的支持。
而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天线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
天线,简单来说,就是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在卫星通信中,天线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通信的质量、覆盖范围以及数据传输的速率。
为了实现高效、稳定且可靠的卫星通信,研究和应用一系列先进的天线技术至关重要。
首先,波束成形技术是天线在卫星通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通过调整天线阵元的激励幅度和相位,可以实现波束的指向控制和形状调整。
这意味着可以将信号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上,从而提高信号的强度和接收效果。
例如,在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中,可以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将波束指向地面站所在的位置,减少信号的散射和衰减,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
多波束天线技术也是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单波束天线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通信,而多波束天线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覆盖不同的区域。
这使得卫星能够同时与多个地面站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卫星通信的容量和效率。
想象一下,一颗卫星可以同时为多个地区提供通信服务,这在应对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相控阵天线技术在卫星通信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控阵天线通过控制阵列中各个单元的相位,可以快速地改变波束的指向,实现对目标的跟踪和通信。
这种快速响应的能力对于移动卫星通信,如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上的通信,尤为重要。
它能够确保通信链路的稳定连接,不受载体运动的影响。
此外,自适应天线技术能够根据通信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天线的参数,以优化通信性能。
比如,当存在干扰信号时,自适应天线可以通过调整波束的方向和形状,降低干扰的影响,提高信号的信噪比。
这就像是天线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通信场景。
天线的极化方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微小卫星通信关键技术浅析及其发展思路初探
(. 1 民航 重 庆 空 中交 通 管 理 分 局 重 庆 4 12 ; . 庆 邮 电大 学 重 庆 4 0 6 ) 0 10 2 重 00 5
摘 要 : 小 卫 星 通 信 以 数 据 存 储 转 发 为基 础 、 微 小 卫 星 组 网为 核 心 、 微 以 以软 件 无 线 电技 术 为桥 梁得 以发 展 和 应 用 。文
收 稿 日期 :0 1 0 — 5 2 1- 9 1 稿 件 编 号 :0 19 8 2 10 0 6
依 靠 星 座 设 计 技 术 聚 在 一 起 形 成 整 体 如 同结 构 上 连 成 一 体 的大 型 平 台 . 地 球 表 面 形 成 蜂 窝 状 服 务 小 区 , 务 区 内 用 在 服 户 至 少 被 一 颗 卫 星 所 覆 盖 ,用 户 可 以 随 时 接 人 系 统 。 微 小
关 键 词 : 小 卫 星 ;个人 通 信 ;星 上 处 理 ;星 际链 路 ; 件 无 线 电 微 软 中图 分 类 号 : N 2 +2 T 97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7 — 2 6 2 1 ) 2 O 1 — 4 6 4 6 3 (0 1 2 一 l l o
通 信 系 统 , 轨 道 ( E 微 小 卫 星 移 动通 信 系 统 由卫 星 星座 、 低 L O)
关 口地 球 站 、 统 控 制 中 心 、 络 控 制 中心 和 用 户 单 元 等 组 系 网
成 。图 1 出了低轨道微小卫星移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在若 示
干个轨 道平面上布置多颗卫 星 , 由通 信 链 路 将 多个 轨 道 平 面
The s lo a l ss 0 he ke e h l g e n m a ls t l t o m un c to nd t ha l w na y i ft y t c no o i si s l a el e c m i i a i n a he p ei i a y i e fis d v l p e t r l n r d a o t e e o m n m
现代小卫星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
现代小卫星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现代小卫星技术是卫星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它以全新的概念冲击着航天领域,引发航天技术的革命。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卫星的概念分类,其次叙述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再次对小卫星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在总结中展望了小卫星的发展趋势。
标签:小卫星;星座组网;卫星通信概述航天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在卫星领域形成两大趋势,一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大容量、多用途、长寿命、高效率的大中型卫星为人类在经济、科研特别是军事领域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但是,研制周期长、费用高、技术复杂、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严重限制了大中型卫星的应用和发展。
因此,存在着另一种发展趋势,向小型化发展,如美国铱系统、全球星系统等。
通常以重量区分小卫星。
重量在1000千克以下的人造卫星统称为“小卫星”,具体划分见下表:小卫星与大中型卫星相比具备如下优势:(1)小型化、轻型化(2)标准化、模块化(3)机动、灵活、抗毁(4)快速应用新技术小卫星主要用于通信、对地遥感、行星际探测、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作为大型航天器的补充,在军事、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发展现状美国小卫星发展情况1998年美国提出纳米卫星计划,发展小于10kg的纳米卫星,用于验证微型总线技术、编队飞行技术以及其他一些应用技术。
2010年美国军事和工业部门官员称,美国正在进行“机载情報、监视与侦察”(AISR)计划,该计划内容是通过部署一颗小卫星来确保飞行在冲突地区边缘或外围的无人机通信。
2013年11月19日美国利用一枚火箭将29颗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一颗由美国高中生制作完成。
我国小卫星发展情况早在1995年,中科院就根据国家未来星地通信技术发展需求,提出要自主研制中国首颗重量100公斤以下的低轨道数据通信小卫星及其通信系统。
2003年10月21日,“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创新一号”小卫星以存储转发的工作方式,实现全球范围的非实时低轨道双向数据通信。
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卫星技术的成熟,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是指由多个小卫星组成的星座,通过相互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传输和交互。
本文将对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传输速率和信号覆盖范围。
针对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可以选择星形、网状或者混合型结构。
星形结构在小卫星星座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中一个主卫星负责接收地面站的信号,并将信号转发给其他卫星,实现星间通信。
网状结构则通过多个卫星之间相互连接,实现星内和星间通信。
混合型结构将星形和网状结构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平衡星星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其次,通信协议是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设计中的核心。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TDMA(时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和FDMA(频分多址)等。
TDMA协议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不同卫星在不同时隙内进行通信,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CDMA协议则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将信号进行通信,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FDMA协议则将频带划分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卫星使用不同的子信道进行通信。
传输速率是衡量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传输速率的提高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在选择传输速率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接收信号的质量以及卫星通信系统的能耗等因素。
同时,传输速率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通信设备的选型和通信系统的成本。
信号覆盖范围则决定了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能够覆盖的地域范围。
通常情况下,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是全球性的,需要通过多颗卫星的布署来实现地球各个区域的全覆盖。
在设计信号覆盖范围时,需要考虑到卫星的轨道周期、高度角和天线的辐射模式等因素。
在小卫星星务通信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卫星载荷和通信设备,并进行天线设计和信号传输测试。
卫星载荷是指卫星上的设备和仪器,用于接收、处理和传输信号。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原理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原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移动通信。
这种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将卫星作为中继站,将用户之间的通信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原理。
一、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地面站和卫星三部分组成。
用户终端是指手机、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它们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发送到地面站。
地面站负责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并将信号转发给卫星。
卫星接收到信号后,再将信号转发给目标地点的地面站,最后再通过地面站与目标用户终端进行通信。
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上行链路、卫星链路和下行链路。
1. 上行链路:用户终端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发送到地面站。
地面站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天线将信号转发给卫星。
在上行链路中,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损耗和传输延迟等问题。
2. 卫星链路:卫星接收到上行链路中的信号后,通过天线将信号转发给目标地点的地面站。
在卫星链路中,需要考虑信号的转发能力、覆盖范围和频谱利用率等问题。
3. 下行链路:地面站接收到卫星链路中的信号后,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发送给目标用户终端。
在下行链路中,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质量和传输速率等问题。
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实现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包括天线技术、调制解调技术、频率规划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等。
1. 天线技术:天线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波。
合理设计和选择天线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覆盖范围。
2. 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通过合适的调制解调技术,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3. 频率规划技术:频率规划技术是为了避免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干扰而进行的频率分配和调度。
通过合理的频率规划,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通信质量。
移动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
移动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通信的特点,并主要分析了移动卫星通信的特点、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和重要作用,重点是分析了移动卫星通信技术的三个关键的技术,即系统技术、卫星技术和终端技术三个方面,并对移动卫星通信的这三个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论述。
关键词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卫星技术;终端技术0 引言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卫星通信的多址传输方式,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大跨度、大范围、远距离的漫游和机动、灵活的移动通信服务。
1 移动卫星通信的特点1.1卫星通信卫星通信[1],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建站成本和通信成本与距离无关、站点开通时间短等优点,特别适合广播通信业务以及难以敷设有线通信设施地区的通信需求。
1.2 移动卫星通信移动卫星通信是指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设备,从而可以实现载体在移动中不间断的卫星通信。
根据卫星通信环境和系统功能的要求,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还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这就大大扩展了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
当前,移动卫星通信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移动终端小型化和通信业务宽带化的是其比较显著的特点。
2 移动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早期和当代相比,移动卫星通信的发展呈现出移动终端小型化和通信业务宽带化两个特点。
其中,移动终端小型化是指移动卫星通信的各种终端设备的逐步小型化。
通信业务宽带化是指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能够提供传统的窄带话音服务和流畅的视频服务以及高速的数据业务等多种服务。
一般来说,和固定卫星通信相比,移动卫星通信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天线低增益与卫星功率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突出矛盾;2)低增益天线存在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等传播信道问题;3)众多终端用户共享有限的功率资源和卫星频率;4)机动性、小型化和漫游管理等要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摘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全球的用户都提供较大跨度以及较大范围的移动通信服务,并且这种移动通信服务并不会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不论是在较为偏远的山区还是海岛区域,往往都能够保持有非常良好的通信优势,因此需要大力推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关键词:卫星;移动通信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简要概述在实际的运行以及发展过程中,LEO与GEO这两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所处的轨道高度有着较大的区别和差异,也正是因为如此,LEO与GEO这两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分别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进行信号传输的实际性能、所拥有的系统性能、卫星自身的性能以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经济成本等方面上。
在进行信号传输的性能方面,GEO所具有的传输延时能够达到半秒的量级,因此GEO所拥有的传输的实时性比较差,并且在进行信号的实际传输过程中会造成比较大的损耗,而LEO在进行信号传输的实际过程中,所具有的信号传输延时能够达到十毫秒的量级,这也就意味着LEO拥有比GEO更好的传输实时性的能力,并且LEO在进行信号的实际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远远小于GEO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能源消耗。
而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性能方面,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则更加地简便,因为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并不需要一些较为复杂的跟踪系统进行控制。
而其中更为重要的一个点就是,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借助单颗卫星就能够非常有效地开展一系列的通信业务。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际上拥有更加高的复杂性,并且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就需要依靠较为完美的跟踪系统来进行相关控制工作。
除此之外,只有当所有的卫星都处于其应该运行的轨道当中进行正常的运行工作时,才能够实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必要的移动通信服务。
在应用的成本费用方面,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实际使用寿命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相比较而言会更加地长,并且在日常进行相关维护时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也更加地低,因此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际上拥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技术分析
卫星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技术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星通信系统是指利用人造卫星进行通信的技术和系统,通过卫星来实现广域覆盖和长距离传输,为地面用户提供语音通信、数据传输、卫星导航和遥感等服务。
本文将就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面站向卫星发送信号,卫星再将信号转发至指定的地面区域,实现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卫星、地面站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过程通常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大部分。
上行链路是指地面用户终端向卫星发送信号的链路,下行链路是指卫星向地面用户终端发送信号的链路。
整个系统的信号传输采用的是无线电波,因此可以实现长距离和广域覆盖的通信服务。
卫星通信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通信覆盖范围广阔,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覆盖,特别适合在偏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提供通信服务。
其次是传输速度快,卫星通信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满足人们对大容量、高速度通信的需求。
再者是通信质量稳定,卫星通信系统不受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可以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
卫星通信还具有灵活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化、便捷的通信选择。
卫星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交通运输领域,航空公司、海运公司和铁路等交通运输企业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实现车船机的通信、监控和导航,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军事领域,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军事指挥、情报收集和作战通信等功能,对提升国家军事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急救援领域,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实现通信保障和信息传递,提升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及时性。
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电信等领域,卫星通信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媒体传播和通信服务。
虽然卫星通信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作者:亢超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13期
摘要小卫星通信系统具有研发费用少,重量轻,性能稳定,信号覆盖范围广以及不受地域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对当前大型同步轨道的卫星通信进行补充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受到了众多研究机构的重视,因此对小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小卫星通信系统作用研究意义
卫星通信技术在军事、政治、工业、生活等方面均具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相比之下,小卫星则更具有大型同步卫星所无法实现的众多优势而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重视,同时,卫星向小型化趋势发展也是全球卫星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国从本世纪初期开始着手小卫星的相关研制和发射工作。
1 小卫星的技术优势
1.1 荷载较少
小卫星在每次的的任务中一般仅需要装载一种特殊设备,进而很好地避免了大型卫星中出现的荷载间复杂配比问题。
1.2 研制时间短、费用低
小卫星的研制一般只需经过一到两年,同时相关的研究经费也相比大型卫星明显降低,因此更具有经济性,更体现其实践意义。
1.3 重量轻
小卫星的重量一般较小,就当前国际情况来看,最微型的小卫星的质量仅有几百克,体积也很小,因此功能密度大,模块可多次利用。
1.4 信号覆盖范围广
由于小卫星具有较强的组网能力,因此能够形成精度较高,功能强大而且信号覆盖范围广的星座系统,进而具有易于补网和星座功能稳定的优势。
1.5 减缓频率压力
小卫星的星座中包括多颗卫星,可以频率复用,因此具有减小空间任务所具有的频率压力。
2 小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技术简介
卫星在通信中起着中转作用,即将地球站传送来的信号经过变频和放大转送到另一端的地球站,地球站是卫星与地面信息系统的链接点,用户通过地球站途径进入卫星通信系统中,形成链接的电路信号链;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正常,卫星通信系统必须和地面的监测管理系统和测控系统想链接,测控系统能够对通信卫星运行的轨道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保证地面检测系统能够对卫星所传送的通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的运行。
小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通信系统的链路预算以及接收机参数估计技术和同步技术等,其中链路预算技术是设计小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精确的链路预算能够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近年来,通信系统接收技术和相应的算法逐渐由信号模拟技术向数字化转变;由于卫星通信整体码速率有所提升因此对接收机的信息处理速度以及算法的复杂度、同步速度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传输量的大幅增加使得遥测领域中逐渐采用比特传输速率更高的调制方式;由于卫星通信系统在数字通信过程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晶振不同,以及移动平台引起的多普勒效应,造成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问会产生相位和频率的偏移,这种多普勒频移一般较高,即便在频偏较大时,接受同步技术也应能够正常工作,即捕获带宽较大。
3 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简介
3.1 链路预算技术
Link Budget(链路预算),即对一通信系统中发射设备,传送信道以及接收设备的通信链路的变化情况进行的全面核算,是对小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评价,具体而言是从发射端的信源起始,通过编码、调制、变频等多项操作,将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再由信道进行传输,最后到达接收天线处由接收机进行信息处理,解调所需信息。
其重要性在于:
(1)可确定系统工作是否满足系统实际需要;
(2)通过计算链路余量检查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3)验证在部分设备具有硬件限制的情况下链路其他部分能否进行弥补。
对于模拟电路来说,该性能指标是基带信道的信噪比;对于数字电路来说,其性能指标是基带信道上测得的误码率;卫星链路分为两种信号路径:由地面站到卫星的上行链路和从卫星到地面站的下行链路,其中上行链路的信号发射过程包括编码→调频→上变频→放大功率等操作,信号从天线传送到小卫星的接收端,而下行链路则包括低噪声放大→下变频→解调→解码
等操作,是地面站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操作。
与通信系统链路预算有关的数据因素有天线特性,传输距离最大值,信号发射/接受功率,热噪声,信噪比以及接收系统的质量。
3.2 同步算法
无论是接受哪种形式的调制信号,接收机同发射机都必须保持同步,对于数字调频技术而言,有载波同步和码元同步两种基本同步模式,前者是对载波频率以及相位进行估计,后者则是对定时抽样时钟进行估计。
由于发射信号在卫星通信的传输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延迟,因此产生了载波相位的偏移,同时由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和多普勒效应影响,还会产生频率偏移,因此同步技术是数字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调制信号的载波同步和码元同步技术能够保障卫星通信系统可靠、有效、快速的运行。
由于载波同步算法利用的是判决反馈环路的模型,是在时钟已同步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因此载波同步应位于码元同步滞后才可工作。
下面以先码元同步再载波同步的模式为例,如图1所示,模拟信号被天线接收后,由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频带信号通过下变频转变为基带信号,之后通过码元同步和载波同步对有载波偏差以及时钟偏差的信号进行估计,最后解调输出,码元同步位于载波同步前,以码元时间为基本数据处理周期,对相关硬件的要求较低,同步性能较好。
3.3 型号参数盲估计
卫星通信信号的参数估计是重要的非合作通信接收技术,因为对信号的频率和调制方法等重要数据进行检查和估测是保证解调准确和达到监视、截获信息的目的的重要方法,以便为侦察系统的工作打好基础。
小卫星通信系统的常用解调方式有BPSK解调,QPSK解调,CPM解调,SOQPSK解调等。
一般情况下,欲通过卫星通信捕捉信号,接收系统的带宽需远大于信号带宽,解应使用宽带接收机。
4 结语
小卫星通信系统具有的多重优势使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卫星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吸引了众多研究学者,本文针对其中的几项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简单说明。
卫星通信的作用范围广,涉及的技术种类众多而且较为复杂,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进而推进卫星通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猛.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及其未来发展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14):52-53.
[2]沈宙,马忠松.高速卫星通信中全数字载波同步算法的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4,33(04):36-39.
[3]朱杰.极轨气象卫星数传链路雨衰影响[J].气象科技,2014,42(01):54-61.
作者单位
河北诺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