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基础会计之 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业务核算
五、财务成果形成、利润分配及资金的退出业务的核算(一)、有关概念1、财务成果——利润——亏损2、利润的确定有三种方法(1)计算法(公式法)利润的三个层次①营业利润②利润总额③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计算分以上三步骤)(2)帐结法(利用“本年利润”)利润确定分两步骤①通过损益类帐户(所得税费用除外)结转到“本年利润”确定利润总额②根据利润总额计算所得税金额,再将所得税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确定净利润。
(3)表结法(利用利润表)3、利润的分配利润分配的顺序①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②确定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利润=③将可供分配的利润分配给投资者——支付优先股股利——支付普通股现金股利——分派普通股股票股利④计算本年末的未分配利润(二)利润形成的核算1、有关名词(1)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不计入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董事会经费))(2)销售费用:销售商品中发生的费用,属于期间费用。
(销售商品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3)营业外收入:企业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罚没收入、捐赠利得、盘盈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4)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支出。
(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支出)(5)投资收益(投资损失)企业用货币资金、材料物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股票、债券或其他形式的投资获得的收益或损失。
(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在资产报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的公允价值高于帐面价值的收益或损失。
(7)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企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当资产的可回收价值低于帐面价值时,就用资产减值预先准备的资金进行弥补。
(8)所得税费用企业按照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25%)计算的,从利润中扣除上缴国家的税。
第六章-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资料
期末:累计净亏损 期末:累计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营业外收入
×××
投资收益
×××
本年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亏损)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盈利)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对企业某一经营期间实现的经营所 得和其他所得,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 的一种税款。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费用类 )
25
4. 出售甲材料100公斤给华强公司,每公 斤售价为100元,税率17%,款项未收。
5. 材料已经发出,材料的买价为每公斤70 元,结转材料成本。
5借:应收账款——华强
11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6借:其他业务成本
7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7000
1. 弥补上年亏损 2. 提取盈余公积金; 3. 分配给投资者。
设置的主要账户
1. 营业外收入 2. 营业外支出 3. 投资收益 4. 本年利润 5. 所得税费用 6. 利润分配 7. 盈余公积 8. 应付股利
营业外收入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核算公司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 项收益,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处置固定资 产净收益、罚款收入、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等。
35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A 200000 贷:库存商品 ——A 20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0000
基础会计之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业务核算
基础会计之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业务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是企业基础会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盈利和利润分配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业务核算过程。
利润的形成可以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产生,也可以从非经营活动中产生。
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提取到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等;非经营活动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这些收入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相减后即可得到企业的利润。
在业务核算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收入进行核算。
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通常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租资产等。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与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例如政府补贴、出售废旧资产等。
提取到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是指企业处置非流动资产所得到的利得。
其次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和费用进行核算。
经营活动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而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而费用则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在核算利润时,需要从经营活动收入中减去经营活动成本和费用,得到经营活动利润。
然后,再将其他业务收入和提取到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加入到经营活动利润中,得到税前利润。
紧接着是对非经营活动收入进行核算。
非经营活动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股权投资、其他债权工具投资所获得的利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的至到期投资以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带来的收益。
最后是对利润的分配进行核算。
企业的利润可以通过分配红利、计提公积、转作投资、补充流动资金等方式进行分配。
其中,红利分配是指将利润按照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分配;计提公积是将一定比例的利润留作企业的自有资金,并用于企业的发展和扩大规模;转作投资是将利润用于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或投资新的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是将一部分利润用于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
活动4-3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活动4-3 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1. 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目标之一,它体现了企业经营的效益和价值。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合理地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利润形成和分配的角度,介绍利润核算的步骤和方法,并对利润进行合理的分配。
2. 利润形成的步骤利润形成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经营实现了销售收入,减去了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得到的余额即为利润。
下面是利润形成的具体步骤:2.1 销售收入的确认销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收入。
核算销售收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销售合同的签订:销售合同是确认销售收入的依据,需要核实销售合同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销售金额的确认:销售金额应该准确反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实际价值,包括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等。
•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是指确认销售收入的具体时间,可以按照货物交付、服务完成或者合同收入确认时点等方式确定。
2.2 生产成本的核算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
核算生产成本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生产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间接成本法: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或方法分配到各个生产环节,并计入生产成本。
2.3 经营费用的确认经营费用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非生产成本,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核算经营费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费用的分类和归集:将费用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归集到不同的经营费用类别中,例如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租金费用等。
•费用的发生时间点:费用的确认时点是指确认费用的具体时间和方法,可以按照费用发生时点、费用支付时点或者费用应计时点等方式确定。
3. 利润分配的方法利润形成后,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利润的分配。
下面是常见的利润分配方法:3.1 留存利润留存利润是指企业将部分利润留在企业内部,用于企业的再投资和发展。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贷:无形资产
30000
2000 8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
例:企业以银行存款100000元,捐赠给希望工程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100000 100000
例:企业以银行存款交纳违规罚款300元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300 300
练习
企业结转出售一台设备取得的收益5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 000
借:财务费用700 贷:预提费用700
销售材料20000元,货款已存入银行,(不
考虑增值税),结转材料成本10000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10000
贷:原材料10000
摊销无形资产11365
借:管理费用11365 贷:无形资产11365
10000 25000 10000 25000
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
700
10000 25000
营业外支出
例. 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0000元(255000-165000)
按33%的税率计算和结转应交所得税费用费用 90000*33%=29700。 借:所得税费用 297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700 例. 将“所得税费用费用”账户余额结转“本年 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29700 贷:所得税费用 29700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6030 贷:盈余公积 6030
例 . 期末企业计算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5 00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15 000 贷:应付利润 15 000
例. 年终决算时,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各明细分 类账户的借方分配合计数 21030元(其中: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在企业管理中,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
通过正确核算利润的形成过程,并合理分配给相关利益相关者,可以稳定企业经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方法。
一、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的形成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指标,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体现。
利润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1. 销售收入: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获得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利润形成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2. 成本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成本费用,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租赁费用等。
这些成本费用需要从销售收入中扣除,从而得到利润。
3. 投资收益:企业还可能通过投资活动产生收益,例如股票投资、利息收入等。
这些投资收益也属于利润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利润的形成是销售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加上投资收益的过程。
二、利润的核算方法利润的核算是企业会计中的重要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利润核算方法:1. 权责发生制度: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权责发生制度,企业在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时,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并计算利润。
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
2. 现金收支制度:这是一种简化的核算方法,只关注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
按照现金收支制度核算利润,可以快速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非现金交易,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够全面。
3. 所得认定制度: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业或组织,如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
所得认定制度通过特定的规则和计算方法,确定企业的利润。
这种方法的核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三、利润的分配利润的分配是指将企业所得的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分配给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过程。
常见的利润分配方式包括:1.红利分配:对于股份制企业而言,红利分配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企业根据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将利润以红利的形式派发给股东。
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的核算以净利润为中⼼,分为⼆部分,即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
(⼀)利润形成 1.利润的计算 利润是指企业在⼀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减去费⽤后的净额、直接计⼊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包括三个层次: (1)营业利润=营业收⼊-营业成本-营业税⾦及附加-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营业外⽀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 注:这三个层次的利润可以通过第⼗七章的利润表来掌握。
2.营业外收⼊的核算 (1)营业外收⼊是指企业发⽣的与其经营活动⽆直接关系的各项净收⼊,主要包括处置⾮流动资产利得、⾮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融资租赁时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于该项融资租赁资产账⾯余额的差额、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收到的因享受税收优惠⽽返还的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税⾦、确实⽆法⽀付的应付账款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划转出去的应付款项、接受捐赠利得、盘盈利得等。
(2)政府补助的核算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的资本。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属于利得,应计⼊营业外收⼊。
但有⼆种做法:如果补助的是已经发⽣的费⽤,则计⼊本期营业外收⼊;如果补助的是以后将要发⽣的费⽤,则先将政府补助计⼊“递延收益”科⽬,在发⽣费⽤时转⼊营业外收⼊。
【例33】说明计⼊当期营业外收⼊ 甲企业⽣产⼀种先进的模具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该企业的这种产品适⽤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即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然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返还70%。
20×1年1⽉,该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120万元。
20×1年2⽉,该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84万元。
20×1年2⽉,甲企业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税额时 借:银⾏存款840000 贷:营业外收⼊840000(120万×70%) 【例34】说明计⼊以后期间营业外收⼊ 20×1年1⽉1⽇,政府拨付A企业500万元财政拨款(同⽇到账),要求⽤于购买⼤型科研设备1台;并规定若有结余,留归企业⾃⾏⽀配。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利润形成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3. 熟悉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利润形成的概念和意义;2. 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3. 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2. 教学难点:理解利润形成与分配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利润形成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引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出利润形成的概念;(2)讲解:讲解利润形成的含义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2. 利润分配的方法和原则(30分钟)(1)讲解:讲解企业内部资本积累与外部投资收益之间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对利润分配权力不同等问题;(2)案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演示,掌握不同情况下利润分配方法及其应用。
3. 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45分钟)(1)讲解:讲解利润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利润核算的具体方法。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概念和原则;2. 案例演示法:通过案例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熟悉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自我评估: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完成一份利润核算报表,并进行自我评估;2.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完成的报表及其自我评估情况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财务管理》;2. 课件、案例资料等。
八、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概念和原则,还能够掌握利润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以及利润核算的流程和方法。
基础会计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计算过程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10%=50万元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500*5%=25万 元,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 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 利润=500-50-25-300=125万元。
结论
该公司2022年度未分配利润为 125万元。
报表列示案例
案例概述
报表列示
结论
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 项目金额为125万元,利润表中“净 利润”项目金额为500万元,请在报 表中列示该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基础会计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目录
• 利润形成核算 • 利润分配核算 •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报表列示 • 案例分析
01 利润形成核算
收入核算
01
02
03
主营业务收入
记录企业通过销售商品和 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记录企业除主营业务之外 的其他业务所获得的收入, 如出租固定资产、出售无 形资产等。
利润分配顺序
弥补亏损
企业应首先用税后利润弥补亏损,以 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提取法定公积金
在弥补亏损后,企业应按照规定提取 法定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预防 意外损失。
提取任意公积金
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后,企业可以根据
最后,企业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 满足投资者的回报需求。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增加“应付股利” 科目的贷方余额,同时减少“利润分配” 科目的贷方余额。
03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报表列 示
利润表编制
利润表概述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 的财务报表,通过比较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 、费用和利润,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分享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分享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分享1. 引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利润形成与分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通过正确的业务核算来进行利润形成与分配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教案将介绍利润形成与分配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2. 利润形成的基本概念2.1 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2 利润形成的要素利润的形成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三个要素。
营业收入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费用是指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
3. 利润分配的基本流程3.1 利润分配的目的利润分配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状况,合理分配利润,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利润分配的原则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经济效益优先原则、合理分配原则、依法纳税原则、社会责任原则等。
在利润分配过程中,企业应当遵循这些原则,确保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
3.3 利润分配的方式利润分配的方式包括现金分红、股票分红、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分配方式,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4. 教学案例分享4.1 案例一:现金分红与股票分红的比较分析以某公司为例,对其过去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比较了采取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两种方式的利润分配效果。
通过分析,发现股票分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股东的权益,但同时也存在股权分散化的问题。
4.2 案例二:合理分配利润的实践经验以某工业公司为例,介绍了企业如何根据财务状况和经营目标进行利润分配的实践经验。
通过制定科学的分配方案,该公司有效平衡了股东、员工和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了稳定增长。
5. 总结与回顾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3.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二、账户
• 设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
• “本年利润”:贷方汇集全部收入和利得,借方 汇集全部费用或损失。年终要将本账户反映的净 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的“未分配 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 “利润分配”:借方登记利润分配的去向和从 “本年利润”转入的亏损数额,贷方登记从“本 年利润”转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以及亏损的弥 补情况。
第六节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2.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4.利润的分配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 余公 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课题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课题】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教材版本】X玉森,陈伟清,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高等教育,2005X玉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2005 X玉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习题集,;高等教育,2005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高等教育,2005【教学目标】掌握利润形成和分配过程的账户设置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利润核算的主要账户和主要业务的核算。
2、教学难点:"所得税"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的应用。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1、教学媒体: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六章第五节2、教学方法:①引导学生用"演绎法",学习损益账户的结转规律。
②引导学生用"比较法",牢记"所得税"的核算。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Ⅰ、导入(5分钟)在学习销售过程核算之后,接下来是关于利润形成和分配的内容。
销售给企业带来收入,当收入大于成本,形成盈利;当收入小于成本时,形成亏损。
利润形成的核算就是要把企业的盈利或亏损体现出来。
利润形成后,还涉及到利润的分配,企业盈利扣除国家规定上交的所得税后,一般称为净利润,净利润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企业发展方面的资金(为扩充企业实力追加投资)和用于防X风险的资金(如出现亏损时进行弥补);还应按照协议、合同、公司章程或有关规定,在企业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作为企业所有者投资的回报所得。
Ⅱ、新授课(70分钟)一、利润的形成教师演示教学光盘并讲解:总的来说,企业的利润包括三大部分,即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板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教师讲解:利润总额中,营业利润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是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利润,比重大;投资收额,在利润中占比重较小;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相减后的余额。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教案: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一、教学目标:•理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利润核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二、教学内容:1.利润的概念和意义–利润的含义–利润的作用和意义2.利润的形成过程–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3.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现金分红法–股利分配法–利润留存法4.利润核算公式–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财务费用–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三、教学方法:1.讲授:介绍利润概念和意义,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2.实例演练:通过多组典型案例进行演练,让学生掌握利润核算公式的具体应用。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利润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各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4.问题解答:听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疑惑和问题,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教学流程:1.讲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2.分析利润的形成过程3.介绍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4.演示利润核算公式的应用5.小组讨论:利润的作用和意义6.小组讨论:各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7.解答学生问题并引导思考五、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综合评价:在下一节课上进行综合评价,从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完整内容。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练实例,教师将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和应用利润核算的门。
只有掌握利润核算的方法和技能,企业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和分配利润,为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六、教学资源:1.课件、投影仪、电脑2.典型案例及相关数据3.网络资源、教材《会计学原理》等。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1.利润总额的计算2.各种利润分配方式的适用情况分析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利润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实际应用到企业中。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第五节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核算复习:1、利润的含义: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成果。
2、利润的计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应纳所得税=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新课讲解(板书)二、利润形成和分配核算应设置的账户〈一〉“营业外收入”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借方:登记期末转到“本年利润”中的数额贷方:登记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收入余额:无余额明细账设置:按收入的项目分类设置〈二〉“营业外支出”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到“本年利润”中的数额余额: 无余额明细账设置:按支出的项目分类设置〈三〉“投资收益”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借方:反映企业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贷方:反映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余额:期末将借贷相抵后的差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四〉“本年利润”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登记期末由“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转入的利润减少项目的金额贷方:登记期末由“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转入的利润增加项目的金额余额:借方余额表示截至本期末发生的亏损,贷方余额表示截至本期末实现的累计净利润。
年末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由该账户的借方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或将本年发生的净亏损由该账户的贷方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结转后无余额。
〈五〉“所得税费用”账户性质:损益类账户(费用类)借方:登记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所得税贷方:登记期末转到“本年利润”中的数额余额:无余额〈六〉“利润分配”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反映年末由“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亏损或利润分配的数额;贷方:反映年末由“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发生的净利润;余额:如在贷方,反映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如在借方,反映企业累计未弥补的亏损。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相关分录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相关分录利润形成和分配的相关分录一、利润形成的主要途径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利润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种主要途径:1.销售收入:企业销售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之一。
销售收入取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销售能力和销售价格等因素。
2.资本利得:企业在投资或融资活动中所获得的资本利得也是利润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
资本利得包括股利、投资收益等。
3.减少费用:企业通过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减少费用也是一种利润形成的途径。
二、利润的分类根据税法要求,利润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营业利润:企业从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称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础。
2.非营业利润:企业从非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称为非营业利润。
非营业利润包括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处置收益、无形资产处置收益等。
三、利润的分配企业的利润分配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纳税: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及时缴纳所得税等各项税费。
2.留存盈余:企业可决定留存一部分利润作为留存盈余,用于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等用途。
3.分配股东:企业应根据公司章程、股东协议等规定,按照股份比例分配利润给股东。
4.员工福利:企业可按照员工福利计划,为员工提供薪资福利、奖金、企业年金等福利。
5.公益事业捐赠:企业可按照社会责任纳税人的信誉要求,把一部分利润捐赠给公益事业。
四、利润分配的相关分录利润分配的相关分录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利润分配的会计科目根据税法规定,母公司股东分红应计入应付股利账户,少数股东享有的利润应计入少数股东权益账户。
2.留存盈余的会计科目留存盈余应计入利润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会计科目。
3.员工福利的会计科目企业给员工发放薪资、奖金、福利等需计入应付工资、应付奖金、应付福利等会计科目。
4.公益事业捐赠的会计科目企业捐赠公益事业需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等会计科目。
五、结语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利润管理和分配不仅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也能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众认可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1)20日,企业收到A公司的违约罚款收入50000,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0
2)22日,企业用转账支票向地震灾区捐款25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
3)企业对外投资收到被投资单位分来的利润15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5000
贷:投资收益15000
4)31日,将损益类有关收入账户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账户。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7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20000元,营业外收入50000元,投资收益150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170000
其他业务收入20000
营业外收入50000
投资收益15000
贷:本年利润255000
5)31日,将损益类有关费用账户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账户。
其中:主营业务成本106000元,税金及附加1105元,其他业务成本10000元,销售费用3000元,管理费用19365元,财务费用2100元,营业外支出25000元。
借:本年利润166570
贷:主营业务成本106000
税金及附加1105
其他业务成本10000
销售费用3000
管理费用19365
财务费用2100
营业外支出25000
6)31日,按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88430元,计算并结转应交纳的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22107.5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22107.5
7)31日,年末,结转全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500000元。
借:本年利润5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0000
8)31日,按全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0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5000
9)31日,经研究决定本年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00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200000
贷:应付股利200000
10)31日,经批准,将企业的盈余公积150000元转增注册资本。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50000
贷:实收资本150000
11)结转未分配利润账户,其中:法定盈余公积50000元,分配股利200000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50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00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