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_复习课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教案

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教案

近代化探索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近代化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了解近代化的影响和意义,掌握近代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了解近代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近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近代化的概念和特点。

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近代化的影响和意义。

近代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教学难点。

近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学。

通过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近代化的认识和理解。

2. 知识讲解。

1)近代化的概念和特点。

2)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3)近代化的影响和意义。

4)近代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近代化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和发展路径。

4.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近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总结归纳。

教师对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近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6. 课堂练习。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讨论式教学法。

通过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近代化的实际影响和发展路径。

4. 小组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表现、思维活跃度等。

2. 课后作业。

评价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对近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3. 课堂练习。

评价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docx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docx

蕿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莄复习目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羂1、知识与能力:蚁(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羀(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肆(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羅(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螁2、过程与方法:肇(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螇(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螄(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袁3、情感态度价值观:蒇(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芅(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薂(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羁重点与难点:袈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羇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芁授课过程:肁导课:1840 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

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六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艿知识梳理:蒅教师出示幻灯片“复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莄屏幕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起步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2. 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3. 理解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2. 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3.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4. 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必要性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2.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3. 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4. 让学生探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必要性和意义;5.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3. 学生对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化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2. 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成就;3. 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影响。

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成就;3.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2. 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成就;3. 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影响;4. 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洋务运动的成败和原因;5.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小组讨论的表现;3. 学生对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化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章:戊戌变法与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教学目标:1.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2. 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3. 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内容: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2.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3.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原因;2. 让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3. 引导学生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改革的影响和意义;4. 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戊戌变法的成败和原因;5.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失败的原因。

3. 分析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化的探索所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及其失败的原因。

3.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化的探索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场景。

2.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化的探索所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评估1. 通过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知识点的测试,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目的,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作用。

2. 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3. 分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近代化的探索所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目的。

2. 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3.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近代化的探索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历史场景。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近代化的探索的作用。

四、教学评估1. 通过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关知识点的测试,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3. 分析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对近代化的探索所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说课稿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说课稿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说课稿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本节是一节复习课,课时为一课时,我采用的说法是”五说法”一,说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这应该说是历史的进步,近代化也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的。

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探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它推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挤压下,近代化的历程格外艰难和曲折。

它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经康梁的政治改革运动,再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急促而悲壮,一刻也未曾停止。

这些都对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本单元的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只是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个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之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加深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近代化的探索是指我国在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和尝试。

(2)掌握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了解近代化的探索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近代化的探索的整体认识。

(2)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近代化的探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运用史料实证法,培养学生对近代化的探索相关史实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近代化的探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近代化的探索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近代化的探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近代化的探索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近代化的探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近代化的探索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我国近代化的探索。

(2)提问:同学们认为,我国近代化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近代化的探索的主要内容。

(2)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近代化的探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合作交流:(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探讨近代化的探索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学生分享合作交流的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近代化的探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教师运用史料实证法,讲解近代化的探索相关史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思路设计学校:活道中学授课教师:梁海斌复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列举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一、复习导入:以个别提问的方式,抽查第六讲列强侵略的几个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事件的相关基础知识。

二、讲授新内容:教师根据《中考解读》P36页的考点分析,向学生简单讲述《近代化的探索》在中考中的比重,指导其明确本讲内容是中考重点关注的内容,要认真把握。

屏幕展示“近代化”的含义,以让学生对该讲内容有初步概念,继续出示幻灯片“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考点一:洋务运动1、出示洋务运动基础知识表格,第一大组同学用接龙的方法迅速完成相关内容。

2、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洋务运动开启了是中国的近代化。

并组织学生齐读重点内容,速记洋务运动的内容、评价,然后找二三个学生检验速记情况。

3、思考讨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封建统治制度。

4、展示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图片。

5、实战演练。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提纲》中的中考选择题,并简单评讲。

考点二、戊戌变法1、展示幻灯片的戊戌变法表格,第二大组同学用接龙的方法迅速完成相关内容。

2、完成之后,教师简单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并组织学生齐读重点内容,并布置学生用2分钟时间识记其影响。

3、教师小结本部分内容,强调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市桥象圣中学罗玉珊2013年12月24日【课程标准】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3、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近代化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线索,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近代化探索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的表现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历史与现实在本单元中有很好的结合点,我们要关注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伟大成就,体现历史对现实的借鉴功能。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后,已经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几场运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于这些运动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产生的影响和特点等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知识重构。

【复习目标】1、知道近代化的概念,知道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背景。

2、说出近代化探索的四场运动的名称、时间、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要内容,比较其异同点。

3、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四场运动的作用及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探索的艰巨性,归纳出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从而得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一些启示。

4、通过绘制知识树或思维导图,重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复习重难点】重点:四场运动的概况、作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难点:四场运动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和启示,重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设计理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复习。

利用时间轴、知识树等方式引导学生宏观的看待专题,理解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懂得把前后知识建立关联性,突出历史的时序性、变迁性和因果联系。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2. 知道“百曰维新”的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 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法指导】本单元侧重于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的探索,包括经济工业 化方面的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民主化科学化方面的新文 化运动。

学习木单元要注意比较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 思想文化的变革,认识中国的近代化由表及里、不断深入。

从而正确评价四次探索在中国近 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念理解】近代化主要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这些都是中国人民 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 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 新文化运动。

【复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夏习了第一单元,知道了列强的一步步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我们陷 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 里?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学习西方,二、知识梳理:第h 课洋务运动 1. 背景、目的、代戒、口%碱2. 去列举洋务派为佰自强 求富”而创办的王吧军定工仲和民用工仆,评价汗帝远 励在巾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什用-第7理成戌交法1. 晋景、必2、发展、膏湖、结果、+米2. ★知道“百日维新”的工耍内客,认识戌成玄法时中国沂代社今的怫响.第8课辛亥革命1.晋笊、孙中山创徉干珊党、和中山副'II革命纲领、爆发、高潮、结果。

只.★评价辛亥革命e第g喋新文优通]1.背景、标志、口号、旗帜'王萼Chilli 舌I ILL. I I 阡心1\在八仞、16甘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斛放迅切中的地位和作印-运动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原因清政府内外交困反对尊孔发古的逆流政治派别主张、内容兴民权,发展资木主义领导人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少知识分了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作用四、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1.看课本概括中国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探索?分别说说这几次探索的实质、领导阶级、性质。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一章主要内容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都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近代化的探索》这一章节的内容,可能还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2.难点:中国近代化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近代化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3. 认识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与过程:英国对华鸦片贸易、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爆发。

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 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的关系: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激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分析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

3. 探讨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2. 掌握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状况。

3. 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与过程:内忧外患、同治中兴、洋务派的发展。

2. 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的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

3.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2. 分析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3. 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的重要性。

第三章:戊戌变法与近代政治制度的改革教学目标:1.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掌握戊戌变法期间政治制度的改革内容。

3. 认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1. 戊戌变法的背景与过程: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

2. 戊戌变法期间政治制度的改革:废科举、兴学堂、改官制。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3. 分析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3. 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分析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3. 讨论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近代化探索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分析洋务运动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过程;2. 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洋务运动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洋务运动的背景和过程;2. 分析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讨论洋务运动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章:戊戌变法与近代化探索教学目标:1. 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分析戊戌变法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戊戌变法的背景和过程;2. 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戊戌变法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戊戌变法的背景和过程;2. 分析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讨论戊戌变法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近代化探索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分析辛亥革命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 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辛亥革命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 分析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讨论辛亥革命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第五章:北洋政府与近代化探索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政府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 掌握近代化探索的主要内容;3. 分析北洋政府和近代化探索对中国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近代化的探索历程,理解其主要内容,重点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近代化探索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2. 各个历史事件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近代化探索的曲折性与复杂性。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复习教材,梳理知识点。

2.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梳理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及其相关知识点。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4. 案例分析:选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地图和视频,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感受。

2. 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第六课洋务运动:学习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 第七课戊戌变法:学习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3. 第八课辛亥革命:学习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4.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5. 第十课近代化探索的总结:总结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分析其成败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近代化探索的意义。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历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3. 分析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2.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历程3. 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晚清社会变革的具体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历史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初步尝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2. 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3. 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和过程2. 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和不足3.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和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和不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和启示。

四、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影响和启示的理解。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2. 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

3. 分析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起步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起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需求。

1.2.2 鸦片战争的经过: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的签订。

1.2.3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3.2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学生对近代化探索的理解。

1.4 教学方法1.4.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资料。

1.4.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感受。

1.5 教学步骤1.5.1 引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5.2 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1.5.3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5.4 学生分享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感受。

1.5.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的探索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阶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 教学内容2.2.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矛盾的加剧。

2.2.2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历史复习课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中国的近代化起步1.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及其主要特点。

1.2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及其主要特点。

1.3 教学活动观看鸦片战争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战争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及其主要特点。

第二章: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探索2.1 教学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分析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掌握洋务运动后中国近代化的进展及其主要问题。

2.2 教学内容洋务运动的起因和过程。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贡献。

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2.3 教学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洋务运动相关资料,了解运动过程。

小组讨论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后中国近代化的进展及其主要问题。

第三章:戊戌变法与中国的近代化改革3.1 教学目标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分析戊戌变法的成败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掌握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化的改革方向及其主要问题。

3.2 教学内容戊戌变法的起因和过程。

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成败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看戊戌变法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变法过程。

小组讨论戊戌变法的成败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后中国近代化的改革方向及其主要问题。

第四章: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4.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分析辛亥革命的特点及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及其主要问题。

4.2 教学内容辛亥革命第四章: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转型4.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

2. 使学生理解近代化的探索的意义,认识到这些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证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

2. 戊戌变法: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

3. 辛亥革命: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

4. 新文化运动: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

5. 近代化的探索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 难点:分析这些探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近代化的探索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 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深入理解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过的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会进行这些探索。

2. 洋务运动:介绍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3. 戊戌变法:介绍戊戌变法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4. 辛亥革命:介绍辛亥革命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5. 新文化运动:介绍新文化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近代化的探索的启示,认识到这些探索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

2. 探讨:讨论近代化探索中涌现出的各种思想观念,如民主、科学、民族主义等,分析这些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评价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内容完整性、论证合理性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盟的作用。

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独秀、大钊、鲁迅、胡适等。

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本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主题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从经济、政治到思想的学习过程,层层深入。

3、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如分析评价洋务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认识到维新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关头,由资产阶级推动,清政府实行的一次自救运动。

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③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④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培养学生爱国救国意识和振兴中的历史责任感。

4、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几次运动的总趋势。

【二、教法和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给学生讲解相关概念;如近代化,洋务派等;适当补充人物的相关历史事实,通过对人物的了解更好的记忆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采用启发教学、分析比较、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模式;引导学生从中国人民对近代化探索过程去理解本单元的主要容,概括知识点。

【三、课程资源】
课本为主,课件辅助,教师搜集有关资料以补充;注重图片的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在适当引导基础上获得理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概括导入,明确目标
1、列举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过渡:四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让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2、出示课件近代化的定义及梁启超的一段话,让生明确近代的中国人民从三个层面就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索,即:技术——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概括单元主题,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以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3、出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二、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1、生依据手中学案,巩固知识点,时间25分钟。

2、师出示幻灯片,进行抽查检测。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纲要、填图、列表比较、问题提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

然后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知识间的在联系,了解本节复习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
三、典例精析,把握规律
师出示练习题,共同合作解决,并教给学生答题技巧。

附练习题:学以致用,亮剑中招
1、甲午战败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设想的是,这一设想体现了他:
A.关心“民族”
B.关心“民权”
C.关心“民生”
D.关心“”
4、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鸿章──洋务运动 B.胡适──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独秀──新文化运动
5、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C.结束了中国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国
D.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的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7、很多同学都看过《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8、“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
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鲁迅B.独秀C.大钊 D.胡适
9、材料一: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

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国。

接着,高举、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一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国”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领导者是谁?今年(2011年)是该事件发生多少周年?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针对典型例题进行交流,重点在于发现题目所考知识点、出错原因。

无法解决点,教师进行点拨,总结答题规律和技巧,从而使升学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


四、反馈评价,巩固提升
通过比较中西方近代化的不同以及对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积极不可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评价环节,重点强化所复习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