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蔚真、朱羽君《电视采访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记者出镜)【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记者出镜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1.记者出镜包含以下要素
(1)用人的各种感官直接感知世界,如亲眼目睹、亲耳听闻等。
(2)跨越时空交流,了解异地异时的事物。
(3)以人自身为媒介,接收信息时面对“人”,而非“物”。
2.电视记者现场出镜的主要作用
(1)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2)使现场的信息更加条理化、秩序化。
(3)搜集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
(4)使采访更加深入。
一、电视记者出镜的行为类型
1.电视记者出镜的言语行为
电视记者出镜采访中,一般使用口头语言,简称电视口头语言。
(1)电视口头语言主要特点
①电视口头语言是综合性的语言。
②电视口头语言是人际交流状态中的语言,电视记者口头语言的起点是人,终点是观众,恢复了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的“模拟状态”。
(2)电视记者出镜语言的具体要求
①语言结构的口语化。
包括:a.少用书面语言中常用的单音字,多用双音字;b.少用书面语中的关联词,多用口头语中的语气表达;c.避免倒装句;d.避免谐音和歧义。
②语言的通俗化。
遇到专业术语、复杂的思想表达等情况,记者要做语言通俗化的工作,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记者的出镜提问和出镜播报述评中。
③语言内容的形象化
口头语的劣势在于严谨性和理性化程度不易实现,而优势则在于其富有感染力和形象性,这一特点要求电视记者主动扬长避短。记者在出镜报道时应多考虑如何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而不要一味地追求语言形式上的严谨深刻。
2.电视记者出镜的非言语行为
对于电视记者而言,常用的镜头前的非言语传播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外表
外表,是指记者的物质性的外观,可分为以下两大部分:
①可控部分,如头发、服装、化妆和装饰品等。
②不可控部分,如容貌、身高、体重等。
(2)体态语
电视记者的外观形象还包括其体态语言。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
①体态语主要包括:a.表情语;b.首语、手势语、体姿语。
②身体动作的作用主要包括:a.表达态度;b.情感交流;c.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
③关于记者的情绪控制。
(3)类语言
言语行为是以有声语言符号来传达的,其信息媒介为语词和声音,而类语言是指伴随着言语而瞬息万变发生的声学行为,它包括音调、音色、音量、重音、口音、节奏、速度和停顿等。
(4)界域
界域是指记者出镜采访报道时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和自我空间的调整。在电视访谈中,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也存在保持距离的问题。
二、提问与访谈
1.出镜提问的任务
(1)获取未知事实
(2)已知事实,“明知故问”
在“明知故问”的采访中,记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不要让观众明显感到屏幕上的记者已经知道答案。
②不要在提问时让被采访者感到记者已知答案,以免失去回答的兴趣。
③记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提问,也应争取在采访中继续探知新的事实。
④防止“诱导”。
(3)收集评论与感想,组织舆论
(4)激发采访对象的情感,展现真实个性与内心
2.镜头意识
(1)镜头意识的定义
对于出镜记者而言,镜头代表观众。记者不仅要面对采访对象,还要面对镜头后的观众。记者出镜的目的是使现场采访形成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实现这一效果的中介就是镜头。电视记者在镜头前就如同面对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这一意识叫镜头意识。
(2)电视记者的提问要把握好提问内容与现场画面的辩证关系
①电视采访中的提问不应重复镜头中明显存在的信息;电视采访的提问要超越视觉和表象,向深层发掘。
②电视采访的提问也要注意保留一些现场的气氛,记者要结合采访现场的一些信息进行即兴发问。要善于利用环境和周围的事物来组织问题,形成氛围。
3.“一次最佳”原则
电视现场采访具有很大的即兴性。只有一次性完成的采访行为才会自然地焕发出即兴采访的独特光彩,以开放的、不可预知的进行状态吸引观众的注意。
4.提问的准备
只有准备充分,记者在镜头前才能应付从容,敏锐地抓住被采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即兴采访和提问。
(1)电视记者在确定出镜采访之前,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来了解采访对象。
(2)分析访谈对象。
(3)观察采访对象的现场反应。
(4)设计问题。
5.交流
提问要和交流相结合,通过良好的话语状态解除由机器设备和人际陌生带来的紧张状态,创造谈话的人际氛围和语境。
(1)在正式开始提问采访之前,记者帮助被采访对象作好摄像前的心理准备:
①如果被采访对象缺乏接受电视采访的经验,记者可以告诉他们一些相关的设备知识和注意事项,比如提醒被采访者注意与摄像机的交流等。
②拉家常,或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③开玩笑,幽默可以使人放松。
(2)在交流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交流中,话题涉及正式开机采访的内容,记者应注意不要展开和深入,更不要触动采访对象的情感。
②记者还应该在交流中加深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尤其是采访对象的性格、谈吐、反应速度等。
③让采访对象了解记者也是非常必要的。
④在交流中产生情趣。
6.提问技巧
(1)发问
发问是指由记者向采访对象主动提出预备问题的采访方式。
发问的技巧很多,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
①开门见山——抓住关键问题、直奔主题。
记者发问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新闻事实,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记者的提问应该是开门见山的,为了解未知向知情者发问。
②迂回提问——巧妙处理敏感微妙的问题。
③带背景的提问——深化谈话内容。
(2)追问
追问,是指出镜记者在提问访谈过程中,根据采访对象的现场回答作出即兴提问的采访方式。追问依靠采访对象的回答而存在,在逻辑上有递进关系,即后一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逻辑上环环相扣,步步逼近事实,呈现出“追”的势态。
(3)发展问题,深化主题
发问只是引出话题的第一步,通常都停留在表象和基本事实的了解层次上。出镜记者在访谈过程中,还要将话题引向深入,这就是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