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现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复旦中文版序言)
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_现代中国小说十讲_序by王德威
激 烈 的方 式 非 革 命莫 属
, ,
。
第 三 章讨 论
年 第 一 次 大 革 命 的起 落 以 及 革 命 与 文 学 间 微妙 的消长关 系
,
。
。
“
革 命 文 学 家 风 起 云 涌 的所
。
的 自 由为 代 价 历 史 的迷 魅 文 学 的记 忆 检 视 百 年 现 代
,
在 其实是并没有革命 的
, ,
或 拆 解 预 留 自我 批 评 的 空 间
, ,
。
“
批 判 的抒 情 主 义
”
。
”
,
与 当时 的 批 判 的 现 实 主
,
“
本 书的草成 要 特别感谢苏州 大学 季进
义 形成对话
,
四 十年 代 张 爱 玲 曾 以 《金 锁
博士 的主催
,
。
。
他推 动海外 汉 学学 术 交 流 的热
,
,
记 》 作 红 遍 沪 上 二 十 多年 后 她 远 在海 外 等
年第
期
当 代 作 家评 论
历史迷魅 与文 学记忆
—
,
《现 代 中 国 小 说 十 讲 》 序
王
德
威
这 本书 以小 说 为重 点 探讨 现代 中国文 学 中 的一 个 面 向 历 史 迷 魅 与 文 学 记 忆 二 十 世 纪 中 国 的历 史 动 力 不 论 在 实 证 或 叙 事 层
,
。
它甚 至 点 出现代历 史 除魅 冲动 的本 身 已 经
《虚 张 的正 义 》《罪 与 罚 》 论 讨
,
、
。
、
经 过 了二 十世 纪后 我 们 才赫 然 发 现 中 国历 史 与文 学 的复杂 纠结 较诸 以 往 只 有 过之 而
从沈从文形象建构看王德威的“抒情”论
从沈从文形象建构看王德威的“抒情”论2006年,王德威在长文《“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里,单刀直入地提出了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的“抒情主义”话语体系的抱负。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该文指出除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传统文类之外,中国现代文学尚有与浪漫主义文学不同的“抒情主义”文学流派,该流派最重要的作家便是沈从文。
4年之后,他又在《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的“1841-1937年的中国文学”部分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在“抒情中国”一章中,他列出了“抒情主义”话语体系里的代表作家,其中,沈从文所占篇幅最多,也呼应了在《“有情”的历史》中他作为“抒情作家”的代表地位。
在《“有情”的历史》里,作者认为:“‘抒情’不仅标示一种文类风格而已,更指向一组政教论述、知识方法、感官符号、生存情境的编码形式,因此对西方启蒙、浪漫主义以降的情感论述可以提供极大的对话余地。
”其中,“抒情”有三种主要定义:第一、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文类的“抒情”。
与“五四”主流的写实主义作品相比,“抒情”文学以语言“形式”超越现实主义,指明“语言”本来就是世界呈现自身、演义流变的一部分,“而非透明的逻辑预设产物”。
①故抒情文学可以“暂时脱离决定论式的牢笼”②,以更多具有可能性的方式表达现实;第二、作为一种知识方法的“抒情主义”,即相关文论研究;第三、作为一种生存情境之编码形式的“抒情主义”,即个体的生存行为。
抒情诗人“拒绝”介入现实的姿态,其实包含有更深层的政治意义。
“抒情”作为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情感结构”,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建构其特殊的国家民族想象③。
王德威为其“抒情主义话语体系”奠定了以上文学史叙述框架之后,又在《剑桥中国文学史》④中的“1841-1937年的中国文学”部分⑤进行了实际的现代文学史编写操作。
在“抒情中国”一章中,他列出了“抒情主义话语体系”里的代表作家,认为他们能够“自觉地用语言重现世界”,“在精炼的词汇形式中,寻找到模仿之外的无限可能性”。
重读夏志清教授_中国现代小说史_王德威
作家共同的命运 ;历史的残暴不可避免的改 变了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的经验 。
一
《中国现代小说史》共有十九章 ;其中的 十章都以重要作家的姓名为标题 , 如鲁迅 、茅 盾 、老舍 、沈从文 、张爱玲等 , 对夏而言 , 这些 作家是现代小说的佼佼者 。其他各章处理了 分量稍轻的作家 , 同时凸显了形成文学史的 其他重要题目 。如第一及第十三章讨论现代 史两 个 关 键 时 刻 ———五 四 时 期 及 抗 战 之 后 ———小说创作与文学 、文化政治的复杂关 联 ;第 三及 第四 章分 别描述 了两 大文 学社 团 ———文学研究 会 及创 造社 ———的组 成原 委 、创作方向及风格 ;第五 、十一及十八章则 评论左翼文学从萌芽到茁壮的各阶段表现 。 除此 ,《小说史》还有一章结论 , 综论中共文学 在反右运动后到“文革”前夕的风风雨雨 。另 有三篇附录 , 分别论五十年代后期的大陆文 学(附录一), 现代中国小说反映的时代精神 (附录二), 台湾作家姜贵 的两篇小说(附录 三)。 第二篇附录《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 精神》曾受到广泛的征引及讨论 , 堪称是文学 批评界过去三十年来最重要的论述之一 。原 英文标题中“Obsession w it h Chi na”(感时忧 国)一辞由夏首先创用 , 现早已成为批评界的 常见辞汇了 。
一直到不久以前 , 《小说史》仍不时被冠 以“反共”之名 , 受到攻击 ;有些评者甚至视此 书为冷战文化政治的产品 , 并将夏打为极右 派学者 。 夏与左派文学间的关系 , 下文将再 论及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 , 如果《小说史》今 天仍然有引人议论之处 , 浮面的政治宗派问 题应非原因之一 。像《小说史》所经历的政治 性解读再一 次提醒我 们 , 贴 标签 、戴 帽子之 举 , 无非是老套的命名游戏 。
想象华语文学的方法
想象华语文学的方法——读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作为海外当下首席文学评论家的王德威,先后在中国大陆推出了《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版)、《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2006年版)等大著,不但博得学术界的一片喝彩声(荣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6年度文学评论家,云其“既为作家画像,又为作品正名,学养丰厚,见地明晰,感悟力超群。
”),也赢得许多大陆粉丝的“自我的脆弱的心”,形成世纪末华丽的“众声喧哗”。
记得当初读《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以娴熟的西方文学理论对晚清小说重新观照,旧瓶新酒,写的灿烂多姿,让我耳目一新。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诸文,亦多有闪光之思想锋芒与真知灼见,文字华丽诡谲,带着浓浓的鬼魅之气,撩人神经,乱人眼目。
虽是“小”说中国,譬如王德威所云“我却以为小说之为小说,正是因为它不能,也不必担当救中国的大任。
小说不建构中国,小说虚构中国。
”然注入作者的历史情怀与家国恩怨,毕竟有一种宏大的叙事流淌其间,令人深思,令人琢磨。
王德威毕业于台大外文系,师承学者刘绍铭,可谓是夏志清的再传弟子。
说起台湾大学外文系,不由得人不心生敬佩,海外文坛一批呼风唤雨的人物,象李欧梵、余光中、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刘绍铭等等,竟然都出自台大外文系。
王德威的论学路子注重理论穿透与文本解读,而其笔墨“闲闲如散文,行云流水,如话家常,全是就文论文,不落理论,偶尔用之,也是自然化之,不留痕迹。
论述张爱玲及张派传人的文字,简直是天衣无缝,那种瑰丽诡秘,带一点妖冶的鬼气森森。
”在《现代中国小说十讲》的序言里,王德威谈到他对现代中国小说看法: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
他注重的是“时间、书写、欲望、记忆所构成的叙事网络。
”而在《当代小说二十家》里,王德威重画跨世纪华语文学版图,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北美地区一共选出二十位华语作家,既介绍作家个别的特色,也把他们纳入文学史的脉络里加以观照。
老舍研究在美国_黄淳
老舍研究在美国黄 淳 内容提要:老舍是较早为美国读者所了解的中国作家之一。
以小说《骆驼祥子》的翻译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老舍的作品被不断地介绍到美国,对这位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美国学术界的热点。
梳理上世纪40年代至今的美国的老舍作品翻译和研究,并与国内老舍研究相比较,展现美国老舍研究若干特色。
关键词:老舍研究 中国文学 美国 比较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1945年美国人Ev an King翻译出版了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译作在美国大受欢迎,很快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出版不久即名列美国纽约著名的读书俱乐部“Boo k-of-the—M onth Club”的推荐书目中。
该俱乐部向来以选书严格、眼光锐利而著称,经由它推荐而在美国扬名的作家还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H·G·威尔斯和《飘》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契尔。
俱乐部对老舍的《骆驼祥子》评价很高,认为这部书在反映现实及叙述技巧等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
”①随着小说的走红,它的原作者老舍也相应地成为美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就这样,“老舍研究”以《骆驼祥子》为起点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
本文拟对半个世纪以来美国老舍研究做一个概括,展现另一种文化视角中的中国作家及其文学创作。
一、作品翻译外国文学的研究中,翻译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
准确地说,老舍的作品研究在美国虽然始自K ing对《骆驼祥子》的翻译,但《骆驼祥子》并不是作家第一部被介绍到美国的作品。
1944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现代中国短篇小说》(Contemporary Chinese Stories),其中收录了Chi-chen Wang翻译的《柳家大院》(Liu s Cour t)。
这比Evan King的译作出版还要早一年。
此外,King版本的《骆驼祥子》也很难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译者不仅添加了一些人物和情节,甚至还给小说安排了一个好莱坞童话式的结局:祥子和小福子获得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试论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之异同
096《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的出现对两国各自的文学发展进程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得益于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思想解放状态的引领。
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形式发端于明治维新后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的思想开放。
探究特定社会变革初期两国写实主义文学的异同,以进一步认识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演变、文学作品及相关理论。
这对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学、日本近现代文学风格转变过程中的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异同试论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之异同彭家佳一、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与日本近代写实主义文学的发端写实主义,顾名思义,无非是以真实的所见所闻进行艺术创作[1]。
写实主义的观念由法国画家库尔贝提出,这一艺术发展起源可追溯至法国大革命前夕。
该时期,革命浪潮促使艺术家将艺术创作从古典模拟引用和浪漫虚构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向现实生活。
而后,写实主义的概念被引入文学领域,成为一种文学创作流派。
写实主义文学主张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并强调作家要深入实际,了解真实情况,反对“主观的、任意的和幻想的”艺术,主张客观的描写。
中国现代写实主义文学理论最早由陈独秀提出,其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论述:“现实世界之内有事功,现实世界之外无希望。
唯其尊现实也,则人治兴焉,迷行斩焉。
”[2]在《学说与装饰》中指出:“详论一种学说有没有输入我们社会的价值,应该看我们社会有没有用它来救济弊害的需要。
”[3]这无一不体现着五四运动前后,写实主义流派在文学领域所体现出的功能:以民主和科学为基础,旨在颠覆旧文化,创立新文化,唤醒民心,进而应对空前巨大的民族危机。
日本在历经锁国政策,遭受西方列强的鞭打之后,开启了明治维新之自觉道路。
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文学观念的背景下,出现了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文学相关理论的著作——《小说神髓》。
我真正的知音在中文世界——王德威访谈录
WANG DE WEI 我真正的知音在中文世界——王德威访谈录王德威/朱又可“情”的论述,在中国有自己的体系和脉络朱又可:谈谈你最近的研究和写作吧。
王德威:OK,我刚刚出了一部恐怕又要引起很大争议的书,哈佛版的《新编中国文学史》,这本书在2017年4月底出版。
英文版有1060页,中文版大约一千五百多页。
这个书原来编写的对象是英语世界的读者。
但是,我觉得我真正的知音应该是在中文世界,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会引起什么反应。
朱又可:从什么时候开始编的?你是主编,你请了多少人参与呢?王德威:从2013年开始的这项文学史工程,我邀请了143位作者。
这部新编中国文学史是哈佛的大型文学史系列之一。
1989年出了第一本《法国文学史》,在过去的28年里面,又出了《德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一共有161篇文字,按照编年的体系,以散点辐射的方式,并未刻意强调那些伟大的事件。
这本书打散了所谓大叙事的做法,它不是从头写到尾、一以贯之、巨细靡遗的一本书。
和哈佛其他国家文学史的体例一样,每篇短文2500字,选取一个历史上的时间点,某年某月某日,有新闻报道一样的标题。
之所以有严格的字数限制,是希望在统一的体例之下,找出某种秩序,来形塑一种特殊的写作风格。
面对西方英语世界的读者,可读性是非常重要的。
朱又可:你都邀请了哪些方面的作者?王德威:除了做文学研究的学者,有很多作家应邀加入文学史的写作。
王安忆写她的母亲茹志鹃,作家女儿写作家母亲;哈金用小说体写鲁迅写作《狂人日记》的1918年4月26日那个夜晚;余华写他在华东师大的翻墙故事;莫言写今天写和读长篇小说的意义,等等。
朱又可:你向一百多位作者提出什么写作要求?王德威:你一开始问我最近做什么,对于作者,我现在延续这样类似的一个理念,我就更展开了,就在不同的论述上,问了一些我们大概都觉得无从问起或者是习以为常的话题。
什么是文心?这是一个好像不能问的了,文心不是文心雕龙吗?或者心是什么东西,文学跟心?鲁迅说要因人心者《摩罗诗力说》,或者鲁迅在《墓碣文》说一个自抉其心的死尸,自抉那个心是什么东西?所以,这类问题,像什么是史?什么是诗史?好像是很古典的,我们现代文学应该把它区隔开来的话题,我认为它是在很多脉络里,渗入我们的文学意识以及文学写作上。
《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
龙源期刊网
《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
作者:
来源:《对外传播》2017年第08期
《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一书编者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并担任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汉学研究中心主任。
译作主要有:《现代抒情传统四论》《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一九四九:伤痕书写与国家文学》等。
该书借助分析传统文学形式和流行歌曲歌词、总统演讲、政治学著作、狱中杂记等非传统文学形式,以新的视角对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莫言等文学人物进行了解读。
编者通过评估外国名著译本和前卫作品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否定了外界认为中国文化保守狭隘、只注重内在的片面观点。
该书汇集了关于译者研究的大量文章,它们阐明了各自的观点,代表着不同的声音。
荒谬的喜剧——《骆驼祥子》的颠覆性
第一部分 | 作者
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 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 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
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 旨。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 俗共赏。
幽默风趣,是老舍作品语 言的总体风格特色。
潜台词的运用以及富有生 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
现实 主义 书写
标题
作品中是否暗含 “喜剧”手法?
祥子的堕落历程
标题
《骆驼祥子》的 悲观写实
虎妞的人物命运
群众“嘉年华”式的狂欢
4
主要结论
第四部分 | 主要结论
1
祥子“喜剧模式”下的 荒谬人生
自失车与盗窃骆驼后, 祥子的厄运接踵而至,甚 至达到了机械重复的程度, 在一次次的打击中,他变 成了自己曾经蔑视的大众 中的一员,从人变成机器。
2
黑色幽默:以最极端的 泪代替最极端的笑
通过对祥子(及其他 人物)所受磨难的过度暴 露,以及刻意地将有活力 的人变为行尸走肉的做法, 营造了一种荒谬的、令人 愤然失笑的效果。
3
荒谬的喜剧:对现实含 义本体性的怀疑
小说结尾关于群众 围 观砍头这一“嘉年华”场 景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 一群被机器化的生活方式 宰制的底层民众,这是作 者对暴力的、非理性的现 实世界的控诉。这出荒诞 的喜剧,祥子是主角,社 会中其他千千万万追求幸 福的底层民众也是主角。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 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 代。它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 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 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 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 有的可怜的自由,作者很深刻地向人们展示军阀 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 苦深渊中的图景。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中国小说史上,小说一体像在晚清那般复杂的情况,可谓绝无仅有。
在这段期间,小说之写作、印行、流通及议论,其方式之多,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都是空前的。
然而,虽然小说大受欢迎,公认的“杰作”却十分鲜见。
受启蒙的菁英分子将小说的地位提高到中国文学文类排行榜上的榜首(最上乘),但又难掩其对当时风行小说的轻视。
犹有甚者,纵使当时的主流理论皆倡言小说载道与宣导的功能,可是大多数作者与读者对小说一体却别有怀抱:小说乃空中楼阁,可以任他们驰神幻想,甚至可以一头栽进“狭邪”的念头里去。
此外,在中国文学中,也找不到另一个时代像晚清一样,作家会投入如此充满吊诡的论述中。
许多文人以小说写作为其生平志业,但是他们又是最不专业的作家:他们将作品匆匆付梓,却又常常半途而废;他们汲汲营求所谓时代性的议题,却只凸显出自己根深蒂固的狭隘;他们造假、剽窃,专写耸动的故事;他们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探求写实的资料,但是却将之表现成千篇一律的偏见与欲求;他们声称要揭露、打击社会的不平与怪像,但成果却是渲染、夸张那些不平与怪像。
当时有些中国人努力追求将小说的形式、修辞、主题都西化,但是面对这种打倒传统的企图,晚清小说仍然执着于传统的末流而少突破。
摆荡于各种矛盾之间,如量/质、菁英理想/大众趣味、古文/白话文、正统文类/边缘文类、外来影响/本土传统、启示型理念/颓废式欲望、暴露/假面、革新/成规、启蒙/娱乐﹒﹒﹒﹒,晚清小说由此呈现出一个多音的局面,其“众声喧哗”之势足以呼应当时那个充满爆发力的时代。
后来将主控中国现代文学的渴望、挑战、恐惧及困境,都是在这个氛围中首次浮现的。
晚清小说的研究始于五四时代。
两位新文学运动的创始者胡适(1891-1962) 与鲁迅(1881-1936),虽一生致力推翻旧文学,但是吾人今日对旧文学的了解却也得力于他们。
学者一致认为,晚清小说代表了中国小说传统中最剧烈的变化,但是对其艺术成就,则态度暧昧。
王德威文学史书写的启发与警示
王德威文学史书写的启发与警示作者:樊思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9期摘要:作为美国汉学界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第三代领军人物,王德威的文学史书写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有着许多创新点和闪光点。
与此同时,其所著文学史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
大陆学界面对王德威编写的文学史,认可与质疑并存,赞扬和批评同在。
总之,王德威的文学史书写所具有的闪光点和局限性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发和警示,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王德威;文学史;现代性;现当代文学作者简介:樊思雨(1994-),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2自《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开始,王德威就开始在大陆学界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而后其所著的《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历史与怪兽》等书,更是彰显了王德威积极介入大陆学界的姿态。
以下,本文将从启示意义和警示意义两方面来论述王德威文学史书写的启发性价值。
一、启示性王德威深厚的理论知识、极具问题意识的研究精神以及开放的自由立场赢得了许多大陆学者的钦佩。
纯文学立场、晚清现代性的发现、“抒情”对线性时间观的打破、历史视角、中西理论的结合、对“大叙事”的抛却以及对海内外华文文学的重视等王德威文学史研究的特点都具有很大的启示性。
(一)坚持纯文学立场王德威师承夏志清,坚守着纯文学的立场来研究中国文学,力图不被主流话语和意识形态所遮蔽。
他曾说过:“文学史家的首要任务是发掘、品评杰作。
如果他仅视文学为一个时代文化、政治的反映,他其实已放弃了对文学及其他领域的学者的任务。
”对于大陆学界所推重的左翼作家丁玲,他评价“或流于煽情造作,或偏向政治宣传,笔锋粗糙”。
[1]与此相对,王德威却花费了相当多的笔墨对左翼文学之外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论述。
“世界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观念——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读札
“世界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观念——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读札丁帆作为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史研究的海外学者,王德威应该是第三代的领军者,他几十年来打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壁垒,将百年以降的所有文学史思潮现象和作家作品(哪怕是一个有文学史意义的不起眼的小作家)都纳入自己研究的视域中,这是我们大陆学者所难以企及的学术态度,如今他竟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上限拓展至明末,如此大胆的举措让我震惊,有理无理另当别论,但是在学术上的刻苦追求令人尊敬。
更重要的是,他的视野十分开阔,知识储备丰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和思潮,文史哲各门类的方法与观念,无所不涉,无所不用,这也是一般学者望尘莫及的。
就我多年来对他的观察,其学术性格基本上是持重稳健、客观公允的,尽管我不赞成书中收入了与全书价值判断相左的极少篇文章,有些观点也看似激烈,那是因为所处的文化语境的殊异,乃至于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而形成了反差和落差:你以为是站在政治正确的立场上去批判他的观念,他却是以为自己是站在学理的客观立场上进行“历史的考古”,视其为一种严谨的学风,相比许多一些大批判文风的文章,谁的观念更具有学理性和学术性,学界同仁心照不宣,不言自明。
在我与王德威接触的过程中,我反倒以为他的性格在谦和之中少了一些刚烈,甚至有点懦弱。
前年去美国,又见王德威,在他的办公室兼书房里,得知他正在主编一套卷帙浩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千页之巨的皇皇大著的英文版如今已然问世了,据悉中文版不久也将面世。
从德威先生的这篇导言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此书的编写宗旨和体例规范,更重要的是,这种具有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代入“世界中”的意识,试图让中国现当代文学进入正常的世界文化和文学语境的雄心,却是我们国内学者缺少的视界和魄力。
我尚未读到全书的中文版内容,但是,就此阐发的观念而言,就让我们这些专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国内学者汗颜,因为我们长期只在狭小的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中打圈,走不出自我设定的陈腐史学观念之囚笼,也就让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近七十年之中只是在修修补补当中带着镣铐跳舞,往往囿于形式上的些微变化而沾沾自喜。
繁华未落尽涕泪尤飘零——浅论王德威文学研究的面向
第23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6年12月Vol.23No.4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Dec.2016收稿日期:2016-11-12.作者简介:王璇(1989-),女,山东潍坊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201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
①在《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中,王德威追索了沈从文思想中的“渔隐”心态,由此探讨抒情性中的礼乐传统,显现出他不仅重视抒情性,也注重对中国文学传统中抒情一脉的追溯。
繁华未落尽,涕泪尤飘零———浅论王德威文学研究的面向王璇(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南京210023)摘要:王德威作为美国汉学界第三代学人的代表,是美国汉学的集大成者。
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呈现出推崇抒情色彩、带有比较文学的视野、重文轻史、关注地缘又超越时空的特点。
这些特质有其对前代学人夏志清的继承,也有对夏志清的超越和不同。
同时,他的论述因为过多地强调西方文论、缺乏“在地”体验而存在缺憾。
这与其地域身份、教育背景和所在的语境有着极大的关系,也是其作为学人的特殊性所在。
关键词:王德威;研究特色;抒情传统;地域身份;夏志清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王德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也是美国汉学研究的第三代学人。
他的研究在关注台湾自身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注和对比。
他对前代学者夏志清和李欧梵的研究有所继承,以海外学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外部视角,为我们呈现了更多维度的探讨空间,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海外学人的外部视角让他显名于今,但这种视角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对王德威的研究面向进行分析,在看到海外学人的研究长处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不同于国内的研究视野存在着其盲点。
一、研究特色(一)重视抒情传统的文学评论倾向王德威的研究非常关注文本中的抒情性。
批评话语风格及其它——王德威《跨世纪风华——当代小说二十家》读后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Jonmal of XiOn Fanyt University第26卷第4期2019年12月Vol. 86 No. 4Dei. 8018◎语言文化批评话语风格及其它——王德威《跨世纪风华——当代小说二十家》读后吴进(西安翻译学院终南学社,陕西西安710175)摘要:王德威的批评文字不但新意迭出,有大格局,而且亦庄亦谐,挥洒自如。
论作集中就他的表达风格上。
进行分析,相比一般大陆的批评家,王的文字相对灵?洒脱,显示出不拘一格的个性。
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不失批评深度的前提下,保持了 一种较为?泼的语言趣味,也反映出他试图摆脱对西方理论一味跟随的学术风尚,虽然这方面做得还有可议之处。
关键词: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批评风格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94004 - (2019)04 - 0024 - 05王德威教授的《跨世纪风华一一当代小说二 十家》由台湾麦田出版社2252年出版。
①所选小说 二十家中,台湾十三家,大陆七家。
大陆七家分别为王安忆、苏童、余华、叶兆言、李锐、莫言和阿城,都是成名于84年代、而且至今大都持续创作的中生代作家(除阿城外)。
论者对作家的选择当然有 自己的偏好,但王氏所论大陆诸家无疑是最常为 海外学者道者。
他的这些批评文字见解独到,常发人所未发,不过我最感兴趣的倒是他的写作 风格。
②王氏在批评圈声名显赫,已有定评。
他的中国文学研究涉猎很广,从明清小说到现当代小说,从台湾文学到大陆文学,著述颇多,广有影响。
但 和一般“得意忘言”的批评文章不同,王氏批评向来注意遣词造句,注意营造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所以,他的这些批评文章一路读来,尽管精彩程度 也有不同,但却始终有他自己的个性在,始终留意 批评文字本身的文体价值。
他的那些顶尖的批评佳作完全可以看作饱有理论含量的美文。
王式批评文字的特点就在于他能得体地处理好批评文章的理论内涵与其形式载体的关系。
他 的行文中时或能看到西方流行的理论概念和名词,但却并未照搬欧化的表现方法。
小说中国·历史想象·文学谱系
小说中国·历史想象·文学谱系王德威在他的文章、著述中,不断地批评从梁启超到“五四”以来的文人学者,都欲借小说的“不可思议之力”来实现变革社会、强国富民的诉求。
批评他们赋予小说难以承载的“历史使命”,造成了现代中国小说(文学)独沽“感时忧国”精神一味,而大大忽略了或全然不顾在“感时忧国”之外的“涕泪飘零”、嬉笑怒骂和“鬼魅叙事”,从而大大地窄化了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多重可能性。
尽管王德威在批评“五四”先贤欲借“无用”之小说达图强之“大道”,而其自己亦未能逃脱这一赋予现代中国小说“不堪忍受之重”的陷阱。
虽然王德威借用小说之名,不是为了富国强民,但其欲借小说来想象、虚构现代中国历史的宏图伟志,丝毫不亚于他批评的那些先贤前辈。
王德威曾经说过:“文学与历史的互动一向是我所专注的治学方向。
”在王德威看来:“小说夹处各种历史大叙述的缝隙,铭刻历史不该遗忘的与原该记得的,琐屑的与尘俗的。
英雄美人原来还是得从穿衣吃饭作起,市井恩怨其实何曾小于感时忧国?梁启超与鲁迅一辈曾希望借小说‘不可思议之力’拯救中国。
我却以为小说之为小说,正是因为它不能,也不必担当救中国的大任。
小说不建构中国,小说虚构中国。
而这中国如何虚构,却与中国现实的如何实践,息息相关。
”在王德威的论述中,无论是文学,还是历史,就其相同点而言,它们都是一种叙述形式,都是一种话语方式。
王德威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同样作为叙述形式和话语方式的文学与历史,两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文学是对历史亦步亦趋的反映描述,还是超然于历史之外的想象玄思?除此之外更为关键重要的,是“小说中国”或“历史小说”与文学、历史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其实,王德威所要探讨的文学与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已经受到西方思想家和批评家的瞩目了。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一用韵文;希罗多德的著作可以改成为韵文,但仍是一种历史,有没有韵律都是一样;两者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新加坡学人历史暴力与文学想象:王德威《历史与怪兽》评介
新加坡学人历史暴力与文学想象:王德威《历史与怪兽》评介历史暴力与文学想象:王德威《历史与怪兽》评介(北京《读书》2006年第2期)张松建二十世纪的中国充满暴力与苦难。
然则,在反思暴力与苦难的议题上,现代史学却未恪尽其责。
相对于“历史叙述”,“文学虚构”更能一展所长。
当鲁迅观看日俄战争中一名中国男子被日人斩首的幻灯片时,即已昭告了现代中国文学与历史暴力的不期而遇。
从忧患余生、鲁迅、沈从文,到莫言、余华、舞鹤,叙说暴力与苦难俨然成为世纪中国的一景。
但是,在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领域,如此重要的议题罕被论及。
王德威的《历史与怪兽: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暴力与小说写作》(David Der-Wei, Wang,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探勘历史暴力及其文本再现,勾勒一个世纪的历史暴力如何以不同方式肆虐中国,并对其招致的伦理与技术后果细加省察。
David Der-Wei Wang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History, Violence, 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此书之一大特色在于:广泛涉猎西方理论中的暴力论述,却不为其所限,而是另辟蹊径,从中国史学传统找寻灵感的奥援。
众所周知,本雅明、巴赫金、阿伦特、阿多诺、福柯、德里达等西方理论大师留下不少关于暴力的论述。
但是,对于治中国文学者而言,如何把西方理论付诸他所关怀的历史情境,才是应当念兹在兹的大事。
王德威在启用西方理论时,不但能够品鉴西方理论的长处,而且对其限度保持深切的自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
中文版序
王德威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纷呈,但以内容的繁复和影响的深远而言,首推现实主义。
顾名思义,现实主义——或其别称写实主义——以描摹人生,反映现实为目的。
这一流派在清末「新小说」时已经是流行话题,五四以后更带动出文学热潮。
到了三〇年代,现实主义沾染了政治色彩,成为批判当下,鉴照意识形态正确性的法门。
现实主义历来名目繁多,如人道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乡土现实主义等,不一而足。
即使到了二十世纪末,魔幻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依然是文学创作的焦点。
传统中国小说从来不乏写实模拟的意识和技巧,但是要到二十世纪之交,因为西方论述的引进,「写实」才形成一种流派,占取了话语权力。
对彼时的知识分子和文人而言,「写实」相对于蒙昧不义,充满解放和启蒙意义,俨然奉了「写实」之名,真相得以显现,真情得以流露,真理得以昭彰。
而当「写实」主义在左翼论述里被正名为「现实」主义之际,一种迫切的时间感和意识形态召唤更呼之欲出。
现实或现实主义因此不只意味单纯的观察生命百态、模拟世路人情而已。
比起其他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更诉诸书写形式与情境的自觉,也同时提醒我们所谓现实,其实包括了文学典律的转换,文化场域的变迁,政治信念、道德信条、审美技巧的取舍,还有更重要的,认识论上对知识和权力,真实和虚构的持续思考辩难。
我以为一个世纪以来作家和读者对这些问题的辩证和试验,足以使现实主义小说成为我们探勘中国现代性的最佳途径。
这里最大的吊诡正在于小说作为写实的载体。
小说原为虚构,是不必当真的文字书写。
但在现实主义的大纛下,小说赫然成为政教机构争取发言权力的所在,或个人与社会相互定义、命名的场域。
由此产生的文本内外的互动和抵牾,信仰和禁忌,为一个世纪的文学史铺陈出一则又一则精心动魄的故事。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对现实主义小说全盛时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从文——作出研究。
这三位作者的背景极为不同,从事创作的动机也各有因由。
茅盾是早期介绍西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进入中国的推手,而他同时厕身新文学编辑事业和左翼革命运动,堪称五四以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老舍出身北京下层旗人社会,因缘际会,赴英国任教期间接触狄更斯等人作品,大受启发,从而走上创作之路。
沈从文来自湘西苗乡,早年辍学从军,却因新文学的感召来到北京,矢志进入文坛。
这三位作家在一九二〇年代末期崭露头角。
茅盾在一九二七年共产党第一次革命失败后匿居上海,百无出路之际执笔创作,却为大革命前后的政治与激情作出最动人的见证。
老舍凭借嬉笑怒骂的风格,写尽市井小民在新旧文化之间的笑声和
泪水。
沈从文则白描故乡山水人事,投注无限深情,终于成为中国乡土文学写作的第一人。
这三位作家基本承袭了十九世纪欧洲写实叙事的基本文法——像是对时空环境的观照,对生活细节的白描,对感官和心理世界的探索,对时间和事件交互影响的思考等。
但他们笔下的中国出落得如此不同。
茅盾暴露社会病态,对一代革命者献身和陷身政治有深刻的体验;老舍从庶民生活里看出传统和现代价值的剧烈交错;沈从文则刻意藉城与乡的对比投射乌托邦式的心灵图景。
而如前所述,这三位作者的不同不仅在于风格和题材的差异,更在于他们对「现实」和「小说」的意义和功能各有独到的解释。
茅盾藉小说和官方「大叙事」抗衡,并且探索书写和革命相辅相成的关系。
老舍的作品尽管幽默动人,却总也不能隐藏对生命深处最虚无的惶惑。
而在沈从文的原乡写作尽头,是对历史暴力的感喟,和对「抒情」作为一种救赎形式的召唤。
合而观之,我以为这三位作家示范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书写的三个面向:
一,茅盾的作品凸现历史,政治,叙事虚构三者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茅盾本人充满矛盾的经历尤其为他的创作添加出虚入实的意义。
正因为作家理解现实/小说内蕴的高度不稳定性,乃能将历史的先验与后设、政治的权宜和变化,展露无遗。
二,老舍的作品引领我们思考现实主义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和感动性(affectivity)因素。
从涕泪交零到嬉笑怒骂,现实的「效果」显然不是「文学反映人生」这样的口号所能体现于万一,而有赖作者和读者情绪和意向的调动。
由此展开人与我,表与里,疏离与参预的重重辩证,构成现实小说的伦理学界面。
三,沈从文的作品不但建构「原乡」的空间,也同时颠覆这一空间。
他更藉此叩问现实主义叙事的另一底线:在穷尽客体物象后,现实叙事是否仍有安顿主体想象——尤其是抒情主体想象——的余地?
新中国成立后,现实主义一跃而为文艺正统,但「现实」的律令反而愈发严峻。
在重重压力下,茅盾、老舍、沈从文的创作事业都归于沉寂,这毋宁是现代小说的巨大损失。
然而只要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三位作家的影响不绝如缕。
杨沫《青春之歌》式的革命历史小说,赵树理充满世故的民间叙事,甚至孙犁、刘绍棠的社会主义抒情随想,都可以看出线索。
八十年代后,大陆文学界再次活络,而且与海外文坛互动频繁。
作家们的眼界既开,对「现实」的发现或发明自然不同以往。
值得注意的是,当他们在颠覆历史、政治大叙事,重组民间伦理关系,或召唤「有情」的主体时,他们似乎与当年的茅盾、老舍、沈从文展开又一轮的对话。
从「寻根文学」到「新历史」、「新现实」小说,从《现实一种》(余华)到《大说谎家》(张大春),现实主义小说的流变不变,可以如是观。
必须要强调的是,本书的选样和命题当然有其限制。
在茅盾、老舍、沈从文以外,还有许多作家曾为我们示范不同的现实主义创作。
而这正是本书的意旨:相对于一般论述对现实主义所设的公式化定义或一以贯之的流程,我认为如果中国现实主义经过一个世纪以后仍然生机蓬勃,那不是因为某一个宗派或教条的持久不
衰,而是因为作家们早在世纪的另一端就曾以不同的眼光、信念、和技巧,试图为中国的现实作出多彩多姿的造像,而这一工程在今天理应持续进行。
果如此,现实的限制不必是现实主义的限制;现实主义的建构也总已暗藏对现实的虚构,甚至解构。
本书原在一九九〇年代以英文写成,在材料和方法学的运用上难免显出彼时的限制,如茅盾多项私人资料当时仍未出土,《沈从文全集》也尚未编纂完成。
而书中行文立论也每每显出刻意与当令西方批评理论唱和的痕迹。
几经斟酌,我决定对这些部分不做太多更动,而将其视为一个阶段研究经验的纪录,静待后之来者的批评。
与此同时,我近年对茅盾、老舍、沈从文所作的研究,也许可以算是对此书不足之处的补强。
本书中译是集体努力的成果。
初稿第一至第五章由台湾中央研究院胡晓真博士翻译;第六至第八章由美国威斯理学院宋明炜教授翻译。
各章译稿又分别由高嘉谦(国立台湾大学)、蔡建鑫(美国德州州立大学奥斯汀校区)、张恩华(美国麻州州立大学安赫斯特校区)、宋伟杰(罗格斯大学)、宋明炜教授校改。
他们都曾是我的学生,现在学有所成,分别在台湾和美国从事研究或任教。
本书翻译能够得到他们的鼎力协助,是最令我快慰的事,必须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完稿由我个人作了全面修订,当然也担负所有文责。
本书中文版最早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夏烈先生主催,因为种种原因担搁至今,这是要特别要致歉之处。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常年为此书联络协调,谨此敬致谢忱。
我更要谢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孙晶女士和其他编辑同仁的精心策划。
他们推动人文研究的热情和专业的编辑经验,永远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