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课的创新及改进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现状及对策化学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理解化学原理的重要途径,具有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等特点。
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化学实验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化学实验器材少、质次、教师实验水平不够,实验台数不足等问题,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
一、实验器材改进实验器材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基础设施,足够好的器材可以提高实验效果、保障实验安全。
应该加强对器材的升级和改进,将老旧的、劣质的器材更新更换,避免出现实验失败或实验安全问题。
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针对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改进,如对燃烧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对烧杯的颜色进行了调配、对试管架进行了升级等。
二、实验新方法创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贴切及易于理解的实验方案,并采用新颖的实验方法,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教师水平提高实验教师的角色及作用相当重要,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与现代化学实验技术及安全知识,确保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确保初中化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四、实验安全问题化学实验是一门非常危险的学科,实验安全问题是化学实验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应该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实验安全知识培训和实验安全规范的学习,以及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措施,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体系。
同时,教师们还应该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监督、做好实验前的安全检查、预防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现状及对策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的,应该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多措施来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质量,创造更优秀的初中化学实验课程。
初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及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及创新摘要: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为了强化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水平,老师应具备改进实验、创新实验教学的能力。
就此,本文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使化学实验更加贴近生活、效率更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创新说起化学,人们脑海中马上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五颜六色的试剂、危险品、防护服等。
貌似神秘的化学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只有十万个为什么,更期待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探究竟,抑或是大展身手。
初中化学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家庭趣味小实验三种类型。
中考试卷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占总分的40%左右,试题注重“生活情境”。
初中化学教材正在使化学知识“生活化”。
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实验设计不够理想,有的效果不明显,有的污染环境,有的实验用时较长。
结合教学实践,对实验教学设计提出一些新的想法。
传统实验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讲解、演示,带学生到实验室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分组实验,然后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再针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这种按部就班的实验固然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小组合作的探究精神,但是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狭窄,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缺乏主动的探索精神。
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诱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行探索,使实验课成为生动活泼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
通过改进和创新实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实验改进和创新应该遵循的原则①科学性。
实验原理和操作程序必须经过论证是正确的。
②安全性。
最大可能地避免使用有腐蚀性药品、毒性的药品,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必须有教师现场指导。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研究并制定改进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探讨和改进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1. 实验设备和环境初中实验室中的实验设备和环境大多比较陈旧,部分设备有损坏、缺失,实验室环境不够整洁,不利于实验的进行。
2. 实验内容和形式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基础实验上,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创新性实验,缺乏吸引力。
而实验形式单一,大部分实验是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探究性和探索性。
3. 教师水平和教学方法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活跃性,也影响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
以上种种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1. 实验设备和环境问题对此,学校应该引进更加先进、完善的实验设备,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学校也应该关注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维护好实验室建筑和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2. 实验内容和形式问题在实验内容上,学校应该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内容,积极引入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实验内容更具吸引力。
也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和发现,丰富实验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操作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教师水平和教学方法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实验教学水平的培训和提高,通过教学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
学校也应该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1. 通过实验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主,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精心地设计实验,能使在实验过程中,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现象明显,学生容易正确得出结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入课本中的,具有权威性。
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实验,从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创新。
为此,本文进行教材实验设计分析,说明优缺点所在,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创新一、教材中实验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因此,教师要对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简便易行,更容易观察到现象,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能正确地得出结论。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或是操作复杂,或是现象不明显,或是成功率不高,或是不环保。
因此,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设计,使之更好地进行实验,使之更简便化、趣味化、绿色化、科学化,是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做到实验准确,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
2.简约性原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有创造性。
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明显,感官性高。
4.安全性原则:实验过程安全,不出事故。
5.环保性原则: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三、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进1.有关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着火点教材方案: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缺点:教材上的实验易引发意外,且在敞开环境中燃烧白磷,产生大量白烟,污染严重。
改进方案:(1)取两支干燥的大试管,分别放入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和一小匙干燥的红磷,分别塞上橡皮塞。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1. 引言1.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培养实践能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实验设施条件不够完善,实验器材有限,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展开或者展开效果不佳。
实验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缺乏协同设计,导致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不够明确,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验设施的改进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变,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导师。
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对如何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2 改进策略研究改进策略研究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深入研究现有教学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革方案和实施策略,可以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色。
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例如采用探究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实验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实验设施和器材的改进也是一项重要的改进策略。
保障实验室设施的完善和器材的齐全,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实验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协同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设计合理的实验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学生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培养也是改进策略研究的重点。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些改进策略的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改进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与改进答案: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应该尽量简单、直观,并且能有
效展现化学原理。
实验过程要安全可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化学
概念。
改进实验设计可以尝试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实验设计的关键是确保实验原理清晰,实验步
骤简单易行,以确保学生可以正确操作。
改进实验设计时,可以考虑
增加实验的实用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背后的化学原理。
同时,
也可以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实验,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一步讨论:
在设计初中化学实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应该简单明了,避免复杂的步骤和装置,以免学生无法理解或操作。
实验内容应直接围绕化学原理展开,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改进实验设计可以通过增加实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
例如,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
在实验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理解化学原理。
教师在设计和改进实验时,需要注重实验的安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综合素质,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方案三则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方案三则一、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种液体与两种不同物质反应的速率。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自制多管胶头滴管(直径3cm长5cm左右的玻璃管、合适的橡胶塞2个、胶头滴管2支)、碳酸钠固体、碳酸氢钠固体、稀盐酸、活泼金属(锌、镁、铁等)。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1、多管胶头滴管图示四、实验操作过程:(1)吸取液体药品;(2)分别向装有不同试剂试管内滴加药品,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2)五、实验改进的意义:1、多管胶头滴管的使用,解决了同时往不同药品中滴加等量液体的问题,如比较碳酸钠粉末和碳酸氢钠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等对比实验。
2、对于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
该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三管、四管滴管。
实验方案二: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实验装置1、实验目的:教材中提供的关于《氢气与空气混合气的爆炸实验装置》,若操作不慎,则会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我们对此实验曾做过多次改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最终觉得此装置比较简便,操作安全、快捷,实验成功率高。
2、实验仪器及试剂:600ml空可乐塑料瓶一个、浓盐酸、锌粒、注射器、火柴。
3、实验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1)取一600ml空可乐塑料瓶,从距底部约6cm的凹处截开;(2)将截下的塑料瓶的上半部稍作修剪,使其高约为27cm;(3)将上部与下部套在一起,就连接好了装置。
4、实验操作过程:(1)在截下的瓶底内装入60克粒左右的锌粒(较多量的锌粒可以使装置底部更加稳定),盖上塑料瓶的上部;(2)再用注射器其中加入约5ml左右的浓盐酸溶液,迅速盖上瓶盖(为了便于实验进行,瓶盖不可拧紧);(3)待瓶口出现白雾时,打开瓶盖,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处,此时会听到“呯”的一声巨响,塑料瓶的上半部腾空而起,底部一团火光。
(4)实验完毕后,往瓶底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洗涤锌粒,可继续重复上述操作,在短时间内可以进行多次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在实际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些实验存在着操作复杂、现象不明显、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对初中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必要性1、提高实验效果传统的一些初中化学实验可能由于设计不够合理,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难以观察到关键的变化。
例如,在某些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中,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能不够显著,影响学生对反应进程的判断。
通过改进实验方案,选择更合适的试剂或调整试剂浓度,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清晰,提高实验效果。
2、增强实验安全性一些化学实验可能涉及到危险的化学品或操作,如果不加以改进,可能会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造成威胁。
例如,某些燃烧实验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引发火灾。
通过创新实验设计,采用更安全的实验方法和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实验风险。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过程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适应环保要求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改进实验,减少试剂的用量,优化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必须基于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违背化学规律。
2、简约性原则改进后的实验应尽量简化操作步骤,减少实验器材和试剂的使用,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
3、安全性原则始终将实验的安全放在首位,避免使用危险的化学品和操作方法,确保师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4、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应明显、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能够有效地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进步。
为了照顾学生的多元需求,满足现代化课堂的要求,以及提高学生对实际科学的理解能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需求更多的改革和创新。
一、强调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化学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求,而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只需要一次或两次的强化,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
在课程设计阶段,安全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讲解更加详尽和细致,充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和工具来保障学生的安全,例如引入温度计,自动调节混合物温度,引入抗溅装置,保障学生在实验室中的人身安全。
另外,针对容易导致爆炸和污染物的实验,教师应该充分保护外环境,保证实验不产生二次污染。
二、引入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于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生物化学实验,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还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生物化学实验融入到化学课程中。
在实验中,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学技术,结合基本的化学原理来进行生物化学实验,例如利用克隆技术获得新种植物的实验,将生物学与化学的基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帮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生物学和化学的关系。
三、多元化教学方式在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也需要适应现代多元化教学的新要求。
例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教学和智能手机技术,让学生在学校以外,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开放性化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有着实验和探究的操作体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和化学原理。
四、发扬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发扬创新精神。
实验教学可以是开放化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出实验的改进方案,让学生试验不同的方法,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现代科学技术。
总的来说,中级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和变化。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改进及创新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改进及创新教学初中化学实验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比如实验设备简单、实验内容单一、实验过程显得枯燥乏味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实验课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要求。
一、改进实验设备大多数初中实验室的设备较为陈旧,且种类不足,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改进。
为了提高实验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可以引进更多的数字化实验设备和仿真实验软件。
可以引进数字化显微镜、数字式PH计、数字式电子天平等设备,并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实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争取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使实验设备能够得到更新和提升。
二、拓展实验内容传统的化学实验内容往往较为单一,只着眼于简单的试剂反应和现象展示,缺少一些前沿的实验内容和新颖的实验方法。
改进化学实验课的内容,需要引入更多的前沿科技知识和实验技术。
可以增加一些纳米材料制备实验、功能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化学反应动力学实验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还可以将跨学科知识融入到化学实验课中,如化学与生物、化学与地理、化学与信息技术等跨学科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验设计在进行化学实验课教学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让他们能够了解实验过程中的设计思路、实验变量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课题,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和要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思考方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素养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帮助初中生夯实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培养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给予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高度的重视,注重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积极进行改革与创新,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主总结结论。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目前,部分学校对化学实验课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课程的正常开展和实验课堂效果的实现。
一方面表现在学校不关注化学实验课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远远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对于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没有提供足够多的渠道和平台,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进步和提升。
同样,教师自身也存在对化学实验的疏忽。
一方面,教师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差,教学方式单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由学生的自主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两部分组成。
其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既能够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起到指导作用,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步骤和要点,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实验失败率,间接地节约课堂时间,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总结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但是从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情况来分析,目前很多化学教师受到中国传统式教育观念的影响,平日只注重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积累,而忽视了提高自己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严重影响演示实验的示范效果,也使教师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形式,降低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重要性。
现在基本大部分学校的每一间教室都拥有独立的多媒体设备,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往往以PPT讲解为主,或使用视频媒体直接播放实验过程。
浅谈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浅谈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进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传统的实验方式往往让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缺乏新意,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一、创新实验内容和形式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实验内容丰富多样,但所用的实验器材、物质和实验方法往往保持不变,这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
我们可以在实验内容上进行一些创新,引进一些新的实验项目,拓展学生的实验视野。
在实验形式上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比如引入探究式实验、比较实验、设计实验等形式,让学生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更主动地思考和发现规律。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七年级上册中,第七章节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酸和金属的反应”。
可以在这个项目中加入一些创新内容,比如可以让学生们选择不同种类的金属与盐酸反应,观察它们的反应速度和产生的气体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改进实验条件和环境实验室环境和实验条件的改进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感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改善实验室的设施和器材,更新实验设备,配备更加先进、适用的实验器材,提高实验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更好地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培养,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危险事故,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中适当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化学实验,比如家居化学实验、食品化学实验等,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实用性认识。
改进实验条件和环境还包括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在保证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结果精准的基础上,培养实验教师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指导和辅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使得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更好地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三、加强实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实验只是化学学习的一部分,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不仅仅获得实践操作的技能和经验,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这是实验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变当前的实验教学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1. 实验设备不足初中化学实验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作为支持,但是在很多学校中,实验设备和仪器却存在着不足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实践操作。
2. 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当前的实验课程安排往往偏向于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的时间较少,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
一些学校甚至取消了实验课程,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偏差。
3. 实验内容单一当前的实验内容较为单一,往往围绕着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缺乏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实验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潜力。
4. 实验教学方式陈旧目前很多学校的实验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老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模式上,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调整实验课程安排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实验课程的时间,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化学实验的内容,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 丰富实验内容学校应该在实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丰富,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4. 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学校在实验教学方式上应该进行创新,引入更多的互动性和创造性的实验教学方式,例如小组合作实验、实验探究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够更多地参与增强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一、实验教学现状
1. 教师授课模式: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以教师的单向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好。
2. 实验器材和设备:实验器材老化,缺少新型实验设备,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验安全管理:部分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限。
4. 实验教学资源共享:部分学校缺乏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无法满足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改进策略
1. 授课方式创新:教师应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如让学生独自操作、实验自主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创造能力。
2. 器材设备更新:学校要加强对实验器材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提高实验设备和器材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实验安全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教学行为,确保每个实验过程落实安全措施,提高实验安全保障能力。
4. 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各自拥有的资源互相共享、借鉴和完善,提升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
通过以上改进策略,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认真落实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为化学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一、引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然而,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本文提出对实验教学进行改进与创新。
二、改进与创新的内容和方法1.实验器材的改进首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更为先进的实验器材,如数字化传感器、智能实验箱等,这些器材能够更加准确地测量实验数据,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自制实验器材,如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简易的滴定管,用废弃的纸杯制作简易的燃烧匙等,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实验成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实验方法的创新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总结。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缺乏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因此,可以对实验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相比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4.引入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实验教学课件,将一些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和现象。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评价,通过观看实验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5篇)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说课稿(5篇)学校化学试验创新说课稿1学问与技能要求:〔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分析推想苯的结构,提高依据有机物性质推想结构的力量。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把握讨论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化学家发觉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胜利的过程,培育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课始检测〔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二,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别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三,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别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四,探究问题1〔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依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是饱和烃吗?〔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xxx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xxx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xxx;结构简式为:xxx五,探究问题2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试验证明你的猜测?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六,分组试验从试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看。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看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4、提问试验现象是?5、归纳小结试验、现象、结论。
水、分层、苯不溶于水。
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实验是对化学进行学习的基础,在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章首先简明扼要的概括了在创新及改进化学实验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接下来结合初中人教版化学教材中提及的实验,从原因、方法和优点三个方面,分别围绕着实验的创新及改进展开了系统、深入的讨论,希望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给教师以启发,为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创新与改进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一)教师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化学课程是初三阶段才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中考分值最少的科目,化学实验部分在试卷中所在的比例也小。
因此,很多教师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
(二)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到了初三阶段,学生们忙着备战中考,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很紧,对于分值少的科目化学,天天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三)缺乏实验资源化学实验涉及到很多的实验材料,而且这些实验材料中很多都是具有毒性和腐蚀性的化学材料,加之很多初中学校缺乏资金,因此,在实验设备和材料方面,比较匮乏。
这样也导致很多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和书本的解说,在表面上了解实验的知识和性质,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二、创新及改进化学实验的原则首先是安全性,教师应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有毒或腐蚀性药品,如果实验操作具有危险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其次是科学性,教师应保证在课堂上所进行实验的原理和程序,均经过科学的论证;接下来是可行性,实验应满足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完成对所探究问题的推断;最后是简约性,经过创新及改进的化学实验,与之前相比,在实验装置、流程等方面,应变得更加精简,保证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验。
三、创新及改进化学实验的方法(一)分子运动的实验1.创新及改进的原因在传统的实验中,教师需要将装有浓氨水、酚酞试液的小烧杯,放置在大烧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课的创新及改进教学杨平仙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中学 651100摘要:实验是化学学习的灵魂,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载体。
可是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好实验课的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
本文即针对于此,提出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使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课兴趣创新教学化学实验课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的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诱导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使实验教学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的、学生乐于从事的认识实践活动。
由此可见,实验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其重要作用。
实验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抛开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新的、具有活力的、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新的实验教学的方法和过程。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不外乎以下三种简单的方法:一是教师对着学生讲解、演示、提问、回答、作业等;二是带学生到实验室按照教师指定的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写出实验报告;三是进行书面考试,按考试成绩给学生以实验成绩的评估。
这几种方法,都极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不利于素质教育。
因为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狭窄,能力不足,缺乏主动的探索精神。
针对这一现象,我感觉到要培养学生,最重要的还是从第二点入手,下面我就说说如何来创新和改进实验课的教学。
一.收集材料,为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收集现成的实验器材。
教材安排的实验所需要的材料一般都比较简单,易找到。
因此,平时应让学生广泛的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原料、器材,既能弥补课堂实验器材的不足,又能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能为自己做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易拉罐、雪碧瓶、塑料杯、铁钉、导线、放大镜、磁铁、纸板、废旧玩具弹簧、干电池等。
(二)可以自制实验器材。
对于有实验操作的实验课,学校没有现存的仪器时,教师可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这样做不仅能避免教学的枯燥乏味,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若选中学生的作品进行教学,那效果则会更佳。
二、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创新。
(一)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作开始。
”实验操作是感知的充分体现,要使它真正变为理性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加工、分析、整理,才能真正得以巩固提高,学以致用。
而中学生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心理特征,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必要的,例如在传授《氧气》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使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得出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我让学生分组实验,亲自进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并总结结论。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还设计了以下讨论题: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激烈,那么在灭火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2.是不是只有氧气才能够支持燃烧呢?请大家观察鎂条在二氧化碳中是否会燃烧呢?这样的讨论能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创作”。
在实验操作中,亦可对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有一些实验对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路,有着创新的设计和方法。
虽然这中间可能只有几种方法更科学,质量更高,但只要是正确的,我们都应该肯定。
因为它们也是经过学生巧妙设计的。
对于它的肯定,无疑更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意识。
(三)、抓住学生特性,“玩”中激发求知兴趣。
在教学《水的净化》时,学生对此感觉特别好奇,特别是动动手的活动,更加吸引着他们探索。
那么,在做酒精灯使用和水的过滤实验时就可以列出以下分析题目:1、点燃酒精灯时,为什么要从灯芯下面点燃?2、加热时,为什么要放在外焰?为什么试管要倾斜,管口不能对着人?3、熄灭酒精灯时,为什么不能用嘴吹,要用灯帽倾斜盖灭?4、水过滤倾倒液体时为什么要贴着玻棒倾倒液体?5、过滤时,漏斗的柄为什么要紧贴烧杯壁?6、经过过滤的液体是纯净的吗?为什么?还要经过处理吗?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去分析这些现象和结果,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在自由的环境中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1.让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做和做什么。
如:启发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自己设计探究问题的实验;亲自获取有关事实……培养探究问题的自我意识。
2.打破传统的实验方式。
如:实验室的四人小组,他改变了传统的面对背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讨论,便于学生问的传递。
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桌椅的编排还可以灵活机动,如围成半圆形或圆形等。
3.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上的交往,可允许他们下位走动。
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带学生到社会,到大自然中去。
亦可结合实验课内容的教学,给假期要外出旅游的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旅游作业,参观和考察一些历史古迹等。
把新奇的发现带回来,让同学相互交流,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
三.实验的延伸、补充和拓展。
教学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在观察、实验、调整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一)选择自己的“典型”。
教材是一个载体,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材料和方法,是选取了“典型”。
同一个实验用其他材料和方法来替代,同样能达到教学编制的要求。
这就是自己的“典型”。
我们要大力提倡学生课后对效果不明显的实验进行改进和替代。
如“分子基本性质”实验,有的学生就设计用包谷和沙子相互混合代替课本上的实验。
(二)延伸操作实验。
有些实验的实践活动,实验时间长,操作有一定难度,可以把这些内容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
如:自制净水器,认识干电池等实验就需要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配合才能完成。
四.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一)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1.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
此外,实验课也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
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多而时间少,没有给学生留下实验失败后重做的时间。
2.考试作为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是有一定作用的。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但从考核学生成绩、评价学生素质的标准与方法上仍反映出偏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理论课学习。
上实验时,心中无数,只求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
长此以往,化学实验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
3.教师重视实验,严格要求学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也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
还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
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
教师在提示过药品用量、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
总之,实验教学和其它课堂教学一样,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应认真重视的。
(二)激发实验兴趣和学习动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1.化学实验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实验工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其从事实验教学的能力。
同时,也可增加一些实验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验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2.化学实验是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学生实验能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实验过程中。
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3.若能设立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所形成的非智力心理优势,会使智力上的某些欠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智力发展达到更高水平。
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实验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注意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便能为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
让全体学生“好学化学、学好化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论文题目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及改进教学作者姓名杨平仙出生年月 1978年1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云南易门工作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中学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教师通讯地址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中学邮编 651111电子邮箱 ypx78@联系电话 0877---479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