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3
继保实验指导书
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因此,实验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掌握各种主要保护继电器的构造、特性及一般调试方法,巩固和丰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操作技能,并可从中发现和探讨新的问题。
为保护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质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验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实验前应对实验内容认真预习,弄清所需仪器设备规范、性能及使用方法,并写好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简明的实验步骤;实验接线图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前将预习报告交指导教师签阅后方可参加实验。
否则,不得参加实验。
2.按实验接线图接线。
接线要整齐、清晰。
线路接好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方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3.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每做完一项实验,应将数据交指导教师检查后,方能拆线,再进行下一个实验。
注意:改变实验接线前应先拉开电源。
4.实验中如遇异常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请指导教师一起查明原因后方可再进行实验。
事故损坏的仪器设备,按学校规定处理。
5.实验完毕,应将全部数据交指导教师审阅后再拆除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及导线。
6.实验报告按规定内容书写,按时交指导教师批阅。
实验一、DL-10系列电流继电器、DJ-100系列电压继电器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动作原理。
2.测量继电器的各项电气参数及进行各部件调整以达到掌握电流、电压继电器的基本检验及调试方法。
3.加深对过量继电器和欠量继电器的动作、返回的意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观察电流继电器及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其动作原理。
2.测量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Z 及返回电流IFH,计算返回系数KFH。
3.测量低电压继电器起动电压UDZ 和返回电压UFH,计算返回系数KFH。
课程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保护实验室2010.9实验说明第一次实验前请仔细阅读第一章,了解实验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实验过程中接线切记以下几点:1. 测试仪上的电流输出应连接到各继电器及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的电流输入端子上!并注意接好电流公共端!与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连接时注意把三相电流公共端连在一起后再连接到测试仪电流公共端上!2. 测试仪的电压输出应连接到各继电器及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的电压输入端子上!并注意接好电压公共端!3. 测试仪的开关量信号分清楚开入和开出,不要接错!4. 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TQWX-II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用户手册》(或继电保护信号测试系统软件帮助文件)和《TQDB-II 型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用户手册》,熟悉TQWX-II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和TQDB-II型多功能微机保护实验装置的操作使用后方可进行实验。
5. 实验电流较大(大于12A)时,测试仪不得长期工作!6.接线完毕后,必须由另一人检查线路。
第一章概述一、系统简介:TQDB-III多功能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培训系统采用集成式、开放式的设计思路,覆盖了多个专业多门课程,适合电力系统、电气类、自动化类、电工类专业学生进行研究性、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创新设计。
本实验指导书着重介绍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课程相关的实验。
本实验台可完成:常规继电器特性实验、数字式继电器特性实验及成组微机保护综合实验三大部分。
其中包含的常规继电器有:DL-31型电流继电器、DY-36型电压继电器、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LCD-4型变压器差动继电器。
数字式继电器有:数字式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反时限电流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零序电流、零序电压继电器,负序电流继电器、负序电压继电器,反时限零序继电器、反时限负序电流继电器。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目录继电器的特性实验单侧电源辐射型线路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实验微机及其变压器保护实验继电器的特性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电流继电器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2.继电器的类型与原理继电器是电力系统常规继电保护的主要元件,它的种类繁多,原理与作用各异。
1)继电器的分类继电器按所反应的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量与非电量的两种。
属于非电量的有瓦斯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反应电量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分类如下:(1)按结构原理分为: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微机型等。
(2)按继电器所反应的电量性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等。
(3)按继电器的作用分为:起动动作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
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已大量使用微机保护,整流型和晶体管型继电器以及感应型、电磁型继电器使用量已有减少。
2)电磁型继电器的构成原理继电保护中常用的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阻抗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下面仅就常用的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构成及原理作简要介绍。
电磁型继电器的典型代表是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它既是实现电流保护的基本元件,也是反应故障电流增大而自动动作的一种电器。
下面通过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分析,来说明一般电磁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图2-1为DL 系列电流继电器的结构图,它由固定触点1、可动触点2、线圈3、铁心4、弹簧5、转动舌片6、止档7所组成。
当线圈中通过电流KA I 时,铁心中产生磁通φ,它通过由铁心、空气隙和转动舌片组成的磁路,将舌片磁化,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力e F ,形成一对力偶。
由这对力偶所形成的电磁转矩,将使转动舌片按磁阻减小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继电器触点闭合。
电磁力e F 与磁通φ的平方成正比,即21e F K φ=其中/K A K A CI N R φ= 所以2221/e K A K ACF K I N R = 式中,KA N ——继电器线圈匝数;C R ——磁通φ所经过的磁路的磁阻。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陈奎李素英编写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二零一零年三月实验须知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和反复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发现和讨论新的问题,掌握实验方法,培养操作技能。
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提高实验质量,实验应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1、实验前应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弄清所需仪器设备规范、性能、使用方法及实验步骤。
否则,不允许做实验。
进入实验室后,仪器设备不得随意进行调整、拆开。
2、按实验接线图接线,接线要整齐清晰,线路接好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才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3、按实验步骤逐项进行实验,每项实验完毕,应将实验数据交指导教师检查正确后,再进行下一项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接线,必须先拉开电源然后接线,如遇异常事故,先切断电源,并报告指导教师处理。
5、实验完毕,应将全部数据填入原始实验数据记录表交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切断电源,再拆除接线,将仪器设备放回原处,实验用线整理好后方可离去。
6、实验报告在实验结束后一周内交指导教师批阅。
目录JTC-IIIA型继电器特性测试台简介 (1)实验一电流、电压、时间继电器特性实验 (4)电压电流线路保护屏系统简介 (8)实验二电流电压保护线路系统实验 (17)实验三电流电压保护线路微机系统实验 (20)实验四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23)实验五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 (26)实验六DCD—5型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28)WBB-II变压器保护屏简介 (34)实验七变压器系统保护屏常规保护实验 (46)实验八变压器系统保护屏常规保护实验 (48)实验九设计组合性实验 (50)继电器特性测试台简介本测试台使用的电源是三相四线、电压为380V;是由电源部分、多种继电器及测量表计等组成。
可以用来进行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等常规继电器的特性测试,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多种继电器组合保护实验。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为了按时完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确保实验时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要严格遵守如下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
1、实验时,人体不可接触带电线路和带电体。
2、接线或拆线都必须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3、学生独立完成接线或改接线路后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和允许,并使组内其它同学引起注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实验中如发生事故,应切断电源,经查清问题和妥善处理故障后,才能继续进行实验。
4、通电前应先检查所有仪表量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短路回路存在,以免损坏仪表或电源。
5、总电源或实验台控制屏上的电源应由实验指导老师来控制,其他人员只能经指导老师允许后方可操作,不得自行合闸。
继电器的一般性检验1、外部检查继电器应符合以下要求:(1)外壳应清洁无灰尘。
(2)外壳,玻璃或塑料面应完整,嵌接良好。
(3)外壳与底座接合应紧密牢固,防尘密封良好。
(4)整体安装端正,端子接线及焊点牢固可靠,导电部分与屏柜面板的距离不小于3~5mm。
2、内部和机械检查(1)内部应清洁,无灰尘和油污。
(2)可动部分应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转轴纵向和横向活动范围应适当。
(3)时间继电器的钟表机构及可动系统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动作应灵活。
(4)各部件安装完好,螺丝拧紧,整定把手应能可靠的固定在整定的位置上,整定螺丝插头与整定孔的接触良好。
(5)弹簧应无变形,层间距离要均匀,整个弹簧平面应与转轴垂直。
(6)内部触点无损伤且接触良好,动作后有明显的动作行程,即压力足够,且行程应符合要求,动、静触点接触时应中心相对。
(7)具有多对触点的继电器,除特殊要求外,各对触点的接触应同步。
(8)内部各焊点应牢固可靠,谨防虚焊、脱焊,相邻焊点及接线鼻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短路。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DL型继电器的构造,各部分的功用及动作原理。
2、掌握DL型继电器的调整步骤及调整方法。
3、学会DL型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的调整方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
电⼒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验指导书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王荆中编著2014年4⽉⽬录第⼀章学⽣实验守则 (1)第⼆章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 (5)实验⼀电流、电压继电器实验............................ . (5)实验⼆功率⽅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 (9)实验三电流速断保护及电压联锁 (11)实验四⽅向性过流保护 (15)实验五电流保护综合实验........................... ...... .17 实验六⽅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 . (21)实验七负序电压继电器特性测试................ . (25)实验⼋⾃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实验 (27)实验九差动继电器特性实验 (31)实验⼗变压器保护综合实验 (33)附TQXDB-IB多功能继电保护实验台说明 (37)第⼀章学⽣实验守则实验时应保证⼈⾝安全,设备安全,爱护国家财产,培养科学作风。
为此,在本实验室应遵守下列守则:1、严守纪律,按时开始实验。
2、特性实验信号源24V电源和电压源出⼝严禁短接。
3、严禁带电拆线、接线。
4、⾮本次实验⽤的设备器材,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
5、实验中如有异常情况要保持镇定,⽴即停⽌实验,迅速切断电源,并向教师报告。
6、若⾃⼰增加实验内容,须事先征得教师同意。
7、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喧哗,乱扔杂物,实验台上严禁放书包,⾐物。
8、实验结束应先拆电源端接线,后拆除负荷端接线。
必须将设备关闭电源,整理好桌椅后征得指导⽼师同意再离开教室。
9、实验完成后须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第⼆章电⼒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电流、电压继电器实验⼀、实验⽬的1、了解常规电流、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作原理,动作定值的⽅法;2、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三段式电流保护综合实验(微机型)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及过电流保护的电路原理、工作特性及整定原则。
2. 理解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展开图及保护装置中各继电器的功用。
二、预习与思考:1. 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什么要使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特性相配合?2. 由指导教师提供有关技术参数,你能对三段式电流保护进行计算与整定吗?3. 为什么在实验中,采用单相接线三段式保护能满足教学要求?4. 三段式保护模拟动作操作前,是否必须对每个继电器进行参数整定?为什么?5.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是如何实现选择性的?为什么电流Ⅲ段的动作最灵敏?三、实验仪器与设备:JSY-2000继电保护实验台四、实验原理:1. 电流速断保护原理及整定原则。
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原理及整定原则。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及整定原则。
4.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
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无时限电流速断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带时限电流速断只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但却不能作为下一线路的后备保护,还必须采用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和下一线路的后备保护。
由无时限电流速断、带时限电流速断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可构成的一整套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叫做三段式电流保护。
图1-1 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的保护范围及时限配合输电线路并不一定都要装三段式电流保护,有时只装其中的两段就可以了。
例如用于“线路-变压器组”保护时,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按保护全线路考虑后,此时,可不装设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只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装置。
又例如在很短的线路上,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往往其保护区很短,甚至没有保护区,这时就只需装设带时限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装置,叫做二段式电流保护。
在只有一个电源的辐射式单侧电源供电线路上,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特性见图1-1。
XL-1线路保护的第Ⅰ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它的保护范围为线路XL-1的前一部分即线路首端,动作时限为t1I,它由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决定。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的构造,规范。
2.掌握继电器基本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1.实验内容:(1)观察继电器的构造,熟悉其动作原理,了解整定方法。
(2)测量继电器的起动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的意义。
2.实验接线:3.实验步骤:(1)观察继电器构造及铭牌上规范,线圈连接情况及整定把手与整定电流之间关系。
(2)将两个线圈顺向串联,整定把手置于刻度最小、最中、最大三个位置时,分别读取继电器起动电流值(常开接点刚好闭合时最小电流为起动电流)和返回电流( 接点闭合后逐渐减小电流,使接点刚好打开时电流即为返回电流)。
(3)计算返回系数:=Kre/IreIop(4)将继电器两个线圈并联,重复上述(2)步骤,并与其比较。
(5)记录实验读数并计算返回系数。
4.注意事项:(1)起动电流测量值与整定值误差不应大于±5%,如不符合要求时,可先将整定把手放在最大刻度位置,当测量值小于刻度值时,将Z形舌片起始位置向远离电磁铁的磁极位置调节,反之则反,然后再将把手放在最小位置,调节弹簧拉力,使在最小时亦满足,此时应注意接点接触的可靠性。
(2)返回系数应在0.85~0.95之间。
调整静接点片弹力及舌片弹力及舌片终置位置,限位螺杆的位置改变返回系数。
(3)在1.05倍起动电流使接点闭合时,接点不应抖动。
三、电磁型电压继电器实验:1.实验内容:(1)观察继电器的构造及线圈特点,理解其动作原理整定方法。
(2)测量继电器的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求出返回系数,理解低电压继电器上述数据的不同点。
2.实验接线:3.实验步骤:(1)观察继电器构造及铬牌上规范,线圈连接情况及整定把手与整定电压之间关系。
(2)观察继电器线圈并用万能表测量线圈直流电阻。
(3)根据试验电源电压,选用试验设备及继电器整定电压范围,将继电器线圈串联或并联,分别在最小、中间、最大三个位置,读取动作电压与返回电压。
继电保护试验指导书
35kV变电站系统继电保护传动试验细则1目的用于检测35kV微机综合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2 范围用于保护35kV系统及与之相关进线的综合保护继电器(线路保护、变压器高、、差动保护、电压保护、常规过流、速断、零序保护)。
3 责任和权限3.1 负责传动的人员应了解调试项目、调试方法,认真做好调试记录,并应及时解决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定期维护仪器设备,对调试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3.2 试验管理员负责出具调试报告,参与各调试项目的试验人员应对调试数据(动作值和时间)与定值单进行核准,由试验主管和负责人批准签发调试报告。
4依据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5 试验程序5.1 试验用仪器设备:5.2试验环境条件5.2.1试验环境温度不低于5℃、相对湿度10~80%。
5.2.2试验区域内无振动、无强电场干扰。
5.2.3电源电压的畸变率不超过5%,试验电源频率与额定频率之差应在额定频率的1%以内。
5.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5.3.1 制定试验计划;根据保护类型、定值、电力系统组成情况确定试验项目和试验标准,选择试验设备。
5.3.2 布置试验场地,对于常规保护调试项目及特殊保护传动项目必须有明确的接线图和调试方案。
5.3.3 试验接线后需经第二人按接线图或方案执行复查,以保证接线位置正确,以防发生电流、电压通错位置的情况。
5.3.4 试验前应检查工作电源及接地是否可靠,并对试验仪器进行开机预热。
5.4试验方法5.4.1绝缘电阻的测量5.4.1.1 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他并联支路,采用1000V兆欧表,检查导电回路对地绝缘,不应小于10MΩ。
5.4.1.2 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电源回路等,均应不小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可不小于0.5 MΩ。
5.4.1.3 试验电压为1000V,当回路绝缘电阻值在10MΩ以上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代替,试验持续时间为1min,或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目目录
⺫目目录……………………………………………………………………1 第一一部分 绪论……………………………………………………………………2
一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用与任务 …………………………………………2 二二、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2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目及其教学要求…………………………………2 第二二部份 基本实验指导 ………………………………………………………3
继电保护试验室
试验时间:
保护名称:
DS-32C/2
保护编号:
继电器额定值:
试验参数
试验方方法:
自自动
测试项⺫目目:
完整测试
电压输出方方式:
直流 Uab
试验结束方方式:
返回后结束
开入入量设置
接点逻辑关系:
逻辑或
接点选择:
1
接点抖动时间:
试验结果
动作电压:
返回电压:
动作时间:
返回时间:
返回系数:
试验人人
㈤ DZY-201 中间继电器测试 参数设置: 启动方方式:电压启动 ① 保持类型:无无保持 ② 测试项⺫目目:完整测试 ③ 启动电压:直流 Uab ④ 保持电流: ⑤ 额定电压:220V
电气气信息工工程学院
第 5 ⻚页 共 42 ⻚页
2010-06
⑥ 电压初始值:设为 100V ,小小于动作电压 ⑦ 电压变化终值:220V ⑧ 电压步⻓长值: 5V ⑨ 额定保持电流: ⑩ 保持电流步⻓长值:0.5A ⑾ 保持时间:1s ⑿ 复归时间:1s
2010-06
实验 二二 常规继电器测试Ⅱ
功率方方向、反时限继电器的测试
一一、实验⺫目目的
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实验指导书
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实验指导书1000字
实验一:继电保护实验
目的:了解单相逆功率保护原理,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操作和设置参数方法。
装备:逆功率保护继电器;模拟电源;模拟负载;三极电压表;电流表;电缆;电源线等。
步骤:
1. 将模拟电源接入逆功率保护继电器的电源线,将模拟负载接入继电保护的输出端。
2. 将电流表接在负载侧,将三极电压表接在负载开关旁。
3. 打开模拟电源,使其输出电压为50V。
4. 在继电保护面板上设置逆功率保护定值为10W。
5. 开启模拟负载开关,通过手动旋转模拟负载,观察继电保护是否响应,并记录相关数据。
6. 分析实验数据,进行讨论。
实验二:微机保护实验
目的:了解微机保护系统的软件和硬件构成,了解保护性实际工作场合中的软件调试和操作。
装备:微机保护系统;台式计算机;开关柜;配电装置。
步骤:
1. 熟悉微机保护系统的软件、硬件组成,并做好系统调试和连接。
2. 在实际工作场合中,通过虚拟开关操作微机保护系统,对保护性进行调试和操作。
3. 模拟真实的工作状态,在各种情况下查看微机保护系统所显示的数据。
4. 学习和掌握基本校准方法和处理过程。
5. 完成对应试验报告。
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应对带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
2. 进行实验时,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禁擅自调整保护参数。
4. 实验后,应将实验环境恢复原状。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2011年简装)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电气和电子工程学院微机保护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3月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和丰富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发现和探讨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培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能进一步培养实验技能,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为保证实验正常顺利进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者应遵循以下规定:1、实验前做好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2、通电前,必须经老师检查电路接线,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
3、爱护计算机及实验设备,未搞清使用方法之前,不准随便使用。
4、实验中要随时注意现象的观察,如果发生故障或异常,(保险熔断,表计指示不正常,电路出现冒烟等)必须立即断开电源,并告知老师。
5、对违反操作规定以及损坏仪器、设备、工具和元器件者应检查原因,对情节严重者,还要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6、要始终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不得在室内喧哗、打闹、随意走动。
7、实验结束,应先断开各仪器电源开关,再断开实验台上电源开关。
把所有仪器设备、导线、座位等归位,整理就绪,清扫后经允许才能离开。
目录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实验 3二、单侧电源辐射线路电流保护实验7三、距离保护实验 12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实验。
1、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构造、特性,掌握继电器基本参数(电流,时间)的调整方法。
(2)了解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调整实验2.1、原理说明:(1) 电流继电器:反应通入电流线圈的电流和其整定值电流大小,动作于接点瞬时闭合。
(2) 时间继电器:反应工作线圈是否接通额定工作电压(一般是直流电压),动作于接点经整定时间后延时闭合。
2.2实验方法和步骤:2.2.1 起动电流,返回电流实验。
(1)实验接线如图(一)·熟悉继电器额定参数。
·按图接线。
·请老师检查接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搞清楚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装置的联动控制,掌握手动、自动重合器的操作方法。
2. 实验内容:(1)了解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种类和作用;(2)掌握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和特点;(3)掌握各种距离保护装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4)掌握继电保护系统的联动控制原理和操作方法;(5)掌握手动、自动重合器的操作方法。
3. 实验仪器和器材:(1)距离保护装置;(2)电力系统模拟实验装置;(3)手动、自动重合器。
4. 实验原理:(1)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种类和作用: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包括继电保护、保险丝保护、断路器保护、接地保护等。
继电保护是一种通过电气信号来控制断路器的装置,它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故障进行侦测和保护,确保电力系统不会出现大面积故障。
(2)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和特点:电力系统故障可以分为线路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断相故障等。
故障的特点是在一定的时间内,电力系统中出现了短路或失相现象,这样就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3)距离保护装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距离保护装置是用于防止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的一种保护装置,它可以依据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故障,并发出信号让断路器进行分闸操作。
(4)继电保护系统的联动控制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各个继电保护装置之间需要进行联动控制。
联动控制是通过信号的传递和接收来实现的,不同的装置之间通过不同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5)手动、自动重合器的操作方法:手动、自动重合器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当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地进行重合。
手动、自动重合器的操作方法是由人工或计算机控制,通过输入指令来实现操作。
5. 实验步骤:(1)接通电力系统模拟实验装置电源,并按照说明书进行连接;(2)打开距离保护装置,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工作状态;(3)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联动控制,测试各个装置的联动控制是否正常;(4)操作手动、自动重合器,测试其操作是否正常,能否保证电力系统的normal 运行。
继保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指导书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动作电流值、动作电压值及其相关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2、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3、实验结果如返回系数不符合要求,你能正确地进行调整吗?4、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三、原理说明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短路和过负荷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用于反映发电机、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电压升高(过电压保护)或电压降低(低电压起动)的继电保护装置中。
DL—20c、DY—20c系列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见图1一1。
上述继电器是瞬时动作的电磁式继电器,当电磁铁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整定值时,衔铁克服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且保持在动作状态。
过电流(压)继电器:当电流(压)升高至整定值(或大于整定值)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低电压继电器:当电压降低至整定电压时,继电器立即动作,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的铭牌刻度值是按电流继电器两线圈串联,电压继电器两线圈并联时标注的指示值等于整定值;若上述二继电器两线圈分别作并联和串联时,则整定值为指示值的2倍。
转动刻度盘上指针,以改变游丝的作用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动作值。
图1-1电流(电压)继电器内部接线图图1-2电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12348765DL-21CDY-21C、26C12348765DL-23C DY-23C、28C12348765DL-22C DY-22C 12348765DL-24CDY-24C、29C12348765DL-25C DY-25C图1-3过电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四、实验设备五、验步骤和要求1、绝缘测试单个继电器在新安装投入使用前或经过解体检修后,必须进行绝缘测试,对于额定电压为100伏及以上者,应用10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对于额定电压为100 伏以下者,则应用500伏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一--三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装置综合实验.docx
实验一三段式电流保护与自动重合闸装置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电磁式电流保护的组成。
2.学习电力系统电流保护中电流、时间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3.研究电力系统中运行方式变化对保护灵敏度的影响。
4.分析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配合的正确性。
(―)基本原理1.电流保护实验基本原理1)三段式电流保护当网络发生短路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会增大。
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分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简称I段)、带时限速断保护(简称II段)和过电流保护(简称III段)。
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作用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
(1)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段)单侧电源线路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作用原理可用图1-2来说明。
短路电流的大小人和短路点至电源间的总电阻R E及短路类型有关。
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人与R E的关系可分别表示如下:/⑶=E, = E,K R E凡 + R。
,/(2)=心* Esk— 2 R s+R,l式中,E s——电源的等值计算相电势;R s——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网络电压的系统等值电阻;Ro——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阻;I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由上两式可以看到,短路点距电源愈远(Z愈长)短路电流&愈小;系统运行方式小(尺愈大的运行方式)4亦小。
4与I的关系曲线如图1-2曲线1和2所示。
曲线1为最大运行方式(R,最小的运行方式)下的衣=/(/)曲线,曲线2为最小运行方式(Rs最大的运行方式)下的I K=JU)曲线。
线路AB和BC上均装有仅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则当线路AB上发生故障时,希望保护KA?能瞬时动作,而当线路BC ±故障时,希望保护KAi能瞬时动作,它们的保护范围最好能达到本路线全长的100%。
但是这种愿望是否能实现,需要作具体分析。
以保护KA2为例,当本线路末端妇点短路时,希望速断保护KA2能够瞬时动作切除故障,而当相邻线路BC的始端(习惯上又称为出口处)化点短路时,按照选择性的要求,速断保护KA2就不应该动作,因为该处的故障应由速断保护KAi动作切除。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电磁型继电器 (3)1实验目的 (3)2实验方法 (3)3实验报告 (4)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 (5)1实验目的 (5)2实验方法 (5)3实验报告 (5)实验三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使用及测试 (7)1实验目的 (7)2实验仪器 (7)3实验方法 (7)4 实验报告 (12)实验四阶段式电流保护测试 (12)1实验目的 (12)2实验仪器 (12)3实验原理 (13)4实验步骤 (13)4.1试验接线 (13)4.2保护相关设置 (13)4.3 过流保护电流定值测试 (13)4.4 过流保护时间定值测试 (15)4.5 过流保护方向元件测试 (17)4.6 过流保护I 、II、III段定值校验 (18)5实验报告 (22)实验五距离保护测试 (23)1实验目的 (23)2实验仪器 (23)3实验原理 (23)4实验步骤 (23)4.1 试验接线 (23)4.2 保护设置 (26)4.3 距离保护I、II、III段定值校验 (26)4.4 阻抗定值测试 (28)4.5 阻抗灵敏角测试 (28)4.6 阻抗特性测试 (29)5 实验报告 (31)实验六比率差动保护测试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原理 (32)4 实验步骤 (33)4.1YH3111差动保护装置设定 (33)4.2 AD331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设定 (34)4.2.1差流调整界面 (34)4.2.2比率差动速断保护测试 (34)4.2.3谐波制动测试 (38)5 实验报告 (41)实验一电磁型继电器1实验目的1.1了解DL、DJ型继电器的构造,各部分的功用及动作原理。
1.2掌握DL、DJ型继电器的调整步骤及调整方法。
1.3学会DL、DJ型电压、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的调整方法。
2实验方法DL、DJ型继电器的实验项目较多,我们只做机械部分的检查及电气性能的调整等两项。
2.1机械部分的检查(1)清除继电器的灰尘和油污,检查弹簧和线圈引出线焊接质量、螺丝、螺母。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指导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3月前言继电保护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
为更好地掌握及了解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动作性能,既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系统故障情况和保护动作性能进行分析,还需要对各种继电保护的动作原理及性能进行实验。
本实验指导书在03年编写的《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装置实验指导书》基础上,整理了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们利用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所做的一些实验及相关资料,并总结近几年学生做实验的实际情况,改编而成的。
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是一套能够对继电保护系统中各种继电器和多种保护电路进行试验的装置,利用此装置能够掌握各种常规继电器、特殊继电器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各种保护电路、信号回路的结构、工作原理、电气特性、动作过程。
另外,利用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同学们还可以自行设计模拟一些较复杂的保护线路。
通过利用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对学生进行实验训练,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继电保护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同时还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第一章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1-1 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定实验线路,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
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基本要求。
一、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前应复习课本有关章节,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项目、方法与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内容可到实验室对照实验预习,如熟悉组件的编号,使用及其规定值等),并按照实验项目准备记录抄表等。
实验前应写好预习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认为确实作好了实验前的准备,方可开始作实验。
继电保护检验现场作业指导书
继电保护检验现场作业指导书继电保护检验现场作业指导书一、准备工作1、继电保护检验现场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包括对设备、装置等的检查,对检测设备、工具的校验,对检验过程的风险评估等方面。
2、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检测设备,如万用表、诊断仪、CT、PT 列表等。
3、保证现场环境安全,切断相应设备的电源,进行防护措施,如安装警示标志、拉起警戒线等。
4、在进行检测前,要进行充分的理论、技术上的准备,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发展动态等内容。
二、检验步骤1、转换跳闸功能检测检测步骤:制造设备保真检测→设备保护跳闸→装置跳闸→配电间跳闸。
2、备自动化成勘误参数检测检测步骤:进入装置备自动化界面→设备界面备勘误参数检测→装置自动化控制参数检测。
3、二次电路检测检测步骤:二次电路接线检测,包括线路安全、环境卫生检测工作。
4、故障录波数据检测检测步骤:进入设备监控系统→搜索设备故障信息→数据“曲线偏移”检测→故障分类。
5、开关柜跳闸条件检测检测步骤:进入现场电器室→检测跳闸条件→制造跳闸条件→设备跳闸条件。
三、检验注意事项1、检验过程要仔细、细心、仔细,确保检查的结果准确。
2、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安全与保护,避免产品受损。
3、在检验之前,要对配合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如需与相应的技术人员、维修人员进行联系,装备助理、质检员等也要在检验过程中配合好检测的过程。
4、在检测之后,要总结检测结果,对装备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总之,继电保护检验现场作业需要充分考虑全面性、细心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以确保整个检测过程的有效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三、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相位测试仪器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相角的方法。
2.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接线方式及动作特性的试验方法。
3.研究接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的极性对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的影响。
(二)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简介1.电流保护中引入方向判别的必要性在单侧电源的电网中,电流保护能满足线路保护的需要。
但是,在两侧电源的电网(包括单电源环形电网)中,只靠电流定值和动作时限的整定不能完全取得动作的选择性。
现以图3-1所示的两端供电电网为例,分析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的行为。
先观察两侧电源的电网上发生短路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行为。
因为电流速断保护没有方向性,所以只要短路电流大于它的整定值就可以动作。
从图3-1中可以看出,当k1点发生短路时,4QF的电流速断保护可以动作,5QF也可以动作。
如果4QF先于5QF动作,就扩大了停电范围。
同样,在k2点发生短路时,2QF和5QF可能在电流速断保护作用下,非选择性地动作。
所以,在两侧电源供电的电网中,断路器流过反向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时,电流速断保护有可能失去选择性而误动。
2再从图3-1(c)分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行为。
k2点短路时,要求3QF、4QF先于2QF、5QF动作,即要求t2>t3,t5>t4;而在K1、K3点短路时,要求5QF先于4QF动作,2QF先于3QF动作,即要求t4>t5,t3>t2。
这是矛盾的,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是不可能随意更改的,所以,在两侧电源供电的电网中,过电流保护也可能失去选择性。
(c)图3-1 双侧电源电网电流保护动作行为分析(a)系统图(b)两侧电流与保护配合关系(c)时间配合图为了保证选择性,应该在保护回路中加方向闭锁,构成方向性电流保护。
要求只有在流过断路器的电流的方向从母线侧流向线路侧时,才允许保护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组合型信号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掌握DXM—2A型信号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实际结构,基本特性及其工作参数和释放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DXM—2A型信号继电器具有那些特点?
2、实验时为什么要注意工作线圈的极性和释放线圈的极性?如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如继电器端子①⑥加电流使其动作后,S
2不断开,就合上S
3
,在端子
④⑨间加入释放电压,这样操作对吗?为什么?
三、原理说明
图3-1信号继电器横截面结构图
DXM—2A型信号继电器适用于直流操作的继电保护线路和自动控制线路
中作远距离复归的动作指示。
继电器由密封干簧接点,工作绕组,释放绕组,自锁磁铁和指示灯等组成。
横截面结构示意图见图3-1。
当继电器工作绕组的端子①—⑥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作用在簧片两端的磁通极性与放置在线圈内的永久磁铁极性相同,两磁通迭加,使触点闭合,信号指示灯亮。
在工作绕组断电后触点借永久磁铁的作用进行自保持;当在释放绕组④—⑨二端间加入电压时,所产生的磁场作用在触点簧片两端的磁通与磁铁极性相反,两磁通相互抵消,使触点返回原位,指示灯灭。
继电器内部接线图见图3-2。
图3-2信号继电器内部接线图
四、 实验设备
5
23
41
78
6
9
V I
+
+
2
3
4178
6
9
V
V
+
+
电流起动
电压起动
五、实验步骤和要求
*1、观察DXM—2A型信号继电器的结构和内部接线,该继电器有如下特点(1)采用干簧触点代替普通青铜接触片。
(2)用磁力自保持代替机械自保持。
(3)用灯光指示代替信号掉牌指示。
(4)可以远距离复归。
*2、绝缘测试
用1000伏兆欧表测试全部端子对铁支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工作绕组与释放绕组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兆欧。
绕组对触点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并将测得数据填入表3--1。
表3-1信号继电器实验记录表
3、动作电流(电压)和释放电压测试
电流(电压)启动信号继电器实验接线分别见图3-3、图3-4。
图3-3 电流启动型信号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接线时应注意工作线圈和释放线圈的极性,端子①为工作绕组正极性端子,端子④为释放线圈的正极性端子,接好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合上开关S 1及S 2,慢慢调整可变电阻R 2加大输出电流(或电压)直至继电器动作,指示灯亮。
此时电流表(或电压表)指示值即为继电器的动作值,填入表3--1, 对于电流启动继电器的动作值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电压启动继电器的动作值
触点通断指示灯
图3-4电压启动型信号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不应超过额定电压。
然后断开开关S 2,切断工作绕组电源,继电器触点应保持在动作位置。
合上S 3,调整可变电阻R 1加大输出电压使继电器触点断开,指示灯灭,读取电压表指示即为继电器的释放电压,填入表3--1,继电器的释放电压不应超过70%的额定电压。
4、动作时间,返回时间。
对继电器的工作绕组和释放绕组加额定值时,其动作时间与返回时间不超过10ms 。
-触点通断指示灯
实验中发现密封触点有问题须更换时,触点的动作安匝与永久磁铁要配合适当,使继电器的动作值和释放电压值符合要求。
六、技术数据
DXM—2A型信号继电器的技术数据编入表3-2中,供实验时参考。
七、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认真总结,结合电流起动型和电压起动型两种信号继电器的具体测试方法,按要求写出信号继电器的实验报告,同时书面解答本实验的思考题。
表3—2 DXM—2A型信号继电器技术数据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