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课 童年的发现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3 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素材 新人教版
![2020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23 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素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34fdf3f46527d3250ce05a.png)
23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p ēi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hu ò患hu àn。
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清澈的湖面上盘旋。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f ù,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
”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
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
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想得是那样痴ch ī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能够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
“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想啊想啊,嘿h ēi!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59ee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a.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童年的发现》原文: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我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学校的课堂上听老师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我听着听着,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人的发育过程要经历从蝌蚪到人的变化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于是我决定自己去找答案。
我开始在图书馆里查阅各种书籍,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在一本生物书上找到了答案。
原来,人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类似蝌蚪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鳃弓期”,在这个阶段,人的胚胎会长出类似于鱼鳃的结构,然后逐渐演化成人的呼吸系统。
我兴奋地把我的发现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们,但是他们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感到惊讶和赞叹,反而嘲笑我说:“这是科学家们早就发现的常识,你这不是发现,是抄袭!”我听了心里很难过,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知道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这是我自己的发现。
从那以后,我更加坚定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决心。
我明白了,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别人的误解和嘲笑,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童年的发现》赏析:《童年的发现》是一篇描绘小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科学精神的文章。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探索科学问题过程中的疑惑、努力和喜悦。
文章的主题鲜明,强调了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重要性。
主人公在面对科学问题时,没有盲目接受老师的讲解,而是选择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的。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节紧凑,富有感染力。
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让读者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挑战,同时也揭示了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总的来说,《童年的发现》不仅是一篇关于科学探索的文章,更是一篇倡导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精神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作者简介素材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23童年的发现作者简介素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725acf02d276a200292e8a.png)
作者简介瓦西里·弗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俄语:ВасилийФёдоровичфёдоров, 1802—1855),俄罗斯天文学家。
1827年毕业于杰尔普特大学(今塔尔图大学)。
1837年起任基辅大学教授,1843—1847年任校长。
曾创建该校天文台并任第一任台长。
1855年3月24日逝世。
1832—1837年测定了西西伯利亚一些地方的地理坐标。
曾参加1842年和1851年日全食的观测。
代表作:《论1842年6月26日发生在切尔尼戈夫的日全食》。
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公爵的私生子,与托尔斯泰同年(1828)出生。
中学毕业后进入敖德萨贵族学校学习。
1852年在毕业考时他与一个教员发生激烈辩论,愤而离开学校。
从1854年起,费奥多罗夫在几所中学任史地教员。
由于他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主张不受课本限制,通过直接研究当地的地理、历史和观察星球、进行实地试验获得知识,他常与学校当局发生龃龉,因而频频更换学校。
1867年步行到莫斯科。
1874年起在鲁缅采夫图书馆(列宁图书馆前身)担任管理员,历时25年。
1903年去世。
他是一位极富创见的思想家,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大胆的乌托邦的创始人,也是俄国最早提出飞向宇宙的宇航学奠基人。
费奥多罗夫学问渊深,博览书史。
据说他几乎知道鲁缅采夫图书馆所有藏书的内容。
他不仅精通欧洲各主要语言,而且对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东方语言也颇有研究。
他对哲学、自然科学、艺术都有很深的造诣,被人称为百科全书。
他的博学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知识界口碑载道,甚至使他带上传奇色彩。
更令人惊奇的是费奥多罗夫的哲学思想。
这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独树一帜,自成一系,竟然提出一套惊天动地的“调节自然”计划,内容包括驾驭大自然,改造人体,进入宇宙,直至战胜死亡,使先人复活。
他把实现这一计划称做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调节自然”的第一步是控制大自然。
费奥多罗夫断言,当人尚未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时,自然是一股盲目的毁灭性力量,是所有人的共同敌人。
五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发现》生字表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发现》生字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88e9fdad51f01dc381f116.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发现》生字表人教版浜斿勾绾ц??銆愯儦銆?璇婚煶锛歱膿i宸ц?瀛椾箟锛氬垵鏈熷彂鑲茬殑鐢熺墿浣?缁勮瘝锛氳儦鑳?鑳氳娊鑳氬眰鑳氱彔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瀛楁瓕锛氶偝宸炲湪姹熻嫃鑳氳儙涔濇湀鎴??寮犲彛鍛镐竴澹?2?銆愮ジ銆?璇婚煶锛歨u貌宸ц帿鎷涙児銆??鈶℃崯瀹筹紝浣垮彈鐏炬畠缁勮瘝锛氣憼绁告偅绁告牴绁镐粠澶╅檷鈶$ジ鍥芥畠姘?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熴€?绗旈『锛?疁闀裤€?瀛楁瓕锛氱ず鏃佹樉绂忕ジ姘存祦鎴愭棆娑??绌翠笅瀹変箰绐?3?銆愭偅銆?璇婚煶锛歨u脿n宸ц?瀛椾箟锛氣憼鐏剧ジ?鈶㈠咖铏?缁勮瘝锛氣憼鎮i毦涓庡叡鈶℃偅鑰?鈶㈠咖鎮?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句笌鍏便€?绗旈『锛?鈥滀覆鈥濅袱鈥滃彛鈥濇墎锛涒€滃績鈥濆崸閽╂敞鎰忛噸蹇冿紝鏈€鍚庣偣楂樸€?4?銆愯噦銆?璇婚煶锛歜矛宸цу共銆?瀛椾箟锛氳兂鑶?缁勮瘝锛氬弻鑷?鍓嶈噦鍙宠噦鑷傚姏鑷傝唨澶变箣浜よ噦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閫犲彞锛氫粬寮犲紑鍙岃噦锛岃嚜鐢卞湴濂旇窇鍦ㄦ棤杈规棤闄呯殑鑽夊師涓娿€?绗旈『锛??瀛楁瓕锛氭湀鏉ヤ几鍙岃噦?缇庣帀鍜屾皬鐠?伩5?銆愯祴銆?璇婚煶锛歠霉宸ц?瀛椾箟锛氣憼浜ょ粰锛岀粰浜?鈶℃棫鎸囩敯鍦扮◣鈶㈠康璇楁垨浣滆瘲缁勮瘝锛氣憼璧嬩簣鈶¤祴绋?鐢拌祴鈶㈣祴璇?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瀛楁瓕锛氳瘲璇嶆瓕璧?楣﹂箟瀛﹁垖鏂屾枌鏈夌ぜ6?銆愭窐銆?璇婚煶锛歵谩o宸ц?瀛椾箟锛氣憼娣樻皵锛岄〗鐨?鈶℃礂鍘绘潅璐?鈶㈡秷闄ゆ偿娌欍€佹福婊撶瓑锛屾寲娴?缁勮瘝锛氣憼娣樻皵鈶℃窐绫?娣橀噾鈶㈡窐浜?娣樼几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鎺忛挶涔拌憽钀?閰哥敎鍙堝彲鍙?蹇冧腑涔愰櫠闄?7?銆愬矀銆?璇婚煶锛歲菒宸ц?瀛椾箟锛氬摢閲岋紝鎬庝箞缁勮瘝锛氬矀姝?宀傛暍宀傚彲宀傞潪宀傛枡宀傛湁姝ょ悊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閫犲彞锛氫笉璧绗旈『锛???鏄犻摖鐢?鑻ヤ笉濂忓嚡宀傝兘杩?8?銆愬Θ銆?璇婚煶锛歠谩ng宸ц?瀛椾箟锛氬Θ缁勮瘝锛氬Θ纰?鏃犲Θ涓嶅Θ浣曞Θ涓嶅Θ浜?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囬暱銆?瀛楁瓕锛氳姳鑽夎姮鑺?濂虫潵鏃犲Θ鐢ㄧ嚎绾虹粐鍦熺爩浣滃潑9?銆愮棿銆?璇婚煶锛歝h墨宸ц?瀛椾箟锛氣憼鏋佸害杩锋亱鏌愪汉鎴栨煇绉嶄簨鐗?鈶″偦缁勮瘝锛氣憼鐥磋糠鐥村績濡勬兂鈶$棿鍛?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撹憲銆?绗旈『锛??瀛楁瓕锛氳湗铔涙兂鎹夎櫕涓€鏃ユ櫤鎱х敓鏈夎冻鍗磋笩韫?鐥?10?銆愮粸銆?璇婚煶锛歫i菐o宸ц?瀛椾箟锛氣憼鎷э缁勮瘝锛氣憼缁炲敖鑴戞眮鈶$粸鏉€缁炴灦缁炲垜缁炵储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堛€?绗旈『锛?嵑浼稿睍銆?瀛楁瓕锛氱粸杞﹀姏涓嶈€?宸ヤ綔鏁堢巼楂??杈?11?銆愭眮銆?璇婚煶锛歾h墨宸ц?瀛椾箟锛氬惈鏈夋煇绉嶇墿璐ㄧ殑娑蹭綋缁勮瘝锛氫钩姹?姹佹按鏋滄眮姹佹恫鑳嗘眮澧ㄦ眮鍎?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绗旈『锛??瀛楁瓕锛氬姞浜烘槸浠€瀛?鏈夋按鍙樻垚姹?鍙e惞鏌冲彾鍝?璁?12?銆愬帢銆?璇婚煶锛歭铆宸ц?绀?0?0鍘樻槸1鍒?缁勮瘝锛氣憼鍘樼背鈶′竴鍘?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閫犲彞锛氶偅杈嗚溅鐨勮溅澶磋秴杩囧仠杞︾嚎涓夊崄鍘樼背銆?绗旈『锛?闀裤€??鍙嶇姮鐙愮嫺椴よ穬榫欓棬13?銆愭劎銆?璇婚煶锛歬u矛宸ц?瀛椾箟锛氱緸鎯?缁勮瘝锛氱緸鎰?鎰х枤鎰ф倲鎰ф睏鎰ф仺鎰ц壊鎰х棝績鏃犳劎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у湴浣庝笅浜嗗ご銆?绗旈『锛??妲愯姳鍛宠姮鑺??甯堥瓊涓囧彜闀?14?銆愪簭銆?璇婚煶锛歬u墨宸ц?鈶′笉瑕佸じ澶с€?瀛椾箟锛氣憼澶氫簭锛屽垢鑰?鈶$己鎹燂紝鎶樿€??缁勮瘝锛氣憼骞镐簭鈶′簭鎹?浜忔湰?閫犲瓧锛氬舰澹版硶閫犲彞锛氬垢浜忔姠鏁戝強鏃讹紝鍚﹀垯浠栫殑鎬у懡闅句繚銆?绗旈『锛?鈥溾€濆嚭閽╁湪绔栦腑绾夸笂锛屼娇瀛楅噸蹇冨钩绋炽€?。
五年级语文课文童年的发现
![五年级语文课文童年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720e65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6.png)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写童年回忆的散文,作者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一片玉米地里玩耍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蜻蜓的故事。
这只蜻蜓成为了他童年时光中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在玉米地里,小男孩看到了一只蜻蜓,兴奋地追着它跑,却不小心弄断了它的一只翅膀。
小男孩感到十分内疚,于是便拿来了自己的饼干喂给蜻蜓。
之后的几天,小男孩每天都会去看望这只受伤的蜻蜓,并为它带来食物。
最终,这只蜻蜓逐渐恢复了健康,并飞走了。
故事中的小男孩有着纯真和善良的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他的故事让我们在回忆童年时光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成长的自然和美好。
主要知识:1. 散文是一种文体,它是一种散文性质的文学作品。
2. 《童年的发现》是一篇描写童年回忆的散文,突出了小男孩的纯真和善良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3. 文章描写了小男孩在玉米地里追捕蜻蜓的过程中不慎弄伤了它,而他因此感到的内疚和责任感,以及他为了帮助蜻蜓恢复健康而不断付出的努力。
4.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幼年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关爱。
重点笔记:1. 散文是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语言自由、结构松散、言情意味浓厚,可以描写所见、所闻、所想、所怀等多种内容。
2. 情感描写是散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童年的发现》中,作者通过对小男孩的情感描写,表达出自己对幼年时光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向往。
3. 对于一篇优秀的散文来说,它必须要具备自由奔放的语言、充满情感的描写、精心构思的结构、深刻意义的寓意等多个方面的特点。
1. 难点一:词语解释1)“飞翔”,指飞行。
2)“带翅膀”,指有翅膀。
3)“狩猎”,指追捕猎物。
4)“撇开”,指遗忘或忽略掉。
5)“惋惜”,指为某事感到悲痛、遗憾或可惜。
6)“遑论”,指更不用说,更谈不上。
7)“坦荡”,指心地纯朴,没有杂念。
2. 难点二:句子解释1)“我发出嘻嘻哈哈的笑声,追接着玉米箩筐里飞逸而出的蝴蝶,想抓住它们,把它们拥到怀里。
人教版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5bad3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c.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童年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童年的发现》原文: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那是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在阅读一本关于生物的书籍时,看到了一个关于胚胎发育的过程。
我被这个过程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我注意到,所有的动物,包括人在内,他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非常相似,都有鳃裂和尾鳍。
这使我感到非常惊奇,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观察,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的祖先可能曾经生活在水中,就像鱼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会有鳃裂和尾鳍的原因。
当我将这个发现告诉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时,他们并没有相信我。
甚至,老师还批评了我,说我胡思乱想。
但是,我没有放弃,我坚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后来,我在其他的科学书籍中找到了支持我理论的证据。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现在回想起来,我为自己的童年发现感到骄傲。
那个小小的、独立思考的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揭示了一个生物学的重大秘密。
这让我明白,科学探索的道路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有所发现。
赏析:《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作者在九岁时独立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故事。
文章主题鲜明,情节生动,富有启发性。
首先,课文展现了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作者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独立思考和观察,得出了自己的理论。
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体现了儿童的天性和科学精神。
其次,课文揭示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作者通过观察、思考、实验和验证,逐步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个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作者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证据支持自己的理论。
这为学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示范和启示。
最后,课文强调了自我认知和自信的重要性。
尽管作者的发现起初并未得到他人的认可,但他坚信自己的理论,并继续寻找证据。
这种自我认知和自信,使他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最终取得了成功。
总的来说,《童年的发现》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它鼓励孩子们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坚持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童年的发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童年的发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922d55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b.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童年的发现》说课稿XXX《童年的发现》说课稿---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课一.说教材:本课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8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
本节课我将中心留在第一部分。
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
(一)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天赋、妨碍、岂止、痴迷、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及发现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说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体会“我”童年时的天真可爱以及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一)教法:研究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研究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学法:在这节课教学中,我主要教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研究,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法,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方法等达到教学的目的.三.说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艳丽的故事,今天我们又将读到作者XXXXXX怎样的童年故事呢?(二)紧扣“发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d5b78b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f.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
的发现课文
《童年的发现》是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第8课。
以下是该课文的内容:
春天来了,迷人的花朵开放了,鸟儿在枝头欢乐地歌唱。
窗外的大树上住着一只乌鸦,它也歌唱了起来。
我听见了,就叫着:“乌鸦,你笑一笑吧。
”结果,它啊啊地笑起来。
我说:“你再笑一笑吧。
”结果,它再次啊啊地笑起来。
我又说:“再笑一笑吧。
”结果,它还是啊啊地笑个不停。
我高高兴兴地跑进教室,告诉了同学们这件喜事。
下课后,同学们来到大树前凑热闹。
有同学说:“我要看看真笑的乌鸦。
”大家都期待着,但乌鸦却不再笑了,只是在那儿张嘴叫个不停。
大家失望地走开了。
我心里很难过。
回到家里,我又开始给它叫道:“乌鸦,你笑一笑吧。
”结果,它还是不再笑了,只是用叫的方式回答我。
那时的我很生气,觉得乌鸦欺骗了我,不把我当朋友。
于是,我就对它说:“我不愿意再理你了。
”但每当我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时,还是会忍不住笑起来。
现在,我从乌鸦那儿学到了一点道理: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一点小聪明,或者偶尔会加一把劲追求一些目标,但只有通过真正的学习和努力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童年的世界,真的是一个充满了奇迹的世界。
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9ac5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8.png)
实验集体备课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了解童年的种种,感受童年的快乐。
2.通过阅读文本,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隐含的信息。
•运用想象力,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材:《童年的发现》课文,黑板、粉笔、教案、课堂活动设计等。
2.学生准备:学生已经对本单元课文有所了解,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通过故事或小视频,引入主题,唤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
2.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情感共鸣•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同桌分享一个自己的快乐回忆。
文本分析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情节发展。
2.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做出小组汇报。
语言表达训练•老师组织学生模仿文章中的语言表达,进行角色扮演。
深入思考与写作1.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巩固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默写。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课文内容复述。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思考并记录自己的童年快乐时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回顾童年。
同时,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享受语言的魅力。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为老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d99aeb3e53a580216fcfeb2.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小练笔100字150字200字250字300字童年的发现童年,是一条路。
我们走这一条路时,会迸发出一串串美好的音符,也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我回首走过的路时,眼前浮现着以前一段段美好的时光,回忆起以前一个个幼稚的想法,那是十个手指头加上十个脚趾头都数不过来的。
小时候,天真幼稚的我常常坐在窗前,托着下巴颌儿望着天空,一直等到晚上,等到星星从家里出来,对我眨着眼,妈妈就叫我睡觉了,而我就乖乖地上床睡觉了。
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看星星,可它却像跟我捉迷藏似的,白天它不出来,晚上我要睡觉时,它就跑出来了。
有一次,我和妈妈到她同学家里去,她们在一起聊天,或者……除了妈妈我一个也不认识。
我就和妈妈同学的孩子一起玩,我们虽然不认识,但一会儿就成了好朋友,没想到玩到很晚才回家。
这时我看见了星星,天空真大呀!像一个棋盘颗颗星星就像一颗颗小棋子。
这些小棋子东跳西跳的,互不相让,好像谁也不想输似的。
不一会儿,这一颗不小心被吃掉了,赢的那一边呢,高兴得跳跃起来。
我想,为什么星星白天不出来呢?难道它白天要上学,也要做作业,只有晚上才出来玩?我转动着我的小脑袋,想着。
“可能是吧!”我说。
我跑去问妈妈,妈妈听了笑了笑,说:“差不多,可它很多时候也关注着你哟!”说完,又笑了下。
我说:“啊!那我上课没认真听讲时,他看见了,不知道怎么笑我呢!”“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呀!”我又想:嗯!那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的发现是对的!于是得意洋洋起来,因为得到了妈妈的认可。
我又去找爸爸,想听听爸爸是怎样赞扬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于是,我边走边跳到了卧室。
“爸爸!”“嗯。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原本严肃的他一下子哈哈大笑起来,嘴角都快笑到耳后根了。
我以为他笑是因为我太聪明了呢!结果他说:“白天能看见星星,那就怪喽。
”我看见爸爸笑,就满怀狐疑地笑了一下,接着问:“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爸爸给我讲了原因,我才大笑起来,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8课《童年的发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8课《童年的发现》](https://img.taocdn.com/s3/m/48179b6e6edb6f1aff001fa4.png)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有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情导入: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节,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进童年去寻找童年的发现吧!(板书:8.童年的发现)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求答案吧!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读的都非常认真,文中的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生字词?你们都会了吗?让我们开火车来读好不好?看来大家预习的非常好,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2、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句段。
划出集中描写“我”童年发现的句子。
三、理解发现:1、读完了吗?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找到的句子?你很会读书!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
……正好是九个月。
请大家仔细的读一读这几句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请你,不错!你来说,说得真好,看来大家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2、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对,你找的完全正确,就是这一句: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请大家把这两段话分别朗读一下,看看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对,我们在平时写作时,就应该注意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5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笔记
![5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7eaa0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b.png)
5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是《童年的发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笔记内容:
1. 主题概括:本课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描述了自己如何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以及这个发现对于作者的影响。
2. 生词:一些可能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如“胚胎”、“细胞”、“进化”等。
3. 重点句子:例如,“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和“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
4. 段落分析:可以分析课文的某些段落,例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了解作者的童年经历和对这个发现的情感态度。
5. 思考与讨论:思考课文中的问题,如“为什么作者说他的发现是‘绞尽脑汁’的结果?”和“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我’之所以‘痴迷’于这项研究,是因为‘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你有过这样‘痴迷’于某件事的经历吗?请和大家分享。
”
6. 写作技巧:可以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如何描述自己的童年经历。
7. 德育渗透: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可能的笔记内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ccd7a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f.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课文。
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文本主题一是科学发明发现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幻想;二是科学发明发现会面临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文本的语言富有想象色彩,有思考的痕迹以及对话的真切。
反映了儿童追根问底、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
读后教材不难发现文章的1、2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
第一自然段统领“发现的过程”,而第二自然段却统领文中最后一部分“轰出教室”。
板书:发现什么——发现的过程(梦中飞行,请教老师、大胆想象)当众受罚——被轰出教室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此我把目标定为: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童年的发现过程,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自豪与愤懑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学程序:本课拟两课时完成,围绕着重难点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并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二)大胆想象——动手推算(三)轰出教室——质疑讨论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先指名一学生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内容)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画出最能表现飞行特点的词。
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随心所欲。
第一步先让学生说说随心所欲的意思,学生可能会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随着自己的心意很自由”等等都行。
第二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找出哪些语句看出作者飞行的随心所欲。
找出表示飞行的词语有:跃起、滑翔、盘旋。
这时老师提供一个句式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说话: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我学会了,学会了,还学会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b8916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75.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童年的发现》课文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
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
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
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童年的发现》文本解读(通用13篇)
![《童年的发现》文本解读(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0b76a1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9.png)
《童年的发现》文本解读(通用13篇)2022-12-15《童年的发现》文本解读(通用13篇)《童年的发现》文本解读篇1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费奥多罗夫并不是俄罗斯经典作家,但却写了一篇经典美文,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课文写的是我九岁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读来让我们看到了童真的美妙和灿烂,也看到被误解,没有得到很好保护的童年。
课文围绕结果前置----师生对话----绞尽脑汁----遭遇挫折四个方面来写。
1.结果前置,魅力无穷。
文章学里讲,倒叙能制造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引发阅读兴趣。
课文开篇就写道: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读者展卷就知道结果----仅就写作手法讲,算不得多新颖,但这个结果却是非同一般,是惊人的----我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
这可是生物学家研究的大课题、大难题啊!那些学富五车的先生们,费尽毕生心血也不一定能有这个发现,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发现了,后面将会有怎样的故事等着演绎呢?如果这个发现是从书上看来的,是爸爸妈妈或老师告诉他的,那还可以理解,而我偏偏说: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真的奇了。
亲爱的读者,你能相信吗?这一悬念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快往后读,快往后翻,看看他是在骗我们,还是真有其事。
就是这个结果前置的写法,像一位高明的导游,引导着我们前行,再前行,无限风光在险峰。
对照悬念来看,课文中的结果前置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童年的发现发现了什么?作家不卖任何关子,一来就告诉我们。
两相比较,这是迂回中的直白,仅那么一句话,题就被点破了。
2.师生对话,求解疑问。
少年时代是一个多梦的季节。
在梦中飞翔,这样的经历每个孩子都会有。
可就是这个简单的问题,一下把我那个惊人的发现和读者拉近许多。
我们想,作家的童年生活一点也不比自己奇特,他曾经有过的梦我们也曾拥有。
只是作家想到的,我们却没有去想或深想。
有了疑问就须解。
让我们从解读师生的对话入手:在儿童的眼里,这个世界太奇妙了,心有千千问,于是对一个司空见惯的梦穷问不舍。
2018-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读后感-优秀word范文 (4页)
![2018-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读后感-优秀word范文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281d82f4a7302768e99399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读后感《童年的发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下面小编给你们带来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读后感一刚学完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重点叙述了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作者那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和他那惊人的想象力读后我很受启发。
他之所以在童年就会有这个发现,主要是因为:第一,敢于提问;第二,反复思考;第三,大胆想象。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大胆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勤奋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充满神秘的。
小时候,我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还经常跟在爸爸、妈妈身后问一珐筏粹禾诔鼓达态惮卡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火箭怎么能升上天空?什么是原子弹?为什么一年要分春夏秋冬?这些问题常常使爸爸、妈妈都目瞪口呆,他们被我问住了答不上来时显得很狼狈,有时就胡乱编个答案搪塞过去,我也就似懂非懂地相信了他们。
通过学习《童年的发现》,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科学是一项严谨的事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曾经听说,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可我曾看过著名生物学博士曹虎的一篇文章《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才知道人类的远祖到底是森林古猿还是海猿,至今还是一个谜呢!我想,长大后,我一定接过这根科学的魔棒,象费奥多罗夫那样弄清究竟谁是我们的老祖先。
五年级下语文第八课童年的发现读后感二今天,我们学习了《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在九岁时独立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五年级语文下册 8.童年的发现 拓展阅读 五猖会(鲁迅)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
![五年级语文下册 8.童年的发现 拓展阅读 五猖会(鲁迅)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9eb1c6fd581b6bd97e19ea55.png)
五猖会鲁迅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
于是,就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
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张。
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方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与村童们扮些海鬼。
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
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
大索城中;无,那么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
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赛会虽然不象现在##的旗袍,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
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表达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
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
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快乐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
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b08a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d.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能够准确把握课文的语言风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掌握文章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并且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能够运用教材中提供的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童年的发现》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涉及的一些难点词汇的意思及用法。
2.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判断,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课文《童年的发现》(1)课文内容梗概《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家里发现各种不同物品时的有趣经历。
通过对每个物品的发现和玩耍,表达了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和好奇心。
(2)课文重点内容整理•小男孩在家里的发现•物品的种类和用途•童年时的喜悦和好奇心2. 课文理解与解析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热身朗读,感受语言节奏•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和记忆•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和结构•分析文章中细节内容,掌握重点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导入课堂:通过图片、引言等方式引入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读领读: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跟着读,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风格。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梳理重点。
4.师生互动: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通过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5.课文分析:老师对课文内容进行逐段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6.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简短故事引入课文主题《童年的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听读领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读跟读,熟悉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梳理思路,并汇报小组讨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作者在九岁时通过思考、观察,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羞愧、滑翔、淘气、随心所欲”等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方法与过程目标: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羞愧、滑翔、淘气、随心所欲”等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在夜晚睡觉有时会做梦,而且这些梦是多种多样的,是不是?有时做梦会飞,飞着飞着就会往下掉,会被吓醒。
是吗?那你们有什么发现没有?我们今天学习《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中的作者,他也做了这样
的梦,我们来看看他从中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童年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2.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3、读本生字带出的的词语
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淘气
绞尽脑汁随心所欲运转自如
4、理解词语。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样就怎样。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4.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有关句、段。
5反复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画出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仔细阅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的意思,带上自己的意思转述这几句话。
三、围绕“发现”,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有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体会?
2、分小组学习,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3、小组汇报,相互交流。
(1)“我”在做梦是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其他同学也具有“飞翔”的天赋,感到很奇怪,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第三自然段中)
(2)我们一起找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第4-----第11自然段)
(3)对老师的解答,我们并不满意,反而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更加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根据“九月怀胎”进行思考、推算,终于
找到了答案,有了问答的“发现”。
四、转述作者的发现,进行小结。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五、作业:
1、齐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我”的发现有趣吗?请选择自
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齐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2、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在这里我的笑声丝毫没有恶意,可是老师为什么会
以为我不怀好意呢?
3.理解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
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我”的发现在几年
以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发现何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第三自然段)
假如你也做了会飞的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
心情?(高兴、惊喜等)。
(2)“人是由细胞构成的……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读读第十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中哪些是“我”的幻想?“我”发现或想出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
2、“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1)读第四自然段-----第十一自然段,找出“我”问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2)读第十二自然段,思考:看看我是怎么研究一条鱼的,翻来覆去地看什么,会想到什么?
3、“我”是个幽默风趣的孩子。
朗读第十九自然段,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幽默,为什么让你读者想笑?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在朗读时,要体会其中的幽默和机智。
我们无论想做一件什么事,都要冒着危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含有双重的意思,一是说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二是说“我”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跟世界上有重
大发现与发明的科学家一样遭遇驱逐与风险,这也没有什
么奇怪的。
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
当然这句话里也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当时处理方法的不满。
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2、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交
流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童年的发现
起因→梦中飞行→(想到)
经过→胎儿的生长→(造成)
结果→驱逐、迫害
说明我是一个幽默、充满幻想、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