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并发症,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它是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体内酮体过度产生而引起的。
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包括血糖水平、血液酮体水平和血液pH值的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一严重并发症。
首先,血糖水平是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在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中,血糖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超过11.1mmol/L。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多尿、口渴、乏力等高血糖症状。
其次,血液酮体水平也是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酮体水平很低,但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开始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
因此,血液中的β-羟基丁酸(β-HB)水平通常会升高,超过3mmol/L。
同时,血液中的乙酰醋酸和醋酸也会增加,这些都是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依据。
最后,血液pH值的测定也是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由于酮体的大量产生,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导致血液pH值下降。
根据诊断标准,血液pH值≤7.3是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之一。
此外,二氧化碳分压(PCO2)通常会降低,部分呼吸代偿引起的呼吸碱中和也是酮症酸中毒的表现之一。
综上所述,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糖水平、血液酮体水平和血液pH值的测定。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医务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诊断酮症酸中毒,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那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液酮体和血液pH值,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酮症酸中毒,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文章目录*一、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1. 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2. 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什么3. 酮症酸中毒的危害是什么*二、酮症酸中毒如何治疗*三、酮症酸中毒的中药治疗方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1、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1.1、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1.2、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1.3、呼吸改变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1.4、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
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5、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2、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2.1、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急性感染又可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更增加诊治的复杂性。
2.2、治疗不当如中断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药量不足及抗药性产生等。
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人停用或减少胰岛素治疗剂量,常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病人长期大量服用苯乙双胍,尤其肝、肾功能不佳时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有报道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诱发者。
2.3、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如饮食过量、过甜(含糖过多)或不足,酗酒,或呕吐、腹泻等,均可加重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4、其他应激诸如严重外伤、麻醉、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以及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等情况。
由于应激造成的升糖激素水平的升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增加,加之饮食失调,均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2.5、精神因素严重精神创伤、紧张或过度疲劳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DKA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儿童1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发生1型糖尿病后,病情随代谢紊乱的进展不断加重。
如遇感染、饮食不当、诊断治疗不当等情况,血中肾上腺素等反调节激素可以升高2-5倍,使代谢失常的速率加快。
对于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患儿,诊断较容易,但是很多以DKA发病的糖尿病患儿,起病时常伴有呼吸道、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容易误诊。
对于不明原因的酸中毒、昏迷者要警惕。
通常表现为1脱水2深大呼吸或叹气样呼吸3恶心、呕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4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5WBC增多或核左移6血清淀粉酶非特异性增高7合并感染时可发热。
DKA诊断的生化标准:血糖>11.1mmol/L,静脉血PH<7.3,或血HCO3—<15mmol/L,酮血症或酮尿症。
儿童偶尔可见血糖正常范围的DKA。
DKA的治疗:目标:纠正脱水酸中毒,维持血糖接近正常,避免相关的并发症,注意识别和处理突发事件。
立即评判生命体征,急诊化验血糖、血酮、电解质和血气分析,判断脱水和酸中毒的程度以及给与心电、血氧监测,吸氧等对症治疗,必要时呼吸支持。
一补液治疗:1.估计脱水程度:一般DKA体液丢失为体重的5-10%。
轻度脱水可按50ml/Kg口服补液。
中度脱水按5-7%计算补液量。
重度脱水常伴休克表现,补液按7-10%计算。
2.计算补液量:总量包括累积丢失量和维持量。
含静脉和口服途径给予的所有液体量。
累积丢失量(ml)=估计脱水百分数(%)×体重(Kg)×1000(ml)维持量的计算:(1)体重法:维持量(ml)=体重×每kg体重ml数(<10kg,80ml/Kg;10-20Kg,70ml/Kg;-30Kg,60ml/Kg;-50Kg,50ml/Kg;>50Kg,35ml/Kg )。
(2)体表面积法:维持量每日1200-1500ml/m23.液体疗法:(一下两种均可选择)第一种补液疗法(48小时均衡补液法,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每日补液总量一半不超过每日维持量的1.5-2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2018
Department of Genetic Metabolic and Endocrin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三、DKA严重程度分度
根据静脉血气、酸中毒的程度分度 1.轻度:pH<7.3,或HC03-<15mmoL/L; 2.中度:pH<7.2,或HCO3-<10 mmoL/L; 3.重度:pH<7.1,或HCO3-<5 mmol/L
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Department of Genetic Metabolic and Endocrin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病例1
辅助检查:当地CT提示空腔脏器穿孔
入院诊断:空腔脏器穿孔、轻度脱水
处理:入普外科后复查腹部CT提示空腔脏器穿孔和肠系膜扭转可能, 入院3小时后患儿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冷,考虑空腔 脏器穿孔并肠系膜扭转、中毒性休克,经家属同意后急行剖腹探查+ 肠粘连松解术,术中查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PH6.88,术后转PICU, 查PH6.981,血糖37mmol/L,尿糖3+、尿酮2+,追问病史患儿近10天 喜饮水、尿多、消瘦,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转入内分泌科治疗。
• 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仔细全面地做好体格检查
• 完善必要的医技检查,及时行尿常规、血生化检查,未 确诊前尽量避免予大量葡萄糖液及糖皮质激素治疗,以 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Department of Genetic Metabolic and Endocrin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小儿患上糖尿病的症状
因为嗜睡发现了糖尿病,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近日接诊的一位7岁小患者。
据孩子家长回忆,最近孩子表现的很疲惫,原本吃东西不多的孩子,突然很容易饿,还很能喝水,晚上还频繁上厕所。
父母还发现,孩子正常上学的时间,也不起床,就给孩子请了一天假,当天孩子就一直处于昏睡状态。
晚上孩子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还莫名尖叫,睡梦中双手乱舞。
送到医院后,医生确诊孩子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如今儿童吃太多高热量的食物,长此以往易导致肥胖,后者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福州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夏桂枝说,儿童本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增加病毒感染相关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长期压力过大、休息欠佳等因素都会增加儿童及青少年自身免疫糖尿病的风险。
当儿童出现多尿、口渴、多饮,体重出现明显变化,应该注意要去检查血糖。
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的症状家长也要特别注意。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解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解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疗指南》(2009年版)是中华医学会提出的一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疗指南,主要介绍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致病机制以及诊
断与治疗方面的建议性内容。
首先,根据本指南介绍,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表现主要包括
三个方面: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症状。
其中,消化道症状
包括口腔、胃肠道症状,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晕,肌肉酸痛等,心血
管症状如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
此外,根据本指南,主要的致病机制有两个:一是增加血清胰岛素抵
抗性和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水平异常;二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所致的氧化应激中毒,通过氧化应激性毒素对细胞及组织结构造成损伤。
另外,诊断本病的主要指标为血糖和血清酮症酸水平,临床上应以血
糖检测为主,而血清酮症酸水平可作为血糖检测的辅助参考指标。
对本病的治疗推荐,根据本指南的建议,首先应对本病的中毒性机制
加以控制,采取控制血糖、调节酮症酸水平、缓解消化道症状等措施,同时也应使用抗生素、降糖药物、生物制品等治疗药物,以控制本病
进行治疗。
总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儿童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就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致
病机制以及诊断与治疗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议性内容,供临床医师参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及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概念】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
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表现】1.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2.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3.呼吸改变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4.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
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处理原则】治疗原则是正确补液,纠正脱水,补充血容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逆转酮症和酸中毒,有效地降低血糖;合理补钾;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一)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常有重度脱水,可达体重的10%以上。
补液是抢救酮症酸中毒的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其目的是迅速恢复血容量,防止心、脑、肾的低灌注量。
只有当有效组织灌注改善恢复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
补液总量:一般按病人体重的10%,一般第一日补液量为3000~6000mL。
补液速度:一般采取先快后慢,尤其前6小时重要。
如无心力衰竭第1小时输液500-1000ml,第2-3小时输液1000ml,第4-6小时输液1000ml,以后每6-8小时输液1000ml。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快速输液仍不能有效地升高血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取其它的抗休克的措施。
输液过程中应密切监护病人的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末梢循环等。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案例三:成功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案例
预防措施
家长应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 预防知识,采取科学合理的饮食 和运动方式,避免孩子发生感染、
疲劳等诱发因素。
健康教育
加强对孩子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提 高孩子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管理能 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定期复查
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评估病情 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其他相关指标
如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相 关指标的检查,以全面了解患儿 病情。
尿糖和尿酮检测
通过尿液检查,观察尿液中葡萄 糖和酮体的含量,以辅助诊断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液酸碱度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测量血 液pH值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以 评估酸中毒的程度。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酸中毒
如腹泻、肠梗阻、感染等,可通过病 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血糖升高
血糖值通常超过16.7mmol/L 。
尿糖强阳性
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
尿酮阳性
尿液中出现乙酰乙酸和β-羟基 丁酸等酮体。
酸中毒
血液pH值低于7.35,碳酸氢根 离子浓度低于10mmol/L。
实验室检查
血糖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测量血 糖水平,以评估糖尿病病情。
胰岛素剂量
根据患儿的血糖水平调整 胰岛素剂量,通常使用微 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01
02
03
纠正酸中毒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 纠正,注意避免过量引起 碱中毒。
纠正电解质紊乱
根据血钾、血钠等指标, 适当补充钾、钠等电解质 溶液,注意避免过量引起 高钾血症和高钠血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导致住院治疗甚至死亡。
因此,对DKA的诊断标准十分重要,可以让医生及时识别出疾病,并依据临床症状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DKA的诊断标准:
Ⅰ. 临床症状:
1. 体温:体温不正常者可能患有DKA。
2. 口渴:出现口渴、渴尿等症状时,身体开始出现代谢性代谢紊乱。
3. 恶心:对于恶心症状,可能表示身体有酮症性酸中毒的发生。
4.腹泻:腹泻可能是由于DKA引起的,并且可以暴露临床水平的酮酸累积。
Ⅱ. 临床检查指标:
1.血糖:DKA患者血糖水平总体较高,即使在饮食前也可以检测到。
一般情况下,血糖水平高于200 mg/dL是DKA的标志。
2.血清液体电解质:临床上关注血清氯化物、钾化物和磷的分布比例,结果显示DKA病人异常,氯化物和磷含量高于正常标准水平,而钾化
物则低于常规水平。
3. 酮体:通过血液检查发现DKA病人的酮体水平过高。
4. 血和尿pH:一般来说,DKA患者的血液和尿液pH低于7.3。
Ⅲ. 其他风险因素:
1. 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可能引发DKA。
2. 病理性肝脏病:肝脏疾病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可能引发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的合成,从而引发DKA。
总的来说,对于诊断DKA非常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当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确定病人是否患有DKA。
及早控制血糖,再加上采取特定治疗方案,就可以有效地控制DKA症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孩子突然呕吐、嗜睡 警惕儿童糖尿病
孩子突然呕吐、嗜睡警惕儿童糖尿病作者:柳娜来源:《家庭医学》2021年第10期8岁的小虹在3天前未吃早饭,上午上课时出现不明原因呕吐,校医认为是“中暑”,让她喝藿香正气水“解暑”没效果。
请家长送到当地医院,医生认为是“急性胃炎”,但按照急性胃炎治療没有起色,而且精神越来越差,出现嗜睡、深大呼吸,病情危重。
转诊至上级医院,测得血糖值高达32.8毫摩尔每升,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度)!医生说,再晚恐怕就要危及生命了!无独有偶,9岁的豆豆也是因为近两日没精神、嗜睡,家长以为是感冒,在社区医院打针吃药不见好,直至昏迷。
送至上级医院救治才发现是1型糖尿病引发的酮症酸中毒!儿童糖尿病不仅老百姓感觉比较陌生,许多基层医生可能也很少遇到。
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同时儿童糖尿病人也在逐年上升,其患者数已占全部糖尿病患者数的5%,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
儿童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为主,全国每年有1.3万名新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总患病人数在全球排第四。
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占儿童糖尿病的90%以上。
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形成的,也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数患者急性起病,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
该病早期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
部分患者因血糖急剧变化可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或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症状。
一旦确诊要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生使用。
在此特别提醒家长朋友们,当您的孩子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或者不明原因的呕吐、嗜睡、精神萎靡,需要警惕是否患了儿童糖尿病,应及时就医,切不可当作“中暑”或“感冒”等进行治疗而耽误病情。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5例治疗分析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5例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总结 45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
方法对45例儿童 dk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5例患者中有明确诱因 69.7%,多饮多尿 54.5%,意识改变 22.3%,腹痛、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54.2%。
经扩容,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消除诱因,纠酸控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后 45例均抢救成功。
结论儿童 dka 多有诱因,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腹痛、呕吐或腹泻、呼吸深大、意识改变,但无特异性。
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是 dka 治疗的主要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治疗作者单位:014030 包头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王朝霞刘彩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薛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相对或绝对缺乏胰岛素所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小儿糖尿病最严重的合并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隐蔽,极易漏诊或误治,迄今仍然是儿童糖尿病急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1-3]。
现对我院2005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5例dka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45 例患者,男18例,女27例,年龄3~16岁,平均(12.5±3.5)岁。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 24例,其余21例为首次诊断病例。
45 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表现为昏迷者 6例;意识模糊及嗜睡 9例;腹痛 21 例,疲乏、无力伴厌食 30 例;不同程度脱水征 33 例;发热 15例;发病有明确诱因,以感染多见,共 27例,占 60%,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泌尿系感染次之;其次为自行停胰岛素的12例,占 26.7%。
1.2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血糖 16.8~33.3 mmol/l, 18 例患儿血糖高于 33.3 mmol/l;尿酮体在(+)-(+++)之间,24例尿酮体(+++);血气分析:9例 ph 值12%的 15例,糖化血红蛋白9%~12% 10例[4-6]。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
DKA患儿大多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体蕈下降等糖尿病的特征表现,呼气有酮味及口唇樱红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甚至出现昏迷。
fIl急重症,特别足爆发犁l型糖尿病患儿以上表现可不典型;以DKA发病的儿奄,当伴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症状,或表现为急腹症时,也不易首先考虑到DKA而延误诊断。
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酸中毒、昏迷患者应该首先了解有无糖尿病的病史,并做尿糖、血糖和电解质检查,及时确定有无DKA.DKA通常表现为:
1、脱水;
2、深大或叹气样呼吸;
3、恶心、ⅡⅨ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
4、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
5、WBC增多或核左移;
6、血清淀粉酶非特异性增高;
7、合并感染时町发热。
DKA的高危因素包括:
1、糖尿病控制不佳或以前反复出现DKA者;
2、围青春期女孩;
3、精神异常或患有进食紊乱症;
4、fuJ题家庭的患儿;
5、遗漏胰岛素注射;
6、无钱就医者;。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并文献分析_唐荣
·临床应用·糖尿病新世界2014年8月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通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儿,大多为感染所诱发,其病死率为2%~5%,主要死因为延误诊治。
现在,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因为儿童糖尿病临床表现初期表现不典型,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因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腿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贻误治疗,选取2014年3月收治的1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患儿,6岁,体重15kg ,因腹痛、呕吐2+天,昏迷2+h 入院。
患儿平素饮食可,近一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表现为流涕、咽痛,予口服药治疗好转,2天前出现腹痛、呕吐,伴纳差、精神萎靡,在外予输液治疗,病情无好转,今日输液过程中出现昏迷,遂急诊转入该院。
查体:体温37.8℃,呼吸30次/分,心率125次/分,血压85/50mmHg ,SPO 296%,昏迷状,双侧瞳孔不大,对光反射稍迟钝,口唇无发绀,咽红,扁桃体不大,颈软,双肺未闻及啰音,未闻及心脏杂音,腹隆,肠鸣音5次/分,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左侧巴氏征可疑。
1.2实验室检查入院随机末梢血糖28.5mmol/L ,生化血糖29.1mmol/L ;血常规白细胞19.4×109/L ,血小板450×109/L ,血红蛋白140g/L ,中性粒细胞比率86.5%;肾功能正常,血钾3.10mmol/L ,血钠128.9mmol/L ,CO 2CP 10mmol/L ;血气分析pH 值6.95,HCO 3-12.0mmol/L ;BE-5.0mmol/L ,尿糖4+,尿酮体4+。
1.3治疗入院后予扩容补液、纠正酸中毒、控制血糖、补钾、抗感染等治疗。
补液按80~100ml/kg.d 计算,1h 按20ml/kg 输注生理盐水,剩余量匀速输注,血糖降至14.0mmol/L 后改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输注;纠正酸中毒:按计算量(5%碳酸氢钠mL 数=BE 绝对值×0.5×体重)先输入半量19mL ,之后根据pH 值调整用量;控制血糖:予胰岛素0.1U/kg.h 微量泵静脉输注,每小时监测血糖,血糖降至14.0mmol/L ,患儿神志清,能进食,停用胰岛素微量泵,改为餐前胰岛素注射。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2009年版)
三、DKA严重程度分度:根据静脉血气、酸巾毒的程度 分度‘111 1.轻度:pH<7.3,或HCO;<15 2.中度:pH<7.2,或HCOf<10 3.重度:pH<7.1,或HCO;<5
mmol/L; mmoL/L;
加莺的结果,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凶之一。新发l
型糖尿病患儿DKA的发生率与地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病 年龄相关,年龄越小,DKA越多。各国报道不一,约15%一 70%…。国内尚缺乏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北京地区 报道约为20%【21,浙江为43%【3J。国外报道儿童2型糖尿 病患者诊断时DKA的发牛率可高达25%[41,而北京儿童医 院6年来97例住院2型糖尿病儿童中,首次诊断糖尿病时 DKA的发牛率为7.4%。DKA的诊断和处理在各地也存在 较大差异。为规范儿童DKA的诊断治疗,降低DKA的死亡 风险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牛率,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 组根据国内外儿童糖尿病DKA诊治研究进展,拟定2009版 DKA诊断治疗指南。 [DKA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DKA患儿大多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体蕈下降等糖尿 病的特征表现,呼气有酮味及口唇樱红等酮症酸中毒的症 状,甚至出现昏迷。fIl急重症,特别足爆发犁l型糖尿病患 儿以上表现可不典型;以DKA发病的儿奄,当伴有呼吸道感 染、消化道症状,或表现为急腹症时,也不易首先考虑到 DKA而延误诊断。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酸中毒、昏迷患者 应该首先了解有无糖尿病的病史,并做尿糖、血糖和电解质 检查,及时确定有无DKA。DKA通常表现为:(1)脱水;(2) 深大或叹气样呼吸(Kussmaul respiration);(3)恶心、ⅡⅨ吐、腹 痛,可类似急腹症;(4)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5)WBC增 多或核左移;(6)血清淀粉酶非特异性增高;(7)合并感染时 町发热。 DKA的高危因素包括”。10|:(1)糖尿病控制不佳或以前 反复出现DKA者;(2)围青春期女孩;(3)精神异常或患有 进食紊乱症;(4)fuJ题家庭的患儿;(5)遗漏胰岛素注射;(6) 无钱就医者;(7)胰岛素泵使用不当者。 二、DKA诊断的生化标准… 血糖>11.1 mmol/L,静脉血pH<7.3,或ff『L
2024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识别
2024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识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常见危重症,约20%~40%的糖尿病儿童以DKA 急症就诊,表现多不典型,极易漏诊。
诱因急性感染、过食等。
典型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
当夜尿增多可发生遗尿;口唇干裂,呈樱桃红色,深大呼吸(Kussmal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丙酮味);恶心、呕吐、腹痛;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严重时可有心动过速、低血压,但皮肤多干燥温暖;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轻者淡漠、嗜睡,严重昏睡或昏迷。
但在实际接诊中,明确以上信息十分困难。
1.没有多饮多尿?尿频?很多父母不清楚小孩是否多饮多尿。
有研究称,90%的父母在孩子确诊为糖尿病后,才回想起早期多饮多尿的症状。
而注意到异常的家长,往往说小孩〃尿频〃,所以当我们开始思考泌尿感染时,忽略了〃尿频〃实际可能是〃多尿〃。
尿床家长可能也不会主动提及。
但如果原来排尿习惯良好的儿童突然遗尿,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诊断线索。
2.吃那么多还这么瘦!通常家长不认为小孩多食是异常的,而体重下降更倾向于认为营养吸收不良,感慨〃吃那么多还这么瘦〃。
如果家长这样说,可能在暗示〃多食和体重下降3.喘息,呼吸道感染?家长说小孩总〃喘",来医院看看感冒。
这么听来感觉是呼吸道感染,但查体发现呼吸加深加长,感觉像在不由自主做"深呼吸〃,这不是喘息而是深大呼吸(频率可稍快或正常),长时间如此,小孩感觉憋气、喘不上气。
DKA时代谢性酸中毒会刺激延髓呼吸中枢,当pH<7.2可引起呼吸深快,pH<7.0发生呼吸抑制。
所以,要重视呼吸的体格检查,即使频率正常也要查看呼吸幅度。
不要因为诊室冷就偷懒,应掀起小孩上衣仔细查看。
一切眼见为实,不要被家长误导。
4.腹痛、肌紧张、压痛,急腹症?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呕吐,腹痛,查体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增高,也可有血清淀粉酶增加,酷似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需影像检查鉴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文章目录*一、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1.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2.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先兆症状*二、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原因*三、怎样预防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1、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 1.1、酮症酸中毒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全身关节痛,重者精神萎糜,烦燥,体重锐减,有明显脱水及酸中毒现象,皮肤粘膜干燥,眼窝下陷,呼吸深长,呼气带有烂苹果酮体气味,面色发绀,四肢冷,脉细弱,血压下降,嗜睡甚至昏迷。
1.2、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
又称Kussmaul呼吸,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深大,由酸中毒所致,当血pH7.2时可能出现,以利排酸;当血pH7.0时则可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呼吸麻痹。
重度DKA,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味的酮臭味。
1.3、脱水和(或)休克。
中、重度DKA患者常有脱水症状和体征。
高血糖导致大量渗透性利尿,酸中毒时大量排出细胞外液中的 Na,使脱水呈进水性加重。
当脱水量达体重的5%时,患者可有脱水征,如皮肤干燥,缺少弹性,眼球及两颊下陷,眼压低,舌干而红。
如脱水量超过体重的 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胰岛
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遭受各种应激时,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快,酮体生成增多超过利用
而积聚时,血中酮体堆积,称为酮血症,其临床表现称为酮症。
当
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此时除血糖增高、尿酮体强阳性外,血pH值下降,血二氧化
碳结合力小于13.5 mmol/L。
3、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先兆症状患者在发生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昏迷前一般都是有先兆的,突出表现为:疲倦、明显厌食、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显着多于平时;还常出现头晕、头痛、表情淡漠、嗜睡、烦躁,呼吸加深加快;有的病人呼出的气体中带有烂苹果味。
病情进一步恶化,则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
下陷,脉搏细弱快速而且不规整,血压下降,四肢冰冷。
少数病人
可出现腹部剧痛,甚至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
当出现这些重要警报信号时,患者要尽快去医院检测血糖、
尿糖、尿酮体、血酮体、二氧化碳结合力,以及血清中的各种电
解质,以便确诊后,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妥善治疗。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原因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
急性感染又
可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更增加诊治的复杂性。
2、治疗不当
如中断药物(尤其是胰岛素)治疗、药量不足及抗药性产生等。
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人停用或减少胰岛素治疗剂量,常可引起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病人长期大量服用苯乙双胍,尤其肝、肾功能不佳时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有报道大剂量噻
嗪类利尿剂诱发者。
近年来,有些患者轻信并无确切疗效的治疗
手段或“药物”,放弃了科学的公认的正规治疗方案,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停用了胰岛素,更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
如饮食过量、过甜(含糖过多)或不足,酗酒,或呕吐、腹泻等,均可加重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怎样预防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注意饮食
饮食调节对于糖尿病人最为重要。
工作繁忙,应酬多的糖尿
病人最容易出问题,因此,糖尿病人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尽量减
少应酬性宴会。
2、按时服药
降糖药一定要带在身边,并准时按量应用。
对于应用胰岛素
的病人,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现时随意减少或中止胰岛素的治疗,
应尽快找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用量。
最好能购置一台血糖测量仪,经常自测血糖可使降糖药应用得更准确、合理。
3、注意休息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
足够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
4、适当运动
运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糖尿病人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2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
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