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导学案教师学生版

合集下载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二)通过诗的语言来把握诗的内容及情感:品其言;感其情;知其志。

(三)学习诗中运用的手法:用典、比兴、比喻等。

阅读课文,梳理诗歌的内容情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单元导语)
1)请同学们阅读诗歌,从诗中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字眼以及诗句。

2)感知诗歌的内容,初步把握曹操心中之情,心中之志分别是什么?
明确:1)诗眼是指诗词中最能传情达意的一个字或词语。

《短歌行》中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字眼——
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1)感受诗人的心中之情。

思考:曹操的情感,他最想向谁倾诉?从诗中找出他倾诉的对象。

品读相关的诗句。

理解他是怎样倾诉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相关诗句:
品味情感:
把握手法:
2、理解曹操的志向
曹操在诗中如何表达自己的志向?找出相关诗句,把握手法,理解其志向。

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
手法:
3、试评价诗人的形象:
1。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短歌行》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的典故,鉴赏诗歌中比喻、用典等手法的妙处;2.结合写作背景,探究诗歌的思想情感;二、预习要求1.背诵并默写诗歌;2.结合课本注释,自己先将诗歌翻译一遍,再与所给翻译作比较;3.认真阅读预习内容,尤其是鉴赏文章。

三、预习内容【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背景介绍】建安十三年,时年53岁的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文体介绍】“歌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体。

后从乐府发展为古诗的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也多变化乐府的别称: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吟:《秦中吟》《白头吟》引:《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诗句翻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学习目标】一、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导学重难点1、重点:鉴赏诗歌2、难点: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课前预习案】【知人论世•知识链接】1.关于题目《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课文选的是第一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2. 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丞相):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吸纳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作为军事家(统帅):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与吴、蜀鼎立的局面。

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要接》。

终于统一了北方。

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

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作为文学家:精通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风格苍劲悲凉。

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写景的《观沧海》,抒情诗《龟虽寿》等。

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唱和,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3.建安文学:建安,汉建帝年号。

此期间出现的以曹氏三父子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首的文学创作,称之为建安文学。

《短歌行》学案(学生用)

《短歌行》学案(学生用)

《短歌行》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曹操基本情况及创作背景,感悟诗人在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知人论世)2、能抓住诗眼,读懂诗歌的感情。

3、能鉴赏诗中的比喻、用典的艺术手法,4、背诵并默写全诗。

【自主学习】1. 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譬()如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何时可掇()阡()陌()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周公吐哺()2. 词义辨识(重点解释加点字):几何..:去日苦多....:慨当以慷....:何以解忧....:青青子.衿:忧从中.来: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山不厌.高:3、知识链接:(1)、“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分为短歌,长歌,因音节节奏长短区分。

例如《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

《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本词属第一首。

4、资料补充:(1)、曹操其人: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

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学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学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学案教学设计及学案:《短歌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短歌行》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短歌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学习黄河风景的描写和江南渔村的描写。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5.通过学习《短歌行》能够启发学生对国家与人民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短歌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黄河风景的描写。

3.江南渔村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1.理解《短歌行》的内容和意义。

2.感受及欣赏《短歌行》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准备1.教案、学案。

2.多媒体设备。

3.《短歌行》的课文。

1.导入通过播放黄河的音乐和黄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短歌行》的学习。

2.导读3.阅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短歌行》,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黄河为什么被称为“碛”、蜀道为什么被称为“山”?4.黄河风景描写教师通过课本材料或多媒体展示黄河风景的描写,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壮丽和神奇。

5.江南渔村描写教师通过课本材料或多媒体展示江南渔村的描写,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宁静。

6.欣赏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短歌行》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7.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短歌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对比,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1.师评学生完成的学案,了解学生对《短歌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学生通过朗读《短歌行》,展示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3.课堂讨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于黄河和江南渔村的描写的感受和理解。

七、学后延伸1.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加深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2.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以自己所在地为背景的短歌行。

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黄河和江南的美丽风景。

曹操《短歌行》导学案

曹操《短歌行》导学案

曹操《短歌行》导学案曹操《短歌行》导学案引导语:曹操的《短歌行》本色质朴,是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下面为大家分享两篇曹操《短歌行》导学案,供各位老师参考。

篇一:《短歌行》导学案一、自主预习案:加强识记,注重积累。

抢答① 解题:请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题目“短歌行”的相关知识,简要记录,在班上交流。

抢答② 知人:请查阅资料,介绍曹操给同学们。

曹操,生于,卒于,即帝,字,末年杰出的家、家,家,你学过他的作品有:他的主要贡献有:抢答③ 政治方面:抢答④ 军事方面:抢答⑤ 文学方面:建安风骨抢答⑥ 论世:请查阅资料,介绍短歌行的写作背景。

抢答⑦ 察人:结合《观沧海》概括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抢答⑧ 结合《龟虽寿》概括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文本研读案:正确理解,深刻感悟。

必答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②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⑤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⑦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译文:哲理或感情:必答⑧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哲理或感情:三、合作探究案:独立思考,取长补短。

小组讨论① 请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上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

感情基调:思想感情:小组讨论② 举例说说你对下列修辞或手法的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短歌行》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的典故,鉴赏诗歌中比喻、用典等手法的妙处;2.结合写作背景,探究诗歌的思想情感;二、预习要求1.背诵并默写诗歌;2.结合课本注释,自己先将诗歌翻译一遍,再与所给翻译作比较;3.认真阅读预习内容,尤其是鉴赏文章。

三、预习内容【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背景介绍】建安十三年,时年53岁的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文体介绍】“歌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体。

后从乐府发展为古诗的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也多变化乐府的别称: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吟:《秦中吟》《白头吟》引:《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诗句翻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短歌行》导学案

1《短歌行》导学案

1《短歌行》导学案《1《短歌行》导学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1《短歌行》导学案【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思路,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曹操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曹操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了解曹操的创作风格。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文学常识: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作为军事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

其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

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2.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称为“建安风骨”。

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短歌行》导学案设计

《短歌行》导学案设计

《短歌行》导学案设计《短歌行》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

分享了《短歌行》导学案,欢迎参考和阅读!一、导学目标1、学习目标①、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②、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③、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

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 “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2、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在于:注重古体诗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让学生在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展示表达中学体验古体诗的情感魅力和艺术趣味;让学生在迁移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个性独特的诗人曹操。

②教师指导学生找到资料后要尽量多分析,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然后围绕主题进行综合,在上课的时候按照什么思路来展示自己的收获。

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3、学法吟诵分析法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

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二、导学过程1、字音衿jīn 呦yōu 掇duō 陌mò 阡qiān 讌yàn 匝zā 哺bǚ2、诗歌鉴赏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曹植《赠白马王彪》)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

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明确:不然。

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

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学案(最新7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学案(最新7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学案(最新7篇)《短歌行》教学设计及学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教学方法1.读法:反复诵读,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提问讨论:师生互动,解决反馈问题。

3.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古人说“诗言志,歌咏怀”,诗歌是文人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兼文学家曹操的《短歌行》,感受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要言的是何志,抒发何种感情呢?二、读1、品读诗歌,先从朗诵开始。

四言诗节奏:二二节拍,诗歌诵读,要注意语速、语调,要有抑扬顿挫之美感。

学生自由读,请一名试诵读,评。

2、注意个别句子的处理:一般感叹句、陈述句读降调,问句读升调,老师范读。

请学生找出诗文中的问句,加以诵读体会。

3、再请学生读,点评。

三、分析1、同学们再集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给你传递出一种怎样的感情?(苦闷,忧愁)从哪里看出来?生1:标题生2:意象词“酒”,还有诗中的“忧”字生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写实,结合背景分析明确诗眼“忧”,找一找。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诗人在“忧”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两分钟,有了结果后展示你的理解。

生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人生短暂生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功业未成生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曹操《短歌行》导学案(学生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曹操《短歌行》导学案(学生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曹操《短歌行》导学案(学生版)教学目标:1、能感受并诵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2、感受曹操在诗中所抒发的“忧”及其实质,进而体验曹操忧而豪壮的特殊情感3、体验曹操为实现志向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验志向与现实的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诵读《短歌行》,品析曹操的忧思之壮主要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1、导入:三国时期,英雄辈出。

其中有一个怎么也不会被淡忘的人。

他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后世统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他就是——曹操。

我们对曹操都应该不陌生。

大家用一两个词来总结对曹操的印象?(奸诈、枭雄),曹操真的是这样的性格吗?我们今天就来读诗,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2、背景介绍:话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扫平孙刘势力。

大战前夕,夜晚皓月当空。

曹操宴请文武众臣。

酒至酣处,忽然望见乌鸦往南鸣飞而去。

时年五十三岁的曹操有感而作《短歌行》。

3、知人论世: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太尉曹嵩之子,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1、字词清盘青青子衿()呦呦鹿鸣()何时可掇()鼓瑟吹笙()绕树三匝()契阔谈18217;()2、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

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

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2、本诗诗眼为“忧”。

筛选:几次出现?是哪几句?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议)1、曹操这诗里的诗眼是“忧”。

他忧的是什么?请大家自己品读,结合文本概括诗歌里反应出来曹操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担忧?2、诗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四、引导学生拓展创新(创)说到壮志,和它连在一起的通常是另外两个字,(未酬。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2、同时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内心情感。

3、体会曹操对“忧”的超越以及从而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法指导】1、必须掌握分析诗歌的方法:知其人、品其文、悟其情。

2、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查阅完成“课前预习案”,熟读诗文,整体把握。

课堂上必须在12分钟完成预习案,15分钟完成“课内探究案”,10分钟完成能力提升,剩下的时间学生自己小结,整理笔记,当堂背诵。

3、同学们在课前除了全部完成导学案的“课前预习案”外,还需积极思考“课内探究案”和“能力提升”的相关内容。

【预习案】【滴水穿石•夯实基础】1、关于题目《短歌行》2、曹操个人简介姓名出生年月籍贯职业爱好官职庙号谥号座右铭政治成就军事成就文学成就3、写作背景:观看影视资料并结合苏轼的《赤壁赋》【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明确:熟读全诗,梳理诗中的语言基础知识,排除文字障碍,把握诗意。

1、字音:譬.如子衿.但为.君故呦.呦瑟.掇.越陌.度阡.契.阔谈䜩.匝.哺.2、释义:杜康沉吟子衿掇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厌吐哺3、整体阅读,把握诗歌大意。

【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1、结合全诗,找出诗眼(情感主线)2、情感解读——诗人到底“忧”什么?结合诗歌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加以分析。

“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志向。

【能力提升】【个性解读•小结】认真体会曹操忧其“人生短暂、求贤不得、功业未就”的情感,谈谈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忧”情?并结合文本,思考曹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短歌行》导学教案及典故

《短歌行》导学教案及典故

《短歌行》导学教案及典故《短歌行》导学教案及典故《短歌行》一诗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怎么才能学好这首诗呢?一起来看看吧!《短歌行》导学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

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多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为什么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

)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

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

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二、走进文本活动一、理解词句,揣摩诗意。

1、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存在两类: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教师应作如下准备:①释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原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

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②对酒当歌,当字理解。

《短歌行》精品导学案设计

《短歌行》精品导学案设计

《短歌行》精品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一、了解体裁、作者及创作背景:体裁:“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区分。

例如,《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作者:曹操(155-220),一代枭雄流千古。

字孟德,东汉人。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二十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为济南相。

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能文善诗: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

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

气魄雄伟,格调慷慨悲凉,有很高的艺术性。

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一起合称“三曹”。

他们与当时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女诗人蔡琰的诗作,都能及时地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关注民生,充满激情,缘事而发,慷慨悲凉,被后人誉为“建安风骨”。

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一统天下。

这一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学习目标反复且深情地诵读,注重节奏的把控,力求达到能够熟练背诵的水平。

在诵读过程中,要融入自身的情感,使朗读富有韵味,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将诗文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之中。

与此同时,借由多次的诵读,细致地体会作者在抒发内心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类艺术手法。

比如,分析其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意象的选择与构建、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等,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

深刻体会曹操对“忧”的超越,领悟他在困境中展现出的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如今的生活和学习也有着极大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学法指导】务必熟练掌握分析诗歌的有效方法。

这包括但不限于对诗歌语言、意象、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解读诗歌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必须在规定的 10 分钟时间内完成“课前预习案”,不仅要熟读诗文,还要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控。

而 30 分钟内则要完成“课内探究案”,在答题过程中,要认真审读题目,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作答,务必保证完成的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

A 层同学不仅要完成导学案中的所有内容,还需要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B 层同学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以及“能力提升”部分的内容;C 层同学则必须完成“课前预习案”和“课内探究案”的相关内容。

【课前预习案】【滴水穿石•夯实基础】关于题目《短歌行》:《短歌行》属于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和“短歌”主要是依据歌词音节的长短来进行区分的。

曹操依照旧题创作了新的辞章,原本共有两首,而课文所选取的乃是其中的第一首,此诗堪称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曹操(155-220),字孟德,是东汉时期的人物。

他在三国魏时期是声名远扬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丞相):他在北方大力推行屯田政策,积极兴修水利工程;在用人方面,唯才是举,广泛吸纳地主阶级中下层的杰出人物,有力地抑制了豪强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3、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自主预习]一、积累整合1、古体诗是指唐代格律诗产生以前的诗歌形式,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即我们这个单元所学习的诗歌。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体诗的一种形式。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

近体诗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形式。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排律又称长律,一般为五言,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

2、行,是古代诗歌体裁。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

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除了“行”,还有“歌、吟、引、曲、谣、辞”都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如:《登幽州台歌》、《秦中吟》、《李凭箜篌引》、《西洲曲》等。

3、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并与其子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4、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

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

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向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二、初读诗歌,疏通字词。

1、字音譬(pì)如朝露衿(jīn)呦(yōu)鼓瑟(sè)吹笙(shēng) 掇(chuò)陌(mò) 阡(qiān) 契(qì)阔谈宴(yàn) 匝(zā) 哺(bǔ)2、注释对酒当歌:应当几何:多少去日苦多: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何以解忧:以何,用什么青青子衿: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悠悠我心:长远的样子,形容情思连绵不断但为君故:只是;缘故沉吟至今:低声吟诵食野之苹:艾蒿何时可掇:通“辍”,停止忧从中来:内心枉用相存:枉,屈就;存,问候。

契阔:久别重逢乌鹊南飞: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绕树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周山不厌高:满足三、交流感悟1、概括一下《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明确:《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

曹操的名言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作者罗贯中着力刘备脸上贴金,给曹操脸上抹黑,显然是为了拥刘反曹的主题服务的。

因此后人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中曹操是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2、回忆《三国演义》,曹操身边曾有哪些贤才?并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曹操对于贤才的态度。

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郭嘉等。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的疑惑]1、欣赏《三国演义》曹操横槊赋诗片段感受意境。

2、配合轻音乐《雨》,请同学们走上讲台朗诵《短歌行》,并自编相应动作。

3、通读全诗,请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

(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个关键性的词或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明确: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4、诗人到底“”(诗眼)什么?请找出诗句分析欣赏。

明确:一忧“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

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及求贤不得的忧思。

)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

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

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

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

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

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忧“功业未就”。

(作者在感叹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之时,油然产生了功业未就的忧虑,愿意海纳百川,学“周公吐哺”,使“天下归心”,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

)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

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

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

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5、“诗言志,歌咏怀”。

试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明确: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6、找出诗中四个化用典故的句子,并分析讨论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结合书下注解进行讨论)明确: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文出《诗经•郑风•子衿》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

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③化用《管子•形解》中的话,以山高海深为喻,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招揽天下贤士。

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作者以周公为自己的榜样,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心情?还有哪些运用同样的修辞的诗句,请找出来并分析。

明确:比喻。

以乌鹊南飞、寻找栖枝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贤才尚在徘徊选择,犹豫不决,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把人生比作“朝露”,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水深比喻执政者的阔大胸怀, 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同时表明自己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志向。

8、请大家谈谈《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从写作的角度——敢于创新,抒发真情实感;从人才的角度——广纳人才,唯才是举;从人生理想的角度——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国家的统一、安定是主流。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A、譬.如(pì)慷慨.(kǎi)青衿.(jīn)B、笙.箫(shēng)阡陌.(mò)契.合(qiè)C、周匝.(zā)哺.育(pǔ)鼓瑟.(sè)D、沉吟.(yín)拾掇.(duō)呦呦.(āo)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3、默写填空(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曹操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眼睛,描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景图:苍茫动荡,山岛高耸屹立。

树木丛生,绿草丰美兴旺。

秋风飒飒,大海巨浪滔天,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诗人正是通过这一诗歌画面,抒发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