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

合集下载

职业暴露及防护考试试题

职业暴露及防护考试试题

职业暴露及防护考试试题1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2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A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3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的传染病防治方针是A防治结合B预防为主(C依靠科学D分类管理5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6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确工『先)7 .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3)D母婴传播8∙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A戴手套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不用戴手套,9 .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I 二;)10 .下例哪项检查最终能够确定患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A血常规BHIV抗体确诊实验,CHlV抗体筛查实验D尿实验IL下例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传播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C母婴垂直传播咬D蚊虫叮「12 .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未被列入分类13 .有关霍乱的临床分期哪项不正确A吐泻期B脱水期C恢复期D循环衰竭期14 .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时限为A城市2小时内,农村4小时内B城市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C城市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D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15 .预防鼠疫措施哪项不正确A加强疫区管理B疫区人群普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灭骚二)C灭鼠D疫苗接种16 .鼠疫是主要通过下例那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A野鼠B家鼠C鼠骚D蚊子17 .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极高,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是A肺鼠疫(B肠鼠疫C腺鼠疫D败血症型鼠疫18 .鼠疫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A强B弱C一般D极强19 .鼠疫杆菌对一般消毒剂A不敏感B敏感(C一般D极敏感20 .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A密切接触传播B空气飞沫传播C粪一饮水■口传播D虫媒传播21 .流行性感冒是A消化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虫媒传染病.D自然疫源传染病22 .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A夏秋季节B秋冬季节C冬春季节(上一D春夏季节23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是A细菌B病毒(正确答案)C衣原体D支原体24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制度A预检、分诊(正确答案)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25 .对下例哪个传染病,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程的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艾滋病B脊髓灰质炎C炭疽中的肺炭疽(D伤寒和副伤寒。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上述都不对10、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是(B)A观察3个月B立即处理C观察6个月D观察1年二、多项选择(10题)1、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以下哪些情况下应当立即处理(ABCD)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B暴露后1-2小时内进行处理C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D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处理2、以下哪些情况下应当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ABCD)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B暴露后1-2小时内进行处理C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D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处理3、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以下哪些情况下应当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ABCD)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B暴露后1-2小时内进行处理C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D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处理4、以下哪些情况下应当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ABCD)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B暴露后1-2小时内进行处理C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D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处理5、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以下哪些情况下应当进行心理干预(ABCD)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B暴露后1-2小时内进行处理C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处理D暴露后72小时内进行处理三、填空题(18题)1、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和(检测)。

2、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预防性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3、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进行(心理干预)。

4、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

5、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注意(职业暴露的原因)。

6、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注意(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

7、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注意(艾滋病毒的预防措施)。

8、医务人员在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时,应当注意(艾滋病毒的病毒载量水平)。

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测试题

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测试题

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测试题考题:20道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单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什么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A.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正确答案)2、【单选】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A.72h内B.36h内C.24h内D.4h内(正确答案)3、【单选】减少职业暴露措施错误的是?A.将锐器容器放在尽可能高的地方B.不要进行针头回套(正确答案)C.当锐器容器满3/4时,将其密封后废弃处置D.在开始操作程序前,先建立安全操作和锐器处理方法4、【单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不包括哪个方面?A.化学危害的暴露B.生物危害的暴露C.物理危害的暴露D.社会暴力危害的暴露(正确答案)5、【单选】放射治疗机房在正常运行期间,使用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对工作场所和周围区域防护监测。

患者平面外辐射防护测量和其他人员的辐射防护测量,至少()一次,辐射防护监测应有记录。

A.每三年B.每两年C.每年(正确答案)D.每五年6、【判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引起伤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7、【判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8、【判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反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10d。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9、【判断】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h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48h;即使超过24h,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职业暴露及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暴露及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暴露及防护考试题及答案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2、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D.母婴传播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A.同性恋者B.性滥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4、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对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A.戴手套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戴纱布口罩6、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A.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重度的是?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上述都不对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上述都不对10、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二、多项选择1.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及时清洗伤口B.尽早到医院进行评估C.根据暴露情况选择预防性用药D.及时报告相关部门1.剔除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文章如下:1.为应对皮肤或粘膜被污染的情况,正确的操作是A使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皮肤,B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挤压并冲洗伤口,D轻轻挤压并冲洗伤口旁端,E以上都正确。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0题)二、多项选择(10题)三、填空题 (18题)四、判断题(4题)五、简答题(2题)一、单项选择(10题)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A 同性恋者B 性乱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A 戴手套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 戴防护眼镜D 不用戴手套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重度的是(B)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二、多项选择(10题)1、体液包括:(ABCDE)A 胸腔液B 羊水C 心包液D 阴道分泌物E 脑脊液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B 暴露方式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精品]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培训试题.doc

[精品]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培训试题.doc

可以确定为三级暴露 3、发生以下哪种情形时,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培训试题姓名: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发生职业暴霭? ( d )a 在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 V 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b 接触到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或汗液c 关怀HI V 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和他们谈话,握手d A+B+C2、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没有制定内部女全防护管理制度b 给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注射时不慎被针头刺破下指c 医疗护理和实验室工作中皮肤或粘膜意外被针刺或其它锐器损伤d A+ B+CA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4、发生以下哪种情形时,可以确定为一级暴露(a )A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5、职业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原则是(a)A用肥皂和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b用药越早越好,并采用联合疗法(二种或三种药物)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二级。

5、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c 暴需者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 二、是非题(每题5分,共25分)1、感染者分泌物或血液意外溅入丁•作人员的眼、鼻、口中不会感染HIV 。

(非)3、职业暴露后被暴會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是 )4、受伤部位的伤I 」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 是)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为二级暴露(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1、没有制定内部女全防护管理制度。

艾滋病职业暴露暨反歧视培训试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暨反歧视培训试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暨反歧视培训试题单位:姓名:时间得分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项正确答案):1、艾滋病是A 一种性病B 一种血液病C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 同性恋病2、H I V是A 预防艾滋病组织缩写B 预防艾滋病疫苗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 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A AIDSB HIVC HAVD HDV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A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B 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握手C 共用卧具、血液传播、母婴传播D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5、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A 神经系统B 肌肉系统C 骨骼系统D 免疫系统6、在世界上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 性传播B 静脉吸毒C 输血传播D 母婴传播7、目前在我国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A 性传播B 静脉吸毒C 输血传播D 母婴传播8、下面哪种不是正确预防艾滋病的方法?A 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B 远离毒品:不吸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C 避免经血感染:提倡无偿献血,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D 远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9、用于艾滋病宣传的红丝带的由来和意义是:A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颜色醒目的统一标志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大家都戴、利于宣传的国际标志C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标志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后来成为远离艾滋病的警示标志10、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是:A 每年12月1日B 每年12月6日C 每年6月12日D 每年12月16日11、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几个高危人群是:A 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B 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C 贫困群体、白领阶层D 社交活动较多人群12、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A 对全国农村中的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实行免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并提供经济补贴B 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对艾滋病病人的遗孤实行免费上学C 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D 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纳入政府救助范围13、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何不同:A 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HIV抗体阳性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都阳性,但前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后者有各种症状C 艾滋病病人有传染性,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传染性D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外表上没有区别14、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A 1—2年B 2—3年C 3—4年D 7—10年15、哪些人具有感染HIV的高危险性?A 有多个性伙伴B 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性交时未使用安全套C 注射毒品者D 以上都是16、以下那种方式可以感染上HIV?A 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接吻B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吸毒C 蚁虫叮咬D 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共用马桶、浴缸、拥抱等17、预防艾滋病我们应该做到:A 洁身自爱,不性乱B 不吸毒,尤其是不共用注射器吸毒C 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D 以上都正确18、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艾滋病病人表现的症状无特异性,其症状是复杂多样的B 常见症状有:长期发热,短期内体重减轻10%以上,消瘦、乏力、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痛等C 常见的感染以卡波济肉瘤最多见D 以上都正确19、下面哪种不是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方法?A 全民动员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民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B 将艾滋病感染者隔离C 洁身自爱,避免高危行为D 正确使用安全套,及早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20、目前全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现了艾滋病疫情?A 28个B 29个C 30个D全国31个全部出现疫情二、判断题:(在正确里划够“√)21、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人体的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期被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内,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HIV职业暴露及性病防治管理知识试题

HIV职业暴露及性病防治管理知识试题

HlV职业暴露及性病防治管理知识试题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请注意答案顺序,答案顺序颠倒不得分。

1.医务人员在接待就诊者时,应遵循一、―、一的原则。

空1答案:保密空2答案:知情同意空3答案:无歧视2.开展性病诊疗业务的各级医疗机构,主动一、—或一开展梅毒和艾滋病检测。

空1答案:向性病就诊者空2答案:有高危行为史空3答案:有可疑梅毒临床表现者3.大兴区具备梅毒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为_、_和_o空1答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区空2答案:大兴区人民医院空3答案:北京仁和医院4.不具备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填写一,转介卡一式两联,第一联—交给一,用于转诊医疗机构就诊使用,第二联—由—留存。

空1答案:梅毒筛查转介卡空2答案:白空3答案:患者空4答案:黄空5答案:转出医疗机构5.北京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处置机构为一、_0空1答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空2答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6.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在职'业活动中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在一小时内报告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在暴露发生后一小时内处置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处置工作。

空1答案:1空2答案:2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2分)1.根据国家规定,梅毒病例报告实行以下哪项制度?A阳性报告制度B接诊报告制度C诊断报告制度D首诊医生报告制度<2.根据2012年卫生部颁布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我国重点监测和防治的性病是:OA梅毒、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B梅毒、淋病、软下疳、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C梅毒、淋病、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D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3.不具备梅毒诊疗能力的科室为梅毒抗体阳性者提供转诊服务的比例应达到:O A80%B85%C90%D95%4.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梅毒分期分类为以下哪项?A早期梅毒、晚期梅毒B一期、二期、三期、隐性、胎传梅毒(:确答案)C显性梅毒、隐性梅毒D后天梅毒、先天梅毒5.根据当前卫生部颁布的诊断标准,梅毒诊断病例分类包括以下哪项?A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B确诊病例、疑似病例C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D确诊病例、阳性检测者6.以下哪一期/类梅毒,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应更引起重视?A一期梅毒B二期梅毒C三期梅毒D隐性梅毒I7.根据我国淋病诊断标准,该病病例分类为:OA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B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C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D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8.根据诊断标准,以下疾病的病例分类可以选择“临床诊断病例”的是:()A淋病B梅毒C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D尖锐湿疣(小9.感染性病后,会增加哪种传染病的感染风险?A肺结核B流行性感冒C艾滋病D麻疹10.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及人民警察,经评估如果需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品,用药周期为:OA28天(正确答案)B30天C31天D45天11.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超过()小时。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治知识试题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治知识试题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治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70分每题5分)1、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正确答案)2、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正确答案)D、母婴传播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A、戴手套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不用戴手套(正确答案)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正确答案)5、预防性用药应当最迟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A、72小时内(正确答案)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6、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用药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复查?()A、14天B、30天C、90天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7、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用药需要服用多长时间?()A、14天B、15天C、28天(正确答案)D、30天8、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副作用?()A、肌肉酸疼(正确答案)B、胃肠道症状C、头晕D、头痛9、艾滋病的窗口期通常为()A、1—2周B、2—8周(正确答案)C、3—6周D、8—10周10、HIV抗体筛查结果阳性,则可以判定为()A、感染了HIV(正确答案)B、没有感染HIVC、怀疑感染了HIV,需要确认实验才能判断D、不能确定11、艾滋病的全称是()A、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B、肾病综合症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正确答案)D、美尼尔综合症12、HIV的中文名称是()A、乙型肝炎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正确答案)D、流感病毒13、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A、AIDS(正确答案)B、HIVC、HAVD、HDV14、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哪个系统?()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内分泌系统D、免疫系统(正确答案)二、多选题(15分每题5分)1、2020年新修订的《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保障措施正确的是()A、建立健全艾滋病治疗点补偿机制。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2015-10)科别: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题4分)1.《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年6月1日起实施。

2.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三、选择题(每题4分)1.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A.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D.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答案:一、1、2004;2、意外;3、4;4、级别、载量;5、28;6、心包液二、1、对;2、对;3、错;4、对;5、对;6、错;7、对三、1、ABCD;2、ABD;3、D;4、D;5、ABCD;6、ABC精心整理。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五)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五)

《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每题3分)1、艾滋病是( )A、一种肿瘤 B一种血液病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性病2、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A、艾滋病病人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窗口期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C、具有高危行为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C、蚊虫叮咬D、母婴垂直传播数5、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B、免疫系统C、循环系统D、骨胳系统6、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B、56度,30分钟C、焚烧D、温室,3天7、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D、母婴传播8、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A、1—2年B、2—3年C、3—4年D、7—10年9、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10、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1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戴手套B.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不用戴手套1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13、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 6月1日B. 8月1日C. 12月1日D. 11月1日1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15、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二、多选题(单选,每题3分)1、体液包括:()A.胸腔液B.羊水C.心包液D.阴道分泌物E.脑脊液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B.暴露方式C.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D.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E.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3、为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E.同其他医疗废物统一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进行伤口局部挤压D.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E.以上都正确5、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哪三种类型:()A.轻度B.中度C.重度D.暴露源不明E.以上都对三、判断题(每题2分)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确诊为HIV感染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省卫生系统医院感染管理岗位技能竞赛
理论测试试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长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
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0题)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ABCDE)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出现哪几种
意外,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ABCD)
A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B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
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C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D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E 接触了艾滋病感染病人
4、为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同其他医疗废物一同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
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
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E 以上都正确
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
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
动水进行冲洗B 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
消毒,并包扎伤口 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E 以上都对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AB)
A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

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长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
针刺伤E 以上都对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那三种类型: (ACD)
A 轻度
B 中度
C 重度
D 暴露源不明
E 以上都对
9、以下那种情况下不需要使用强化用药程序:(ABCE)
A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B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
C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
D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
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 E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
10、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
暴露后:(ACDE)
A 第4周
B 第6周
C 第8周
D 第12周
E 6个月时
三、填空题(18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
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
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
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5、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6、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经检验,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
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7、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
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8、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
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9、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10、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
量,连续使用28天。

11、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
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12、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
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13、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14、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
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
序。

15、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
序。

1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17、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
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