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水水质分析操作规程完整

合集下载

循环水操作规程

循环水操作规程

循环水操作规程
《循环水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循环水系统的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份完善的《循环水操作规程》需要涵盖以下内容:
1. 循环水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循环水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水泵、管道、冷却塔等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以便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

2. 操作流程和标准:规定循环水系统的启动、停止和调节流程,明确各个操作步骤和标准,包括水质监测、加药和排放等操作。

3.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循环水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防火、防爆、防漏等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4. 检查和维护要点:规定循环水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要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故障排除等内容。

5. 资料记录和报表要求:规定循环水系统操作人员应当及时记录和统计系统运行情况和水质数据,包括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报表要求。

通过严格执行《循环水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保证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循环水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

循环水处理操作规程

循环水处理操作规程

循环水处理操作规程
一、循环水处理初次加药:
1、初次加药量,按水质分析报告单要求加药。

2、将初次加药药剂逐次缓慢倒入循环水池的补水口。

3、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循环水总磷含量。

二、日常加药控制方法;
1、日常加药量:
严格按照当日水质分析报告要求加药品种、数量进行加药。

2、加药步骤:
先将加药罐注入清水2/3再加入1/3药剂,搅拌,放入加药箱,开启计量泵将所需药剂按规定时间滴加入循环水池。

3、加药完毕后中药罐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

4、根据化验室分析数据严格按工艺要求控制循环水总磷含量。

5、根据化验室提供的浓缩倍数和工艺过程中的蒸发量,对循环水进行补水。

XXXXXX公司
1。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

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工业循环水水质化验项目及方法循环冷却水PH值的测定方法方法:PH计直接测定1.开机前准备a、电极梗旋入电极梗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当位置。

b、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

c、用蒸水清洗电极,清洗后用滤纸吸干。

2.开机a、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

b、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30min, 接着进行标定。

3.标定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

a)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拨去短路插座;b) 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c) 把选择开关旋钮调到PH档;d) 调节温度补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e) 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底(即调到100%位置);f) 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 6的缓冲溶液中;g) 调节定位调节旋,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定下降时的PH值相一致(如用混合磷酸定位温度为100C时,PH=6.92);h) 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再插入PH=4.0 0(或PH=9.18)的标准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中当时温度下的PH值一致。

i) 重复(f)--(h)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调节旋钮为止。

j) 仪器完成标定。

4.测量PH值经标定过的PH计仪器,即可用来测定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同与否,测量步骤也有所不同。

(1)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①用馏水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②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

(2)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相同时,测量步骤如下:①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②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③调节“温度”调节旋钮(8),使白线对准补测溶液的温度值。

④把电极插入被测溶液内,用玻璃棒搅溶液,使溶液均匀后读出该溶液的PH 值。

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测定方法:电导率仪直接测量1. 开机:按下电源开关,预热30min。

循环水检测规程

循环水检测规程

循环水检测规程2004年月日发布 2004年月日实施 KB建滔(番禺南沙)石化苯酚丙酮部发布编写人:王伟利审核人:批准人:目录一、分析规程1.氯化物的测定 3 2.碱度的测定 4 3.磷酸盐的测定 5二、常用试剂的配制 6三、检验计划 7一、分析规程1 氯化物的测定1.1 分析目的:工业用水中含有氯离子,会使水的腐蚀性增加,使水的固形物增加。

1.2 原理:以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水样氯化物时,银离子与氯离子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以铬酸钾作指示剂,当水样中氯离子全部与银离子作用后,微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作用生成铬酸银沉淀使溶液显橙色,表示已达反应终点。

Cl-+Ag+→AgCl↓(白色)CrO42-+2Ag+→Ag2CrO↓(橙色)1.3 仪器:1.3.1 250ml锥形瓶;1.3.2 25ml酸式滴定管;1.3.3 50ml移液管。

1.4 试剂:1.4.1 硝酸银标准溶液(0.1mol/l),按GB6905.1之规定配制。

1.4.2 10%铬酸钾指示剂,称取10克铬酸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放置过夜,过滤后置于棕色瓶中备用。

1.5 取样:循环水于集水池排污口处取样。

电站循环水于吸水池进口处取样。

1.6 分析步骤:用移液管量取50ml水样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3滴铬酸钾指示剂(1.4.2),此时溶液显黄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1.4.1)滴至橙色,记下硝酸银(1.4.1)耗量V2。

1.7 计算:C×V2×35.5Cl-= ×103mg/lV1式中:C——硝酸银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V2——消耗硝酸银的体积,ml;V1——水样体积,ml。

1.8 注意事项:1.8.1 Ag2CrO4能溶于酸,PH〈6.5时,须用碱中和水样,PH>10时,亦须用不含氯化物的硝酸或硫酸中和。

1.8.2 硝酸银标准溶液(1.4.1)应置于棕色瓶中。

1.8.3 若水样中氯离子含量大于100mg/l时,可少取水样并用试剂水稀释至100ml后再按1.6步骤进行。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目录水质pH值的测定复合电极法 (1)水质pH值的测定用于纯水的复合电极法 (4)水质电导率的测定 (7)水质硬度的测定高硬度 (9)水质硬度的测定低硬度 (11)水质钙的测定滴定法 (13)水质碱度的测定指示剂法 (15)水质氯化物的测定摩尔法 (16)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18)水质正磷酸盐和总磷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20)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22)水质悬浮物的测定 (24)水质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NTU) (25)水质色度的测定铂钴标准比色法 (26)水质铜的测定 (27)水质铁的测定 (30)水质pH值的测定复合电极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质pH值测定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循环水等复合电极法测定pH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在使用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8170—2008 数字修约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方法提要利用pH复合电极电动势随氢离子活度变化而发生偏移来测定水样的pH值。

4 测定方法4.1 仪器4.1.1 酸度计4.1.2 复合电极4.1.3 塑料杯:50mL4.2 试剂下列标准缓冲溶液均需用新煮沸并放冷的分析水配制。

4.2.1 复合电极的外参比补充液:3mol/L 氯化钾溶液。

称取分析纯氯化钾22.4克,溶于水中,稀释后定容至100.0 mL, 配成的溶液应贮存在聚乙烯瓶内。

溶液保存期1年。

4.2.2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溶液,pH=4.00。

称取10.21克在105℃烘干2h的优级纯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水中,稀释后定容至1000mL,配成的溶液应贮存在硬质玻璃瓶内。

溶液保存期1个月。

4.2.3 混合物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pH=6.86。

04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04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一、本岗位职责与权限
职责:
1.负责对所送检的工艺循环水、低温水及制冷循环水成份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
2. 试验数据登记台账(纸质台账和电脑台账)并上交报表。
3.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
4.试验结束后物品和仪器均应及时放回原位,保证实验设备及现场的清洁。
5.实验设备部件及备品备件的采购计划预上报。
③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7.6g抗坏血酸溶于50mL水中,加入0.20gEDTA-2Na及8mL甲酸,用水稀释至1L混匀贮存入棕色瓶中备用,保存期为15天。
④钼酸铵溶液:称取6.0g钼酸铵溶于500mL水中,加入0.2g酒石酸锑钾及83mL浓硫酸,冷却后稀释至1L,混匀贮存入棕色瓶中。
⑤磷酸根标准(储备)溶液:1mL溶液含有0.500mgPO43-.
2瓶
2500ml
4瓶
半年一瓶
药品
溴水
分析纯
2瓶
500ml
1瓶
半年一瓶
药品
1瓶
氨水
分析纯
2瓶
500ml
8瓶
半年一瓶
药品
液体石蜡
分析纯
500ml
1瓶
不常用
药品
甲醇
分析纯
500ml
2瓶
不常用
药品
无水乙醇
分析纯
10瓶
120瓶
500ml
9瓶
药品
120瓶
丙酮
化学纯
30瓶
360瓶
500ml
2瓶
药品
360瓶
甲苯
分析纯
分析纯
0.5瓶
12瓶
500g
9瓶
药品
3瓶

工业循环水主要分析指标及方法

工业循环水主要分析指标及方法

附页1工业循环水主要分析方法一、水质分析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取9mL市售含HCl为37%、密度为1.19g/mL的分析纯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1mol/L。

准确称取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0.15g (准确至0.2m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50mL,使之全部溶解。

加1—2滴0.1%甲基橙指示剂,用0.lmol/L盐酸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变为橙色,剧烈振荡片刻,当橙色不变时,读取盐酸溶液消耗的体积。

盐酸溶液的浓度为c(HCl) = m×1000 / (V×53.00) mol/L式中 m——碳酸钠的质量,g;V——滴定消耗的盐酸体积,ml;53.00——1/2 Na2C03的摩尔质量,g/mol。

(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称取分析纯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g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50mL和两小片氢氧化钠,微热溶解后,转移至试剂瓶中,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此溶液的浓度约为0.015mol/L。

(1)用碳酸钙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于110℃枯燥至恒重的高纯碳酸钙0.6g(准确至0.2mg),置于250mL烧杯中,加水100mL,盖上外表皿,沿杯嘴参加l+1盐酸溶液10mL。

加热煮沸至不再冒小气泡。

冷至室温,用水冲洗外表皿和烧杯壁,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上述溶液25.00mL于400mL烧杯中,加水约150mL,在搅拌下参加10mL 20%氢氧化钾溶液。

使其pH>l2,加约10mg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①,溶液呈现绿色荧光。

立即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突变为紫红色时即为终点。

记下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

(2)用锌或氧化锌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纯金属锌0.3g (或已于800℃灼烧至恒重的氧化锌0.38g),称准至0.2mg,放入250mL烧杯中,加水50mL,盖上外表皿,沿杯嘴参加10mL l+1盐酸溶液,微热。

工业循环水水质分析方法

工业循环水水质分析方法

第一章工业循环冷却水物理性能的测定方法第一节 A浊度的测定——散射光法一.概述浊度(turbity)系指水体中由于存在细微、分散的悬浮颗粒而使其透明度降低的一种量度。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含有机物、微生物、腐殖质、尘埃等形成的胶体颗粒呈分散悬浮态,使水呈浑浊现象。

可见,水的浊度直接关系到水质,所以必须定期监控水的浊度。

为与国际接轨便于水质资料的国际交流,我国于1995年发布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浊度的测定方法散射光法》国家标准,废止了分光光度计比浊法。

发达国家,如英、美、日等国家多采用散射光浊度仪测定水的浊度,少数采用散射—透射光浊度仪,而透射光浊度仪基本上已淘汰。

关于浊度单位,也同样与国际接轨,采用丁国际标准(1SO)规定的单位FNU(for-mazinenephelometricunits)称为福尔马肼浊度单位。

FNU等同于美国试验材料协会ASTM关于水的浊度单位NTU(nephelometricturbidityunit散射光浊度单位)。

二、方法提要含不溶性物质的水样不仅能使入射光衰减,而且由于水中不溶性粒子的存在还会在各个方向上程度不同地产生散射光。

因此,可用散射光原理的浊度仪,以福尔马肼聚合物(Formazinpolymer)作为浊度标准对照溶液,测定水样的浊度。

本方法测定范围0~50FNU。

三、试剂和材料(1)福尔马肼标准浊度贮备液①溶液A:称取(1.000±0.01)g六次甲基四胺,用水溶解,稀释至lOOmL。

②溶液B:称取(10.00+0.01)g硫酸联氨,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

③用移液管移取5mL溶液A和5mL溶液B,混匀,在(25±3)℃下放置24h,然后用水稀释至100mL。

此福尔马肼溶液的浊度为400FNU。

该溶液在于(25±3)℃阴暗处贮存,稳定期四周。

(2)福尔马肼标准对照溶液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福尔马肼标准浊度贮备液,在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以配制所需浊度的福尔马肼标准对照溶液。

循环水检测操作规程完整

循环水检测操作规程完整

Q/CHS 01001.22-2011长春和禾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检验操作规程工业用循环水操作规程2011-02-01发布 2011-02-10实施质检中心技术部前言本标准自2011年2月1日实施。

本标准由长春和禾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质检中心起草。

本标准由质检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工业用循环水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工业用循环水检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循环水的检验方法。

3、引用标准:GB/T6904-2008工业用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GB/T14424-2008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GB/T6903-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GB/T14427-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4、责任:质检中心5、技术指标6、检验方法6.1硬度的测定取水样100毫升于三角瓶中,加氨-氯化铵缓冲溶液5毫升,加铬黒T指示剂(0.5%)2-3滴,然后用0.005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滴定速度要慢,每次滴定应剧烈摇动,然后观察终点,至溶液有紫红色变为蓝色为终点。

H(以碳酸钙计)=2×V1×C×1000/V2 mg.N/L=0.1V mgN/L 式中:V1---EDTA标准溶液用量V2---水样取量C---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6.2pH的测定用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测量试样温度,将试样放入烧杯里,将酸度计的温度补偿旋钮调至所测温度,侵入电极摇匀,读数。

6.3氯离子的测定取水样50毫升放于三角瓶中,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水样显红色,即用1:300的硝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水样不显红色,则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至微红色,再用1:300的硝酸溶液回滴至无色。

再加入3-4滴10%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硝酸银标准溶液消耗量计算: X=M×V1×35.45×1000/V式中 V1---滴定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水样体积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35.45---氯原子量6.4总磷的测定现场取约250毫升实验室样品经中速滤纸过滤后贮存于500毫升烧杯中即可制成试样。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水质分析方法(DOC)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水质分析方法(DOC)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水质分析方法目录一钙镁离和总硬度的测定….P2~6二氯离子的测定……………..P7~9三碱度的测定………………..P10~13四水中有机磷和正磷的测定..P14~18五水中唑类测定……………..P19~20六总铁和铁离子的测定……..P21~24七悬浮物的测定……………..P25~26八溶解固体的测定…………..P27~28九二氧化硅的测定…………..P29~31十硫酸盐的测定……………..P32~33十一浊度的测定………………P34十二电导率的测定……………P35十三PH值的测定……………P36一工业冷却循环水中钙镁离子的鉴定GB/T15452-1995钙镁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本方法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钙含量在2~200㎎/L,镁含量在2~200㎎/L的鉴定。

也适用于各种工业用水、原水中钙、镁离子的鉴定。

1、方法提要:钙离子测定是在pH12~13时,以钙- 羧酸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中钙镁离子含量。

滴定时EDTA与溶液中游离的钙离子反应形成络合物,溶液颜色变化由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镁离子测定是在pH为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 标准滴定溶液鉴定钙、镁离子含量,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由钙镁含量中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

2、试剂与材料①硫酸:1+1溶液。

②过硫酸钾溶液:40g/L,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1个月)。

③三乙醇胺:1+2水溶液。

④氢氧化钾溶液:200g/L。

⑤钙- 羧酸指示剂:0.2g钙-羧酸指示剂[2- 羟基-1-(2-羟苯-4-磺基-1-萘偶氮)-3-萘甲酸]与100g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磨口瓶中。

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mol/L 。

⑦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⑧铬黑T 指示液:溶液0.50g 铬黑T 即[1-羟基-2-萘偶氨-6-销基-萘酚-4-磺酸钠]于85mL 三乙醇胺,在加入15mL 乙醇。

循环水分析操作规程

循环水分析操作规程

循环水分析操作规程1. 水中钙离子的测定1.1实验原理钙黄绿素能与水中钙离子生成荧光黄绿色络合物,在pH>12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钙,当接近终点时,EDTA夺取与指示剂结合的钙,溶液荧光黄绿色消失,呈混合指示剂的红色,即为终点。

1.2试剂的制备1.2.1 1+1盐酸溶液1.2.2 20%氢氧化钾溶液1.2.3 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1.2.4 0.01moL/LEDTA标准溶液1.2.4.1 配制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O8N2Na2•2H2O)3.72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1.2.4.2 标定称取0.2g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称重至0.0002g)。

用少许水湿润,加2mL 6mol/L盐酸溶液至样品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吸取此溶液2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30mL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7~8(稍有氨味),加5mL氨一氯化铵缓冲溶液,加2~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天蓝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1.2.4.3 计算EDTA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摩尔/升),按下式计算:G×20/250M =×1000(V1-V0)×81.39式中:G——氧化锌的重量,克;V1—— EDTA溶液的用量,毫升;V 0——空白试验EDTA溶液用量,毫升;81.39——氧化锌摩尔质量,克/摩尔。

1.3仪器1.3.1 滴定管:25mL。

1.3.2 移液管:5mL。

1.4分析步骤吸取经中速滤纸过滤的水样5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1+1盐酸3滴,混匀,加热煮沸半分钟,冷却至50℃以下加5mL20%氢氧化钾溶液,再加约80mg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莹光黄绿色消失,出现红色即为终点。

1.5分析结果的计算水样中钙离子含量X(毫克/升,以CaCO3计),按下式计算:V×M×100.08X =×1000V W式中:V—滴定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毫升;M—EDTA标准溶液浓度,摩尔/升;V W—水样体积,毫升;100.08碳酸钙摩尔质量,克/摩尔。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方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方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方法第一节电导率的测定本方法采用静态法测定,适用于电导率大于3μS/cm(25℃)的水样的电导率测定。

一、方法提要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的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人溶液中,测量两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其定义是截面积为lcm2,极间距离为lcm时,该溶液的电导。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每厘米(S/cm)。

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每厘米(μS/cm)表示水的电导率。

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溶液温度有关。

一般,溶液电导率是指25℃时的电导率。

二、试剂和材料①l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246g,用新制备的Ⅱ级水(见本书附录“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溶解后移人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②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 7.4365g,用新制备的Ⅱ级水(见本书附录“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溶解后移人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③0.Ol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0.7440g,用新制备的Ⅱ级水(见本书附录“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溶解后移人1/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④0.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于使用前准确吸取0.Ol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lOOmL,移人1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I级水(见本书附录“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稀释至刻度,混匀。

以上氯化钾标准溶液,应放人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这些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如表1-2所示。

①电导仪(或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10μS/cm,相当于电阻范围∞~lOOkΩ。

工业循环水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工业循环水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工业循环水水质分析操作规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江苏江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目录1.0 目的 (4)2.0 适用范围 (4)3.0 管理要求 (4)4.0 职责 (4)5.0 作业前准备 (4)6.0 水质分析工作流程 (4)7.0 水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 (4)8.0水质分析方法 (5)8.1 PH值的测定(电位法) (5)8.2 电导率的测定(电导仪法) (8)8.3 浊度的测定(浊度仪器法) (11)8.4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13)8.5总硬度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14)8.6 钙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17)A 按中石化法 (17)B 按国标法 (18)8.7 总碱度的测定(指示剂法) (20)A 按国标法 (20)B 按中石化法 (22)8.8 氯离子的测定 (25)甲硝酸银滴定法 (25)乙硝酸汞滴定法 (26)8.9 铁离子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28)8.10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30)A法 (30)B法 (32)8.11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DPG分光光度法) (39)8.12 锌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43)8.13 硫酸根的测定(EDTA滴定法) (45)8.14 铜离子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48)8.15 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51)8.16油含量的测定(红外油分分析仪法) (53)8.17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55)8.18 异养菌的测定(标准平皿计数法) (57)8.19 COD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62)8.20 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黄还原分光光度法) (64)8.21 硝酸根的测定(2,6-二甲基苯酚分光光度法) (65)8.22 亚硝酸根的测定(盐酸α-萘胺分光光度法) (68)9.0.生产过程危险源点 (71)10.0生产安全作业要求 (71)11.0相关文件 (71)12.0相关记录 (72)水质分析操作规程1.0 目的制定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工业水质的测定方法,为水处理工作提供准确数据;规范水质分析操作人员的行为及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转。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一、目的水质分析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对水质样品进行准确、可靠、一致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基本原则1. 操作规程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2. 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操作规程,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操作中需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改动。

4. 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

5. 实验结束后,需按照规程要求对实验装置进行清洗和消毒。

三、操作流程1. 制备水质样品:按照标准方法制备水质样品。

2. 仪器准备: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进行必要的校准和验证。

3. 样品处理: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样品处理,包括样品预处理、稀释等。

4. 分析测试: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分析测试,包括样品处理、试剂添加、仪器操作等。

5. 数据记录:对测试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质控。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穿戴实验室防护用具,确保个人安全。

2. 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禁止随意更改操作规程。

3. 实验室操作结束后,需做好实验装置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

4. 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实验室主管人员并做好记录。

五、质控要求1. 实验中需进行质控样品的测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室需定期开展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评估实验室测试准确性。

3. 对实验中发现的异常数据,需要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六、结束工作实验结束后,需对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环境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七、附则本操作规程的解释权归实验室主管人员所有,实验室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

如有问题或疑问,应及时向实验室主管人员咨询。

循环水标准操作规程

循环水标准操作规程

循环水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规范工作人员的正确操作,确保车间爱你循环水的正常供应及循环水水质的控制,特制订本规范。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3. 内容3.1. 循环水的操作3.1.1.检查电器仪表及其电动机,水泵的运行状况。

3.1.2.打开水泵吸水阀门和出水阀门,给储水箱注满水,并通知车间做好送水准备。

3.1.3.按水泵气动按钮启动水泵,查看管道上压力表,根据压力需要开启水泵的数量,并到车间查看有无跑、冒、滴、漏情况。

3.1.4.查看水泵电流、电压,二台水泵共用一个储水箱时不的同时开启二台泵。

3.1.5.定期检查水池有杂物,发现有漂浮物时要及时打捞清理,以免赌赛吸水口。

3.1.6.水池内要控制好水位,及时给水池补水,做到不缺水,不溢水外出。

3.1.7.定期给水泵电机加油,并做好防雨防潮工作,做好巡检工作。

3.1.8.循环水进出水温温差控制在2~3℃之间。

3.1.9.做好巡检工作,每小时巡检一次,检查水泵的运行情况,查看有无异常声响和震动,查看送车间压力是否正常,一般压力控制在0.3MPa~0.35MPa或根据水温和车间用水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压力。

3.1.10. 用水量少时可用深水井补水,深水井不够用时可开净水器补水。

3.1.11. 做好水池、水泵、电机周围的卫生清洁工作。

3.2. 净水器的操作3.2.1.向药剂罐内加水至1/3处时开启搅拌器,并加入半袋聚氯化铝(25kg),在继续加满水,药剂罐中的液位距离药剂罐底约20cm 时进行配加药剂。

3.2.2.把电源开关调到手动位置,手动开启补水泵和药剂泵(补水泵不得同时开启二台)。

3.2.3.净水器每运行6小时人工反冲洗一次,每24小时人工排污泥一次(不包括自动排污)。

3.3. 水质的控制3.3.1.水质指标:浓缩倍数为3-5倍,总硬+总碱≤1100mg/L,有机磷2-5mg/L 。

3.3.2.水池药剂的用量3.3.2.1. 南水池:夏天以每24小时用水180-250吨水算,每天加阻垢缓蚀剂25kg杀菌灭澡剂5kg,春秋以每天用水50-100吨水算,每天加阻垢剂10kg,撒均灭澡剂2kg。

工业循环水处理水质分析检测方法

工业循环水处理水质分析检测方法

EDTA溶液
50ml水样
250ml锥形瓶
终点
少许钙指示剂
25
实验示意图
EDTA溶液
钙指示剂
终点:紫红变亮蓝
26
钙离子的测定(EDTA滴定法)
4、结果计算 钙离子含量以CaCO3计:
XC (ED )V T V 2A M (Ca3)C 1O 000 mg/L
式中: c(EDTA) ---EDTA溶液的浓度,mol/L;
P
T>0, P=0
HCO3-
T
14
水中碳酸的平衡关系
Ca(HCO3)2
2HCO3 + Ca2+
+
2H+ + CO32-
CaCO3
15
水的酸度
❖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所含有的能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 的量。
❖ 这些物质有以下三类: ➢ 第一类是能全部离解出H+的强酸,如HCl、H2SO4等 ➢ 第二类是强酸弱碱所组成的盐类,如(NH4)2SO4,FeSO4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3
天然水体
4
工业用水要求
原料用水:要求优质水,无色、无味、无浊、含盐 量适当
锅炉用水:对水的硬度、含盐量、碱度、pH值、溶 解氧等均有严格的要求
冷却用水:应控制水的硬度、悬浮物、溶解气体、 油、其他有机物、藻类、微生物等
5
二、水的成分
水中杂质的组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 阳离子:Ca2+、Mg2+
34
铜离子的测定
❖ 试样测定 供测铜的水样在采样时应即刻加入硝酸酸化,
硝酸加入量为2ml/1000ml。水样中含有机物和悬浮 物极少时,取酸化后的水样50.0ml于烧杯中,加 2.0ml硝酸,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10min,冷却后 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水稀释至50ml,5.0mlEDTA— 柠檬酸铵溶液,以下步骤为标准曲线绘制操作相同。 取50.0ml蒸馏水代替试样,其余操作均与水样测定 相同,所测吸光度为空白吸光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分析操作规程江海化工集团2008年12月目录1.0 目的 (4)2.0 适用围 (4)3.0 管理要求 (4)4.0 职责 (4)5.0 作业前准备 (4)6.0 水质分析工作流程 (4)7.0 水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 (4)8.0水质分析方法 (5)8.1 PH值的测定(电位法) (5)8.2 电导率的测定(电导仪法) (8)8.3 浊度的测定(浊度仪器法) (11)8.4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13)8.5总硬度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14)8.6 钙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17)A 按中石化法 (17)B 按国标法 (18)8.7 总碱度的测定(指示剂法) (20)A 按国标法 (20)B 按中石化法 (22)8.8 氯离子的测定 (25)甲硝酸银滴定法 (25)乙硝酸汞滴定法 (26)8.9 铁离子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28)8.10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30)A法 (30)B法 (32)8.11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DPG分光光度法) (39)8.12 锌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 (43)8.13 硫酸根的测定(EDTA滴定法) (45)8.14 铜离子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48)8.15 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51)8.16油含量的测定(红外油分分析仪法) (53)8.17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55)8.18 异养菌的测定(标准平皿计数法) (57)8.19 COD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62)8.20 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黄还原分光光度法) (64)8.21 硝酸根的测定(2,6-二甲基苯酚分光光度法) (65)8.22 亚硝酸根的测定(盐酸α-萘胺分光光度法) (68)9.0.生产过程危险源点 (71)10.0生产安全作业要求 (71)11.0相关文件 (71)12.0相关记录 (72)水质分析操作规程1.0 目的制定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工业水质的测定方法,为水处理工作提供准确数据;规水质分析操作人员的行为及设备的完好和正常运转。

2.0 适用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水质分析的各岗位,各岗位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

3.0 管理要求分析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化学分析方面的培训,掌握样品采集、分析、仪器的校准、使用、分析用化学品的配制和管理等有关基础知识。

4.0 职责4.1.班组长负责实施安全、清洁生产的各项作业要求。

4.2.安全员负责安全、清洁生产的检查、监督、考核。

4.3.本工种操作人员负责文件的执行。

4.4.本工种操作人员需严格执行。

5.0 作业前准备5.1.召开班前会议,做好交接及分工。

5.2.生产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2.1.工作服所有扣子,包括排扣、袖扣必须扣好。

5.2.2.劳保鞋必须将鞋带系紧。

5.2.3.白大褂穿戴整齐。

6.0 水质分析工作流程7.0 水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分析方法”中各方法。

在制定和执行“冷却水化学处理水质与污垢分析方法”时应遵守本规定。

7.1 方法中所列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指符合国家标准(GB)或专业标准(部标准)的分析纯试剂,作基准者应采用基准试剂。

7.2 方法中所用的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蒸馏水或同等级纯度水。

7.3 方法中所用的溶液,除另有说明外,均指水溶液。

7.4 由固体试剂配制的非标准溶液均以%(m/V)表示,即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试剂溶于溶剂中,并以同一溶剂稀释至100mL混匀而成。

7.5 由液体试剂配制的稀水溶液,均应以浓溶液的体积加水的体积表示,如1+3硫酸溶液系指1体积浓酸加到3体积的水中混合配制而成。

7.6 方法中所载“在水浴上加热”,除另有规定外,系指在沸腾的水浴上加热。

7.7 方法中所载的“灼烧或烘干至恒重”,如无特殊说明,均指系灼烧或烘干,并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重复进行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003g,即为恒重,取最后一次重量作为计算依据。

7.8 方法中所载的“干过滤”,系指用干滤纸、干漏斗将溶液过滤,滤液收集于干燥容器中,干过滤均应弃去初滤液。

7.9 当方法中所表示的数量前标有“约”时,系指方法中所记载的量为近似值或用简易的计量器具所量取的量。

7.10 当方法中有称准至××××时,系指准确到方法中所要求的精度。

7.11 方法中有的项目并列两个以上分析方法,可根据水质含量围和具体条件选用。

7.12 方法中需用到仪器均包括实验室基本仪器和设备。

8.0水质分析方法8.1 PH值的测定(电位法)本方法采用国家标准 GB 15893.2-1995《工业循环冷却水中PH值的测定》8.1.1 原理将规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有关。

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8.1.2 试剂8.1.2.1 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3(C2O4)2·2H2O]=0.05mol/L。

称取12.61g四草酸钾(GB 6855)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8.1.2.2 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溶液:饱和溶液。

在25℃下,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过量的(约75g/L)酒石酸氢钾并剧烈振摇以制备其饱和溶液。

8.1.2.3 苯二甲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C6H4CO2K)=0.05mol/L。

称取10.24g预先于110±5℃干燥1h的苯二甲酸氢钾(GB 6857),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8.1.2.4 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2PO4)=0.025mol/L;c(Na2HPO4)=0.025mol/L。

称取3.39g磷酸二氢钾(GB 6853)和3.53g磷酸二氢钠(GB 6854),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磷酸二氢钾和3.53g磷酸二氢钠需预先在120±10℃干燥2h。

8.1.2.5 硼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Na2B4O7·10H2O)=0.01mol/L。

称取3.80g十水合四硼酸钠(GB 6856),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8.1.2.6氢氧化钙标准缓冲溶液:饱和溶液。

在25℃时,用无二氧化碳的水制备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

存放时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

一旦出现混浊,应弃去重配。

8.1.2.7各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见表1。

8.1.3 仪器8.1.3.1 酸度计:分度值为0.02pH单位。

8.1.3.2 玻璃指示电极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24h以上,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并于水中保存。

若玻璃电极表面污染,可先用肥皂或洗涤剂洗。

然后用水淋洗几次,再浸入盐酸(1+9)溶液中,以除去污物。

最后用水洗净,浸入水中备用。

8.1.3.3 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时电极上端小孔的橡皮塞必须拨出,以防止产生扩散电位影响测定结果。

电极氯化钾溶液中不能有气泡,以防止断路。

溶液中应保持有少许氯化钾晶体,以保证氯化钾溶液的饱和。

注意电极液络部不被沾污或堵塞,并保持液络部适当的渗出流速。

8.1.3.4 复合电极可代替玻璃指示电极和饱和甘汞参比电极使用。

使用前须在水中浸泡24h以上,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并浸于水中保存。

8.1.4分析步骤8.1.4.1 调试:按酸度计说明书调试仪器。

8.1.4.2 定位按8.1.2所述,分别制备两种标准缓冲溶液,使其中一种的PH值大于并接近试样的PH值,另一种小于并接近试样的PH值。

调节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所测试样温度值。

按照附表1所标明的数据,依次校正标准缓冲溶液在该温度下的pH值。

重复校正直到其读数与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相差不超过0.02PH单位。

8.1.4.3 测定用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测量试样的温度。

把试样放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并将酸度计的温度补偿旋钮调至所测试样的温度。

浸入电极,摇匀,测定。

8.1.4.4 分析结果的表述8.1.4.4.1 报告被测试样温度时应精确到1℃。

8.1.4.4.2 报告被测试样的PH值时应精确到0.1PH单位。

8.1.5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PH单位。

8.2 电导率的测定(电导仪法)本方法采用国家标准 GB/T 6908-2005《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8.2.1原理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的大小用电导率表示。

8.2.2 试剂8.2.2.1氯化钾标准溶:c(KCl)=1 mol/L。

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246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士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

放人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8.2.2.2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1mol/L。

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7.4365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士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

放人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8.2.2.3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1 mol/L。

称取在105℃干燥2h的优级纯氯化钾(或基准试剂)0.7440g,用新制备的二级试剂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在(20士2)℃下稀释至刻度,混匀。

放人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8.2.2.4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01 mol/L。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8.2.2.3)氯化钾标准溶液100.00 mL,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新制备的一级试剂水(20士2)℃稀释至刻度,混匀。

8.2.2.5氯化钾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见下表2。

8.2.3 仪器8.2.3.1电导率仪:测量围:0µs/cm~104µs/cm8.2.3.2电导电极(简称电极):铂黑电极。

8.2.3.3温度计:试验室测定时精度为士0.1℃,非试验室测定时精度为士0.5℃。

8.2.4 分析步骤8.2.4.1 电导率仪的校正、操作、读数应按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8.2.4.2 根据水样的电导率大小,选用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

将选择好的电极用二级试剂水洗净,再冲洗2~3次,浸泡备用。

8.2.4.3试验室测量时,取50mL至100mL水样,放人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和温度计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人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温度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在试验室测定时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士1%以,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

同时记录水样温度。

8.2.4.4 非试验室测定时,取50mL至100mL水样,放人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和温度计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人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温度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士3%以,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