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f69010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9.png)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个体心理学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础,它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
荣格认为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包括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面。
意识是人能够清晰意识到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能够自觉体验和认识的层面。
而个人无意识是指个体不自觉的心理过程,是个体经验和文化背景的积累所形成的心理结构。
而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共享的超越个体的无意识内容,是人类普遍经验所共有的感知和情感。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共同构成了个体的庞大心理系统。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人类共享的、超越个体的心理内容。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原型,即位于集体无意识中的普遍存在的原始形象。
原型是基本模式或结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影响着个体和集体的心理过程。
荣格将原型分为个人原型和集体原型两类。
个人原型是个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形象,由个体的经验和文化背景所塑造。
而集体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形象,是人类历史和文化所共有的。
个人意识联结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重要观点之一,它强调个体的内外联结。
荣格认为个体的意识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体与外界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个体意识的形成不仅仅依赖于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还依赖于个体与外界的互动。
荣格还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往往是由于个体与外界的失衡和不适应造成的,通过个体与外界的联结和平衡,可以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和心理健康。
总结起来,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个体心理学、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意识联结三个方面。
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集体无意识指的是人类共享的超越个体的心理内容,个人意识联结强调个体的内外联结。
通过这些理论,荣格分析心理学试图探索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和内在秩序,对个体心理问题的理解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荣格八维数值 排序
![荣格八维数值 排序](https://img.taocdn.com/s3/m/2b5911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f.png)
荣格八维数值排序荣格八维数值是指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用于描述人的个体差异的一种分类方法。
荣格认为,人的个体差异可以从八个维度来描述,这八个维度分别是:内向-外向、感觉-直觉、思考-情感、判断-感知、外倾-内倾、理性-感性、实际-理论、外向-内向。
下面将对这八个维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及排序。
第一维度是内向-外向。
内向的人倾向于关注内部世界,喜欢独处思考,注重内心感受;而外向的人则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表达自己,注重外部环境。
内向和外向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内向和外向倾向。
第二维度是感觉-直觉。
感觉型的人注重具体的事实和细节,善于运用五官来感知世界;而直觉型的人则更关注事物的整体和抽象的概念,注重直觉和灵感。
感觉和直觉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理解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三维度是思考-情感。
思考型的人善于分析问题,注重逻辑和理性思维;而情感型的人则更注重情感和人际关系,善于表达情感和关怀他人。
思考和情感是人们处理问题和与他人交往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四维度是判断-感知。
判断型的人更注重计划和组织,喜欢事先做决策;而感知型的人则更注重灵活应变,善于观察和察觉细微的变化。
判断和感知是人们处理事务和做决策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五维度是外倾-内倾。
外倾的人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表达自己,注重社交活动;而内倾的人则更喜欢独处思考,注重内心感受。
外倾和内倾是人们获取能量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六维度是理性-感性。
理性型的人注重逻辑和分析,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感性型的人则更注重情感和直觉,善于表达情感和理解他人。
理性和感性是人们思考和表达的两种不同方式。
第七维度是实际-理论。
实际型的人注重实际的应用,喜欢解决实际问题;而理论型的人则更注重理论和抽象的概念,喜欢研究和探索。
实际和理论是人们对待知识和问题的两种不同态度。
第八维度是外向-内向。
外向的人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表达自己,注重社交活动;而内向的人则更喜欢独处思考,注重内心感受。
荣格的基本理论
![荣格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849a02f78a6529647d538c.png)
任何带有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总是会在梦中出现的,阿尼玛也是这样。荣格曾经描述了阿尼玛发展的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象,分别为:夏娃——海伦——玛丽亚——索菲亚。
4、 人格面具
在分析心理的意义上说,人格面具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我们所表现给别人的我们自己。“Person”一词源于演员所戴的面具,用来表示他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他人的不同;但是,所扮演的角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演员本人,或者说,我们的人格面具并非就是我们真实本来的自己。
夏娃:往往表现为男人的母亲情结;
海伦:则更多地表现为性爱对象;
玛丽亚:爱恋中的神性;
索菲亚:像缪斯那样属于男人内在创造源泉。
2、 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与阿尼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被其阿尼姆斯所占据的女人,则会失去很多女性的色彩。但是能够辨析与关注其阿尼姆斯存在的女性,则能够从这原型的意象中获得积极的力量。
荣格的斐乐蒙,也就是荣格自己的内在老人,实际上,所有的原型意象,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梦中,也可能以其他象征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梦的分析来了解分析我们的原型意象,也可以通过积极学的基本理论
(一)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的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体潜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获得,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荣格的人格理论
![荣格的人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b4831881eb91a37f1115ceb.png)
(1)人格结构论
荣格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是由若干不同但彼此相互联系的系统(层次)组成的,即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构成。
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以“原型”表现出来。
(2)人格动力论
人格的动力是心理能(或心理能量)荣格称之为力比多。
人格动力遵循三条基本原理:等值原则、平衡原则、反向原则(。
(3)人格发展理论
荣格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个性化的过程,即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的心灵和潜意识内容融洽地结合为一体的过程。
人格发展分为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4)心理类型理论
荣格根据态度倾向,将人划分为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类型;又提出了四种心理功能,即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根据态度和功能的结合,将人格类型分为八种: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型、内倾感觉型。
荣格的人格理论
![荣格的人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51907f5360cba1aa811da8c.png)
荣格的人格理论第一,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人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人格类型学说。
A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人格。
特点,注重外部世界,情感表露在外,热情奔放,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际,行动快捷,有时轻率。
B当一个人的兴趣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向人格。
特点,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难。
任何人都具有内向和外向这两种特种,但是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
第二,荣格还提出了四种思想本能,A感觉:指明事物存在与什么地方,但不说明他是什么。
B思维:指明感觉到的客体是什么,并给他命名。
C情感:反映事物是否为个体所接受,决定事物对个体有什么价值D直觉:在没有实际资料可利用时,对过去和将来的事件所做的粗略的推断。
第三,根据内外向与四种思想本能的结合,荣格提出了人格的八种类型。
A思维外向型:按固定规则行事,客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
B情感外向型:极易动感情,尊重权威和传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压抑。
C感觉外向型:寻求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智力高,忽视日常实际生活,情感压抑。
D直觉外向型:做决定不是根据事实,而是根据预感,不能长时间的坚持某一观点,好改变注意,富于创造性,对许多无意识的东西甚为理解,感觉压抑。
E思维内向型:强烈渴望私人的小天地,缺乏实际判断力,社会适应差,智力高,忽视日常实际生活,情感压抑。
F情感内向型:安静,有思想,感觉过敏,孩子般的令人难以理解,对别人的意见和情感漠不关心,无情绪流露,思维压抑。
G感觉内向型:易受情景决定,被动、安静、艺术性强,不关心人类的事业,只顾身旁发生的东西,直觉压抑。
H直觉内向型:偏执而喜欢做白日梦,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苦思冥想,很少为人理解,但不为次烦恼,以内部经验指导生活。
性格心理学第5讲荣格的理论课件
![性格心理学第5讲荣格的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8a3d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4.png)
荣格的理论背景
01
荣格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在某些观点上与弗洛 伊德存在分歧。
02
荣格对人类潜意识的探索和解释,为心理学研究开 辟了新的领域。
03
荣格的理论还涉及到人类文化、宗教和神话等领域, 展现了他广泛的兴趣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可以为组织管理者提供一 种评估员工认知风格和职业倾向的方法,从而 更好地指导员工的职业发展。
荣格的理论强调个体潜力的发挥,鼓励组织管 理者关注员工的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帮助员 工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THANKS
感谢观看
判断与知觉功能
01
判断功能
以计划和组织为主要特征,强调对事物的控制和 组织,通常用于制定计划和目标。
02
知觉功能
以感知和理解为主要特征,强调对事物的感知和 理解,通常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01 荣格的理论为心理咨询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咨 询师理解个体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 地指导咨询过程。
02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为个体差异提供了框架,有 助于咨询师理解不同个体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提 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02 荣格的理论强调个体潜力的发挥,鼓励咨询师关 注个体的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帮助个体克服心 理障碍,实现自我成长。
在教育中的应用
1
荣格的理论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性 格特点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理智功能
以逻辑和理性思考为 主要特征,强调客观 事实和逻辑分析,通 常用于解决问题和做 出决策。
情感功能
以情感和情绪为主要 特征,强调主观感受 和情感表达,通常用 于理解和表达自己的 情感。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对大学生的启示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对大学生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46bed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8.png)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对大学生的启示荣格心理类型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心理分类系统,它将人的个性类型分为感觉型、直觉型、思维型和情感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从而形成了八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为人们的人格和职业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对于大学生来说,了解和运用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将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启示和影响。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他们正在逐渐摆脱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开始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地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掌握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而荣格心理类型理论的出现,正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工具。
通过对自己的感觉、直觉、思维和情感进行梳理和分析,大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倾向,以此为基础,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大学生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往往面临着各种困惑和矛盾:应该听从自己的兴趣还是顺应社会的需求?应该发展自己的天赋还是学习新的技能?荣格心理类型理论通过对不同性格类型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和指导。
感觉型的人适合从事实践性强的工作,而直觉型的人适合从事创新性和战略性强的工作;思维型的人适合从事分析性和逻辑性强的工作,而情感型的人适合从事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强的工作。
大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心理类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方向,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有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同学和老师打交道,需要在团队合作和社交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而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更科学的了解和分析他人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倾向,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往。
荣格 人格类型
![荣格 人格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0f0b0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d.png)
荣格人格类型
荣格人格类型理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一种人格分类模型。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基于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荣格人格类型理论从人的心理特征出发,将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实际型
实际型指的是注重现实、脚踏实地、善于分析和实践的人。
这种人通常具有强烈的实用意识和执行力,往往是聪明而又努力工作的人。
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生存本能和争取生存的能力。
二、思想型
思想型指的是具有强烈思考能力、重视理性和系统性的人。
这种人通常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能够善于探索和分析问题的本质。
他们往往是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或学者等高智商的人。
三、情感型
情感型指的是具有细腻的感情和强烈的情感体验的人。
这种人通常是非常善解人意的,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往往是一些文艺工作者、艺术家、演员等。
四、直觉型
直觉型指的是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感知能力的人。
这种人通常具有非常强烈的直觉感觉,能够捕捉到别人往往忽略的东西,往往是一些冒险家、探险家、艺术家等。
五、感性型
感性型指的是援用自我和他人的感受来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
这种人往往是比较情绪化的人,容易受到情感影响,但往往表现出非常真诚和热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
总之,荣格人格类型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行为都是由这五个类型的不同特点所共同塑造的。
这些不同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荣格八维 分数 解读
![荣格八维 分数 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69868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4.png)
荣格八维分数解读
荣格八维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理论,可以用来解读个体的心理特
点和人格类型。
荣格八维分数是指通过一定的测试或测评,根据个体在不同
维度上的得分情况,来衡量一个人在荣格理论中的各个维度上的倾向程度。
首先,我将介绍荣格八维的具体维度。
荣格八维包括:外倾与内向、感
觉与直觉、思考与情感、判断与知觉、组织与适应、外倾与合作、感觉与思考、判断与顺应。
每个维度代表了一个人在不同心理特点上的倾向。
荣格八维分数解读基于个体在每个维度上的得分,通过比较得分的高低,可以揭示个体的心理特点。
例如,高得分在外倾与内向维度上的人,倾向于
外向行为,喜欢与人交往和社交活动;而高得分在内向维度上的人则喜欢独
处和回避社交。
同样地,得分在其他维度上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偏好。
荣格八维分数解读并非是对个体的评价或判断,而是提供了一种理论框
架和工具,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特点。
通过了解自己
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倾向和偏好,从而更
好地适应和发展。
总之,荣格八维分数解读是一种用于解读个体心理特点和人格类型的理
论和工具。
通过分析个体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情况,可以揭示个体的行为倾
向和偏好,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了解并认识自己在荣格八维中
的得分情况,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荣格社会潜意识理论
![荣格社会潜意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36a3a5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a.png)
社会潜意识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06 社会潜意识理论的争议与 批判
理论局限性与缺陷
概念模糊性
荣格的理论语言较为晦涩,且某些概念的定 义不够明确,这使得理论在理解和应用上存 在一定的难度。
缺乏实证支持
尽管荣格的理论具有启发性,但缺乏足够的实证研 究支持其观点,这使得理论的说服力受到质疑。
了验证理论的难度。
对潜意识概念的争议
潜意识概念的界定
关于潜意识的定义和范围,学界存在 不同的看法,这影响了对荣格理论的
接受程度。
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
荣格关于潜意识与意识关系的描述引 发了深入的讨论,不少学者对其进行
了重新解读和批判。
潜意识的心理学意义
对于潜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界持有不同的观点,这也影响了对
社会潜意识理论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 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 和挑战。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潜意 识,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减少文化冲突。
文化研究与教育
深化文化理解
社会潜意识理论有助于深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教育改革
通过了解学生的社会潜意识,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 因材施教,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荣格的理论对心理学、哲学、文学、 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 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 一。
02 社会潜意识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社会潜意识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 在,但未被个体意识到或意识模糊的 心理现象。
概念
社会潜意识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 形式,它包含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积 淀,是集体记忆和经验的体现。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对大学生的启示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对大学生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83ba8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7.png)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对大学生的启示荣格心理类型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理类型都由四个维度决定,分别是内向(I)和外向(E)、感性(S)和直觉(N)、思考(T)和情感(F)、判断(J)和知觉(P)。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示,具体如下:1. 探索自己的心理类型荣格心理类型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理类型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
大学生应该探索自己的心理类型,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2. 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荣格心理类型理论指出,不同心理类型的人在沟通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思考型人士更倾向于逻辑分析和理性思考,而情感型人士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感性交流。
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以便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发掘自己的潜能荣格心理类型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优势和弱点,了解自己的心理类型可以帮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例如,感性型人士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思考型人士则更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4. 建立多元化的团队荣格心理类型理论认为,不同心理类型的人需要通过协作来实现共同成长。
例如,思考型人士需要感性型人士的创意和想象力来开拓思路,而感性型人士则需要思考型人士的逻辑和分析能力来将想法付诸实践。
大学生应该在团队中建立多元化的相互补充的团队,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促进自身和团队的发展。
综上,荣格心理类型理论提供给大学生一种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理解他人,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
荣格的理论PPT课件
![荣格的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050189b14e852459fb5731.png)
1909年荣格与弗洛伊德访美归来途中做了一个 梦:梦中身处一个不认识的两层楼的屋子里。但 它是“我的房子”。发现自己在楼上……(走到楼 下,15、16世纪;地下室,古罗马时代的砖墙; 再往下走,岩石里的洞穴,骨头和陶片,两个人 的头盖骨)。
荣格:“梦中我越深入,景象就变得越生疏和黑 暗。在洞穴中发现原始文化的残存物,也就是我 身上的原始人的那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意识所无 法接近和照亮。人的原始性精神近乎动物灵魂的 生命,恰如史前时代的洞穴在为人占有之前通常 是由野兽所占据一样。”——集体无意识的诞生
在梦中,阴影将会以各种危险可怕的形象 出现:怪兽、恶鬼、邪恶的人等等,阴影 使你的梦极为恐惧,阴影也会以“危险而 神秘的黑衣人”面貌出现。阴影化出的梦 中人几乎永远是穿黑衣服的。
阿尼玛(anima)
荣格认为,所有人心理上是两性的,既有男性的一面,也 有女性的一面。
anima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 女性成分。 anima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好的特点,比 如温柔、善良、纯真、美丽等等。
原型
荣格认为集体的潜意识当中有被称为 “原型”的东西。所谓原型就是遗传上的 所有人都与生俱来的东西,由原型产生了 各种各样的印象,这些印象左右着一个人 的内心。
最有名的原型,包括:
人格面具(persona) 阴影(shadow) anima(男性中的阴柔面) animus(女性中的阳刚面) 自性(self) 智慧老人
个体潜意识
被特定个体压抑的幼时记忆和冲动,被遗 忘的事件等。
其内容叫做情结。情结是一种具情绪色彩 的关连意念的聚集,大部分是个人的,也 有部分是来自人类集体的经验。
集体潜意识
是潜意识下面的潜意识,是超越了个人层 次的,所有人类的潜意识。荣格认为集体 的潜意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个人的内心。
心理学中的性格类型理论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心理学中的性格类型理论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0f34e5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7.png)
心理学中的性格类型理论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心理学中的性格类型: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卡尔·荣格(Carl Jung)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对于性格类型的研究为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 Types)中提出了个人性格中的四种基本心理功能和八种性格类型。
通过理解这些性格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加深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理解。
一、荣格的基本心理功能在荣格看来,基本心理功能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他将基本心理功能分为以下四类:1. 感觉(Sensation):感觉型的人倾向于关注现实世界的感觉和细节。
他们注重感官体验,善于观察和记忆外部事物的具体细节。
2. 直觉(Intuition):直觉型的人更注重未来和隐含意义。
他们擅长对信息进行内在的解读和理解,善于捕捉事物背后的本质和可能性。
3. 思维(Thinking):思维型的人更注重逻辑和分析。
他们善于推理和解决问题,用理性思维来处理事物,追求事物的可行性和精确度。
4. 情感(Feeling):情感型的人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价值。
他们注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不同情感之间的差异,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以上四种心理功能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和偏好。
根据个体对这些心理功能的相对偏好,荣格提出了八种不同的性格类型。
二、八种性格类型1. ISTJ:安静、务实、有责任感。
他们是坚定的保护者和执行者,喜欢按照规则和传统的方式工作,注重细节和组织。
2. ISFJ:谨慎、有爱心、忠诚。
他们是忠实的支持者和保护者,喜欢关心他人的需求,并注重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3. INFJ:理想主义者、有洞察力、寻求真理。
他们是富有洞察力和深度思考的人,关注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并注重扩展自己的意识和视野。
4. INTJ:独立、思维敏捷、目标导向。
他们是独立思考和追求目标的人,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注重创新和长期规划。
人格心理学--荣格的理论
![人格心理学--荣格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0d49a56227916888486d758.png)
卡尔·荣格荣格提出的两种理论集体潜意识理论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自祖先的集体经验广泛地影响着个体的生活心理类型理论个体潜意识被特定个体压抑的幼时记忆和冲动被遗忘的事件等其内容叫做情结情结是一种具情绪色彩的关连意念的聚集大部分是个人的也有部分是来自人类集体的经验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以原型的形式存在原型原型并非遗传的观念而是心理显现的本能是一种形式而非内容每<a name=baidusnap0></a>一个人</B>都潜存着无数的原型且当我们的经验与原始的潜在意象接近时原型就会被激发影响个人的生活最有名的原型包括人格面具persona 阴影shadow anima男性中的阴柔面 animus 女性中的阳刚面自性化self 智慧老人人格面具persona 即指一个人</B>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人格面具过强人就会迷失自我反而会心理不健康在梦中人格面具会以演员等形象出现阴影shadow 阴影代表着人心中的被压抑而没有显示出的部分包括人的动物性阴影是不驯服的危险的不受一般道德束缚的它有极强大的力量激情和创造力人在接受他的阴影时会感到充满力量当人压抑阴影时他将缺少活力而且潜伏着危机因为阴影会以破坏性的形式出现而且变得凶狠残暴在梦中阴影将会以各种危险可怕的形象出现怪兽恶鬼邪恶的人等等阴影使你的梦极为恐惧阴影也会以危险而神秘的黑衣人面貌出现阴影化出的梦中人几乎永远是穿黑衣服的阿尼玛anima 荣格认为所有人心理上是两性的既有男性的一面也有女性的一面 anima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 anima身上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好的特点比如温柔善良纯真美丽等等在男性遇到一个像他自己的阿尼玛的女性时他会体验到极强烈的吸引力金庸小说中常有一些调皮刁钻甚至带狠毒欺诈和邪气的女人如黄蓉殷素素赵敏阿紫等等人物但是主人公却爱她们这也说明她们是主人公或是金庸的阿尼玛阿尼姆斯animus Animus是女性心中的男性形象阿尼姆斯一般体现为英勇无畏智力发达有艺术气质等特点有时也和控制和权力相结合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是原始智慧和直觉智慧的形象化智慧老人给人的典型印象是强大无比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老人可以以魔术师隐士渔樵哲人或教师的形象出现在梦中自性原型self 自性原型是一个人</B>集体潜意识的中心仿佛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负责人格的统一组织和秩序梦中这一原型较少出现只有心理极健康心理发展很完善的人才能经常梦见这一原型有时梦中的自性原型以太阳的形象出现有时以佛菩萨的形象出现有时以一座庄严的神庙形象出现有时以类似曼荼罗的形象出现也有时以一种宝物如钻石或宝石的形象出现不论它以什么形象出现梦中都有一种安宁平静神圣的感受电影《功夫》的心理分析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人</B>剧中出现的所有东西都是一个人</B>内部的东西剧中出现的事件是一个人</B>内部发生的事件故事发生在一个混乱的年代这个混乱的年代里黑帮统治了民生尤以斧头帮最为霸道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样混乱的年代里唯有黑帮都没有兴趣的贫困社区猪笼城寨得以远离喧闹获得安宁猪笼城寨是一个健全的社区里面有以杨过小龙女为首的一些隐居的武林高手故事的中心人物周星驰儿时有一个奇特的经历他遇到了一个乞丐给他了一本如来神掌秘籍周星驰立志要学会绝世武功维护世界和平一次他见到了一群小混混欺负一个小女孩他勇敢地想用自己学习的武功去救小女孩但是失败了失败后遭到了小混混们的侮辱在小女孩表示自己的感谢递给他棒棒糖时他拒绝了长大以后周星驰便成了一个小混混他像没爹没娘的孩子一样在街头流浪一直想加入斧头帮扬名立万但却没有胆量做坏事每次做坏事都很失败周星驰到猪笼城寨敲诈不成却引起了猪笼城寨和斧头帮的大对决在对决中开始是杨过小龙女打败了杀手天残和地残随后会开锁的周星驰被斧头帮老大威逼利诱去一个秘密关押的地方释放了武林第一高手火云邪神杨过小龙女和火云邪神之间的大战爆发关键时刻已经是斧头帮成员的周星驰倒戈帮助杨过小龙女逃跑而自己被火云邪神打得不成人样奇迹发生了原来经过火云邪神的致命打击却鬼使神差的打通了周星驰的任督二脉周星驰终于掌握了儿时学习的如来神掌打败并接纳了火云邪神从而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维护世界和平后来他愉快地和儿时的伙伴哑女相认《功夫》主人公的原型人格面具斧头帮帮主阴影火云邪神阿妮玛哑女智慧老人乞丐自性原型如来影片最后有一个场景此时周围的人物都一对一对的在一起聊天逛街彼此之间显得很和谐和开始的时候那种不和谐形成鲜明的对比看起来就像是这个世界都变了一样其实这是因为周星驰的内心世界变了他的周围的人物世界也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佛家讲的心生则种种法生经过了一番心灵蜕变周星驰的积极健康的爱心生出来了所以他的世界也变得很有爱心很和谐心理类型理论两个基本态度内向与外向四个独立的功能思维情感感觉以及直觉美国心理学家布里格斯和迈尔斯母女在荣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判断和知觉两种类型由此组成了个性的四维八极特征它们彼此结合就构成了十六种个性类型 MBTI 内倾I-- 外倾E维度我们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以及自己的能量被引向何处外倾的人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外在的人外在的物外在的环境等而内倾的人则相反较为关注自我的内部状况如内心情感思想感觉S-- 直觉N维度我们自然注意到的信息类型感觉型的人关注由感觉器官获取的具体信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摸到的事物例如关注细节喜欢描述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直觉型的人关注事物的整体和发展变化趋势灵感预测暗示重视推理例如重视想象力和独创力喜欢学习新技能但容易厌倦喜欢使用比喻跳跃性地展现事实思维T-- 情感F维度我们做决定和得出结论的方法情感型的人常从自我的价值观念对或错有意义或无意义出发变通地贯彻规章制度做出一些自己认定是对的决策比较关注决策可能给他人带来的情绪体验人情味较浓思维型的人则比较注重依据客观事实的分析一以贯之一视同仁地贯彻规章制度不太习惯根据人情因素变通哪怕做出的决定并不令人舒服判断J 知觉P 我们喜欢以一种较固定的方式生活或做决定还是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生活或获取信息判断型的人目的性较强他们喜欢有计划有条理的世界更愿意以比较有序的方式生活知觉型的人好奇心适宜性强他们会不断关注新的信息喜欢变化也会考虑许多可能的变化因素更愿意以比较灵活随意开放的方式生活感觉S 直觉N 思维T 情感F 判断J 知觉P 直觉思维概念主义者感觉知觉经验主义者直觉情感理想主义者感觉判断传统主义者概念主义者直觉思维概念主义者型的人自信有智慧富有想像力他们的原则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概念主义者是四种类型中最独立的一种人他们工作原则性强标准高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很严格他们不会被别人的冷遇和批评干扰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概念主义者型的人天生好奇无论是由于工作本身的需要还是出于长远的考虑他们很喜欢不断地吸取知识他们因此而常常看得到同一问题的多个不同的方面习惯于全面地概括地思考问题和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他们很善于发现事物的可能性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喜欢进行逻辑的分析从而对真实或假设的问题构思出解决方案概念主义者喜欢能够提供自由变化和需要有较高的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不喜欢简单重复的工作他们喜欢看到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实施概念主义者会对那些他们认为不够能干的人不耐烦喜欢与很有能力的上司下属同事共事许多概念主义者型的人推崇权力易于被有权力的人和权力地位所吸引优势 1 善于分析总结判断2 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3 喜欢追根究底力图抓住事物的本质4 对文字语言敏感5 抽象思维能力强能理解复杂的理论概念善于将事情概念化善于从中推断出原则或预测趋势6 擅长策略性思维7 会接受建设性的批评而不把它当作针对个人的问题潜在的弱点 1 由于有时给自己定了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可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过高2 易于像紧逼自己工作一样去逼着别人工作3 常常不希望别人对抗自己的意愿有时给人顽固死板的印象4 易于过份强调工作从而损害了家庭的和谐5 常常不记得花时间夸奖同事下属或其他人经验主义者感觉知觉经验主义者是四种类型中最富冒险精神的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在于机智多谋令人兴奋而且很有趣他们为行动冲动和享受现在而活着一想到某件事情就有立即去做的冲动而且喜欢一气呵成一口气把事情做完但又不喜欢太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只有很少的事情如自己很喜欢的事情能够长期坚持多数情况下难以做到坚持不懈他们关注于眼前的情况对眼前的情况看得很清楚并能正确估计立即需要做什么他们崇尚自由和主动很少选择需要太多结构和规则的活动和环境他们适应能力强随遇而安而且注重实际经验主义者喜欢有技巧性的活动他们常常被认为是喜欢冒险喜欢寻找刺激的人优势 1 对人事物观察敏锐能够清楚地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能够敏捷地抓住机会2 思维及行动反应敏捷活跃擅长随机应变3 有创新意识不象传统主义者那样墨守成规4 许多经验主义者但不是全部尤为擅长使用工具和演奏乐器这些东西可以被他们实际操作而且要求有一定的精确度潜在的弱点 1 因为喜欢面对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们不能一直遵守已建立的规则有时会逃避约束或计划 2 他们有时会在没有认真考虑的情况下就行动 3 有创新意识不象传统主义者那样墨守成规 4 许多经验主义者但不是全部尤为擅长使用工具和演奏乐器这些东西可以被他们实际操作而且要求有一定的精确度理想主义者直觉情感理想主义者型的人感兴趣的是事物的意义关系和可能性并基于其个人的价值观念做出决定这是一类关心个人成长和如何理解他人与自我的人理想主义者做人的原则是真实地面对自已是四种类型中精神上最具哲理性的人理想主义者乐于接受新的思想善于容纳他人理想主义者好象永远在寻找生存的意义他们非常崇尚人与人之间和各种关系中的真实和正直容易将别人理想化许多理想主义者本能地喜欢帮助别人成长和进步理想主义者是很好的传播者被人们认为是促进积极变化的催化剂他们天生能够理解别人的情感关心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人们如同事病人或客户雇员的需要对于理想主义者型的人而言一份好的工作应该是对他们个人很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常规工作或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理想主义者崇尚和谐不愿意在一种竞争激烈或四分五裂的环境中发展他们喜欢民主能够激励各种层次的人们高度参与的组织他们会被那些促进人性价值的组织或那些允许他们帮助别人完成工作的职业所吸引优势 1 对别人的情绪敏感能理解体会别人的心情善于安慰鼓励别人2 对文字语言敏感3 善于分析总结4 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5 能理解复杂的理论概念善于将事情概念化善于从中推断出原则6 擅长策略性思维潜在的弱点 1 有仅仅凭个人的好恶或价值观来决定事情并希望别人也以同样的角度或标准来处理问题的倾向2 有时他们心里老想着别人的问题可能会过于陷于其中以至于被其困扰3 有时容易将别人或事情理想化不够实际4 不是特别善于管束和批评他人尽管常常自我批评有时会为了和睦而牺牲自己的意见或利益5 有些理想主义者比较容易动感情情绪波动较大传统主义者感觉判断传统主义者是四种类型中最传统的一类他们坚定可靠可信他们重视法律秩序安全得体规则和本分他们被一种为社会服务的动机所驱使他们尊重权威等级制度和权力而且一般具有保守的价值观他们很有责任感而且经常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这使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传统主义者需要有归属感需要服务于别人需要做正确的事情他们注重安稳秩序合作前后一致和可靠而且他们严肃认真工作努力传统主义者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他们希望别人也是如此传统主义者喜欢那些与他们一样具有奉献精神尊重权威和尽自己的本分的同事优势 1 实际有条理认真仔细2 注重规则政策契约例行习惯和时间要求3 一旦他们承诺一件事情总会坚持完成它4 在跟进规范方面做得很好5 以第一次和每一次都做了正确的事情为荣6 对需要注意的事情有敏锐的洞察力7 善于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完成工作潜在的弱点 1 容易只看到事情有黑和白两种情况而看不到中间的灰色地带 2 可能不能很快地做出改变和适应3 有些传统主义者不擅长变通缺乏想象力健康人格指针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亦即心理的重生或自性化individuation 将个人内在各种对立面加以统合而成为单一同质的个体的历程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在实现个人时persona的影响已减至最低对于个人的anima或animus已有意识上的觉察内外向态度之间以达到相当的平衡操弄四种功能到优势位置荣格认为只有那些能将他们的潜意识同化而成整体的人格的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事实上很少人能达此境界自我实现的人必须有勇气面对自己阴影中的邪恶本质而且要有更大的力量去接受自己内在的男性或女性面中年其以后才有可能迈克尔·乔丹玛丽琏·梦露代表人物列宁甘地代表人物乔治·布什代表人物阿星的人格面具黑帮帮主阿星的阴影火云邪神阿星的阿尼玛哑女与阿尼玛情感交流排斥阿尼玛阿尼玛的支持力量整合阿尼玛阿星的自性原型如来降伏阴影想学吗我教你啊包裹地象一只蛹化蛹成蝶阿星的智慧老人乞丐内倾外倾感觉直觉思维情感判断知觉 MBTI 与他人在一起时感到振奋独自一人时感到振奋希望成为注意的焦点避免成为注意的焦点先行动再思考先思考再行动喜欢边想边说出声在脑中思考易于被了解愿与人共享个人信息注重隐私只与少数人共享个人信息说的比听的多听的比说的多热情地交流不把热情表现出来反应迅速喜欢快节奏思考之后再反映喜欢慢节奏较之精深更喜欢广博较之广博更喜欢精深外向 E 内向I 测测你的性格类型相信确定而有形的事物相信灵感和推理喜欢具有实际意思的新主意喜欢新主意和新概念只出于自己崇尚现实主义与常识崇尚想象力和新事物喜欢运用和琢磨已有的技能喜欢学习新技能但掌握后又厌倦留心特殊的和具体的喜欢给出细节留心普遍和有象征的使用隐喻循序渐进的给出信息跳跃式的以一种绕圈的方式给出信息着眼于现在着眼于将来测测你的性格类型后退一步客观的分析问题向前看关心行动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崇尚逻辑公正和公平有统一的标准注重感情与和睦看到规则的例外性自然地发现缺点有吹毛求疵的倾向自然地想让别人快乐易于理解别人可能被视为无情麻木漠不关心可能被视为过于感情化无逻辑脆弱认为诚实比机敏更重要认为诚实与机敏同样重要认为只有合乎逻辑的感情才是正确的认为所有感情都是正确的不管意义受获得成就欲望的驱使受被人理解的愿望的驱使测测你的性格类型做完决定后感到快乐因保留选择的余地而快乐具有工作原则先工作后玩具有玩的原则先玩再工作确定目标并按时完成任务当有新的情况时便改变目标想知道自己的处境喜欢适应新环境着重结果着重过程通过完成任务获得满足通过着手新事物而获得满足把时间看成有限的资源把时间看成无限的资源测测你的性格类型 MBTI性格类型与职业选择要求具有适应新环境能力的工作需要新的创新性头脑的任务知觉型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结构性的工作在新任务开始前能完成的任务判断型具有挑战性非重复性的任务靠洞察力和沉思来解决的抽象问题直觉型要求注意细节的工作短期的有形的目标直接或与目标直接相关的工作感觉型服务性工作特别是向普通平民提供服务的工作满足个人需要的工作情感型需要解决大量问题特别是需要逻辑推理的工作与数字有关有明确解决方案的工作思维型安静的独自进行的文案工作很少被打扰要求集中注意和思考的内向型要求群体交往与人会谈社交聚会有大量的旅行讲话和变化外向型职业类型不同性格类型的理想职业代表人物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 18751961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早年曾和弗洛依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宣告破裂在他的作品和理论中常常混合着古代神话和东方的宗教观点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人类心灵的层次人类的进化历程围城中的唐晓芙ISTJInspector稽查员ISFJProtector保护者INFJCounselor咨询师INFPHealerTutor治疗师导师ESTJSupervisor督导ESFJProviderSeller供给者销售员ENFJTeacher教师ENFPChampionAdvocate Motivator倡导者激发者ISTPOperatorInstrumentor操作者演奏者ISFPComposerArtist作曲家艺术家INTJMastermindScientist智多星科学家INTPArchitectDesigner建筑师设计师ESTPPromotor发起者创设者ESFP Performer Demonstrator表演者示范者ENTJ Field Marshall Mobilizer统帅调度者ENTP Invertor发明家。
Carl Jung荣格理论
![Carl Jung荣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2100df910ef12d2af9e7c0.png)
原型形象
• 原型形象是原型对个人心灵逐渐累积的经验起作用而形成的深层基础 形象。原型形象与情结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拥有更为普遍而概 括性的意涵,往往带有令人敬畏的(numinous)情感特质。经过很 长一段时间累积、对一大群人具有意义的原型形象,深埋在集体意识 的文化里。以文化形式出现的例子包括:国王和皇后、圣母玛丽亚、 还有耶稣和佛陀等宗教性的人物形象。很多集体性角色和情境都带有 原型形象,只是人们并没察觉到自身的这种投射。例如,总统或国王、 电影明星、宗教领袖等公众人物的过世或遇刺身亡,所引发的强烈情 绪反应便反映出这个特殊人物身上带着众人原型的投射。 • 只要是重复性的人类经验,例如出生、死亡、男女交合、婚姻、 对峙势力的冲突等等,都有其原型基础。虽说原型也会演化,但演化 这个变数实在太过缓慢,不管它实际目标为何,把它放入历史时间来 看,都可视为是固定不变的。 •
两个基本的区块
• 把荣格的基本概念分成几大类对理解很有帮助,不过要谨 记在心的是,这样的分类多少有些武断,仅仅是为了解说 和讨论方便起见;就活跃的心灵而言,它的不同层次和各 个结构是整体运作的。 • 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 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地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 心灵。荣格之前用「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个词来指称客体心灵,而集体潜意识这 个词至今依然是讨论荣格心理学时使用最广泛的词汇。荣 格提出客体心灵这个词,是为了避免与人类的各种群体有 所混淆,因为他想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人类心灵的深度 一如外在、「真实的」、集体意识的世界一样的客观真实。
• -其内容叫做complexes(情结)。情结 是一种具情绪色彩的关连意念的聚集, 大部分是个人的,也有部分是来自人类 集体的经验。情结部分是意识的,也有 部分来自集体潜意识。
Carl Jung荣格理论
![Carl Jung荣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8f9b99683c4bb4cf7ecd1f8.png)
• 健康的个体允许自己与外界接触,但 同时也让他们自己有机会经验潜意识的 self,以达到个性化(individuation)。
在心理图谱上的这些基本区块里头, 存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结构。
一般性结构有两类:
原型形象(archetypal image) 和情结。
情结与原型I
• 就结构的观点来谈,在个人领域(意识或潜意识皆然)里 的每个情结,都是以客体心灵里的原型母质为基础发展出 来的。每个情结的核心都是某个原型。自我就是以本我为 原型核心而发展出来的;在个人的母亲情结底层,是大母 神(Great Mother)原型;父亲与母亲形象的背后,就是 神圣父母的原型形象;阴影以及许多人格面具的角色底下, 都有其深层的原型根源。原型形式可能是由各别的形式所 组合而成的,比方说,神圣婚姻或所谓圣婚(hieros gamos)就是以对立物之统合为形象。原型层次的心灵能 形成象征,把个人层次里互不兼容的内容真正地结合起来。 客体心灵形成协调的象征的能力,称为超越功能 (transcendent function),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 能超越意识层次的紧张对立。在这过程里,冲突未必消失, 但它们超越了对立状态,彼此相对化了。
• ---它不是遗传的意念,而是一种无论何时当 我们的经验刺激了生物性的遗传反应的倾向 时,人们所表现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特定行为 反应的倾向。例如,一位年轻的妈妈,不论 之前是否对其胎儿有着负面的或中性的情感, 都会以爱和细心、温柔来对待她的新生婴儿。
•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ego的重要性仅 次于潜意识self。在分析心理学中,意 识扮演相对次要的角色。
情结与原型II
• 由于个人心灵里的情结都是以客体心灵里的原型为基础, 所以只要深入地了解任何一个情结,都能发现关于它的原 型的联想。荣格式分析的艺术大半仰赖把形象的意义加以 扩展,以具疗效的方式让自我感受到其与原型世界的关联, 但又不致于使自我淹没在零散的原型之海。比方说,倘若 自我感受到其与本我的关联,那么自我-本我这个轴心便 应运而生,自我因此更能感受到自身与心灵的这个核心彼 此相系。但是,如果是虚弱、未成熟的自我体验到这种关 联的话,它可能会被本我同化,表现出心灵膨胀,并且在 意识上丧失了清楚的立足点,或者更糟的,引发暂时性精 神病。服用会产生幻觉的药物,例如迷幻药(LSD)和毒 蕈菇(psilicybin)后,往往会有「自以为是神」的感觉, 就是自我在药物作用下体验到本我这个原型核心,但是, 与此同时,这种体验在现实里却扎根不深,没法长出稳定 的自我-本我轴心(ego-Self axis)。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
![荣格心理类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5817e06a32d7375a41780d4.png)
1921
《 心 理 类 型 》 ( ) 的 原
:
荣格是如何开始他对心理类型的研究的?
职业使他必须考虑个人的特殊性 多年来治疗了无数对夫妇,任务:使他们能 够相信彼此的观点
为什么要介绍荣格的类型理论?
是了解自己,认识他人重要诊断工具 是职业咨询工作的基础
荣格的性格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Jung)认为, 心理趋向是天 生的, 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 就像我们生来就带有 自己不可混淆的五官面目一样, 每个人也天生赋有一定 的心理趋向、心理结构、性格类型。它就像一种命中注 定的自然要求, 驱动着我执拗地要成为我, 而不是他或你。
集中精力思考时,情感就处于相对压抑的状态; 号啕大哭之际,很难周密思考。 高速公路上驱车奔驰,眼睛、耳朵等感知器官高度紧张,这 时就不可能用第六感官去玄想冥悟。有的人置身在新环境或陌生人群时,立即会产生一 种不自在感,不由自主地要退缩回去,好像外界正在 以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倒和吞没他们,他们只有退缩 到自身之中才感到安宁和安全。荣格把这一类人 称为“内倾型”。极端内倾型的人,生活和行为都 主要依赖自己的内部世界、观念或情感,他们不注 意外部现象世界的事物和情况。按照荣格的思路, 如果有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总是表现为少参与、 不说话、羞怯、退缩,教师勉强他,他即表现出焦虑 或恐惧的反应,那么他的问题并不一定就是缺乏自 信与自尊;真正的原因在于,他生来就是一个内倾的 人。学校确实可以明显看到内倾型的学生,他们喜 欢独处安静,行为不主动,对集体活动不那么热情,看 见生疏的人一般会退缩,显得紧张不自在,反应较慢, 回答问题时要想好了再说。
关于 “优势” 功能的小实验
例: 外出旅行,游山玩水,从地质学的角度去分析所 见的山峰,就是“思考型”的人。 为它的美丽而感动、赞叹、失魂的人,是“感情 型”。 连山脚冰河痕迹也详细调查不肯放过的人,是 “感觉型”。 看到的不是风景本身,而是其中的自然奥秘,那 么,这就是“直觉型”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盘游戏的理论背景:荣格的基本理论尽管在普通的心理学历史教科书中,荣格学派仍然是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支或发展,但是荣格学派也早已自成体系。
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样,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独具匠心的创造。
1950年,波林在其《实验心理学史》中评价弗洛伊德的时候曾做了这样的表达:如果弗洛伊德不幸窒死于摇篮之中,时代是否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弗洛伊德呢?对此波林十分犹豫地说:“这很难回答,因为历史的动力说还缺乏控制的实验。
”但是时间能够对所有的理论做最好的解说。
若是波林能够再晚12年修订他的《实验心理学史》的话,那么或许他会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做一个肯定的回答。
因为在那十几年中,荣格的理论及其贡献,已经足以让心理学史家们充满信心。
(一)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的发展,也是荣格的一种创造。
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或者说,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人类进化过程中整个精神性的遗传,注入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荣格自己在给集体无意识做定义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人无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的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
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
个人无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结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2]荣格在其自传中说,他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得自于1909年与弗洛伊德一起访美归来的途中所做的一个梦。
荣格曾这样陈述他的梦:(在梦中)我的身处在一所我不认识的两层楼的屋子里。
但它是“我的房子”。
我发现自己是在楼上,有点像是客厅的感觉,做工精致的老式家具,以及墙上悬挂着一些古老的珍贵名画。
我奇怪这陌生的房屋怎么会是我的家。
不过我想,“还不错。
”于是我更想知道一楼是怎样的,便沿着楼梯走到了楼下。
在这里,一切东西都显得更加古老,我意识到房子的这一部分大概可以追溯到15或16世纪。
家具陈设似乎是中世纪式的,地面铺的是红砖。
这里的光线不足,显得阴暗一些。
我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房间,心里想道,“唔,我实在得探究一下这整座屋子。
”我走到一道厚重的门前,用力打开了它。
在门的那边,我发现了一道通向地下室的石砌梯级。
于是我就走了下去,结果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有拱顶的美丽的房间之内,而这房间则显得极为古老。
在仔细察看四周时,我发现在普通的大石块上砌有一层层的砖,而且在灰浆里也有砖头的碎块。
我一看到这个,便知道这面墙壁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于是我的兴趣便高涨起来。
我更加仔细地观察着地板,发现它是用石片铺成的,在这些石片内我发现有一个环。
当我拉动这个环的时候,石片便抬了起来,我再次看到了一道窄窄的石级,通往地下更深处。
我沿着这些石级走了下去,最后便走进了一个在岩石里凿成的低矮的洞穴。
石洞的地面上盖有一层厚厚的灰土,灰土中散布着一些骨头和陶片,像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物似的。
我看到两个人的头盖骨,显然也是很古老的,都有些要裂开了。
这时,我便醒了。
[1]在往返美国访问的途中,荣格与弗洛伊德曾有几次相互分析各自的梦。
当荣格向弗洛伊德讲述这个梦的时候,弗洛伊德尤其关注那两个死人的头盖骨,以及透过这梦中的头盖骨,荣格是否具有某种希望某人永远死去的联想。
但对于荣格来说,这个梦中的房子即是一种精神大厦的象征:比如,楼上的客体,显然就是意识或意识层面,而阴暗的楼下,可以说是无意识的第一层。
当荣格自己分析这个梦的时候,他激动地说:“(在梦中)我越深入,景象便变得越生疏和越黑暗。
在那个洞穴里,我发现的是一种原始文化的残存物,亦即我身上的原始人的那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意识所几乎无法接近和照亮的。
人的原始性精神近乎动物灵魂的生命,恰如史前时代的洞穴在为人所占有之前通常是由野兽所占据的一样。
”[2] 于是,荣格有了这样一个梦,也就有了他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当他的这一思想不断地被其临床实践所证实的时候,他也就逐渐地形成了关于集体无意识的理论。
(二)原型荣格的原型(archetype)概念与其集体无意识十分密切。
正如他所曾明确表达的那样,个人潜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结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荣格说,“原型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荣格往往把原型作为复数)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
”[3]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继承或进化而来,是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所构成。
原型赋予某些心理内容以其独特的形式。
同时,荣格还提出,主要是由原型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具有一种与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个人皆符合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
由于集体无意识具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表现方式,因此它就组成了一种超个人的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并且会在意识以及无意识的层次上,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理与行为。
在这种原型心理学的意义上,荣格认为,历史中所有重要的观念,不管是宗教的,还是科学的、哲学的或伦理的观念,都必然能够回溯到一种或几种原型。
这些观念的现代形式,只是其原型观念的不同表现,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原型观念应用到了生活现实的结果。
[4]荣格所使用的原型概念,就其西方思想的起源来说,在柏拉图所论述的“形式”中,已经表现出了这种原型观念的痕迹。
列维—布留尔在其《原始思维》中使用“集体表象”时,更是接近了荣格所描述的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原型。
根据列维—布留尔的描述,“集体表象”在某一集体(该集体可以是一种文化,或一个民族)中世代相传和继承,并且在该集体的每个成员身上都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或作用方式,“集体表象”还能够引起该集体中每个成员对有关的表象和象征物产生尊敬、恐惧、崇拜等感情。
[1] 实际上,斯宾格勒在其《西方的没落》中,也提出并使用了类似的观念。
他用其生命图像,向历史和文化注入了一种心理化的自我和人格的色彩,并且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观念,有其生活的愿望和情感,并且也都会有其象征性的表现和表现方式。
[2] 某一文化中独特观念的象征性图象,便具有一种心理原型的意义和作用,因为这种图象在该文化的历史中反复出现,对该文化中的所有成员都会产生思想与观念上的影响。
记得在美国旧金山的一次主题为荣格的原型专业研讨会上,许多参加者,尽管其本身都是资深的心理分析家,但提问与讨论之中,仍然表现出对原型带有许多疑虑。
当时的我想到了老子的智慧。
既然荣格试图通过原型这一概念来描述某种人类心灵深处的事实,那么,对于这种存在的事实,老子也会有所洞察的。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讲课的是一位备受尊重的资深心理分析家,在大家热烈讨论而未能获得对原型理解的时候,听到老子的这些阐述,她本人以及所有参与研讨会的学生,都表现出了特别的欣喜与感激。
荣格曾一再强调,原型从其本质上说完全属于无意识的存在,我们是无从认识它本身的;但是原型却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表现其无意识的意义。
尽管“道可道非常道。
”但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说,“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4](三)情结情结概念(complex)在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04—1911年间,荣格通过其词语联想的研究,提出了他的关于情结的心理学理论。
他发现其词语联想测验中的情结指标(complex-indicators),不仅仅提供了心理世界中无意识层面的直接证据,而且提供了有关无意识的潜在内容及其所具备的情感能量。
于是,荣格曾据此“挑战”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说“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忠实道路”;荣格则表示情结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
”在荣格正式定名其“分析心理学”之前,曾用“情结心理学”来标示他的理论体系及其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区别。
在荣格看来,情结(complex)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其中具有一个源自原型的核心,并且具有某种特别的情绪基调。
情结基本上是属于一种“自主性”或“自治性”的存在,它可以与我们的整体心理系统保持联系,但也会分裂、脱离甚至是独立。
于是,情结的出现与消失,有着它自身的规律,往往不受我们意识的支配,甚至能够支配我们的意识自我。
情结在无意识中形成与积累,当它逐渐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有机会发作而表现为我们人格与自我的“替代主角”。
一旦当情结被触发而产生其作用的时候,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情结总能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具感情强度的影响,甚至是“主导性”的作用;强烈的爱或恨,快乐或伤心,感激或愤怒等情绪,总是会伴随着情结的触及而发作;而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已经不能再理智地表现本来的自己,而是完全被情结所占据与控制。
在这种意义上,情结类似于一种心理本能,触发后就按照它自身的固有规律来自动行事。
于是,受某种情结所困的人,往往也就会表现出由那情结所支配的心理与行为。
从临床的意义上来分析,情结多属于心灵分裂的产物;创伤性的经验,情感困扰或道德冲突等等,都会导致某种情结的形成。
于是,若是一个人认同于自己的情结,那么往往也就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心理病症。
弗洛伊德的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等,都是十分著名的例证。
弗洛伊德在其著名《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中,所描述的口误,笔误,忘记熟人的姓名等日常生活现象,都可看做是情结的表现与作用。
但弗洛伊德开始所使用的术语是思想圈(circles of thought),1907年与荣格交流后改用情结。
许多荣格学者还以此为例来论述荣格对弗洛伊德的影响。
荣格曾有这样一句名言:今天人们似乎都知道人是有情结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情结也会拥有我们。
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我们拥有情结是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结,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观照与协调我们的情结。
但是,当情结拥有我们的时候,就是心理病症的开始与表现。
但是,就心理分析来说,其目的不是要让病人消除或根除其情结,而是通过觉察与理解,通过理解情结在自己心理与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它的触发与表现,来降低情结的消极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我们不能察觉与认识我们的情结,我们就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情结的控制与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