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名词解释1.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2.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未超出人体的代偿能力时,仅表现为亚临床的有害作用,当人体不能代偿时,导致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该类疾病统称职业病。

一些既与工作有关,但又与职业病有区别的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具体有三层含义:①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惟一的病因,一般也不是直接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到控制或缓解。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有一定范围,即指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病,称之为法定职业病3.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是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以及相关卫生标准,对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设计、施工和投产前进行卫生监督,从而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正式投产后,造成生产作业场所的污染和劳动者健康损害。

经常性卫生监督是政府行政部门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及相关卫生标准,运用现代预防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技术,对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和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等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检查行为4.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化学物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浓度,目前仅用于小数急性毒性高或危害大的化学物。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8小时工作班以及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长期反复接触该浓度(有害物质) ,几乎所有工人不会发生有害的健康效应;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短时间接触限值(以15分钟TWA表示)。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各章知识点及习题与答案汇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各章知识点及习题与答案汇总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每章重点第一章 绪论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 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al):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 健康潜在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职业有害因素的分类:⑴环境因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⑵社会经济因素:⑶与职业有关的生活方式:⑷职业卫生服务的质量:健康工人效应(healthy worker effect):由于职业人群多处于青壮年阶段,有些还经过就 业体检加以筛选,故较一般人群健康,至少在开始工作时是健康的,总发病率与死亡 率将低于总体人群。

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①接触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②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③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④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⑤造成 的经济损失巨大。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①有害因素的性质; ②作用于人体的量; ③人体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的特点:①病因有特异性(病因明确),在控制接触后,可控制或消除发病;②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一般有接触水平­­反应关系;③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④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⑤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①职业史:前提条件;②职业卫生现场调查;③症状与体征;④实验室检查。

职业性病损分类:⑴工伤; ⑵职业病; ⑶工作有关疾病:{①行为(精神)和心身性疾病、②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③高血压、 ④腰背痛} 我国 2002年 4月 18日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 10类共 115种:① 尘肺 13 种;②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 种;③ 职业中毒 56 种;④ 物理因素职业病 5种;⑤ 职业性传染病 3种;⑥ 职业性皮肤病 8 种;⑦职业性眼病3 种;⑧ 职业性耳 鼻喉疾病 3种;⑨ 职业性肿瘤 8 种;⑩其它疾病 5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AED。

5.可吸入性粉尘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硅酸盐肺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 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内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为三种类型:p(<2.5mm)、q(1.5-3.0mm)、r(3.0-10mm)。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1、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职业人群中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性损害、疾患和工伤出现的频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3、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产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4、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5、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是指接触有害化学物劳动者生物材料(血、尿、呼出气等)中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或其引起生物反应的限量值。

6、职业环境监测:对职业从事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

7、尘肺: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增生为主的全身体疾病。

8、砂肺(silicosis):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扯较高的粉尘引起。

9、硅酸盐肺(silicalosis): 由于长期吸人含有结合二氧化硅的粉尘如石棉、滑石、云母等引起。

10、炭尘肺(carbon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煤、石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引起。

11、金屈尘肺(metallic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某些致纤维化的金属粉尘如铝尘引起。

12、混合性尘肺(mixeddust pneumoconiosis) : 由于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如煤尘等引起。

13、砂肺(silicosis):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licondioxide,Si02)粉尘而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4、石棉肺(asbest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石棉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5、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gases)是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oxygen,02)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旨在保护和促进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对这两个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拓展。

1. 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职业卫生是一门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

它关注预防工作场所中的疾病和伤害,以及提高工作条件对员工的积极影响。

职业卫生包括评估和控制职业环境中的危害,监测工人的健康状况,提供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并开发改进工作场所的政策和实践。

2. 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物质或工作方式引起的疾病。

这些危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生物性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噪音致聋、职业性骨关节病等。

职业卫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工人接触危害物质的风险。

3. 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Medicine):职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关注工作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到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职业医学医生通常与职业卫生专家、工程师和人力资源人员合作,共同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4. 职业康复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职业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过程,旨在帮助受工作相关伤害或疾病影响的人恢复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

它包括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以及协助员工逐步重返工作。

职业康复的目标是帮助受伤或患病员工恢复健康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职业健康监护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定期的健康监测和评估来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对其健康的影响。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工作场所的健康数据,例如疾病发病率、工伤统计和职业暴露数据。

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名解)

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名解)

名解1、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对受到职业危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2、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为作业人员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3、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的一类疾病。

4、静力作业: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5、动力作业:在保持肌肉张力不变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的舒张,运用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肌肉等张性收缩。

6、职业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7、职业生物力学(Biomechanics):主要研究工作过程中人和机器设备间的力学关系,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并减少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

8、姿势负荷(posture load):站或坐时颈椎需要承担头部的负荷,腰椎需要承担腰以上躯体的负荷。

9、动力单元:由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组成。

一个动力单元可完成简单的动作,两个以上的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完成复杂动作。

10、生产性毒物/职业性毒物(Occupational Toxicant )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11、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12、生物监测指标(生物标记物):血液、尿液、呼出气、毛发及脂肪组织等生物样品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作为评价体内该化学物量的生物检测指标,即生物标记物。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

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

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

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

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10、粉尘(Dust):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particle)。

其粒子直径多在0.1-10μm。

固体物质经破碎或碾磨可产生粉尘。

11、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

12、贮存库(Storage depot):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的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劳卫名解1.职业性病损:由于预防工作的疏忽及技术局限性,使健康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包括职业中毒)和工作相关疾病。

2.工作有关疾病:是指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中,因而不是每一病种和每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或接触病史。

3.氧需: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

其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和呼吸器官的功能。

4.氧债:氧量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5.静力作业: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6.动力作业:动态作业,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等张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7.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①化学有害因素②物理有害因素③生物有害因素),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统称职业性有害因素。

8.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9.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10.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可引起职业中毒。

11.蓄积: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12.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微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天然生成,或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为原因而生成。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性质):1无机粉尘2有机粉尘3混合性粉尘。

13.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

1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考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

15.声强:声波具有一定的能量,用能量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声强。

其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波能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W/M2。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中研究职业环境与职业从事者健康之间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使职业从事者在其所从事的生产或工作过程中,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为不断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保证。

2.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工作环境作为职业人群疾病危险因素的学科,是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3.职业毒理学: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与接触人群的有害交互作用的科学。

4.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

5.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的系统。

7.作业能力: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劳动的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作业能力。

8.职业紧张: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9.紧张:需求和能力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生理、心理压力。

10.心身疾病: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11.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12.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被称为。

13.生物力学:是将生物学与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生命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14.动力单元:包括关节在内的某些解刨结构结合在一起可以完成以关节为轴的运动。

两个动力单元结合在一起称为动力链。

15.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16.窒息性气体:是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得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概论1.主要对象:职业环境与职业人群对不良的劳动条件——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影响第一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原因的人——希波拉底。

意大利的Ramazzini也因《论手工业者疾病》被2.职业流行病学意义:①可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②可阐明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发展规律。

③为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

④评价防治工作质量和效果。

调查方法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现况调查/劳动卫生学调查,在某一较短的特定时间内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者的健康情况,并与不接触组进行比较,以研究接触与健康损害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回顾性调查,指根据现有的资料,选定一组已发生某种职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前瞻性研究,是选择接触和非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其差异,从而判断接触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4.职业毒理学内容:☐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环境中的基本特性毒物自身的毒性☐作业环境对职业危害的影响环境对毒性的影响☐个体易感性与职业危害程度的关系个体因素对毒物的不同反应研究方法:☐离体试验:三致试验;微核试验,彗星试验等☐动物试验:动物染毒试验等☐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自愿受试者试验:赫尔辛基宣言(自主有益公正无害的原则)5.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2)生产工艺过程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X射线γ射线)、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致病寄生虫(煤矿井下钩虫)(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制度,作息时间不合理;②精神性职业紧张:如机动车驾驶;③劳动强度不合理或生产定额过高;④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⑤不良体位或工具不合理;⑥不良的生活方式。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识点汇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识点汇总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概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控制职业有害因素,保护促进职业人群健康,治疗疾病方面一有机结合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执业从事者的健康。

1、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 ):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下限度,人体不能代偿而导致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关系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主要发生于职业人群多数发生在普通人群有特异的病因多病因疾病职业暴露是最基本因素职业暴露是多种病因之一有立法意义,享受职业病待遇无③工伤(occupational injuries):是指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职业有害因素,操作技术原因,设备原因,管理原因和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等所造成的工人的身体伤害,残疾甚至死亡。

2、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有特异性:只有在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之后才可能发病,若控制这些因素后可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需要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

(4)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但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的健康。

(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加强预防。

3、职业损害的三级预防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早期健康损害(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和损害,即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合理利用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立法和有关标准、法规制定,以减少或消除工人接触的机会。

(2)二级预防:是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损害。

其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

(3)三级预防:对已经出现职业病或工伤的工人,给予积极治疗和促进康复的措施。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

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

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

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

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10、粉尘(Dust):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particle)。

其粒子直径多在0.1-10μm。

固体物质经破碎或碾磨可产生粉尘。

11、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

12、贮存库(Storage depot):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的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

2023年劳动卫生学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础知识解读

2023年劳动卫生学之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础知识解读

(一)工伤
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 “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
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也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 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内。
当前国际上的“工伤”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工作 引起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公伤: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履行国家、政府、法律赋予的公务 过程中受到意外的伤害。
第二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涉及: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领域的其他学科
环境卫生学 毒理学 流行病学 营养学等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
(一)职业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二)职业毒理学
➢体外细胞培养实验 ➢动物实验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志愿受试者的实验研究
➢ 广义: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特定疾病 ➢ 狭义:** 法定职业病
狭义的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
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范围
★1957年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包括14种。 ★1987年11月修订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处理办法 的规定》中列为法定职业病名单有9类99种。 ★2002年又修订为10类115种。 2013征求意见稿:调整后的《目录》包括130种职业病(含 4项开放性条款)。其中新增职业病17种,删除职业病1种, 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整合,另外有16种病种名称进行了调 整。
5
具体工作内容
1.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2.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 及应急的健康检查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问答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问答
不同直径的粉尘粒子在呼吸道的沉积部位不同,一般认为,AED小于15μm的粒子可进入呼吸道,其中10μm~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因此把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5μm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
■粉尘控制的两大措施:一、法律措施1立法和执法2粉尘的职业解除限值;二、技术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职业病诊断和防治
职业中毒的分型:⑴急性中毒;⑵慢性中毒;⑶亚急性中毒。
职业中毒的诊断:⑴职业史;⑵职业卫生现场调查;⑶症状与体征;⑷实验室检查。
职业中毒的救治:急性中毒:⑴现场急救;⑵阻止毒物继续吸收;⑶解毒和排毒;⑷对症治疗。
■刺激性气体中毒引起的肺水肿分期:⑴刺激期;⑵潜伏期;⑶肺水肿期;⑷恢复期。
■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02卫生法监发108号《职业病名单》),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类共115中。我国在2002年5月正式开始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还修改并重新颁发《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4号,2002年3月28日发布)及职业病报告办法(88卫防字第70号)。
4.氧债:氧量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5.静力作业: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6.动力作业:动态作业,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等张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7.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①化学有害因素②物理有害因素③生物有害因素),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统称职业性有害因素。
■有机磷中毒的处理:⑴清除毒物;⑵特效解读药,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⑶对症治疗;⑷劳动能力鉴定。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资料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资料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部分)名词解释1.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满意度、身心健康和安全。

包括:工作、生活环境、补偿系统、个体权益、自主权。

2.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

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3.职业性病损:由于预防工作的疏忽及技术局限性,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各种职业性损伤。

包括: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早期健康损害。

4.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5.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6.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未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7.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多具有腐蚀性。

8.中毒性肺水肿(toxic pulmonary edema):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肺泡内及肺间质过量的体液潴留为特征得病理过程,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最严重的危害和职业病常见的急症之一。

9.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es):指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10.赫恩小体(Heinz body):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代谢产物可作用于珠蛋白的巯基,使珠蛋白变性而沉积在红细胞内形成赫恩小体。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暂时性听阈位移: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2. 速发型矽肺: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SiO2含量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

3。

手臂振动病: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

4. 生物监测:指定期、系统和连续地监测劳动者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代谢产物含量或由其所致的生物易感或效应水平,并与参比值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5。

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6. 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7。

职业危险度评价:通过对毒理学研究、工作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

8. 职业生命质量: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职业满意度、身心健康和安全等。

9. 晚发型矽肺:接尘者虽接触较高浓度矽尘,但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发现异常但尚不能诊断为矽肺,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10. 氧债,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叫氧债。

11.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12. 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13。

窒息性气体:指被机体吸收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的总称。

14. 接触评估: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定性或定量估算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一种或多种职业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强度的过程.15。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填空考试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填空考试版

职业紧张:也称工作紧张,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

职业生理学:又称劳动生理学,是研究一定劳动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变化。

职业接触限值:是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中对于限值的一个总称,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对绝大多数人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浓度或接触水平。

暂时性听阈位移: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水平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

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由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听阈水平的听阈升高,是诊断职业性噪声的依据。

职业性肿瘤:又称职业癌,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生产性粉尘:指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肺病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

胸膜斑:是指厚度>5mm的局限性胸膜增厚,典型胸膜斑主要在壁层形成,常位于两侧中、下胸壁,高出表面,乳白色或象牙色,表面光滑与周围胸膜分界清楚。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价:是通过对毒理学研究,工作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的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病(医学定义):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从而出现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

职业病(法律定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与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与高效得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得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得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与康复处理。

--从临床得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得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得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得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得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得毒物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得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得粉尘、烟与雾统称为气溶胶。

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得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得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得液体微滴。

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

如电镀铬时形成得铬酸雾、喷漆时得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得固体微粒。

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得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

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10、粉尘(Dust):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得固体微粒(particle)。

其粒子直径多在0、1-10μm。

固体物质经破碎或碾磨可产生粉尘。

11、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得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在体内积累。

12、贮存库(Storage depot):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该毒物得储存库,如铅蓄积于骨骼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卫名解2.工作有关疾病:是指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中,因而不是每一病种和每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或接触病史。

3.氧需:劳动1min所需要的氧量。

其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和呼吸器官的功能。

4.氧债:氧量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

5.静力作业: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

6.动力作业:动态作业,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等张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

8.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9.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10.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可引起职业中毒。

11.蓄积: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12.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微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天然生成,或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为原因而生成。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性质):1无机粉尘2有机粉尘3混合性粉尘。

13.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μm)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

1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考基础,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类型: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2高温、高湿作业3夏季露天作业。

15.声强:声波具有一定的能量,用能量大小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声强。

其决定于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波能量,通常用“I”表示,单位W/M2。

16.声强级:用对数来表示声强的等级,通常规定以听阈声强I0=10-12W/ M2作为基准值来度量任一声音强度I,取常用对数,则任一声音声强级的计算公式:LI=lgI/I0。

17声压级:SPL,单位分贝(dB),并以1000Hz的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声压,定为0dB,与被测声压的比值,去对数后即为被测声压的声压级。

18.等响曲线:利用与基准音比较方法,可得出听阈范围各种声频的响度级,将各个频率相同的响度的数值用曲线连接,即绘出各种响度的等响曲线图。

19.铅吸收:有密切铅接触史,尚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尿铅≥0.39μmol/L(0.08mg/L)或0.48μmol/24h(0.1mg/24h);血铅≥2.40μmol/L(50μg/dl);或诊断性驱铅实验后尿铅≥1.440μmol/L而<3.84μmol/L者。

20.铅线:口腔卫生不好者,在齿龈与牙齿的交界边缘上可出现由硫化铅颗粒沉淀形成的暗蓝色线。

21.中毒性肺水肿:是指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肺间质及肺泡腔液体过多积聚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可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最严重的危害和职业病常见的急症。

22.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肺水肿的一种类型,是刺激性气体中毒,创伤,休克,烧伤,感染等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的以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

23.农药:是指用于防止,控制或消灭一切虫害的化学物质或化合物。

24.中间肌无力综合征:IMS,主要表现是以肢体近端肌肉,颅神经支配的肌肉以及呼吸肌的无力为特征。

25.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6.矽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27.中暑:是高温环境下有余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28.放射病:指由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放射损伤。

29.电光性眼炎:波长为250-320nm的紫外线,可被角膜和结膜上皮大量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成为电光性眼炎。

30.职业卫生服务:OHS,是整个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是世界卫生组织“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人类卫生服务目标在职业人群的具体体现,它是以职业人群和工作环境为对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卫生服务。

31.健康监护: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32.职业健康监护:是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检查,了解并掌握人群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工人健康损害征象的一种健康监控方法和过程。

33.职业安全:也称劳动安全,是研究预防和控制职业性伤害事故的一门专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人身或设备事故,创建安全,健康的生产和操作环境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及相应的活动,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职业生命质量。

34工效学: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也称人类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5生物转化:即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进入体内的毒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亦称代谢转化。

空气动力学直径:AED,是根据粒子在空气中的惯性和受地球引力作用的运动而确定的,具体表示为:当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对直径即可作为a的AED。

36电离辐射:当量子能量水平达到12eV以上时,对物体有电离作用,导致机体严重损伤,称电离辐射。

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等。

37非电离辐射:量子能量<12eV的电磁辐射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的,称非电离辐射。

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射频、激光。

包括:1射频辐射(100kHz~300GHz)2红外辐射3紫外辐射(100nm~400nm)4激光。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1、有害因素的性质。

2作用于人体的量。

3、人体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4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4月18日(02卫生法监发108号《职业病名单》),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类共115中。

我国在2002年5月正式开始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卫生部还修改并重新颁发《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4号,2002年3月28日发布)及职业病报告办法(88卫防字第70号)。

■劳动强度分级:1、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

2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了最大需氧量,即在扬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一般只能持续进行数分钟至十分钟。

3极大强度作业: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几乎等于氧需。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2、皮肤3、消化道。

■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1毒物的化学结构2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3联合作用4个体易感性。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做好“前期预防”。

■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1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

2粉尘的分散度3粉尘硬度4粉尘的溶解度5粉尘的荷电性6粉尘的爆炸性。

粉尘粒子分散度越高,其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人体吸收的机会就越多;而且,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越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越大。

当粉尘粒子比重相同时,比重越大的尘粒沉降越快。

因此,在设计通风防尘措施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比重,采用不同风速。

当粉尘质量相同时,其形状越接近球形,在空中所受阻力越小,沉降速度越快。

不同直径的粉尘粒子在呼吸道的沉积部位不同,一般认为,AED小于15μm的粒子可进入呼吸道,其中10μm~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因此把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5μm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

■粉尘控制的两大措施:一、法律措施1立法和执法2粉尘的职业解除限值;二、技术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4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物理性因素有哪些:1气象条件,如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微波和射频辐射;等等。

■噪声分类(来源):1机械性噪声2流体动力性噪声3电磁性噪声。

■C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100方纯音的响应特点,对所有频率的声音几乎都同等程度的通过,故C计权网络和视作总声级;B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对70方纯音的响应曲线,对低频音有一定程度的衰减;A模拟人耳对40方纯音的响应,对低频段(小于50Hz)有较大幅度的衰减,对高频不衰减,这与人耳对高频敏感,对低频不敏感的感音特性相似。

D计权网络是为测量飞机噪声而设计的,它模拟噪声40呐(NOR)的曲线倒数设计而成,可以用它直接测量飞机噪声的感觉噪声级。

.■职业病诊断和防治职业中毒的分型:⑴急性中毒;⑵慢性中毒;⑶亚急性中毒。

职业中毒的诊断:⑴职业史;⑵职业卫生现场调查;⑶症状与体征;⑷实验室检查。

职业中毒的救治:急性中毒:⑴现场急救;⑵阻止毒物继续吸收;⑶解毒和排毒;⑷对症治疗。

■刺激性气体中毒引起的肺水肿分期:⑴刺激期;⑵潜伏期;⑶肺水肿期;⑷恢复期。

■刺激性气体中毒的防治: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工艺流程的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⑴卫生技术措施;⑵个人防护措施;⑶保健措施;⑷环境监测措施。

⒉处理原则:防治肺水肿和ARDS是抢救中毒的关键。

⑴现场处理;⑵保持呼吸道通畅⑶改善和维持通气功能;⑷合理氧疗;⑸对症治疗。

■窒息性气体中毒分类:1.单纯性窒息性气体;2.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常见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氢氰酸,硫化氢和甲烷。

■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治疗原则:⑴输氧;⑵解毒;⑶肾上腺皮质激素;⑷钙通道阻滞剂;⑸光量子疗法治疗窒息性气体中毒;⑹对症及支持疗法。

■有机溶剂中毒理化特性与毒作用特点:⑴挥发性。

可溶性和易燃性;⑵化学结构;⑶吸收和分布;⑷生物转化和排出。

■有机磷中毒的症状⑴毒蕈碱样症状表现为:①腺体分泌亢进;②平滑肌痉挛;③瞳孔缩小;④心血管抑制。

⑵烟碱样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及心动过速,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诡妄、抽搐和昏迷。

■有机磷中毒的处理:⑴清除毒物;⑵特效解读药,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⑶对症治疗;⑷劳动能力鉴定。

■尘肺的病因:⑴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越严重;⑵矽肺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还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⑶在生产环境中很少有单独石英粉尘存在,大部分情况是多种粉尘同时存在;⑷工人的个体因素和健康状况对尘肺的发生也起一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