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中国生态恢复的典型案例恢复生态学课件-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湖泊萎缩、冰川后退、水资源减少
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地区 的岗加曲巴冰川至少后退了500 m,年均后退25 m。黄 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 和13%。
二、江河源区生态问题
(二)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水土流失
一、江河源生态恢复工程背景
(一) 江河源地理位置
江河源或三江源地区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源头地区, 位于青海省西南部, 地处青藏高原腹 地,地势高亢起伏, 平均海拔4 500 m左右。
行政区域包括果洛藏族自治州的6个县, 玉树 藏族自治州的6个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2个县, 黄南藏族自治州的2个县以及格尔木市代管的 唐 古拉乡, 总面积约36.3×104 km2, 占青海省总 面积的50.4%。
第十一章 中国生态系统恢复 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太行山绿化林业生态工程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工程 第三节 江河源高寒草地生态恢复工程 第四节 华南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 第五节 滇池污染生态治理工程
第一节 太行山绿化林业 生态工程
一、太行山绿化林业生态工程背景
(一) 太行山地理位置
一、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工程背景
位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过渡区,包括内蒙古伊 克昭盟,陕北榆林沙区和宁夏东北部, 总面积400 万hm2。 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区内有大范围的流 动沙丘,沙漠化过程十分活跃
耕地和草场风蚀粗化或为流沙所侵占,居民点、 交通、水利工程等设施受风沙威胁,土地生产潜力 衰退。
(二) 径流林业技术
根据降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林木生长所需水分, 应用多种蓄水和保墒材料,通过径流集水工程和蓄 水、保水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恢复山地生态系统水 土保持林的生态功能和生产效益。
(三) 绿化造林技术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保水剂造林技术
施用保水剂对林木后期生长的影响
三、太行山生态工程关键技术
四、太行山生态工程保障措施
(一)造林树种筛选 (二)优化造林模式 (三)优化土地利用 (四)优化植被结构 (五)实施封禁措施 (六)人工促进恢复
四、太行山生态工程保障措施
(七)林业工程理论
太行山林业工程理论体系 (引自国家林业局,2000)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 生态恢复工程
(四)覆盖造林技术
利用作物秸杆、作物残茬、枯枝落叶、砾石、土 壤、畜禽粪覆盖,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保蓄水分、 调节温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植物生长。
(五)树种配置技术
造林树种配置技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特征和立地 条件的树木,树种的搭配上考虑阳性与阴性树种、 针叶与阔叶树种、常绿与落叶树种、乔木与灌木树 种、深根性和浅根性等的结合,注重乔灌木立体组 合搭配,恢复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结构。
二、工程目标
造林356万hm2, 防护林比重由1986年的23.8%增加 到41.1%, 经济林比重由13.6%提高到27.2%, 基本 控制本区的水土流失, 使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工程完成后, 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5%。
2019/5/23
6
三、太行山生态工程关键技术
(一) 绿化整地技术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区域图 (引自国家林业局,1985)
三、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技术和效果
(一)围栏封育技术 (二)草方格固沙技术 (三)飞播治沙造林技术 (四)化学固沙技术 (五)水力喷播技术 (六)防风阻沙林带建设技术
草方格固沙
飞播
防风阻沙林带建设
三、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效果和技术
太行山区南起黄河,北止桑干河,西濒汾 河,东临华北平原,包括恒山、五台山、小 五台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涉及山ຫໍສະໝຸດ Baidu、河 北、河南、北京等4个省(市)的110个县, 总面积1 219万hm2。
太行山地处华北大平原西侧,是京津和华北 大平原的天然屏障。
一、太行山绿化林业生态工程背景
(二)太行生生态退化现状 土层浅土壤贫瘠, 养分贫乏;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冰雹、寒潮、 冻害、滑坡、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目前太行山区86%的地区处于不同的生态退 化阶段
(八)生态恢复效果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 济效益,植被盖度增加,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有效地 控制了区域内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改造。 森林资源保存面积由1977年底的1.5万hm2增加到57.9 万hm2,森林覆盖率由0.3% 提高到11.6 %。
2019/5/23
20
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良后果,生态
平衡遭到破坏。
乌素沙地景观
二、工程目标
毛乌素沙地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地 区,其恢复目标是以建设防护林带,对生态环境进行 综合治理,通过多层次、多林种、多形式的造林种草 活动,促进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沙漠 化逆转,使毛乌素沙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9.1%。
四、毛乌素沙地的生态恢复对策
优化组合治沙措施恢复天然植被 发展以绿洲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 建立灌木防风防沙生物隔离带 实施“轮封轮牧,半饲半放,补粮增效” 发展节水灌溉 综合规划发展生态农业 调动农牧民防沙治沙造林种草的积极性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生态环境
第三节 江河源高寒草地 生态恢复工程
带状整地:主要应用于地势平坦,坡面平整,坡 度平缓的山地。条状翻垦改善土壤,翻垦之间保留 原有植被。主要有水平带、水平阶、水平沟、反坡 梯田等。
块状整地:应用于各种立地条件的造林地,整地 灵活性大,可因地制宜地确定整地的密度和规格。 主要有穴状整地、块状整地、鱼鳞坑整地等。
鱼鳞坑 水平梯田
三、太行山生态工程关键技术
三江源区域 三江源水系
一、江河源生态恢复工程背景
(二) 江河源的生态功能 江河源是我国及东南亚的江河源头,是长江、 黄河、澜沧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
世界罕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有“中华水塔”、“地球之肾”、“生命之源 ”之称
二、江河源区生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长江源头格拉丹东地区 的岗加曲巴冰川至少后退了500 m,年均后退25 m。黄 河、长江、澜沧江的年平均流量分别减少27%、24% 和13%。
二、江河源区生态问题
(二)草场退化、沙化加剧、水土流失
一、江河源生态恢复工程背景
(一) 江河源地理位置
江河源或三江源地区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源头地区, 位于青海省西南部, 地处青藏高原腹 地,地势高亢起伏, 平均海拔4 500 m左右。
行政区域包括果洛藏族自治州的6个县, 玉树 藏族自治州的6个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2个县, 黄南藏族自治州的2个县以及格尔木市代管的 唐 古拉乡, 总面积约36.3×104 km2, 占青海省总 面积的50.4%。
第十一章 中国生态系统恢复 的典型案例
第一节 太行山绿化林业生态工程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工程 第三节 江河源高寒草地生态恢复工程 第四节 华南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 第五节 滇池污染生态治理工程
第一节 太行山绿化林业 生态工程
一、太行山绿化林业生态工程背景
(一) 太行山地理位置
一、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工程背景
位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过渡区,包括内蒙古伊 克昭盟,陕北榆林沙区和宁夏东北部, 总面积400 万hm2。 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区内有大范围的流 动沙丘,沙漠化过程十分活跃
耕地和草场风蚀粗化或为流沙所侵占,居民点、 交通、水利工程等设施受风沙威胁,土地生产潜力 衰退。
(二) 径流林业技术
根据降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林木生长所需水分, 应用多种蓄水和保墒材料,通过径流集水工程和蓄 水、保水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恢复山地生态系统水 土保持林的生态功能和生产效益。
(三) 绿化造林技术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保水剂造林技术
施用保水剂对林木后期生长的影响
三、太行山生态工程关键技术
四、太行山生态工程保障措施
(一)造林树种筛选 (二)优化造林模式 (三)优化土地利用 (四)优化植被结构 (五)实施封禁措施 (六)人工促进恢复
四、太行山生态工程保障措施
(七)林业工程理论
太行山林业工程理论体系 (引自国家林业局,2000)
第二节 毛乌素沙地 生态恢复工程
(四)覆盖造林技术
利用作物秸杆、作物残茬、枯枝落叶、砾石、土 壤、畜禽粪覆盖,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保蓄水分、 调节温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植物生长。
(五)树种配置技术
造林树种配置技术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特征和立地 条件的树木,树种的搭配上考虑阳性与阴性树种、 针叶与阔叶树种、常绿与落叶树种、乔木与灌木树 种、深根性和浅根性等的结合,注重乔灌木立体组 合搭配,恢复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结构。
二、工程目标
造林356万hm2, 防护林比重由1986年的23.8%增加 到41.1%, 经济林比重由13.6%提高到27.2%, 基本 控制本区的水土流失, 使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工程完成后, 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5%。
2019/5/23
6
三、太行山生态工程关键技术
(一) 绿化整地技术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区域图 (引自国家林业局,1985)
三、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技术和效果
(一)围栏封育技术 (二)草方格固沙技术 (三)飞播治沙造林技术 (四)化学固沙技术 (五)水力喷播技术 (六)防风阻沙林带建设技术
草方格固沙
飞播
防风阻沙林带建设
三、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效果和技术
太行山区南起黄河,北止桑干河,西濒汾 河,东临华北平原,包括恒山、五台山、小 五台山、太岳山和中条山,涉及山ຫໍສະໝຸດ Baidu、河 北、河南、北京等4个省(市)的110个县, 总面积1 219万hm2。
太行山地处华北大平原西侧,是京津和华北 大平原的天然屏障。
一、太行山绿化林业生态工程背景
(二)太行生生态退化现状 土层浅土壤贫瘠, 养分贫乏;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冰雹、寒潮、 冻害、滑坡、泥石流等时有发生; 目前太行山区86%的地区处于不同的生态退 化阶段
(八)生态恢复效果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 济效益,植被盖度增加,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有效地 控制了区域内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改造。 森林资源保存面积由1977年底的1.5万hm2增加到57.9 万hm2,森林覆盖率由0.3% 提高到11.6 %。
2019/5/23
20
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良后果,生态
平衡遭到破坏。
乌素沙地景观
二、工程目标
毛乌素沙地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地 区,其恢复目标是以建设防护林带,对生态环境进行 综合治理,通过多层次、多林种、多形式的造林种草 活动,促进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沙漠 化逆转,使毛乌素沙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9.1%。
四、毛乌素沙地的生态恢复对策
优化组合治沙措施恢复天然植被 发展以绿洲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 建立灌木防风防沙生物隔离带 实施“轮封轮牧,半饲半放,补粮增效” 发展节水灌溉 综合规划发展生态农业 调动农牧民防沙治沙造林种草的积极性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建设生态环境
第三节 江河源高寒草地 生态恢复工程
带状整地:主要应用于地势平坦,坡面平整,坡 度平缓的山地。条状翻垦改善土壤,翻垦之间保留 原有植被。主要有水平带、水平阶、水平沟、反坡 梯田等。
块状整地:应用于各种立地条件的造林地,整地 灵活性大,可因地制宜地确定整地的密度和规格。 主要有穴状整地、块状整地、鱼鳞坑整地等。
鱼鳞坑 水平梯田
三、太行山生态工程关键技术
三江源区域 三江源水系
一、江河源生态恢复工程背景
(二) 江河源的生态功能 江河源是我国及东南亚的江河源头,是长江、 黄河、澜沧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区;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影响全球气候;
世界罕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基因库;
有“中华水塔”、“地球之肾”、“生命之源 ”之称
二、江河源区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