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气相色谱法80535.
第2章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 组分的保留时间受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控制 (温度及流动相和固定液的结构与性质),而 色谱峰变宽则受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控制 (组分在两相中的运动情况)。
3! 2! (3 2)!
0.333 (32)
0.667 2
0.444
34
组分B(kB=0.5)在n=5的色谱柱内及出口的分布
N r 0 1 2 3 4 柱出口
0100000
1
0.333 0.667 0
0
0
0
2
0.111 0.444 0.445 0
0
0
3 0.037 0.222 0.444 0.296 0 0
27
6.分离因子
• 分离因子(也称为选择因子)为两物质的调整保 留时间(或分配系数)的比值,可用来衡量两物 质的分离程度,用α表示。
K2 k2 t'R2
K1 k1 t'R1
• 分离因子仅考虑了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而 没有考虑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因素,即色谱峰的 变宽,故不能反映两物质的实际分离情况。
3.1 色谱法概述
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1906年使用 的装置:色谱原型装置.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 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也就是试样中 各组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 不断进行着的分配过程。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 的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Wb 4 Wb 1.699Y1 2
15
5.色谱峰高和峰面积 定量参数 ⑴ 峰高(h)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的检
《气相色谱法》课件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 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利用不同物质 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 异进行分离。
原理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之 间进行吸附、脱附、溶解、挥发的过 程,使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 配系数,从而实现分离。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气相色谱法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 善的过程,逐渐成为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的优缺点
优点
高分离效能
气相色谱法具有很高的分离效能,能够分离复杂 混合物中的各种组分。
快速分析
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可以实现快速分析,提高工 作效率。
ABCD
高灵敏度
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气相色谱法能够检测出低 浓度的物质,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应用广泛
气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环境监测、 食品检测、药物分析等。
分离柱
常用的分离柱有填充柱和 毛细管柱,选择合适的分 离柱是关键。
分离温度
温度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 ,需根据被测物质性质选 择合适的温度范围。
检测技术
热导检测器
基于热导原理,对气体或蒸气进行检测。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
电子捕获检测器
用于检测电负性物质,如有机氯、有机磷等。
信号处理
检测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处 理和记录,以便准确测量各组分的浓 度。
进样系统
功能
进样系统负责将样品引入色谱柱。
类型
常见类型有直接进样、分流进样和不分流 进样等。
进样量控制
进样方式
进样量的大小和准确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 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控制进样量。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gc)是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析法。
2、气相色谱缺点要求样品气化,不适用于大部分沸点高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对于腐蚀性能和反应性能较强的物质更难于分析。
大约有15%-20%的有机物能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3、气相色谱仪的组成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记录系统。
4、气路系统包括气源、净化器和载气流速控制;常用的载气有:氢气、氮气、氦气:。
5、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
气体进样器(六通阀):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液体进样器:不同规格的微量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μl;毛细管色谱常用1μ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
6、进样方式分流进样:样品在汽化室内气化,蒸气大部分经分流管道放空,只有极小一部分被载气导入色谱柱;不分流进样:样品直接注入色谱的汽化室,经过挥发后全部引入色谱柱。
7、分离系统色谱柱:填充柱(2-6 mm直径,1-5 m长),毛细管柱(0.1-0.5 mm直径, 几十米长)。
8、温控系统的作用温度是色谱分离条件的重要选择参数,气化室、色谱柱恒温箱、检测器三部分在色谱仪操作时均需控制温度。
气化室:保证液体试样瞬间气化;检测器:保证被分离后的组分通过时不在此冷凝;色谱柱恒温箱:准确控制分离需要的温度。
9、检测系统作用:将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的量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
指标:灵敏度、线性范围、响应速度、结构、通用性。
通用型——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专属型——对特定物质有高灵敏响应。
检测器类型:浓度型检测器、热导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质量型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
10、热导检测器的主要特点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对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响应,不破坏样品;灵敏度不高。
11、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特点优点:(1)典型的质量型检测器;(2)通用型检测器(测含c有机物);(3)氢焰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响应迅速、死体积小、线性范围宽等特点;(4)比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出近3个数量级,检测下限可达10-12g·g-1。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2)
二、塔板理论
最早由Martin等人提出塔板理 论,把色谱柱比作一个精馏塔, 沿用精馏塔中塔板的概念来描述 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同时
引入理论塔板数作为衡量柱效率
的指标。
该理论假定:
(i)在柱内一小段长度H内,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速达到平
衡。这一小段柱长称为理论塔板高度H。 (ii)以气相色谱为例,载气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进行的, 而是脉动式,每次进气为一个塔板体积(ΔVm)。 (iii)所有组分开始时存在于第0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轴 (纵)向扩散可忽略。
m为组分质量,Vr为保留体积,n为理论塔板数。 当V=Vr 时,C值最大,即
Cmax
n m 2 Vr
由流出曲线方程可推出:
tr 2 tr 2 n 5.54( ) 16( ) W1/2 W
而理论塔板高度(H)即:
L H n
从上两式可以看出,色谱峰W越小,n就越大,而H就越
小,柱效能越高。因此,n和H是描述柱效能的指标。
分加到第0号塔板上,分配平衡后,由于k=1,即ns=nm故
nm=ns=0.5。当一个板体积(lΔV)的载气以脉动形式进入0 号板时,就将气相中含有nm部分组分的载气顶到1号板上, 此时0号板液相(或固相)中ns部分组分及1号板气相中的nm 部分组分,将各自在两相间重新分配。故0号板上所含组分总 量为0.5,其中气液(或气固)两相各为0.25而1号板上所 含总量同样为0.5.气液(或气固)相亦各为0.25。以后每
三、速率理论
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等在研究气液色谱时,提出
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他们吸收了塔板理 论中板高的概念,并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 质过程,从而在动力学基础上较好地解释了影响板高的 各种因素。该理论模型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 van 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
气相色谱法基础讲解
四、简述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柱长、柱内径、柱温、载气 流速、固定相、进样等操作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1、柱长,柱内径:一般讲,柱管增长,可改善分离能力,短则组分馏出的快些;柱内径小分 离效果好,柱内径大处理量大,但柱内径过大,将导致担体不能均匀地分布在色谱柱中。分析 用柱管一般内径为3-6毫米,柱长为1-4米。 2、柱温: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变数,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选择柱温的根据是混合物 的沸点范围,固定液的配比和鉴定器的灵敏度。提高柱温可缩短分析时间;降低柱温可使色谱 柱选择性增大,有利于组分的分离和色谱柱稳定性提高,柱寿命延长。一般采用等于或高于数 十度于样品的平均沸点的柱温为较合适,对易挥发样用低柱温,不易挥发的样品采用高柱温。 3、载气流速:载气流速是决定色谱分离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讲流速高色谱峰狭,反之则宽 些,但流速过高或过低对分离都有不利的影响。流速要求要平稳,常用的流速范围每分钟在1 0-100亳升之间。 4、固定相:固定相是由固体吸附剂或涂有固定液的担体构成。 (1)固体吸附剂或担体粗细:一般采用40-60目、60-80目、80-100目。当 用同等长度的柱子,颗粒细的分离效率就要比粗的好些。 (2)固定液含量:固定液含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很大,它与担体的重量比一般用15%-2 5%。比例过大有损于分离,比例过小会使色谱峰拖尾。 5、进样:一般讲进样快,进样量小,进样温度高其分离效果好。对进液体样,速度要快,汽 化温度要高于样品中高沸点组分的沸点值,一次汽化,保证色谱峰形不致展宽、使柱效高。当 进样量在一定限度时,色谱峰的半峰宽是不变的。若进样量过多就会造成色谱柱超载。一般讲 柱长增加四倍,样品的许可量增加一倍。对于常规分析,液体进样量为1-20微升;气体进 样量为0、1-5毫升。
气相色谱法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1PPT课件
10
四、气相色谱结构、操作简介
(一)气相色谱仪器主要系统
1. 载 气 系 统 2. 进 样 系 统
1- 载气钢瓶 2- 减压阀 3- 净化干燥管 4- 流量计 5- 压力表
6- 进样器 7- 气化室
5.温控系统
12-温度控制器 (共三个)
3. 分 离 系 统 4.检测记录系统
8- 色谱柱
9- 热导检测器 10- 放大器 11- 记录仪
5
色谱法的发展历史
1906 Tswett 用碳酸钙作吸附剂分离植物色素。最先提 出色谱概念。
1938 Izmailov, Shraiber 最先使用薄层色谱法。 1941 Martin, Synge 提出色谱塔板理论;预言了气体可
作为流动相(即气相色谱) 1944 Consden等 发明了纸色谱。 1956 Van Deemter等 提出色谱速率理论,并应用于气
有关色谱柱性质及其选择见第二节。
19
四、气相色谱结构、操作简介
(一)气相色谱仪器主要系统 4. 检测记录系统
检测元件 色谱柱分离后的组分依次进入检测器,按
检
其浓度或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转化成相应
测 记
电信号。 常用检测器:热导检测器、氢火
录
焰离子化检测器。
系
统 放 大 器 电信号放大
显示记录 记录和显示 绘出色谱图
(一)气相色谱仪器主要系统
2. 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
①进样器 ②气化室
专用微量注射器 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
1〜10μL
无催化作用
15
常压气体样品可用医用注射器(100μL-5mL)进样。简单灵活; 缺点:误差大,偏差在5%左右→多用六通阀定体积进样操作方便、 进样迅速、结果准确,偏差较小 六通阀:试样首先充满定量管,切入后,载气携带定量管中的 试样气体进入分离柱;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最佳的分离和检测效果。
设计实验流程
根据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和特点,设计 合理的实验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进 样、分离、检测等步骤。
优化实验条件
通过调整实验参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效 率和准确性。
实验操作技巧
样品处理
数据处理系统
功能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实验数 据,生成报告。
软件要求
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进行基线校 正、峰识别、定量计算等操作。
硬件配置
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需满足数据处理速 度和存储需求。
输出方式
数据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输出方式,如 文本、图表等,方便结果展示和交流。
03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气相色谱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相色谱法简介 •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构成 • 气相色谱法的操作流程 • 气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 •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 气相色谱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气相色谱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 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方法,通过 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样品前处理
样品收集
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样品浓缩
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进行浓缩,以便后续分析。
样品净化
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衍生化
将某些不易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更易检测的化合物。
气化与进样
气化
将样品加热使其变成气体,以便进入色谱柱进行分离。
进样
气相色谱法
而取决于组分及两相的性质,并随柱温、柱 压变化而变化。
容量因子k 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
随柱温、柱压的变化而变化,还与流动相及 固定相的体积有关。
理论上可以推导出:
VS 1 kK K VM
t VR R k t M VM
相比(Phase ratio) =VM / VS: 反映各种色谱柱柱型及其结构特征
2、柱温的选择 能使沸点最高的组分达到分离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 形不托尾为度。 3、固定液与担体的选择 由实验手册查出参考值,再由实验选择。 4、汽化室与检测室温度 汽化温度、检测室温度高于柱温30-70度。 5、进样量 根据担液比及柱子形式决定进样量,进样 时间要短(1秒内完成)。
二、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式 设两相邻峰的峰宽相等,即w1=w2,则
R
又知
2(t R ( 2) t R (1) ) w1 w2
t R ( 2 ) t R (1) w2
tR 2 n 16( ) W
W2
16t
2 R ( 2)
n
4t R ( 2 ) n
另
t ( 2) R tM
k2
§2-4 固定相及其选择 一、固定相的类型:
吸附剂型固定相
固定相{
担体+固定液型固定相
常用吸附剂型固定相有:
常用担体+固定液型固定相中: 常用担体有: 1、红色担体:(101型担体)
特点是:表面空隙小、比表面积大、机械强度 高、担液能力强、表面有吸附中心。
2、白色担体:(6201型担体)
特点是:表面空隙较大、比表面积较小、机械 强度较差、担液能力中、表面无吸附中心。
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3)
在某色谱条件下,分析只含有二氯乙烷、二溴乙烷和四乙基
铅三组分的样品,结果如下:
二氯乙烷 相对质量校正 因子 峰面积(cm-2) 1.00 1.50 二溴乙烷 1.65 1.01 四乙基铅 1.75 2.82
试用归一化法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解:根据公式 ΣAiFi=1.5×1.0 + 1.65×1.01 + 1.75×2.82 =1.5 + 1.6665 + 4.935=8.1015
(2)不对称峰面积的测量一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对于不对称
峰的测量如仍用峰高乘半峰宽,误差就较大,因此采用峰高 乘平均峰宽法。 A=1/2h(Y0.15+ Y0.85) 式中Y0.15和 Y0.85分别为峰高0.15倍和0.85倍处的峰宽。 这种方法对于不对称峰可得到较准确的结果。
(3)峰高乘保留时间法
校正因子分为绝对校正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由 m f A i i i
可得
fi
mi Ai
式中fi值与组分i质量绝对值成正比,所以称为绝对校正因 子。在定量时要精确求出fi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色谱峰面 积与色谱条件有关,要保持测定fi值时的色谱条件与运用fi值 时的色谱条件相同,既不可能又不方便。另外即使能够得到 准确的fi数值,也由于没有统一标准而无法直接应用。为此提
同理可得f‘m甲苯=1.06, f‘m对二甲苯=1.10
(3) 定量分析方法
(1). 归一化法 归一化法是气相色谱中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应用这种 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试样中各组分必须全部流出色谱柱,并在
色谱图上都出现色谱峰。归一化法把所有出峰组分的含量按
100%计算。测量参数为峰面积时,归一化的计算公式为
对原样品中的j组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