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第一章:地球的位置与结构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掌握地球的结构特点1.2 教学内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与其他行星的比较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1.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模型,找出地球的位置。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与其他行星的比较。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地球的结构特点。

第二章:地球的自转与公转2.1 学习目标: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2.2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的定义与特点地球公转的定义与特点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2.3 教学活动:1. 通过模型或动画,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过程。

2.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

3. 小组讨论,探究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3.1 学习目标: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掌握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地球仪上的经纬度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带的划分3.3 教学活动:1. 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小组讨论,探究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章:地球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4.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掌握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影响4.2 教学内容:地球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地球自然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矿产资源、化石能源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影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4.3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

2.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影响。

3. 小组讨论,探究保护地球环境的方法与措施。

第五章:地球的科学探索与保护5.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科学探索的方法与成果掌握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措施5.2 教学内容:地球科学探索的方法: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球科学探索的成果:板块构造理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措施: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生态保护5.3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地球科学探索的方法与成果。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自然环境。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银河系、宇宙膨胀等概念。

2. 地球的基本构造:地壳、地幔、地核等结构。

3. 地球的自然环境:大气层、水圈、生物圈等。

4. 地球的卫星:月球、人造卫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自然环境。

2. 难点:地球构造的内部结构,宇宙膨胀理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构造。

2. 利用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地球的特点和卫星的相关知识。

4.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太阳系、银河系等概念,阐述地球在其中的地位。

3. 讲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分别介绍地壳、地幔、地核的结构和特点。

4. 讲解地球的自然环境:阐述大气层、水圈、生物圈等环境要素的作用。

5. 讲解地球的卫星:介绍月球、人造卫星等,探讨卫星对地球的影响。

6.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地球的特点和卫星的相关知识,分享讨论成果。

7. 总结课堂内容: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课后作业:设计课后实践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9.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成果。

六、教学活动与实例分析1. 活动一:宇宙探索之旅目的:通过虚拟宇宙探索游戏,让学生体验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独特性。

方法:使用互动软件,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游览星空,观察其他行星,对比地球的特色。

步骤:介绍虚拟探索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星系进行探索。

学生记录所观察到的行星特征,并与地球进行对比。

教学设计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接着,我会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强调宇宙中的地球这一主题,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二)讲授新知
1.宇宙的组成和结构:我会以图片和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宇宙的组成,如恒星、行星、星系等,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层次结构。
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我会详细讲解地球在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中的位置,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渺小和独特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
2.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宇宙的探索欲望,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地球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宇宙的壮丽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入本章节的学习内容。
教学设计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理解宇宙与地球的关系,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
2.学习天文基础知识,认识恒星、行星、星系等天体,了解它们的分类、特征和运动规律。
3.掌握地球的基本运动,如自转、公转,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语言降低宇宙知识的抽象性,帮助学生构建宇宙与地球的空间概念。
2.针对学生在观察、分析能力上的差异,设计梯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地观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地球观。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全球视野,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特殊性。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星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宇宙中的地球。

2、讲授新课(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包括各种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

讲解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地月系到太阳系、银河系,再到总星系,让学生明确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位置。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展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图片和相关数据,让学生比较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公转方向、公转周期、体积、质量等方面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即地球与其他行星在结构和运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3)存在生命的行星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温度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其具备了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

3、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天体、绘制天体系统层次图、分析某行星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等,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1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1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答案:B
课堂小结:
宇宙是物质的,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后
反思
河外星系
总星系其它恒星系
银河系其它行星—卫星系
太阳系月球
地月系
地球
总星系就是宇宙吗?
例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 )
A、总星系B、太阳系
C、河外星系D、银河系
答案:B
二、太阳系
太阳系中的物质就只有八颗行星吗?
(太阳—中心天体、八大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际物质)
例4、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 )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三:认识太阳系
四:地球既普通又特殊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课堂即时生成与对策
(引入:观看“天宫一号”的新闻)
如果你在我国的太空实验室里看地球会是什么样呢?
(展示图片)
一:宇宙一词并不陌生,同学们能用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宇宙吗?
总结:1.我们是从古代文献中找到:宇,即上下四方,指空间;宙,即古往今来,指时间。所以宇宙的第一层含义是时空。
A、地球和火星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D、土星和天王星
答案:B
三、地球
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据表中数据可八大行星分成哪几类?
2.据图思考:地球上生命诞生的条件?
总结:
例5、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掌握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2 教学内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适中,能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适中,有利于生命的存在。

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地球与其他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也自转,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昼夜更替和四季变换。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一天;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天文望远镜,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的位置对生命存在的影响。

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以巩固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二章:地球的结构与组成2.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组成掌握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特征认识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层和水圈2.2 教学内容: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三层,由内到外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每层都有不同的物质组成和特性。

地球的内部特征:地核是由铁和镍组成的,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是最外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球的外部特征:地球有大气层和水圈,大气层由气体组成,水圈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地球的结构和组成,讲解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或地球结构模型,了解地球的岩石圈、大气层和水圈。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特征对生命存在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以巩固对地球结构和组成的理解。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三章:地球的气候系统3.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气候系统掌握地球的气象现象和气候变化认识地球的气候类型和影响因素3.2 教学内容:地球的气候系统:地球的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层、水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它们相互作用并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5篇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5篇

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5篇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1[教学目标]1.用图例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图表资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

3.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消失生命的缘由。

[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一般性和特别性。

[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斗转星移这些现象我们都是很熟识的,你们当中有谁知道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吗?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其它星球上有没有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里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①天体类型A、恒星由炎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似球状的天体B、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C、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自身不能发光。

D、卫星环绕行星运行的、质量很小的一种天体。

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一颗卫星。

E、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

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似乎从空中的某一点向外散射开,这种现象叫做流星体。

F、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此外,还有其它的星际物质。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两种最根本的天体〔附:练习稳固对天体特征学问的理解和熟悉〕②天体系统的层次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各级天体系统的组成如下:A、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转动形成地月系。

地球是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的惟一的自然卫星。

B、太阳系太阳、地球和其他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构成太阳系。

C、银河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构成银河系。

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其相类似的天体系统,人称河外星系。

D、总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目的]一、知识目的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状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二、才干目的1.经过阅读太阳系结构表示图,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行星的运动特征,培育先生的读图和剖析效果的才干。

2.经过对八大行星基本数据的对比、剖析、归结,培育先生观察思想的才干。

三、情感目的1.经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先生树立辩证唯心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

2.用迷信宇宙观武装头脑,树立迷信的探求肉体,并留认识别和抵抗伪迷信。

[教学重点、难点]1.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缘由。

[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启示式教学[讲授进程]【幻灯片展现】【导课】1.〝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包括了天文学研讨的两大视角〝空间〞和〝时间〞。

人们对宇宙的看法阅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神话→地心说→日心说→星系说。

2.人类对宇宙探求的开展,如我国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着陆等,引发先生对宇宙的关注和兴味。

然后转而衔接到宇宙与地球的关系上。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板书】1.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是物质的【讨论】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慨叹?【归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达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

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

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端广阔的,可以说是无边无边的。

宇宙中的微妙无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求。

【思索】在这个有限时间、有限空间的宇宙中,究竟有些什么呢?请同窗们细心观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掌握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关系1.2 教学内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轨道位置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距离和大小比较太阳系的基本结构1.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使用图片和模型进行演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地球与其他行星的大小和距离。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地球的构成和特点2.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构成和特点掌握地球的地质和气候特征2.2 教学内容: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核心地球的外部特征:大气层、水体、陆地地球的气候系统2.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使用图片和模型进行演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地球的外部特征和气候系统。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观察天气变化和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球特点的理解。

第三章:地球的形成和演化3.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掌握地球的历史和地质变迁3.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成:太阳系早期的环境和地球的诞生地球的演化: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生物进化地球的历史:地质时期和地质事件3.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使用图片和视频进行演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地球历史中的地质事件和生物进化。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岩石和化石,了解地球的历史和演化过程。

第四章: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4.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掌握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4.2 教学内容:地球资源的种类: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气候变化、污染、生态破坏地球环境问题的影响:自然灾害、生态系统崩溃、人类健康威胁4.3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地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使用图片和地图进行演示。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如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了解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4

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4

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4第一篇:中图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4 共1学时1教学目标评论(0)1.了解天体类型及天体系统的层次性;了解恒星、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认识宇宙的物质性。

2.了解太阳系的成员(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天体)的基本特征。

3.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重点难点评论(0)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地球在宇宙中评论(0)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4、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1、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2、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1. 引言:地球的舞台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地球在宇宙中的小故事。

想象一下,咱们的地球就像一个大舞台,而宇宙则是这个舞台的背景,那可是浩瀚无边啊!当我们在地球上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阳光的时候,殊不知,外面还有数不清的星星和行星在“围观”我们,仿佛在说:“你们人类真有趣!”所以,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来看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

2. 地球的“家”2.1 地球的位置首先,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哪个“角落”呢?嘿,别着急!我们在太阳系中,是在离太阳适中距离的那颗蓝色星球。

你知道吗?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正好可以让我们拥有适宜的温度,既不会像火星那样冷得像冰箱,也不会像金星那样热得像蒸锅。

真是老天眷顾,给了我们一个黄金地段啊!而且,地球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有生命的地方,简直是宇宙的“人间仙境”!2.2 地球的特征说到地球的特征,那可就多了!它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还是大气的好朋友。

咱们的水是生命的源泉,空气则是咱们的“氧气大哥”。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宛如一部复杂的交响乐,动物、植物和人类都在这乐队里各司其职,和谐共处。

这种微妙的平衡,真的是太神奇了,简直让人忍不住想要为大自然的创作鼓掌!3.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3.1 人类的责任说到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我们住在这颗星球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也要为它负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咱们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像是温室效应、资源过度开发等等,简直让人心痛!所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呀!不然,等到有一天,我们发现再也找不到干净的水和新鲜的空气,那可就真是“落得个身无长物”的惨状了。

3.2 地球的未来展望未来,地球将何去何从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出一份力。

比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使用、植树造林等等,都是我们能做的小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聚沙成塔,总能带来改变。

就像古人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小行动,都是通往美好未来的第一步。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篇一:新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_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学生知道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及其运动特征、结构特征等性质,从中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3、能够说出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学生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2、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教材分析:本章是地理一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同时本章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

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 地球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产生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2. 演示法: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3. 课堂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特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示意图,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7. 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观察和讨论中展现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地球仪模型,以便进行课堂演示。

2.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 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的特点。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 介绍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特点,与地球进行对比。

3. 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和在线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

2. 在进行课堂演示时,注意操作地球仪的正确性,确保学生的理解正确。

3. 在讨论环节,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十、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作业,观察他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描绘是否准确。

高一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高一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高一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每个地理老师都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不妨来写一篇高中地理教案,它会对你的教学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284541高一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1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和“九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阅读“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图,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

从的结构特征。

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并以此推论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

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掌握地球的运动形式和周期;4.了解地球的组成和一些特点;5.培养学生对地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组成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宇宙的规模和浩瀚。

2.呈现:通过讲解和展示资料,向学生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大小,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适合生命存在。

3.梳理:让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形式和周期,帮助学生理解地球为什么会有四季和昼夜交替。

4.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组成和特点,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以及地球的气候、地理特征等。

5.实践: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析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6.归纳:通过讨论和总结,归纳总结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地球。

7.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重要性的短文。

四、教学资源:1.宇宙图片和资料;2.地球的模型和图片;3.小组活动的材料。

五、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2.小组活动的成果;3.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观察和制作太阳系模型,了解地球与其他行星的位置关系;2.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地球上的不同地理特征;3.通过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了解地球的环保问题以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以上即为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地理教案-地球在宇宙中

地理教案-地球在宇宙中

地理教案-地球在宇宙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概况,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模型等工具分析地球运动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运动规律。

2.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美丽的星空,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奥秘。

提问:你们知道宇宙有多大吗?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2.宇宙概述讲解宇宙的组成,包括恒星、行星、星系等。

通过图片展示宇宙的浩瀚,让学生感受宇宙的广阔。

3.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系模型,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讲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轨迹。

4.地球运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通过动画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5.地球运动的影响讲解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地球自转导致的时区差异、地球公转导致的气候变化等。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6.实践活动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鼓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四、作业布置1.结合教材,绘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运动规律。

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作业布置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拓展知识面。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运动规律。

利用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同学们,如果我们把宇宙比作一个篮球场,地球大概在哪里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解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实际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新课标《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阳西县奋兴中学关开炳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宇宙和宇宙中有哪些主要的天体类型,尤其要认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并树立宇宙是物质的观念。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了解中心天体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的简要特征。

3.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并树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天体的概念,太阳系主要成员及其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三、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四、教材分析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力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

第三,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像地球一样的星球,生存着高智慧的生命——外星人。

当然,适合外星人生存的星球也许有像地球一样的宇宙环境。

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阶段,有关宇宙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地理学科来传授的。

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

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

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

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

教材首先介绍了宇宙的概念,而且强调“宇宙”一词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宇宙,只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够观测和认识到的宇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宇宙”的范围也会相应扩大,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教材介绍了星云、恒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物质形式,并配置了一些天体的照片,以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这些天体,重点介绍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尤其是这两种天体的组成和特征。

第二部分讲述太阳系,对太阳系中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小行星等天体做了介绍,尤其对九大行星的特征,如与太阳的距离、质量、体积、自转周期、公转周期、表面平均温度、卫星数列表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九大行星有关数据的比较,学生自然就会看出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并没什么特殊之处,所以,它是宇宙中一颗非常普通的行星。

但是,地球又是一颗不同寻常的行星,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宇宙中,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地球在宇宙中特殊的地位。

教材重点从日地距离、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自身的体积和质量等方面,介绍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并专门安排了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以进一步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五、教学思路1.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活动:让学生了解水星到冥王星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分析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与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为学习“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打下基础。

2.了解“宇宙”的概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3.让学生看课本上的部分天体图片,并用多媒体投影部分星云、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行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天体的视觉形状,使学生对天体有一定认识。

4.讲解天体的概念,总结天体的类型及特征,重点学习恒星和星云这两种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引导学生得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结论。

5.利用多媒体投影“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示意图,展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宇宙的运动是有序的结论,并找到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6.利用多媒体投影“太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找出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及其特征。

7.利用多媒体投影“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引导学生读表,让学生通过对九大行星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等数据的比较,认识到地球与其他行星尤其与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极其普通的行星。

8.堂上练习:让学生掌握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名称和相对位置,完成课本的“思考”活动题。

9.在“探索”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主要从日地距离、体积、质量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几方面进行分析。

10.引导学生通过“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案例的研究,对火星和地球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并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或火星上有哪些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八、教具准备:制作课件九、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力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那么,地球的宇宙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大家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探索]请同学们读“太阳系中九大行星表面平均温度比较”表,比较并分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提问] 1.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水星到冥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有什么变化规律?这与它们距太阳的远近有什么关系?2.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多少?这和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总结] 1.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水星到冥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越来越低,这与它们距太阳的远近有密切关系,距离太阳越近,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高。

2.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是22℃(指固体表面平均温度),这主要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导学]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思考宇宙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地球在宇宙环境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宇宙对地球有哪些影响?(投影:星空图)[讲述] 在满天星斗的秋季夜晚,我们肉眼能够看见的最遥远的天体系统是仙女座星系。

(投影:仙女座星系图)来自该星系的光在宇宙中已经穿行了200万年。

除了我们肉眼能够看见的各种天体之外,还有大量的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天体。

宇宙就是由这些肉眼可见和不可见的天体构成的。

[过渡] 宇宙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我们所说的“宇宙”,只是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所认识的宇宙范围会不断扩大。

那么,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投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图片)让学生观察天体的视觉形状。

[讲解]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探索宇宙的奥秘。

直到20世纪60年代,依靠现代空间探测技术,人类才对宇宙空间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到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都是宇宙中的天体,可见,宇宙是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我们把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统称为天体。

[提问] 通过观看天体图片,我们很清楚,宇宙是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的,那么,宇宙中主要有哪些天体类型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强调]科学家按照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它们划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等。

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讲解]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着。

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

在已发现的天体系统中,按大小可分为四个层次。

(投影图片: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示意图)[导学]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图片,看看宇宙中天体的运动是有序的还是杂乱无章的呢?注意观察太阳系中天体的运行轨道。

(学生读图)[讲解]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宇宙中天体的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是有序的运动。

例如,太阳系中的天体是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行的。

[导学]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投影图片,找出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什么位置?(学生读图、回答,教师总结强调:地球位于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之间。

)[过渡]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那么,在太阳系中还包括哪些行星或者其它天体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太阳系”部分的内容。

[讲述] 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由于太阳质量巨大,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投影“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导学] 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看一看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分别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思考分析,教师归纳总结)[总结]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小,平均密度大,表面温度较高,卫星很少,或者没有。

巨行星离太阳比类地行星远,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平均密度小,表面温度低,卫星数目多,并且有光环。

远日行星距离太阳远,表面温度最低,平均密度大体介于前两类之间,都有卫星。

[导学] 请同学们再仔细分析“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看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比,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思考分析,教师强调)[强调] 从九大行星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等数据的比较,我们很清楚地看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尤其与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极其普通的行星。

[练习] (投影“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让学生读图完成练习:(1)在图中找出九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说出地球的左邻右舍。

(2)找出小行星带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学生认真读图,进行练习,教师抽查提问后归纳总结)[解析](1)九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过渡] 刚才我们放眼“宇宙”,初步了解了宇宙和太阳系的有关知识,现在让我们把眼光投向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地球。

[讲述]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系中还有八个和地球类似的行星。

就其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各行星中也不很显眼。

现代宇宙探测的结果表明,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由此可以说明地球是宇宙中一颗十分独特的天体。

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导学] 请同学们在“探索”活动的基础上,试从日地距离、体积、质量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几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解释] 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

(1)从宇宙环境来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从恒星际空间来看,太阳周围的恒星际空间比较有利于太阳的稳定,太阳的稳定又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演化;从行星际空间来看,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都沿着各自公转轨道和相同的方向围绕太阳运行,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

那么为什么生命只出现在地球上呢?这又要从地球本身来找一找原因。

(2)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体积、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