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学案(含答案)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学案 第一课时
【寄语:同学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就要拼搏,才会有成功的可能,让我们期待着!】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1期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学案(第一课时)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2、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由岩石组成,是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介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
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的部分,可分为内核和外核。
地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3、2-1-2图:1)地震波的传播特点: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固、液、气都可以通过;横波和纵波在地面以下33千米处速度突然开始增大,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作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大幅度减小,这个不连续面叫做古登堡界面,作为地幔和地核得分界面。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补充:岩浆岩分为侵入型和喷出型 侵入型:花岗岩 喷出型:玄武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意义1)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2) 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3)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时间:2011、10、27 编辑: 高玉晓类型 成因 举例岩浆岩冷却凝固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 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变质岩 变质作用板岩、大理岩、片麻岩1)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特点常含有化石2)裸露岩石 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风、流水、冰川、海浪沉积岩高温高压 3)已成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岩浆变质岩冷却凝固岩浆岩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重熔再生。
2.1.1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学案(含答案)
2.1.1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时课时11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能画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M横波S,实线N纵波P。
2分层界面地下深度千米波速变化莫霍界面17平均该面以下,纵.横波速都明显加快古登堡界面2900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岩石圈1构成地壳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2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判断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类型形成常见岩石A岩浆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玄武岩B沉积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石灰岩.砂岩.页岩C变质岩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大理岩.板岩.片麻岩2地质作用a表示上升冷却凝固bc表示外力作用d表示变质作用e表示重熔再生3循环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判断1花岗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吗2变质岩中含有化石。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材料一科拉超深钻孔是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所进行的一项科学钻探工作,到1983年,该井的钻探深度已经达到了12000米,之后的10年共计进度262米,钻探工作终止于1994年,官方理由因“经费不足”停止钻进,至今保持世界最深钻井纪录。
高中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组成学案教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和地表形态编写:陆其勇审稿:刘龙华考试要求考点2. 岩石圈的组成和物质循环考点3.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组成教学要求②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并分析区别其成因教学过程1、阅读教材,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1)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岩石圈包括部分和。
(3)在右图方框内填写相关内容。
2、读“地壳结构示意图”(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各处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大洋地壳较。
(2)地壳上下分层:上层叫_____层,该层在大洋内部缺失,呈___________分布状态;下层叫_______层,呈 ______ 分布状态。
二、岩石圈的组成1、自学教材岩石圈的组成部分,填写下表:29练习巩固)A.整个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 D.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分类重要特征成因典型岩石岩浆岩质地较坚硬常具有气孔沉积岩变质岩常具有变晶结构2、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上层叫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B .上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C .下层叫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D .下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3、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 A .硅、镁???? B .铝、硅?? C .氧、硅???? D .钠、氧 4、有关岩浆岩的叙述( )A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B .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C .花岗岩属岩浆岩,它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D .玄武岩属岩浆岩,气孔很少 5、下列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 .大理岩、玄武岩B .砂岩、页岩C .石英岩、板岩D .砾岩、石灰岩 6、下列四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A .大理石、质岩、 板岩、 石灰岩B .石灰岩、片岩、 砾岩、 页岩C .砂岩、 砾岩、 石灰岩、页岩D .石英岩、石灰岩、砾岩、 片岩 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成分发生改变,由此而形成的岩石( )A .石灰岩、玄武岩B .页岩、石灰岩C .大理岩、板岩D .砂岩、花岗岩 8、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 )A .岩浆岩和沉积岩????B .岩浆岩和变质岩C .沉积岩和变质岩????D .变质岩和沉积岩9、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图中地震波E 是 F 是 判断理由 。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1节 第1课时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 鲁教版必修1
第1课时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并记住岩石圈的组成。
(重点)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并掌握其主要特征。
(重点)3.能运用图文资料分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重难点)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2)不连续界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波速A波(横波) B波(纵波)C 莫霍界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 古登堡界面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特别提醒]纵波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慢。
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
而在水中的人,因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只感觉到纵波作用下的上下颠簸。
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M地壳、N上地幔顶部,主要由岩石组成。
[易错警示] 地壳≠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合起来称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
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厚度比岩石圈小。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 类型形成常见岩石 A 岩浆岩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表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玄武岩B 沉积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石灰岩、砂岩、页岩 C 变质岩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大理岩、板岩、片麻岩2.地质作用⎩⎪⎨⎪⎧a 表示上升冷却凝固b +c 表示外力作用d 表示变质作用e 表示重熔再生3.物质循环的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1.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 × )提示:由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所以当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1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课标解读】根据课标要求,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方法是“运用示意图”。
为了让学生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先要给学生介绍三大类岩石,在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转化过程中,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为了让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按照各类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读懂示意图,并能根据示意图正确、完整的说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代表性岩石。
2、能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三、教学思路本课以黄山石猴的故事作为学习情境,设置了“石猴从哪里来”、“石猴到哪里去”、“蹲坐山巅的还有可能是什么类型的石猴”三个探究问题,从石猴的前世、今生、来世的角度来探究三大类岩石的成因,进而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代表性岩石。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难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情境教学法、图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导入)黄山风景区“猴子观海”景点:“猴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这只猴子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利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探究一:石猴从哪里来?(承转)“猴子”是由花岗岩组成,高3米,宽1.5米左右。
这只石猴是人类搬上去的吗?当然不是。
石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让我们从岩浆说起。
一、岩浆岩1.岩浆岩的形成(讲解)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常见的岩浆岩及特点(讲解)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又称火山岩。
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一般形成高原、台地。
高中地理《岩石圈的结构与物质循环》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岩石圈的概念,掌握岩石圈的组成及分类。
2. 使学生理解岩石圈内部结构,知道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区别与联系。
3. 让学生掌握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及物质循环过程。
2. 教学难点:岩石圈内部结构的划分及物质循环的细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和物质循环。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圈的结构和物质循环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结合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岩石圈的结构图、物质循环图等。
2. 准备相关实例资料,以便进行实例分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岩石圈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岩石圈的结构和物质循环。
2. 讲解岩石圈的组成:讲解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它们在岩石圈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展示岩石圈的结构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岩石圈的结构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岩石圈的内部结构。
4. 讲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讲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分析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5. 实例分析:结合实例资料,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6. 小组讨论: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7. 总结与评价: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表现,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程的内容,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
六、教学延伸:1. 探讨岩石圈与生物圈的关系,了解生物如何影响岩石圈,以及岩石圈对生物圈的影响。
高中地理《岩石圈的结构与物质循环》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中地理《岩石圈的结构与物质循环》的教案章节:第一章岩石圈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岩石圈的概念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特征。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岩石圈的概念及其组成。
2. 岩石圈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1. 岩石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的关系。
2. 岩石圈的结构模型构建。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岩石圈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征。
2. 模型展示法:展示岩石圈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岩石圈结构模型。
2. 相关案例资料。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圈在地球系统中的地位。
2. 提问:什么是岩石圈?它由哪些部分组成?环节二:讲授新课1. 讲解岩石圈的概念及其组成。
2. 讲解岩石圈的结构特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3. 分析岩石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的关系。
环节三:模型展示1. 展示岩石圈结构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
2. 引导学生观察模型,总结岩石圈的层次结构。
环节四:案例分析1. 呈现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岩石圈结构特征。
2.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如分析案例中的地质现象。
环节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岩石圈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征。
2. 强调岩石圈在地球系统中的重要性。
环节六:作业布置1. 绘制岩石圈结构图,巩固所学内容。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章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堂练习1. 岩石圈主要包括哪三个部分?2. 岩石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的关系是什么?3. 请简述岩石圈的层次结构。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岩石圈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学历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岩石圈的范围和组成物质。
2、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代表性岩石。
3、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和代表性岩石。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2、难点(1)岩石转化过程的判断和分析。
(2)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岩石圈的范围和组成物质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岩石圈的组成物质主要是各类岩石。
(二)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1)成因: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2)分类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形成,如花岗岩。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如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3)特点侵入岩:结晶颗粒较大。
喷出岩:有气孔构造。
2、沉积岩(1)成因: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2)特点具有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
(3)代表性岩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
3、变质岩(1)成因: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而形成。
(2)代表性岩石: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板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石英岩(由砂岩变质而成)等。
(三)岩石圈物质循环1、概念: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2、过程(1)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下形成沉积岩。
(3)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
3、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2022地理自然地理第2单元第1讲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第一讲岩石圈物质循环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2。
描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会判断不同类型的岩石。
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1.区域认知:结合地球海陆分布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特点。
2.地理实践力: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结合当地地貌类型和特征,分析其成因。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A、B两类地震波的区别是什么?代码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A横波较慢固体B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2)两个不连续界面是什么?波速有何变化特点?①C界面——莫霍界面,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D界面—-古登堡界面,A地震波完全消失,B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三大圈层各包括哪几部分?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图中代码C层以上部分C、D两层之间的部分D层以下部分,内部分为E层和F层(4)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哪些?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地球三大外部圈层的特点是什么?(1)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2)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3)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读图回答)1.岩石主要有哪三种类型?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什么?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易误点拨](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始于岩浆,最终又回到岩浆。
(2)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3)沉积岩和变质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三大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岩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为岩浆岩,含有气孔构造的是________。
a属于________,b属于________。
(2)如果d原来是________岩,现在有可能成为大理岩,位于d处的岩石属于________岩。
高中地理鲁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学案(含答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学案(含答案)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综合思维:能够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分析,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2.地理实践力:结合野外观察,识别、描述常见岩石,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征及代表性岩石。
探究活动一岩石圈的组成[新知导入]《石灰吟》——明朝诗人于谦[思考](1)诗中描述的岩石是____________岩,按成因分,属于____________岩。
该类岩石具有哪些典型特征?(2)该岩石在怎样的条件下会形成变质岩,形成的变质岩是________岩。
提示:(1)石灰沉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2)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岩石原有的成分发生变化,形成变质岩。
大理1.岩石的类型: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岩浆岩类型形成过程常见岩石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玄武岩3.沉积岩(1)形成过程(2)常见类型: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3)主要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4.变质岩(1)概念:原有岩石→经高温、高压作用→原有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
(2)常见类型常见原岩与变质岩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示意提醒:变质岩多分布在岩浆和岩浆岩附近[微思考1]花岗岩和玄武岩的生成有何不同?提示:花岗岩为侵入岩,玄武岩为喷出岩;玄武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气温、气压急剧变化,导致岩浆中气体溢出,形成气孔。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对比分析三大类岩石:类型成因特点代表性岩石岩浆岩上升冷却凝固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小,有流纹或气孔玄武岩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大,岩石坚硬花岗岩沉积岩外力作用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变质作用具有片理结构大理岩、板岩、片麻岩某中学背山面河。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课时1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1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习目标定位] 1.利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并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说出三大类岩石的特征、成因,并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分层(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M:横波(S),实线N:纵波(P)。
(2)分层名称特征界面A层地壳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17千米a莫霍界面B层地幔厚度约2 800千米,上部存在c软流层,是岩浆主要发源地b古登堡界面C+D层地核分C外核、D内核岩石圈:地壳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图中字母E。
3.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思考1.岩石圈由哪些部分组成?答案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类型形成常见岩石A 岩浆岩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 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 玄武岩 B 沉积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 石灰岩、砂岩、页岩C 变质岩 高温高压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大理岩、板岩、片麻岩2.地质作用⎩⎪⎨⎪⎧a 表示上升冷却凝固b +c 表示外力作用d 表示变质作用e 表示重熔再生3.循环意义(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思考2.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否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答案 不可以。
岩浆岩可以直接转化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也可以直接相互转化,但沉积岩和变质岩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必须先转化成岩浆后再形成岩浆岩。
探究点一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2)地震波分为哪几类?其在地球内部传播时表现出哪些特点? (3)岩浆来自于地球的哪一层?岩石圈和地壳有什么关系?答案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幔也可再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成外核和内核。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一、引言。
岩石圈是地球圈层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岩石和矿物组成,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岩石圈中的物质组成和循环对地球的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围绕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
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 岩石的分类。
岩石是地壳中的主要构成物质,它是由矿物颗粒或其他岩石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和成分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的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玄武岩、花岗岩等。
沉积岩是由岩石颗粒在地表或水中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片岩、片麻岩等。
2. 矿物的组成。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颗粒,它是由化学元素经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地球上已知的矿物种类有几千种,它们的成分和结构各不相同。
常见的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硅灰石等,它们在地球的岩石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岩石和矿物两大类。
岩石是由矿物颗粒或其他岩石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它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颗粒,它是由化学元素经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它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熔融和再结晶等一系列过程。
这些过程是地球内部和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岩石的形成是指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却凝固而形成火成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壳深部的高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了各种火成岩,如玄武岩、花岗岩等。
岩石的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结晶作用而形成变质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岩石颗粒发生了结晶变化,形成了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
2.1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核心素养目标】1.利用岩石标本、示意图、计算机模拟动画等,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基本特征,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培养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阅读与绘制示意图,理解并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3.结合实例,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意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学习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基本特征。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学习难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学案教学、合作学习、观察法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泰山景观视频,为本节课学习进行铺垫。
导入时展示五岳位置图及泰山岩石图片,既让学生对泰山的位置进行区域认知,又加深了学生对泰山岩石的直观印象。
教师:泰山自古以来就被我们中华文明赋予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重于泰山”、“稳如泰山”等等。
那么泰山有那些岩石组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教师:出示课标及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教师:板书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课堂探究一】目标一岩石圈的组成1. 岩浆岩教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岩石圈按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岩石。
那么泰山主要由哪一类岩石组成?它是怎么形成的?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填空总结泰山主体岩石的形成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完成填空。
学生:展示答案泰山的主体岩石是花岗岩,它是由地下岩浆沿着地壳的裂隙,向上不断侵入,在距离地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时候。
随着深度变浅,温度减低,岩浆逐渐冷却凝固形成。
正是由于泰山花岗岩坚硬致密的特点,使泰山石成为闻名天下的建筑材料。
教师:结合动画模拟讲解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分类及其特征。
学生:整理岩浆岩的类型、特征及成因。
2. 变质岩教师:泰山还有哪些岩石?请同学们继续观看视频,完成填空。
泰山的主体岩石是_______,它是由地下_______沿着地壳的裂隙,向上不断_______,在距离地表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的时候。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学生用书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学生用书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最新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知识体系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知识点一岩石圈的组成在地球表面,岩石无处不在,它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山谷、洋底,它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
岩石的类型: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型。
1.岩浆岩岩浆岩是__________的产物,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________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变化,________而形成岩浆岩。
常见的岩浆岩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沉积岩(1)形成过程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打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________下来,经过固结就形成了沉积岩。
水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________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经过________也可以形成沉积岩。
(2)特点:具有________构造。
在岩层中有时能找到已经成为________的古生物遗体(如贝壳、骨骼)或遗迹(如足迹、虫穴)。
(3)常见沉积岩:________、________、页岩等。
3.变质岩(1)形成过程在________、高压作用下,地壳中原有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过程,叫作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作变质岩。
(2)常见变质岩:思维拓展大理苍山多姿多彩的岩石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南延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檐”。
该公园三大类岩石均有出露,尤以变质岩最为齐全,被誉为“变质岩的博物馆”。
10亿年前,这里的古海盆中沉积了厚厚的砂岩、泥岩和石灰岩,地球早期的火山活动还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
这些岩石不断地叠置加厚,在高温、高压下,处于深部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陆基底,后来经过强烈隆升、挤压等作用,形成苍山。
高中地理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导学案(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习目标] 1.学会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
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征及代表岩石。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质循环及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其中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①________。
(2)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②______、③________和固态。
2.岩石(1)概念:岩石是④____________(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岩石的分类岩石按成因可分为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和⑦__________。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1)概念: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⑲________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主要来自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诞生,另一些地方岩石圈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和○21______________的持续转化。
2.岩石的转化在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中,组成地壳的矿物和岩石有时也会互相转化。
三类岩石转化示意探究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探究材料】材料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材料二右图为某彩石爱好者在攀枝花市金沙江畔购买的一块模树石,购买时卖家说“……这块石头出自形成于4亿年前的远古时代的沉积岩形成的板岩中,上面这些树枝状的黑色物体是古代植物的化石……”1.据材料一(古诗),探究下列问题。
(1)诗中所述岩石是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_岩。
(2)这种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学历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包括各类岩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3、能够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理,解释地质现象和资源的形成。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示意图的绘制。
2、难点(1)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各类岩石的转化关系。
三、知识链接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四、学习过程(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1、岩浆岩(1)定义: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2)分类: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3)特点:侵入岩结晶颗粒较大,质地坚硬;喷出岩多气孔,质地疏松。
例如,花岗岩是常见的侵入岩,常被用于建筑装饰;玄武岩由于其多孔的特点,常被用作建筑材料或过滤材料。
2、沉积岩(1)定义: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2)特点: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
(3)常见类型: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可以这样理解: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吹雨打、水流冲刷等作用,破碎的岩石被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胶结,最终形成沉积岩。
石灰岩是由海洋中的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的,所以常常能在其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3、变质岩(1)定义: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2)常见类型: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3)形成过程:例如,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会变质形成大理岩;页岩在变质作用下会形成板岩。
变质岩的形成就像是对岩石的一次“改造升级”,原本的岩石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内部结构和成分发生了变化,从而变成了新的岩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案(含答案)第一节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时课时11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能画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圈层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M横波S,实线N纵波P。
2分层界面地下深度千米波速变化莫霍界面17平均该面以下,纵.横波速都明显加快古登堡界面2900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岩石圈1构成地壳与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2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判断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类型形成常见岩石A岩浆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玄武岩B沉积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石灰岩.砂岩.页岩C变质岩高温.高压作用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大理岩.板岩.片麻岩2地质作用a表示上升冷却凝固bc表示外力作用d表示变质作用e表示重熔再生3循环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判断1花岗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吗2变质岩中含有化石。
探究点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材料一科拉超深钻孔是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所进行的一项科学钻探工作,到1983年,该井的钻探深度已经达到了12000米,之后的10年共计进度262米,钻探工作终止于1994年,官方理由因“经费不足”停止钻进,至今保持世界最深钻井纪录。
科拉超深钻孔发现地下有高含量黄金.钻石等地层,并发现大量氢沉积物,这些氢沉积物的量非常大,以至于从该洞挖出的泥浆都与氢沉积物一起“沸腾”起来。
这个深度似乎很深,但与地心在我们脚下6371千米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仍主要来自于对地震波的研究。
材料二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分为哪几类其传播速度有何特点答案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其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两个界面的深度分别约是多少千米在各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有何变化答案如下表界面地下深度千米波速变化莫霍界面17平均该面以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古登堡界面2900在这里,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地球内部可分为哪几个圈层它们分别是哪种物质形态答案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幔也可再细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成外核和内核。
地壳.地幔.内核为固体,外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所以可能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4地壳和岩石圈有何区别答案地壳是岩石圈的一部分,是组成地球内部圈层最外面的一个圈层。
岩石圈则包括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的全部。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如下表所示圈层名称分界面深度千米物质形态特征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17平均90029005150固态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地幔上地幔固态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下地幔温度.压力.密度均增大地核外核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不能通过内核固态温度很高,密度.压力都很大xx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此回答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1.D2.D解析第1题,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区最厚,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
九寨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震源深度20千米未超过当地地壳的厚度,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故选D。
第2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故选D。
探究点二岩石的分类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xx年12月29日,中美古生物学者宣称他们在西藏首次发现了鸟类足迹化石,这是首个能证明在白垩纪距今1.45亿年6500万年晚期,大量水鸟曾活动在淡水湖泊周遭的证据。
据了解,这块化石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大一学生在西藏进行社会实践时偶然发现的。
过去几年中,古生物学家陆续进入西藏考察,但所获不多,白垩纪西藏的脊椎动物化石记录几近为零。
1你能推断形成鸟类足迹的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答案沉积岩。
2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答案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在沉积过程中,一些动植物遗体被掩埋在下面,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3这类岩石有什么共同特征答案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一般含有化石。
4补充完成常见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变式图。
答案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对比分析三大类岩石类型形成特点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或气孔玄武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层理构造,有时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能源变质岩由于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岩石原有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片理构造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是可以转化的,这种转化称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也称为地壳物质循环,可用下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1岩石类型判读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两个箭头指向沉积岩和变质岩三个箭头指向岩浆2地质作用判读指向岩浆岩的是冷凝作用指向沉积岩的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是变质作用指向岩浆的是重熔再生作用读下图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34题。
3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ABCD4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A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B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C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D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答案3.A4.C解析第3题,为由各类岩石指向沉积物的箭头,其含义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表示固结成岩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重熔再生作用;表示冷却凝固作用。
第4题,根据选项和图可知,图中缺失的过程为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
图表特征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具有怎样的转化关系2判断图中箭头的含义。
1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具有怎样的转化关系2判断图中箭头的含义。
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
找准图中箭头的指向。
根据箭头指向来分析转化关系和箭头的含义。
1.沉积岩.岩浆岩均可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2变质岩和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3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4三类岩石都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岩浆三进一出。
岩浆岩一进三出。
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1各类岩石都可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但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三类岩石都可以直接形成岩浆。
2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
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是内力作用。
受地质作用影响,湖南省张家界石英砂岩岩峰林立,安徽省黄山多球状“怪石”。
图甲.图乙分别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张家界和黄山风光图片;图丙是“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a.b.c 表示三大类岩石。
读图完成13题。
1根据图片判断,图甲.图乙山体岩石类型分别是图丙中的AcbBabCbaDac2根据图片判断,形成图乙山体岩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化侵蚀.重熔再生B岩浆活动.冷却凝固C搬运堆积.固结成岩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3形成张家界的峰林.黄山的“怪石”景观的最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化作用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风力堆积流水侵蚀D风化作用流水堆积答案1B2B3A解析第1题,石英砂岩为沉积岩,球状“怪石”是花岗岩受风化作用形成的,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图丙中b为岩浆岩,a为沉积岩,c为变质岩,所以正确选项为B。
第2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图乙山体岩石为花岗岩。
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由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冷却凝固形成的,所以B项正确。
第3题,张家界的峰林是岩石经流水长期侵蚀切割而形成的。
黄山的“怪石”是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后又经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后棱角受风化磨蚀形成的球状“怪石”。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包括地壳和地幔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位于软流层以上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BCD答案1.C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 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
D.E合为岩石圈。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选项中应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减为0。
第2题,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它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厚度不一,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下面左图示意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构成的岛屿,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
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34题。
3该岛岩石形成的原因是A海水常年的侵蚀作用B河流携带的泥沙固结变质C岩浆侵入地壳缓慢冷却D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4该玄武岩石柱林的主要形成过程与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ABCD答案3.D4.A解析第3题,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海底快速冷却形成的。
第4题,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对应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