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审批稿
浅谈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
![浅谈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e4ed9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3.png)
浅谈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
服装美学是人类长久以来对外在形式的美感的追求。
而行为艺术是一种以人类身体行
为为媒介,在现场创造一种氛围、情感和思想的艺术表现方式。
这两者结合起来,会展现
出不同寻常的效果。
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不是为了展示服装的本身,而是为了强调服装所体现的意义
和价值。
这种行为艺术需要明确传达其表达的意义,并让观众产生共鸣。
一种类型的行为艺术在服装美学中被广泛使用就是时尚秀。
时尚秀的目的是在观众面
前展示服装,并吸引他们关注这件服装。
而设计师和制片人会精心设计时尚秀的背景和情境,以展示服装的外观和质感。
时尚秀的背景和情境,并不是为了装饰而存在,而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服装。
在这种情
况下,服装本身变成了艺术作品,行为艺术已经达到了传达意义的目标。
此外,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还可以通过表演艺术来表现。
服装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如果能够将它们与舞蹈、音乐或戏剧结合起来,就可以表达出更加深刻的意义。
这种
形式的行为艺术可以激发观众对服装的更深入理解和感受。
行为艺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现,例如在展馆和博物馆中举办特别的展览。
在这种
情况下,制片人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境来展示服装,观众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服装本身
所表达的意义。
总之,“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这个主题,是让人们重新审视服装本身的重要性和
意义。
行为艺术可以展现服装的外观、质感和人类情感,让观众在感受美的同时,也对服
装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行为艺术欣赏方法
![行为艺术欣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91505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4.png)
行为艺术欣赏方法从前有一次,我去参加了一个当代艺术展,里面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其中有一些被称为“行为艺术”。
刚开始我对这种艺术形式一头雾水,觉得不知道该如何欣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领悟到了一些行为艺术的欣赏方法。
首先,要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给自己设限,要敞开心扉,接受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
比如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艺术家在展览现场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布景,然后自己躺在上面一动不动,周围观众围观的时候,还会有人无法克制地上前去与这个“艺术品”对话。
一开始我觉得这也太怪异了吧,后来想想,也许这就是艺术家想表达的东西呢。
其次,要善于观察艺术家的行为和表情,从中寻找灵感。
就好像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艺术家穿着奇装异服,手持一把巨大的画笔,在一块巨大的画布上疯狂涂鸦,旁边的人群目瞪口呆。
但是当我仔细观察他的眼神和动作时,突然觉得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仿佛在向观众传达着无声的信息。
另外,要勇于与作品互动,不要只停留在表面。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艺术家站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地眺望着天空,周围观众纷纷猜测他在想什么。
我不禁走上前去,试图与他对视,仿佛想从他的眼神中找到答案。
虽然没有交谈,但是那种沟通的情感交流却让我对这件作品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共鸣。
最后,要有耐心和包容心,欣赏行为艺术不能急功近利。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艺术家在一个小角落里默默地摆放着一排石头,仿佛毫不起眼。
但是当我静静地坐下来,慢慢感受这些石头散发出来的能量时,突然觉得心里一股宁静和平和。
总的来说,欣赏行为艺术需要从心灵深处去理解艺术家想要传达的信息,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只有用心去感受,耐心去体会,才能找到那份独特的美和思考的乐趣。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行为艺术之美,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行为艺术的的思考
![行为艺术的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62c9d85bb68a98270fefa65.png)
浅谈中国行为艺术很多人谈到艺术往往就会联想到绘画,说起艺术家,常常联想到长头发、随意的服装、不修边幅,这样的联想其实是一种思维的定势,真正的说,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同一种思想和意识可以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比如:油画、素描、装置艺术、波普艺术、拼贴、版画、文字等等,而在繁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中,行为艺术这种表现形式尤为独特,它给人的思考也较为新颖,给予人的联想空间也较为宽阔,也可以说对现代人的视觉冲击较为独特。
然而,对于行为艺术,人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其表现形式独特,行为完成后,没有“成果”,行为作品最有感染力的就是“现场”,行为结束后,它的效果也就消失了;有的则认为其表现与其他形式反差较大,艺术家的有些行为较为“暴力”、“血腥”,更有一部分人认为行为艺术是一种“恐怖行为”或者说是“恐怖主义”,因此,我们就应该更深入的去了解行为艺术。
对行为艺术给人带来的思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给人带来的“结果”,我们都应该理性的去了解、理解。
不要因为和我们的传统思想有冲突,我们就去排斥这种艺术表现形式。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创作者的行为,进一步走进他们的内心,说不定有另外的收获。
一、行为艺术的含义说到行为艺术,我们就应该了解它的含义,什么是行为艺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解释繁多,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行动艺术、身体艺术或表演艺术。
大致可以理解是在特定的时段,创作者或者创作团队,展现其设想的作品或创作活动;也可以说这种艺术形式让艺术家更极端地理解艺术的可能性,强调“现场互动”形式的艺术创作表达更直接。
行为艺术的发起者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国人,他应该说是第一个进行行为艺术创作的人。
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体验飞翔的感觉,这被称作“人体作笔”。
他的表现手法看起很夸张,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他是用生命换来瞬间体验,对他追求过程这个行为我们表示不赞同,但是对他追求这个过程的精神我们还是应该表示敬佩,因为他至少开创了行为艺术这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和看法
![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db9c2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d.png)
对行为艺术的理解和看法
行为艺术是一种以身体为媒介,通过艺术家自身或与他人合作的表演形式来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等,而是强调艺术家的身体和行为成为作品的主体。
行为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早期,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
它的出现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观念和形式,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让艺术更加贴近现实和社会。
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可以包括身体表演、装置、影像、声音等多种元素。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来表达对社会、政治、文化、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引发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然而,行为艺术也常常受到争议和质疑。
一些人认为行为艺术是一种极端的艺术形式,过于强调个人表达和行为的冲击力,缺乏美感和艺术性。
此外,一些行为艺术作品也可能涉及到道德和伦理问题,引起社会的不满和反感。
尽管如此,行为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可以挑战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观众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推动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行为艺术也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行为艺术的理解演讲稿
![行为艺术的理解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0606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c.png)
行为艺术的理解演讲稿行为艺术的理解。
行为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它以行为、事件、行动为媒介,通过身体、声音、文字等表达方式,传达出艺术家对于社会、人性、生活等议题的思考和观点。
在这个充满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时代,行为艺术的理解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在我看来,行为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反思和表达。
接下来,我将从个人角度,对行为艺术的理解进行分享。
首先,行为艺术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社会规范、道德约束等原因而无法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而行为艺术则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让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释放和表达。
比如,通过身体语言、声音表达、行为举止等方式,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直接呈现给观众,触动他们的心灵,引发共鸣。
其次,行为艺术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
当代社会充斥着各种问题和矛盾,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各种压力和困扰。
行为艺术家往往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入观察和批判。
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社会中的种种荒诞、荒唐和不合理,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这种方式,行为艺术成为了一种对社会的警示和提醒,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再次,行为艺术是一种对个体身份和存在的探索和呈现。
在当代社会,个体的身份和存在常常被忽视和淡化。
人们往往被社会的标签和规范所束缚,失去了自我和独特性。
而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作品,呈现出了个体的身份和存在。
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声音、行为等方式,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和价值,让观众重新认识和思考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
最后,行为艺术是一种对艺术本质和形式的挑战和探索。
传统的艺术形式往往以作品为中心,强调艺术品的完美和永恒。
而行为艺术则将艺术的重心转移到了行为和过程上,强调艺术的即时性和互动性。
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事件,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观念和形式,探索了艺术的边界和可能性,为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行为艺术二分钟演讲稿范文
![行为艺术二分钟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19e5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4.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探讨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行为艺术。
在我国,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在此,我将用二分钟的时间,与大家分享我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顾名思义,就是以人的行为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流派。
在我国,行为艺术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互动性:行为艺术强调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观众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这种互动性使得行为艺术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2. 表现力强:行为艺术通过艺术家自身的身体、动作、语言等,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3. 现场性:行为艺术往往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进行,具有很强的现场性。
这使得行为艺术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特点。
4. 多样性: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舞蹈、戏剧、雕塑、装置艺术等,具有很高的包容性。
接下来,我想谈谈行为艺术的价值。
首先,行为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它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行为艺术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艺术家通过行为艺术,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反思和批判,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最后,行为艺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它推动了艺术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然而,行为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部分观众对行为艺术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其产生误解和偏见。
其次,行为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触及社会敏感话题,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
此外,行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还需注意法律法规的约束。
为了促进行为艺术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高观众对行为艺术的认识,消除误解和偏见。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行为艺术。
浅谈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
![浅谈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2cc08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8.png)
浅谈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服装美学是指人们在穿着服装时所呈现出的审美价值和品位。
而行为艺术是指艺术家以自己的身体行动和行为作为表演媒介,展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在服装美学中,行为艺术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表情以及与服装的互动,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
服装美学中的行为艺术可以通过服装的选择和搭配展现出个体的审美观和独特的风格。
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穿着方式、服装品牌的选择以及服装的搭配,展现出对时尚潮流的理解和个人的审美主张。
这种穿着方式不仅是一种个体的表达,更是一种对于服装的独特解读。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穿着方式,可以在服装美学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行为艺术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与服装进行互动,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和表情与服装进行互动,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展现出对服装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家可以通过身体的舞蹈动作展示出衣物的流线美,通过姿态的摆放展示出服装的线条感等等。
这种身体与服装的互动将服装美学与行为艺术融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
行为艺术可以通过穿着特殊的服装打破传统的审美观念,挑战观众的审美神经。
艺术家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服装,可能是夸张的款式、奇特的材质、或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服饰,以此来挑战观众对于服装美学的传统认知。
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可以引起观众对于服装和审美的思考,并对传统审美观念提出反思。
行为艺术在服装美学中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场景设计,为观众呈现出一种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艺术家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动作和场景,结合选定的服装,将观众带入一个独特的艺术体验。
这种艺术体验不仅是对于服装美学的呈现,更是一种对于观众情感与意义的引导和交流。
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对行为艺术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1c3c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9.png)
对行为艺术的看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行为艺术这档子事儿!你说行为艺术,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呐!有时候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猛地一下就把你的眼球给抓住了,让你忍不住惊叹:“哎呀妈呀,还能这么玩!”可有时候呢,又让人摸不着头脑,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在干啥呀?”咱就说有那么些行为艺术,真的是特别新奇有趣。
就好比有人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在大街上走来走去,还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
你一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呀,但仔细一瞧,嘿,还真有点意思!那独特的造型,那充满表现力的动作,好像在跟你诉说着一个特别的故事。
这不就跟咱小时候玩过家家似的,只不过人家玩得更高级,更有创意!还有些行为艺术,那可真是挑战你的心理底线。
比如说有人把自己关在一个小箱子里好多天,不吃不喝的。
咱普通人肯定想不通啊,这是何苦呢?但人家艺术家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也许是想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深刻的东西。
就好像爬山,咱都喜欢走那好走的路,可人家偏要去爬那陡峭的悬崖,就为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不过话说回来,行为艺术也不是谁都能搞明白的。
有时候你觉得那是艺术,别人可能觉得就是瞎折腾。
就好像吃榴莲,喜欢的人爱得不行,不喜欢的人闻都不想闻。
但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呀,它能引起争议,能让大家都来讨论,这多有意思!你想想,如果这世界上的艺术都千篇一律,那多无聊啊!行为艺术就是那朵不一样的烟火,它能在平淡的生活中突然绽放,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的行为艺术都能让人接受。
有些真的是太过于出格,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
这就好比做菜,盐放多了就咸得没法吃,调料放少了又没味道。
行为艺术也得掌握好那个度,不然就成了闹剧了。
咱也别一味地排斥或者追捧行为艺术,得用咱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受。
要是觉得有意思,咱就多看看,多想想;要是不喜欢,那就当看了个热闹,一笑而过呗。
总之呢,行为艺术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有时候让你惊艳,有时候让你困惑,但它始终都在那里,等着你来发现它的美。
有关行为艺术的演讲稿题目
![有关行为艺术的演讲稿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b5afb0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d.png)
有关行为艺术的演讲稿题目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经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它以行为和行为者的身体作为媒介,通过特定的行为来表达思想、情感和观念。
行为艺术的出现,不仅为艺术界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有关行为艺术的一些见解和观点。
首先,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不再局限于画布、雕塑等传统媒介。
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身体、行为和环境进行互动,将艺术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使观众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意义。
在行为艺术作品中,观众常常成为了参与者,他们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行为艺术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其次,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也可以是具有挑战性和冒险性的大型行为。
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和行为来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社会现实和个体情感。
他们常常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行为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冲击力,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引发对生活、艺术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此外,行为艺术也常常与当代社会、政治、文化等议题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性和反思性的艺术形式。
行为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和批判,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呼吁人们对环境污染、社会不公、人权问题等进行关注和反思,使得行为艺术成为了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形式。
最后,行为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观众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观众的参与和反馈,对于行为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支持行为艺术的发展,让更多优秀的行为艺术家得到展示和发声的机会,为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做出贡献。
浅谈对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浅谈对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认知和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933ec113186bceb18e8bbbb.png)
浅谈对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当代艺术”和“行为艺术”已经是当下艺术圈比较盛行的词汇了,都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形式。
“当代性”,也是艺术家作品的首要元素。
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其中也涌现出许多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和许多代表性的作品。
基弗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正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校长克里斯多弗·勒·布朗所说的:“基弗使得历史画重新成为一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他的视角独特且有力,用他特有的艺术语言将对于社会与历史问题的反思表现了出来。
他几乎为欧洲艺术带来了一场革命。
”安塞姆·基弗为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之一,他曾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画界诗人”之称谓,其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呈现面貌均极为现代,但往往主题晦涩而富含诗意,隐含一种饱含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感。
基弗极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尺幅巨大,用到了碎玻璃、干花、油彩、钢铁、铅、灰烬、感光乳剂、石头、树叶等综合材料,呈现出晦暗和几近压抑、带有破坏性的风格,流露出对文化、历史、社会的强烈反思和追问,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新象征主义”的意味。
运用这些创作材料意味着他的艺术作品脆弱且不易保存,他本人也深知这一点,在绘画中保留材料的自然形态这也正是他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这种材料的脆弱感与其所要表达主题的尖锐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来创作艺术作品受到了博伊斯使用油脂和毛毡的影响,这也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典型风格。
基弗的这类绘画往往分量不轻,在展出时画廊的墙壁都需要重新加固。
基弗也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和德国历史、文化和神话,在作品中直言不讳的揭露了德国历史文化过去的黑暗一面,并且希望为德国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
他画了大量希特勒时期的或被劫掠地区的废墟,渴望用绘画来重新界定整个德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基弗也常常被视作"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
《占领》系列和《英雄的象征》系列作品表达了他“以一种非科学的方式接近事件本源”,以勇敢的态度面对过去,使得其作品总是富含一种充满痛苦与追索意味的历史使命感。
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33cd97ff705cc175427096b.png)
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所谓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
中国的行为艺术是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拿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从1985年新潮美术时期(1985—19 89)它就已出现。
这一时期宋永平、宋永红兄弟的“一个场景的体验”、丁乙等人的“街头布雕”等具有行为展演倾向的艺术活动,普遍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这与80年代年轻艺术家企图通过反文明、反艺术的手段来求得精神自由的价值取向有关,透露出对“文革”、对精神压抑的反抗,表达了艺术家寻求思想解放的时代愿望。
90年代行为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过程,一种是艺术家展现自身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活动。
第一种往往是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涉及面较广的社会性行为,例如有一群艺术家从大都市来到贫困山区,在老乡家的炕头上创作,用来表达艺术家们厌恶商业文化希冀回归自然的心态,这整个过程就是一项行为艺术;有人把成千上万的红伞挂在公园的树上,让游人漫步其中,使观众成为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或许我们在不经意间也搞了一把行为艺术。
但是这种行为艺术在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往往受社会、市场、公共秩序的限制,所以这种行为艺术目前很难举行大规模的活动。
而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家展现自己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艺术越来越成为行为艺术家热衷的形式和手段之一,结果就有了舒勇在情人节找花草树木谈情说爱;王晋与一头骡子结婚等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行为艺术与行为艺术家。
行为艺术其实也是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一种类型,但是,由于近一二年来,有一些在视觉上比较"刺激"的行为艺术作品被冠上"病态"、"血腥"、"暴力"等称谓之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行为艺术"的现场性、直接性的特点,行为艺术的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兰西人。
行为艺术的理解
![行为艺术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40840e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5.png)
行为艺术的理解提到行为艺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疑惑、不解甚至是排斥。
在大众的眼中,行为艺术常常表现得怪诞、离奇,让人摸不着头脑。
然而,当我们深入去了解和思考行为艺术时,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
行为艺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艺术家的身体行为来表达思想、情感和观念。
它不同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不依赖于物质材料来创作,而是以人的身体及其动作作为主要的艺术媒介。
这种艺术形式强调的是过程和体验,而非最终的成品。
行为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
当时,一些艺术家开始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感到不满,试图寻找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行为艺术逐渐崭露头角。
早期的行为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挑战着社会的常规和传统的审美标准。
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艺术家通过长时间的静止或重复的动作来传达某种感受;有的则在公共场合进行出人意料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思考;还有的将自己的身体置于极端的环境中,以探索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例如,有一位艺术家将自己全身涂满金色,站在街头一动不动几个小时,这种行为引起了路人的好奇和围观。
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试图让人们思考关于个体与社会、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行为艺术呢?首先,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的行为去判断,而要深入思考艺术家背后的意图和想要传达的信息。
每一个行为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语境,只有在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比如,一个艺术家在废墟中哭泣的行为,可能是在表达对战争的悲痛和对和平的渴望。
其次,行为艺术常常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参与到作品中的一部分。
艺术家的行为会引起观众的各种反应,而这些反应又会反过来影响艺术家的表现。
这种互动使得行为艺术成为一种更加开放和动态的艺术形式。
然而,行为艺术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误解。
有人认为它过于极端、荒诞,甚至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手段。
行为艺术之我见
![行为艺术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b7d17fd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0.png)
行为艺术之我见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世界中,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常常引发人们的关注和争议。
对于很多人来说,行为艺术可能是一种难以理解、甚至有些怪异的艺术形态,但在我看来,它是一种充满力量和深度的表达方式。
行为艺术不同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它不是通过静态的作品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而是以艺术家自身的身体行为作为创作的媒介。
这种直接、即时的表达方式,使观众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艺术家想要传达的情感、观念和社会批判。
行为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现场性。
观众亲眼目睹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表演,这种亲身经历的感受是无法通过图片或文字描述来替代的。
比如,有一位艺术家在街头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静止站立表演,周围的人群川流不息,而他却如同雕塑一般纹丝不动。
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个体在喧嚣世界中的孤独与坚守。
行为艺术还常常具有强烈的观念性。
它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一种行为,更是为了传达某种思想、挑战传统观念或者引发社会思考。
有些行为艺术作品可能会涉及到社会问题,如性别平等、环境保护、人权等。
通过独特的行为方式,艺术家试图唤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例如,有艺术家将自己全身涂满金色,躺在垃圾填埋场上,以此来警示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
然而,行为艺术也因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常常引发争议。
有些人认为行为艺术过于激进、难以理解,甚至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手段。
比如,某些行为艺术作品可能包含血腥、暴力或者淫秽的元素,这让许多观众感到不适和反感。
但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极端的表现方式并不能代表行为艺术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于行为艺术的理解和欣赏,需要我们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一定的艺术素养。
我们不能仅仅以传统的审美标准来评判它,而应该尝试从艺术家的创作背景、意图和所传达的信息去理解。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行为艺术的边界和道德底线有清晰的认识。
艺术的表达应该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
在我看来,行为艺术是一种勇敢的探索和创新。
行为艺术之我见
![行为艺术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09e102230066f5335a812140.png)
我眼中的行为艺术在我的认识里,行为艺术就是一些大胆前卫的艺术家和表演者通过自己身体以及周围的一些事物来进行夸张的描绘,来表现一些主题,或者宣泄一些情感。
但说到行为艺术的画面内容,大家肯定会想到许多裸体以及暴力血腥的画面。
行为艺术的起源及定义行为艺术是二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以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行为艺术的鼻祖我们都知道任何行为,任何理论,任何现象,都会有第一个发现它的人,我们称之为鼻祖,而行为艺术的鼻祖便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
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把这称作《自由坠落》。
通过上面几张照片,大家也都可以看出,基本上很多的行为艺术都发生街头,或者人群比较多的地方,这体现了行为艺术的一个特点:它必须要和观众有交流,这样才能达到它的一些效果。
当然这也充分的显示了:它将高不可攀的如阳春白雪一样的文化摆放到了普通大众心目中平淡的状态,消解了普通大众与艺术家心里上的差距,增加了观众对这门艺术的认同感。
当然时间、地点、以及艺术家的身体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有人会问:行为艺术与那些绘画,雕刻相比有什么不同?其实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前者注重的是过程,而后者注重的是结果的保留。
这幅画你看懂了吗?我也没有看懂。
这也很好的诠释了行为艺术与绘画这些传统艺术的区别。
把阳春白雪变成了普众喜爱的乡里巴人。
中国的行为艺术是在80世纪从欧洲引进过来的,但中国的行为艺术越来越偏向暴力、血腥、色情,的道路上发展,它是从欧洲直接拿过来的,所以存在很多的弊端,它大多是以包扎和自虐的方式。
但总的来说,行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不论是中国的行为艺术还是外国的行为艺术,都是一脉同源,他们的特点,目的都是相同的,只是在方式上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我觉得,行为艺术毕竟是个舶来品,它不是中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正统文化,因此可能会产生不同异常怪异的现象,俗话说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了,所以,我们要正视这种现象,不能一味的排斥,也不能一味的模仿和跟从。
行为艺术 个人的认知
![行为艺术 个人的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32fe77bf69dc5022aaea0016.png)
行为艺术个体认知
当老师提到行为艺术时,坦率地说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行为艺术.我当时能理解的就是它跟个人的行为有关.之后的网上搜索与阅读让我第一次认识并接触这围绕在我们周围,并不被我们发现和了解的个人艺术------行为艺术.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行为艺术就是这样.他可以说是生活中里另一类的存在.
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
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
特定的环境和含义为依托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艺术形态。
行为艺术相较于架上绘画、传统雕塑等艺术注重艺术行为的结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强调、注重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意义,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征的过程艺术形态。
而随时代的发展行为艺术也更加广泛,它不仅可以是艺术家还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大众的一员.
我所查阅资料与视频解说,使我对行为艺术的认知有的大量的提升,关于不同艺术类型艺术家,对于不同的理念,都可以在行为艺术中体现.而我对草间弥生这个艺术家比较关注,因此我特别的对她的行为艺术详细的关注一下.为什么要关注她?因为在高中时我看过关于她和她艺术的介绍.她的艺术与行为完全融合在一起好像她在画中或他本身就是画,这在我做的PPT中可以看到.说句幽默一点点的,裸体,接吻,做爱…….都是行为艺术.人体彩绘,人体自由落体,蹦极.另类的歌曲,夸张的舞技,还有那<<一双滑板鞋>>.
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行为艺术并不多,说了解也不算很了解.就我现在知道的来说行为艺术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个人的行为,集体小范围的庆祝.艺术家个性体现.。
行为艺术实践心得体会
![行为艺术实践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20cff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8.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行为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行为艺术实践,通过这次经历,我对行为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行为艺术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行为艺术的定义与特点行为艺术,顾名思义,是指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表达思想、情感、观念的艺术形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更强调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身体语言、行为表现和现场互动。
行为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即兴性:行为艺术往往在创作过程中呈现出即兴性,艺术家根据现场情境和观众反应,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
2. 现场性:行为艺术强调现场氛围的营造,观众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互动,共同完成艺术作品。
3. 互动性:行为艺术注重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艺术家通过行为表达,引导观众思考,引发共鸣。
4. 跨界性:行为艺术融合了戏剧、舞蹈、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跨界性。
二、行为艺术实践的过程在这次行为艺术实践中,我担任了表演者的角色。
以下是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准备阶段:在正式进行行为艺术创作之前,我们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策划。
我们确定了作品的主题、形式、场景和表演内容。
在准备阶段,我们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确保作品的顺利完成。
2. 表演阶段:在表演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即兴性的重要性。
由于现场情境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根据现场观众的反应和氛围,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引导观众参与进来。
3. 反馈阶段:表演结束后,我们收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反馈。
他们对我们的作品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这让我认识到,行为艺术创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三、行为艺术实践的心得体会1. 行为艺术是一种挑战自我的艺术形式。
在创作过程中,我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犹豫,勇敢地展示自己。
这种挑战让我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成长。
浅谈行为艺术
![浅谈行为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40e0cb172ded630b1cb6ad.png)
浅谈行为艺术体态语言即行为艺术。
(1)这可能是对行为艺术的最简单的概括。
行为艺术,也称行动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等。
国外目前通用“Perfrane Art”,它是在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内涵。
(2)还有的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看法。
这些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
行为,从字面上讲,是人的思想支配身体产生的行为,作为他是活人的属性,并无什么神秘,在特定的情景中,许多行为确实可以成为艺术,比如被看作学问艺术最初原型的舞蹈中的肢体语言。
它是一种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长期创造的艺术形式。
在本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
身体行为始终是心念传达的最直接的方式。
艺术当然不能例外,不论是什么样的艺术都可以看作是人类行为过程或是过程的记录。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行为过程。
所以,可以说行为是生命的艺术,而艺术则是灵魂的行为。
其实人类的好多行为与传说都可以让我联想到今天所谓的行为艺术: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对健康,力量,速度的赞美与展示;古罗马斗兽场那残忍刺激的角斗士的表演;中国唐朝书法家张旭狂饮用全身为笔用头挥写等等。
虽然我们不能说他们的行为就是现在的行为艺术,但我们可以在今天的行为艺术中看出他们的影子。
从20世纪初,未来主义意在摧毁一切传统“艺术和”“文化”禁锢的表演,杜尚1919年在古典主义经典作品《蒙娜丽莎》的脸上添上胡须。
1952年凯奇在纽约的一个音乐厅的台上坐了4分33秒,不打开钢琴盖,不做任何演奏,把这段时间留给听众自己去捕捉生活中自然的声音。
1972年吉娜.帕娜(Gina Pae)在巴黎的一次行为表演中,面对观众用刀片割破自己的皮肤,用以表达人们对每天发生的现实中的暴力伤害的麻木和冷漠。
还有沃而特.徒.玛利亚的《闪电的原野》,美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和他的妻子妮.克劳徒的包裹法国国会大厦等等;很多事例都可看出行为艺术不是一次运动,也不是一个流派,更不是一种风格,但它却连接着许多的艺术运动。
我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艺术形式
![我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艺术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1f02d1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5.png)
在艺术的海洋里,我学会了游泳哎呀,说到艺术,这可真是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大世界。
记得有一次,我去了一个朋友的艺术展,那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平时对艺术的了解,仅限于那些挂在墙上的画和雕塑,但这次,我见识到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现代舞蹈到街头涂鸦,从装置艺术到行为艺术,简直是让我目不暇接。
首先,我得说,我一开始是有点懵的。
我看着那些抽象的画作,心想:“这也能叫艺术?”但后来我意识到,艺术这东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就像我小时候爱吃的糖,现在可能觉得太甜了,但那时候就是我的最爱。
我还记得,那次艺术展上有一个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家把自己涂成白色,站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箱里,一动不动。
我一开始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但后来我开始思考,这是不是在表达某种社会现象,或者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索。
我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还有一次,我去了一个朋友的现代舞蹈表演。
那舞蹈动作看起来随意,但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
我开始意识到,舞蹈也是一种语言,它通过身体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我开始尊重这种艺术形式,尽管它和我平时接触的芭蕾舞或者民族舞很不一样。
我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艺术形式,就像是学习一门新语言。
你得先放下自己的成见,然后慢慢去感受和理解。
比如,我后来去了一个街头艺术展,那些涂鸦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当你走近看,你会发现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我开始欣赏这些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勇气,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挑战传统。
总之,艺术就像是一扇窗,透过它,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我学会了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
这不仅仅是对艺术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用我们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
所以,下次当你遇到一种你不太理解的艺术形式时,不妨先别急着摇头,也许,它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毕业生的行为艺术与礼仪规范我的自述
![毕业生的行为艺术与礼仪规范我的自述](https://img.taocdn.com/s3/m/706767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4.png)
毕业生的行为艺术与礼仪规范我的自述毕业生的行为艺术与礼仪规范尊敬的评委老师: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成长,我深知在求职、职场等社会活动中,良好的行为艺术和礼仪规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这篇自述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谈谈我在毕业生的行为艺术和礼仪规范方面的体悟和实践。
一、仪容仪表塑造良好形象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往往能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作为一名毕业生,我深知良好形象对求职和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我注重自己的仪表修养,努力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首先,我会时刻保持整洁干净的仪表。
每天早晨,我都会花费一定时间为自己打扮,包括整理衣服、梳洗头发等,确保自己的外表整洁有序。
另外,我还会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和姿态,保持端庄得体的仪态。
其次,我会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着装。
在求职面试时,我会穿着得体、庄重的职业装,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成熟稳重的形象;在与同学、朋友聚会时,我会选择休闲、时尚的服装,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和个性品味。
二、良好的社交礼仪建立信任关系良好的社交礼仪是进行人际交往和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基础。
作为毕业生,我明白在职场和社会中,与各类人员的交往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我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社交礼仪。
首先,我会尊重每一位对我有帮助的人。
不论是面试官、同事还是长辈朋友,我都会表示出尊重和感激之情,用礼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我会遵守问候礼仪,主动问候、微笑和礼貌地回答他人的问题。
在交流过程中,我会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速和音量,以保持与对方的良好互动。
其次,我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
现代职场往往需要团队的协同工作,因此,我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承担自己的责任,并能在团队中与不同的人合作。
我理解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会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工作风格,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达到团队的最佳工作效果。
三、言行举止彰显精神风貌言行举止是一个人品格和修养的直接体现,它能够彰显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所谓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
中国的行为艺术是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拿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从1985年新潮美术时期(1985—19 89)它就已出现。
这一时期宋永平、宋永红兄弟的“一个场景的体验”、丁乙等人的“街头布雕”等具有行为展演倾向的艺术活动,普遍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这与80年代年轻艺术家企图通过反文明、反艺术的手段来求得精神自由的价值取向有关,透露出对“文革”、对精神压抑的反抗,表达了艺术家寻求思想解放的时代愿望。
90年代行为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过程,一种是艺术家展现自身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活动。
第一种往往是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涉及面较广的社会性行为,例如有一群艺术家从大都市来到贫困山区,在老乡家的炕头上创作,用来表达艺术家们厌恶商业文化希冀回归自然的心态,这整个过程就是一项行为艺术;有人把成千上万的红伞挂在公园的树上,让游人漫步其中,使观众成为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或许我们在不经意间也搞了一把行为艺术。
但是这种行为艺术在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往往受社会、市场、公共秩序的限制,所以这种行为艺术目前很难举行大规模的活动。
而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家展现自己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艺术越来越成为行为艺术家热衷的形式和手段之一,结果就有了舒勇在情人节找花草树木谈情说爱;王晋与一头骡子结婚等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行为艺术与行为艺术家。
行为艺术其实也是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一种类型,但是,由于近一二年来,有一些在视觉上比较"刺激"的行为艺术作品被冠上"病态"、"血腥"、"暴力"等称谓之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行为艺术"的现场性、直接性的特点,行为艺术的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兰西人。
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这称作人体作笔。
行为艺术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看法。
这些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有的。
自行为艺术出现在中国以来,由于和中国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传统反差较大,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行为艺术”的发展中部分创作者更以自虐、伤害、鲜血等极端行为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战人性和道德的极限。
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行为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他们作为艺术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却是出忽我们意料,甚至远远超越了我们对常态生活的理解。
以身体、形象、行为等资源表达作者艺术观念的行为艺术,成为近些年中国文化领域中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风景”之一。
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行为艺术,人在特定情景中的许多行为确实可以成为艺术,因此,在中国近几年所产生的行为艺术中,有一些令人不敢目睹,比如吃死婴、在自己的身上烙身份证号码等等。
而另外像和驴子结婚、上海街头的裸奔等等,都是打着“艺术”的名义,这是“行为艺术”中的极端表现,这种极端的“行为艺术”对社会和艺术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成为艺术,行为成为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在人们的心目中,艺术是非常崇高和神圣的,如果所有的行为都成为艺术,所有的人都成为艺术家,那艺术就没有意义。
因此,“艺术”之名很容易被人所利用。
一段时间以来,“艺术”之名成了社会上特殊的通行证,只要以“艺术”的名义,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些极端的行为艺术也是如此。
而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两年流行的人体彩绘。
前不久,南京的某餐厅先以“10万元招聘‘绝代佳人’”,而后以中选的“绝代佳人”全身彩绘“零距离”为食客服务,再一次触动了社会的神经。
联系到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人体彩绘热潮,这种以“艺术”的名义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不仅损害了艺术的名声,而且与色情活动的联系已经构成了对社会的危害。
在一些城市,人体彩绘已经成为和洗脚、按摩等并列的娱乐项目,成为招待客人的一个内容。
显然,这种“人体彩绘秀”已经“秀”出了问题。
现实中利用艺术的商业活动,将艺术作为牟利的手段,如果对社会不产生危害,最多是污染人们的视觉,或侵害人们心中艺术的崇高感受,让你心里不舒服而已,那么,这只能归结到社会的综合素质问题。
但是,以“艺术”的名义的商业活动,对社会产生了危害,那就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
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史上,有像杜尚、克莱因、博伊斯等一批观念艺术家,他们在某一方面反映了西方当代艺术各种新观念、新花样层出不穷的原因。
而中国的一些艺术家为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或新语言所痴迷的时候,他们一踏足进去就已经落伍,就成为“效颦”的“东施”。
而“皇帝的新衣”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有人信,有人附和。
因此,对于那些假借“艺术”之名的各种行为,应该有所警惕,特别要认清那种极端的“行为艺术”对社会发展的危害。
美协、美术院校、画院、研究机构、展览馆、美术出版社等多种文艺团体和文化机构,以及全国性美术展览机制的确立,共同组成了新中国美术教育、创作、观赏、研究的制度化体系。
三、“多元化与主旋律”风格(1976—新时期美术)
建国后我们也提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口号,使之成为正确处理好政治导向和尊重文艺规律的基本原则。
因而在毛泽东思想文艺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文艺政策,对在新的历史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美术的发展在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受制于文艺政策的调整,文艺政策的适时调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特质,直接影响了社会历史状况的变化和艺术家的创作,也对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面貌起到了间接的影响作用。
在今天,中国美术主题之广泛、风格之多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
其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代表人物与作品是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画家,书法家。
在政期间,扩充画院,兴办画学,鉴藏古画,编纂《宣和画谱》,使的宋代宫廷画院人才济济,达到我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