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运动观察及药物影响
胃肠运动的观察实验报告

胃肠运动的观察实验报告胃肠运动的观察实验报告胃肠运动是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重要过程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为了更好地了解胃肠运动的机制和规律,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观察胃肠运动。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组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要求志愿者空腹至少八小时,以确保胃肠道内没有食物残留。
然后,我们使用超声波技术来监测志愿者的胃肠道运动。
实验过程中,志愿者被要求躺下,并且保持放松状态。
我们将超声波探头放置在志愿者的腹部,以便观察胃肠道的运动。
通过超声波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胃肠道的收缩和蠕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胃肠道的不同运动阶段。
首先是胃的收缩运动,这是胃肠道开始消化食物的第一步。
通过超声波图像,我们可以看到胃壁的收缩和放松,这有助于将食物推向十二指肠。
接下来是十二指肠的蠕动运动,这是食物进入小肠的过程。
我们观察到十二指肠壁的波动,这有助于将食物与胃酸混合,并促进消化酶的分泌。
最后是小肠的蠕动运动,这是食物在小肠内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通过超声波图像,我们可以看到小肠壁的波动,这有助于将食物推向结肠。
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发现胃肠道的运动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
不同部位的胃肠道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不同的运动模式。
胃的收缩运动主要发生在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而十二指肠和小肠的蠕动运动则是持续进行的。
这些运动的协调与顺序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胃肠道的运动与个体的生理状态和饮食习惯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饥饿状态下,胃肠道的运动更加明显和频繁。
而在进食后,胃肠道的运动逐渐减弱。
这表明饥饿状态下,胃肠道更加积极地进行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胃肠运动的机制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胃肠道的收缩和蠕动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关键步骤,而这些运动的协调与顺序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与胃肠道相关的疾病。
胃肠运动的观察实验报告

胃肠运动的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胃肠运动的实验,了解胃肠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肠功能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小白鼠、玻璃管、饲料、水、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 将小白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不同食物进行观察,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进行观察。
2. 观察小白鼠在不同食物条件下的进食情况,记录各组小白鼠的食量和进食时间。
3. 观察小白鼠在不同食物条件下的排便情况,记录各组小白鼠的排便次数和排便时间。
4. 通过显微镜观察小白鼠的胃肠道运动情况,记录各组小白鼠胃肠道的蠕动频率和幅度。
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白鼠在给予高脂食物后,进食量明显增加,进食时间延长;而对照组小白鼠在给予正常饲料后,进食量和进食时间保持稳定。
2. 实验组小白鼠在给予高脂食物后,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间延长;而对照组小白鼠在给予正常饲料后,排便次数和排便时间保持稳定。
3. 实验组小白鼠的胃肠道蠕动频率明显减慢,蠕动幅度减小;而对照组小白鼠的胃肠道蠕动频率和幅度保持稳定。
实验结论:1. 高脂食物会导致小白鼠的进食量增加、排便次数减少和胃肠道蠕动减慢,说明高脂食物会对胃肠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2. 通过观察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胃肠在不同食物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肠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胃肠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肠功能和疾病提供重要参考,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本实验通过观察胃肠运动的实验,深入了解了胃肠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肠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药物对在体胃肠道蠕动和离体肠运动的影响

实验三药物对在体胃肠道蠕动和离体肠运动的影响一、药物对在体胃肠道蠕动的影响【目的】学习胃肠道推进运动实验法,观察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
【原理】依文思兰是一种染料,其在胃肠道的推进距离可指示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增强或抑制)及程度(强或弱),从而直观地观察药物对在体胃肠道蠕动的影响。
【材料】(一)动物小白鼠,体重18~22g。
(二)器材电子秤(或天平),小白鼠灌胃针头,1ml注射器,组织剪,眼科剪,眼科镊,直尺,搪瓷盘,烧杯,棉签。
(三)药品 0.001%乙酰胆碱,0.001%硫酸新斯的明,0.125%吗丁啉,0.01%盐酸肾上腺素,0.1%盐酸吗啡,生理盐水,0.4%依文思兰,苦味酸。
【方法】禁食12~24h的小白鼠6只,称重,标记。
按剂量0.2ml/10g给1~5号小白鼠分别灌胃0.001%乙酰胆碱,0.001%硫酸新斯的明,0.125%吗丁啉,0.001%肾上腺素和0.1%盐酸吗啡,6号鼠用生理盐水灌胃,记录给药时间。
给药5min后,各小鼠均灌胃0.4%依文思兰0.2ml,记录给药时间。
给药15min后,将各小鼠断颈椎处死,迅速破开腹腔,找到胃幽门和回盲部,剪断小肠肠管,分离肠系膜,小心置于湿润的搪瓷盘内,轻轻将肠管摆成直线。
测量小肠的总长度和依文思兰在肠内移动的距离(即幽门至肠内依文思兰最前沿处的长度),计算依文思兰移动率。
公式如下:依文思兰移动率=依文思兰在肠内移动的距离/小肠的总长度×100%【实验记录】编号药物剂量(mg/kg)小肠总长度(mm)依文思兰移动长度(mm)依文思兰移动率(%)1 乙酰胆碱2 新斯的明3 吗丁啉4 肾上腺素5 吗啡6 生理盐水【注意事项】1. 给药量要准确,各鼠给药及处死时间要一致,测量肠管长度应避免过度牵拉。
2. 若依文思兰移动有中断现象,应以移动最远处为测量终点。
3. 取出小肠后如用甲醛固定,测量结果会更准确。
4. 为避免个体差异,可以总结全班各组的实验结果。
胃肠运动的观察实验报告

胃肠运动的观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是基于胃肠道消化与运动的应用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小鼠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的运动规律,了解胃肠运动的生理特征和调节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胃肠道的运动是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受神经、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即使在外部影响下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运动规律。
本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胃肠道;运动规律;生理特征;调节机制。
引言:胃肠道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和吸收道路。
它由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六大部分构成,是人类体内最长的一道道路。
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与胃肠道的运动密切相关,胃肠道的运动规律对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胃肠道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有利于理解胃肠道疾病的病发机制和治疗。
实验方法:将小鼠切开胸腹腔,分离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并进行清洗和处理。
使用放大镜观察小鼠胃肠道的运动规律,并记录运动规律;分别给小鼠灌入冷、热、甜、咸等口感元素,观察不同口感对胃肠道运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观察胃肠道的运动规律,发现不同消化道的运动模式各异。
食道的蠕动运动明显,胃部的收缩与放松既能作为形成物传输的推动力,也是混合、细磨及初步消化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
小肠的蠕动比较规律,大肠则相对较慢。
同时,在不同口感元素的作用下,胃肠道明显有相应的反应,尤其是在甜味作用下更明显。
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胃肠道的运动是由神经、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调节的过程。
人体内的神经、激素和其他生物化学物质都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运动,使之维持在一定的节律和强度上。
口感元素的作用也能促进或抑制胃肠道的运动,从而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产生影响。
结论:胃肠道的运动规律是复杂而有序的过程,该过程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运动规律。
本实验结果对于探讨胃肠道运动的生理特征和调节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对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

药物对小白鼠胃肠蠕动的影响
一、目的:(1)学习胃肠道推进运动实验法,
(2)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的影响
二、器材:电子称、1ml注射器、灌胃针头、组织剪、眼科镊、直尺、烧杯
三、药品:生理盐水、0.001%新斯的明、0.1%阿托品、5%果导片、墨水
四、动物:小白鼠
五、方法步骤:
用量0.2ml/10g 给药途径:i.g
组别小鼠药物剂量15min后i.g10min后小肠总小肠推只数(mg/kg )墨水(ml/10g)处死长度(cm ) 进率
1 2 生理盐水0.2 游离小肠
2 2 新斯的明0.2 游离小肠
3 2 阿托品0.2 游离小肠
4 2 果导片0.2 游离小肠
六、计算:小肠推进率=墨水前沿至幽门的距离/小肠全长×100%
小肠全长=幽门至回盲部的长度
七、思考题:
新斯的明、阿托品、果导片对胃肠道各有何作用?作用机理是什么?
八、注意事项:1、时间要把握准确
2、推注墨水时要连续,不要时断时续
3、小肠平铺时,不要牵拉。
胃肠功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胃肠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胃肠功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胃肠运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胃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
本实验通过观察胃肠道的运动情况,分析其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了解胃肠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豚鼠、生理盐水、食物、记录纸、剪刀、尺子等。
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胃肠功能分析仪、计时器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实验准备:将豚鼠禁食12小时,以排除食物残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胃肠道观察:使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豚鼠胃肠道的形态结构,记录各部位的特征。
4. 胃肠运动实验:将豚鼠的胃肠道剪取一段,置于胃肠功能分析仪中,观察胃肠运动情况,记录胃肠运动速度、幅度等指标。
5. 影响因素实验: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不同处理,如改变食物种类、温度、pH值等,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胃肠道观察:实验组豚鼠的胃肠道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似,具有明显的胃、小肠、大肠等结构。
2. 胃肠运动实验:实验组豚鼠的胃肠道运动速度为(1.2±0.1)cm/s,幅度为(2.5±0.2)cm;对照组豚鼠的胃肠道运动速度为(1.0±0.1)cm/s,幅度为(2.0±0.2)cm。
3. 影响因素实验:改变食物种类后,实验组豚鼠的胃肠道运动速度和幅度均有所提高;改变温度后,实验组豚鼠的胃肠道运动速度和幅度均有所降低;改变pH值后,实验组豚鼠的胃肠道运动速度和幅度均有所降低。
六、实验讨论1. 胃肠道形态结构对胃肠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豚鼠的胃肠道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似,说明胃肠道结构对胃肠功能具有普遍适应性。
2. 胃肠运动是胃肠道功能的重要体现。
本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豚鼠的胃肠道运动速度和幅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食物种类、温度、pH值等因素对胃肠运动具有显著影响。
调节胃肠运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调节胃肠运动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胃肠运动的生理机制。
2. 探究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
3. 观察不同调节因素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药品:20%氨基甲酸乙酯、阿托品、肾上腺素、新斯的明3. 实验仪器:显微镜、手术显微镜、注射器、针头、手术刀、镊子、解剖剪、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注射器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阿托品组、肾上腺素组、新斯的明组。
2. 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后,用20%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
(2)手术操作:切开家兔腹壁,暴露出胃肠器官。
(3)观察胃肠运动:使用显微镜观察胃肠的运动形式,如紧张性收缩、容性舒张、蠕动等。
(4)给予不同调节因素:-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
- 阿托品组:给予阿托品注射,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 肾上腺素组:给予肾上腺素注射,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 新斯的明组:给予新斯的明注射,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5)记录胃肠运动的变化,包括运动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等。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胃肠运动平稳,呈紧张性收缩、容性舒张、蠕动等运动形式。
2. 阿托品组:胃肠运动减弱,紧张性收缩减弱,容性舒张和蠕动减少。
3. 肾上腺素组:胃肠运动增强,紧张性收缩增强,容性舒张和蠕动增多。
4. 新斯的明组:胃肠运动减弱,紧张性收缩减弱,容性舒张和蠕动减少。
六、实验讨论1. 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阿托品作为抗胆碱能药物,可抑制胃肠运动;肾上腺素作为α受体激动剂,可增强胃肠运动;新斯的明作为胆碱能药物,可增强胃肠运动。
2. 胃肠运动的影响因素:紧张性收缩、容性舒张、蠕动等运动形式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3. 本实验结果与生理学理论相符,为临床治疗胃肠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七、实验结论1. 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胃肠运动具有调节作用。
2. 阿托品、肾上腺素、新斯的明对胃肠运动具有不同影响。
胃肠运动实验报告

胃肠运动实验报告胃肠运动实验报告引言:胃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并排出体外。
了解胃肠运动对于研究消化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胃肠运动的变化,探究其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选择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 实验条件: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3. 实验装置:使用胃肠道运动记录仪,该仪器可以记录胃肠道的运动情况,包括蠕动波的频率、幅度和传导速度等参数。
4. 实验操作:将小鼠固定在实验台上,通过手术方法将胃肠道与运动记录仪连接,记录一定时间内的胃肠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胃肠道蠕动波的频率:实验结果显示,胃肠道蠕动波的频率呈现规律性变化。
在饥饿状态下,胃肠道蠕动波的频率较低,大约为每分钟2-3次。
而在进食后,胃肠道蠕动波的频率明显增加,可以达到每分钟10次以上。
2. 胃肠道蠕动波的幅度:实验结果表明,胃肠道蠕动波的幅度与进食量呈正相关关系。
进食量越大,胃肠道蠕动波的幅度越大。
这是因为食物的进入刺激了胃肠道的收缩运动,促进了食物的推进和消化。
3. 胃肠道蠕动波的传导速度:实验结果显示,胃肠道蠕动波的传导速度与胃肠道的位置有关。
在胃部,蠕动波的传导速度较快,可以达到每秒10-20厘米。
而在肠部,蠕动波的传导速度较慢,大约为每秒1-2厘米。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胃肠运动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胃肠道蠕动波的频率、幅度和传导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饥饿状态、进食量和胃肠道位置等。
这些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消化功能的调节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然而,本实验仍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我们只观察了健康小鼠的胃肠运动情况,结果可能与人体存在差异。
其次,实验中的因素调控并不全面,还有其他未考虑到的因素可能对胃肠运动产生影响。
兔胃肠运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胃肠运动的基本过程;2. 掌握观察兔胃肠运动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兔胃肠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兔胃肠运动是指兔消化系统在消化过程中,通过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将食物由口腔推送到肛门的过程。
兔胃肠运动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调节,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和协调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家兔一只、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生理盐水、记录纸、记录笔等;2. 实验仪器:手术台、麻醉机、生理盐水注射器、生理盐水容器、秒表等。
四、实验步骤1. 麻醉与固定:将家兔置于手术台上,采用全身麻醉,待家兔麻醉成功后,将其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2. 胃肠暴露:沿家兔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逐层分离肌肉,暴露胃和小肠;3. 观察胃的运动:用解剖显微镜观察胃的收缩和舒张运动,记录运动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等指标;4. 观察小肠的运动:将小肠推向右侧,用解剖显微镜观察小肠的蠕动运动,记录运动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等指标;5. 分析胃肠运动的影响因素:在观察过程中,可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阿托品等药物,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分析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胃的运动: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胃的收缩和舒张运动,运动频率约为每分钟2-3次,幅度约为2-3cm,持续时间约为5-10秒;2. 小肠的运动: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肠的蠕动运动,运动频率约为每分钟5-10次,幅度约为1-2cm,持续时间约为2-5秒;3. 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给予肾上腺素后,观察到胃肠运动加快,运动频率和幅度增加;给予乙酰胆碱后,观察到胃肠运动减慢,运动频率和幅度减小;给予阿托品后,观察到胃肠运动基本无变化。
六、实验结论1. 家兔的胃肠运动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和协调性,受神经、激素等多种因素调节;2. 胃的收缩和舒张运动与小肠的蠕动运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3. 药物可影响胃肠运动,肾上腺素可加快胃肠运动,乙酰胆碱可减慢胃肠运动,阿托品对胃肠运动影响不大。
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研究

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研究胃肠道蠕动是指消化系统中食物在胃肠道中的运动和排泄过程。
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药物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本文将详细讨论一些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调节机制胃肠道蠕动的调节是由多种复杂的神经和激素系统控制的。
其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是主要的调节系统,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来调节胃肠道蠕动的速度和力度。
此外,胃肠道中还存在多种激素,如胃动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它们也参与了胃肠道蠕动的调节。
不同的药物可以通过干预这些调节机制来影响胃肠道蠕动的速度和节律。
二、胃肠道促进蠕动药物1. 促进蠕动剂促进蠕动剂是治疗便秘和胃肠道低动力性疾病的常用药物。
它们通常作用于胃肠道的平滑肌细胞,增加肌肉的收缩力度和频率,从而加快胃肠道的蠕动速度。
常用的促进蠕动剂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等。
2. 补钾药物某些降压药物、利尿剂等可能导致机体内钾离子严重缺乏,进而引起胃肠道肌肉松弛和蠕动减弱。
此时,补钾药物的使用能够纠正钾离子的缺乏,从而改善胃肠道蠕动功能。
三、胃肠道抑制蠕动药物1. 镇静剂类药物镇静剂类药物常用于镇痛、焦虑和失眠等治疗中,但它们同时会抑制迷走神经的功能。
迷走神经是胃肠道蠕动的主要调节神经之一,因此,使用镇静剂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蠕动的减弱和延迟。
2. 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是一类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而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
它们主要作用于迷走神经,则会抑制胃肠道蠕动。
因此,抗胆碱能药物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痉挛、腹泻等疾病。
四、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研究现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团队关注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
他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如离体组织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评估药物对胃肠道蠕动的效果和机制。
这些研究发现,很多药物能够通过调节胃肠道的神经和激素系统来影响胃肠道蠕动。
胃肠运动的实验报告

对实验结果的解读与讨论
本实验结果提示我们,饮食习惯对胃肠运动具 有重要影响,长期不合理的饮食可能导致胃肠 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针对不同食物成分对胃肠运动的影响,我们应 关注日常饮食搭配,适量摄入各类食物,以维 持胃肠运动的正常进行。
实验结果还表明,个体差异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不可忽视,因此,在制定饮食建议时,应充分 考虑个体的生理特点和饮食习惯。
观察指标
记录家兔的胃肠运动情况,包括肠蠕动频率、胃 排空时间等。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01
02
03
04
05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实验对象与分组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数据采集与 分析方法
使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 录家兔的胃肠运动数据。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 组之间的差异。
本实验选取了健康成年家 兔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随
在实验前禁食24小时,自 由饮水。对实验组家兔进
机分组的方式将家兔分为 行药物处理,对照组给予
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等量生理盐水。通过观察
家兔的胃肠运动情况,记
录肠蠕动频率、胃排空时 间等指标。
使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 录家兔的胃肠运动数据, 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 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以 评估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05
参本 原理和实验方法,为实验提供了理 论基础。
参考文献
该文献详细介绍了实验中所使用的设备和测量方法,确保实 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该文献综述了胃肠运动相关的研究进展,为 实验提供了背景和参考。
参考文献
该文献提供了实验中所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药物对在体胃肠道蠕动和离体肠运动的影响

药物对在体胃肠道蠕动和离体肠运动的影响药物对胃肠道蠕动和肠运动的影响是通过对胃肠道的神经和肌肉的调节起作用的。
胃肠道蠕动是指胃肠道内蠕动的肌肉的收缩和松弛,通过这种蠕动,食物和消化液得以在胃肠道内移动并进行消化吸收。
离体肠运动是指从动物体内取出的肠道,在体外进行生理活动的情况下的肠动能力。
药物对胃肠道蠕动和肠运动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胃肠蠕动: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激活胃肠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例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新斯的明将乙酰胆碱积聚在神经节和平滑肌细胞中,从而增强ACh的效应,促进肠的蠕动。
这些药物常用于治疗胃排空障碍和胆囊排空障碍。
2.抑制胃肠蠕动:另一类药物则通过阻断胃肠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来抑制胃肠蠕动。
例如,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可以阻断神经传递,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减慢胃肠道的蠕动。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腹泻和胃肠痉挛等症状。
3.调节胃酸分泌:药物还可以通过调节胃酸分泌来影响胃肠道蠕动。
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肠道的刺激,从而减慢胃肠道的蠕动。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和消化性溃疡。
4.调节肠道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和排泄:一些药物可以调节肠道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和排泄,从而影响肠道的运动和蠕动。
例如,轻泻剂如乙酰水杨酸可通过增加肠道滴流和水分的分泌,促进肠道的运动。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便秘和肠梗阻等症状。
总结起来,药物对胃肠道蠕动和肠运动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肠蠕动、调节胃酸分泌和调节肠道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和排泄。
这些影响可以通过调节胃肠道的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来实现。
不同类型的药物对胃肠道蠕动和肠运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实验七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

实验七胃肠运动的直接观察引言胃肠道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织,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除体外。
胃肠运动是胃肠道正常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起到推动和混合食物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直接观察胃肠运动的方式,了解其机制和特征。
材料和方法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的小鼠(数量根据实验需求)2.手术工具:手套、手术剪刀、镊子、医用注射器、10%氯化乙酸溶液、生理盐水3.实验设备:显微镜、组织取样刀、组织定位器、组织采集器、生理记录仪、荧光染料(如罗丹明B)4.实验药物:促胃肠运动药物(如卡维地洛)方法:1.动物术前准备:a.将小鼠放置于适宜的养殖环境中,维持其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b.饲料禁食:在实验开始前12小时禁食,但允许饮水。
c.注射镇静剂:使用医用注射器将适量的镇静剂注射于小鼠体内,使其处于麻醉状态。
2.手术步骤:a.毛发剃除:在小鼠腹部用剃刀剃除毛发,以保持手术区域清洁。
b.手术准备:带手套进行手术。
使用消毒药水清洗手术器械,并准备好所需的手术材料。
c.手术切口:通过小鼠腹部进行中线切口,暴露出胃肠道。
d.取样和观察:使用组织取样刀和组织定位器采集胃肠道组织样本,并将其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
3.药物处理:a.药物注射:使用医用注射器将促胃肠运动药物注射到小鼠体内。
b.观察记录:在药物注射后记录胃肠道的运动变化,并与未注射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
4.数据分析:a.使用生理记录仪记录胃肠道运动的变化,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b.将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比较药物注射前后的差异。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胃肠道的运动。
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呈现周期性的蠕动运动,有助于食物的混合和推动。
在注射促胃肠运动药物之后,我们可以观察到胃肠道运动的增强或减弱,从而了解药物对胃肠道运动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来标记胃肠道的组织结构,以更清晰地观察和记录胃肠道运动。
实验三:胃肠运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步骤 (一)实验准备
1. 20%乌来糖溶液将兔麻醉、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
掉颈部的毛、沿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分离出气管,插入气
管插管。
2. 将腹部的毛剪掉,自剑突到耻骨联合沿正中线切开腹
壁,打开腹腔,暴露胃和肠。
(二)观察项目
1. 观察正常情况下胃肠的运动形式和紧张度。
2. 在一段肠管上滴加1∶10000肾上腺素5~10滴,
观察其变化。
3. 由耳缘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2~0.3mg,观察胃
肠运动的变化。
4. 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观察胃肠运动的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项目 滴加1∶10000肾上腺素 胃肠运动 结果分析 的变化
注射新斯的明0.2~0.3mg
耳缘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①乙酰胆碱 用于胃肠平滑道平滑肌上N受体,引起胃肠运动增强,蠕动 加快。
实验三
实验项目 ——
胃肠运动的观察
实验目的 观察胃肠运动的形式及神经和某些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分析胃肠运动功能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实验原理 胃肠的运动功能是在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下,通过胃肠 平滑肌的活动来完成,因此,神经和体液因素的改变可 使胃肠运动发生相应改变。
实验用品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20%乌来糖溶液溶液、 阿托品、新斯的明、1∶10000乙酰胆碱、1∶10000肾 上腺素、生理盐水。
胃肠运动动物学实验

小 肠 运 动 的 直 接 观 察
蠕 动
动物手术:
小 肠 运 动 的 直 接 观 察
①称重、固定、麻醉 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进行麻醉 (剂量350mg/kg) 换算为10%水溶液则为3.5ml/kg
麻醉药用量= 3.5ml/kg×兔体重kg
动物手术:
②颈部分离一侧迷走神经
小 肠 运 动 的 直 接 观 察
动物手术:
③打开腹腔,暴露小肠
小 肠 运 动 的 直 接 观 察
观察项目:
小 肠 运 动 的 直 接 观 察
1.观察正常情况下小肠的运动。 2.电刺激迷走神经,观察小肠运动有何变 化? 3.在小肠壁上直接滴加0.001%乙酰胆碱1 滴,观察小肠运动有何变化? 4.在小肠壁上直接滴加0.01%肾上腺素23滴,观察小肠运动有何变化? 5.耳缘经脉注射新斯的明 0.2-0.3g,观察小肠运动 有何变化?
30min后观察
项目 0.7%NaCl 组别 开始 结束
3%葡萄糖
饱和MgSO4
开始 结束 开始 结束
透小 压肠 的吸 关收 系与 内 容 物 渗
1 2
3
4 5
下次实验: 实验二十一,二十二,二 十四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物质对小肠吸收
透小 压肠 的吸 关收 系与 内 容 物 渗
速率的影响,了解小肠吸收与渗透压的关 系。
原理:肠内容物的渗透压是制约肠吸收
的要素之一,吸收的快慢与溶液的浓度有 关,如浓度过高,反而会出现反渗现象, 使内容物的渗透压降低 内 容 物 渗
小 肠 运 动 的 直 接 观 察
目的:直接观察哺乳动物小肠运动 的几种形式,了解某些因素对小肠 运动的影响。 原理:小肠壁的平滑肌由外层的纵 行肌与内层的环形肌构成。小肠运 动的主要形式有紧张性收缩、蠕动、 分节运动等。小肠运动受到体内神 经因素、体液因素及一些化学性刺 激的影响。
实验五 胃肠运动的调节及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实验五胃肠运动的调节及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1.观察哺乳类动物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学习创建离体肠平滑肌活动的模拟内环境和哺乳类动物离体器官或组织灌流的实验方法。
3.观察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药物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及其机制。
【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心肌一样,具有肌肉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
但消化道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较长,造成其收缩缓慢并有伸展性。
其中胃的伸展性变化尤其明显,这对于一个中空的容纳器官来说,能够适应食物容量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消化道平滑肌处于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即紧张性,这使消化道内经常维持一定的基础压力,有利于胃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使胃肠的容量和食物的容积相适应;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温度变化、化学和机械或牵张刺激很敏感;许多部位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其节律性收缩比心肌缓慢且不稳定。
消化道功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完成的。
支配消化道的神经包括外来神经系统和内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一)中枢神经系统对消化道功能的调节作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两条途径调节消化道功能:①直接作用:通过交感、副交感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②间接作用:通过体液途径即激素或神经内分泌途径,如下丘脑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具有明显的消化道兴奋作用;脑啡肽则对消化道有抑制作用。
(二)内在神经系统又称肠神经系统,以往认为肠系统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近年的研究表明,肠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内几乎存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递质,肠内在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及其作用见表5-1。
表5-1 肠内在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及作用神经递质名称分布及作用乙酰胆碱(Ach)是支配胃肠道平滑肌、肠上皮细胞、壁细胞、某些肠道的内分泌细胞以及神经突触的主要兴奋性递质胆囊收缩素(CCK)存在于某些分泌调节性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可能参与兴奋性传递,与肌肉兴奋有关5-羟色胺(5-HT)可能参与兴奋性神经元突触传递神经肽Y(NPY)存在于分泌调节性神经元,可能抑制水和电解质的分泌;也可见于中间神经元及某些抑制性肌肉运动神经元血管活性肠肽(VIP)是分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肠道内血管舒张神经元的递质,与肠内抑制性肌肉运动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有关101一氧化氮(NO)是肠内抑制性肌肉运动神经的共存递质,也可能是神经元突触传递的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因动物种属及部位不同,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神经元胃泌素释放肽(GRP)对胃泌素细胞有兴奋作用,也存在于支配肌肉的神经纤维和中间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NE)具有抑制非括约肌部位的运动、收缩括约肌、抑制分泌调节反射、收缩肠道小动脉等作用生长抑素广泛分布于肠神经元,但作用未明存在于某些分泌调节性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作用不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三磷酸腺苷(ATP)可能与肠内抑制性肌肉运动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有关速激肽速激肽包括P物质、神经激肽A、神经激肽K等,是肠道兴奋性肌肉运动神经元的主要递质,也可能是肠道初级感觉神经元的递质(三)外来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运动观察及药物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对胃肠运动方式的影响情况。
方法以某养兔场的100只家兔为实验对象,采用专用的实验器械把实验药品注入到实验组每只家兔的体内,最后与对照组相比,从而得出药物肠胃运动方式的影响结论[1]。
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家兔胃肠运动的仔细观察,发现家兔胃肠道平滑肌时常能够保持一定的紧张性,而且药物会促使家兔的体液与神经可调节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改变了肠胃的运动方式。
结论家兔在正常时,肠胃很容易呈现容受性收缩舒张运动,小肠也会分节运动。
但是经过药物处理后,胃肠运动则会改成平滑肌运动,说明药物会对胃肠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
标签:胃肠运动;观察;药物;影响;实验;研究
通常动物的胃肠运动会受到一些外界药物的影响,这是因为动物的胃肠运动通常都是由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控制的,而动物体内的交感神经又紧密联系着内脏大神经,因此当药物发挥作用后,就会对整个神经系统进行刺激,导致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都大量的增加,从而调节了胃肠的运动方式。
但采用阿托品药物注射后,则会对这种改变有很大的阻断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对象为某养兔场的100只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只),其中雄兔60只,雌兔40只。
年龄范围为1~3岁,平均年龄为1.82岁。
另外所有家兔的质量在1.0~
2.5kg,平均质量为1.52kg。
在进行药物注射及效果观察的过程中都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处理的。
1.2方法
1.2.1试验方法首先对所有的家兔进行称重,并计算好15%氨基甲酸乙酯的用量。
接着对实验组的所有家兔进行麻醉药注射处理,使其完全被麻醉后固定在专门的家兔手术台上。
再接着对家兔的胸骨剑状软骨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术处理。
最后科学分离家兔食管背腹侧的迷走神经与肾与肾上腺之间的内脏大神经,并通过家兔的肠胃运动的变化来得出相应的结论。
1.2.2观察内容主要是对术后电刺激、滴加Ach、滴加AD、滴加AD试剂后,家兔体内的胃运动和小肠运动进行仔细的观察。
例如用药后胃剧烈膨胀的程度、十二指肠分节运动的方式以及小肠收缩的程度。
最后还要将所有的结果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来,以便下一步信息统计分析。
1.2.3信息处理方法此次数据处理采用数学统计学方法来处理,即将实验组进行药物处理后各种肠胃运动变化状态的情况填入表格中,并采用Harris进行效果评价。
除此之外也还可以采用SLIDE软件将两组数据进行分析,以方便讨论。
1.4统计方法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采用万能数据分析(V
2.00)软件和EXCEL(2007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将药物处理前的各个状态的详细情况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训练之后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记录,再通过万能数据分析来比较两组的药物影响的效果[2]。
2结果
2.1数据及结果原始家兔质量为152kg,试验后所有家兔质量为125kg。
22结果分析通过上表可以发现电刺激、滴加Ach、滴加AD、阿托品试剂后,实验组家兔体内的胃运动和小肠运动呈现非常明显的改变。
在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和迷走神经过程之前,家兔的胃和肠程紧张性收缩的状态,但是刺激后,立即发生改变。
即胃运动和十二指肠运动变得剧烈膨胀,这是因为持续的电刺激导致大量的Ca2+进入了肌细胞,从而引起家兔肌肉的收缩。
而在胃和小肠之间滴加Ach和AD后,两者的胃运动和小肠运动痴线不同的结果。
前者胃壁运动不够明显,而且药物作用处颜色变白,小肠逐渐由分节运动变成蠕动冲运动。
后者虽胃壁反应也不够明显,但是十二指肠逐渐由分节运动变为摆动方式,平滑肌也呈现舒张状态。
这主要是Ach、AD能够对家兔肠胃内分泌细胞和神经调节产生影响,既可以促进兴奋,又可以抑制兴奋。
最后滴加阿托品试剂后,由于它对M 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因此在乙酰胆碱与M受体发生作用时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导致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变缓变慢。
3讨论
以上整体实验都表明胃肠运动是受药物影响的,当把药物(Ach、和AD)注射到家兔手术部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作用,实验组中家兔胃肠运动出现缓慢的改变,而且是质量越小的家兔,其胃肠运动变化越明显。
这是由于药物作用的面积越小药效就越强,从而导致反应也会更明显。
4结论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发现药物对的胃肠运动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不同的药物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结果。
有的能够促使家兔的肠胃运动方式发生改变,但有些药物也会抑制这种改变。
但是最基本的原因还是药物能够给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激素分泌系统造成极大的刺激,从而通过神经的控制和激素的变化来促使相应胃肠运功的方式变化。
虽然这只是在家兔身上得出的结果,但是这也能够充分说明药物会改变胃肠的运动方式。
这一现象也可以借鉴到人类肠胃医学中,通过一些有效的药物和试剂来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扩大它的实际试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月梅,刘晶,马玉英.肠胃运动观察及药物影响[J].湖南省株洲市四医院,2010.
[2]高丽,马燕兰,苗军.药物促进胃肠运动的临床效果和观察分析[J].中医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