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习题
统计学习题_第四章_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_第四章_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dabe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c.png)
统计学习题_第四章_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答案第四章静态指标分析法(⼀)⼀、填空题1、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指标)主要有、和。
其中和⽤于测度品质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于测度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
2、标准差是反映的最主要指标(测度值)。
3、⼏何平均数是计算和的⽐较适⽤的⼀种⽅法。
4、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时,要⽐较其数据的差异程度⼤⼩,需要计算。
5、在测定数据分布特征时,如果M M e X 0==,则认为数据呈分布。
6、当⼀组⼯⼈的⽉平均⼯资悬殊较⼤时,⽤他们⼯资的⽐其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全部⼯⼈⼯资的总体⽔平。
⼆.选择题单选题:1.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A 总量指标和时点总量指标B 时点总量指标和时期总量指标C 时期总量指标和时间指标D 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2、某⼚1999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了231万元,超额完成( )A 5.5%B 5%C 115.5%D 15.5%3、在同⼀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变量值)⽐较⼤的次数较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A 接近标志值⼩的⼀⽅B 接近标志值⼤的⼀⽅C 接近次数少的⼀⽅D 接近哪⼀⽅⽆法判断4、在计算平均数时,权数的意义和作⽤是不变的,⽽权数的具体表现()A 可变的B 总是各组单位数C 总是各组标志总量D 总是各组标志值 5、1998年某⼚甲车间⼯⼈的⽉平均⼯资为520元,⼄车间⼯⼈的⽉平均⼯资为540元,1999年各车间的⼯资⽔平不变,但甲车间的⼯⼈占全部⼯⼈的⽐重由原来的40%提⾼到了60%,则1999年两车间⼯⼈的总平均⼯资⽐1998年()A 提⾼D 不能做结论 6、在变异指标(离散程度测度值)中,其数值越⼩,则()A 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C 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D 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有甲、⼄两数列,已知甲数列:07.7,70==甲甲σX ;⼄数列:41.3,7==⼄⼄σX 根据以上资料可直接判断( )A 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B ⼄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C 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 不能直接判别8、杭州地区每百⼈⼿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 、⽐例相对指标B 、⽐较相对指标C 、结构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9、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计算出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 A 、左偏分布 B 、右偏分布 C 、对称分布 D 、⽆法判断1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关; 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关; C 既与各组标志值⼤⼩⽆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关; D 既与各组标志值⼤⼩有关,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11、已知⼀分配数列,最⼩组限为30元,最⼤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 A 、50元 B 、80元 C 、120元 D 、210元12、⽐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于⼄的标准差,则()A 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 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于⼄单位C ⼄单位平均数代表性⼤于甲单位D 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 13、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增加常数9,⽽次数都减少三分之⼀,则其算术平均数() A 、增加9 B 、增加6 C 、减少三分之⼀ D 、增加三分之⼆ 14、如果数据分布很不均匀,则应编制 ( )A 开⼝组B 闭⼝组C 等距数列D 异距数列 15、计算总量指标的基本原则是:( )A 总体性B 全⾯性16、某企业的职⼯⼯资分为四组:800元以下;800-1000元;1000—1500元;1500以上,则1500元以上这组组中值应近似为 ( )A1500元 B 1600元 C 1750元 D 2000元 17、统计分组的⾸要问题是 ( )A 选择分组变量和确定组限B 按品质标志分组C 运⽤多个标志进⾏分组,形成⼀个分组体系D 善于运⽤复合分组1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组,下限为200,⼜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 230B 260C 185D 215 19、分配数列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 )A 钟型分布B U 型分布C J 型分布D 倒J 型分布 20、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开⽀情况,最合适的调查⽅式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2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的职⼯平均⼯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和6元,⽽平均⼯资分别为3000元,3500元则两企业的⼯资离散程度为 ( )A 甲⼤于⼄B ⼄⼤于甲C ⼀样的D ⽆法判断 2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取决于 ( )A 变量值B 频数C 变量值和频数D 频率2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 A 不变 B 扩⼤到5倍 C 减少为原来的1/5D 不能预测其变化 24、计算平均⽐率最好⽤ (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何平均数D 中位数25、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平均数不同,在⽐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时,应采⽤ (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26、若n=20,∑∑==2080,2002x x ,标准差为 ( )A 2B 4C 1.5D 327、已知某总体3215,3256==eMM,则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A左偏分布 B 正态分布 C 右偏分布 D U型分布28、⼀次⼩型出⼝商品洽谈会,所有⼚商的平均成交额的⽅差为156.25万元,标准差系数为14.2%,则平均成交额为( )万元A11 B 177.5 C 22.19 D 8826、欲粗略了解我国钢铁⽣产的基本情况,调查了上钢、鞍钢等⼗⼏个⼤型的钢铁企业,这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多选题:1.某企业计划2000年成本降低率为8%,实际降低了10%。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6b5e4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7.png)
第四章一.思考题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和描述:一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怎样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地位?答:平均数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推断的基础。
从统计学思想上看,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必然结果。
3、简述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答: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子上的值。
四分位数是通过3个点将全部数据等分成4分,其中每部分包含25%的数据。
中间的四分位数就是中位数,因此通常所说的四分位数是指处在25%位置上的数值和处在75%位置上的数值。
它是根据为分组数据计算四分位数时,首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确定四分位数所在的位置,该位置上的数据就是四分位数。
4、对于比率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采用几何平均?答:几何平均数是适用于特殊数据的一种平均数,主要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
当所掌握的变量值本身是比率的形式时,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比率更为合理。
5、简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主要应用于分类数据。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其适用于顺序数据。
平均数也称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个数的结果,是集中去世的主要测量值,它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6、简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的使用场合。
答:异众比率主要适合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对于顺序数据以及数值型数据也可以计算异众比率。
四分位差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和标准差适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
7、标准分数有哪些用途?答:首先是比较不同单位和不同质数据的位置。
其次是和正态分布结合起来,求得概率和标准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还有就是在假设检验和估计中应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统计学 习题活页
![班级 学号 姓名 统计学 习题活页](https://img.taocdn.com/s3/m/0abd88c776a20029bd642d54.png)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1.一个车间200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3)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要求:(1)计算该公司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计算该公司实际的优质品率。
3.某企业2007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4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A. 9 B. 5 C. 7 D. 6 E. 8(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A. 35 B. 8 C. 5 D. 6 E. 20(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第五章指数1.要求计算:(1)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即价比)(2)拉氏、派氏价格指数(3)拉氏、派氏销售量指数(4)用马艾公式计算价格指数(5)用理想公式计算价格指数2要求: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和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
2020年-2021年医学统计学各章节试题(含答案)
![2020年-2021年医学统计学各章节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b0fb240c22590103029d92.png)
第一章 绪论习题一、选择题1.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A . 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B . 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C . 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 )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10.0≤PB. 05.0≤P 或01.0≤PC. 005.0≤PD.05.0≤PE. 01.0≤P 3~8A.计数资料B.等级资料C.计量资料D.名义资料E.角度资料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
该资料的类型是( )。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A 与B )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如下,A :48、84、90、123、171;B :90、116、124、225、84。
该资料的类型是(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
该资料的类型是(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 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 型1823、A 型1598、B 型2032、AB 型641。
该资料的类型是( )。
8. 100名18岁男生的身高数据属于( )。
二、问答题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的概念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关系第一章绪论(答案)一、选择题1.D2.B3.A4. C5.C6.B7.D8.C二、问答题1.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的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的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
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的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的办法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样本。
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的一定量的个体则组成了研究的样本。
【医学统计学】第4章 定量资料的描述(12-17)
![【医学统计学】第4章 定量资料的描述(12-17)](https://img.taocdn.com/s3/m/6bacabaa31b765ce04081495.png)
4. 归组计数,整理成表 用计算机或手工划记法汇总,得到各组段观察单位个数,绘制成频
数分布表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表4-1 某市2010年120名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计数值(×1012/L)的频数表
组段(×1012/L) (1)
组中值 (2)
3.20~ 3.50~ 3.80~ 4.10~ 4.40~ 4.70~ 5.00~ 5.30~ 5.60~ 5.90~6.20 合计
频数分布表(frequency table):由变 量值及其频数编制而成的表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频数表的编制
1. 求极差(range): 极差又称全距,是指全部观察值中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差,用符号R表示 R=xmax-xmin
R 6.183.29 2.89cm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 确定组数和组距
组段(×1012/L) (1) 3.20~ 3.50~ 3.80~ 4.10~ 4.40~ 4.70~ 5.00~ 5.30~ 5.60~
5.90~6.20 合计
频数fi (2)
2 5 10 19 22 24 21 11 4 2 120( )
组中值xi (3) 3.35 3.65 3.95 4.25 4.55 4.85 5.15 5.45 5.75 6.05 47
1
86.9977 50
lg
11.7399
54
即50名麻疹易感儿接种麻疹疫苗后血凝 抑制抗体的平均滴度为1/54
2. 应用及注意事项
•几何均数应用于: •等比资料,如抗体平均滴度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 使用几何均数时应注意:
• 观察值不能有0
• 观察值不能同时有正值和负值。若全为负值, 在计算时先把负号去掉,得出结果再加上负 号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9ca47048d7c1c709a1450b.png)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5、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抽象的量具体的量连续不断的量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数量性同质性综合性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只能有一个标志只能有一个指标可以有多个标志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
这四个数字是()标志指标标志值变量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2、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试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标志?它有哪些分类?4、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Answer1:(一)判断题1.(√)2.(√)3.(×)4.(×)5.(×)(二)单项选择题1.②2.②3.④4.④5.①6.③(五)简答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其理由有二。
第一,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的量都依存于一定的质,而任何事物的质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为一定的量。
第二,社会经济统计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数字为语言,研究事物的量。
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使统计能够成为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
统计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ad1c4b02020740be1e9bdc.png)
第四章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4.1 一家汽车零售店的10名销售人员5月份销售的汽车数量(单位:台)排序后如下:2 4 7 10 10 10 12 12 14 15要求:(1)计算汽车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3)计算销售量的标准差。
(4)说明汽车销售量分布的特征。
解:Statistics10Missing0Mean9.60Median10.00Mode10Std. Deviation 4.169Percentiles25 6.255010.0075单位:周岁19152925242321382218302019191623272234244120311723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网络用户的年龄(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
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1、确定组数: ()lg 25lg() 1.398111 5.64lg(2)lg 20.30103n K =+=+=+=,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41-15)÷6=4.3,取53、分组频数表网络用户的年龄 (Binned)分组后的直方图:种是所有颐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种是顾客在三千业务窗口处列队3排等待。
为比较哪种排队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6a7ca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7.png)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 )3、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5、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抽象的量具体的量连续不断的量可直接相加的量2、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数量性同质性综合性差异性3、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4、一个统计总体()只能有一个标志只能有一个指标可以有多个标志可以有多个指标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这四个数字是()标志指标标志值变量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2、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试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标志?它有哪些分类?4、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Answer1:(一)判断题1.(√)2。
(√) 3.(×)4。
(×) 5.(×)(二)单项选择题1.②2.②3.④4。
④5。
①6。
③(五)简答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其理由有二。
第一,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的量都依存于一定的质,而任何事物的质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为一定的量。
第二,社会经济统计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数字为语言,研究事物的量。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338b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9.png)
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第一篇:统计学课后第四章习题答案第4章练习题1、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2、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为()A.众数 B.中位数 C.四分位数 D.平均数4、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平均数5、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例称为()A.异众比率 B.离散系数 C.平均差 D.标准差6、四分位差是()A.上四分位数减下四分位数的结果B.下四分位数减上四分位数的结果C.下四分位数加上四分位数D.下四分位数与上四分位数的中间值7、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平均差 B.标准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8、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称为()A.极差 B.平均差 C.方差 D.标准差9、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称为()A.标准分数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标准差10、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2,表明该数据()A.比平均数高出2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2个标准差C.等于2倍的平均数D.等于2倍的标准差11、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A.68%的数据B.95%的数据 C.99%的数据D.100%的数据12、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4,其意义是()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D.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4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13、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4、比较两组数据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A.极差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15、偏态系数测度了数据分布的非对称性程度。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ceb00a76e58fafab00357.png)
3.4统计图的规范
3.5如何用Excel做统计图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包括()、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四个部分。(知识点3.1答案:D)
A.计量单位B.附录C.指标注释D.总标题
2.如果统计表中数据的单位都一致,我们可以把单位填写在()。(知识点3.1答案:C)
A.指标B.标志C.变量D.标志值
8.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知识点:1.7答案:A)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
9.()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是不能以数值表示的。(知识点:1.7答案:A)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
10.在出勤率、废品量、劳动生产率、商品流通费用额和人均粮食生产量五个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几个()。(知识点:1.7答案:B)
1.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 )( )( )( )。(知识点2.2答案:ABCDE)
A.调查的目的B.调查对象C.调查单位D.调查时间E.调查项目
2.全国工业普查中( )( )( )( )( )。(知识点2.2答案:ABCE)
A.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C.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频数f
(棵)
频率
(%)
向上累积
向下累积
频数(棵)
频率(%)
频数(棵)
频率(%)
80-90
8
7.3
8
7.3
110
100.0
90-100
9
8.2
17
15.5
102
92.7
100-110
统计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统计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806e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e.png)
统计初步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统计知识无处不在。
它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统计的初步知识。
一、知识点梳理1、数据的收集普查:对全体对象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
2、数据的整理与表示频数分布表: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进行分组,统计每组的频数。
频数分布直方图:用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直观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3、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4、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方差:每个样本值与全体样本值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数。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二、例题解析例题 1:为了解某小区居民的月用水量情况,随机抽取了 50 户居民进行调查,得到如下数据(单位:吨):10 12 15 18 20 22 25 28 30 32 11 13 16 19 21 23 26 29 31 33 12 14 17 20 22 24 27 30 32 34 10 13 15 18 21 23 25 28 31 33 35(1)请列出这组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1)首先,确定组数和组距。
这里我们取组距为 5,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35 10)÷ 5 = 5。
|月用水量(吨)|频数||::|::|| 10 15 | 15 || 15 20 | 10 || 20 25 | 8 || 25 30 | 10 || 30 35 | 7 |(2)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坐标为月用水量,纵坐标为频数,每个矩形的宽度为组距,高度为频数。
例题 2:已知一组数据:2,3,5,7,8,9,10。
统计初步的练习题2022
![统计初步的练习题2022](https://img.taocdn.com/s3/m/9c99bb0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e.png)
统计初步的练习题202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统计数据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呈现一些统计学初步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和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与应用。
问题一:某班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如下:65, 80, 75, 90, 95, 70, 85。
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解答一:首先计算均值,即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
在这个例子中,所有数据之和为65+80+75+90+95+70+85=540,数据个数为7。
因此,均值为540/7≈77.14。
接下来计算中位数,即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并找出中间位置的数。
由于这组数据有7个数,中间位置为第4个数,即90。
最后计算众数,即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在这个例子中,每个数据只出现一次,因此不存在众数。
问题二:某餐厅的某天销售额如下:1500, 1200, 2000, 1800, 1600, 1900。
计算这组数据的范围和标准差。
解答二:范围是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在这个例子中,最大值为2000,最小值为1200,因此范围为2000-1200=800。
标准差是一种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
标准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标准差=√(Σ(xi-μ)²/n),其中Σ代表求和,xi代表每个数据,μ代表均值,n代表数据个数。
首先计算均值,即(1500+1200+2000+1800+1600+1900)/6=1700。
然后带入公式计算标准差:√((1500-1700)²+(1200-1700)²+(2000-1700)²+(1800-1700)²+(1600-1700)²+(1900-1700)²)/6≈348.3。
问题三:某超市的一周蔬菜销售情况如下:120 kg, 150 kg, 180 kg, 130 kg, 140 kg。
统计学答案1—4章
![统计学答案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647e0f7f1711cc7931b7166b.png)
第一章总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①2.①3.③4.①5.③6.①7.④8.③9.② 10.②11.④ 12.③ 13.① 14.② 15.④ 16.① 17.③ 18.② 19.②二、多项选择题1.①③④2.①②③④⑤3.①②④4.①②④5.①④6.①②④⑤7.①②③④⑤8.①③9.②③ 10.③④⑤11.①②③⑤ 12.③④ 13.①④ 14.①②③④ 15.①②③⑤16.①②③ 17.①②④⑤三、填空题1. 离散2. 连续不断的登记3.质量4. 数量总体社会5. 定性定量定性6.同质大量差异四、思考题(略)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②2.①3.②4.①5.③6.③7.④8.③9.② 10.①11.① 12.③ 13.③ 14.③ 15.④ 16.③ 17.③ 18.④ 19.② 20.③21.③二、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2.④⑤3.②③④4.③④⑤5.①②③④⑤6.②③⑤7.①③④8.②③④⑤9.①②⑤ 10.③④ 11.①②③④⑤ 12. ①②⑤13.②③⑤三、填空题1.统计资料基础2.统计报表专门调查3.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4.单一表一览表5.专门一次性6.重点非全面四、思考题(略)第三章统计整理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②2.①3.②4.②5.①6.③7.①8.④9.④10.③ 11.③ 12.② 13.① 14.③ 15.② 16.① 17.③二、多项选择题1.③④⑤2.①②3.②③④⑤4.②⑤5.①③6.①④⑤7.①③8.①④9.①②③④ 10.③④三、填空题1. 中间环节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承前启后2. 分不同合3. 选择分组标志4. 组别频数5. 等距异距四、思考题(略)五、计算题1、以10分为组距,编制等距数列: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分组表考试成绩(分)人数(人)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3 9 19 18 5合计542、某班《统计学》考试成绩再分组表考试成绩(分)人数(人)60以下60~75 75~85 85以上3 19 18 14合计54第四章统计资料的初步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①2.①3.①4.②5.②6.①7.①8.④9.① 10.①11.② 12.③ 13.② 14.④ 15.③ 16.② 17.② 18.④ 19.② 20.①21.④ 22.③ 23.④ 24.④ 25.④ 26.④ 27.① 28.① 29.② 30.①31.① 32.④ 33.① 34.① 35.② 36.②二、多项选择题1.①②④⑤2.①②③④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④5.①⑤6.①③7.①③⑤8.①②③⑤9.①②④⑤ 10.①②③④11.①②④ 12.①②④⑤ 13.③④⑤ 14.④⑤ 15. ①②③16.①②③④⑤ 17.①②④⑤ 18.②③⑤ 19.②③④⑤ 20.①②③21.①④ 22.①②③三、填空题1、实物总量价值总量2、实物货币劳动3、时期指标时点指标4、可比性5、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6、无名数有名数7、集中趋势8、权数相等9、均匀近似值10、标志总量11、位置平均数12、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13、标志变异指标14、0 最小值15、同质性四、思考题(略)五、计算题1、宏发公司下属三个子公司,2005年产值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计划产值(万元)实际产值(万元)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第一子公司第二子公司第三子公司4500550098005000620010000465060009500500068809500根据资料计算相对数指标,并对该公司计划完成情况做出分析。
统计学习题--第四章-集中趋势的量度:平均指标.doc
![统计学习题--第四章-集中趋势的量度:平均指标.doc](https://img.taocdn.com/s3/m/d5757d8810661ed9ac51f31f.png)
第四章集中趋势的量度:平均指标第一节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性质第二节中位数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四分位数与其他分位数·中位数的性质第三节众数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众数的性质第四节几何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及其他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种平均数的关系一、填空1.某班级中男生人数所占比重是66.7%,则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关系是()。
2.在频数分布图中,()标示为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变量值。
3.在频数呈偏态分布时,()必居于X 和M0之中。
4.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又称为(数值)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又称为(位置)平均数,其中()平均数不受极端变量值得影响。
5.调和平均数是根据()来计算的,所以又称为(倒数)平均数。
6.加权算术平均数是以()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是以(各组标志总量)为权数的。
7.对于未分组资料,如总体单位数是偶数,则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二、单项选择1.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众数B 算术平均数C 中位数D 几何平均数2.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如下关系( D)A M g≥M h≥XB M h≥ X ≥ M gC M h≥M g≥XD X≥M g≥M h3.下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是位置平均数。
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调和平均数D 几何平均数4.从计算方法上看,P1Q1是()。
P1Q1 /K P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中位数D 几何平均数5.由右边的变量数列可知:()A M 0> M d;完成生产定额数工人数B M d> M 0;10- 20 35 20- 30 20C M 0>30 30- 40 25 40- 50 10D M d>3050- 60 156.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月分别为150,160, 165(件 /工日),产量分别为4500, 4800, 5775(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为()A 150 160 165158.33 (件 /工日)3B 150 4500 160 4800 165 5775158.53 (件/工日)4500+ 4800+ 5775C 4500 4800 5775 158. 68(件/工日)4500 4800 5775150 160 165D 3 150 160 165=158.21(件/工日)7.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不正确的描述是()A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和为零;B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影响微小;C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微小;D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它数偏差的平方和。
统计学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统计学的初步认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67351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0.png)
统计学的初步认识练习题1. 简答题1. 什么是统计学?2.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3. 请简要解释以下概念:- 总体- 样本- 参数- 统计量2. 计算题1. 已知一组数据:2, 4, 6, 8, 10,求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 对以下数据进行频数分布统计:- 1, 2, 3, 4, 5, 6, 6, 6, 7, 8, 9, 9, 9, 9, 103. 判断题判断以下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解释:1. 样本均值等于总体均值。
2.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4. 解答题请解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正态分布?它有什么特点?2. 什么是抽样误差?如何减小抽样误差的影响?3. 如果要进行一个调查研究,你会选择使用哪种抽样方法?为什么?参考答案1. 简答题可根据个人理解回答,计算题和判断题的参考答案如下:1. 简答题1.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用于推断、预测和做出决策。
2.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经济学、市场营销、社会科学、医学研究等。
3.-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如全国人口。
-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对象,用于对总体进行推断。
-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的数值特征,如总体均值。
-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的数值特征,如样本均值。
2. 计算题1. 均值:(2 + 4 + 6 + 8 + 10) / 5 = 6中位数:中间值为6众数:62. 频数分布表如下:数值 | 频数----|-----1 | 12 | 13 | 14 | 15 | 16 | 37 | 18 | 19 | 410 | 13. 判断题1. 正确。
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
2. 不正确。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4. 解答题1. 正态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具有钟形曲线且对称分布的特点。
它的特点是均值、中位数和众数都相等,且分布的两侧尾部逐渐降低。
2. 抽样误差是指抽取样本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97e31616fc700abb68fcc7.png)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A.总体单位总量B.质量指标C.总体标志总量D.相对指标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A.104.76%B.95.45%C.200%D.4.76%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A.14.5%B.95%C.5%D.114.5%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B.平均增长水平C.平均发展水平D.序时平均数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3B.13C.7.1D.7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7761ea81c758f5f61f67a7.png)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对象是()。
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②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2、统计所研究的是()。
①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②社会经济的个体现象③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或个体现象④非社会经济的总体现象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特有的方法是()。
①统计推断法②统计分组法③大量观察法④综合指标法4、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①该批小麦种子②该批小麦的发芽率③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④该批小麦的发芽率5、无限总体是指()。
①包含单位很多的总体②包含单位较多的单位③包含单位很多、难以计数的总体④单位不加限制的总体6、社会经济统计中使用的总体概念,通常是指()。
①有限总体②无限总体③变量总体④属性总体7、一个事物被视为总体或总体单位,要依据()来决定。
①事物的本质②事物的内在联系③事物的复杂程度④统计研究的目的8、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①男性职工人数②女性职工人数③下岗职工的性别④性别构成9、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学生年龄②学生性别③学生身高④学生成绩10、标志是()。
①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②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③都能用数值表示④不能用数值表示11、统计学上变量是指()。
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统计指标④②和③12、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①工厂数②职工人数③工资总额④产品数13、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①粮食总产量②粮食平均亩产量③人均粮食生产量④人均粮食消费量14、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①货物周转量②劳动生产率③年末人口数④工业增加值15、质量指标()。
①不能用数值来反映②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③必需用数值来反映④有时能够用数量指标来反映16、表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数量指标②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计算一个质量指标③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只能用一个标志进行分组④对于一个统计总体可以从方面计算多个统计指标17、表述不正确的是()。
04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习题
![04第四章 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7706ca4028915f804dc253.png)
第四章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数值随着总体范围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统计指标是()。
①总量指标②相对指标③平均指标④标志变异指标2、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①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②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③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④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3、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①工业企业总数②工业职工总人数③工业设备台数④工业增加值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无关②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③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单位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单位总量指标④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标志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标志总量指标5、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相对指标④平均指标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①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②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③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④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7、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时期指标()。
①森林面积②新增林地面积③减少林地面积④净增林地面积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劳动生产率③固定资产投资额④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①人口出生数②人口总数③人口自然增长率④育龄妇女数10、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
①结构相对指标②动态相对指标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85.7% ② 99.5% ③ 100.5% ④ 116.7%12、宏发公司2006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05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05年增长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83% ② 120% ③ 101.8% ④ 98.2%13、按照计划,宏发公司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① 12% ② 17% ③ 40% ④ 60%14、宏发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4.5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统计资料的初步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数值随着总体范围大小发生增减变化的统计指标是()。
①总量指标②相对指标③平均指标④标志变异指标2、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①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②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③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④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3、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①工业企业总数②工业职工总人数③工业设备台数④工业增加值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无关②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是相对的③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单位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单位总量指标④某一总量指标在某一总体中是标志总量指标,则在另一总体中也一定是标志总量指标5、某地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
①时期指标②时点指标③相对指标④平均指标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①随总体范围增大而增大②随总体范围增大而缩小③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④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7、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时期指标()。
①森林面积②新增林地面积③减少林地面积④净增林地面积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①国内生产总值②劳动生产率③固定资产投资额④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①人口出生数②人口总数③人口自然增长率④育龄妇女数10、相对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个别指标可以相加,如()。
①结构相对指标②动态相对指标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85.7% ② 99.5% ③ 100.5% ④ 116.7%12、宏发公司2006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05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05年增长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83% ② 120% ③ 101.8% ④ 98.2%13、按照计划,宏发公司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① 12% ② 17% ③ 40% ④ 60%14、宏发公司第一季度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为5公斤,第二季度计划降低5%,第二季度实际单耗为4.5公斤,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90%,差10%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②90%,超额10%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③95%,差5%没有完成单耗降低计划④95%,超额5%完成单耗降低计划15、宏发公司2006二季度完成销售额551万元,三季度完成销售额600万元,完成计划的96%。
则三季度计划比二季度增加销售额()。
① 4万元② 49万元③ 74万元④ 84万元16、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133.3% ② 101.4% ③ 101.6% ④ 98.4%1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
① 10% ② 9.8% ③ 8.5% ④ 6%18、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①同一总体不同部分对比②不同总体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③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④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值之和与同一总体的单位数对比1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权数的加权作用表现在()。
①权数绝对数大小②权数相对水平大小③权数平均值大小④权数总和大小20、平均数指标反映了同质总体的()。
①集中趋势②离中趋势③变动趋势④分布特征21、由相对数指标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
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③几何平均法④根据所掌握资料而定22、分配数列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①增加25% ②减少25% ③不变化④无法判断23、对下列资料计算平均数,适宜于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是()。
①对某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求平均数②对一种产品的单价求平均数③由相对数或平均数求其平均数④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时24、SRL服装厂2003年三季度共加工了三批服装,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① 1.5% ② 4% ③ 4.5% ④ 1.6%25、SRL服装厂为了了解某类服装的代表性尺寸,最适合的指标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几何平均数③中位数④众数26、下列平均数中不受资料中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27、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①降低②不变③提高④无法决断28、分配数列中各组变量值都增加3倍,每组次数都减少1/3,中位数()。
①增加3倍②减少3倍③减少1/3 ④不变29、若某一变量数列中,有变量值为零,则不适宜计算的平均指标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中位数④众数30、一班和二班《统计学》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78.6分和83.3分,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9.5分和11.9分,可以判断()。
①一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二班的平均成绩有较大的代表性③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有相同代表性④无法判断31、标志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小,表明()。
①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②总体分布越集中,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③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④总体分布越分散,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32、若两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大小时,应采用()。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33、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①极差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34、平均差和标准差属于()。
①平均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总量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35、标准差系数()。
①将各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抽象掉了②将不同平均水平和计量单位抽象掉了③反映绝对差异程度④一般在平均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使用36、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① 1 ② 1/2 ③ 1/3 ④ 1/4二、多项选择题1、以某地外资企业为总体,则该地区特点时间的()。
①外资企业总数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②外资企业员工总数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③外资企业员工总数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④外资企业增加值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⑤外资企业员工工资总额是总体标志总量2、总量指标()。
①是认识现象总体特征的起点②实行管理的基础③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④是计算平均指标的基础⑤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3、相对指标可以由两个()。
①总量指标对比得到②相对指标对比得到③平均指标对比得到④时期指标对比得到⑤时点指标对比得到4、检查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时()。
①可以使用水平法②可以使用累计法③水平法和累计法使用的场合相同④水平法和累计法使用的场合不同⑤水平法和累计法可用于对同一计划的检查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①旅客周转量②旅客运输平均运距③运输线路长度④铁路电力机车数⑤货运量6、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①人口数②死亡人口数③社会劳动者人数④人口自然增长率⑤年平均人口数7、时期指标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其指标的数值()。
①可以连续计数②只能间断计数③可以直接相加④与时期长短毫无关系⑤与时期长短密切相关8、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两种()。
①当研究目的确定以后,一个总体只能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②一个总体因其数量多样性,有多个标志总量指标③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随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④同一总体中可能有若干个总体单位总量指标⑤标志总量指标等于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之和9、在相对指标中,属于同一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下列哪些()。
①动态相对指标②结构相对指标③强度相对指标④比例相对指标⑤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0、某地区有零售商业网点200个,总人口数为10万人,则下列正确的是()。
①每商业网点服务人数500人/个②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2个③前者是逆指标后者是正指标④前两个指标都是强度相对指标⑤前两个指标都是总量指标11、平均指标()。
①是将总体中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掉了的抽象化数值②是一个代表性数值③是一个典型数值④是一个可以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值⑤是一个可以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特征值12、平均指标与强度相对数指标的区别是()。
①前者反映数值的一般水平,后者主要反映数量联系程度②前者可以反映现象的普遍程度,后者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弱程度③前者是有名数,后者是无名数④平均数指标基本公式中分子与分母属于同一总体,分母是分子的承担者,后者则不然⑤有些强度相对数指标带有平均的含义,但从本质上说不是平均数13、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①人均GDP ②人均耕地面积③农民人均纯收入④职工人均工资⑤产品平均单位成本14、下列指标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指标是()。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⑤众数15、由总体所有单位的变量值计算的平均数有()。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④中位数⑤众数16、当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相等时,则()。
①算术平均数等于调和平均数②简单算术平均数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③算术平均数等于几何平均数④算术平均数等于中位数⑤算术平均数等于众数17、中位数是()。
①由变量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②根据变量值出现的次数计算的③总体各单位水平的平均值④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⑤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18、计算几何平均数应满足的条件是()。
①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之和②总比率等于若干个比率的乘积③总速度等于若干个速度的乘积④被平均的变量值可以为任意数⑤被平均的变量值不得为负数19、标志变异指标中反映平均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平均差系数⑤标准差系数20、计算标准差系数可以在以下哪些情况下进行()。
①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②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③已知变量的标准差和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④已知变量的平均数和各变量值对任意数的方差⑤已知变量各变量值的平均数和平均数的平方21、当SK大于零时,则变量分布为()。
①右偏②左偏③负偏④正偏⑤对称22、与变量值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方差⑤标准差系数三、填空题1、实物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总量;价值指标表明现象总体的()总量。
2、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单位、()单位和()单位。
3、指标数值能够直接相加的总量指标是();指标数值不能够直接相加的总量指标是()。
4、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必须注意分子与分母的()。
5、按说明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和()。
6、相对指标采用()和()两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