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施细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2版)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3/4/13
第七章
23
五、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有必要在课堂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下,营造一个宽松、 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信心,提高注意力,培养 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健全健康的人格。
2023/4/13 第一章
17
二、在学科教学目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要处理好课堂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学科课堂中,知识、技能目标是首要目标,而学科渗透心理健 康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为副目标。首要目标的达成有利 于副目标的达成与实现,副目标的实现是首要目标实现的促进因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处理首要目标与副目标之间的关 系。
2023/4/13 第一章
31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例
2023/4/13
第一章
32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例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要求 三、训练要点 四、训练过程
2023/4/13 第一章
33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例
一、训练目的 二、训练形式 三、训练方法 四、训练要求 五、训练要点 六、训练过程
2023/4/13 第一章
18
三、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概述
1.文科类课程 2.理科类课程 3.艺体类课程
2023/4/13
第七章
19
三、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举例
1.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在美术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3/4/1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为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重点,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1.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4.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3. 各年级、班级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负责本年级、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工作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 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援助。
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电影赏析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5. 教师培训: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6.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制度1.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二篇)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1.心理教育和辅导都要本着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科学的给学生以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
2.每学期初制定计划,学期末对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3.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不定期地开展讲座。
4.心理辅导教师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后才可上岗。
5.积极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教育理论水平。
6.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教育与有特殊问题的个别辅导相结合。
7.根据学生特点、心理需求开展相应的丰富多彩心理教育活动。
8、心理教育、辅导的内容、方式要符合文化传统、国情、地方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内容要适时、适量、适度。
9.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日程之中,融进日常教育教学。
10.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科研工作中,鼓励老师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取保每学年有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
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二)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2024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第一章引言及背景1.1 引言1.2 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第二章教育目标与重点2.1 教育目标2.2 教育重点第三章教育内容3.1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3.2 心理健康技能培养3.3 心理健康问题解决能力培养3.4 心理健康风险干预与控制第四章教育方法与策略4.1 情景教学法4.2 游戏教育法4.3 合作学习法4.4 群体辅导法第五章教育评估与监测5.1 教育效果评估5.2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第六章教育资源与支持6.1 师资建设6.2 心理健康教材建设6.3 心理咨询与辅导支持第七章教育实施与管理7.1 教育实施7.2 教育管理第八章结论与展望8.1 结论8.2 展望注:以上只是大纲结构,并未包含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篇幅限制,不足____字。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本文将探讨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加强师资培训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技巧。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培训内容可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心理辅导技巧的培养以及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等。
二、建立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学校可以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与情感、人际关系等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放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心理健康。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
这些活动既可以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又能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为了确保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可以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学生日记、教学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科教学的渗透情况。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2.01.25•【字号】•【施行日期】2022.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邯郸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和河北省教育厅印发《河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冀教德育〔202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排查和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冀教德育函〔2021〕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体系。
二、工作目标健全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软硬件建设,建设专业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实施原则(一)坚持发展、预防与危机干预相结合。
立足培养时代新人,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问题发生,建立完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二)坚持专职教师引领与全体教师联动相结合。
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班主任、任课教师、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坚持常态化教育与专项宣传教育相结合。
创新常态化活动形式,通过班会、主题讲座、心理剧等形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本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2. 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
3. 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2. 预防为主,矫治为辅,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3. 全员参与,多方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1.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保证学生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讲座、工作坊、心理咨询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4.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5.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
6. 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
7.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8.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与监督1. 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02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
202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精选一、总则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
为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3. 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协助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1.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通过课堂、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2. 心理素质训练: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4. 心理危机干预: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防止心理危机恶化。
5. 家庭教育指导: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1.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年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接受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参与度。
4. 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五、心理健康教育评估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2.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4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针对高中学生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压力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有效实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细则:1. 制定课程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和需求,制定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关系、自尊与自信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师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持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3. 教材选择:选择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 开展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引导他们进行心理问题的交流和分享。
5. 定期评估:定期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6. 留意学生需求: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活动等。
7.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教育。
8. 创设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收集和整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教材、视频、案例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学习的资源。
9. 鼓励参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加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
以上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一些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2)引言: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在心理、情感、思维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况,它对于个体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压力、情感困惑等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
因此,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课堂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小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中小学生又非常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那么,怎样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除了开展课余的心理咨询、辅导、治疗外,主要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堂教学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具有经常性和普遍性。
下面就课堂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谈点粗浅看法。
一、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树立健康心理的榜样教师的健康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
第一,教师是学生最崇拜最效仿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第二,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的示范常常能对学生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
所以,教师首先要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把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郁闷、焦虑、苦恼、挫折,甚至是打击等消极情绪和不幸遭遇,以合理的心理暗示、转移等方法转化为积极的心理成分和行为方式,使自己经常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确保每节课的教学展现给学生的都是乐观、开朗、激昂、向上的积极心理特征。
在教师健康心理榜样的影响下,学生的心理面貌也会发生变化,一些消极的心理阴影就能得到消除。
对此我深有体会。
记得在上师范的时候,有一位政治老师,他每次上课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讲台,讲起课来情绪高昂、豁达开朗、声情并茂,并不断用亲切、环视的眼神和学生交流着。
在这样的讲课状态感染下,学生不愉快的心理淡化了,听课兴趣浓厚了。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往往是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课堂教学占去了学生清醒状态下的一半时间,而且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互动和沟通的有效条件。
它可以让每个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学生不会受到压抑、排斥、冷落和歧视,没有狭隘、嫉妒、猜疑、郁闷和责备。
相反,获得的是团结互助、畅所欲言、友好愉快的学习感受,形成的是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理解友善的健康心理品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第三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第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责和任务,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组织机构第五条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监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六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应当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
第七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八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当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工作。
三、师资队伍第九条学校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第十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
第十一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四、课程设置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第十三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第十四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注重实践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五、心理咨询与辅导第十五条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第十六条心理咨询室应当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负责为学生提供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服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我校制定了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增强逆境应对能力。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1.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等内容。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3.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4.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5. 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与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会,加强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步骤1.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并确定实施时间和方式。
2. 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栏、班会、家长会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根据教育计划,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
4.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根据教育计划,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5. 开设心理咨询服务。
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向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6. 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示范学校”评估细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示范学校”评估细则
有14个二级指标(B1至B14),总分为100分。
2.达标标准为:总分达75分以上,带“▲”的4个基础性三级指标(C1、C6、C8、C14),每个指标得分率不低于90%,其余每
个三级指标得分率不低于60%。
3.示范标准为:示范校在达标校通过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示范校评估标准为:总分达85分以上,带“▲”的2个基础性二级指标
(B13和B14)得分率不低于70%。
4.因学校原因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重大事件且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5.评估方法 a、工作汇报法 b、资料查阅法 c、实地考察法 d、问卷调查法 e、座谈法 f、教学观摩法。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相关推荐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河北省小学的地方课程。
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卫“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为: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课主要设计四个模块的内容:第一部分:认识自己,树卫信心。
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克服自卑、树卫信心。
第二部分:积极主动,学会学习。
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全力投入学习生活。
第三部分:调整情绪,协调关系。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稳定健康的情绪,建卫和谐、正确的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职业辅导,面向社会。
教学目的在于辅导学生成功就业,适应社会环境,掌握求职技巧。
四、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保健意识。
应使学生在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去解决实际的心理困惑,学以致用,为此:1.不宜过多采用文化课程的讲授方式。
2.不宜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掌握有关心理学名词概念与原理原则上。
3.多采用活动,讨论反思等互动体验式的形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设计和实施措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设计和实施措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情绪和压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设计和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设计和实施措施展开讨论。
一、课堂设计1. 定下明确的课程目标:在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的目标,比如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身心健康观念,提高自我认识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2. 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要,设计灵活的教学计划,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注重互动和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要在课堂中创设轻松活泼的氛围,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4.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情况各异,因此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5. 注重案例分析和教育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案例分析和教育引导,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施措施1. 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来指导和实施,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2. 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举办主题班会、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3.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的课程安排中,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比赛、心理健康日活动、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和理解。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三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具体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教育目标制定:制定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并根据学生的年龄、需求和特点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
2. 教育内容设置: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和特点,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包括学生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心理咨询等方式。
4. 师资培训机制:为学校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 教育资源和设备保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包括心理测量工具、图书资料、专业咨询师等,以支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6. 监测和评估机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案。
7. 家校合作机制:与家长积极合作,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以上是一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二)是指为了保护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流程。
以下是可能包括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中的要素:1. 环境建设: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并提供相应的场所、设施和资源。
2. 主体责任:明确学校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责任和角色,并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
3. 课程设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内容。
4. 培训机制: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制,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资源,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5. 教育方法: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力。
中学心理工作制度
中学心理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和改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 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充分开发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2. 使师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4. 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师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 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3. 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学习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2.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确立职业志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准备。
3.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
4. 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确保学生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4. 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5. 加强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了解师生心理健康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
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湖北省教育厅(征求意见稿)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成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实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了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参考其他省市的经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1、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从贯彻育人为本的理念和拓展与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高度,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学生成长需要,重在协助和指导,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同龄青少年共性的辅导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心理素质都得到提高;——注重学校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发挥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教育和辅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学生内在的成长力量,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成长和自我帮助的积极性。
学校心里健康工作制度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我校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和学习中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心理教师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价。
2.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业心理教师,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
3. 各班设立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保持密切联系。
三、教育工作内容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邀请专业心理教师、专家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适能力。
3. 开展心理辅导,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个体心理辅导,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
4. 进行心理测评,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5.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和个体辅导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方案。
6.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四、工作要求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加强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 各班要落实心理委员制度,加强心理委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4. 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现心理问题及时干预和引导。
5. 家长要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注子女的心理状况,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五、评价与反馈1. 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查看工作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学习压力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
二、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为了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座谈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三、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关键。
心理素养包括情绪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训练、团队合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彼此的心理困惑和问题,通过互相支持和帮助来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
五、加强家校合作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中,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会,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家长们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提高家长们的心理辅导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课程的难点、重点及处理办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主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开设的一门指导性课程。
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对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教育性。
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理论联系实际。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自我调节能力。
3、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理念。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重点: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标准亚心理健康压力与心理健康
难点: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是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本章一个重难点问题。
在讲解时,可通过列举的实验与实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
根据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分析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亚心理健康状况,并让学生结合自身分析是否存在此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何面对压力是每一个都应当学会的,在此着重向学生讲解应如何应对压力。
学习本门课程意义是什么?可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作业设计:
1、思考:根据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让学生回忆自己所面对的一次压力,并讲解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第二章认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大学生认知改组的方法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难点: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大学生认知改组的方法
认知与心理健康关系非常密切。
认知的概念、功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并注重结合事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认知以及认知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大学生常见的认知偏差讲解时把理论与现象结合,这样学生理解深刻,容易掌握。
大学生理性认知的建立这部分内容教师首先把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然后给出大量事例让学生辨别是非理性认知还是理性认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才能建立起理性的认知。
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作业设计:
例举你生活、学习中的认知失真事例,进行自我认知改组
第三章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自我意识的涵义、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难点:自我意识的涵义
对自我意识内涵的理解是本章的基础,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以讲授法为主,结合事例给学生讲解说明,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健康的自我意识有些什么样的特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困扰,教师讲解一些典型案例,并结合学生自己实际情况总结,让学生清楚这种不良
的自我意识不利于心理健康,应建构健康的自我意识。
在如何建构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中,可结合困扰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讨论总结构建大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策略有哪些?
作业设计:
写出二十个以上关于我的句子,不必费事斟酌,凭直觉写;根据写出的句子进行自我意识的分析。
第四章情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情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主要的情商问题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难点:情商的内涵大学生情商的培养
情商是学生体验很深的内容。
教师在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体验,用学生的情绪体验推动教学、贯穿教学过程,巩固教学成果。
教师可用讲授法,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情商的内涵以及情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可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清楚大学生主要的情商问题有哪些,并进一步针对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情商。
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辩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意培养学生动脑能力。
作业设计:
结合自己,谈谈大学生如何形成良好的情商
第五章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难点:大学生人格缺陷及其矫正措施
人格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本章教学中,首先通过案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理解人格的概念。
大学生人格缺陷的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简易人格心理测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人格特点有简要的了解,然后提出矫正的措施。
在大学生人格障碍这部分教学内容中,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典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情况,并结合这种情况介绍矫正方法。
教学过程采用师生提问、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
作业设计:
结合实际,对自己存在的人格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矫正的措施
第六章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
难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人际交往是大家都十分熟悉并且感受很深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
可以通过角色表演、学生讨论等方式体验总结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以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障碍。
在
讲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技巧时,教师可以结出一些典型大学生生活事例让学生分析有何特点,应注意什么,最后教师总结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体验,巩固所学技巧。
作业设计:
联系实际,如何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七章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大学生恋爱的动因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难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受传统的影响,性在很长时期里是一个禁区,但性心理又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列举大学校园中流行的恋爱语引入本章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分析,性心理的发展及表现形式。
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分析以及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发展情况让学生自己总结大学生恋爱的动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适时穿插心理测验,让学生对自己的恋爱观进行评价,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加深对本章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
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作业设计:
联系实际对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讨论
第八章学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学习内涵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难点: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学习引发的心理问题较多。
在本章教学中,通过问答启发,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学习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学生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这部分教学中,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存在哪些学习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提问形式让学生思考针对学习心理问题调节的方法有哪些,最后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调节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作业设计:
讨论问题——如何利用学习心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第九章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大学生择业方法及技巧
难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通过案例引入本章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职业规划生涯的基本理论中,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明白职业规划的内涵及步骤,清楚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与现状,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测验,增强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的针对性。
采用情境教学形式,让学生掌握就业方法及技巧策略,能在实际情境中正确应用。
作业设计:
请你制定一个你十年之内的职业发展规划
第十章学校心理咨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重点:学校心理咨询的涵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难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咨询
学校心理咨询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也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
首先以提问,教师澄清的形式让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接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讲解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明白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中,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以及所看所想提出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给予总结,并结合不同的流派提出不同的咨询方法。
在本章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学生理论的建构,以及培养学生动手技能。
作业设计:
结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分析自己的心理现状并作出基本评价,同时列出自己处理心理困惑时可能采用的方法(至少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