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5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和酸发生
酯化反应的是( D )
A、乙醇
B、乙醛
C、乙酸
D、来自百度文库萄糖
3、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B)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其分子是由6 个碳原子和6个H2O构成 C.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所以既有醇的 性质又有醛的性质 D.葡萄糖是单糖
糖类
碳水化合物
3、糖类主要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是生 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葡萄糖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 单糖,因最初是从葡萄汁中分离 而得名。
葡萄糖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 甜味的水果、蜂蜜中,植物的 种子、叶、根、花,动物的血 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也含有 葡萄糖。
目录
葡萄糖物理性质 葡萄糖的结构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低聚糖
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 mol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
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
多糖 淀粉、纤维素
4、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你对糖类了解吗?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糖类都有甜味,有甜味的都是糖 × 鼠李糖
糖类
甜味 乙酸
C6H12O5
C2H4O2
× 2、糖类就是碳水化合物,分子组成都符合Cn(H2O)m
小结 葡萄糖的应用
1 葡萄糖的物理性质
葡萄 糖
1 无色晶体
2
熔点为146℃,易溶于水, 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3 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
2 葡萄糖的结构
经实验得出葡萄 糖能发生银镜反 应和菲林反应说 明葡萄糖中含有
醛基-CHO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葡萄糖是直链化合物, 且在一定条件下,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结构
(1) —CHO的性质
决定 体现
性质
① 还原性
A、 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OH → CH2OH(CHOH)4COONH4+3NH3+2Ag↓+H2O
B、与新制Cu(OH)2碱性浊液反应

CH2OH(CHOH)4CHO+2Cu(OH)2 → CH2OH(CHOH)4COOH+Cu2O+2H2O
② 加氢还原成已六醇 CH2OH(CHOH)4CHO + H2 催化剂 CH2OH(CHOH)4CH2OH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2)-OH的性质 酯化反应
CHO
CH2OH —(CHOH)4 — CHO
(CHOH )4 + CH3COOH 浓H2SO4
CH2OH
CHO
(CHOOCCH 3) 4 + H2O
4.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B)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有一个醛基 D.分子结构最简单
Thank you !
糖类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201104034008 聂婷婷
糖类
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 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量来源。
1、糖的定义:
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 组成元素:
C、H、O
Cn(H2O)m
3、分类
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
单糖
不能水解的糖 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CH2OOCCH3
五乙酸葡萄糖酯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3)在体内生理氧化反应:
C6H12O6 (s)+6O2 (g) →6CO2 (g)+6H2O (l)
(4)发酵生成酒精:
C6H12O6 酒曲酶 2CH3CH2OH+CO2
小结
葡萄糖的分子组成
C6H12O6
探究
结构决 定性质
-CHO -OH
CH2OH(CH OH)4CHO
0.1mol葡萄糖与0.5mol 乙酸完全酯化,生成五 乙酸葡萄糖酯。说明葡
萄糖中含有羟基-OH
3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讨论:根据葡萄糖的结构分析它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含葡有T一it萄le个in糖h醛ere的基 结含有构5个式羟基
CH2—CH—CH—CH—CH—CHO OH OH OH OH OH
结论: 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 它既具有醛的性质又具有醇的性质。
结构简式 分子组成
结构简式
化学 性质
葡萄糖的应用
营养物质:在酶的催 化作用下进行氧化反 应放出热量,以维持 生命所需的能量
用于糖果制 造业,酿酒

用于制镜, 热水胆制银 等工业
用于医药业:血糖 过低的患者直接静 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以补充营养
1.能说明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其依据是( BD ) A.与H2加成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