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加强行规教育

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训练,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行为规范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发展之本,更是学生的发展之本。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育人为本,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要让每一个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

一、概念界定:行为规范——规定人们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的行为准则。

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一)《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解读(20条)

教育部于2004年9月颁布了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后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仍为二十条。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生活与劳动习惯”三个方面对小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

文明礼仪:

在校:尊敬国旗

仪表大方

尊敬老师

有爱同学

在家:尊敬长辈

礼貌待客

邻里和睦

在社会:行路礼仪

做客礼仪

公共场合礼仪

✧学习习惯

在校:认真上课、作业

读写姿势端正

遵守考场规则

在家:做好与复习

认真作业

学习兴趣广泛

在社会:关心身边事,遇事多问为什么。

✧生活与劳动习惯

在校:遵守学校生活制度

保持学校环境卫生

在家:讲究卫生

生活自理

帮做家务

自我保护

在社会:讲究卫生

热爱劳动

爱护公物

遵纪守法

(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解读(2004年9月修订)

教育部于2004年9月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部分内容进行修订和调整,修订后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仍未四十条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五大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要求。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文明礼仪:

在校:尊敬国旗国徽,维护国家荣誉;

穿戴整洁、得体、朴素大方;

见到教职工,主动行礼问好;

上下课起立向老师问好;

使用礼貌用语,不说粗话脏话;

坐正立直,举止文雅;

不在教室和楼道内大声喧哗;

要守信。

在家:尊敬长辈,尊重父母;

邻里之间团结有爱,相互关心;

客人来访热情接待,招待客人注意礼节;

在社会:尊老爱幼,待人热情,谦让助人,举止文明;

衣着整洁,仪表大方;

遇到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

✧学习习惯:

在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维。

作业独立完成,书写规范。

注意用眼卫生,读写姿势规范。

遵守考场规则

在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好预复习;

独立完成作业。

在社会:接触大自然,关心身边事。

生活与劳动习惯:

在校:上下楼梯靠右走

保持教室和校园环境整洁

爱护校舍和各种公物。

节约粮食,节约水电

遵纪守法

在家:讲究卫生

主动打扫公共场所,保持环境整洁;

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学会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生活俭朴,勤俭节约。

在社会:遵守公共场所规章制度,准时、有序;

爱护公共设施和公物;

图书馆看书要安静,借阅书籍要归还;

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七不规范;参与社区活动;

遵规守纪

第二节行为规范教育实施的途径

一、制度保障

《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学校对学生良好行为

习惯的准则与规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作为贯彻和落实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应对《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了如指掌,把一些基本的道理、准则、规范融于心中。

根据《守则》及日常规范要求,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学生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制度,即《班级规章制度》或《班级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业本收交、两操、课间文明、卫生习惯、上课要求、午餐管理等一日常规要体现“细、小、实”。细化每一个规范要求,从小事抓起,扎扎实实地把行为规范教育落到实处,讲究实效。让规范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二、加强训练,持之以恒。

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与实践,也就是“知”和“行”结合起来。文明行为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仅要求人们有道德修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按照道德规范去行动。如果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但是,不付之行动,不能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所以要解决教育、训练与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班主任在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不是为抓规范而规范,而是让学生知晓日常行为规范为何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只有明白了规范人们行为的要求,学生才能从思想上、行为上真正付诸行动,成为自觉的行为。

1.强化训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训练,并反复强化,使其达到规范化的程度。班主任在实施行为训练要求时,围绕文明礼仪、学习习惯、诚实守信等,做到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每月一评比来促进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班主任应抓住教育契机,开展“规范在我心中”、“好习惯伴我成长”、“做一个文明人”等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2.加强评比制度。班主任应按照班级的实际制定合理、公平的行为规范评定制度。评定更应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学生做的好的方面加以肯定与鼓励,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