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组探究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每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是()扎②与③B.①与② C ①与③ D.③与④2.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 )在1914 一 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 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 实验主要证实A .顶端能产半,臬种“影响闕rB 合成**影响物初不需夏光U “齡响物:冥有促进胚芽梢牛怅的效应 a 使背光一IT 影响分布芈3•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 ( 2) ( 3) ( 5)C. ( 2) ( 3) ( 5) ( 6) ( 7) 4•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人M 灶谒比N tfeK N 怏得比M 快C. M 哼向一悌而N 下畔曲 l>. N 蚣㈣一宿伺M 不育曲5•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 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 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① 未经处理。

这个 ()it三B. (2) ( 3) (5) ( 7) D. (2) ( 3) (5) (6)P 的I 实骑三三I九貢立生兴*向右弯曲生悅、弯向盒片口力向生検B.向左弯曲生长、饉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阿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民、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空长*肓立牛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6.如图将胚芽鞘X尖端以下切取PQ—段后倒放构成胚芽鞘Y,右侧光照,胚芽鞘Y的弯曲情况将是九向左B.向右向下D.彳、驾曲7 •右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示意图,对此图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C、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2.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A.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B.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C.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D.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3.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B.植物的根向地心方向生长C.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 D.植物向光生长4.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5.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6.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④7.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的是( )8.将燕麦胚芽甲(顶端套上锡箔小帽)和乙(自然状态)均置于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甲直立生长,乙弯向光源生长。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胚芽尖端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D.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9.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10.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11.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A.向左弯曲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前方弯曲生长 D.直立生长不弯曲12.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人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右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2飞行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上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向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向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盒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

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 min匀速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4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在体内含量较少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5下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同样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A.IB.ⅡC.ⅣD.V6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 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表明插枝的死活7匈牙利学者帕尔(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下图)。

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8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

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9(多选)如下图A、B、C、D、E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10把燕麦幼苗放在硬纸盒里培养,盒壁上穿一个小孔透过阳光,几天后幼苗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套以锡箔小帽,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直立生长;胚芽鞘下部裹以锡箔,露出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切去胚芽鞘的尖端,在上述条件下培养,胚芽鞘不弯向光源,几乎不生长。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训练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过关1.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B.不弯曲C.向右侧弯曲D.无规律弯曲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4.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5.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下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

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不一定高D.生长素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能力提升9.下图是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练习:第3章_第1节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有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练习:第3章_第1节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有答案)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目标导航 1.通过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历程,解释生长素的分布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2.通过教材中的图示来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阅读P 46-47) 1.达尔文实验(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进行实验①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②条件:单侧光照射。

③处理及现象:处理方法胚芽鞘弯向光源胚芽鞘不生长不胚芽鞘弯向光源(3)推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和拜尔的实验·①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也不弯曲;②胚芽鞘尖端和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片+单侧光→弯向光源生长①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左侧+黑暗→向右弯曲生长;②切取胚芽鞘尖端移至右侧+黑暗→向左弯曲生长3.温特实验琼脂块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琼脂块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推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4.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IAA)。

5.植物激素的含义: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阅读P48)1.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2.运输(1)方式:主动运输。

(2)方向①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单方向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②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

3.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判断正误:(1)上述科学家的实验都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突出了单一变量的作用。

()(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鲍森·詹森;提取该物质的是温特,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题组】1.吲哚乙酸是( )A.植物生长素B.垂体生长激素C.性激素 D.脑激素解析:选A 植物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

2.下列哪项实验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解析:选 C 由于题干中所说的是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导致了胚芽鞘的弯曲,而选项D的琼脂块与尖端不存在必然的关系,所以不能说明,选项A、B有单侧光的存在,与题意不符。

3.如图,①②③④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长的依次是( )A.④③B.③④C.②③D.③②解析:选 B 因①②③④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②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故①②没有生长素不生长;③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④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弯曲生长。

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

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 )A B C D解析:选 D 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切段形态学的位置。

5.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 )A.单侧光使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抑制细胞伸长B.单侧光使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促进细胞伸长C.生长素在向光侧分布多,加快了光合作用D.生长素在向光侧分布多,抑制向光侧细胞伸长解析:选 B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使向光侧分布得少些,而背光侧分布得多些,因此,背光侧细胞生长速度比向光侧要快,所以植物弯向光源生长。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练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有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练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有答案)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目标导航 1.通过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历程,解释生长素的分布与植物向光性的关系。

2.通过教材中的图示来分析植物体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阅读P46-47)1.达尔文实验(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进行实验①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②条件:单侧光照射。

③处理及现象:(3)推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詹森和拜尔的实验2.鲍森·3.温特实验推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4.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IAA)。

5.植物激素的含义: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阅读P 48) 1.主要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转变而来。

2.运输(1)方式:主动运输。

(2)方向①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单方向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②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

3.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判断正误:(1)上述科学家的实验都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突出了单一变量的作用。

( )(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鲍森·詹森;提取该物质的是温特,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 )(3)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的科学家是温特。

( )(4)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生长素。

()(5)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上端运输到下端。

()(6)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向是主动运输。

()(7)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还可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答案(1)√(2)×(3)√(4)×(5)×(6)×(7)×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分析(1)在本实验中体现了对照原则,①为对照组,②③④为实验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业

DI SAN ZHANG |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对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B.拜尔的实验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进行的C.温特的实验证明是化学物质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云母片传递给下部答案C解析达尔文并没有发现生长素,只说明某种刺激,A错误;拜尔的实验是在暗箱中进行的,B错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C正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

2.如图所示,A、B、C为对某一植物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组,D为同一种被纸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纸盒的一侧开口并匀速旋转,有单侧光照。

则A、B、C、D中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是()答案A解析A中虽然有单侧光照,但由于玻璃片阻挡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

B向左生长,C向右生长,D向光源方向生长。

3.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有人利用胚芽鞘、生长素和琼脂块,设计实验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设计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设计不科学,不能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供应块,要将生长素涂在形态学上端B.设计不科学,需要增加对照组C.设计不严谨,不能证明生长素能否由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D.设计不严密,还应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的情况答案A解析本组实验中缺少对照组,还应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用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供应块。

4.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过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答案B解析吲哚乙酸属于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且其合成的主要位置是胚芽鞘尖端,A错误;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小分子,不属于蛋白质,C错误;色氨酸作为原料,过量不会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习题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训练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基础过关】1 •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A .向左侧弯曲B.不弯曲C.向右侧弯曲D.无规律弯曲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3.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F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5.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4.IIIA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 .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下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

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A •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 •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 •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B •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不一定高D •生长素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在同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出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A. 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 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 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 顶芽侧芽, 老根生长点【能力提升】9•下图是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A 组·基础达标练]1.以下相关植物向光性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达尔文实验弄清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B.有光时产生的生长素比黑暗中产生的多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生长快D.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没关分析:达尔文实验推测出胚芽鞘接受单侧光刺激后,会向伸长区传达某种影响,而没有真切弄清楚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光照可是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其实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相关。

答案: C2.以下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鲍森·詹森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B.拜尔实验的结论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够透过琼脂片传达给下部C.温特实验的结果证明:造成胚芽鞘波折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D.1931 年科学家第一从人尿中分别出拥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分析:鲍森·詹森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够透过琼脂片传达给下部。

拜尔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证明胚芽鞘的波折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温特实验结果证明确实存在某种物质——生长素引起胚芽鞘波折生长。

1931 年科学家第一从人尿中分别出拥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并确定是吲哚乙酸。

答案: D3.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在太空翱翔的航天飞船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小孔,小孔周边放一光源,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A.水平方向生长B.背后 ( 心 ) 生长C.向地 ( 心) 生长D.无法确定分析:植物水平放在太空中翱翔的航天飞船内,不受重力的影响,但受单侧光的影响,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该植物茎向光生长。

答案: C4.以下列图,在一株发生向光波折生长的玉米幼苗上, a 表示波折部位的向光侧细胞, b 表示波折部位的背光侧细胞。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生长素浓度:a= bB.生长素浓度:a<bC.细胞长度: a= bD.细胞长度: a>b分析:由于感觉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波折部位是尖端下部,因此图中赐予单侧光照射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即a<b;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因此细胞长度为a<b,进而使幼苗向光波折生长。

_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使( )A.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发生改变B.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含量高C.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含量高D.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发生改变【解析】单侧光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影响生长素合成,A错。

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能够感受单侧光刺激,将生长素通过尖端横向运输,在背光侧分布较多,生长素在尖端两侧向下运输,导致尖端以下部位背光侧生长较快,表现为向光生长,B错,C正确。

单侧光不改变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力,D错。

【答案】 C2.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解析】甲尖端被云母片隔断,生长素不能通过尖端横向运输,向下均匀运输,直立生长;乙尖端与尖端以下被云母片隔开,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不生长。

丙尖端以下右侧被云母片隔开,生长素不能向右侧尖端以下运输,集中向左侧尖端以下运输,导致左侧生长快,表现为向右弯曲生长。

故A正确。

【答案】 A3.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解析】图甲与图乙相比,可直接得出在接触过胚芽鞘的尖端,琼脂块可促使胚芽鞘的下部生长,即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A项正确。

【答案】 A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达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解析】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而郭葛等人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A错误;詹森在胚芽鞘的切面上放一个琼脂片,再将切下的尖端放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B正确;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并将尖端放回切面的一侧,在黑暗中生长一段时间,发现胚芽鞘弯向放尖端的对侧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C正确;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每课一练一、基础知识题1.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

2.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3.引起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

4.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A.①④⑥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④⑥二、强化知识题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生长素。

2.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 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称作植物激素.3.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

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

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

几天后,A盆的幼苗________生长;B盆幼苗________生长,C盆的幼苗___________生长。

4.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

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5.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B.植物的根向地心方向生长C.含羞草的小叶受触摸合拢D.植物向光生长三、巩固提高题1.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示意图一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

2)另一同学做了示意图二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图2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高中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高中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B2.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时会发现()A.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D.无法确定答案:B3.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解析:A中插入的琼脂块属无效插入,胚芽鞘直立生长;B中左侧玻璃片属无效插入,因为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生长的一段能够得到生长素,右侧玻璃片插在胚芽鞘尖端稍下,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故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中云母片属无效插入,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中插入云母片阻断生长素向左的横向运输,生长素均匀向下极性运输,胚芽鞘直立生长。

答案:B4.右图表示研究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运输的实验,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位置如图所示。

下表是实验装置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下,琼脂块甲和琼脂块乙中生长素的相对量,该实验说明()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相对量黑暗单侧光照甲21 33乙79 67A.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B.光线改变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分布C.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D.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解析: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但在本实验中是没有结果能够证实这一点的,排除C 选项。

玉米胚芽鞘中生长素的产生与光没有关系,在本实验中,琼脂块甲和乙中的生长素之和是相同的,所以A选项中“黑暗中产生的生长素比有光时更多”的说法是错误的。

生长素在玉米胚芽鞘中可以由胚芽鞘顶端向下运输,也可以横向运输,如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排除D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训练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基础过关】
1在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照光,胚芽鞘将()
A .向左侧弯曲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
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 •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 .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 .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 .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3.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
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4•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

A B C D
5.下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
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
.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B .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C.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
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下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
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

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
A •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 •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 •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B •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合成生长素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不一定高
D •生长素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能力提升】
9•下图是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0•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
胚芽聲尖端
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11 •如右图所示,用同位素 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
14
C 标记的吲哚乙酸的存在。

A •实验②③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 .实验③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
C .实验④的生长结果不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D .实验①的目的是对实验②③④起对照作用 14•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A . 处理甲图中的 A 端
, 不能在甲图中的
14
B 端探测到
C 的存在
B . 处理甲图中的 B 端, 能在甲图中的 A 端探测到 14
C 的存在 C . 处理乙图中的 A 端, 能在乙图中的 B 端探测到
14
C 的存在
D . 处理乙图中的 B 端, 能在乙图中的 A 端探测到 14
C 的存在
12•假设图中含生长素 间后对a 、b 、c 、 (IAA )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
时 d 四个空白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c > a = b > d
B . a = c >b = d 14
C 标记的吲哚乙酸处理一段枝条的一
F 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含1AA 的琼脂块
形态学上端 形态学下端
C . c >a >b >d
D . a > c >d > b
"光
5
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
输。

(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
15•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 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

单侧光照射 盒,观察并记录 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在上图所示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_______ 号和 ______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 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根据1号和2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生长与
有关。

(1)综合图 1和图 (2)综合图 2和图 (3)综合图 2和图 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
4
協箔帽奁 冥端
直直生长 CL
□L
锡箔耳套尖
端下部 向光弯曲生长
将没放置过胚芽鞘在植物纽 尖端的琼脂块冒T 织中分离 切面一侧
不生长不弯曲
3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 4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而仔细观察可以
(4)综合图6和图7可以证明
能够产生某种
的物质并且向下部运
(要求幼
24 h 后,打开纸
台灯
含生长索的期脱
号装置,而
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号装置。

将放置过胚芽梢处端的 琼脂块警于切面-侧 向对侧曹曲生长
I 2 3 黑喑处草侧光照 切尖尖端 直立生长向光生長不生怅不弯曲
g
樹箔小帽
3
玉米
4
5 6
③ 根据1号和4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
O
④ 根据5号和6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个性拓展】
16•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 配”。

实验材料和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 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 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 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
水的云母片完全分隔开)。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预期实验结果:
放置a i 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 a 2琼脂块的胚芽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置a 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 a 2琼脂块的胚芽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置 A 琼脂块的胚芽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A 4.D 5.D 6.A 7.D 8.D 9.A 10.D
11.D 12.A 13.C
14.(1)向光弯曲生长现象(2)胚芽鞘尖端(3)胚芽鞘尖端
下面的一段(4)胚芽鞘尖端促进生长(5) 吲哚乙酸
15.(2)3、4、5 2 (3)①1 3②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
③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
均有关
16.(1)第一步:将三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正中央(一半在A
上,另一半在 a 上);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第三步:移走胚芽鞘尖端,然后将材料托中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 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
(2)弯曲度大弯曲度小弯曲度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