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合集下载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00字范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00字范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00字范文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00字范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00字范文《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本书共分四个部份: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

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而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

因此作者斯科特.派克尖锐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直面问题,会让人感到痛苦。

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而且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例如:我现在正在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已经拖了很久,总觉得有个事没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写永远不会有。

当我面对现实,放下有趣的游戏和小说,虽然这个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但是静下心来去写的时候,,心理上却感到很轻松下来。

也许需要绞尽脑汁,没有了玩乐的轻松,当我写完之后,感到心情舒畅,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

而类似的事情其实经常会出现,有时候会我们能够直面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它,而有时则推三阻四,能拖就拖,得过且过。

而且越是安逸的时候,越是不愿意积极面对,也就是不愿意推迟满足感,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先简单介绍一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像书名一样,少有人会选择走的路,需要花很大精力去读的书,现在物质越来越丰富,心灵越来越空虚,我们不想承受痛苦,但是成长是痛苦的,在这充满艰辛的道路上,避免简单化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不要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

勇敢前行,超越自我,心智成熟的路程。

今天读了这章复杂人生的章节,它分为:拒绝简单思考,避免陷入极端,本性与人性,选择与人生,使命与人生,感恩与人生。

环环相扣,结合现在的我,做些解读。

我们要认清人生,什么是人生?人生苦海无边,而且复杂多变。

对!人生之路就是由一连串的难题组成,一个难题解决,又会有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我们面对难题和痛苦的时候,有的人是拖延时间,等着问题自行消失,有些人面对问题,逃避,选择忘记它们,等等回避问题,这些解决不了问题,如果真正要成长,必须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我们的心智也会越来越成熟。

---这是我们看待问题的初衷,有解决问题的想法使然。

人生复杂多变,我们要不断接受变化,调整自己的心态。

现在大部分人只会简单的思考,拒绝深度思考,因为思考是复杂的,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为了不去思考,麻痹自己,每天刷着抖音,看着快手,再浏览一下今日头条,让自己的时间一点点流逝,很多人习惯一个事情后就会机械重复,每天重复的事情越来越多,没有改进,时间占用越来越长,看上去很忙,其实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自己进步的空间。

学习或者接受信息简单的只愿接受简单的第一步不愿意接受更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学不练,只看不写,感觉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只是浅层,遗忘很快。

还有一部分是混乱思考者,而这一切混乱的思考都源于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趋向,如果选择独立思考必须准备接受打击。

独立思考第一步就是坚持学习,我们思考能力主要依赖于学习。

第二步就是用于思考,勤于思考。

选择与人生,你想什么,你就是什么。

许多人在面临至关重要的决定--都是根据很少的咨询去做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选择跟谁结婚,周密思考与草率思考的结果,会完全不同,人生也会因为自己的思考改变。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正文第一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就像这首诗写的青松一样,人心智的成熟,成为人们敬仰的“智者”,首先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懒惰不放松,然后要有爱,投身破岩,最后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经过许多的磨练捶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在实践中战胜自己,才能在“高山险峰”,就是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高度屹立不倒,被人仰视。

这是我读完《少有人走的路》后对“心智成熟的旅程”的最直观感受。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医师,他在书中讲了许多的“病例”,其实对于我来说就是许多的小故事,让我看到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看问题、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有的时候真的能在这些小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会为自己曾经的“不对”或是“不懂”而感到羞愧。

有的时候看到有的故事,会对以前一直耿耿于怀的东西放下,找到自己生活新的重点,就像书里说的那样.“积聚勇气,克服恐惧、懒惰、倔强和固执,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灵地图,有独立的思考,忍受孤独,在艰辛中完成心智成熟的旅程。

在我们的平常工作中,首先一定要自律,遇到问题时一定要直面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能得过且过,“糊弄”自己“糊弄”工作。

我认为自律的关键在于“爱”,真正懂得爱的人,爱自己和周围的人,爱工作爱家庭,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必然会认真对待自己爱着的事情,在爱中,心智慢慢成熟,了解自身成长的世界,形成与现实相适应的世界观,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杜绝一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更好的了解人生的真谛,清楚我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我们会因为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而感到舒适而愉快。

这种幸福快乐的感觉在其他方面是很难体会到的,而那些不了解这些真谛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人也是更难体会到的。

那些走了“少有人走的路”——通向心智成熟的路,并最终完成旅程的人,都是最初的勇者,他们由勇者变成了智者。

”第二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书名有点小矫情,看着也很鸡汤。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四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四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四很少有书,我看了之后会写读后感的。

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读了之后感觉很有道理,有的地方写得很好,对将来会有所帮助,因此写下读后感,算是加深一下理解。

首先这是一本心理医生写的,教你如何使“心智成熟”的书,其中有详细的逻辑分析,也举了很多病例解释它心智成熟即“精神”的成熟。

要想心智成熟,必须要有“自律”,遇到问题时能直面问题并解决它。

我身边就有一个人,天天过得浑浑噩噩的,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尽情享乐。

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一直改不了,就是因为她缺少自律。

而自律的原动力是"爱",真正懂得爱的人,懂得爱自己和周围的人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周围的人的成长,促进他们心智的成熟。

随着自律的不断加强,爱和人生经验一并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了解自身成长的世界,以及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形成我们自己的世界观。

很多人从未有过大规模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成长。

这里要指出的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很不“成熟”,尤其是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将要承担很多的责任,但内心还是很幼稚,这对他们的下一代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或者一些上级领导,心智同样需要成熟,这对下级的发展是必需的。

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是“懒惰”,即自律的反面。

而懒惰的特殊形式“邪恶”则是指主动捍卫自己的懒惰,它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着。

(这下知道“邪恶”的另一种定义和本质。

)书中同时提出“潜意识”这个概念,及如何利用病人不经意流露出的“潜意识”解决病人遇到的问题——因为心理疾病就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意识抗拒潜意识而产生。

这是一个独特的理念,对于很多人包括心理有问题的人都有帮助。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倾听自己的潜意识,虽然很多时候它深深藏在你心底。

最后,心智成熟的最终意义何在?我们在心智逐渐成熟的旅程中,需要不断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整,最终我们了解人生的真谛,清楚我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我们将拥有驾驭人生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感觉舒适而愉快。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参考范文3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人生苦难重重,人生错综简单,几乎全部人的心理都会消失问题,或者说我们的心灵总会应对天性中的弱点,比方只顾当下,比方懒散。

让我觉得释怀的是,明白人类都是如此,都应对着如此的命运,这让我明白自己的问题是缺乏为奇的了。

这也解释了我之前的迷惑,就是看到某些众人所谓的优秀胜利人士,为何我却总觉得他们有所欠缺。

之前我以为这是和人格的高尚是否有关,此刻我觉得说人格这样的风格太高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未必能追求高尚的人格(固然包括我),就似乎当年金大侠对人类寄予厚望的结果多半是绝望。

其实我们未必需要拥有那样高尚的人格,就似乎孙未说“英雄和暴君一样,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人”,我们所就应做的,其实是追求我们心灵的开阔和富足。

然而,“少有人走的路”,从书名能够看出思索、反思、追求心灵的健全的人是很少的,我固然没权利做出这样的结论,但是派克就比我有资格多了吧,呵呵。

由于这条路很难,需要克制自身的惰性,需要不断地学习,如此种种也让我感觉到压力,而且由于多数人都不走,所以走的人就会感觉到孤独。

我觉得派克很了不起的缘由之一,是觉得他非常睿智豁达,也非常平和包涵,他说过其实人未必必需要去找心理医生,某些心理医生其实只是把你改造成社会所理解的模式,而让你彻底失去了自己――这个例子在亦舒的一部小说中已经表现过了――“现代心理治疗目标是让患者恢复‘正常’,用统一标准标准人们的生活,结果只能令共性萎缩,变得浅薄而苍白。

”而且心理安康也并非总是阳光活泼,毫无阴影。

事实上,“抑郁造成的空虚,乃是思绪和情感的温床;年龄的增长和年轻,能够促使我们关注心灵;死亡让人更剧烈的了解到生命的好处;深刻体会眼前生活的空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失去一局部的纯真,这对心灵也是有好处的。

”哈哈,说起来他的太多话我都觉得凝炼得很好,很有道理。

比方“信仰并不仅仅仅来源于高远的精神境地,也来源于心灵的深渊――每个人心底最私密的地方。

2023年《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5篇

2023年《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5篇

2023年《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5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国杰出心理医生斯科特。

派克写的。

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后才出现在畅销图书榜单上,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

这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至今长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着作,本书共分四个部份:自律、爱、成长与宗教、神奇的力量。

其中以“爱”为中心,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

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心智的成熟。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而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

因此作者斯科特。

派克尖锐指出: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碍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的。

本书开篇即说:人生苦难重重。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

而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其中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们不愿意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直面问题,会让人感到痛苦。

而问题不会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而且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痛苦,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例如:我现在正在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已经拖了很久,总觉得有个事没完,令我心神不安,但是不写永远不会有。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8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篇1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迄今为止这是对我心灵产生最大影响一本书,很多生活中自己的表现和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还有诸如童年环境会对人产生的影响这样的话题,书中也有所讲述。

这本书让我更明确了自己的一些固执的想法和做事风格可能都是过去经历里的一种映射,知道了来源就可以很好地克服自身的心理问题了,从而可以对自己进行心理疏导。

书中一共有四章,“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分就是本书的第二章《爱》,其实读书就是读自己的心里状态或生活状态,有所共鸣的部分其实正是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思考的部分,也有可能是母目前遇到的最迷茫的部分。

我自己也是处在一个对“何为爱”的思索状态,所以对这一章的观点有很多共鸣和反思。

书中对爱的定义是: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作者指出“坠入情网”“浪漫爱情的神话”“依赖性”“精神关注”“自我牺牲”都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普遍意义上的“恋爱的感觉”,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的爱,因为这些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成长,有些甚至会使我们心智退化。

比如像“坠入情网”,这只是爱的开始,还没有成熟为真正的爱。

虽然短暂的荷尔蒙刺激会激发我们愉悦的情绪,但其实成长带来的惊喜与愉悦是那种短暂的激情所不能比拟的。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的乐趣还比不上一个人,那我们为什么要拥有爱情?所以在选择爱情对象和爱的方式时、我不再追求短暂的欢愉,而是更在乎心灵的沟通和彼此的成长。

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篇2在挫折中成长,在失败中学习。

痛苦很客观,它是一种事实。

因此忍受他,承受他也很客观,事实,和显而易见。

只要在痛苦来临的时候告诉自己,痛苦来了我们要承受,要顶住,就可以。

既然大家都有痛苦,那么痛苦就不是那么可怕的事,也许也没有那么坏。

我也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16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16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sights, normativ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精选16篇)《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3000字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之后对所读内容的感受与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故事和道理,我觉得读完书之后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意义的。

小学六年级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小学六年级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本文是小学关于小学六年级读后感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欢迎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是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所著的一本通俗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

“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开篇的一句话,如果你能领悟这句话并有自己的感受的话,你的人生必定已经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当我们了解人生艰难背后的意义,我们也就会体味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开篇第一部分讲的是自律,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自律可以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消除人生的痛苦,即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

自律主要包括4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在自律部分,有讲到父母的过错,父母的关注与重视,将给予孩子自尊自爱,也就是建立良好的价值感。

一个有强烈价值感的人才会去更好的约束自我,实现自律。

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

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

很多人都有轻微神经宫能症和人格失调,所谓神经宫能症就是把问题都归结于自身,而人格失调者则把问题都推到别人或者其他环境等等上面。

这里面还提到了,缺少关爱的孩子自惭形愧,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缺点大于优点,他们从来不会想到,这是根源于父母缺乏爱和照顾。

人人都需要多年的经验,让心智不断成熟,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神经宫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者却让别人活得痛苦。

”我们越是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越是得心应手;对现实了解得越少,思维就越是混乱。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而我们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地图,才能循地图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我反省和自我审视,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反省内心世界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逃避前者而选择后者。

人不仅对别人撒谎,也对自己说谎。

但很多时候我们又需要限制性地表达个人意见。

自律本身也需要平衡。

一味的自律,其实也就成了压抑,所谓自律其实是一种弹性的应对方式,正如对孩子的教育,惩罚性引导和关注同样重要,这样才可以建立正确的规则。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五篇_读后感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五篇_读后感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五篇_读后感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要立刻解决,不然他们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地等待问题自行消失,这种心态更为可怕,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少有人走的路语录精选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一个人是否杰出和伟大,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相当多的人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

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

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

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帮助你自我完善。

你的爱越深,自我完善的程度也就越大。

真正的爱,在促进对方心智成熟的同时,也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成长,你体会到莫大的喜悦,幸福感会越发真实和持久。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从本质上讲,宽容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

因此,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这句我深以为然。

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学习新的知识,涉足新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成熟起来呢?----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的路》读后感《少有⼈⾛的路》读后感 最近读了《少有⼈⾛的路》这本⼼理学⽅⾯的书。

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书中说:“⼈⽣是⼀连串的难题,⽽解决⼈⽣问题的⾸要⽅案,乃是⾃律。

所谓⾃律,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解决⼈⽣痛苦的重要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推迟满⾜感、⽹上真⼈赌博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 做成功⼀件事情能获得满⾜感,多次的成功有可能让⼈内⼼膨胀,从⽽⽌步不前,很难再获得更多的成长。

推迟满⾜感,并不是永远不知⾜,⽽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活,为了能取得更⼤的进步,有坚持向前进的信⼼。

在⽣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对并且感受被问题缠上的苦恼,冷静思考解决问题,从⽽体会⽹上真⼈赌博结束后的快乐之感。

推迟满⾜感是⾃律⽣活这条道路上极为重要的⼀步。

本书的作者认为“爱是为了促进⾃⼰和他⼈⼼智成熟,⽽不断拓展⾃我界限的⼀种意愿”,同时“爱也是⼼灵健康成长的动⼒”。

在家庭教育中,⽗母扮演了相当重要的⾓⾊,“养不教,⽗之过”,⽗母要对孩⼦的教育负责。

专制和控制的教育⽅式⽤在孩⼦⾝上只会产⽣负⾯的.作⽤,其结果往往是孩⼦会产⽣不安的恐惧,⽽且这⽹上真⼈赌博份恐惧或许会从童年时代延续到成年以后甚⾄更远的时间段。

相反,如果在教育孩⼦的时候,将爱灌注进去,会催化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孩⼦更容易将⼤⼈的教育听进去,使得⾃⾝获得成长。

不是⼀味地追求,不是执着于痛苦,⽽是尊重事实,微笑⾯对,然后接受,克服困难,战胜⾃我,这就是⽹上真⼈赌博⽣活⼀步⼀步教会我们的,最终也使得我们的⼼灵⾛向成熟。

⾃律是⼼灵进化的重要⼿段,爱是促进⾃我和他⼈⼼灵成熟的⽅式。

“成熟的⼼灵必须保持中⽴,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上真⼈赌博⽭盾和悖论,特别不要轻易收到伦理观念的影响”,只有将⾃律和爱相结合,使两者在我们的⽣活中保持平衡,才能使⾃⼰获得成长,拥有幸福快乐的⼈⽣,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这是⼀条少有⼈⾛的路,你只能⾃⾏选择⼈⽣的⽅向,忍受艰⾟和磨难,最终才能达到新的⼈⽣⽹上真⼈赌博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1今天摘抄和理解关于书中爱之“爱的定义”的读书笔记。

我们为什么愿意通过自我约束去承受人生的痛苦呢?因为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们,这种力量就是爱。

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

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

爱需要付出努力。

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

爱是一种意愿。

想爱不等于去爱,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

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2这本书是樊登读书强烈推荐的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已经连续上榜20年了,所以就买来这本列入书单计划中看了,整本书看下来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很后悔没有早点读这本书,读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的一些观念对我很有冲击,对我的成长真的有很大的帮助,这本书中也有我理解不太透彻的地方可能是限于年龄和经历的缘故吧,这本书给我传达的核心观念就是,懂得自律,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如何去爱,这样才能让心智走向成熟,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坚持,很难学会如何去爱。

书中讲的关于自律、提到的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我个人感触比较深刻的是第一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我觉得大多数很牛的人都是一个会推迟满足感的人,推迟满足感这个词我很喜欢,我特意上网上搜索了下,推迟满足感又叫延时满足,延时满足是内功者的修炼,是能为了长远的'目标选择隐忍的人,不断地在磨砺自己的心智,提高抵抗诱惑的能力。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1我想我恐怕患了拖沓症,买了很多的书,下载了很多的资料,可是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完全用在书上,我想也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吧,只是有这种毛病的人多些罢了,所以在即将来临的时刻,好好的整理了自己的思路,一年来哪些习惯是值得坚持发扬的,哪些习惯是必须摒弃改变的。

我想在一年间把买的书收集的资料好好的消化掉是最应该做的事情,我读了很多书进步很大,后来就差劲很多,这个读书还是要坚持好的。

《少有人走的路》是08年买的书,也是看了很多遍都没有看完的书,主观原因是做事情缺乏坚持,虎头蛇尾,浅尝辄止。

客观原因是因为心理学的著作读到后面,难免枯燥,学术词过多,抑制阅读乐趣,然而就如同偏食不利于身体成长,偏学也不利于一个人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所以第一本必须拿下的书就是《少有人走的路》。

之前我读了《金字塔原理》学习了金字塔写作逻辑,也希望用这种思维逻辑去写写读后感,看看效果如何。

“问题与痛苦”这个话题作为该书之作多少让人有些诧异,毕竟在这个世界中,大部分宣扬的都是美好的积极的向上的,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憧憬,催人上进,诸如什么伟大的复兴之类的,而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却是不多的,然而细细读来却是茅塞顿开,有种醍醐灌顶的大悟。

当今国人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中,人人都渴望成功,却又找不到成功的真谛,相反一些所谓中国特色式的.成功经验却被人们传颂,却不知这些所谓的经验与普世价值相距深远,格格不入。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给我们指出一条成功的正确的方向--自律。

人生中两点之间直线未必最短,同样人生中不可能靠投机取得一切,面对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唯一可以依赖的方法就是自律,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带领自己走向未来。

做管理的三年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就是想成长的不用你去管理,不想成长的你管理也用处不大,一切都看自己,看自律。

自我成长也看自律,别人终究是外人,如果内心深处不去改变,则一切外力都是徒劳的,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坏了大事。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优秀10篇)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优秀10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篇一最近有幸拜读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当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时,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带着好奇心我,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

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理论。

书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学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为佛教不承认永久的“神”的实在性,而缺少这种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

但作者却不这么看,并非所有的宗教都必须要有一个神存在,比如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于这种宗教不承认“神”的存在,或者说即使承认“神”的存在,也是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佛教倒是真的相比于其他宗教来讲更接近于现代科学一些。

作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宗教,只是也许自己不知道而已。

当你坦然面对自身的问题而且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时候,你就离“神”越来越近,甚至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是可能达到“神”的境界的。

很感叹作为一名西方学者,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且在长时间的行医生涯中能够去践行它。

是的,离开了现实的土壤的学说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崇高如哲学或者宗教,也必须如此。

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很多已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转而信仰科学,这是社会的进步。

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正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传统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会越来越展现,而负面的东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

但愿大自然能够给人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提升。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五篇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五篇

关于《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五篇《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国心理医师M·斯科特·派克所著的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没有生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没有刻板僵化的做人道理,仅仅以平凡的语言和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向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心理学道理,从中我们似乎也读到了自己的影子,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

但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况且,一种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离不开成熟。

1、”轻视异性”能够“轻视”异性,不把异性当回事,这是成熟的标志,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条,因为它是人生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能够不把异性当回事,这对于人们、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困难的,唯其难,所以它才成为一种成熟的象征。

那里说“轻视异性”,不是指性别歧视,它既指男人不要把女人当回事,也指女人不要把男人当回事。

肤浅的人可能会有肤浅的疑问:不把异性当回事,这,这能行吗,这不是太无情了吗?其实,那里说“轻视异性”,主要是指能够用一种平和、健康、冷静的心态理解和交往异性。

轻视,不是拒绝对异性的好感和感情,而是拒绝见到异性就心惊肉跳骨头软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

少男少女天真单纯,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神秘感,而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有一天你会明白男人但是如此,女人也但是如此。

我们能够对异性怀有好感,而不必好奇神秘。

这神秘感好奇感将导致人们情绪的起起伏伏,为之欢欣鼓舞,为之痛不欲生,为之幸福,为之痛苦。

也许恋爱中的人们不能持续应有的清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也能常常见到人们在异性面前的种种失态。

不把异性当回事,不是让你对生活失去热情,而是少一些失望,少一些伤害,以及能够表现得自然和从容。

2、否定自己否定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和对自我的认知,而不是妄自菲薄和自轻自贱。

《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 4 心灵地图》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 4 心灵地图》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 4 心灵地图》读后感《少有人走的路 4 心灵地图》读后感[美]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少有人走的路》这个系列,前三本是一个作者[美]M 路科特派克,第四本是另外一个作者[美]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前三本虽然深奥,我还能看懂七七八八,理解个大概,甚至能从我经历的一些事情联系作者的叙述,得到一些反思与深悟,但是第四本,我是艰难的读完的。

为何说艰难呢?因为我是真的没太看懂。

心灵、心理、宗教、信仰等等这些东西,看得我头昏脑涨,完全是在看天书。

读书这么多年,除了当初的拓扑几何我如此迷惑过,其他的还真不曾有这种无力感。

所以,既然看不懂,那也不能白看吧,所以只有管窥蠡测一把了,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语句,写写当初读到这些语句时,我的触动与认知吧。

我们总喜欢用二分法看待事物,做出非好即坏的论断;然而,这样简单的两极化分,未免流于武断,忽视了某些坏东西的价值。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给某些经历贴上负面的标签,是因为心中潜藏着恐惧,害怕受伤。

由于环境的潜移默化,我们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见,而我们自己却对此茫然无知。

用简单武断的二分法看待事物,是导致心灵沦丧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所排斥的,或许正是心灵的一个侧面。

我们总是厌恶别人的自恋行为,这种反应说明,我们意识到这种行为包含着某种重要的东西。

就这点来说,自恋是一种阴影特质。

荣格认为,当我们在他人身上发现某种阴影特质时,往往会感到厌恶,但那正是因为这种特质同样存在于我们心中。

我们对自恋的负面印象可能意味着,这种行为包含某种我们迫切需要的东西迫切到让它产生负面的含义。

我们的道德感一方面排斥它,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这一切都与心灵有关。

生活中的我,会无意识的用二分法看待某个人做的某一件事,从而评价这个人。

我也遇到过极其厌恶的事,此时的我多半选择了暴力对击,最后导致很不好的结果。

那么,按照书中的分析来看,我那么厌恶的事,其实在我身上也有,只不过我非常的排斥它,排斥到厌恶。

少有走的路读后感5篇

少有走的路读后感5篇

少有走的路读后感5篇写读后感是我们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的重要习惯,通过写读后感,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对书籍的情感共鸣和反感的原因,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少有走的路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少有走的路读后感篇1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关于心灵和精神方面的书,很多时候它让我不舒服,因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会让思想和心智更成熟。

”我喜欢这句话。

平心而论,我是个害怕麻烦的人。

很多事情只要不影响到我基本的正常生活,我都会选择视而不见,直到拖到不得不去解决的时候。

至于,别人口中所说的热心的帮助别人如何如何,基本与我无缘。

我得承认很多时候,我是个冷漠的人。

为了躲避很多无谓的麻烦,我会尽量避免跟别人有更进一步的接触。

就我工作的环境而言,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生活嘛……我的朋友曾直言不讳的告诉我:“你不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有时候话也不多,又理性,真是很难交到新的朋友啊!”或许,我该尝试着去改变一下,多和别人交流,多接受一些别人善意的邀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去帮助别人,甚至,偶尔去请求一下别人的帮助。

当我选择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的时候,大脑就会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压力,潜意识里swot分析法就会运作,自动选择一条针对当前环境下的最佳答案。

当动力战胜惰性行动起来的时候心里更加有底。

久之,自信就会回来,而当精、气、神都有的时候,人离好运还会远吗?少有走的路读后感篇2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对于生活充满了不安和焦虑,偶然间拿到这本书,读完后,似乎给自己打了一针“镇定剂”。

比起心灵鸡汤,它更像是一面警钟,不仅将生活的苦难摆在你面前,又给予你战胜苦难的工具。

自律自律是本书将的第一章内容,作者在开篇时就指出,我们的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而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自律。

并且提出了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我的信仰》
读《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有感读这本书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M. Scoff peck(M·斯科特·派克)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这本书是他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著作的心灵之书。

人生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旅程。

如派克所说,你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书中第一句话便是“人生苦难重重”,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承受着各种痛苦。

生活就是这样,从没想过让你轻轻松松的过完它。

其实遇见问题是痛苦,解决了问题会带来新的痛苦。

而生命正是在这样不断承受和解决痛苦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这样一个阶段正是我们心智成熟的旅程。

之所以说是“少有人走的路”,是因为我们不够成熟,不成熟到我们不能理性的面对生活。

所以人们害怕承受痛苦,他们选择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这便是人们心理疾病的根源。

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美国黑人作家)说:“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该逃避问题,当你的人生处于懵懂时期,也许你看不清楚身边发生的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也许你简单的理解这个世界的人情世故,这样的你随着年龄的增大,如果还不能看清楚、想明白的话,你就会渐渐与这个世社会脱轨,变得孤立。

人的年龄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心理年龄是指你人生某个阶段应
该拥有的处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这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关键。

如果你的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那么就表示你还不成熟。

为什么我们要成熟呢?因为人生路就是一个成熟的旅程,这是你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对于不成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变得成熟呢?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自律。

派克认为自律包括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持平衡。

我想这可以看做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标准。

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有拖延事情的习惯,今天的事情如果不是很急的话,便会拖延到明天甚至后天再完成,这样的人往往会觉得生活很累。

因为不懂得推迟满足感,一开始便贪图享乐,把最棘手、最痛苦的事情留到后面,这样的生活方式只会给你增加痛苦和负担,倘若你最先完成这些痛苦的事情,后来轻松的学习和工作便会让你觉得快乐。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了问题,特别是在自己失败后,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把致使失败的原因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样推卸责任的行为往往让人觉得是可笑的。

这样的人拥有一颗虚弱的心灵。

如果是自己的责任就要勇于承担,果敢面对。

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别人为我们的选择付出代价,唯一的是承受者只有自己。

尊重事实是自律的第三原则。

我们需要不断增加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了解尽可能多的事实,当我们手中拥有的筹码越多,我们就越有自信跨越前面的困难。

书中说,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协调和谈判。

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
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当我们此时绘制出了一张人生的地图之后,我们还需要不断修订、完善,才能使地图内容翔实和准确。

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更新自我。

最后一种就是保持平衡,人生有喜就有悲,有苦就有甜,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幸运或者悲惨下去。

该笑的时候放生大笑,该哭的时候也不要吝啬眼泪。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理性的生活,尽可能的让自己的生活快乐多于痛苦。

对于没有必要的事情就不必计较的太多,有时,你越计较,失去的就越多。

自律是人类心灵净化的重要手段,而这一切的动力来自于“爱”这个源泉。

我们不能给爱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派克所定义的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在基督教看来,孩子只是上帝的孩子,父母只负责教育养育他,爱他就是让他独立,但你无法拥有他,因为子女不是你的财产。

这和中国的文化完全不同。

是中国文化错了么?我们先谈谈力量的本质,力量分为两种,宗教和政治,耶稣在临死前得到撒旦的启示,如果他屈服可以得到国王的荣耀,但是他放弃了,这说明这两者从来不是可以融合的。

上帝从不强迫别人接受他的意愿,你可以表达自己的希望,但你不可以要求别人。

任何人的改变之门都是自内而外的打开,你可以影响他,如果他不想改变,任何强硬的行为都是徒劳。

中国古代成功的说客都是看准了被说服者的心理,从对方立场出发,再把对方从他的心里带出来,这是一个极其勇敢巧妙的心路旅程。

可是政治不同,政治可以控制人要求人强制人,它可以让你恐惧。

当然也有聪明的统治者利用文化来控制人的内心,毕竟人自觉遵守总比强制遵守来的成本更低,这
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总是内儒外法。

我们再来看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来,从政治的角度看,父母有权要求子女,封建家长制就是这样,可是从宗教的角度考虑,你可以影响他,但不可强制。

其实中国的文化没有错,基督教的文化也没有错,只是在什么时候你要应用什么样的力量。

基督教通过“孩子只是上帝的孩子”这一观点巧妙的解决了一个困惑,那就是:成人以前你可以教育他,强制的规范他,但因为你最终不拥有他他也不附属于你,所以当他长大后他就必须独立。

从书中的许多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和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

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教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怎么样的子女,尽管这句话具有片面性,但我们不能否认两者之间莫大的关系。

孩子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有着怎么样的生活方式。

我有时在想,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有些则是比较安静的。

对于安静的人来说,如果内心不渴望改变的话,外界的因素对他就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有些孩子从小就会视父母的话为金科玉律,这是他们生活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他们认知的不断增加,经验不断积累,有些人会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他们,则有的人会让别人的改变来适应自己。

爱就是要让你所爱的人独立,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时我们也要让自己变得独立。

不懂爱的人往往会说我是多么多么的爱他,离开他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其实这只是你对他的一种依赖感,习惯了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

“爱”是抽象的字眼,有时候,爱的意义太过于笼统,由此经常遭到滥用,妨碍我们接触爱的
真谛。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即使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地安慰、有效的督促。

爱永远最追求心智的成熟。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人不应该被感情所奴役,也不能把情感压抑的荡然无存。

如果感情是他们的奴隶,那自律就是奴隶的主人。

作为感情的主人,我们经常犯的两个错误就是:其一,我们可能对奴隶不加约束,听之任之。

其二,主人担心奴隶(情感)造反,因此出现任何征兆和迹象,就会把奴隶捆绑起来,并加以毒打,甚至施以最严厉的刑罚。

在有限的生命力,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超过能力的限制,对我们的爱不加控制,无疑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事与愿违,给爱的对象带来伤害。

往往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呆久了,熟悉了身边的一切,就不会有想要改变自己境遇的想法,就像一个人在原地呆久了,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如果生活平静,没有受到打击,那么可能他就会这样一直下去。

一旦生活改变,到不得不使自己心灵成熟的时候,请不要拒绝,承受生命中应该承受的不论痛苦亦或是悲伤,我们只有在不管经历改变和前进的生活中,才能使自己成熟,理性的思考生活,才能让自己成长到足以面对社会中的一切困难。

正如派克所说,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者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