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已整理)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盗传必究一、填空1.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主要有断句错误、使用标点符号错误。

2.古人所说的句读和今天所说的标点的区别是古人所说的“句”不等于今天的句号、古代没有冒号等标点符号。

3.五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史传文、论说文、杂记文、应用文。

5.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杂记类;《欧阳生哀辞》属于哀祭类。

6.骈文的特点主要有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

7.律诗的对仗是指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工对是指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借对是指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8.史传的体裁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9.律诗不论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各联的名称是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10.我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散文、韵文、骈文类。

11.开我国文体研究先河的是曹丕;他把划分的四类文体是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12.律诗不论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

13.诗律中平仄的“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仄声;平仄的基本要求是对(或“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粘(或“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14.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义;评说。

15.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过秦论》属于论辩类;;《论积贮疏》属于奏疏类;《陋室铭》属于箴赞类。

16.七律对仗的基本要求是颔联、颈联要对仗;特别是颈联必须要对仗。

17.诗律的基本内容是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18.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传注体、义疏体、集解体。

19.律诗不论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各联的名称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0.诗律的基本内容是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试题及答案提示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试题及答案提示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试题及答案提示最新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试题及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 年至5500 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 年至4000 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 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古代汉语2》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古代汉语2》作业形考网考形成性考核册-国家开放大学电大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专业:学号:姓名: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古代汉语(2)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答李翊书)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 霍光传)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起义)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 燕策)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 贾谊传)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 项羽传)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 秋水)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冯谖客孟尝君)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囯也)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劝学)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论)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19、之二虫又何如?(北冥有鱼)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察今)21、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1、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论积贮疏)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天论)(二)或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论积贮疏)(三)是1、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察今)2、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3、生之所谓“立言”者,是也。

(答李翊书)(四)非1、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足多也。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示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2)》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2)》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第二十二讲 古文今译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直译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愿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
b.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c.在直译的过程中,词序不能调整,否则违背了直译的原则 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 现原作的风采神韵 b.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的整 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c.直译比意译更灵活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意译不拘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翻译时可以随意增删,任情发挥 b.意译是一种要求很高的译法 c.只有透彻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真正领悟原作的语言特色,才有可能进行 像样的意译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进行古文今译的时候,可以因为意译而随心所欲地翻译 b.刚开始做今译练习,一般常采用直译的方法 c.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对译中古今汉语词序应该一致 b.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在古文今译的时候还有具体的方法 c.增补是古文翻译的最基本方法
a.令 b.近 c.引 5.以下关于词的对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词必须讲 究对仗 b.声调上必须平仄相对 c.可以同字相对
5.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 a.《史记》 b.《尚书》 c.《春秋》
第二十讲 古文的标点 一、单选题 1.离析经文文句,也叫( )。
a.整理 b.分析 c.断句 2.“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资治通鉴》)该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是 ( )。 a.连词 b.和 c.给予、售与 3.“事事往人口具”,“具”的含义是( )。 a.具备 b.派去的人当面报告 c.告诉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古文”的含义是( )。 a.散文 b.古典文献 c.古代的文章 5.欧阳修,字永叔,号( )。 a.放翁 b.寒翁 c.醉翁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义(每题2分,共42分)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解牛)词性:介词;意义:替、为。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答李翊书)词性:介词;意义:对。

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词性:动词;意义:成为。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起义)词性:介词;意义:被。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燕策)词性:介词;意义:被。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词性:语气助词;意义:表示疑问。

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谊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词性:介词;意义:表示比较。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词性:介词;意义:被。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词性:介词;意义:到。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词性:介词;意义:被。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冯谖客孟尝君)词性:介词;意义: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直:词性:副词;意义:仅仅、只不过。

是:词性:代词;意义:这。

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劝学)词性:指示代词;意义:在这里。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词性:指示代词;意义:那。

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天论)词性:指示代词;意义:这、这样。

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词性:疑问代词;意义:怎么。

19.之二虫又何知?(北冥有鱼)词性:指示代词;意义:这。

 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察今)词性:连词;意义: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公输)词性:代词(所)、介词(以);意义:用来…的方法。

2014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23912014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我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____类,名称是____、____、____。

三;散文;韵文;骈文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段太尉逸事状》属于____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____类。

传状类;碑志类3.史传的体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4.作为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____撰写的____。

刘勰;《文心雕龙》5.律诗不论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各联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6.诗律中的“对”是指____;“粘”是指____。

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7.律诗的对仗是指____;工对是指____;借对是指____。

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二.解释字词(一)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8.秦数叟挑战,廉颇不肯。

数:屡次。

9.大王失职人汉中,秦民无不-恨也。

恨:遗憾。

10.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本:农业。

末:工商业。

残:祸害。

11.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懒惰。

12.世之有褫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褫:灾年。

穰:丰收年。

被:遭受。

13.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竟:边境。

(二)说明下列句中大号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只。

是:代词;这。

1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6.其后楚日以汉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备注:“为……所”按一个单位计算]以: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竞:副词,最终。

为(秦)所:被动句句式。

17.(项)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答案

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答案

古代汉语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古代汉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古代汉语是中国汉民族的语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语法体系和丰富的词汇资源。

古代汉语形成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经过了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等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古代汉语的形成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1)社会历史因素,如政治制度的变迁、文化的交流等;2)语音演变因素,如声母、韵母的变异和调的演变等;3)文字书写因素,如古代汉字的形态变化等。

二、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是指古代汉语中的音节结构和音韵规律。

古代汉语的音韵体系受到了古代音韵学的研究影响,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内容。

1.声母:古代汉语的声母较为简单,包括清音和浊音两类。

具体的声母有: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2.韵母:古代汉语的韵母较为复杂,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两类。

具体的韵母有:a、o、e、i、u、v、ai、ei、ui、ao、ou、iu、ie、üe、üan、ün、ve 等。

3.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系统较为单一,通常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

三、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古代汉语的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几个主要的特点如下:1.词序灵活:古代汉语的词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古代汉语的词序为主谓宾的形式,但也存在其他排列方式。

2.语法功能助词的使用:古代汉语中使用了大量的语法功能助词,如了、的、之等。

这些助词的使用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关系。

3.虚化现象明显: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常常虚化,缺乏具体的形象意义。

这种虚化现象使得古代汉语的表达更加含蓄和抽象。

四、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古代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特点。

1.字义广泛:古代汉语的词汇中,许多字有着广泛的字义,一个字可以表示多个意思。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 末考试 古代汉语(2) 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 末考试 古代汉语(2) 试题

16. 以:介词,表原因。
1260
三、说明下列旬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 2 分,共 10 分)
17. 饮;使动用法,使(赵盾)喝酒。
18. 怀;使动用法,使(敌)归 j顷。抚,使动用法,使(远方的人)归附。
19. 衣:用作动词,包扎。/裂,使动用法,使(裳)裂。[备注:二词答出一个即可]
20. 崇:用作动词,斟满。
说:飞诗经》上说:‘民之多辟,元自立辟。'⑤这大概说的就是泄冶吧?"
1262
22.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1258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 (10 分}
23.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玉孙去,
妻妻满别情。
注:一、接、别,入声。不,平声。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 (20 分)
1261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 (20 分) 本文标点共 5 分,标点错 4 个扣 1 分(不倒扣 )0 6 个重点词,每个 1 分, 9 个译文单位,每
个单位 1 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 20 分。 24. 原文标点: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丰日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元 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 J台。 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元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
(二)说明在句中的词性 1 分,说明意义或作用 1 分,共 20 分。

2014年7月2391《古代汉语(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考试答案

2014年7月2391《古代汉语(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考试答案

每句诗的平仄1分,每句只要错一处(包括画圈的错误)就不给分。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2分,没有说明和说明不正确的均不给分,共10分。
2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一一}}
却看妻子愁何在,一一1}一一}
漫卷诗书喜欲狂。}}一一}!一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一一
鳌长而食之。”遂出。文伯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曰:‘祭养尸,飨养上宾。,鳌于何有,而 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
参考译文: ①公父文伯请南公敬叔喝酒,让露睹父为陪客。②摆上来一盘鳌,(可是盘子里的) 鳌很小。睹父生气了。③文伯请他吃鳌。④他拒绝说:“等让鳌长大了再吃它吧。”⑤于是就 走了。⑥文伯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⑦生气地说:“我听你死去的父亲说过:‘祭祀的时候要敬 奉代表死者接受祭祀的人,请人吃饭的酒席上应当敬奉上座的贵宾。’⑧鳖有什么舍不得的,却 使那位客人生气?”⑨于是把文伯赶出了家门。⑩过了五天,件国的大夫来向文伯的母 亲说情,她才让文伯回家。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错一处标点扣I分,不倒扣,共10分。
24.齐宣王问曰:“汤放莱,武王伐封,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拭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封矣,未闻拭君也。”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
1311
2齐 4有
宣 之
王 日
问 臣
曰 拭
汤 其
放 君
莱 可
武 乎
王 曰
伐 贼
封 仁
有 者
诸 谓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一、填空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它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甲午战争之后;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汉字神授说;汉字西来说;汉字自源说。

6、原始绘画。

7、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

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的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象形表意。

10、金文。

11、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的标准文字,它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

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完全一致,字的外形呈长方形,汉字的方块型特征基本形成。

13、符号表意文字;形体已经与它所表示的那个词所代表的事物形象脱离了关系,而仅仅作为该意义的符号而存在。

14、字体的变化。

15、主要是隶书和楷书,另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

16、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把篆书圆转绵长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

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

作业(3)参考答案一、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错误1、原文:(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译文:渔人既然出来了,就的得到了一条船,于是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一处一处地做了标志。

到了武陵郡,找到了太守,报告了这个(情况)。

太守马上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前进方向的标志。

找不到,没有再找到路。

错误:既:终于。

其:代词,他的。

所志:所标志的地方。

2、原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失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民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上进业忧愁,后退也忧愁。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不是这样人,我和谁一道呢?错误:进:在朝廷做官;退:辞官隐居3、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觽。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是值得宝爱的很多;士不出生在秦,但愿意效忠的很多。

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使仇敌得到好处,对内自己空虚而对外和诸侯中构筑怨恨,这样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错误:士:贤士。

4、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译文:陈相来看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没听到过道理。

贤明的人与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烧火做饭,一面治理天下。

汉语专题(二)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汉语专题(二)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汉语专题(二)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汉语专题(二)作业1 (参考答案)一、填空:(3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1、(殷商后期的)甲骨文2、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3、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4、小篆5、《汉书·艺文志》6、三①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②从小篆变为隶书;③从隶书变为楷书7、1899 王懿荣8、河南安阳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成的遗址9、叙辞(占卜的日期和占卜的人)、命辞(占卜的事)、占辞(审视兆纹,作出吉凶的判断)、验辞(事后应验的情况)10、①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②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有若干个不同的形体、偏旁可以不同11、对贞12、著录甲骨文的书考释甲骨文的书于省悟《甲骨文字诂林》郭沫若、互选后主编《甲骨文合集》《甲骨文编》徐中舒《殷墟卜辞综述》13、商代后期两周14、①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②从笔势上看,由于金文石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③形体不规范;④书写款式比较规整,或正、或反或斜、或倒的情况比较少。

15、①故意将笔画拉长,甚或作曲折宛转知识。

②在字形以外,加花鸟虫之类的饰品。

16、古文字①草体或俗体流行;②文字异形。

17、西周文字18、春秋战国之交(秦悼公、厉公之世)秦王诅咒楚王而祈求天神保佑的文字惠文后元至武王之际19、秦隶(古隶)汉隶(今隶)战国末期秦国篆书西汉武帝、昭帝东汉20、正书真书汉隶草体东汉后期今隶21、《周礼》班固《汉书·艺文志》许慎22、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老考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3、戴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391)一、填空 1.我国古代文体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三类,名称是散文、韵文、骈文。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段太尉逸事状》属于传状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碑志类。

3.史传的体裁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

4.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

5.律诗不论七律还是五律,都由八句组成,分为四联,各联的名称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6.诗律中的“对”是指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 7.律诗的对仗是指两句话在结构、意义上两两相对;工对是指用同一小类的名词或形容词对仗;借对是指不用字在句中的意义对仗,借用该字其他意义或与该字同音字的意义对仗 8.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义、评说。

9.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

10.骈文的特点主要有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仄、讲究用典 11.诗律的基本内容是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12.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必须符合原文文意、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 13.七律对仗的基本要求是颔联、颈联要对仗要对仗;特别是颈联;除首尾两联外必须要对仗;排律对仗的基本要求是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必须对仗 14.在上古汉语中,表示自我称呼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余、吾、予、我、朕”等。

15.“诸”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情况是它可以做之于的合音词,如“公伐诸鄢”。

16.古代汉语中的介词一般是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它们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组成介宾词组,充当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方式、对象等。

17.我国古书注解远流长,有多种注释体例: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是传注体;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注解体例是义疏体;汇集众说的体例是集解体18.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一句话读完了,在字旁添加符号标注,叫作句;一种是一句话没有读完,但读时有个语气上的停顿,然后在字下加注符号,叫作读 19.开创我国文体分类先河的是曹丕,他把文体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南朝齐梁时代刘勰撰写的《文心雕龙》,对各种文体的流和特点都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此后,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的古代诗文选集《昭明文选》。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汉语(2)》期末考试近6年(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教材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汉语(2)》期末考试近6年(09至14年)试题及答案教材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汉语(2)》期末考试近6年(09至14)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古代汉语(2) 试题一、填空I每空1分,共20分)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____、____、____ 。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前赤壁赋》属于____类;《汉书。

艺文志序》属于____类;《醉翁亭记》属于____类。

3.骈文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4.诗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____、____。

6.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字词(30分)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2分,共10分)19.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20.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21.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

22.一营大噪,尽甲。

23.入主欲自知,则必直士。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24.齐宣王问日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日于传有之日臣弑其君可乎日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2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白、即,人声。

看,平声。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26.公父文伯饮南公敬叔酒以’露睹父为客羞(注1)鳖焉小睹父怒相延食鳖辞日将使鳖长而食之遂出文伯之母闻之怒日吾闻之先子日祭养尸飨养(注2)上宾鳖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注:(1)公父文伯、南公敬叔、露睹父:人物的名称。

羞:进献,句中可翻译为“摆上来”。

(2)养:敬奉。

尸:代表死者接受祭祀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电大古代汉语(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和意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表示对象。

2、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介词,表示行为对象3、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介词,表示被动。

4、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变成。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助动词,表示被动。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助动词,表示被动。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8、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

1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处所。

1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助动词,表示被动。

13、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

动词,遭受。

14、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15、树成阴而众鸟息焉。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指示代词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代词,这样18、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疑问词,怎么能。

19、之二虫又何如?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20、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此其所以败也。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二、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莫: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

2、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

(二)或:1、无定代词,不同。

2、无定代词,不同。

(三)是: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

2、指示代词,这,不同。

3、判断词,正确,对,相同。

(四)非:1、动词,非难,不同。

2、形容词,不正确,相同。

3、动词,责怪,不同。

4、副词,表否定,不同。

(五)以:1、连词,表关联,不同。

2、副词,将近,不同。

3、动词,认为,相同。

4、介词,凭借,不同。

5、连词,表原因,不同。

6、介词,表时间。

三、说明下面字的意义1、竟:副词,终于。

2、少:副词,稍微。

3、颇:副词,稍微。

4、特:副词,但,仅仅。

5、稍:副词,逐渐。

6、既:副词,已经。

7、第:程度副词,但,只。

8、但:范围副词,都。

9、曾:情态副词,竟然。

作业2一、解释下列名词1、文体:文章的体裁、样式。

2、封事:关涉机密政事,防止泄漏,使用皂帛作囊封板,所以叫"封事"。

3、檄文:是诏令的一个附件,多用于征召、晓喻、申讨,属军用文书。

4.箴铭:用于规戒的文章。

5、奏议: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

6、编年体:以时间为经,历史事件为纬的一种编排体裁。

7、诏令:是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

8、箚子:就是札子,用于臣子给皇帝解答某问题。

9、行状:提供给礼官为死者议定谥号或提供史官作立传的资料。

10、骚赋:摹拟《楚辞》而写的赋。

11、文赋:散文化的一种赋体,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推动下产生的。

12、纪传体:集中全面地描写历史人物的一种体裁。

13、骈文:在辞赋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

14、对策:皇帝就某一问题要求臣子回答。

15、颂赞:歌颂赞扬的文章。

16、古赋:骚赋以外的喊赋。

17、墓志铭:为了长久地悼念死者所刻的碑文。

18、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把某一专题的记录集中起来。

三、解释下列术语1、传:传述的意思,传述经文的文义。

2、正义:也叫"疏",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

3、疏:也叫"正义",唐人采用的一种注经兼通汉人注解的新方法。

4、笺:表识的意思,指读书时有所顿悟用笔标识在一侧。

5、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

6、章句:每章之后用韵语写成的"章旨",总括全章大意。

7、集解: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8、曰、为、谓之:用来释义的,而且是用来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9、谓:被释词置前,解释词放后,常以具体解释抽象,以分体解释总体。

10、犹、犹言:一般用于近义词作注,或引申义解释本义。

11、貌、之貌:一般用于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表示某种情貌,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12、读为、读曰:注明音读的,一般用本字注明假借字。

13: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用音义相同的词语来训释。

14、读如、读若:用来注音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

三、给下列古文加标点,并说明黑体字意义,在句中作用或用法。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答:"君"、"臣"、"父"、"子"是名词活动动词,意为"做好国君的本份,做好官员各自的本份,像个父母,像个子女"的意思。

2、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之":助词;"之齐语":名词活用动词,说齐国的语言;"傅":名词作动词,作师傅;"虽日":名词作状语,虽然每日;"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意为"王与谁为善"。

3、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

文帝怒,下廷尉治。

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当":动词一般用法,应当;"乃":副词,于是,就;"族":宗族"谢":谢意;"许"赞许。

4、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

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

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

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闲处而不朝。

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

"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谢"动词一般用法,推托有病;"说":一般用法,游说;"来":一般用法,到来;"富贵":使动用法,使......富贵;"死":一般用法,死亡;"然":指示代词,这样。

四、给下列各段加上标点,如有错误请分析原因。

1、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谓孔子曰:"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3、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五、按姚鼐的分类,下列文章各属于哪一类1、《孟子》论辨类;2、段太尉逸事状传状类3、柳子厚墓志铭碑志类4、答李翊书书说类5、《韩非子》论辩类6、滕王阁序序跋类7、荆轲赞颂赞类8、黄冈竹楼记杂记类9、艺文志序序跋类10、陋室铭箴铭类11、论积贮疏奏议类12、赤壁赋辞赋类13、祭十二郎文哀祭类14、谏逐客书奏议类15、送薛存义序赠序类作业3一、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错误1、原文:(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译文:渔人既然出来了,就的得到了一条船,于是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一处一处地做了标志。

到了武陵郡,找到了太守,报告了这个(情况)。

太守马上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前进方向的标志。

找不到,没有再找到路。

错误:既:终于。

其:代词,他的。

所志:所标志的地方。

2、原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失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民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上进业忧愁,后退也忧愁。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不是这样人,我和谁一道呢?错误:进:在朝廷做官;退:辞官隐居3、原文: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觽。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物品不出产在秦国,但是值得宝爱的很多;士不出生在秦,但愿意效忠的很多。

现在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来使仇敌得到好处,对内自己空虚而对外和诸侯中构筑怨恨,这样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错误:士:贤士。

4、原文: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