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考试真题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带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47e7e5011ca300a7c39006.png)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练习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提到了几个主要人物,其中藤野先生是一位异国医学教授,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2.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D)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3.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五猖会》,记叙了儿时要去看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
正要出发,父亲命令他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文章最后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背书”,这句话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4.文化积累——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
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百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①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书名),作者是鲁迅(周树人)。
②文中的“他”指的是范爱农,他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人但穷困潦倒的人。
5.下列有关《朝花夕拾》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C.书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原卷版)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a6a66303d8ce2f00662395.png)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1.【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6.名著阅读(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 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
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6.名著阅读(1)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
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2)《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对人和事的领扬,还有冷静的批判。
请从《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举出一例,指出作者批判的内容。
3.【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3.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8分)①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两部书的名称。
(2分)②《朝花夕抬》中“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又字”有许多,你觉得他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那一篇?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③“写作”是鲁迅和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生转折点,请分别槪述他扪走上写作道路的原因。
鲁迅研究试题的答案
![鲁迅研究试题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146fff78a6529657d539b.png)
鲁迅研究试题的答案【篇一:0404鲁迅研究自考试卷】ss=txt>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叭儿狗”2.“精神胜利法”3.“油滑”4.“过客”5.“中间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由于“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2.祥林嫂是鲁迅小说________________中所塑造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
3.杂文是鲁迅一生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要艺术形式。
4.《阿q正传》是鲁迅要写出一个沉默的、现代的国民“________________”,暴露国民弱点的小说。
5.“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
7.鲁迅评价“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
8.“________________”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
9.鲁迅说“________________”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
”10.鲁迅一向主张“________________”的路子要宽,一是选材不宜过严,二是批评要慎重。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通过介绍摩罗诗人的创作,竭力鼓吹〔〕。
c.挖苦幽默〔〕〔〕的形象。
4.鲁迅说,《故事新编》是“〔〕00812#鲁迅研究试题第 1 页共 3 页d.叙事小品 b.思理 d.联想 b.哀而不伤 d.乐而不淫 b.《华盖集》 d.《热风》 b.现实主义 d.象征主义 b.辩证的进化的 d.挖苦幽默 b.富国强兵 5.天物、思理、美化等因素在艺术美创造中,鲁迅特别重视〔〕〔〕。
a.婉而多讽 c.笑中多苦,幽默含讥 a.《坟》7.主要收入“五四”时期“随感录”的杂文集是〔〕。
2002年1月浙江省自考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
![2002年1月浙江省自考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85432ad02de80d4d84081.png)
2002年1月浙江省自考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文言写作的。
[每空1分]2.伯夷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每空1分]3.鲁迅在《药》的结尾中添上一个,增加了作品的“”。
[每空1分]4.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
[每空1分]5.茅盾先生认为,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将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
[每空1分]6.鲁迅曾经说过:“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而且要”。
[每空1分]7.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每空1分]8.“革命被头挂退的事很少有的,革命的完结,大概只由于投机者的潜入。
也就是内里蛀空”。
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杂文《》。
[每空1分]9.鲁迅认为好的讽刺手法,应该“词微而显,”。
他称赞《儒林外史》的“,婉而多讽”。
[每空1分]10.鲁迅一生共创作了杂文集本,其中三本是以为题。
[每空1分]11.在《野草》中的《》中,鲁迅批评了是非不分、圆滑虚伪的处世态度。
[每空1分]12.《野草》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寻找感情的,使诗意显得富有和多层次性。
[每空1分] 13.鲁迅在《野草》中,竭力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化为“”,以具有物质感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每空1分]14.鲁迅认为《诗经》中,《》诗是“闾巷之情诗”,最有价值。
[每空1分]15.鲁迅说:“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的不平”。
[每空1分] 16.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每空1分]17.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放了光辉。
[每空1分]18.鲁迅认为唐诗发展的原因,是和唐人重视的观念分不开的。
[每空1分]19.鲁迅在研究古代文学中,写了断代的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招生考试语文真题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招生考试语文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a6593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6.png)
鲁迅美术学院附中招生考试语文真题1、1“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司马是指王安石。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百舸kě绸缪móuB、橘子jú苍茫chāngC、挥斥方遒qiú层林尽染jìn(正确答案)D、寥廓liào 百侣lǚ3、6. 下列加双引号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寒“噤”(jīn)蛮“横”(hèng)布“衾”(qīn)挑拨离“间”(jiàn)B.“彷”徨(páng)“皱”褶(zhé)“庇”护(bì)“强”词夺理(qiǎng)C.“襁”褓(qiǎng)“拙”劣(zhuō)“蠕”动(rǔ)怒不可“遏”(è)D.“瞭”望(liào)颠“簸”(bǒ)俯“瞰”(kàn)“拾”级而上(shè)(正确答案)4、“睿智”的“睿”的正确读音是“ruì”。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修辞手法选择:有的石头错落成桥。
[单选题] *夸张拟人未用修辞比喻(正确答案)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红楼梦》前5 回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冷子兴演说荣国府B.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正确答案)C.葫芦僧乱判葫芦案D.甄士隐梦幻识通灵7、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此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28.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光纤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在句末加上“的服务”)B.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以惊人的速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并以其特有的历史韵味和时代风貌,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
2003年4月27039鲁迅研究真题
![2003年4月27039鲁迅研究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6c86f04afe04a1b071de38.png)
2003年上半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039鲁迅研究题号三四总分题分14322430合分人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1895年5月,鲁迅以“周树人”的名字,进入洋务派创办的_____________学堂。
2.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在《新青年》“______”专栏中发表了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杂文。
3.在“4-12”反革命大屠杀的前两天,鲁迅撰写了《_________》这篇杂文,表现出对复杂斗争形势惊人的洞察力。
4.1932年,鲁迅与以________为代表的“第三种人”展开了论争。
5.在新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鲁迅翻译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著,其中有普列汉诺夫的《___________》。
6.《狂人日记》于_______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7.鲁迅的小说《明天》,通过主人公____________年青守寡、丧子给她带来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揭露了封建节烈观念“吃人”的罪恶。
8.《补天》描写了神话人物________黄土抟人、炼石补天的故事。
9.鲁迅在《_____________》一文中指出:“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10.鲁迅自称《__________》是自己“有了小感触”而写成的短文。
11.鲁迅的诗歌就诗体来说有三种:___________诗、新诗和民歌体诗。
12.《自嘲》中“千夫指”,鲁迅原来的意思是众多的反对者对自己的非议,经毛泽东引用后,则指______________。
13.鲁迅最早在《________》中两处使用“国民性”一词,在这两处,国民性即等于民族性。
14.鲁迅在《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这两件事来抨击中国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5.曾为少年鲁迅买来心爱的《山海经》的人是()A.鲁迅的母亲B.衍太太C.保姆阿长 D.三味书屋的老师寿镜吾16.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深受影响的《时务报》的主编是()A.章太炎B.梁启超C.严复 D.孙中山17.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最初选择的人生道路是()A.学习救国B.医学救国C.文学救国 D.革命救国18.鲁迅“弃医从文”后在东京创办的杂志是()A.《科学》B.《新潮》C.《新生》D.《立人》19.最早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五四”文学革命发难文章是() A.《儆告青年》B.《文学改良刍议》C.《文学革命论》D.《什么是新文学》20.鲁迅称“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的文章是()A.《记念刘和珍君》B.《淡淡的血痕中》C.《无花的蔷薇之二》D.《死地》21.下列文章中,哪一篇谈了作者的进化论被轰毁的沉痛心情?()A.《呐喊·自序》B.《野草·题辞》C.《答有恒先生》D.《我还不能“带住”》22.20世纪30年代非议鲁迅的翻译为“硬译”并反对鲁迅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是()A.吴宓B.章士钊C.陈西滢 D.梁实秋23.下列文章中,哪一篇中的矛头是指向国民党反动派的?()A.《现在的屠杀者》B.《淡淡的血痕中》C.《记念刘和珍君》D.《为了忘却的记念》24.20世纪30年代鲁迅批判过的充当国民党反动文艺别动队的文艺派别是()A.现代评论派B.新月派C.民族主义文学 D.第三种人25.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鲁迅翻译的7()A.《死魂灵》B.《浮士德与城》C.《铁流》D.《静静的顿河》26.下列作品中,哪一篇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A.《狂人日记》B.《高老夫子》C.《端午节》 D.《白光》27.下列人物中,哪一个是《阿Q正传》中的?()A.赵七爷B.赵太爷C.七大人 D.丁举人28.在鲁迅笔下,称自己的人生之路就如“蜂子或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的人物是()A.涓生B.子君C.魏连殳D.吕纬甫29.下列几组人物中,哪一组都是封建型的知识分子?()A.孔乙己、陈士诚B.陈士诚、吕纬甫C.陈士诚、魏连殳 D.吕纬甫、高老夫子30.下列作品中,哪一篇是批判“无是非论”的?()A.《起死》B.《出关》C.《现代史》D.《答客诮》31.以鲁迅为代表的“语丝文体”,其文章体裁是()A.回忆文B.美文C.杂文 D.散文诗32.《智识即罪恶》的中心思想是()A.批判封建的旧文学B.批判封建的愚民统治C.批判北洋军阀D.批判新文化统一战线中右翼思想33.《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是针对哪个文艺派别而作的?()A.国粹派B.甲寅派C.现代评论派 D.新月派34.鲁迅关于革命文艺应当追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等名言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A.1928年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中B.1928年与新月派的论争中C.1931年与“自由人”的论争中D.1932年与“第三种人”的论争中35.《过客》收入哪个作品集?()A.《彷徨》B.《热风》C.《野草》D.《且介亭杂文末编》36.鲁迅称创作素材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作品集是()A.《坟》B.《朝花夕拾》C.《二心集》D.《野草》37.鲁迅称“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而作的作品是()A.《希望》B.《一觉》C.《我的失恋》 D.《风筝》38.《湘灵歌》的主题是()A.揭露国民党反革命军事“围剿”B.声讨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C.悼念左联五烈士 D.歌颂湘水女神39.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为()A.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B.多才多艺与学识渊博C.对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发现D.对活着的文化传统中培育出的“阿Q现象”的发现40.鲁迅认为,“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兔子退婴。
鲁迅试卷真题
![鲁迅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60c5bac77da26925c5b0a8.png)
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周作人认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______。
2.鲁迅在南京阅读了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著作《天演论》,因此接受了______思想。
3.鲁迅曾说自己写《故事新编》是“只取一点因由,______,铺成一篇”。
4.真的猛士是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在《灯下漫笔》之二中,鲁迅将中国文明称作______。
6.“文坛三户”指破落户、暴发户、______。
7.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______,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8.“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硬骨头精神的写照。
9.1918年5月周树人在《新青年》上以“______”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10.鲁迅强调“新神宗”思想的两点:“曰______,曰重个人”,即强调个体主体性和精神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文化构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 )A.《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 B.《坟•文化偏至论》C.《热风•随感录四十三》D.《伪自由书•透底》2.1923年,鲁迅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C.《域外小说集》D.《故事新编》3.鲁迅在《两地书•四》说:“唯‘黑暗与______’乃是实有。
”( ) A.虚假 B.沉默C.光明 D.虚无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将中国专制主义称作“本体自发之偏枯”,将对西方工业文明盲目崇拜所必然产生的弊端看做是“以______传来的新疫”。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试卷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971fdacdd3383c4bb4cd213.png)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认为,只有“______”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A.美B.真C.善D.好2.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______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B.《孔乙己》C.《示众》D.《阿Q正传》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______的实绩。
()A.文化革命B.思想革命C.文学革命D.社会革命4.“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是鲁迅所说的创作新型历史小说______的方法。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5.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散文诗______的标志。
()A.开端B.发展C.开拓D.成熟6.______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篇重要的论文。
()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人之历史》D.《破恶声论》7.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自觉性,反对()A.盲动性B.盲目性C.主观性D.主体性8.对于鲁迅来说,“______”也就是他的价值理想。
()A.立业B.创业C.立人D.立志9.“别求新声于异邦”这句话,出自鲁迅的《______》一文。
()A.《摩罗诗力说》B.《文化偏至论》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10.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中提出了“______”是“第一义”的思想主张。
()A.保存国粹B.保存传统精华C.保存我们D.保存文化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试卷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92b9b1e4b35eefdc9d33330.png)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认为,只有“______”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A.美B.真C.善D.好2.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______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B.《孔乙己》C.《示众》D.《阿Q正传》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______的实绩。
()A.文化革命B.思想革命C.文学革命D.社会革命4.“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是鲁迅所说的创作新型历史小说______的方法。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5.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散文诗______的标志。
()A.开端B.发展C.开拓D.成熟6.______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篇重要的论文。
()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人之历史》D.《破恶声论》7.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自觉性,反对()A.盲动性B.盲目性C.主观性D.主体性8.对于鲁迅来说,“______”也就是他的价值理想。
()A.立业B.创业C.立人D.立志9.“别求新声于异邦”这句话,出自鲁迅的《______》一文。
()A.《摩罗诗力说》B.《文化偏至论》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10.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中提出了“______”是“第一义”的思想主张。
()A.保存国粹B.保存传统精华C.保存我们D.保存文化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中考名著阅读历年考题摘录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解析版)
![中考名著阅读历年考题摘录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57417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9.png)
《朝花夕拾》真题精练(单一题)1.(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解析】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故选C。
2.(2022·广西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10篇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这就是作者给集子起名《朝花夕拾》的原因。
B.文中往往呈现出往日和现实两个世界,共存着对往事的温和怜爱和对现实的辛辣批判两种不同情感和温度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人间美好、温暖的爱和对世间无知、冷漠的憎:这种双重性正是《朝花夕拾》的思想价值所在。
C.没有姓名的保姆“长妈妈”,大声朗读古诗文时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旧学先生,《无常》中在迎神赛会上表演的“活无常”: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窥见旧中国真实的生活面貌。
D.从《琐记》中神往于“老鼠成亲”充满童趣的“我”,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敢于提问“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再到《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真理的“我”:《朝花夕拾》重温了作者的成长道路。
【答案】D【解析】D.“《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我’”理解不正确。
《父亲的病》中的“我”批判了庸医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故选D。
3.(2023·湖南邵阳·统考二模)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语文高考真题 2019年全国语文卷一-文学类文本 理 水(节选) 鲁 迅 含答案
![语文高考真题 2019年全国语文卷一-文学类文本 理 水(节选) 鲁 迅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e5399349649b6648d747a1.png)
文档说明:1. 本文档经过本人认真校对并排版,能力有限,难免有不良之处。
欢迎指出。
2. 文档板式:题目字体是宋体五号,材料字体是楷体五号,1.5倍行距;页眉有内容提要,页脚有页码。
3. 全国I卷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朝花夕拾历年真题汇总解析
![朝花夕拾历年真题汇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62f56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74.png)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考试真题————————————————————————————————作者:————————————————————————————————日期: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周作人认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______。
2.鲁迅在南京阅读了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著作《天演论》,因此接受了______思想。
3.鲁迅曾说自己写《故事新编》是“只取一点因由,______,铺成一篇”。
4.真的猛士是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在《灯下漫笔》之二中,鲁迅将中国文明称作______。
6.“文坛三户”指破落户、暴发户、______。
7.在《文化偏至论》中,鲁迅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______,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8.“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硬骨头精神的写照。
9.1918年5月周树人在《新青年》上以“______”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10.鲁迅强调“新神宗”思想的两点:“曰______,曰重个人”,即强调个体主体性和精神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充满进取精神的文化构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 )A.《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 B.《坟•文化偏至论》C.《热风•随感录四十三》D.《伪自由书•透底》2.1923年,鲁迅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C.《域外小说集》D.《故事新编》3.鲁迅在《两地书•四》说:“唯‘黑暗与______’乃是实有。
”( ) A.虚假 B.沉默C.光明 D.虚无4.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将中国专制主义称作“本体自发之偏枯”,将对西方工业文明盲目崇拜所必然产生的弊端看做是“以______传来的新疫”。
( )A.交通 B.知识C.工业 D.科技5.《野草》共收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的散文诗连同《题词》总篇数是( )A.30篇 B.23篇C.24篇D.15篇6.鲁迅在《“题未定”草(二)》里,专门为______画像。
( ) A.勇士 B.流氓C.恶少 D.西崽7.《起死》对鼓吹“无是非观”的庄子______哲学进行了小说化和戏剧化。
( )A.虚无主义 B.现实主义C.相对主义 D.乐观主义8.鲁迅小说创作具有______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
( ) A.“再现性强” B.“思想激进”C.“表现的深切”D.“理想主义”9.鲁迅曾说:“《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______而作。
”( )A.百姓 B.军阀C.洋人 D.权贵10.在鲁迅所作的所有短篇小说中,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作品是( )A.《孔乙己》 B.《肥皂》C.《高老夫子》 D.《药》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铸剑》的主人公为______和______。
( )A.眉间尺 B.宴之敖者C.庄子 D.后羿E.墨子2.鲁迅认为绍兴的两种有特色的鬼是______和______。
( ) A.吸血鬼 B.女吊C.无常 D.男吊E.义勇鬼3.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认识到中国国民性中最缺少的是______和______。
( )A.诚 B.忠C.义 D.美E.爱4.鲁迅认为“失学”无知的四个原因是摹古、伪智、______、______。
( )A.泥于习 B.泥于常C.惑于常 D.愚蠢E.懒惰5.鲁迅将“吃白相饭”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点:“欺骗”、______和______。
( )A.“软弱” B.“乖巧”C.“阿谀” D.“溜走”E.“威压”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本体自发之偏枯”2.“无物之阵”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论述“看\被看”模式中处于“被看”的两种类型。
2.简述鲁迅作品中的三大基本母题。
3.简述“主奴互换”。
六、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基本特征大致可归为哪几大内容?请结合鲁迅小说创作特点,分析论述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
2.分析鲁迅多疑的思维特点和“自我辩驳”的小说艺术。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瞒和骗”2.语丝社3.四铭4.《铸剑》5.《娜拉走后怎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毛泽东同志早在1940年就指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的《〈鲁迅杂感选集〉序》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鲁迅杂文的意义以及鲁迅思想的发展道路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3.鲁迅对以____________为本位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
4.鲁迅论道教文化,通常是将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____________思想”,另一是指“道家(老庄)思想”。
5.“____________”是鲁迅对讽刺的美学特征所作的精确概括。
6.在文学批评中,鲁迅特别反对那些以片面性取代全体的“就事论事”式和“____________”式的批评。
7.《出关》这篇小说是针对30年代社会上出现的崇尚____________的危险倾向而写的。
8.鲁迅认为杂文“是____________,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9.鲁迅在杂文中常使用____________、反语、摹拟、谐趣等修辞手法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10.《野草》的开篇之作《秋夜》中的两株____________是不屈不挠的战士形象。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对文化发展始终坚持采用的“______”眼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A.抓重点B.开拓性C.局部性D.全局性2.______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A.1917B.1918C.1919D.19203.鲁迅的《______》塑造了“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大禹。
()A.奔月B.非攻C.出关D.理水4.《祥林嫂》中祥林嫂眼神的______变化,记录着她半生悲惨的历程。
()A.二次B.三次C.四次D.五次5.鲁迅曾经翻译过______的著作《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
()A.爱罗先珂B.尼采C.普列汉诺夫D.厨川白村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于鲁迅所作诗篇《______》。
()A.别诸弟三首B.自嘲C.答客诮D.哀范君三章7.鲁迅认为在中国的国骂——“他妈的”——的背后,隐藏着一种“______”的自欺心态。
()A.精神胜利B.自以为是C.傲慢D.妒忌8.下列《野草》中的作品,有哪一篇是鲁迅在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市侩圆滑和批判以谎言为真实的畸形社会的?()A.《雪》B.《死火》C.《失掉的好地狱》D.《立论》9.在鲁迅的小说创作,尤其是他最初的小说创作中,______笔调是比较明显的。
()A.故事性B.考证性C.议论性D.抒情性10.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小说?()A.《兄弟》B.《孤独者》C.《铸剑》D.《过客》四、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鲁迅身上,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通常凝聚在一起,集中体现为()A.愤怒的力量B.韧性的战斗精神C.悲壮的气势D.雄伟的人格力量E.革命的豪情2.下列作品中,鲁迅直接以民俗文化内容为素材写成的是()A.《离婚》B.《论雷峰塔的倒掉》C.《阿Q正传》D.《无常》E.《故乡》3.《彷徨》中的《______》和《______》主要表现的是知识分子人格的不完善。
()A.弟兄B.在酒楼上C.孤独者D.伤逝E.一件小事4.鲁迅在文学史研究中,基于对史料的科学分析,批判了一些不正确观点,纠正了一些错误看法的清代长篇小说有()A.搜神记 B.红楼梦C.儒林外史D.三国演义E.西游记5.鲁迅在他的杂文中创造了一系列不逊色于小说中艺术典型的比喻性形象,如()A.媚态的猫B.凶残的豹子C.叭儿狗D.阴险的蛇E.巨大的骆驼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鲁迅小说热心于描写农民的原因。
2.鲁迅笔下的“国民性”含义。
3.唱词“手执钢鞭将你打”对塑造阿Q形象的重要作用。
4.为什么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希望与热情后来转变为巨大的失望和深深的思考?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1.鲁迅在创造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上的贡献。
2.试析《野草》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判断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曾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两件事抨击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 )2.鲁迅的小说创作没有议论性笔调。
( )3.重视读者,是鲁迅文学欣赏观的核心。
( )4.“且介亭”即“半租界的亭子间”。
( )5.方玄绰是《肥皂》中的主人公。
( )6.鲁迅的翻译原则是“宁错而务顺”。
( )7.《白光》中陈士成因连续十六次落榜而精神失常,落水身亡。
(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在______中介绍和赞扬了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
( )A.《呐喊•自序》 B.《华盖集•导师》C.《华盖集•青年必读书》D.《坟•摩罗诗力说》2.鲁迅在日本期间与______合作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