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化学反应计量数高中教案
化学反应计量数高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概念。
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计算方法。
3. 能够进行化学反应计量数的实际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反应的计量数概念。
2. 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概念介绍。
2. 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计算方法讲解。
3. 化学反应计量数实验操作演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概念。
2.讲解:介绍化学反应计量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3.示范:进行化学反应计量数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计量数的计算方法。
4.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化学反应中计量数的重要性。
六、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准备下节课相关实验所需要的物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计量数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
后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例子,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计量数的理解。
初三化学教案: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初三化学教案: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知识点的引入在初三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不可或缺的,想要学好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必须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物质,就叫做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在式子中,我们用字母来表示物质,用符号“+”表示两个物质相加,用符号“→”表示两个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例如: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
$$\\ce{2H2(g) + O2(g) -> 2H2O(l)}$$其中,2H2(g)代表2分子氢气,O2(g)代表1分子氧气,2H2O(l)代表2分子水。
式子左边的2H2(g)和O2(g)是反应物,式子右边的2H2O(l)是生成物,符号→就表示反应过程。
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在实际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是有限制的,这个比例就是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某一种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会导致平衡常数K的变化。
在计算化学方程式时,为了保证方程式的平衡,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计算。
具体的计算规则如下:1.在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状态应该写出来,如g代表气体,l代表液体,s代表固体,aq代表溶液。
2.在每个物质前面记载物质分子数目,即化学计量数。
3.要保证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原子种类及数目相等。
4.化学方程式中,单向箭头“→”就表示产物生成的方向,而双向箭头表示平衡分布状态。
5.保留合理位数,避免截断误差对计算造成影响。
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1.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计算。
下面以制备氢气为例,来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ce{Mg + 2HCl-> MgCl2 + H2}$$将方程式标准化,得到:$$\\ce{Mg(s) + 2HCl(aq)-> MgCl2(aq) + H2(g)}$$其中,Mg(s)表示镁,2HCl(aq)表示两分子盐酸溶液,MgCl2(aq)表示镁盐,H2(g)表示氢气。
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教案
猴年给朋友的新祝福语范文大全猴的祝福语给朋友的新年祝福语20XX将至,一条短息送去我的祝福,祝你:事业飞升四处逢缘,钱包鼓鼓塞满欧元,爱情美满喜结姻缘,家人和睦团团圆圆!这里是一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20XX年幸福指标:快乐要不知疲惫,好运要始终相随,健康要朝夕相伴,钞票要财源滚滚,朋友五湖四海。
16年愿你听从指挥,人生最为完美!新年快乐!2、20XX年到了,送你一份祝福,愿全家幸福;送你一份深情,愿你吉祥如意;送你一份安然,愿你快快快乐乐;愿你新年新气象,新年更健康。
3、20XX,送你20XX个祝愿;2000个如意棒,0个失意与忧烦;12生肖来恭喜,祥龙排头把你赞;愿你新春快乐,20XX幸福吉祥每一天!4、20XX到,收到短信心情好;抬头能见喜,出门捡钱包;伸手抓祥云,幸福来拥抱;踏上健康路,登上快乐岛;马年多福运,年年乐逍遥!20XX新年快乐!5、20XX将至,一条短息送去我的祝福,祝你:事业飞升四处逢缘,钱包鼓鼓塞满欧元,爱情美满喜结姻缘,家人和睦团团圆圆!6、365个日出,付出20XX的辛苦;365个祝福,迎接20XX的幸福;365个新鲜,给你最美好的祝愿,祝福贵友新的一年里好梦成真,大吉大利,事事顺心,新年快乐哦。
7、等有钱了,我要用美元为你铺地,用黄金给你盖屋,让钞票给你点烟,请嫦娥为你捶背,今日元旦,我就先破费一毛钱,意思意思,别嫌少,它可是你以后享受的凭证,祝你新年快乐!8、地球自转365次,只为今天为你送上崭新的希望;地球公转一次,只为今天为你奉上美好的期待;我的短信无线转达一下,只为今天为你传递真诚的祝福。
元旦快乐!新年快乐!9、惦记深,情意浓,伴着元旦传思念;字带情,句带意,带着新年的喜庆;喜连连,笑哈哈,愿你开怀在元旦;问候真,祝福到,祝你好运幸福绕。
新年快乐!10、奉天承运,皇帝诏曰:20XX新年特殊行动:惊天动地开心笑,谈天说地疯狂侃;呼天唤地纵情唱,欢天喜地疯狂吃;昏天暗地踏实睡,呼风唤雨财源滚!祝新年快乐!给朋友的新年祝福语的精彩内容就先到这里。
初三化学教案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1)
年级学科 初三 化学 课题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1) 备课人 冯霜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 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和步骤难点: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意义课时1 时间 45分钟【温故知新】1、请学生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如: H 2O H 2 +O 2强调几个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2、结合书本P 136师生共同分析氢动力小车的问题。
写出反应方程式,计算各部分比例。
【导入新知】一、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的基本步骤及格式 例1:求18Kg 水分解产生多少氢气?注意:①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
如果题目中为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须换算成纯净物质的质量,如果是体积也必须换算成质量。
②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
③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质量比计算要正确,否则会失去计算的正确依据。
思考:不纯物质怎样换算成纯净物,如果是体积又怎样换算成质量 例题2:6.2g 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 二、知识小结:1、化学反应中各个物质的质量比恒定2、利用化学反应的质量特征,设未知数并列比例式计算步骤格式1、设求知量 解:设18Kg 水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2、写出化学方程式 2H 2O===2H 2↑+O 2↑3、找出已知量和求知量的关系36418Kg x 4、列比例式求解 36/4=18Kg/x5、写出简明答案 答:分解18Kg 水可产生2Kg 氢气。
【巩固练习】1、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1:1B、1:2C、3:8D、3:112、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6g氢气和2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B、9g氢气和9g氧气反应生成18g水C、1g氢气和8g氧气反应生成9g水D、8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9g水3、两份等质量的碳分别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反应生成CO和CO2时,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比为()A、1:1B、1:2C、3:8D、3:44、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Mg:O2;Mg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48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要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_(3)如果要得到40g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___________,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5、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64g氧气,需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本章节的学习: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蜡烛的过程,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时,蜡烛和氧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计算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反应中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学生感受到化学反应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采用实验、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化学反应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设计一些简单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挑战练习: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高难度的练习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质量守恒定律:回顾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解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强调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化学计量关系:讲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质量及体积的比例关系,引导学生掌握摩尔、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3.计算方法:介绍化学反应计算的基本方法,如极限法、守恒法等,并通过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守恒原理,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和物质的量守恒进行相关计算。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强化能量转化与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2.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反应热的正负判断,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能量守恒定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与利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应热现象。
2. 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阐述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反应热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和实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动画,用于直观展示反应热现象。
2.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涵盖不同类型的反应热计算问题。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反应热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反应热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拓展1. 介绍反应热的应用领域,如石油化工、能源开发等。
2. 探讨反应热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如新材料合成、药物设计等。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
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计算的依据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计算的解题依据和思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引发问题→探究计算依据→建构数学比例模型→交流反思→能力提升
1
2
【课后反思】:
3。
化学反应的计算教案高中
化学反应的计算教案高中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
3. 掌握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计量关系。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3.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计量关系;
4. 化学反应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实验或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概念,并说明化学方程式在表示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讲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计量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3. 实践:设计实验或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4.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化学反应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5.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化学反应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练习成绩: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4.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检验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的计算。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反应限度教案
高中化学反应限度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中
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中限度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如何通过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3.能够应用限度概念解决化学反应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限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如何根据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3.限度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中限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限度概念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掌握如何根据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2.能够独立解决化学反应限度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化学反应中的实例引入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
二、讲解(15分钟)
1.讲解化学反应中限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介绍如何根据反应物的量来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三、示例演练(15分钟)
教师通过示例演练,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操练(15分钟)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限度概念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有了清晰的了解,掌握了相关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化学反应限度的知识。
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计算教案
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根据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并解决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化学实验内容,并介绍今天的教学目标。
2. 提出一个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二、示范计算方法
1. 以一道实际的示例开始,介绍如何使用公式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
2. 结合实际数据进行演示,让学生跟随计算过程。
三、练习与巩固
1. 让学生自行完成几道计算题目,巩固所学方法和技巧。
2. 提供实验数据和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计算,并分享解决思路。
四、拓展应用
1. 设计一个更复杂的实验计算问题,让学生思考更多解决方法。
2.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化学实验计算问题并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
1.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在实验中勇于尝试和探索。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计算练习和实验设计,评价他们对化学实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考察学生对实验计算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材料:
1. 化学实验数据表
2. 计算题目练习册
3. 实验设计题目
教学要求:
1. 学生应具备初高中化学知识基础。
2. 学生应熟练掌握数学计算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运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安排实验室实验,以便学生观察和验证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品腐败、药物失效等,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解释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物浓度的增加。
3. 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讲解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及单位。
4.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讲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 实验室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所学知识。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室实验结果,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九、教学素材1. 课件: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等。
2. 案例素材:食品腐败、药物失效等实例。
3. 实验室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十、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物质的量课堂教案:化学平衡的物质量计算
物质的量课堂教案:化学平衡的物质量计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物质量计算原理。
3.掌握化学平衡中物质量计算的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2.掌握物质量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3.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平衡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速率指化学反应中变化量在时间中所占的比例。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紧密相关,两者互相影响。
2.化学反应中的物质量计算原理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化学式之间的比例是一定的。
这个比例称为化学计量比。
化学计量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确定。
当反应进行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比例不再发生变化,这个比例称为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反应的物质的量有关。
3.化学平衡中物质量计算的方法化学平衡的物质量计算是以化学计量比和平衡常数为基础的。
为了方便计算,可以使用摩尔浓度表示物质量,摩尔浓度表示单位体积中物质的量。
在计算平衡常数时,需要确定每种物质在一个封闭的系统的摩尔数。
在计算化学平衡的物质量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
4.实例解析假设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H2(g) + O2(g) →H2O(l)。
化学计量比为2:1,平衡常数为Kc = 1.3×10^-4 mol/L。
问题1:在封闭系统中,氧气的初始摩尔浓度为1.2mol/L,氢气的初始摩尔浓度为2.4mol/L,相应生成的水的摩尔浓度为多少?解答:从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比可以看出,1mol的氧气和2mol的氢气能够生成1mol的水。
因为氢气的初始摩尔浓度为2.4mol/L,所以生成的水的摩尔浓度也应是2.4mol/L。
而氧气的初始摩尔浓度为1.2mol/L,所以反应后剩余的氧气的摩尔浓度应为1.2-0.6=0.6mol/L。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的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学习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4.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动力学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演示、实验。
2. 讨论交流、问题解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化学反应速率。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某种事物的速率很快(或很慢),例如:一个人的跑步速度,一个车子的行驶速度等。
同样,在化学反应中也有速率这个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物质反应时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反应物的消失量(或生成量)。
(2)知识目标通过引言,铺陈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
引出本课的主要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掌握动力学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正文环节(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意义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的量,或反应物和生成物产生的量。
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于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合理地控制化学反应速率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 温度:温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 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4. 表面积: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5. 光照:光照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叫做光化学反应。
3. 如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以反应物消失量为例(以物质消失为正向反应)。
速率R = ΔC/Δt其中:ΔC 为反应物消失量,单位为摩尔;Δt 为时间间隔,单位为秒。
高一化学上册《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反应计算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内容:
a.回顾化学反应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b.强调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公式运用的重要性。
c.总结学生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预习作业:
a.预习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b.思考下一节课中可能遇到的化学反应计算问题,提前进行思考和探究。
5.拓展作业:
a.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化学反应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如化工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b.撰写一篇关于化学反应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6.教学方法多样化,结合讲授、实验、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课后作业和课外辅导相结合,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并进行针对性的课外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8.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德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燃烧煤炭产生能量的计算,引出化学反应计算的重要性。展示煤炭燃烧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何计算煤炭燃烧产生的能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教学内容:简要回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物质的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等基本原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强化学生对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理解,特别是物质的量守恒、质量守恒等关键概念。
化学《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化学《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2.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化学反应方程式应用于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概念。
2. 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反应物、物、反应条件等。
3. 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物质的量计算、质量计算等。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否灵活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关章节。
2. 课件: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3. 实例:生活中相关的化学反应问题。
4. 作业: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2. 第3-4课时: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3. 第5-6课时:实例分析,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计算”教案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计算”教案“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与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及其重要性。
2.掌握化学反应中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的计算方法。
3.能够准确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4.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定量关系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概述。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应用。
3.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及其应用。
5.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及其重要性。
2.新课讲解:a.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概述:介绍化学反应中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b.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c.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的计算。
d. 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及其应用:讲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e. 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介绍溶液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练习与讨论: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及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4.小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布置相关作业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定量关系的理解程度。
2.通过作业和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定量关系的掌握程度。
3.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定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计算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计算一、引言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计算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热效应,探究化学反应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同时还能应用能量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将介绍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讲解能量计算的方法和应用,并设计相关实验和习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在化学方程式右端或左端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后,可以用ΔH表示反应的焓变,ΔH>0表示吸热反应,ΔH<0表示放热反应。
2. 焓变的计算焓变的计算可以通过反应热的实验测定值来获得。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燃烧实验法、溶解实验法和反应实验法。
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反应热,可以利用热力学循环或化学计量法来间接计算。
三、能量计算的方法1. 反应热量的计算反应热量的计算可以通过焓变和反应物的摩尔数来进行。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将摩尔焓变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相乘后相加,得出反应的总焓变。
同时,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数把焓变值转换为反应物的质量数。
2. 化学平衡和焓变的关系在化学平衡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焓变之和要等于零。
可以通过热力学循环的方法进行平衡态焓变的计算。
四、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反应热,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2.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
(2)实验操作:将反应物溶解或混合,测量反应物溶液或混合物的温度变化,通过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量。
3. 实验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热量。
(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五、案例分析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进行能量计算的应用:以燃烧丙烷为例,通过实验测得反应热为-2220 kJ/mol。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得知乙烯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的反应焓变为-1304.6 kJ/mol。
化学教案酸碱滴定实验——学习酸碱反应中的计算与实验操作
化学教案酸碱滴定实验——学习酸碱反应中的计算与实验操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掌握酸碱滴定实验中的计算方法。
3.能够正确进行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1.酸碱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酸碱滴定实验中的计算方法。
3.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酸碱滴定实验中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进行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1.实验室设备:酸碱溶液、滴定管、滴定瓶、酚酞指示剂、酸碱试剂瓶等。
2.实验化学品:硫酸、氢氧化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引出酸碱滴定实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理论讲解(1)酸碱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酸碱滴定实验是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酸或碱溶液,使滴加溶液与滴定溶液中的反应物完全反应,从而测定滴定溶液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物质含量。
(2)酸碱滴定实验中的计算方法: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滴定液的摩尔浓度、滴定液和被滴定液的配比关系,计算滴定过程中被滴定液中酸或碱的含量。
(3)酸碱滴定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准备实验设备、配制滴定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使用指示剂、记录滴定数据等。
3.实验操作(1)准备实验设备:将滴定管、滴定瓶等洗净,以防止污染实验溶液。
(2)配制滴定溶液:按照实验需要,配制滴定液和被滴定液。
(3)进行滴定反应:将被滴定液倒入滴定瓶中,滴定液通过滴定管逐滴添加到被滴定液中,同时搅拌反应溶液。
(4)使用指示剂:当接近滴定终点时,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指示剂的颜色的变化,判断滴定终点。
(5)记录滴定数据:记录滴定的滴数和滴定液的浓度,计算被滴定液中酸或碱的物质含量。
4.计算结果根据滴定结果和计算方法,计算出被滴定液中酸或碱的物质含量。
5.实验总结总结本次实验,回顾实验步骤和计算方法,强化学生对酸碱滴定实验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练习酸碱滴定实验的计算方法,并写出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酸碱滴定实验的理解,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和操作过程。
第3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师寄语: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习目标:1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2•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精彩导入、引生入境】从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知识回顾】点燃2H2 + 02==== 2出0可读作:(1)水在_____ 的条件下,生成_________ 和 ______ 。
(2)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后生成____ 份质量的______ 和 ___ 份质量的氧气。
(3 )每2个水分子通电的条件下,生成 _______ 氢分子和_______ 个氧分子。
课堂展示:知识点一: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的计算分解18kg水可制得多少氢气?小组合作,写出解题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思路一:思路二:知识点二:计算过程中的解题思路已知卫星要达到预定轨道,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kg的液氢才能获得足够能量。
假如你是火箭的设计师,你应在火箭发动机中装多少千克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熟记解题的步骤:2•明确解题思路: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3•注意事项:解题格式要规范,步骤要齐全、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注意设法、单位统一,做题中带单位、解出的答案要带单位。
练习一: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H2O2 )的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常温下即可产生大量氧气,若制取48g 氧气需消耗纯净的双氧水多少克?解:设方关比答练习二:课件〖我参与〗当堂达标: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 . 2:1B . 4:8 C. 1:8 D. 1:16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5 g Mg与3 g O2反应可生成8 g MgOB . 4 gMg与4 gO2反应可生成8 gMgOC. 3.2 g Mg 与4.8 g O2 反应可生成8 g MgOD . 6 gMg与4 g O2反应可生成10 gMgO4. 完全电解a g 水,得到氢气10mL,同时得到氧气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A . ag, 10mLB . ag, 5mLC . 16a/9g, 15mLD . 8a/9g , 5mL5. 某反应A+2B===C+D,若有3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要得到7gD, 参加反应A的质量应为()A . 20gB . 15gC . 12gD . 6g6.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物质H—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4:5D •待测值为13,得到如下实验数据:(1 )第 _______ 次实验镁和氧气恰好反应;(2 )第 _______ 次实验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 g o我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课型:新授课
【知识教学点】
1、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
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能力训练点】
通过理解计算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善思、多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
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精彩导入、引生入境】
【多媒体展示】-------神舟六号发射升空的画面获取信息:
神舟六号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2LiOH + CO2 === Li2CO3 + H2O
又知,氢氧化钾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2KOH + CO2 === K2CO3 + H2O
【设置悬念】神舟六号飞船选用了氢氧化锂而没选氢氧化钾来吸收二氧化碳?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引入课题】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学习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多媒体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知识回顾】 2H2O
通电
2H2↑+ O2↑
36 4 32
可读作:
(1)水在______ 的条件下,生成_____ 和______ 。
(2)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后生成____ 份质量的 ____ 和 ____ 份质量的氧气。
(3)每2个水分子通电的条件下,生成_______氢分子和______ 个氧分子。
【创设问题情境】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车用燃料。
1kg氢气就能够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行驶约100km。
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就可以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氢气。
【设疑】要获得这1kg氢气,需分解多少千克水?
【引导探究】
在水分解的反应过程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通电
2个水分子分解:():():()=():():()10个水分子分解:():():()=():():()100个水分子分解:():():()=():():()结论:(1)水分解反应中水分子与生成的氢分子、氧分子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 ,是否是恒定的?
(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最简质量比为__________ 。
【启示】:化学反应中的计算,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间的恒定质量比进行。
【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题步骤和思路!
【反思交流】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必须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尝试解决】
练习一:课本P116----如果要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Kg铝,那至少电解多少千克的氧化铝才能制成这个铝锅?[Al 27 O 16]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批阅,及时取长补短;教师及时面批,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解题习惯!】
【多媒体展示】 ----你说我说指错误!----练习一:
练习二:【同位先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答中的错误并说明改正方法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挑战自我】1、计算1g氢氧化锂所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相对原子质量: Li 7 O 16 C 12 H 1)
2LiOH + CO2===Li2CO3 + H 2O
2、计算1g氢氧化钾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相对原子质量 K 39)
2KOH + CO2===K2CO3 + H2O
【你知道了吗?】神舟六号飞船选用了氢氧化锂而没选氢氧化钾来吸收二氧化碳?
【收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探索,请你将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步骤、注意事项总结出来;并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课外延伸】
电解36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
和结果如下,检查后回答:
O
甲同学做得对吗?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乙同学做得对吗?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丙同学做得对吗?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丁同学做得对吗?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
【教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