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综合测试题
【地理试卷 】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A.人口数量更少B.腹地范围更大C.城市等级更低D.城市职能更少
6.图中城市()
A. P1对M2的辐射作用只能通过高速公路实现
B. M2辐射范围小于M1,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强
C. M2水路交通网络最密,是区域中的核心城市
D.规模等级不同,构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城市体系
广东自古以来是重要的蚕桑基地,面对国际国内行情下行状况,某镇开展多元化经营助推蚕桑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图6为升级后桑蚕产业生产流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说出三江并流核心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2)分析三江并流核心区河谷地区植被覆盖率下降的原因。
(3)分析2010年后三江并流核心区牲畜存栏量不断下降的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猫跳河流域多峡谷息流,喀斯特地貌发育。20世纪50年代,该流城几乎没有现代工业。1958-1981年,该流城进行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梯级开发(下图),促进流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下表示意该流域6个水电站的坝高和年发电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镇市大力开发铝土资源,发展“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制品加工”产业。1988年,H湖及其周边地区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0年代,H、B两湖成为贵阳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
第11题,玉林市科技力量不足,不适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故A错;不生产棉花,也缺少煤炭资源,不适宜承接棉纺织和煤化工工业,故BD错;因广西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物产富饶,药材资源丰富,适宜承接医药食品工业,故C项正确。
【答案】12. D13. C14. B
【详解】12. 奉贤区与中心城区相比,经济欠发达,技术水平低,①错误;土地价格较低,②正确;距中心城区远,③错误;位于城市边缘,人口密度小,环境条件较好,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本册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本册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下表示意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比较(不包括港澳台)。
据此完成1~2题。
A.城市落户全面放开 B.高速交通线路增多C.人口分布趋向分散 D.区域经济差距较大2.下列关于“三孩”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合理的是( )①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③保障妇女就业的合法权益④加强税收、住房等配套支持政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某中学开展人文地理社会调查,对公共自行车停靠点的每日借出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下表为“公共自行车停靠点日借出次数比较表”。
读表,完成3~4题。
3.记录的同学不小心遗漏了一个数据,根据已调查数据的规律,推测表中▲处的数据可能是( )A.8 756 B.10 368 C.15 092 D.19 3204.该调查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 )A.规划城市功能分区 B.分析城市空气污染物的来源C.选择公共自行车品牌 D.调配不同站点公共自行车的数量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港湾型山谷西侧翠屏峰的峭壁上,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下图)。
刚建成时悬空寺距离谷底约80米,现仅剩58米。
这些建筑都集中在一个凹进的庞大崖龛里,楼阁上方的石灰岩层理清晰,斜刺天空,形成地质学上的“单斜构造”,下方是唐峪河。
据此完成5~6题。
5.悬空寺( )A.位于港湾型山谷,利于增强风速 B.距谷底高是为了提高安全防卫效果C.距谷底高度降低是因为地壳抬升 D.位于崖龛里可以减弱风雨侵蚀作用6.“单斜构造”对悬空寺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利于雨水渗透以解决水源问题 B.减少滑坡对悬空寺的威胁C.便于开凿洞窟,利于悬空寺建设 D.便于悬空寺进行栈道的修建硒砂瓜被称为“戈壁西瓜”,为提高品质,当地种植户在裸露的沙地上,铺上一层10~15 cm厚的碎石砂砾。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三章综合测试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甘蔗种植面积省区占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甘蔗集中分布在南方省区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 )A.水源B.土壤C.地形D.气候2.与广东相比,海南甘蔗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距离更近B.交通更便捷C.生产成本更低D.技术更先进3.该材料体现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A.地域性B.周期性C.季节性D.连续性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链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中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最低的是( )A.制造环节B.研发环节C.全部环节D.营销环节5.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最应该( )A.扩大生产规模B.加强自主研发C.提高服务质量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集知识密集和价值导向等特性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杭州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其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数字电视业、文化软件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亮点。
下图示意2007—杭州市信息服务业产值年增长率以及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比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下列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是( )A.新材料应用产业B.服装设计产业C.生物技术产业D.机器人制造业7.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当地( )A.文化底蕴深厚B.市场需求旺盛C.交通网络完善D.产业基础良好读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8.产生图中所示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水源D.土壤9.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充足1954年,中央原计划在湖北武汉建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后因诸多原因作罢。
1964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建设“二汽”又重新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
经过慎重考虑,“二汽”最终选址于武当山北麓的十堰镇22条山沟沟口的平旷地带。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5)(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25)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
据此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如表为我国八大经济区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表。
地区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大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大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2005年 6.9511.97 3.137.9810.989.7120.5828.70 2010年 6.2013.22 4.1311.1413.5311.0119.8620.91(1)根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人带来的影响。
(3)2005-2010 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增加,试分析原因。
2.读表,完成下列要求。
2010年和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变化(单位:万人)年份2010年2014年常住人口总数1961.22151.6其中户籍人口1256.71332.9外来常住人口704.5818.7(1)表中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主要来自______ 增长。
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朝阳区和海淀区的常住外来人口超过百万,昌平区排在第三位,形成多个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中村”,如图所示。
(2)“城中村”一般具有交通______ ,租金______ 的特点,但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容易出现______ ,______ 等城市问题。
(3)北京市提出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下的目标,主要是考虑北京市的______ 和______ 条件,尤其是______ 资源的承载能力。
(4)在控制人口的同时,北京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选择填空)。
A.实施南水北调--提高地域开放程度B.加强污水处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更多开辟农田--提高居民消费水平D.大力发展工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16)(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综合题专题训练 (16)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1.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北京市-0.015 5.292河南省0.5640.562(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________引起的。
(2)描述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3)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信息,安徽在近年来户籍人口中到省外务工人数日益增加,外出务工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约13.3%。
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1)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成为劳务大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出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其原因(3)图中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的影响3.图1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图2为近年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在城市规划图中,图例②表示的功能区最可能是________,a、b、c、d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合适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反映该城市目前发展的人口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 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我国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原因,应该从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去综合考虑。
2.【答案】B【解析】要想缩小地区间的人口密度差异,无论是提高人口出生率还是进行移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地区经济发展上进行努力。
3.【答案】B【解析】根据轮廓可判断A 处是欧洲,B 处是南亚,C 处是东亚和东南亚。
南亚成为人类大陆,即说明其人口分布稠密,这与其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有关。
4.【答案】C【解析】从位置上看,D 处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成为人口孤岛,说明其周围地区人口稀少,而在此区域内人口稠密。
5.【答案】B【解析】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的因素,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在社会经济因素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显著。
另外,历史、宗教、习俗等因素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6.【答案】C【解析】海拔越高,人口密度越小;湿润地区人口密度大。
两图的纵坐标都为人口密度。
左图中的横坐标为海拔,右图中的横坐标为年降水量。
所以本题选择C 选项。
【考点】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7.【答案】B【解析】图中A 点海拔接近4 000 米,可能为青藏高原地区;E 点降水量小,应位于西北地区,可能为塔克拉玛干沙漠;C 点海拔低,应位于东部沿海地区;D 点降水量大,人口密度高,应位于南方沿海地区。
所以本题选择B 选项。
8.【答案】C【解析】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 代表了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9.【答案】A【解析】箭头A 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10.【答案】A【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曲线在2010~2011 年斜率最陡,由此可判断该时段我国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最显著。
11.【答案】B【解析】人口出生率对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无明显影响;外出农民工户籍转变成城市居民户籍极少,不是影响外出农民工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近年来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导致跨省外出农民工数量减少;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对农民工劳动技能要求提高,农民工因劳动技能低,外出就业困难,使外出农民工增量减小。
高中地理必修2 2.1 城市空间结构 综合检测习题
2.1 城市空间结构【范例剖析】1.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解析】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功能区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只是要有便捷的交通2.下图为某城市简图。
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后回答下列要求。
【解析】(1)将该城市下列分区与相应字母配对,以示合理的区址选择。
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2)将该城市下列厂区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配对,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械厂印刷厂(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3.以下地区中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是【分析】A.大江大河源地B.河流河运起点C.干支流交汇处D.河流人海口4.在城市用地中,所占面积和比重最大、分布最广泛的是【分析】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D.市政用地5.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
【分析】(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图中OA、AB、BC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能力检测】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A.正方形B.圆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2.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小B.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C.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D.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3.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B.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C.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趋势D.各种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4.美国许多大城市出现唐人街,这是因为A.收入不同B.知名度不同’C.宗教团体占优势D.华人影响较大读某城市书店与书亭分布图,据此回答以下四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势平坦;地处我国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众多,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地区位于内陆,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所以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民族分布、国家政策、宗教信仰对我国总体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较小,故A、C、D 错误,该题选B。
2.【答案】B【解析】浦东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开发浦东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会促进人口向东迁移,故A 错误;实施西部大开发会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促使人口向西部迁移,故B 正确;东北工业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振兴东北工业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会促进人口向东迁移,故C 错误;长江沿岸经济带既包括东部地区的部分省份也包括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所以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对人口的东西迁移影响不大,可能会促进人口从南、北方迁往长江沿岸地区,故D 错误。
所以该题选B。
3.【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故判断P 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时的最佳人口规模,P′为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的最佳人口规模。
故选C。
4.【答案】D【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故选D。
5.【答案】C【解析】虽然县镇的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A 错误;虽然农村的基础设施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B 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高昂的生活成本可能导致农民工回流,C 正确;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不是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原因,D 错误。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农作物每年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四省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2.图中甲地农业生产潜力比某某省低,主要原因是甲地( )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C.沙漠广布,土壤肥力低D.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1.D2.B[第1题,据图可知,农业生产潜力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某某省的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第2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农业生产潜力远低于某某省,主要是由纬度高、热量不足所致。
]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2016年春节过后,市菜价持续偏高,部分市民选择通过网络购买价格实惠的蔬菜。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市菜价持续偏高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4.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销售蔬菜可以( )A.降低种植成本B.增加销售风险C.减弱地域联系D.扩大市场X围3.B4.D[第3题,由材料可知,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春节过后市菜价持续偏高。
第4题,网络销售蔬菜信息更畅通,可以扩大市场的X围;而网络销售环节对种植成本影响不大;网络销售加强了地域联系,扩大了市场,从而降低销售风险。
] 2016年国家农业补贴要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倾斜,国家在农业项目扶持多以提供财政补贴为主,按农场土地面积、合同年限及农业活动类型给予不同的补贴。
据此回答5~6题。
5.国家农业补贴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属于( )A.自然因素B.交通因素C.科技因素D.政策因素6.我国的家庭农场( )A.自给自足B.面向市场,商品率高C.粗放式农业D.劳动力需求少5.D6.B[第5题,国家农业补贴属于政策因素。
第6题,家庭农场是集约商品农业,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题
高中地理新课标必修二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力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口增长越迅速B.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C.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没有关系D.生产力发展与人口增长呈负相关读我国部分人口自然变化表,完成2~3题;2.新中国成立前,我们人口的增长模式长期以什么为主A.原始模式B.传统模式C.原始和传统模式D.过渡模式3.从表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什么转变开始的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4.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B.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C.环境承载力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D.环境承载力就是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5.人口合理容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6.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民工潮”的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不足②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③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④大城市就业人口短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支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①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加②人口总数减少③人口素质提高④初婚年龄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气候干旱地区B.热带雨林地区C.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D.高纬度寒冷地带9.读右“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图中下列城市等级系列由高到低正确的是A.③②⑦ B.⑧②①C.③④⑤D.⑦⑥⑤10.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平原地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不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②山区的城市一般分布在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的半山腰上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11.有关交通与我国城市区位,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方城市大多位于河流汇合处B.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河道上C.石家庄、郑州位于铁路干线上 D.扬州、济宁等城市在京沪线开通后得到充分发展12.城市商业区的基本要求是A.要有便捷的交通B.要有充足的原料来源C.要有丰富的能源D.要有先进的科技力量13.北京王府井商业街、方庄小区、首钢及其附近地区分别是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4.下列关于土地租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越高B.影响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和交通通达度C.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租金最贵D.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比较低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15~16题15.30年间该地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16.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17.关于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其城市化水平B.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C.城市化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D.区域经济的发展能促进城市的发展增加绿地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和重要途径之一;据此完成18~19题; 18.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19.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A.常绿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20.下列属于逆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④乡村人口比重回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在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不断恶化②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③市区失业人口增多④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下列属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的是A.组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B.为控制环境污染,从中心区大量外迁人口C.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D.控制小城镇发展,保护城市环境23.商贸联系的基础是A.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C.技术人员在区际间的流动D.生产成品的区际流动24.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国家,这反映了某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使市场对农业的影响扩大出口,这些因素主要包括A.气候和地形B.劳力和水源C.交通和技术D.土壤和资金25.读下面四幅图,计划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列工厂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C. 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D. 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26.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和差别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②乡村功能多样,城市功能单一③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④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7.现代工业集中布局的“聚集效应”,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劳动力因素B.环境因素C.社会协作因素D.技术因素28.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于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A.是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于分散的体现B.由于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件C.由于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D.使不同的部件生产厂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效益29.“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是A.众多的海港B.丰富的煤炭资源C.充足的水电D.廉价的人力资源30.读右“某地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状况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确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变化的曲线是①、③、④B.在A阶段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大C.从B处开始,该地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升级D.在C阶段主要作为外来产业的承接地,为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读下面四国某相同的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回答31~32题:31.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石油化工B.汽车生产C.微电子D.饮料生产32.关于该工业的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西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B.发展中国家多于发达国家C.沿海地带多于内陆地区D.高纬度多于中、低纬度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英才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33~34题;33.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34.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D.水稻种植业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5~37题35.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36.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37.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8~40题;38.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39.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40.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作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综合题41.读“我国人口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1图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广东,试分析其主要原因;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2分析图中区域间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区域间收差距的存在;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回答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努力发展经济,转变以自然条件主导人口承载能力的现状为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42. 下图展示一城市由1930年至1992年的发展情况;A区是低级住宅区,B区是中级住宅区,C区是高级住宅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高级住宅区分布在C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免受工业企业造成的大气污染;离CBD距离适中,临海、有优美的风光;2该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对比a、b两图可看出该城市的变化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一过程被称为城市化过程;3假如你是该市政府部门负责人,为了使工厂厂长们相信在X地发展新式工业较为有利并同意搬迁;你用哪些理由说服他们;已有的工业区日趋老化,很多厂房不能容纳新式的机械;该地区还有不少因工业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新厂址X地区有便利的公路运输,且毗邻两个新市镇,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43.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判断,世界城市人口在___2000____年超过总人口的半数以上;2从绘出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共同特点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不同特点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目前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3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可以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4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导致其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民族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畸形发展,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44.世界两大牧区分布图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优越的自然条件;与甲牧区相比,乙牧区发展畜牧业突出的区位优势;共同条件:夏季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土地辽阔,地形平坦;乙区优势:临近海港,便于出口;2阿根廷是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根据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乙牧区发展中借鉴哪些经验①以密集的商品畜牧业代替自给自足的粗活畜牧业;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③大力发展人工牧场,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⑤退耕还草,保护草原生态,防止环境退化;45.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可能位于C/DA.洞庭湖平原B.长江三角洲C.闽南三角地带D.珠江三角洲2该城市城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若图中环城绿化带的总长度为15厘米,则其实际长度为30千米;3该城市的布局有两处明显不合理,请指出:未设置污水处理厂、过境干道影响市区4若把乳牛场和蔬菜基地的位置对换,是否可行,为什么47.阅读右图,图中数值为等高线或等深线,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在A处布局一钢铁厂,分析其负面影响有哪些方面位于河流上游,会污染水源;位于盛行风带上,会污染到城市空气2欲在B处布局港口,其不利因素有哪些该处海岸平直不利于避风浪;沿岸有小山丘,不利于港口设施建设;3近年来该地城区出现城市交通问题,请设想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污染;4计划在该区沿海地区建一滨海浴场应建在图中B、C、D、E中的C处;。
人教A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综合题专题训练 (1)(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综合题专题训练 (1)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0分)1.读某历史名城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和。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行程时间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4)新城区发展向方向延伸。
(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2.结合所给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年份1950年1970年1990年2025年发达国家50%66.6%72.6%80%发展中国家17%25.4%33.6%57%(1)图甲中虚线代表国家,实线代表国家。
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情况是怎样的?(2) 图乙说明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3)表格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城镇化率是指 ,它是衡量的标志。
(2)回答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率呈现的趋势,说出其根本原因。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 ;对气温: ;对降水: ;对地下水: 。
(4)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绵城市(如下图)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根据材料,判断城市中树木、草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建设城市“海绵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建设“海绵城市”带来哪些效益?5.下图为某国家某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a和图b表示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下面哪个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A. 四川盆地B. 黄土高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西南山区2.以下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是原因,形成昼夜现象的结果。
B. 自转使南北两极气温相差不大C.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D. 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3.以下属于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的是?A. 刺激锋B. 高温静稳的海面C. 高湿度的大气D. 潮汐的作用4.以下影响河流水量和径流的因素中,不包括A. 河流长度和落差B. 降水量和降水分布C. 接受河流流量的汇入河的数量和流量D. 影响河水蒸发和渗漏的地表物5.下列国家中,目前属于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的是:A. 美国B. 日本C. 英国D. 巴西二、填空题1.世界上最大的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是鲸。
鲸。
2.鼠疫在古代称为瘟疫。
瘟疫。
3.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不断增加。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不断增加。
4.夏至时,北半球昼长不断加长,最长日出现在北极圈内。
北极圈内。
5.地球表面形成的四季气候与以下哪种地理要素无关?地震地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地球日?答:地球日,指每年的4月22日,旨在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行动。
它的发起者是美国民间环保组织“地球日网络” (Earth Day Network),首次发起是在1970年。
2. 什么是清明节?答: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农历年的第15天,春分后的第一个节气。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到公祭祖先、扫墓,或者外出踏青。
3. 什么是台风?答:台风,是太平洋西北部及中国南海一带海域上的一种热带气旋,是一种强烈的风暴天气,由海面温度高、水汽充沛的暖湿气流,在上层环流和自转的作用下所形成。
4. 什么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一周完成一个日,公转一周完成一年。
高中地理必修2测试题
2011—2012学年下期高一年级6月考试题地理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二第4-6章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小题,合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1-4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2.下列工业,属于甲类的是()A.啤酒厂 B.家具制造厂 C.电解铝厂 D.制糖厂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的()A.中、西部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环渤海地区读下图a、b,回答5-6题。
5.a图中①至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A.投入—产出联系 B.地域联系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6.b图所示工厂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A.寻找最优区位,保护环境 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一般芯片生产厂均设在发达国家。
但2007年,Intel 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大连建芯片生产厂。
据此回答7-8题。
7.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属于()A.原料导向型工业 B.市场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8.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10.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11.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根据左侧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12-13题。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评(两套)第一套 (1)第二套 (13)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完成1~2题。
1.表中()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2.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答案:1.C 2.D解析:第1题,结合湖南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判断出其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在五省级行政区中吉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低,湖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高,湖南省的死亡率最高。
第2题,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小于人口合理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其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4.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及图名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第4题,由图可知,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最大。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人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条件优越C.城镇化水平高D.工业发展最早6.D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中部B.降水丰富,农业发达C.位于亚欧大陆中部D.位于日本群岛上答案:5.B 6.C解析:第5题,B为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农产品的质量与其生长环境、栽培技术和品种密切相关,交通便利和劳动力丰富与葡萄的质量关系不大。
从世界三大著名产区的地理条件和葡萄生长习性来分析,三大葡萄产区共同的优势条件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光热,光热充足有利于糖分积累。
B项对。
2.【答案】B【解析】葡萄的产地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口味、香味等性质,农药残留、水分过大等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提高中国葡萄酒品质,先要提高葡萄的质量,从提高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着手,这就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抗病虫害的良种。
B项对。
3.【答案】C【解析】茶树生长,对光照、气温、降水、土壤、地形等都要求较高。
福建铁观音品质优的原因是位于亚热带,热量条件好,①对。
茶树适宜生长的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②错。
丘陵地形,排水条件好,③对。
位于湿润区,气候湿润多雨,④对,C 项对。
4.【答案】D【解析】目前福建茶叶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D项对。
5.【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的支撑要素可知,连通智慧农业各支撑因素的平台是电子信息技术,D项对。
6.【答案】C【解析】智慧农业可以及时、准确了解农产品的市场行情,使市场的适应性增强,C项对。
7.【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曲线,图中20°N到70°N高山开花植物开花季节随着纬度升高,逐渐缩短,与热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光热包括光照、热量条件,A项对。
8.【答案】C【解析】70°N开花植物百分比始终低于30°N,可推测70°N纬度高,光热条件差,各类开花植物花期较短,C项对。
9.【答案】B【解析】市场需求量决定了工业的规模,决定T公司在我国建立40多家工厂的主导因素是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
10.【答案】C【解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和地租都比发达国家低,生产成本低。
11.【答案】B【解析】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对食用油的需求量大,故选B项。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如下图),夏季高温少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央谷地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A.热量不足B.水源不足C.土壤贫瘠D.地形崎岖2.M城夏季少雨的原因主要是()A.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B.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C.受副极地低压的影响D.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浙江某市近来兴起一种新型农业模式---“认养农业”,即一家或几家市民联合在郊区的专业合作社里认养一块土地,并与农户签订生产和回收合同。
农户严格按照合同标准进行生产,直至将绿色的农产品送到认养者家中。
生产基地装有高清摄像头,认养者可通过手机随时监控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完成下面小题。
3.认养农业可以A.减少药、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C.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D.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4.按照这种模式,可能最受认养者青睐的农产品有①蔬菜②茶叶③家禽④花卉⑤水稻A.①②B.③⑤C.②④D.①⑤5.影响我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热量资源D.能源资源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阴影部分表示某农产品种植范围。
回答下面小题。
6.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7.图中该粮食作物最可能为A.茶叶B.水稻C.小麦D.柑橘江苏省将省内农业区划分为“两带三区”,读江苏农业空间格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8.江苏省农业区划的依据是()A.城镇化水平B.农作物分布C.农业发展条件D.经济发展水平9.下列农业区发展措施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渠北农业区—退耕还林还草B.沿海农业带—禁止开发滩涂C.太湖农业区—发展温带水果D.江淮农业区—洼地水产养殖10.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近年来,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我国南方中部某市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
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综合(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A.地形B.河流C.气候D.经济发展水平2.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是()A.居住条件差B.就业困难C.饥饿贫困D.劳动力短缺解析:1.B 2.D第1题,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看河流影响较小,选B。
第2题,该区域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选D。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
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
据此完成3~4题。
3.“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A.环境状况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投资政策的差异4.“舒适型移民”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3.A 4.B第3题,结合材料分析“舒适型移民”是指人们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其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投资政策的关联性小,B、C、D错误,故选A。
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的价格,及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迁入地增加劳动力说法错误,大力开发资源说法也不正确,故选B。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2)
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图①玻璃温室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条件中的温度进行改造;从等高线数值能看出图②中显示的是梯田景观,主要是在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对地形的改造;③新疆坎儿井主要是把地表水变为地下水,以减少干旱区的水汽蒸发,属于对水源的改造;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实施井排井灌是为了改良土壤。
2.【答案】A【解析】图①为利用玻璃温室进行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投入较高,技术要求高,一般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在大城市的郊区,河西走廊、三江平原及南疆盆地均远离经济发达地区。
3.【答案】B【解析】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做到因地制宜。
4.【答案】B【解析】“村村冒烟”说明几乎每个村都有企业进行生产,反映出企业的空间布局分散。
B对。
“村村冒烟”反映了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的现象,与燃料和原料来源分散、产品市场分散无关。
A、C、D错。
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下各村的村办企业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因而有利于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
②对。
“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的发展条件优越,经济效益高,因此有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④对。
“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是在生产模式上的创新,与劳动力不足和基础教育水平无关。
①③错。
6.【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各村联合建设,因此其主要体现了城乡统筹创新的特点。
A对。
“抱团飞地”是一种生产模式的创新,与生活方式无关。
B错。
“抱团飞地”涉及的村办企业属于工业,而不是农业。
C错。
村办企业一般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与科学技术创新关联不大。
D错。
7.【答案】D【解析】读材料分析可知,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
餐饮业、旅游业、家电生产都是为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的,所以不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软件开发是为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8.【答案】B【解析】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信息和金融服务业发达,因此商业活动愿意付出更多的地租,从而形成商业活动的集中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2综合测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第一卷4页,单选共60题,占60分;第二卷2页,综合题共5题,占40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共60小题,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选对得1分,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
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3题。
1.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图2和图3并回答4~5题。
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
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
回答6~7题。
6.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农业技术7.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A.提高粮食总产量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读右图4回答8~10题。
8.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9.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10.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A.德国鲁尔区B.日本神户、C.中国攀枝花D.美国“硅谷”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A.X B.Y C.Z D.W12.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A.① B.② C.③ D.④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14.“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据此回答15~17题。
1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 D.节省城市用地16.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1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18~20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19.该生态园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20.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①庞大的人口数量②生态恶化③资源超常规利用④经济超常规增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21~23题。
人口转变曲线示意图21.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2.“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① B.②C.③ D.④23.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24.下列属于人口超过1亿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A.日本B.中国 C.印度D.英国25.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A.欧洲 B.拉丁美洲 C.西亚和北非D.北美26.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27.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A.人类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的手段、方法的改进B.大面积地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C.开垦草原和草荒地,扩大耕地面积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28.右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29.读“印度半岛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处就近利用煤矿建一火电厂B.在②处建一化工厂,既可就近排污入河,废气对城区污染也较小C.在③处抽取河水建一水厂D.在④处防护带内利用绿化空地可建一所幼儿园30.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右图是“几个国家城市化过程图”,回答31~32题。
31.属于发达国家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3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A.① B.③ C.④ D.⑤33.目前,许多大城市生态失调的关键在于A.人口过度膨胀 B.绿化面积少C.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严重3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③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区位选择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首选考虑的问题,据此回答35~36题。
35.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36.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37.右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域属于()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农业 D.混合农业背景材料: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
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的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
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
白色农业亦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38~39题。
38.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A.白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彩色农业 D.蓝色农业39.白色农业是在工厂化条件下生产的,原料虽丰富,但分布是有选择性的,其布局应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40.下列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水田普遍分布在亚洲B.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C.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D.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所产小麦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绝大部分4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业科技发达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42~43题。
甲产业乙产业丙产业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北京(39%)、广东(26%)上海( 35%)、广东(28%)、江苏(20%)42.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43.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
据此回答44~45题。
地点优势比较原料市场工资甲414乙14l丙232丁32344.最适宜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45.影响甲地工业布局最不利因素可能是()A.生产成本高B.原材料缺乏C.能源不足D.市场狭小46.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A.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B.信息联系C.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D.非物质联系47“第三意大利”分布在()A.意大利北部B.意大利东北部和南部C.意大利南部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48.有关下列国家建立新兴电子工业基地的连线正确的是A.德国一“硅谷” B.英国一英格兰 C.日本一九州岛 D.美国一慕尼黑49.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承担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管道运输在下图所示区的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铁路。